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187044.3 申请日 2024-02-20 公开(公告)号 CN117988501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7
申请人 南京中天万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范威; 张鹏; 陈洪兵; 余洋;
摘要 本 申请 提供了一种建筑装饰集成 吊顶 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其包括:多根主龙骨、多根副龙骨、多 块 吊顶板和多组拼接单元,多根主龙骨沿安装面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于安装面上,多根副龙骨沿安装面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并与主龙骨连接,每根副龙骨上均间隔设置有多组拼接单元;拼接单元包括卡接块和插接块,卡接块设于副龙骨的一侧处,相邻的两根副龙骨上的卡接块和插接块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插接块设于副龙骨上并能够沿靠近到远离对应的卡接块的方向滑动;吊顶板上设有与卡接块适配的卡 接口 和与插接块适配的插接口,每个吊顶板能够与相邻的两根副龙骨上对应的卡接块和插接块连接。本申请具有能够缩短安装工时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用于装饰房间顶部的安装面,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组件(1)和多吊顶板(2),所述龙骨组件(1)包括多根主龙骨(11)、多根副龙骨(12)和多组拼接单元(13),多根所述主龙骨(11)沿所述安装面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上,多根所述副龙骨(12)沿所述安装面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并与所述主龙骨(11)连接,每根所述副龙骨(12)上均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所述拼接单元(13);
所述拼接单元(13)包括卡接块(131)和插接块(132),所述卡接块(131)设于所述副龙骨(12)的一侧处,相邻的两根所述副龙骨(12)上的所述卡接块(131)和所述插接块(132)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插接块(132)设于所述副龙骨(12)上并能够沿靠近到远离对应的所述卡接块(131)的方向滑动;
所述吊顶板(2)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块(131)适配的卡接口和与所述插接块(132)适配的插接口,每个所述吊顶板(2)能够与相邻的两根所述副龙骨(12)上对应的所述卡接块(131)和所述插接块(13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龙骨(12)的底部端面上开设有限位槽(121),所述限位槽(121)的槽口处设有限位凸起;
所述插接块(132)的顶部插置于所述限位槽(121)中并能够沿靠近到远离对应的所述卡接块(131)的方向滑动,且所述插接块(132)的顶部设有抵接凸起,所述抵接凸起能够与所述限位凸起上朝向所述限位槽(121)槽内的一侧抵接;
所述吊顶板(2)的顶部设有卡接盒(21),所述卡接盒(21)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向所述卡接盒(21)内部的所述卡接口,所述吊顶板(2)上远离所述卡接盒(21)的一侧处开设有插接槽(22),所述插接槽(22)的槽口形成为所述插接口,所述插接块(132)能够插入至所述插接槽(22)中并与所述插接槽(22)的内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安装面与房屋侧壁相邻的位置处的所述副龙骨(12)为边龙骨(122),所述吊顶板(2)与房间侧壁(3)之间设有收边条(23),所述收边条(23)与所述边龙骨(122)连接并能够与所述插接块(132)的侧边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11)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布有多根吊杆(14),所述吊杆(14)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面连接,所述吊杆(14)的另一端与所述主龙骨(11)的顶部连接;
所述主龙骨(11)的底部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卡接件(111),相邻两个所述卡接件(111)之间形成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壁上设有卡接凸起,所述副龙骨(12)能够穿过所述卡接槽并与所述卡接凸起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4)包括连接杆(141)、安装杆(142)和减震装置(143),所述连接杆(14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面连接,所述安装杆(142)的一端与所述主龙骨(11)连接,且所述安装杆(142)与所述连接杆(141)经由所述减震装置(14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143)包括减震盒(1431)、压板(1432)和吸能件(1433),所述连接杆(141)与所述减震盒(1431)连接,所述安装杆(142)的杆身上螺接有调节螺母(1421),所述减震盒(1431)的底部开设有插孔,所述安装杆(142)的顶端能够穿过所述插孔伸入至所述减震盒(1431)中与所述压板(1432)连接,并使所述调节螺母(1421)与所述减震盒(1431)的底部抵接;
