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墙体安装用的塞缝组件及塞缝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380668.7 申请日 2024-03-30 公开(公告)号 CN118048980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7
申请人 重庆威中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绍波; 冉崇平; 郑伟;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预制墙体安装用的塞缝组件及塞缝方法,预制墙体安装用的塞缝组件包括条形气囊和限位件,所述条形气囊设有充气口和排气口;条形气囊可设置于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之间的灌浆空间内,且当条形气囊内部气体充足时,条形气囊的两侧分别于楼板顶面、预制墙体底面密封配合;限位件与条形气囊相连,限位件用于与预制墙体立面配合以将所述条形气囊限制于灌浆空间的外缘;利用限位件与预制墙体立面的配合可以将条形气囊限制于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形成的空间的外缘;通过向充气口内鼓入充足空气后,条形气囊的上下两侧分别与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紧密抵接;如此,在灌浆时,通过条形气囊对灌入 砂浆 的封堵,避免了漏浆现象的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制墙体安装用的塞缝组件, 其特征在于,包括
条形气囊,所述条形气囊设有充气口和排气口;条形气囊可设置于由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围成的灌浆空间内,且当条形气囊内部气体充足时,条形气囊的两侧分别于楼板顶面、预制墙体底面密封配合;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条形气囊相连,所述限位件用于与预制墙体立面配合以将所述条形气囊限制于灌浆空间的外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缝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片,所述柔性片贴附于条形气囊的外表面、并与条形气囊的外表面配合形成开口垂直于条形气囊长度方向的插装袋;
所述限位件设有可与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弹性抵接的安装弹片,所述安装弹片插装于插装袋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塞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片包括上柔性片和下柔性片,上柔性片位于条形气囊与预制墙体底面相对处、并与条形气囊配合形成上穿插袋,下柔性片位于条形气囊与楼板顶面相对处、并与条形气囊配合形成下穿插袋;
所述安装弹片包括与限位件固定连接的弹性弯曲段、及与所述弹性弯曲段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的上弹片和下弹片,所述上弹片位于条形气囊靠近预制墙体底面的一侧,上弹片插装于上插装袋内并用于与预制墙体底面弹性抵接,所述下弹片位于条形气囊靠近楼板顶面的一侧,下弹片插装于下插装袋内并用于与楼板顶面弹性抵接。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塞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有多个,多个限位件延所述条形气囊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缝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预制墙体底面边缘的转处的折弯架,所述折弯架设置有与所述预制墙体底面边缘的转角形状相适配的约束通道,所述约束通道用于容纳条形气囊,以使条形气囊能够延预制墙体底面边缘弯曲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塞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架包括呈夹角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卡装片和下卡装片,所述上、下卡装片、延垂直于条形气囊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并在二者之间形成所述约束通道,
当条形气囊内气体充足时,上卡装片被挤压在条形气囊与预制墙体之间,下卡装片被挤压在条形气囊与楼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塞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装片朝向预制墙体底面和所述下卡装片朝向楼板顶面的一侧均设置有摩擦纹。
8.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塞缝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压密封件,所述挤压密封件包括两可开合的夹板,两块夹板分置于条形气囊长度方向上两侧;
当两块夹板闭合时,所述条形气囊位于夹板的两侧形成两个独立的空间;
当两个夹板分开时,所述位于夹板两侧的两个空间联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塞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靠近条形气囊的一侧设有橡胶垫。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塞缝组件的塞缝方法,其特征在于:
