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墙保温施工装置

申请号 CN202410296319.7 申请日 2024-03-15 公开(公告)号 CN118007952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0
申请人 南通千吉蔓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顾梦悦;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内墙保温施工装置,包括 框架 、矮板、导向杆和推动板,框架的两端均固接有矮板,框架的一端固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有两个推动板。所述内墙保温施工装置还包括螺杆、 螺纹 管、切换架、螺纹轮和连动轮,其中一个推动板上固接有螺杆,螺杆上转动有螺纹管,螺纹管和另一个推动板通过螺纹传动,同侧的矮板上固接有切换架,切换架上转动有螺纹轮和连动轮,螺纹轮和螺杆通过螺纹传动,连动轮和螺纹管固接,具有向墙体内自动添加保温板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内墙保温施工装置,包括框架(11)、矮板(13)、导向杆(14)和推动板(21),其特征在于:框架(11)的两端均固接有矮板(13),框架(11)的一端固接有导向杆(14),导向杆(14)上滑动有两个推动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墙保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22)、螺纹管(24)、切换架(31)、螺纹轮(32)和连动轮(33),其中一个推动板(21)上固接有螺杆(22),螺杆(22)上转动有螺纹管(24),螺纹管(24)和另一个推动板(21)通过螺纹传动,同侧的矮板(13)上固接有切换架(31),切换架(31)上转动有螺纹轮(32)和连动轮(33),螺纹轮(32)和螺杆(22)通过螺纹传动,连动轮(33)和螺纹管(24)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墙保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架(51)、驱动杆(52)、驱动轮(53)和弹簧(54),驱动架(51)固接在切换架(31)上,驱动架(51)上转动有驱动杆(52),驱动杆(52)上滑动有驱动轮(53),驱动轮(53)和驱动架(51)之间设置有弹簧(54),螺纹轮(32)和连动轮(33)均与驱动轮(53)摩擦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墙保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管(41),与螺杆(22)连接的推动板(21)上设置有调节气缸,该气缸杆上固接有调节管(41),调节管(41)与驱动轮(53)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墙保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23),与螺纹管(24)连接的推动板(21)上设置有传感器(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墙保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61)和辅助轮(62),框架(11)的两端均滑动有两个滑动块(61),每个滑动块(61)上均转动有辅助轮(6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墙保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架(12)、行走轮轴(71)、行走轮(72)、主动带轮(73)、变向轮(74)和滑动架(75),框架(11)的两端均固接有滑架(12),两个滑架(12)内均滑动有滑动架(75),每个滑动架(75)上均转动有两个变向轮(74),相邻的两个变向轮(74)啮合传动,每个变向轮(74)上均固接有主动带轮(73),每个滑动块(61)上均转动有行走轮轴(71),多个行走轮轴(71)分别和对应的主动带轮(73)通过齿形带传动,其中一侧的两个行走轮轴(71)上均固接有行走轮(7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墙保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割轮(81),其余两个行走轮轴(71)上均固接有切割轮(8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墙保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条(76)、调节丝杆(91)和随动齿轮(92),两个滑动架(75)上均固接有齿条(76),框架(11)的两端均转动有调节丝杆(91),两个调节丝杆(91)均和对应的滑动块(61)之间通过螺纹传动,两个调节丝杆(91)上均固接有随动齿轮(92),两个随动齿轮(92)分别和两个齿条(76)啮合传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墙保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平架(93)和整平轮(94),整平架(93)固接在切割轮(81)端的滑架(12)上,整平架(93)上转动有整平轮(94)。

说明书全文

