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建筑屋顶结构及安装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076780.1 申请日 2024-01-18 公开(公告)号 CN117684693A 公开(公告)日 2024-03-12
申请人 杭州嘉图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永刚; 何梦菲; 王子迪;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预制建筑 屋顶 结构及安装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楼体、装饰 挡墙 和女儿墙,女儿墙环绕楼体固定设置,装饰挡墙固定在楼体的一侧边,还包括安装槽,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安装槽沿女儿墙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开设在女儿墙远离楼体的一侧面,称重柱,一端延伸至安装槽内,称重柱的另一端沿安装槽的开口方向延伸且延伸长度大于装饰挡墙远离楼体方向的长度。本发明通过称重柱使预制屋顶板和预制墙形成连接结构,从而使预制墙对预制屋顶板形成 支撑 ,达到了搭建屋顶的目的,同时操作简单,无需使用大量 混凝土 对屋顶和楼体进行固定,减少材料消耗的同时有利于维护施工地的施工环境,有利于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
权利要求

1.预制建筑屋顶结构,包括楼体(10)、装饰挡墙(11)和女儿墙(12),女儿墙(12)环绕楼体(10)固定设置,装饰挡墙(11)固定在楼体(10)的一侧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槽(2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安装槽(23)沿女儿墙(12)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开设在女儿墙(12)远离楼体(10)的一侧面,
称重柱(22),一端延伸至安装槽(23)内,称重柱(22)的另一端沿安装槽(23)的开口方向延伸且延伸长度大于装饰挡墙(11)远离楼体(10)方向的长度,
预制墙(20),沿称重柱(22)轴端套设在称重柱(22)外侧,预制墙(20)的端部与女儿墙(12)抵接,预制墙(20)设置有若干个,若干预制墙(20)沿女儿墙(12)的延伸方向并排抵接设置,位于楼体(10)同边的相邻预制墙(20)之间相互抵接并形成拼接通道(21),拼接通道(21)内填充设置有填充材料,
预制屋顶板(30),设置在预制墙(20)远离女儿墙(12)的一端,称重柱(22)远离女儿墙(12)的一端延伸至预制屋顶板(30)内,预制屋顶板(30)分别与装饰挡墙(11)和预制墙(20)端部抵接,预制屋顶板(30)设置有若干个,相邻预制屋顶板(30)沿装饰挡墙(11)的延伸方向并排抵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预制屋顶板(30)的抵接端开设有预制槽(32),预制槽(32)沿预制屋顶板(30)抵接端边线的延伸方向延伸,预制槽(32)内固定设置有延伸方向与预制槽(32)相同的密封扣板(31),密封扣板(31)的两端延伸至预制屋顶板(30)的两端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墙(20)与装饰挡墙(11)、预制墙(20)与女儿墙(12)、预制墙(20)与预制屋顶板(30)以及预制屋顶板(30)与装饰挡墙(11)的抵接面填充设置有填充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拼接通道(21)的开口处可拆卸设置有辅助组件(40),通过辅助组件(40)或直接向拼接通道(21)内填充填充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辅助组件(40)向拼接通道(21)内填充填充材料,辅助组件(40)包括
抵接筒(41),为空心状设置,抵接筒(41)内侧设置有与拼接通道(21)开口对齐的开口,调节(42),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固定在抵接筒(41)的侧向,调节块(42)朝向两个相邻预制墙(20)抵接面的边沿方向平延伸,
抵接块(44),设置在调节块(42)朝向预制墙(20)的一侧,抵接块(44)朝向女儿墙(12)的方向延伸,