S10,将未充气的条形气囊塞入到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之间;
S20,利用限位件与预制墙体立面的配合,将条形气囊的位置调整到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形成空间的外缘;
S30,向条形气囊内鼓入空气,以使条形气囊卡装于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之间。

说明书全文

预制墙体安装用的塞缝组件及塞缝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墙体安装用的塞缝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装配式建筑中预制墙体的安装通常需要经历墙板吊装、塞缝、灌浆等操作;其中塞缝是利用干硬性泥对预制墙体底面与楼板顶面之间形成空间的外缘进行填充的过程,通过塞缝操作可使干硬性水泥、楼板及预制墙体围成灌浆空间。
[0003] 然,在灌浆过程中,干硬性水泥固化后的区域容易出现漏浆现象;进而导致灌浆过程施工困难。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墙体安装用的塞缝组件及塞缝方法,旨在解决以干硬性水泥塞缝引起的漏浆现象。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预制墙体安装用的塞缝组件,条形气囊,所述条形气囊设有充气口和排气口;条形气囊可设置于由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围成的灌浆空间内,且当条形气囊内部气体充足时,条形气囊的两侧分别于楼板顶面、预制墙体底面密封配合;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条形气囊相连,所述限位件用于与预制墙体立面配合以将所述条形气囊限制于灌浆空间的外缘。
[0006] 可选地,塞缝组件还包括柔性片,所述柔性片贴附于条形气囊的外表面、并与条形气囊的外表面配合形成开口垂直于条形气囊长度方向的插装袋;所述限位件设有可与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弹性抵接的安装弹片,所述安装弹片插装于插装袋内。
[0007] 可选地,所述柔性片包括上柔性片和下柔性片,上柔性片位于条形气囊与预制墙体底面相对处、并与条形气囊配合形成上穿插袋,下柔性片位于条形气囊与楼板顶面相对处、并与条形气囊配合形成下穿插袋;所述安装弹片包括与限位件固定连接的弹性弯曲段、及与弹性弯曲段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的上弹片和下弹片,所述上弹片位于条形气囊靠近预制墙体底面的一侧,上弹片插装于上插装袋内并用于与预制墙体底面弹性抵接,所述下弹片位于条形气囊靠近楼板顶面的一侧,下弹片插装于下插装袋内并用于与楼板顶面弹性抵接。
[0008]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有多个,多个限位件延所述条形气囊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0009] 可选地,塞缝组件还包括可设置于预制墙体底面边缘的转处的折弯架,所述折弯架设置有与所述预制墙体底面边缘的转角形状相适配的约束通道,所述约束通道用于容纳条形气囊,以使条形气囊能够延预制墙体底面边缘弯曲延伸。
[0010] 可选地,所述折弯架包括呈夹角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卡装片和下卡装片,所述上、下卡装片、延垂直于条形气囊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并在二者间形成所述约束通道,当条形气囊内气体充足时,上卡装片被挤压在条形气囊与预制墙体之间,下卡装片被挤压在条形气囊与楼板之间。
[0011] 可选地,所述上卡装片朝向预制墙体底面和所述下卡装片朝向楼板顶面的一侧均设置有摩擦纹。
[0012] 所述折弯架包括呈夹角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卡装片和下卡装片,所述上、下卡装片延条形气囊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以形成所述约束通道,所述上卡装片延伸越过内部气体充足时的条形气囊的最上方,所述下卡装片延伸越过内部气体充足时的条形气囊的最下方。
[0013] 可选地,还包括挤压密封件,所述挤压密封件包括两可开合的夹板,两块夹板分置于条形气囊长度方向上两侧;当两块夹板闭合时,所述条形气囊位于夹板的两侧形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当两个夹板分开时,所述位于夹板两侧的两个空间联通。
[0014] 可选地,所述夹板靠近条形气囊的一侧设有橡胶垫。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所述塞缝组件的塞缝方法:S10,将未充气的条形气囊塞入到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之间;S20,利用限位件与预制墙体立面的配合,将条形气囊的位置调整到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形成空间的外缘;S30,向条形气囊内鼓入空气,以使条形气囊卡装于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之间。