所述吸能件(1433)设于所述减震盒(1431)的内底壁上,且所述吸能件(1433)能够被抵接在所述压板(1432)和所述减震盒(1431)的内底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组件(1)还包括横撑龙骨(15),所述横撑龙骨(15)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副龙骨(1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板(2)的顶部设有吸音层。
9.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施工方法,使用了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利用吊杆(14)将多根主龙骨(11)吊设在房间顶部的安装面上,并将这些主龙骨(11)沿安装面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S2、将副龙骨(12)穿过多根主龙骨(11)上的卡接槽,以利用这些卡接槽中的卡接凸起卡接副龙骨(12),并将多根副龙骨(12)沿安装面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S3、以一根边龙骨(122)作为起始点、另一根边龙骨(122)作为终止点向副龙骨(12)上逐排安装吊顶板(2),每排吊顶板(2)均沿主龙骨(11)的长度方向自起始点排布至终止点;
S4、将收边条(23)螺接到边龙骨(122)上,以将该边龙骨(122)上的插接块(132)抵接在收边条(23)和吊顶板(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3中同一排吊顶板(2)的安装步骤为:先将与作为起始点的边龙骨(122)相邻的副龙骨(12)上的插接块(132)向远离起始点的所述边龙骨(122)的方向移动,再将第一块吊顶板(2)顶部的卡接盒(21)与边龙骨(122)上的卡接块(131)卡接,最后将先前移动的插接块(132)向靠近起始边龙骨(122)的方向移动并插入至第一块吊顶板(2)上的插接槽(22)中,完成第一块吊顶板(2)的安装,之后再准备安装下一块吊顶板(2),如此反复直至完成同一排吊顶板(2)的安装。

说明书全文

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暗龙骨吊顶系统是建筑装饰中一种常见的装饰系统。
[0003] 现有的暗龙骨吊顶系统通常包括龙骨骨架和吊顶板。龙骨骨架包括多根主龙骨和多根副龙骨,多根主龙骨平行等间距设置并均与天花板固定连接,每根副龙骨均与多根主龙骨连接,多根副龙骨纵横交错设置并将房间顶部划分为多片用于安装吊顶板的安装区域,以能够先将吊顶板摆放到对应的安装区域处,再将吊顶板螺接到周围的副龙骨上,从而能够将多吊顶板拼合形成一整个天花板,将吊顶板上方的龙骨骨架隐藏起来。
[0004] 但是,由于为了保证吊顶板与副龙骨之间能够连接牢固,工人需要在每块吊顶板上都间隔安装多根螺丝,所以在整个安装吊顶板的过程中,工人会在拿取和旋拧螺丝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使得暗龙骨吊顶系统的吊顶板的安装耗时较长。
[0005]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暗龙骨吊顶系统的吊顶板的安装耗时较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0007]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龙骨组件和多块吊顶板,所述龙骨组件包括多根主龙骨、多根副龙骨和多组拼接单元,多根所述主龙骨沿所述安装面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上,多根所述副龙骨沿所述安装面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并与所述主龙骨连接,每根所述副龙骨上均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所述拼接单元;所述拼接单元包括卡接块和插接块,所述卡接块设于所述副龙骨的一侧处,相邻
的两根所述副龙骨上的所述卡接块和所述插接块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插接块设于所述副龙骨上并能够沿靠近到远离对应的所述卡接块的方向滑动;
所述吊顶板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块适配的卡接口和与所述插接块适配的插接口,每
个所述吊顶板能够与相邻的两根所述副龙骨上对应的所述卡接块和所述插接块连接。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可以先将一根副龙骨上的插接块向远离该插接块对应的卡接块的方向滑动,以能够在该插接块和卡接块之间留出足够安放吊顶板的空间,然后再将吊顶板上的卡接口与卡接块卡接,最后将插接块向靠近卡接块的方向滑动,以能够将插接块插入至吊顶板的插接口中,从而能够通过卡接块和插接块的配合实现吊顶板与副龙骨之间的快速安装,而无需使用大量的螺丝来安装吊顶板,以能够缩短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的安装工时。