丝杆(43),沿两个调节块(42)的延伸方向与调节块(42)转动连接,丝杆(43)的一端贯穿调节块(42)延伸至调节块(42)外侧,抵接块(44)与调节块(42)连接的一端与丝杆(43)螺纹连接且丝杆(43)分别与两个抵接块(44)螺纹连接的螺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抵接筒(41)内部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注料腔(45),两个注料腔(45)沿抵接筒(41)的延伸方向将抵接筒(41)贯穿形成空心状结构,一个注料腔(45)内部朝向预制墙(20)的一侧开口固定设置有限位板(53),限位板(53)上固定有连接接头(54),连接接头(54)将限位板(53)贯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与限位板(53)所在注料腔(45)相对的一个注料腔(45)远离预制墙(20)的开口处固定设置有固定板(47)且靠近预制墙(20)的开口处滑动设置有活动板(49),活动板(49)沿抵接筒(41)的延伸方向滑动,固定板(47)、活动板(49)和注料腔(45)内壁合围形成弹性腔(46),活动板(49)朝向固定板(47)的一侧固定有弹簧限位套(50),弹簧限位套(50)内设置有弹簧(51),弹簧(51)的一端与固定板(47)固定连接,弹簧(51)的另一端与活动板(49)固定连接,活动板(49)位于弹簧限位套(50)内部的部分开设有导气孔(52),导气孔(52)朝向固定板(47)的开口处固定有导气管(48),导气管(48)朝向远离预制墙(20)的方向延伸并将固定板(47)贯穿,导气管(48)与固定板(47)沿导气管(48)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抵接块(44)的向对侧固定安装有橡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预制建筑屋顶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S1:沿女儿墙(12)远离楼体(10)的一侧面开设若干个安装槽(23);
S2:将称重柱(22)的一端插入安装槽(23)内,并向称重柱(22)与安装槽(23)之间的空心填充砂浆
S3:将预制墙(20)端部与称重柱(22)端部对齐使预制墙(20)套在称重柱(22)外侧并使预制墙(20)端部与女儿墙(12)抵接;
S4:通过使用辅助组件(40)向拼接通道(21)内充入填充材料;
S5:将预制屋顶板(30)水平放置,使预制屋顶板(30)分别与装饰挡墙(11)端面和预制墙(20)端面抵接且称重柱(22)的端部插入预制屋顶板(30)内。

说明书全文

预制建筑屋顶结构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预制建筑屋顶结构及安装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叠拼结构的复式楼体的施工过程中,楼体的屋顶为了美观会搭建一段预制墙体,这段预制墙体既可以提高楼梯美观度,又可以在楼体的顶层搭建封闭的建筑结构,使楼体的顶层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
[0003] 在楼体顶层的墙体和屋顶结构搭建过程中常规的建筑结构和安装方式需要再施工场地进行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施工,这样会使楼体上的建筑环境较差,并且会在墙体浇筑时部分溢出或飞洒的砂浆会对楼体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存在一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预制建筑屋顶结构及安装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建筑结构和安装方式需要再施工场地进行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施工,这样会使楼体上的建筑环境较差,并且会在墙体浇筑时部分溢出或飞洒的砂浆会对楼体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预制建筑屋顶结构,包括楼体、装饰挡墙和女儿墙,女儿墙环绕楼体固定设置,装饰挡墙固定在楼体的一侧边,还包括
[0006] 安装槽,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安装槽沿女儿墙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开设在女儿墙远离楼体的一侧面,
