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吊顶、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及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286614.4 申请日 2024-03-13 公开(公告)号 CN117947905A 公开(公告)日 2024-04-30
申请人 广州市美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绍良; 杨德华; 赵军; 李永宏; 闵薇薇; 周瑶珺; 冯伟胜;
摘要 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建筑 吊顶 、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吊顶板、若干挂钩以及若干插杆,所述吊顶板上表面开设有若干 定位 孔,所述吊顶板两侧开设有若干插接孔,若干所述定位孔分置于吊顶板两侧,吊顶板中同侧的若干插接孔与若干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插接孔与对应的定位孔连通;若干挂钩与若干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挂钩包括钩接部和插接部,所述挂钩的插接部用于与对应的定位孔插接,所述插接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孔,当所述插接部插接于定位孔时,所述连接孔与插接孔对齐并连通;若干所述插杆与若干插接孔一一对应,所述插杆依次插入插接孔和连接孔,以对所述吊顶板和挂钩进行固定。本申请具有提高挂钩与吊顶板的安装效率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顶板(1),所述吊顶板(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定位孔(11),所述吊顶板(1)两侧开设有若干插接孔(12),若干所述定位孔(11)分置于吊顶板(1)两侧,吊顶板(1)中同侧的若干插接孔(12)与若干定位孔(11)一一对应,所述插接孔(12)与对应的定位孔(11)连通;
若干挂钩(2),若干挂钩(2)与若干定位孔(11)一一对应,所述挂钩(2)包括钩接部(21)和插接部(22),所述挂钩(2)的插接部(22)用于与对应的定位孔(11)插接,所述插接部(22)贯穿开设有连接孔(221),当所述插接部(22)插接于定位孔(11)时,所述连接孔(221)与插接孔(12)对齐并连通;
若干插杆(3),若干所述插杆(3)与若干插接孔(12)一一对应,所述插杆(3)依次插入插接孔(12)和连接孔(221),以对所述吊顶板(1)和挂钩(2)进行固定。
2.一种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纳箱(6),若干所述吊顶板(1)层叠放置在收纳箱(6)内,所述收纳箱(6)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收纳箱(6)底部设置有竖向顶推件(5),所述竖向顶推件(5)用于向上顶推若干吊顶板(1);
两条传送带机构(4),两条所述传送带机构(4)平延伸并经过收纳箱(6)上方,两条所述传送带机构(4)分别用于输送吊顶板(1)两侧的若干挂钩(2),所述挂钩(2)的钩接部(21)钩挂在对应的传送带机构(4)处且插接部(22)朝下设置,当所述挂钩(2)在传送带机构(4)的输送下移动至对应的定位孔(11)正上方时,所述竖向顶推件(5)向上顶推若干吊顶板(1),直至所述插接部(22)与对应的定位孔(11)插接;
若干供料顶推机构(8),若干所述供料顶推机构(8)与吊顶板(1)的若干插接孔(12)一一对应,所述供料顶推机构(8)用于将插杆(3)顶入对应的插接孔(12)和连接孔(2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斗(81)内设置有推板(83),所述推板(83)设置有驱动杆(84),所述驱动杆(84)贯穿供料斗(81)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6)顶部水平架设有挡板(64),两条所述传送带机构(4)穿设于挡板(64)与收纳箱(6)之间的间隙,当所述吊顶板(1)的定位孔(11)向上插接于挂钩(2)的插接部(22)时,所述挂钩(2)的钩接部(21)抵至挡板(64)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传送带机构(4)相互正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