[0009] 具体的,所述副龙骨的底部端面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口处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插接块的顶部插置于所述限位槽中并能够沿靠近到远离对应的所述卡接块
的方向滑动,且所述插接块的顶部设有抵接凸起,所述抵接凸起能够与所述限位凸起上朝向所述限位槽槽内的一侧抵接;
所述吊顶板的顶部设有卡接盒,所述卡接盒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向所述卡接盒内部
的所述卡接口,所述吊顶板上远离所述卡接盒的一侧处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槽口形成为所述插接口,所述插接块能够插入至所述插接槽中并与所述插接槽的内壁抵接。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盒能够与卡接块配合对吊顶板进行卡接;限位槽的设计使得插接块能够沿靠近到远离对应的卡接块的方向滑动,而限位凸起能够与抵接凸起配合对插接块进行支撑,以能够在将卡接块与吊顶板上的卡接盒卡接以及插接块与吊顶板上的插接槽插接后,将该吊顶板安装在副龙骨上。
[0011] 进一步的,设于所述安装面与房屋侧壁相邻的位置处的所述副龙骨为边龙骨,所述吊顶板与房间侧壁之间设有收边条,所述收边条与所述边龙骨连接并能够与所述插接块的侧边抵接。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边条能够与和它相邻的吊顶板上的插接块抵接,以能够对该插接块抵紧在吊顶板的插接槽中,从而使得该插接块不会出现因为受到震动等外影响,而从插接槽中滑出导致吊顶板从副龙骨上脱落的情况。
[0013] 进一步的,所述主龙骨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布有多根吊杆,所述吊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面连接,所述吊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龙骨的顶部连接;所述主龙骨的底部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卡接件,相邻两个所述卡接件之间
形成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壁上设有卡接凸起,所述副龙骨能够穿过所述卡接槽并与所述卡接凸起卡接。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龙骨能够通过吊杆与房间的顶部连接,而主龙骨上多个卡接槽的设计使得工人能够自由选择合适的卡接槽来卡接副龙骨,从而能够方便主龙骨和副龙骨的安装。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吊杆包括连接杆、安装杆和减震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面连接,所述安装杆的一端与所述主龙骨连接,且所述安装杆与所述连接杆经由所述减震装置连接。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装置能够吸收房间顶壁通过吊杆传递给主龙骨的振动,以能够减缓整个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的振动,既能够在出现地震等会引发墙体高频振动的情况时,使吊顶不易坠落砸伤人物;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电梯、中央空调等设备运行引发墙体低频振动的情况时,降低室内因为吊顶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0017] 具体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盒、压板和吸能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减震盒连接,所述安装杆的杆身上螺接有调节螺母,所述减震盒的底部开设有插孔,所述安装杆的顶端能够穿过所述插孔伸入至所述减震盒中与所述压板连接,并使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减震盒的底部抵接;所述吸能件设于所述减震盒的内底壁上,且所述吸能件能够被抵接在所述压板和
所述减震盒的内底壁之间。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房间顶壁出现振动时,连接杆和减震盒也会随着房间顶壁一起振动,而设于压板和振动盒内壁之间的吸能件能够吸收并减弱振动盒传递给压板和安装杆的振动,以能够减弱与安装杆连接的龙骨组件以及吊顶板的振动。
[0019] 进一步的,所述龙骨组件还包括横撑龙骨,所述横撑龙骨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副龙骨之间。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撑龙骨能够将相邻的两个副龙骨连接起来,以能够对副龙骨进行加固,从而能够在一部分副龙骨上安装有例如重型灯具、电扇等重物时,将这部分副龙骨上所承受的重量分散到整体的龙骨结构中,使这部分副龙骨不易由于承重过大而出现弯曲的情况。
[0021] 可选的,所述吊顶板的顶部设有吸音层。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音层能够吸收房间内的声音,以能够减弱室内的噪声和回声。