[0007] 称重柱,一端延伸至安装槽内,称重柱的另一端沿安装槽的开口方向延伸且延伸长度大于装饰挡墙远离楼体方向的长度,
[0008] 预制墙,沿称重柱轴端套设在称重柱外侧,预制墙的端部与女儿墙抵接,预制墙设置有若干个,若干预制墙沿女儿墙的延伸方向并排抵接设置,位于楼体同边的相邻预制墙之间相互抵接并形成拼接通道,拼接通道内填充设置有填充材料,
[0009] 预制屋顶板,设置在预制墙远离女儿墙的一端,称重柱远离女儿墙的一端延伸至预制屋顶板内,预制屋顶板分别与装饰挡墙和预制墙端部抵接,预制屋顶板设置有若干个,相邻预制屋顶板沿装饰挡墙的延伸方向并排抵接设置。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楼体上制作的女儿墙上开设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插入称重柱,使预制墙套设在称重柱上后,通过称重柱与女儿墙连接形成整体结构,使女儿墙和称重柱共同为预制墙提供支撑,提高了预制墙的结构强度,而后在称重柱端部放置预制屋顶板,通过称重柱使预制屋顶板和预制墙形成连接结构,从而使预制墙对预制屋顶板形成支撑,达到了搭建屋顶的目的,同时操作简单,仅需将预制墙和预制屋顶板通过承重柱拼接即可,无需使用大量混凝土对屋顶和楼体进行固定,减少材料消耗的同时有利于维护施工地的施工环境,有利于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
[0011]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相邻预制屋顶板的抵接端开设有预制槽,预制槽沿预制屋顶板抵接端边线的延伸方向延伸,预制槽内固定设置有延伸方向与预制槽相同的密封扣板,密封扣板的两端延伸至预制屋顶板的两端端面。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扣板将相邻预制屋顶板的封闭封闭遮挡,避免在雨通过预制屋顶板之间的缝隙流入楼体内,提高了屋顶的抗漏水性能。
[0013]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预制墙与装饰挡墙、预制墙与女儿墙、预制墙与预制屋顶板以及预制屋顶板与装饰挡墙的抵接面填充设置有填充材料。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抵接面处填充填充材料,能够将连接处的缝隙全部封闭,提升整体性的同时能够将室内与外部环境隔绝达到更好的保温隔音效果。
[0015]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拼接通道的开口处可拆卸设置有辅助组件,通过辅助组件或直接向拼接通道内填充填充材料。
[0016]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通过辅助组件向拼接通道内填充填充材料,辅助组件包括[0017] 抵接筒,为空心状设置,抵接筒内侧设置有与拼接通道开口对齐的开口,[0018] 调节,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固定在抵接筒的侧向,调节块朝向两个相邻预制墙抵接面的边沿方向水平延伸,
[0019] 抵接块,设置在调节块朝向预制墙的一侧,抵接块朝向女儿墙的方向延伸,[0020] 丝杆,沿两个调节块的延伸方向与调节块转动连接,丝杆的一端贯穿调节块延伸至调节块外侧,抵接块与调节块连接的一端与丝杆螺纹连接且丝杆分别与两个抵接块螺纹连接的螺纹向相反。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抵接筒的开口与拼接通道的开口对齐,而后通过转动丝杆使两个抵接块相互靠近或远离,使两个抵接块的间距与预制墙厚度相同,达到适配不同厚度预制墙的目的,使辅助组件的适配范围更广,当抵接块与预制墙表面紧密抵接,此时抵接块朝向女儿墙的方向延伸,因此抵接块将相邻预制墙之间抵接产生的缝隙封闭,通过辅助组件向拼接通道内充入填充材料,使填充材料进入拼接通道内并流动至预制墙之间的缝隙中,从而使填充材料将相邻预制墙之间的空隙全部封闭,进而将相邻预制墙连接为整体,使女儿墙单侧边的若干预制墙能够整体进行承载受,有利于提高预制墙的结构强度。