件(65),两条所述传送带机构(4)通过连接件(65)固定在所述挡板(64)下方;当所述挂钩(2)的钩接部(21)勾挂在传送带机构(4)处时,所述挂钩(2)的插接部(22)位于两条传送带机构(4)相互远离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两相互正对的橡胶块(41),所述挂钩(2)的钩接部(21)夹设于两个橡胶块(4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还包括支撑台(7),所述传送带机构(4)的末端延伸至支撑台(7)上方,所述支撑台(7)用于承接吊顶板(1),当所述挂钩(2)从传送带机构(4)的末端送出时,所述吊顶板(1)下表面在支撑台(7)上表面滑行
8.一种吊顶装饰装修施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传送带机构(4),将依次将若干挂钩(2)勾挂在传送带机构(4)上,并挂钩(2)的钩接部(21)夹设在定位结构中的两个橡胶块(41)之间;
S2:当挂钩(2)在传送带机构(4)的输送下移动至收纳箱(6)上方,且插接部(22)正对于吊顶板(1)中对应的定位孔(11)时,传送带机构(4)停止运转,启动竖向顶推件(5),竖向顶推件(5)向上顶推若干吊顶板(1),直至插接部(22)与对应的定位孔(11)插接;
S3:启动供料顶推机构(8),将插杆(3)顶入对应的插接孔(12)和连接孔(221)内;
S4:继续启动传送带机构(4),传送带机构(4)将装配好挂钩(2)的吊顶板(1)运至支撑台(7)上,支撑台(7)的上表面起到导向作用,并配合橡胶块(41)的顶推效果,使得挂钩(2)和橡胶块(41)顺利分离,且吊顶板(1)稳定落位在支撑台(7)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建筑吊顶、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建筑装饰装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吊顶、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传统建筑行业不断升级,绿色建筑以及绿色施工的概念也被大推广,因此建筑工业化、拼装化成为趋势,建筑吊顶是室内装饰中最为常见的装饰结构之一,吊顶结构通常包括龙骨和吊顶板,龙骨安装在筑体上、并且提供吊顶板的固定处。为提高吊顶结构的美观性,通过改变吊顶板和龙骨之间的连接方式,将龙骨隐藏在吊顶板上方,该类型吊顶结构称为暗龙骨吊顶结构相关技术中,专利号为CN2109473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跌级天花吊顶,以及
专利公开号为CN11516260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暗龙骨矿板顶棚吊顶施工方法,两者的吊顶板的上表面均通过固定挂钩,与副龙骨部件进行钩接,达到吊顶板与龙骨的快速拼接目的,由于需要保证吊顶板与挂钩的位置准确性,一般需要在吊顶板上开设孔位,然后通过螺钉紧的方式对挂钩与吊顶板进行固定,操作较为麻烦,存在安装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在进行大面积厂房的吊顶安装施工中,繁琐的拼装方式极大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仍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提高挂钩与吊顶板的安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吊顶、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及方法。
[0004]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吊顶、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及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吊顶,包括:
吊顶板,所述吊顶板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吊顶板两侧开设有若干插接
孔,若干所述定位孔分置于吊顶板两侧,吊顶板中同侧的若干插接孔与若干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插接孔与对应的定位孔连通;