[0016]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将干瘪(内部气体不足)的条形气囊塞入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之间时,利用限位件与预制墙体立面的配合可以将条形气囊限制于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形成的空间的外缘;通过向充气口内鼓入充足空气后,条形气囊的上下两侧分别与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紧密抵接,以消除条形气囊与预制墙体底面、条形气囊与楼板顶面之间的空隙。如此,在灌浆时,通过条形气囊对灌入砂浆的封堵,避免了漏浆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发明塞缝组件、预制墙体及楼板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11、预制墙体,12、连接筋,13、楼板,14、连接孔,15、衬垫,210、条形气囊,211、柔性片,211a、上柔性片,211b、下柔性片,211c、上穿插袋,212、插装袋,220、限位件,220a、第一限位板,220b、第二限位板,221、安装弹片,221a、上弹片,221b、下弹片,221c、弹性弯曲段,230、折弯架,231、支架,231a、上卡装片,231b、下卡装片。
[0019]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2]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 参见图1,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外墙通常由工厂统一预制成型,再由施工队将外墙搬运至工地进行组装。下文提及的预制墙体11即是前述提及的外墙。在本方案中,嵌埋于预制墙体11内的筋向下延伸穿出预制墙体11的底部以形成用于楼板13连接的连接筋12,通常连接筋12有多根、且相对均匀地分布于预制墙体11的底部。与预制墙体11配合的楼板13上开设有与前述连接筋12位置对应的、且供连接筋12插入的连接孔14。在组配好的预制墙体11和楼板13之间设置有使预制墙体11和楼板13保持15mm‑20mm间隙的衬垫15,如此通过预制墙体11上灌浆孔流入预制墙体11和楼板13之间的浆体能够较为顺畅地流入连接孔14内。下文提及的预制墙体11底面和楼板13顶面形成的空间通过前述提及的衬垫15支撑形成。
[0024] 为了避免漏浆现象,本申请提出预制墙体11安装用的塞缝组件,包括条形气囊210,所述条形气囊210设有充气口和排气口;条形气囊210设置于由位于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围成的灌浆空间内,且当条形气囊210内部气体充足时,条形气囊210的两侧分别于楼板顶面、预制墙体底面密封配合;限位件220,所述限位件220与条形气囊210相连,所述限位件220用于与预制墙体立面配合以将条形气囊210限制于灌浆空间的外缘。
[0025] 针对上述方案,在将干瘪(内部气体不足)的条形气囊210塞入灌浆空间时,利用限位件220与预制墙体11立面的配合可以将条形气囊210限制于灌浆空间的外缘;通过向充气口内鼓入充足空气后,条形气囊210的上下两侧分别与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紧密抵接,以消除条形气囊210与预制墙体底面、条形气囊210与楼板顶面之间的空隙。如此,在灌浆时,通过条形气囊210对灌入砂浆的封堵,避免了漏浆现象的发生。
[0026] 参见图2,在一实施例中,塞缝组件还包括柔性片211,所述柔性片211贴附于条形气囊210的外表面、并与条形气囊210的外表面配合形成开口垂直于条形气囊210长度方向的插装袋212;所述限位件220设有可与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弹性抵接的安装弹片221,所述安装弹片221插装于插装袋212内。通过安装弹片221与插装袋212的配合方便地实现了限位件220与条形气囊210的连接。在将条形气囊210塞入到预设位置后,通过安装弹片221与预制墙体底面和楼板顶面弹性抵接,将条形气囊210限制在预设位置,如此以降低条形气囊210受外发生移位的问题。以及,在塞缝、灌浆完成后,先将安装弹片221从插装袋212中拔出,再将条形气囊210从灌浆空间中牵引出来、并以收卷的方式完成条形气囊210的收纳。而贴附方式可以是粘接贴附、魔术贴贴附,也可以缝纫贴附。
[0027]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片211包括上柔性片211a和下柔性片211b,上柔性片211a位于条形气囊210与预制墙体底面相对处、并与条形气囊210配合形成上穿插袋211c,下柔性片211b位于条形气囊210与楼板顶面相对处、并与条形气囊210配合形成下穿插袋(图中未示出);所述安装弹片221包括与限位件220固定连接的弹性弯曲段221c、及与弹性弯曲段221c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的上弹片221a和下弹片221b,所述上弹片221a位于条形气囊210靠近预制墙体底面的一侧,上弹片221a插装于上插装袋212内并用于与预制墙体底面弹性抵接,所述下弹片221b位于条形气囊210靠近楼板顶面的一侧,下弹片221b插装于下插装袋212内并用于与楼板顶面弹性抵接。此种结构相对简单、且以方便地完成限位件220与条形气囊210的组装连接;同时,在将条形气囊塞入灌浆空间时,可通过对上、下弹片221a、221b施加相互靠拢的力,使得条形气囊210处于被夹持的状态,进而使得条形气囊
210能够较为容易地被塞入灌浆空间内。
[0028] 值得注意的是,灌浆结束后,条形气囊210的内侧通常会与凝固形成的砼体粘连在一起。为了方便地分离条形气囊210、避免条形气囊210发生撕裂破损,通常会在条形气囊210上涂覆脱模剂,如此以提高条形气囊210与砼体分离的方便程度。
[0029] 另外,条形气囊210与限位件220的连接方式除了上述的安装弹片221与插装袋212的插接配合,其连接方式还可以是魔术贴连接之类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0030] 另外,结合图2、图3能够理解的是:限位件220包括竖向设置的、与预制墙体立面抵接设置的第一限位板220a,及水平设置的、与楼板顶面抵接设置的第二限位板220b,第一限位板220a设置于第二限位板220b的边缘处;安装弹片221设置于第一限位板220a靠近预制墙体立面的一侧上。