[002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抵接筒内部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注料腔,两个注料腔沿抵接筒的延伸方向将抵接筒贯穿形成空心状结构,一个注料腔内部朝向预制墙的一侧开口固定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固定有连接接头,连接接头将限位板贯穿。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接头与外部提供填充材料的设备连通,填充材料通过连接接头充入拼接通道内,此时拼接通道内的多余空气通过另一个注料腔内排出,避免气体在拼接通道内聚集产生空穴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相邻预制墙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与限位板所在注料腔相对的一个注料腔远离预制墙的开口处固定设置有固定板且靠近预制墙的开口处滑动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沿抵接筒的延伸方向滑动,固定板、活动板和注料腔内壁合围形成弹性腔,活动板朝向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弹簧限位套,弹簧限位套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活动板位于弹簧限位套内部的部分开设有导气孔,导气孔朝向固定板的开口处固定有导气管,导气管朝向远离预制墙的方向延伸并将固定板贯穿,导气管与固定板沿导气管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填充材料充入拼接通道内时,拼接通道内的气体通过导气孔和导气管排出,当拼接通道内完全被填充材料填充后,填充材料朝向注料腔内部蔓延,此时由于限位板与抵接筒固定,此时多余填充材料会朝向远离预制墙的方向推动活动板朝向固定板的方向滑动,并使导气管朝向固定板的方向滑动,此时导气管从固定板内延伸至外部,施工人员看到导气管延伸至外部后快速将填充材料的提供设备关闭,达到提醒施工人员目的的同时避免过多填充材料溢出浪费材料,并且减少了溢出的填充材料对环境的污染。
[0026]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抵接块的向对侧固定安装有橡胶层。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能够在抵接块与预制墙表面紧密贴合时,与缝隙紧贴并产生弹性形变,便于提高抵接块与预制墙抵接面的密封性
[0028] 预制建筑屋顶结构的安装方法,安装方法包括:
[0029] S1:沿女儿墙远离楼体的一侧面开设若干个安装槽;
[0030] S2:将称重柱的一端插入安装槽内,并向称重柱与安装槽之间的空心填充砂浆;
[0031] S3:将预制墙端部与称重柱端部对齐使预制墙套在称重柱外侧并使预制墙端部与女儿墙抵接;
[0032] S4:通过使用辅助组件向拼接通道内充入填充材料;
[0033] S5:将预制屋顶板水平放置,使预制屋顶板分别与装饰挡墙端面和预制墙端面抵接且称重柱的端部插入预制屋顶板内。
[003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5] 1.通过在楼体上制作的女儿墙上开设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插入称重柱,使预制墙套设在称重柱上后,通过称重柱与女儿墙连接形成整体结构,使女儿墙和称重柱共同为预制墙提供支撑,提高了预制墙的结构强度,而后在称重柱端部放置预制屋顶板,通过称重柱使预制屋顶板和预制墙形成连接结构,从而使预制墙对预制屋顶板形成支撑,达到了搭建屋顶的目的,同时操作简单,无需使用大量混凝土对屋顶和楼体进行固定,减少材料消耗的同时有利于维护施工地的施工环境,有利于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
[0036] 2.先将抵接筒的开口与拼接通道的开口对齐,而后通过转动丝杆使两个抵接块相互靠近或远离,使两个抵接块的间距与预制墙厚度相同,达到适配不同厚度预制墙的目的,使辅助组件的适配范围更广,当抵接块与预制墙表面紧密抵接,此时抵接块朝向女儿墙的方向延伸,因此抵接块将相邻预制墙之间抵接产生的缝隙封闭,通过辅助组件向拼接通道内充入填充材料,使填充材料进入拼接通道内并流动至预制墙之间的缝隙中,从而使填充材料将相邻预制墙之间的空隙全部封闭,进而将相邻预制墙连接为整体,使女儿墙单侧边的若干预制墙能够整体进行承载受力,有利于提高预制墙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为本发明未安装密封扣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为本发明未安装预制屋顶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4为本发明未安装预制墙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5为本发明在女儿墙上开设安装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6为本发明中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7为本发明中辅助组件内部的的结构剖视图。