若干挂钩,若干挂钩与若干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挂钩包括钩接部和插接部,所述挂钩的插接部用于与对应的定位孔插接,所述插接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孔,当所述插接部插接于定位孔时,所述连接孔与插接孔对齐并连通;
若干插杆,若干所述插杆与若干插接孔一一对应,所述插杆依次插入插接孔和连
接孔,以对所述吊顶板和挂钩进行固定。
[00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在吊顶板的上表面加工定位孔,通过挂钩的插接部与定位孔插接,从而对挂钩进行定位,另外,在吊顶板两侧加工与对应定位孔连通的插接孔,以及在插接部加工出连接孔,通过插杆依次插入插接孔和连接孔的方式实现对挂钩和吊顶板的快速拼接的目的,无需进行螺钉锁固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挂钩和吊顶板的安装效率,且安装质量高,有利于改善挂钩位置出现偏移的问题。
[0006] 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应用于所述建筑吊顶,包括:收纳箱,若干所述吊顶板层叠放置在收纳箱内,所述收纳箱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收纳箱底部设置有竖向顶推件,所述竖向顶推件用于向上顶推若干吊顶板;
两条传送带机构,两条所述传送带机构纵向延伸并经过收纳箱上方,两条所述传
送带机构分别用于输送吊顶板两侧的若干挂钩,所述挂钩的钩接部勾挂在对应的传送带机构处且插接部朝下设置,所述传送带机构的输送面设置若干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挂钩定位,当所述挂钩在传送带机构的输送下移动至对应的定位孔正上方时,所述竖向顶推件向上顶推若干吊顶板,直至所述插接部与对应的定位孔插接;
若干供料顶推机构,若干所述供料顶推机构与吊顶板的若干插接孔一一对应,所
述供料顶推机构用于将插杆顶入对应的插接孔和连接孔内。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钩的钩接部勾挂在传送带机构上,挂钩在传送带稳定输送过程中其插接部始终朝下,且在定位结构的定位作用下保持若干挂钩的相对位置准确。等挂钩移动至收纳箱正上方且插接部正对吊顶板的定位孔时,此时通过启动竖向顶推件,使得吊顶板稳定上移,并完成挂钩与吊顶板插接步骤,然后通过供料顶推机构将插杆顶入对应的插接孔和连接孔内,从而实现挂钩与吊顶板的安装工作,无需通过人工对准和插接,有利于减轻安装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安装效率以及质量;利用两条传送带机构分别对吊顶板两侧的挂钩进行平输送,然后采用竖向顶推件对吊顶板进行竖向顶推,在挂钩与吊顶板两者移动方向上的交汇处完成两者拼装工作,不仅能够准确完成挂钩与吊顶板的拼装工作,而且在两者拼装完成后,可通过传送带机构将拼装完成的吊顶板水平输送至下一工位,实现挂钩和吊顶板的流水线安装目的,以持续高效地完成吊顶板和挂钩的安装工作。
[0008] 优选的,所述收纳箱包括两侧板,两块所述侧板的内侧相对设置,所述侧板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用于容纳单个插杆的凹槽,若干所述凹槽与若干供料顶推机构一一对应;所述凹槽的两端均开口设置,当所述吊顶板的定位孔与插接部插接时,所述凹槽
端部开口与对应的插接孔对齐;
所述供料顶推机构包括供料斗以及横向顶推件,若干所述插杆堆放在供料斗并横
向设置,所述供料斗的下端开口与凹槽上端开口连通,若干插杆在自重力作用下落至凹槽内,所述横向顶推件位于侧板外侧,所述横向顶推件的伸缩端通过伸入凹槽内以将插杆顶至插接孔和连接孔内。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杆在自重力的作用下持续为凹槽供料,并在横向顶推件的往复伸缩顶推作用下完成若干插杆的插接步骤,有利于提高吊顶板与挂钩的安装流畅性。
[0010] 优选的,所述供料斗内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贯穿供料斗侧壁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可通过按压驱动杆来驱使推板顶推供料斗内的堆设的插杆,有利于改善供料斗下端出现卡料的问题。
[0012] 优选的,所述收纳箱顶部水平架设有挡板,两条所述传送带机构穿设于挡板与收纳箱之间的间隙,当所述吊顶板的定位孔向上插接于挂钩的插接部时,所述挂钩的钩接部抵至挡板下表面。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挡板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当挂钩与吊顶板进行拼装时,挡板为下方的挂钩提供向下的支撑力,有利于挂钩的插接部稳定插入定位孔内。
