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无出筋装配式墙体的制作安装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222102.1 申请日 2024-02-28 公开(公告)号 CN118007961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0
申请人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志伟; 李子芃; 马世纪;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顶部无出筋装配式墙体的制作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模具制作,模具呈矩形,包括底部模具、顶部模具和侧部模具,底部模具和顶部模具的结构相同;S2、 钢 筋绑扎,在模具内绑扎竖筋、横筋和箍筋,竖筋的两端分别安装灌浆套筒;S3、浇筑 混凝土 ;S4、混凝土养护;S5、 拆模 、灌浆套筒封堵;S6、墙体安装,下层墙体固定安装,在下层墙体顶部的灌浆套筒内安装连接筋,上层墙体置于下层墙体上,连接筋的上部插装在上层墙体底部的灌浆套筒内,灌浆套筒内浇筑 水 泥浆。本发明的墙体顶部模具与底部模具相同,节约设计成本;取消顶部出筋后,解决了顶部出筋参差不齐的情况,从而减小了拆模难度,减少了安装难度。
权利要求

1.一种顶部无出筋装配式墙体的制作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模具制作
模具呈矩形,包括底部模具、顶部模具和侧部模具,底部模具和顶部模具的结构相同;
S2、筋绑扎
将模具置于浇筑台座上,在模具内绑扎竖筋、横筋和箍筋,竖筋的两端分别安装灌浆套筒;
S3、浇筑混凝土
S4、混凝土养护;
S5、拆模、灌浆套筒封堵;
S6、墙体安装
下层墙体固定安装,在下层墙体顶部的灌浆套筒内安装连接筋,上层墙体置于下层墙体上,连接筋的上部插装在上层墙体底部的灌浆套筒内,灌浆套筒内浇筑泥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无出筋装配式墙体的制作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模具和顶部模具的内板面设有用于定位灌浆套筒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无出筋装配式墙体的制作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套筒间隔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无出筋装配式墙体的制作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模具开设有纵向的插槽,用于定位横筋的定位板插装在该插槽内,定位板开设有多个横筋定位孔,横筋定位孔的下端敞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无出筋装配式墙体的制作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模具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设有连接板,插槽位于底板和顶板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无出筋装配式墙体的制作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模具底板的插槽的内槽沿设有定位条,顶板的插槽的内槽沿设有导向条。