[0044] 图中:10、楼体;11、装饰挡墙;12、女儿墙;20、预制墙;21、拼接通道;22、称重柱;23、安装槽;30、预制屋顶板;31、密封扣板;32、预制槽;40、辅助组件;41、抵接筒;42、调节块;43、丝杆;44、抵接块;45、注料腔;46、弹性腔;47、固定板;48、导气管;49、活动板;50、弹簧限位套;51、弹簧;52、导气孔;53、限位板;54、连接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1‑7所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46] 如图1‑5所示,预制建筑屋顶结构,包括楼体10、装饰挡墙11和女儿墙12,女儿墙12沿楼体10边沿环绕楼体10设置,女儿墙12与楼体10通过筋混凝土固定浇筑设置,装饰挡墙11设置在楼体10的一边沿处,装饰挡墙11与楼体10通过钢筋混凝土浇筑设置。预制建筑屋顶结构还包括预制墙20、称重柱22、安装槽23和预制屋顶板30,安装槽2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安装槽23沿女儿墙12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开设在女儿墙12远离楼体10的一侧面。称重柱22一端延伸至安装槽23内,称重柱22的另一端沿安装槽23的开口方向延伸且延伸长度大于装饰挡墙11远离楼体10方向的长度。预制墙20上设置有供称重柱22插入的连接孔,预制墙20沿称重柱22轴端套设在称重柱22外侧,预制墙20的端部与女儿墙12抵接,预制墙20设置有若干个,若干预制墙20沿女儿墙12的延伸方向并排抵接设置,位于楼体10同边的相邻预制墙20之间相互抵接并形成拼接通道21,拼接通道21朝向预制墙20的方向开设有延伸浇筑通道,延伸浇筑通道用于将填充材料引入预制墙20内,使相邻预制墙20通过凝固后的填充材料进一步固定连接。填充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砂浆、混凝土浆、粘合剂、发泡粘合材料等。预制屋顶板30上开设有供称重柱22端部插入的配合孔,预制屋顶板30设置在预制墙20远离女儿墙12的一端,称重柱22远离女儿墙12的一端延伸至预制屋顶板30的配合孔内,预制屋顶板30分别与装饰挡墙11和预制墙20端部抵接,预制屋顶板30设置有若干个,相邻预制屋顶板30沿装饰挡墙11的延伸方向并排抵接设置。
[0047] 如图1‑2所示,相邻预制屋顶板30的抵接端开设有预制槽32,预制槽32沿预制屋顶板30抵接端边线的延伸方向延伸,预制槽32内固定设置有延伸方向与预制槽32相同的密封扣板31,密封扣板31通过螺栓固件与预制槽32连接,密封扣板31的两端延伸至预制屋顶板30的两端端面。预制墙20与装饰挡墙11、预制墙20与女儿墙12、预制墙20与预制屋顶板30以及预制屋顶板30与装饰挡墙11的抵接面填充设置有填充材料。
[0048]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拼接通道21的开口处可拆卸设置有辅助组件40,通过辅助组件40或直接向拼接通道21内填充填充材料。当直接向拼接通道21内充入填充材料时,填充材料的管道与拼接通道21开口对齐进行材料充入,但容易出现填充材料飞溅至拼接通道21外部的情况,对施工环境会造成影响。通过辅助组件40向拼接通道21内填充填充材料,辅助组件40包括抵接筒41、调节块42、丝杆43和抵接块44,抵接筒41内部为空心状设置且设置有与拼接通道21开口对齐的开口。调节块42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固定在抵接筒41的侧向,调节块42朝向两个相邻预制墙20抵接面的边沿方向水平延伸。抵接块44设置在调节块42朝向预制墙20的一侧,抵接块44朝向女儿墙12的方向延伸,抵接块44的向对侧固定安装有橡胶层,橡胶层能够在抵接块44与预制墙20表面紧密贴合时,与缝隙紧贴并产生弹性形变,便于提高抵接块44与预制墙20抵接面的密封性。丝杆43沿两个调节块42的延伸方向与调节块42转动连接,丝杆43的一端贯穿调节块42延伸至调节块42外侧,抵接块44与调节块42连接的一端与丝杆43螺纹连接且丝杆43分别与两个抵接块44螺纹连接的螺纹向相反。