[0014]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机构相互正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件,两条所述传送带机构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挡板下方;当所述挂钩的钩接部勾挂在传送带机构处时,所述挂钩的插接部位于两条传送带机构相互远离的一侧。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完成传送带机构与挡板之间的连接,传送带机构的载荷可通过连接件以及挡板分散至收纳箱处,有利于提高传送带机构的稳定性,并且,在传送带机构运输挂钩时,使挂钩的插接部和连接件错开在传送带机构的两侧,有利于在保持挂钩与传送带机构贴合度的基础上,克服连接件和挂钩出现干涉碰撞的问题。
[0016] 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两块相互正对的橡胶块,所述挂钩的钩接部夹设于两个橡胶块之间。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橡胶块对挂钩的钩接部进行夹持,有利于提高挂钩在传送带机构的输送面上的位置准确性,同时在橡胶块的弹性夹紧下,有利于提高挂钩移动的稳定性,改善挂钩移动中发生偏移的问题。
[0018] 优选的,所述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还包括支撑台,所述传送带机构的末端延伸至支撑台上方,所述支撑台用于承接吊顶板,当所述挂钩从传送带机构的末端送出时,所述吊顶板下表面在支撑台上表面滑行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台起到承接作用,在吊顶板和挂钩完成安装后,继续在传送带机构的输送作用下进行前移,直至移动至支撑台处,支撑台的上表面起到导向作用,并配合橡胶块的顶推效果,使得挂钩和橡胶块顺利分离,且吊顶板稳定落位在支撑台上,无需人工卸料,有助于提高吊顶安装的施工效率。
[0020] 吊顶装饰装修施工方法,采用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传送带机构,将依次将若干挂钩勾挂在传送带机构上,并挂钩的钩接部夹设在定位结构中的两个橡胶块之间;
S2:当挂钩在传送带机构的输送下移动至收纳箱上方,且插接部正对于吊顶板中
对应的定位孔时,传送带机构停止运转,启动竖向顶推件,竖向顶推件向上顶推若干吊顶板,直至插接部与对应的定位孔插接;
S3:启动供料顶推机构,将插杆顶入对应的插接孔和连接孔内;
S4:继续启动传送带机构,传送带机构将装配好挂钩的吊顶板运至支撑台上,支撑台的上表面起到导向作用,并配合橡胶块的顶推效果,使得挂钩和橡胶块顺利分离,且吊顶板稳定落位在支撑台上。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条传送带机构分别对吊顶板两侧的挂钩进行水平输送,然后采用竖向顶推件对吊顶板进行竖向顶推,在挂钩与吊顶板两者移动方向上的交汇处完成两者拼装工作,不仅能够准确完成挂钩与吊顶板的拼装工作,而且在两者拼装完成后,可通过传送带机构将拼装完成的吊顶板水平输送至下一工位,实现挂钩和吊顶板的流水线安装目的,以持续高效地完成吊顶板和挂钩的安装工作,支撑台的上表面起到导向作用,并配合橡胶块的顶推效果,使得挂钩和橡胶块顺利分离,且吊顶板稳定落位在支撑台上,无需人工卸料,有助于提高吊顶安装的施工效率。
[0022]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预先在吊顶板的上表面加工定位孔,通过挂钩的插接部与定位孔插接,从而对
挂钩进行定位,另外,在吊顶板两侧加工与对应定位孔连通的插接孔,以及在插接部加工出连接孔,通过插杆依次插入插接孔和连接孔的方式实现对挂钩和吊顶板的快速拼接的目的,无需进行螺钉锁固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挂钩和吊顶板的安装效率,且安装质量高,有利于改善挂钩位置出现偏移的问题;
2.通过传送带机构进行挂钩的纵向输送,插接部始终朝下,且配合竖向顶推件,使得吊顶板稳定上移,并完成挂钩与吊顶板插接步骤,然后通过供料顶推机构将插杆顶入对应的插接孔和连接孔内,从而实现挂钩与吊顶板的安装工作,无需通过人工对准和插接,有利于减轻安装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安装效率以及质量;