[0023]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S1、利用吊杆将多根主龙骨吊设在房间顶部的安装面上,并将这些主龙骨沿安装
面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S2、将副龙骨穿过多根主龙骨上的卡接槽,以利用这些卡接槽中的卡接凸起卡接
副龙骨,并将多根副龙骨沿安装面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S3、以一根边龙骨作为起始点、另一根边龙骨作为终止点向副龙骨上逐排安装吊
顶板,每排吊顶板均沿主龙骨的长度方向自起始点排布至终止点;
S4、将收边条螺接到边龙骨上,以将该边龙骨上的插接块抵接在收边条和吊顶板
之间。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龙骨组件和吊顶板的配合实现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的安装,而无需使用大量的螺丝来安装吊顶板,从而能够缩短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的安装工时。
[0025]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同一排吊顶板的安装步骤为:先将与作为起始点的边龙骨相邻的副龙骨上的插接块向远离起始点的所述边龙骨的方向移动,再将第一块吊顶板顶部的卡接盒与边龙骨上的卡接块卡接,最后将先前移动的插接块向靠近起始边龙骨的方向移动并插入至第一块吊顶板上的插接槽中,完成第一块吊顶板的安装,之后再准备安装下一块吊顶板,如此反复直至完成同一排吊顶板的安装。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在安装吊顶板时,出现由于已经安装好的吊顶板阻挡了插接块的移动,而导致插接块和卡接块之间的距离不足以安装吊顶板的情况,从而能够实现对同一排吊顶板的安装。
[0027]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包括龙骨组件和多块吊顶板,龙骨组件包括多根主龙骨、多根副龙骨和多组拼
接单元,多根主龙骨沿安装面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于安装面上,多根副龙骨沿安装面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并与主龙骨连接,每根副龙骨上均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拼接单元;拼接单元包括卡接块和插接块,卡接块设于副龙骨的一侧处,相邻的两根副龙骨上的卡接块和插接块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插接块设于副龙骨上并能够沿靠近到远离对应的卡接块的方向滑动;吊顶板上设有与卡接块适配的卡接口和与插接块适配的插接口,每个吊顶板能够与相邻的两根副龙骨上对应的卡接块和插接块连接,以能够通过卡接块和插接块的配合实现吊顶板与副龙骨之间的快速安装,而无需使用大量的螺丝来安装吊顶板,以能够缩短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的安装工时;
2.设于安装面与房屋侧壁相邻的位置处的副龙骨为边龙骨,吊顶板与房间侧壁之
间设有收边条,收边条与边龙骨连接并能够与插接块的侧边抵接,以能够对该插接块抵紧在吊顶板的插接槽中,从而使得该插接块不会出现因为受到震动等外力影响,而从插接槽中滑出导致吊顶板从副龙骨上脱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的仰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区域的示意性放大图,其中示出了收边条;
图4是沿图2中C‑C方向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仅示出了部分主龙骨、部分吊杆以及部分吊顶板。
[0029] 附图标记:1、龙骨组件;11、主龙骨;111、卡接件;12、副龙骨;121、限位槽;122、边龙骨;13、拼接单元;131、卡接块;132、插接块;1321、插接部;1322、连接部;14、吊杆;141、连接杆;142、安装杆;1421、调节螺母;143、减震装置;1431、减震盒;1432、压板;1433、吸能件;15、横撑龙骨;2、吊顶板;21、卡接盒;22、插接槽;23、收边条;3、房间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的仰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包括龙骨组件1和多块吊顶板2,龙骨组件1包括多根主龙骨11、多根副龙骨12和多组拼接单元13,多根主龙骨11沿安装面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于安装面上,多根副龙骨12沿安装面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并与主龙骨11连接,每根副龙骨12上均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拼接单元13。
[0031] 图3是图2中B区域的示意性放大图,其中示出了收边条。参见图2和图3,拼接单元13包括卡接块131和插接块132,卡接块131设于副龙骨12的一侧处,相邻的两根副龙骨12上的卡接块131和插接块132数量一致,且每个卡接块131均与朝向它的一个插接块132对应,插接块132设于副龙骨12上并能够沿靠近到远离对应的卡接块131的方向滑动;吊顶板2上设有与卡接块131适配的卡接口和与插接块132适配的插接口,每个吊顶板2能够与相邻的两根副龙骨12上对应的一个卡接块131和一个插接块132连接。