一种内墙保温施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内墙保温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内墙保温就是在墙体内添加保温板,保温板就是给楼房保温用的板子。保温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具有防潮、防性能,可使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厚度,从而增加室内使用面积。通常保温板都是人工放进墙体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墙保温施工装置,具有向墙体内自动添加保温板的优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内墙保温施工装置,包括框架、矮板、导向杆和推动板,框架的两端均固接有矮板,框架的一端固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有两个推动板。
[0006] 优选的,所述内墙保温施工装置还包括螺杆、螺纹管、切换架、螺纹轮和连动轮,其中一个推动板上固接有螺杆,螺杆上转动有螺纹管,螺纹管和另一个推动板通过螺纹传动,同侧的矮板上固接有切换架,切换架上转动有螺纹轮和连动轮,螺纹轮和螺杆通过螺纹传动,连动轮和螺纹管固接。
[0007] 优选的,所述内墙保温施工装置还包括驱动架、驱动杆、驱动轮弹簧,驱动架固接在切换架上,驱动架上转动有驱动杆,驱动杆上滑动有驱动轮,驱动轮和驱动架之间设置有弹簧,螺纹轮和连动轮均与驱动轮摩擦传动。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9] 图1是自动释放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是驱动一个推动板滑动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是驱动图2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3] 图5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4] 图6是框架放置在墙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7是改变动轮输出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8是图6和图7所示结构的装配图;
[0017] 图9是修整保温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10是调节装置适应不同宽度的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11是修整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参考图1,详细说明向内墙进行保温施工的实施过程:
[0021] 一种内墙保温施工装置包括框架11,框架1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矮板13,两个矮板13用于限制用于墙体内进行保温的保温板的限制,使得两个矮板13之间的保温板整齐,防止多个保温板出现错位的情况,框架1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4,导向杆14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推动板21,两个推动板21配合两个矮板13对保温板进行固定,两个推动板21均可以进行移动,保温板能够从框架11的中部滑落,落进下端的墙体内,再通过后续的对墙体的加工,实现墙体的保温,左侧的推动板21先行移动,将靠近左侧的保温板逐渐的从框架11的中部推下,当左侧的多个保温板全部落进墙体进行保温墙体的施工后,右侧的推动板21进行移动,将右侧的保温板逐一推下,实现保温墙体的施工,完成保温墙体的保温功能的实施。
[0022] 结合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0023] 参考图1和2,详细说明两个推动板推动保温板施工的实施过程:
[0024] 左侧的推动板21上固定连接有螺杆22,螺杆22上转动连接有螺纹管24,螺纹管24和右侧的推动板21通过螺纹传动,前侧的矮板13上固定连接有切换架31,切换架31上转动连接有螺纹轮32和连动轮33,螺纹轮32和螺杆22通过螺纹传动,连动轮33和螺纹管24固定连接,当螺纹轮32发生转动时,螺纹轮32通过螺纹驱动螺杆22在导向杆14上进行滑动,螺杆22带动左侧的推动板21进行滑动,实现左侧的保温板的下料进行施工,当左侧的保温板全都施工完成后,连动轮33转动,连动轮33带动螺纹管24转动,螺纹管24同构螺纹驱动右侧的推动板21在导向杆14上进行滑动,右侧的推动板21推动保温板逐渐向框架11的中部靠近,从框架11中部的缺口处滑落,实现保温板下料进行保温墙体的施工。
[0025] 结合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0026] 参考图1、2和3,详细说明驱动螺纹轮和连动轮转动的实施过程:
[0027] 驱动架51固定连接在切换架31上,驱动架51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52,驱动杆52上滑动连接有驱动轮53,驱动轮53和驱动架51之间设置有弹簧54,螺纹轮32和连动轮33均与驱动轮53摩擦传动,驱动架51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与驱动杆52固定连接,当启动驱动电机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驱动杆52进行转动,驱动杆52带动驱动轮53进行转动,驱动轮53摩擦驱动螺纹轮32转动,实现左侧的推动板21的滑动,驱动轮53为变径齿轮,在驱动轮53的外圆上具有缺口,当缺口处与螺纹轮32对应时,螺纹轮32不发生转动,每次驱动轮53摩擦驱动螺纹轮32转动一次,实现一次左侧的保温板的下料,当左侧的保温板完成施工时,通过外力推动驱动轮53滑动到驱动轮53与连动轮33进行传动,实现右侧的保温板的施工,同时,弹簧54受力压缩,当失去外力后,弹簧54会推动驱动轮53进行复位,实现再次驱动轮53与螺纹轮32的传动。