3.通过将插杆堆放在供料斗并横向设置,插杆自重力的作用下持续为凹槽供料,
并在横向顶推件的往复伸缩顶推作用下完成若干插杆的插接步骤,有利于提高吊顶板与挂钩的安装流畅性;
4.通过支撑台的设置,在卸放吊顶板时,支撑台的上表面起到导向作用,并配合橡胶块的顶推效果,使得挂钩和橡胶块顺利分离,且吊顶板稳定落位在支撑台上,无需人工卸料,有助于提高吊顶安装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建筑吊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26] 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7]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以及建筑吊顶的剖视图。
[0028] 附图标记说明:1、吊顶板;11、定位孔;12、插接孔;2、挂钩;21、钩接部;22、插接部;221、连接孔;3、插杆;4、传送带机构;41、橡胶块;5、竖向顶推件;6、收纳箱;61、侧板;611、凹槽;62、前端板;63、支撑板;64、挡板;65、连接件;66、支架;67、进料口;68、出料口;7、支撑台;8、供料顶推机构;81、供料斗;82、横向气缸;83、推板;84、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吊顶,包括:参照图1,吊顶板1,吊顶板1上表面沿自身厚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定位孔11,吊顶板1两侧均横向开设有若干插接孔12。若干定位孔11分置于吊顶板1两侧。吊顶板1中,同侧的若干插接孔12与若干定位孔11一一对应,插接孔12与对应的定位孔11连通。
[0031] 若干挂钩2,若干挂钩2与若干定位孔11一一对应,挂钩2包括钩接部21和插接部22,挂钩2的插接部22与对应的定位孔11插接,插接部22贯穿开设有连接孔221。当插接部22插接于定位孔11时,连接孔221与插接孔12对齐并连通。
[0032] 若干插杆3,插杆3成圆柱状,若干插杆3与若干插接孔12一一对应。插杆3通过依次插入吊顶板1的插接孔12以及挂钩2的连接孔221,从而对吊顶板1和挂钩2进行固定。该方式无需进行螺钉锁固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挂钩2和吊顶板1的安装效率,且安装质量高,有利于改善挂钩2位置出现偏移的问题。
[0033]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应用于建筑吊顶,包括:参照图1和图2,收纳箱6,收纳箱6用于存放若干吊顶板1,且收纳箱6的上端开口设置。具体的,收纳箱6包括底板、前端板62、后端板以及两个侧板61,两个侧板61相互正对设置,前端板62的高度低于后端板的高度,前端板62上端边缘与两个侧板61的侧边缘构成收纳箱6的进料口67,以供多块层叠设置的吊顶板1一起放入收纳箱6内。后端板的上端边缘与两侧侧板61的另一侧边缘构成收纳箱6的出料口68,以供单块吊顶板1移出收纳箱6。
[0034] 其中,两个侧板61相互正对的一侧为侧板61的内侧,两块侧板61的内侧均固定有支撑板63,多块层叠设置的吊顶板1架放在两个支撑板63的顶部,吊顶板1的其中三个侧面分别抵至后端板的内侧以及两块侧板61内侧,使得若干吊顶板1叠放整齐。
[0035] 另外,收纳箱6内安装有竖向顶推件5,竖向顶推件5竖直固定在收纳箱6底板的中部,在本实施例中,竖向顶推件5具体为竖向气缸,通过竖向气缸的伸长,可实现若干吊顶板1的同步上移。
[0036] 收纳箱6上端安装固定有挡板64,挡板64两侧L型的支架66分别固定在两块侧板61的上端面,从而使得挡板64水平架放在收纳箱6上方,并使挡板64下表面与收纳箱6上端保持一定间隙。
[0037] 参照图3和图4,两条传送带机构4,在本实施例中,两条传送带机构4相互平行且纵向延伸,两条传送带机构4穿过收纳箱6和挡板64之间的间隙,且两条传送带机构4相互正对的一侧的安装板均固定有L型的连接件65,两条传送带机构4通过连接件65固定在挡板64下方。
[0038] 两条传送带机构4分别用于输送吊顶板1两侧的若干挂钩2。挂钩2的钩接部21勾挂在对应的传送带机构4处且插接部22朝下设置。当挂钩2的钩接部21勾挂在传送带机构4处时,挂钩2的插接部22位于两条传送带机构4相互远离的一侧。使挂钩2的插接部22和连接件65错开在传送带机构4的两侧,有利于在保持挂钩2与传送带机构4贴合度的基础上,克服连接件65和挂钩2出现干涉碰撞的问题。