[0031] 需要注意的是,限位件220也可以是仅包括一块竖向设置的平板,条形气囊210连接于平板的底部,在塞入条形气囊210时,通过平板与预制墙体11立面的贴合来限制条形气囊210进入灌浆空间的深度。
[0032] 参见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220有多个,多个限位件220延所述条形气囊210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如此能够整体性地控制条形气囊210的塞装位置。
[0033] 值得注意的是:要利用条形气囊210封堵砂浆,条形气囊210需要环绕设置于灌浆空间的外周。其具体实现方案可以包括两种,一种是条形气囊210分多段,多端条形气囊210以首尾相连的方式围设于灌浆空间的外周;另一种是条形气囊210为一体式,通过弯折(弯曲)条形气囊210的方式使条形气囊210延围绕于预制墙体11底面与楼板13顶面之间空间的外周。后者与前者相较,后者可以依据预制墙体11底面边缘的尺寸适应性地调整条形气囊210的弯折(弯曲)位置,如此条形气囊210可以不受预制墙体底面边缘长度的限制,其适用的范围更广。
[0034] 结合图1,在一实施例中,条形气囊210选用一体式的,通过弯折(弯曲)的方式使条形气囊210围绕于预制墙体11底面与楼板13顶面之间空间的外周。为了方便地布置条形气囊210,塞缝组件还包括可设置于预制墙体11底面边缘的转角处的折弯架230,所述折弯架230设置有与所述预制墙体11底面边缘的转角形状相适配的约束通道,所述约束通道用于容纳条形气囊210,以使条形气囊210能够延预制墙体11底面边缘弯曲延伸。如此方便、且有效地引导条形气囊210进行弯折。
[0035]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条形气囊210进行弯折(弯曲)时,其弯折(弯曲)处的弯曲弧度不宜过小,一般其弯曲弧度时条形气囊210截面宽度的两倍为宜,如此能够保证条形气囊210弯折两侧的部分能够较好地保持连通状态。
[0036]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弯折(弯曲)后的条形气囊210鼓入空气的过程中,弯折(弯曲)处的条形气囊210的内部会因为气体的支撑而向弯折(弯曲)前的状态变化;即,条形气囊210有恢复成直线状态的趋势。为了能够使折弯架230能够约束弯曲处的条形气囊210,所述折弯架230包括呈夹角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架231,所述支架23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卡装片231a和下卡装片231b,所述上、下卡装片231a 、231b延垂直于条形气囊210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并在二者之间形成所述约束通道(图中未标识),当条形气囊内气体充足时,上卡装片231a被挤压在条形气囊2110与预制墙体11之间,下卡装片231b被挤压在条形气囊210与楼板13之间。
[0037] 在对条形气囊210进行充气的过程中,条形气囊210会对位于条形气囊210上方的上卡装片231a施加将其抵接在预制墙体底部的作用力,同时条形气囊210也会对位于条形气囊210下方的下卡装片231b施加将其抵接在楼板顶面的作用。如此,即使条形气囊210内气压的增大会使得条形气囊210弯曲处两侧有抵消弯曲、变直的内驱动力增大;条形气囊210对上卡装片231a、下卡装片231b的作用力也能使折弯架230与预制墙体11及楼板13保持稳定的位置关系,进而使得条形气囊210的弯折(弯曲)状态能够得以保持。
[0038] 进一步地,所述上卡装片231a朝向预制墙体底面和所述下卡装片231b朝向楼板顶面的一侧均设置有摩擦纹(图中未示出)。如此能有利于防止上卡装片231a和下卡装片231b发生滑动。
[0039] 进一步地,所述的塞缝组件还包括挤压密封件,所述挤压密封件包括两块可开合的夹板,两块夹板分置于条形气囊210长度方向上两侧;当两块夹板闭合时,所述条形气囊210位于夹板的两侧形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当两个夹板分开时,所述位于夹板两侧的两个空间联通。由于预制墙体11的尺寸型号有多种,使得预制墙体11底面与楼板13顶面形成的空间的周向尺寸会发生变化,如此所需的条形气囊210的长度则会有所不同。为了提高条形气囊210的通用性,通过挤压密封件中可开合的两块夹板能够调整条形气囊210中被气体充足部分的长度。
[0040] 结合图1,为了避免漏浆,在一实施例中,围绕于预制墙体11底面与楼板13顶面形成空间侧围的条形气囊210的两端均为开放端,其一端为充气口,另一端为排气口。使用条形气囊210时,条形气囊210位于两端的气囊段部分以紧密贴合的方式向灌浆空间外延伸,如此既能利用条形气囊210两端的气囊段部分的紧密配合;使得条形气囊210以闭环得方式围绕在制墙体底面和楼板13顶面形成空间得外周;又能将密封条形气囊210得挤压密封件引导至预制墙体11底面和楼板13顶面形成空间的外部,从而方便挤压密封件得安装设置。
[0041]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充气口和排气口可以设置于条形气囊210的其他位置。
[0042]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板靠近条形气囊210的一侧设有橡胶垫。橡胶垫能够适应性地发生弹性变形,如此能使橡胶垫能够有效地贴合条形气囊210外壁,进而有效地提高挤压密封件的密封条形气囊210的效果。
[0043]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塞缝组件的塞缝方法,S10,将未充气的条形气囊210塞入到预制墙体11底面和楼板13顶面之间;S20,利用限位件220与预制墙体11立面的配合,将条形气囊210的位置调整到预制墙体11底面和楼板13顶面形成空间的外缘;S30,向条形气囊210内鼓入空气,以使条形气囊210卡装于预制墙体11底面和楼板13顶面之间。
[0044] 通过采用上述的塞缝方法,能够有效保证灌浆效果,进而提高预制墙体和楼板连接的稳定性
[004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