[0032] 通过上述设计,工人可以先将一根副龙骨12上的插接块132向远离该插接块132对应的卡接块131的方向滑动,以能够在该插接块132和卡接块131之间留出足够安放吊顶板2的空间,然后再将吊顶板2上的卡接口与卡接块131卡接,最后将插接块132向靠近卡接块131的方向滑动,以能够将插接块132插入至吊顶板2的插接口中,从而能够通过卡接块131和插接块132的配合实现吊顶板2与副龙骨12之间的快速安装,而无需使用大量的螺丝来安装吊顶板2,以能够缩短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的安装工时。
[0033] 图4是沿图2中C‑C方向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仅示出了部分主龙骨、部分吊杆以及部分吊顶板。参见图3和图4,具体的,可以在吊顶板2的顶部设置卡接盒21,卡接盒21的外壁上设有用于与吊顶板2连接的连接,卡接盒21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向卡接盒21内部的卡接口,卡接块131能够穿过卡接口插入至卡接盒21中并与卡接盒21的内壁抵接,以能够通过卡接盒21和卡接块131的配合对吊顶板2进行卡接。
[0034] 还可以在副龙骨12的底部端面上沿副龙骨12的宽度方向均匀开设多条限位槽121,各限位槽121的槽口处设有限位凸起,插接块132包括连接部1322和插接部1321,连接部1322插置于限位槽121中并能够沿靠近到远离对应的卡接块131的方向滑动,且在连接部
1322上还设有抵接凸起,抵接凸起能够与限位凸起上朝向限位槽121槽内的一侧抵接,在吊顶板2上远离卡接盒21的一侧处开设插接槽22,插接槽22的槽口形成为插接口,插接部1321能够插入至插接槽22中并与插接槽22的内壁抵接,在插接槽22的槽壁上还开设有供连接部
1322穿过的缺口,以使得插接块132在平方向上能够完全没入至插接槽22中,而插接块
132上远离吊顶板2的一端不会自插接槽22中伸出,从而使得位于该插接块132两侧的吊顶板2的侧边能够相互抵接并遮挡位于这些吊顶板2上方的龙骨组件1。
[0035] 以吊顶板2的规格为60cm×60cm为例,可以将副龙骨12的底部宽度设置为5cm,在副龙骨12的一侧设置卡接块131,该卡接块131在副龙骨12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1.5cm,并在吊顶板2上设置与卡接块131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的卡接盒21,该卡接盒21的卡接口与吊顶板2上远离插接槽22的一侧的距离为3cm;在副龙骨12的底部开设限位槽121,该限位槽121在副龙骨12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4.5cm,且该限位槽121在副龙骨12上远离卡接块131的一侧设有开口,插接块132的连接部1322设于限位槽121中,该插接块132的连接部1322和插接部1321在副龙骨12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均为1.5cm,在吊顶板2上开设与插接块132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插接槽22,并在该插接槽22的顶部槽壁上设置在副龙骨12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1.5cm的缺口,以使得与同一根副龙骨12上的卡接块131卡接的吊顶板2以及插接块132插接的吊顶板2能够拼合并遮挡该副龙骨12。
[0036] 具体的,吊顶板2可以采用厚度在0.5mm‑1.0mm之间的扣板,吊顶板2的四周设置有弯边,该弯边沿垂直于吊顶板2的板面的方向延伸,在吊顶板2的弯边上设有凹陷部,以通过该凹陷部形成为插接槽22。
[0037] 参见图2和图3,设于安装面与房屋侧壁相邻的位置处的两根副龙骨12为边龙骨122,吊顶板2与房间侧壁3之间设有收边条23,收边条23与边龙骨122连接并能够将与其相邻的吊顶板2上的插接块132抵紧在吊顶板2的插接槽22中,从而使得该插接块132不会出现因为受到震动等外力影响,而从插接槽22中滑出导致吊顶板2从副龙骨12上脱落的情况。
[0038] 参见图2和图3,主龙骨11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布有多根吊杆14,吊杆14的一端与安装面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吊杆14的另一端与主龙骨11的顶部连接;主龙骨11的底部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卡接件111,相邻两个卡接件111之间形成有卡接槽,卡接槽的内壁上设有卡接凸起,副龙骨12能够穿过卡接槽并与卡接凸起卡接,以使得工人能够自由选择合适的卡接槽来卡接副龙骨12,从而能够方便主龙骨11和副龙骨12的安装。
[0039] 参见图2和图3,吊杆14包括连接杆141、安装杆142和减震装置143,连接杆141的一端与安装面连接,安装杆142的一端与主龙骨11连接,且安装杆142与连接杆141经由减震装置143连接,以能够通过减震装置143吸收房间顶壁通过吊杆14传递给主龙骨11的振动,以能够减缓整个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的振动,既能够在出现地震等会引发墙体高频振动的情况时,使吊顶不易坠落砸伤人物;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电梯、中央空调等设备运行引发墙体低频振动的情况时,降低室内因为吊顶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0040] 具体的,减震装置143包括减震盒1431、压板1432和吸能件1433,连接杆141与减震盒1431连接,安装杆142的杆身上螺接有调节螺母1421,减震盒1431的底部开设有插孔,安装杆142的顶端能够穿过插孔伸入至减震盒1431中与压板1432连接,并使调节螺母1421与减震盒1431的底部抵接,以能够通过调节螺母1421限制安装杆142伸入至减震盒中的距离;吸能件1433设于减震盒1431的内底壁上,且吸能件1433能够被抵接在压板1432和减震盒