说明书全文

顶部无出筋装配式墙体的制作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一种顶部无出筋装配式墙体的制作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传统的装配式建筑体系中,因为预制墙体顶部出筋一般较长,导致生产完成后拆模不便,且筋容易参差不齐,后期安装需先进行钢筋修整,费时费且影响钢筋性能,还需定制的钢筋定位器进行辅助安装,浪费材料。传统墙体施工工艺影响了生产拆模效率和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顶部无出筋装配式墙体的制作安装方法,提高墙体预制和安装的施工效率。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部无出筋装配式墙体的制作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模具制作
模具呈矩形,包括底部模具、顶部模具和侧部模具,底部模具和顶部模具的结构相同;
S2、钢筋绑扎
将模具置于浇筑台座上,在模具内绑扎竖筋、横筋和箍筋,竖筋的两端分别安装灌浆套筒;
S3、浇筑混凝土
S4、混凝土养护;
S5、拆模、灌浆套筒封堵;
S6、墙体安装
下层墙体固定安装,在下层墙体顶部的灌浆套筒内安装连接筋,上层墙体置于下
层墙体上,连接筋的上部插装在上层墙体底部的灌浆套筒内,灌浆套筒内浇筑泥浆。
[000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1)顶部模具设计可按照底部模具进行,节约设计成本;
2)不存在墙体顶部出筋参差不齐的情况;
3)减少了拆模难度;
4)安装时可取消钢筋定位器,节约了材料;
5)减少了安装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0006] 进一步的, 本发明的优化方案是:所述底部模具和顶部模具的内板面设有用于定位灌浆套筒的定位孔。
[0007] 所述灌浆套筒间隔布设。
[0008] 所述侧部模具开设有纵向的插槽,用于定位横筋的定位板插装在该插槽内,定位板开设有多个横筋定位孔,横筋定位孔的下端敞口。
[0009] 所述侧部模具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设有连接板,插槽位于底板和顶板的内侧。
[0010] 所述侧部模具底板的插槽的内槽沿设有定位条,顶板的插槽的内槽沿设有导向条。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具的轴测图;图2为模具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侧部模具的轴测图;
图6为侧部模具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图9为定位板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筋图;
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
图12为图10的B‑B剖视图;
图13为图10的C‑C剖视图。
[0012] 图中:底部模具1;翼缘板1‑1;腹板1‑2;支撑板1‑3;定位孔1‑4;顶部模具2;侧部模具3;底板3‑1;顶板3‑2;连接板3‑3;定位条3‑4;导向条3‑5;插槽3‑6;定位板4;横筋定位孔4‑1;把手4‑2;竖筋5;横筋6;箍筋7;灌浆套筒8。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发明。
[001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顶部无出筋装配式墙体的制作安装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S1、模具制作
模具呈矩形(图1‑图8所示),其为焊接构件,其主要由底部模具1、顶部模具2、侧部模具3和定位板4构成,底部模具1和顶部模具2的结构相同,底部模具1为槽形,其槽口向外,其主要由翼缘板1‑1、腹板1‑2和支撑板1‑3构成,槽口内焊接有多个均匀布设的支撑板1‑3,腹板1‑2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4,定位孔1‑4用于定位灌浆套筒8,翼缘板1‑1开设有吊装孔,底部模具1、顶部模具2和两个侧部模具3通过螺栓连接。
[0015] 侧部模具3主要由底板3‑1、顶板3‑2、连接板3‑3、定位条3‑4和导向条3‑5构成,底板3‑1和顶板3‑2平行布设,底板3‑1和顶板3‑2之间焊接有多个连接板3‑3,每个连接板3‑3开设有圆孔。底板3‑1和顶板3‑2的内侧对称开设有纵向的插槽3‑6,底板3‑1的插槽3‑6的内槽沿焊有定位条3‑4,顶板3‑2的插槽3‑6的内槽沿焊接有导向条3‑5。
[0016] 侧部模具3的顶板3‑2的插槽3‑6内插装定位板4(图9所示),导向条3‑5对定位板4导向,定位条3‑4对定位板4定位。定位板4开设有多个横筋定位孔4‑1,横筋定位孔4‑1的下端敞口,横筋定位孔4‑1对横筋6定位。定位板4的焊接有倒U形的把手4‑2。
[0017] S2、钢筋绑扎将模具置于浇筑台座上(图10‑图13所示),在模具内绑扎竖筋5、横筋6和箍筋7,横筋6为两层,竖筋5的两端分别安装灌浆套筒8,灌浆套筒8间隔布设;
S3、浇筑混凝土;
S4、浇筑混凝土后,洒水、保湿、保温养护;
S5、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具,对灌浆套筒8封堵,防止灌浆套筒8内进入杂质;
S6、墙体安装
下层墙体固定安装后,在下层墙体顶部的灌浆套筒8内安装连接筋,上层墙体置于下层墙体上,连接筋的上部插装在上层墙体底部的灌浆套筒8内,灌浆套筒8内浇筑水泥浆。
[0018] 本发明的墙体顶部模具与底部模具相同,因此在模具设计时,可采取相同设计,从而节约设计成本;取消顶部出筋后,解决了顶部出筋参差不齐的情况,从而减小了拆模难度;墙体起吊时,立吊点的附近没有套筒钢筋,方便起吊,提高了吊装安全性;安装时可取消钢筋定位器,节约了材料;安装墙体时,解决了钢筋不稳定导致的安装效率低下问题,减少了安装难度。
[0019] 本发明的墙体采用两次灌浆套筒机械连接,顶部无需设置灌浆孔与出浆孔,放置套筒时封堵即可。安装时底部与传统墙体相同,顶部需对应套筒型号,放置相应钢筋,再进行上一层的墙体安装。
[0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