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可变的阁楼及双坡阁楼

申请号 CN201910336475.0 申请日 2019-04-25 公开(公告)号 CN110016989B 公开(公告)日 2024-03-12
申请人 刘世红; 发明人 刘世红;
摘要 本 申请 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空间可变的阁楼,包括坡屋面板,坡屋面板上设置有空间扩展口,空间扩展口上设置有顶篷,顶篷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升降 支撑 柱,所述顶篷可绕铰接有第一支升降支撑柱的一侧旋转;所述顶篷通过墙板与坡屋面板可拆卸的连接,相邻墙板间通过连接板可拆卸的进行连接,所述顶篷与所述墙板形成阁楼的扩展封闭空间。通过顶篷的可开合的设置,将其改成为可升降和折叠并能有效提高坡 屋顶 阁楼使用面积和空间,且折叠关闭可恢复坡顶原貌的新型坡顶阁楼。
权利要求

1.一种空间可变的阁楼,包括坡屋面板,其特征在于,坡屋面板(4)上设置有空间扩展口,空间扩展口上设置有顶篷(2),顶篷(2)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升降支撑柱(7),所述顶篷(2)可绕铰接有第一支升降支撑柱(7)的一侧旋转;所述顶篷(2)通过墙板与坡屋面板(4)可拆卸的连接,相邻墙板间通过连接板(12)可拆卸的进行连接,所述顶篷(2)与所述墙板形成阁楼的扩展封闭空间;
所述顶篷(2)还连接有第二升降支撑柱(1),第二升降支撑柱(1)用于升降和旋转所述顶篷(2);
所述空间扩展口上固定有洞框板(6),顶篷(2)包括顶板以及顶板下方设置的下沿板
(3),当顶篷(2)旋转与坡屋面板(4)扣合时,所述下沿板(3)位于所述洞框板(6)的上方且接触面相互贴合;
所述墙板包括前墙板(9)、后墙板(10)和侧墙板(11),前墙板(9)和后墙板(10)相对设置,侧墙板(11)连接于前墙板(9)和后墙板(10)之间;
所述前墙板(9)和后墙板(10)的下端与所述洞框板(6)铰接;前墙板(9)和后墙板(10)分别通过限位轨道件(19)连接有伸缩板(17),伸缩板(17)通过铰接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顶篷(2);所述侧墙板(11)与第二折叠百叶(18)连接,第二折叠百叶(18)包括横向设置的多根伸缩杆(16),伸缩杆(16)两端与布固定连接,伸缩杆(16)中部与布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6)两端固定于所述伸缩板(17);
所述第一支升降支撑柱(7)和第二升降支撑柱(1)都包括底座(1‑3),底座(1‑3)上固定有伸缩导向柱,伸缩导向柱内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1‑
3),伸缩导向柱包括固定节(1‑1),固定节(1‑1)内嵌套有伸缩节(1‑2),伸缩节(1‑2)和液压伸缩杆的顶部共轴铰接有支点变化件,支点变化件包括中心杆,中心杆两端连接有焊接座(1‑4),中心杆上纵向设置有滑动通槽(1‑5);滑动通槽(1‑5)用于伸缩节(1‑2)和液压伸缩杆的转动轴(1‑6)滑动,固定节(1‑1)固定于坡屋面板(4)上;
限位轨道件(19)包括滑轨(19A),滑轨(19A)外嵌套有滑槽(19B),滑轨(19A)上相对的两面向中心轴凹陷形成凹槽(19A‑1),滑槽(19B)为横截面为U型的条形槽,条形槽开口两面设置有与凹槽(19A‑1)相适配的向内凸起槽(19B‑1),滑槽(19B)开口侧固定于所述伸缩板(17)上,滑槽(19B)的上还设置有定位螺栓,用于定位伸缩板(17)的移动位置