[0039] 传送带机构4的输送面设置若干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用于挂钩2定位。若干定位结构沿传送带机构4输送面的输送方向等间隔分布,同组相邻定位结构之间的间隙长度尺寸等于吊顶板1中相邻两个定位孔11之间的距离尺寸,两条传送带机构4之间的距离等于吊顶板1中两侧定位孔11之间的距离,以便若干挂钩2的插接部22与吊顶板1的若干定位孔11同时对准。其中,定位机构包括两个橡胶块41,两个橡胶块41沿传送带机构4的传送方向分布,挂钩2的钩接部21夹设于两个橡胶块41之间,在橡胶块41的弹性夹紧下,有利于提高挂钩2移动的稳定性,改善挂钩2移动中发生偏移的问题。
[0040] 当挂钩2在传送带机构4的输送下移动至对应的定位孔11正上方时,竖向顶推件5向上顶推若干吊顶板1,直至插接部22与对应的定位孔11插接;在吊顶板1的定位孔11向上插接于挂钩2的插接部22时,挂钩2的钩接部21抵至挡板64下表面,挡板64起到辅助支撑作用,为下方的挂钩2提供向下的支撑力,有利于挂钩2的插接部22稳定插入定位孔11内。
[0041] 参照图5,若干供料顶推机构8,若干供料顶推机构8与吊顶板1的若干插接孔12一一对应,供料顶推机构8用于将插杆3顶入对应的插接孔12和连接孔221内。
[0042] 在本实施例中,侧板61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用于容纳单个插杆3的凹槽611,若干凹槽611与若干供料顶推机构8一一对应。凹槽611沿侧板61厚度方向贯穿设置,使得凹槽611的两端均开口设置。当吊顶板1的定位孔11与插接部22插接时,所述凹槽611端部开口与对应的插接孔12对齐。
[0043] 具体的,供料顶推机构8包括供料斗81以及横向顶推件,若干插杆3堆放在供料斗81并横向设置,供料斗81的下端开口与凹槽611上端开口连通,若干插杆3在自重力作用下落至凹槽611内,横向顶推件安装固定在侧板61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横向顶推件具体为横向气缸82。横向气缸82的伸缩端通过伸入凹槽611内以将插杆3顶至插接孔12和连接孔221内。插杆3在自重力的作用下持续为凹槽611供料,并在横向顶推件的往复伸缩顶推作用下完成若干插杆3的插接步骤,有利于提高吊顶板1与挂钩2的安装流畅性。
[0044] 为改善供料斗81下端出现卡料的问题,供料斗81内放置有推板83,推板83放置在供料斗81中倾斜的内壁处,推板83朝与供料斗81内壁贴合的一侧固定有驱动杆84,驱动杆84贯穿供料斗81侧壁,以供施工人员按压驱动杆84的方式来驱使推板83顶推供料斗81内堆设的插杆3,对若干插杆3起到疏导作用。
[0045] 参照图2和图3,支撑台7,支撑台7靠近于收纳箱6的出料口68,传送带机构4的末端延伸至支撑台7上方,支撑台7用于承接吊顶板1。当挂钩2从传送带机构4的末端送出时,吊顶板1从出料口68处移出收纳箱6,且吊顶板1的下表面在支撑台7上表面滑行。支撑台7的上表面起到导向作用,并配合橡胶块41的顶推效果,使得挂钩2和橡胶块41顺利分离,且吊顶板1稳定落位在支撑台7上,无需人工卸料,有助于提高吊顶安装的施工效率。
[0046]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吊顶装饰装修施工方法,采用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将若干层叠设置的吊顶板1整体放入收纳箱6内,在本实施例中,吊顶板1可人工放入收纳箱6,也可将收纳箱6的进料口67可与运输吊顶板1的输送机构连接,以便在收纳箱6内的吊顶板1均移出后进行补足。
[0047] 进行挂钩2和吊顶板1安装工作时,先启动传送带机构4,施工人员将逐一将若干挂钩2勾挂在传送带机构4上,并使挂钩2的钩接部21夹设在定位结构中的两个橡胶块41之间。
[0048] S2:当挂钩2在传送带机构4的输送下移动至收纳箱6上方,且插接部22正对于吊顶板1中对应的定位孔11时,传送带机构4停止运转,启动竖向顶推件5,竖向顶推件5向上顶推若干吊顶板1,直至插接部22与对应的定位孔11插接。此时,挂钩2的钩接部21抵至挡板64下表面,挡板64起到辅助支撑作用,以保持挂钩2位置不变,当吊顶板1的定位孔11完成插接部22插接时,凹槽611端部开口与吊顶板1中对应的插接孔12对齐。
[0049] S3:启动供料顶推机构8,横向气缸82水平顶推凹槽611内的插杆3,将凹槽611内的插杆3顶出,并插入吊顶板1的插接孔12以及挂钩2的连接孔221内,从而完成吊顶板1和挂钩2的安装工作。
[0050] S4:继续启动传送带机构4,两条传送带机构4将装配好挂钩2的吊顶板1移出收纳箱6的出料口68,并运送至支撑台7上,吊顶板1下表面与支撑台7贴合滑行,支撑台7的上表面起到导向作用,并配合橡胶块41的顶推效果,使得挂钩2和橡胶块41顺利分离,且吊顶板1稳定落位在支撑台7上。
[0051]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