[0049] 如图6‑7所示,抵接筒41内部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注料腔45,两个注料腔45沿抵接筒41的延伸方向将抵接筒41贯穿形成空心状结构,一个注料腔45内部朝向预制墙20的一侧开口固定设置有限位板53,限位板53上固定有连接接头54,连接接头54将限位板53贯穿。与限位板53所在注料腔45相对的一个注料腔45远离预制墙20的开口处固定设置有固定板47且靠近预制墙20的开口处滑动设置有活动板49,活动板49沿抵接筒41的延伸方向滑动,固定板47、活动板49和注料腔45内壁合围形成弹性腔46,活动板49朝向固定板47的一侧固定有弹簧限位套50,弹簧限位套50内设置有弹簧51,弹簧51的一端与固定板47固定连接,弹簧51的另一端与活动板49固定连接,活动板49位于弹簧限位套50内部的部分开设有导气孔52,导气孔52朝向固定板47的开口处固定有导气管48,导气管48朝向远离预制墙20的方向延伸并将固定板47贯穿,导气管48与固定板47沿导气管48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
[0050] 通过在楼体10上制作的女儿墙12上开设安装槽23,并在安装槽23内插入称重柱22,使预制墙20套设在称重柱22上后,通过称重柱22与女儿墙12连接形成整体结构,使女儿墙12和称重柱22共同为预制墙20提供支撑,提高了预制墙20的结构强度,而后在称重柱22端部放置预制屋顶板30,通过称重柱22使预制屋顶板30和预制墙20形成连接结构,从而使预制墙20对预制屋顶板30形成支撑,达到了搭建屋顶的目的,同时操作简单,无需使用大量混凝土对屋顶和楼体进行固定,减少材料消耗的同时有利于维护施工地的施工环境,有利于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
[0051] 通过密封扣板31将相邻预制屋顶板30的封闭封闭遮挡,避免在雨雪天水通过预制屋顶板30之间的缝隙流入楼体内,提高了屋顶的抗漏水性能。在抵接面处填充填充材料,能够将连接处的缝隙全部封闭,提升整体性的同时能够将室内与外部环境隔绝达到更好的保温隔音效果。
[0052] 先将抵接筒41的开口与拼接通道21的开口对齐,而后通过转动丝杆43使两个抵接块44相互靠近或远离,使两个抵接块44的间距与预制墙20厚度相同,达到适配不同厚度预制墙20的目的,使辅助组件40的适配范围更广,当抵接块44与预制墙20表面紧密抵接,此时抵接块44朝向女儿墙12的方向延伸,因此抵接块44将相邻预制墙20之间抵接产生的缝隙封闭,通过辅助组件40向拼接通道21内充入填充材料,使填充材料进入拼接通道21内并流动至预制墙20之间的缝隙中,从而使填充材料将相邻预制墙20之间的空隙全部封闭,进而将相邻预制墙20连接为整体,使女儿墙12单侧边的若干预制墙20能够整体进行承载受力,有利于提高预制墙20的结构强度。
[0053] 使连接接头54与外部提供填充材料的设备连通,填充材料通过连接接头54充入拼接通道21内,此时拼接通道21内的多余空气通过另一个注料腔45内排出,避免气体在拼接通道21内聚集产生空穴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相邻预制墙20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填充材料充入拼接通道21内时,拼接通道21内的气体通过导气孔52和导气管48排出,当拼接通道21内完全被填充材料填充后,填充材料朝向注料腔45内部蔓延,此时由于限位板53与抵接筒41固定,此时多余填充材料会朝向远离预制墙20的方向推动活动板49朝向固定板47的方向滑动,并使导气管48朝向固定板47的方向滑动,此时导气管48从固定板47内延伸至外部,施工人员看到导气管48延伸至外部后快速将填充材料的提供设备关闭,达到提醒施工人员目的的同时避免过多填充材料溢出浪费材料,并且减少了溢出的填充材料对环境的污染。
[0054] 预制建筑屋顶结构的安装方法,安装方法包括:
[0055] S1:沿女儿墙12远离楼体10的一侧面通过开孔设备开设若干个安装槽23;
[0056] S2:将称重柱22的一端插入安装槽23内,并向称重柱22与安装槽23之间的空心填充砂浆、混凝土浆或其他填充粘结材料并等待其凝固;
[0057] S3:将预制墙20端部的连接孔与称重柱22端部对齐并使称重柱22插入预制墙20内,最终将预制墙20套在称重柱22外侧并使预制墙20端部与女儿墙12抵接,而后向称重柱22与预制墙20连接孔之间的缝隙填充砂浆、混凝土浆或其他填充粘结材料;
[0058] S4:当预制墙20全部安装完毕后,通过使用辅助组件40向拼接通道21内充入填充材料,填充材料充入完毕后等待填充材料凝固;
[0059] S5:先向预制屋顶板30的配合孔涂抹适量的填充粘结材料,而后将预制屋顶板30水平放置,使预制屋顶板30分别与装饰挡墙11端面和预制墙20端面抵接且称重柱22的端部插入预制屋顶板30的配合孔内;
[0060] S6:使用发泡胶或玻璃胶等填充密封材料将上述装饰挡墙11、女儿墙12、预制墙20和预制屋顶板30之间抵接面的连接缝进行封堵。
[006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