铰接连接件包括方形滑轨(22‑5),方形滑轨(22‑5)上套设有方形滑槽(22‑2),方形滑槽(22‑2)的下端连接中间板(22‑1),中间板(22‑1)上连接有合页(22‑3),方形滑槽(22‑2)还螺纹连接有定位螺丝(22‑4);方形滑轨(22‑5)连接于所述顶篷的相邻梁(2‑1)之间;
顶篷(2)在升降时,保证前墙板(9)竖直与顶篷(2)连接,调节的度为0‑15°,中间板(22‑1)向下延伸,降低了与伸缩板(17)的连接高度。
2.一种空间可变的阁楼,其特征在于,包括坡屋面板,坡屋面板(4)上设置有空间扩展口,空间扩展口上设置有顶篷(2),顶篷(2)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升降支撑柱(7),所述顶篷(2)可绕铰接有第一支升降支撑柱(7)的一侧旋转;所述顶篷(2)通过墙板与坡屋面板(4)可拆卸的连接,相邻墙板间通过连接板(12)可拆卸的进行连接,所述顶篷(2)与所述墙板形成阁楼的扩展封闭空间;
所述顶篷(2)还连接有第二升降支撑柱(1),第二升降支撑柱(1)用于升降和旋转所述顶篷(2);
所述空间扩展口上固定有洞框板(6),顶篷(2)包括顶板以及顶板下方设置的下沿板
(3),当顶篷(2)旋转与坡屋面板(4)扣合时,所述下沿板(3)位于所述洞框板(6)的的上方且接触面相互贴合;
所述墙板包括前墙板(9)、后墙板(10)和侧墙板(11),前墙板(9)和后墙板(10)相对设置,侧墙板(11)连接于前墙板(9)和后墙板(10)之间;
所述第一支升降支撑柱(7)和第二升降支撑柱(1)都包括底座(1‑3),底座(1‑3)上固定有伸缩导向柱,伸缩导向柱内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1‑
3),伸缩导向柱包括固定节(1‑1),固定节(1‑1)内嵌套有伸缩节(1‑2),伸缩节(1‑2)和液压伸缩杆的顶部共轴铰接有支点变化件,支点变化件包括中心杆,中心杆两端连接有焊接座(1‑4),中心杆上纵向设置有滑动通槽(1‑5);滑动通槽(1‑5)用于伸缩节(1‑2)和液压伸缩杆的的转动轴(1‑6)滑动,固定节(1‑1)固定于坡屋面板(4)上;
所述前墙板(9)、侧墙板(11)和后墙板(10)的下端与所述洞框板(6)铰接;所述前墙板(9)、后墙板(10)和侧墙板(11)上都通过第一折叠百叶(14)与所述顶篷(2)连接,相邻的第一折叠百叶(14)处设置有伸缩式连接杆,第一折叠百叶(14)的侧边通过固定绳栓接于所述伸缩式连接杆;
墙板之间的棱上设置有伸缩式连接杆,用于支撑和固定第一折叠百叶(14),内侧表面装有若干固定绳,第一折叠百叶(14)上端固定在顶篷(2)上,下端为活动端,边缘上有螺丝固定孔,当顶篷(2)开起后,将该活动端通过螺丝固定孔固定在墙板上端;
伸缩式连接杆一端固定于所述顶篷(2)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墙板上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空间可变的阁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扩展口设置有集槽(8)。
4.一种空间可变的双坡阁楼,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阁楼,所述阁楼如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阁楼,所述顶篷(2)的转动轴在同一轴线(25)上,顶篷(2)之间通过防水结构(24)连接;防水结构(24)包括第一条状圆弧形板(24‑1),第一条状圆弧形板(24‑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条状圆弧形板(24‑2),第一条状圆弧形板(24‑1)和第二条状圆弧形板(24‑2)的一个长条状端分别固定所述顶篷(2);所述第一条状圆弧形板和第二条状圆弧形板的任意横截面圆心连线与所述轴线(25)共轴。