[0028] 结合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0029] 参考图1和4,详细说明切换驱动轮与螺纹轮和连动轮传动的实施过程:
[0030] 左侧的推动板21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气缸,调节气缸的气缸杆上固定连接有调节管41,调节管41与驱动轮53同轴心,当左侧的推动板21移动到靠近框架11的中部时,其上的调节管41推动驱动轮53进行滑动,实现驱动轮53从与螺纹轮32转动转换到与连动轮33传动,实现左侧的保温板施工后开始进行右侧的保温板的施工。
[0031] 结合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0032] 参考图5,详细说明两个推动板复位的实施过程:
[0033] 右侧的推动板21的两侧上均通过螺纹连接传感器23,当实现右侧的推动板21的复位时,当右侧的推动板21在螺纹管24上移动到右侧的传感器23感应到螺纹管24的端部时,调节气缸进行复位,调节管41进行缩回,调节管41施加在驱动轮53上的推力消失,压缩的弹簧推动驱动轮53进行复位,实现左侧的推动板21的复位。
[0034] 结合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0035] 参考图6,详细说明框架在墙体上行走的实施过程:
[0036] 框架11的前后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61,每个滑动块61上均转动连接有辅助轮62,将框架11运输到所要施工的保温墙体上,使得多个辅助轮62与保温墙体的上端面接触,多个辅助轮62能够在保温墙体上进行移动,减少施工装置与墙体的磨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37] 结合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0038] 参考图6、7和8,详细说明框架在墙体上行走的实施过程:
[0039] 框架1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架12,两个滑架12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架75,每个滑动架75上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变向轮74,相邻的两个变向轮74啮合传动,每个变向轮74上均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73,每个滑动块61上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轴71,多个行走轮轴
71分别和对应的主动带轮73通过齿形带传动,其中一侧的两个行走轮轴71上均固接有行走轮72,两个滑动架75上均固定连接有行走电机,两个行走电机的输出轴分别和两个主动带轮73固定连接,当启动两个行走电机,两个行走电机带动对应的主动带轮73转动,两个主动带轮73带动对应的变向轮74转动,通过相对应的变向轮74相互啮合,实现变向轮74带动剩下的两个主动带轮73转动,多个主动带轮73通过齿形带带动多个行走轮轴71转动,后侧的两个行走轮轴71带动两个行走轮72转动,进而实现两个行走轮72反向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施工装置进行行走,从而实现多个保温板的自动滑落施工。
[0040] 结合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0041] 参考图9,详细说明修整保温墙体两侧墙体的实施过程:
[0042] 前侧的两个行走轮轴71上均固定连接有切割轮81,两个转动的行走轮轴71带动两个切割轮81进行转动,两个切割轮81在行进过程中对墙体上凸处的墙体进行检测和切削,较小的凸起直接被切削,较大的凸起会因为两个切割轮81的切削而降低装置行进的速度,就可以直接对凹凸不平的墙体进行检测,从而直接对墙体进行维修或整体修改
[0043] 结合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0044] 参考图10,详细说明调节装置在不同宽度的墙体上进行施工的实施过程:
[0045] 两个滑动架75上均固定连接有齿条76,框架1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杆91,两个调节丝杆91均和对应的滑动块61之间通过螺纹传动,两个调节丝杆91上均固定连接有随动齿轮92,两个随动齿轮92分别和两个齿条76啮合传动,两个调节丝杆9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减速电机Ⅰ的输出轴上,两个减速电机Ⅰ均固定连接在框架11上,当启动两个减速电机Ⅰ,两个减速电机Ⅰ的输出轴分别带动两个调节丝杆91转动,两个调节丝杆91的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每个调节丝杆91通过螺纹驱动其上的两个滑动块61相向或者相反运动,进而实现左右两侧的滑动块61之间的距离,进而施工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保温墙体,能够在不同宽度的墙体上自动行走和施工。
[0046] 结合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0047] 参考图11,详细说明修整保温板的实施过程:
[0048] 整平架93固定连接在前端的滑架12上,整平架93上转动连接有整平轮94,整平轮94固定连接在减速电机Ⅱ的输出轴上,减速电机Ⅱ固定连接在整平架93上,启动减速电机Ⅱ,减速电机Ⅱ的输出轴带动整平轮94转动,整平轮94转动下对已经施工的保温板进行切割,将保温板进行修平,便于后续的施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