1431的内底壁之间,该吸能件1433可以是弹簧减震器或者橡胶减震器,以使得当房间顶壁出现振动时,连接杆141和减震盒1431也会随着房间顶壁一起振动,而设于压板1432和振动盒内壁之间的吸能件1433能够吸收并减弱振动盒传递给压板1432和安装杆142的振动,从而能够减弱与安装杆142连接的龙骨组件1以及吊顶板2的振动。
[0041] 参见图2和图3,龙骨组件1还包括横撑龙骨15,横撑龙骨15设于相邻的两个副龙骨12之间,该横撑龙骨15的端部与副龙骨12的侧壁连接,以能够对副龙骨12进行加固,从而能够在一部分副龙骨12上安装有例如重型灯具、电扇等重物时,将这部分副龙骨12上所承受的重量分散到整体的龙骨结构中,使这部分副龙骨12不易由于承重过大而出现弯曲的情况。
[0042] 优选的,可以在吊顶板2的顶部设置吸音层(图中未示出),该吸音层可以设置为矿层,以能够通过吸音层吸收房间内的声音,减弱室内的噪声和回声。
[0043] 基于上述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的结构,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施工方法,该方法利用上述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实现,该方法具体包括:S1、利用吊杆14将多根主龙骨11吊设在房间顶部的安装面上,并将这些主龙骨11
沿安装面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S2、将副龙骨12穿过多根主龙骨11上的卡接槽,以利用这些卡接槽中的卡接凸起
卡接副龙骨12,并将多根副龙骨12沿安装面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S3、以一根边龙骨122作为起始点、另一根边龙骨122作为终止点向副龙骨12上逐
排安装吊顶板2,每排吊顶板2均沿主龙骨11的长度方向自起始点排布至终止点;
S4、将收边条23螺接到边龙骨122上,以将该边龙骨122上的插接块132抵接在收边条23和吊顶板2之间。
[0044] 由于本申请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施工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实现,因此同样能够具有上述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的全部技术效果,特别是能够通过龙骨组件1和吊顶板2的配合实现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的安装,而无需使用大量的螺丝来安装吊顶板2,从而能够缩短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的安装工时。
[0045] 具体的,在步骤S3中安装同一排吊顶板2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先将与作为起始点的边龙骨122相邻的副龙骨12上的插接块132向远离起始点的
所述边龙骨122的方向移动,再将第一块吊顶板2顶部的卡接盒21与边龙骨122上的卡接块
131卡接,最后将先前移动的插接块132向靠近起始边龙骨122的方向移动并插入至第一块吊顶板2上的插接槽22中,完成第一块吊顶板2的安装,之后再准备安装下一块吊顶板2,如此反复直至完成同一排吊顶板2的安装,以能够避免在安装吊顶板2时,出现由于已经安装好的吊顶板2阻挡了插接块132的移动,而导致插接块132和卡接块131之间的距离不足以安装吊顶板2的情况,从而能够实现对同一排吊顶板2的安装。
[0046]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包括龙骨组件1和多块吊顶板2,龙骨组件1包括多根主龙骨11、多根副龙骨12和多组拼接单元13,多根主龙骨11沿安装面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于安装面上,多根副龙骨12沿安装面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并与主龙骨11连接,每根副龙骨12上均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拼接单元13;拼接单元13包括卡接块131和插接块132,卡接块131设于副龙骨
12的一侧处,相邻的两根副龙骨12上的卡接块131和插接块132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插接块132设于副龙骨12上并能够沿靠近到远离对应的卡接块131的方向滑动;吊顶板2上设有与卡接块131适配的卡接口和与插接块132适配的插接口,每个吊顶板2能够与相邻的两根副龙骨12上对应的卡接块131和插接块132连接,以能够通过卡接块131和插接块132的配合实现吊顶板2与副龙骨12之间的快速安装,而无需使用大量的螺丝来安装吊顶板2,以能够缩短建筑装饰集成吊顶系统的安装工时。
[004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