说明书全文

一种空间可变的阁楼及双坡阁楼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房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可变的阁楼及双坡阁楼。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有很多房屋屋顶都采用坡屋顶结构,但不少坡屋顶结构是10cm左右的现浇混凝土层,再在现浇混凝土上铺琉璃瓦,这种结构的坡屋顶有以下明显的问题不少坡屋面是零标高起坡,顶部由于坡屋面限制,建阁楼有效利用率不高。现有关在坡屋顶开天窗主要是解决通和釆光问题,但对解决隔热问题和提高顶部阁楼利用率意义不大,而且天窗只能开较小尺寸,若开较大尺寸将进一步降低隔热效果,同时也将改变坡屋面外观和色调,影响整体风格。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可变的阁楼及双坡阁楼,解决了阁楼空间扩展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空间可变的阁楼,包括坡屋面板,坡屋面板上设置有空间扩展口,空间扩展口上设置有顶篷,顶篷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升降支撑柱,所述顶篷可绕铰接有第一支升降支撑柱的一侧旋转;所述顶篷通过墙板与坡屋面板可拆卸的连接,相邻墙板间通过连接板可拆卸的进行连接,所述顶篷与所述墙板形成阁楼的扩展封闭空间。
[0004] 进一步的,所述顶篷还连接有第二升降支撑柱,第二升降支撑柱用于升降和旋转所述顶篷。
[0005] 进一步的,所述空间扩展口上固定有洞框板,顶篷包括顶板以及顶板下方设置的下沿板,当顶篷旋转与坡屋面板扣合时,所述下沿板位于所述洞框板的上方且接触面相互贴合。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墙板包括前墙板、后墙板和侧墙板,前墙板和后墙板相对设置,侧墙板连接于前墙板和后墙板之间。
[0007] 进一步的,固定式墙板中墙板设置为:所述侧墙板与顶篷通铰接,所述前墙板和后墙板的下端与所述洞框板铰接;所述前墙板包括折叠板和固定板,固定板通过折叠板与顶篷连接。
[0008] 组合式墙板中的墙板设置关系为:所述前墙板、侧墙板和后墙板的下端与所述洞框板铰接;所述前墙板、后墙板和侧墙板上都通过第一折叠百叶与所述顶篷连接,相邻的第一折叠百叶处设置有伸缩式连接杆,第一折叠百叶的侧边通过固定绳栓接于所述伸缩式连接杆。
[0009] 伸缩式可变墙板中的墙板设置关系为:所述前墙板和后墙板的下端与所述洞框板铰接;前墙板和后墙板分别通过限位轨道件连接有伸缩板,伸缩板通过铰接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顶篷;所述侧墙板通过折叠百叶布连接,折叠百叶布包括横向设置的多根伸缩杆,伸缩杆两端与布固定连接,伸缩杆中部与布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两端固定于所述伸缩板。
[0010] 进一步的,所述顶篷与坡屋面板之间可以单独的设置液压伸缩杆。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空间扩展口设置有集槽。
[0012] 在上述技术基础上,一种空间可变的双坡阁楼包括对称设置的阁楼,所述阁楼的顶篷的转动轴在同一轴线上,顶篷之间通过防水结构连接;防水结构包括第一条状圆弧形板,第一条状圆弧形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条状圆弧形板,第一条状圆弧形板和第二条状圆弧形板的一个长条状端分别固定所述顶篷;所述第一条状圆弧形板和第二条状圆弧形板的任意横截面圆心连线与所述轴线共轴。
[0013]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 1、本申请通过顶篷的可开合的设置,将其改成为可升降和折叠并能有效提高坡屋顶阁楼使用面积和空间,且折叠关闭可恢复坡顶原貌的新型坡顶阁楼。
[0015] 2、第二升降支撑柱的设计,方便对顶篷的提升和绕顶篷与第一升降支撑柱的铰接处旋转。
[0016] 3、下沿板和洞框板的配合设计,顶篷在和破屋面板扣合时,密封性好,可以防止雨水进入。
[0017] 4、固定板通过折叠板与顶篷连接,折叠板的设计可以防止在旋转前挡板时,可以降低或者防止前挡板与下沿板的碰撞问题。
[0018] 5、空间扩展口设置有集水槽,可以对墙板上的少量雨水进行引流处理,解决了墙板上雨水过大,雨水渗入的问题。
[0019] 6、一种空间可变的双坡阁楼包括对称设置的阁楼中间的防雨结构的设计,解决了开启或者关闭以及顶篷不同度转动的防雨问题。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申请阁楼的侧视图;
[0021] 图2为本申请阁楼的主视图;
[0022] 图3为本申请阁楼的立体图;
[0023] 图4为本申请阁楼采用折叠百叶和只采用液压杆斜推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申请阁楼采用伸缩板和折叠百叶布的侧视图;
[0025] 图6为本申请阁楼的后挡板示意图;
[0026] 图7为本申请阁楼的后挡板侧视图;
[0027] 图8为本申请阁楼前挡板示意图;
[0028] 图9为本申请阁楼的前挡板侧视图;
[0029] 图10为本申请双坡阁楼展开示意图;
[0030] 图11为本申请的防水结构及部分阁楼示意图;
[0031] 图12为本申请折叠板和阁楼示立体图意图;
[0032] 图13为本申请升降支撑柱的示意图;
[0033] 图14为本申请的液压伸缩杆示意图;
[0034] 图15为本申请限位轨道件示意图;
[0035] 图16为本申请的铰接连接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现结合附图对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7] 实施列1
[0038] 如图1‑16所示,一种空间可变的阁楼,包括坡屋面板,坡屋面板4上设置有空间扩展口,空间扩展口上设置有顶篷2,顶篷2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升降支撑柱7,所述顶篷2可绕铰接有第一支升降支撑柱7的一侧旋转;所述顶篷2通过墙板与坡屋面板4可拆卸的连接,相邻墙板间通过连接板12可拆卸的进行连接,所述顶篷2与所述墙板形成阁楼的扩展封闭空间。这个封闭空间防止雨水进入。
[0039] 所述顶篷2还连接有第二升降支撑柱1,第二升降支撑柱1用于升降和旋转所述顶篷2。所述第一支升降支撑柱7和第二升降支撑柱1都包括底座1‑3,底座1‑3上固定有伸缩导向柱,伸缩导向柱内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1‑3,伸缩导向柱包括固定节1‑1,固定节1‑1内嵌套有伸缩节1‑2,伸缩节1‑2和液压伸缩杆的顶部共轴铰接有支点变化件,支点变化件包括中心杆,中心杆两端连接有焊接座1‑4,中心杆上纵向设置有滑动通槽1‑5。滑动通槽1‑5用于伸缩节1‑2和液压伸缩杆的转动轴1‑6滑动,固定节1‑1固定于坡屋面板4上,保证了顶篷2升降的稳定性
[0040] 所述空间扩展口上固定有洞框板6,顶篷2包括顶板以及顶板下方设置的下沿板3,当顶篷2旋转与坡屋面板4扣合时,所述下沿板3位于所述洞框板6的上方且接触面相互贴合。所述接触面上还设置有密封橡胶层。所述焊接座1‑4优选固定于所述下沿板3上。
[0041] 所述墙板包括前墙板9、后墙板10和侧墙板11,前墙板9和后墙板10相对设置,侧墙板11连接于前墙板9和后墙板10之间。
[0042] 固定式墙板中墙板设置为:所述侧墙板11与顶篷2通铰接,所述前墙板9和后墙板10的下端与所述洞框板6铰接;所述前墙板9包括折叠板23和固定板,固定板通过折叠板23与顶篷2连接。折叠板包括长条板,相邻的长条板之间采用合页连接;长条板长度与前墙板9的宽度相同,这样设计方便前墙板通过顶蓬下方的下沿板。
[0043] 组合式墙板中的墙板设置关系为:所述前墙板9、侧墙板11和后墙板10的下端与所述洞框板6铰接;所述前墙板9、后墙板10和侧墙板11上都通过第一折叠百叶14与所述顶篷2连接,相邻的第一折叠百叶14处设置有伸缩式连接杆,折叠百叶14的侧边通过固定绳栓接于所述伸缩式连接杆。第一折叠百叶14上横向设置有内嵌轻质高强度金属横条15;墙板之间的棱上设置有伸缩式连接杆,用于支撑和固定第一折叠百叶,内侧表面装有若干固定绳,第一折叠百叶14上端固定在顶蓬上,下端为活动端,边缘上有螺丝固定孔,当顶蓬开起后,将该活动端通过螺丝固定孔固定在墙板上端。伸缩式连接杆一端固定于所述顶篷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墙板上端。
[0044] 伸缩式可变墙板中的墙板设置关系为:所述前墙板9和后墙板10的下端与所述洞框板6铰接;前墙板9和后墙板10分别通过限位轨道件19连接有伸缩板17,伸缩板17通过铰接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顶篷2;所述侧墙板11通过第二折叠百叶18连接,第二折叠百叶18包括横向设置的多根伸缩杆16,伸缩杆16两端与布固定连接,伸缩杆16中部与布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6两端固定于所述伸缩板17。采用的布为有弹性的软质防水材料。限位轨道件19包括滑轨19A,滑轨19A外嵌套有滑槽19B,滑轨19A上相对的两面向中心轴凹陷形成凹槽19A‑1,滑槽19B为横截面为U型的条形槽,条形槽开口两面设置有与凹槽19A‑1相适配的向内凸起槽19B‑1,滑槽19B开口侧固定于所述伸缩板17上,滑槽19B的上还设置有定位螺栓,用于定位伸缩板的移动位置
[0045] 铰接连接件包括方形滑轨22‑5,方形滑轨22‑5上套设有方形滑槽22‑2,方形滑槽22‑2的下端连接中间板22‑1,中间板22‑1上连接有合页22‑3,方形滑槽22‑2还螺纹连接有定位螺丝22‑4。方形滑轨22‑5连接于所述顶篷的相邻梁2‑1之间;顶篷在升降时,保证前墙板竖直与顶篷连接,调节的角度为0‑15°,中间板22‑1向下延伸,降低了与伸缩板17的连接高度,方便操作。
[0046] 所述空间扩展口设置有集水槽8,集水槽8上设置有用于排水的导水管5。
[0047] 实施例2
[004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空间可变的双坡阁楼包括对称设置的阁楼,所述顶篷2的转动轴在同一轴线25上,顶篷2之间通过防水结构24连接;防水结构24包括第一条状圆弧形板24‑1,第一条状圆弧形板24‑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条状圆弧形板24‑2,第一条状圆弧形板24‑1和第二条状圆弧形板24‑2的一个长条状端分别固定所述顶篷2;所述第一条状圆弧形板和第二条状圆弧形板的任意横截面圆心连线与所述轴线25共轴。这样的设计保证了顶篷间角度变化过程中的转动顺畅。所述第二条状圆弧形板24‑2上向下凹陷形成有积水凹槽24‑4,积水凹槽24‑4沿轴线25设置,第二条状圆弧形板24‑2的下还连接支撑架24‑3。这样设计的积水槽,方便排水。当下弧形瓦的坡面开启角大于上弧形瓦且呈大角开启时,有少量雨水可能从圆弧形板板间渗入。雨水无法流入到连接处,能确保在一定范围内两坡任意角度开启,进行不同角度的组合,连接处都不会漏水。开启角度过大时,积水凹槽24‑4能将渗入的雨水排出。
[0049] 实施例3
[0050] 固定式墙板的开启和收放。固定式墙板的收放有手动收放和电动收放二种形式,但开起顺序是相同的,即先放下固定在顶蓬上的两侧墙板(在顶蓬开启上升时,两侧墙板逐渐展开,当顶蓬完全开启,两侧墙板也完全展开垂直于地面),并将其下端用螺栓固定在洞框上,然后再推起前墙板并垂直于地面,上端紧贴前挡板,推上插销,将前墙板上端连接固定在前挡板上,再用安装在前墙板边上的连接板12与左右两侧墙板连接并固定牢固,推起后墙板至与地面垂直,同样的方式与侧墙固定于顶蓬上,开启完成。收放:先将前后墙板上端的插销连接板松开,将前后墙板至洞框内托架(支架)上,再将左右两侧墙板下端向内倾斜一定角度后,打开升降系统开关,下降顶蓬,侧墙板墙板随顶蓬下降而逐渐內折,直至顶蓬完全完关闭,收放完成。
[0051] 伸缩式可变墙板开启和收放。先将顶蓬开启起到最小角度开启以上,推起两侧墙板至洞框边(墙板外侧紧贴边框,并以边框为支扶点),再推起前墙板至洞框边,用墙板上的连接板12连接侧墙板,拧紧螺栓,使其连接稳固,同样的方推起和连接固定后墙板,这样,四墙板通过四个角上连接板12牢固的连接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完成基础墙板的开启。然后打开升降系统继续将顶蓬升到需要的角度和高度,向上滑动前墙板上的伸缩式墙板直至上端与顶蓬接触,旋紧伸缩式墙板上的高度固定装置,将伸缩式墙板高度固定,然后将伸缩式墙上端的连接板用螺丝固定在顶蓬上。同样的方法,将后墙板上的滑动墙板升起并固定。然后向上升起侧墙板上伸缩装置到顶蓬,旋紧伸高度固定装置,并用连接板与顶蓬上连接固定,完成开启,关闭:先松开顶蓬与侧墙板上连接板,再松开高度固定装置,放下伸缩杆。同样的方法,放下前后滑动墙板。这样可变墙板就完成收放,然后收放基础墙板,先松开连接板12,放下前后墙板至洞框內支架上,再放下侧墙板到洞框內前后墙板,墙板收放完成。连接板12优选为直角的L型板,用于加固棱线连接处。
[0052] 组合式墙板。用前面的方法,先完成基础墙板的开启。然后升降支撑柱将顶蓬升到想要的角度和高度,放下顶蓬上的前墙板,移动上前墙板顶部滑块使上前墙板外壁紧贴下前墙板内壁,用螺丝连接固定上下前墙板,再放下上后墙板,用螺丝连接固定上下后墙板,然后放下上侧墙板,用螺丝将上下侧墙板连接固定。最后用安装在上后墙板上合页式挡板连接并遮挡后墙板与侧墙板之间的缺口,开启完成。关闭:先收起合页式挡板,再收起上侧墙板,并固定在顶蓬上。最后收起上前后墙板,固定在顶蓬上,完成前墙板收起。再按前面方法收起墙板。
[0053] 实施例4
[0054] 一种空间可变的阁楼,包括坡屋面板,坡屋面板4上设置有空间扩展口,空间扩展口上设置有顶篷2,顶篷2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升降支撑柱7,所述顶篷2可绕铰接有第一支升降支撑柱7的一侧旋转;所述顶篷2通过墙板与坡屋面板4可拆卸的连接,相邻墙板间通过连接板12可拆卸的进行连接,所述顶篷2与所述墙板形成阁楼的扩展封闭空间。这个封闭空间防止雨水进入。所述顶篷2与坡屋面板4之间设置有液压伸缩杆13。液压伸缩杆13的上端连接支点变化件,支点变化件包括中心杆,中心杆两端连接有焊接座1‑4,中心杆上纵向设置有滑动通槽1‑5。单独采用液压伸缩杆13时,顶篷在小角度的提升时,方便使用。
[0055] 顶蓬上还依次设置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防水层和常见隔热保温材料层;顶篷的角度可变,也增大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接收阳光的效率。顶篷2包括顶板以及顶板下方设置的下沿板,相对的下沿板之间连接有横梁,横梁之间填充有常用的隔热保温材料;横梁、隔热保温材料和下沿板的下方还连接有装饰板。
[0056]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