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043399.5 申请日 2024-01-11 公开(公告)号 CN118029555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4
申请人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邱婧; 田彦德; 童建红; 邹彪; 杜博; 高辛财; 吕亮;
摘要 本 申请 公开了 变形 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变形缝结构包括变形缝(10)、弹性密封垫(20)、变形缝 衬垫 板(30)、 定位 单元(40)和注液管(50),所述变形缝包括主体部分和从所述主体部分延伸到所述变形缝的末端的安装槽(11),所述变形缝衬垫板填充于所述主体部分,所述弹性密封垫通过所述定位单元保持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安装槽限定注液腔(111),所述注液管设置为能够向所述注液腔内注入 流体 介质,从而使所述弹性密封垫能够压紧于所述安装槽。当变形缝结构发生渗漏时,可以通过注液管对注液腔注入流体介质,注液腔内的流体介质使弹性密封垫能够压紧安装槽,使得弹性密封垫再次与变形缝无缝贴合,从而便捷地完成修复。
权利要求

1.一种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结构包括变形缝(10)、弹性密封垫(20)、变形缝衬垫板(30)、定位单元(40)和注液管(50),所述变形缝(10)包括主体部分和从所述主体部分延伸到所述变形缝(10)的末端的安装槽(11),所述变形缝衬垫板(30)填充于所述主体部分,所述弹性密封垫(20)通过所述定位单元(40)保持在所述安装槽(11)内并与所述安装槽(11)限定注液腔(111),所述注液管(50)设置为能够向所述注液腔(111)内注入流体介质,从而使所述弹性密封垫(20)能够压紧于所述安装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垫(20)对应所述安装槽(11)的侧壁设置以便能够通过注入所述流体介质而压紧于对应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40)设置为对所述弹性密封垫(20)施加沿从所述变形缝(10)的末端朝向所述主体部分的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40)包括定位在所述安装槽(11)内以对所述弹性密封垫(20)密封地施加压力的压(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40)包括设置在所述变形缝(10)的末端端面处的压板(42),所述压块(41)压紧在所述压板(42)和所述弹性密封垫(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40)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变形缝(10)的两侧基体上的两个所述压板(42),两个所述压板(42)之间具有间隙;和/或,所述定位单元(40)包括在所述变形缝(10)的末端开口内侧相对设置的所述压块(41)。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结构包括沿所述变形缝(10)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弹性密封垫(20),相邻所述弹性密封垫(20)限定的注液腔(111)之间密封邻接,所述变形缝结构包括能够向不同所述弹性密封垫(20)限定的注液腔(111)注入流体介质的多个所述注液管(50)。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缝(10)的两侧基体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变形缝(10)的检修槽(60),所述检修槽(60)设置有盖板(70),所述注液管(50)的一端伸入所述注液腔(111),另一端位于所述检修槽(60)内;和/或,
所述注液管(50)上设置有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衬垫板(30)包括沿所述主体部分的延伸方向排列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所述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之间设置有中埋式止带(80)。
10.一种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S1.形成变形缝(10),使得所述变形缝(10)包括主体部分和从所述主体部分延伸到所述变形缝(10)的末端的安装槽(11);
S2.将变形缝衬垫板(30)填充在所述主体部分内,并将弹性密封垫(20)定位在所述安装槽(11)内,以使所述弹性密封垫(20)与所述安装槽(11)限定注液腔(111);
S3.向所述注液腔(111)内注入流体介质,以使所述弹性密封垫(20)能够压紧于所述安装槽(11)。

说明书全文

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变形缝通常通过设置止带提供防护。其中,止水带为混凝土结构浇筑前预埋在结构中,嵌缝后期通过人工嵌填。当随着使用和环境变化导致变形缝两侧发生水平方向位移时,会导致变形缝出现渗漏且不易修复。
[0003] 因此,如何方便地对渗漏的变形缝进行修复成为本申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变形缝结构,以便于在发生渗漏时对变形缝进行修复。
[0005] 一种变形缝结构,其中,所述变形缝结构包括变形缝、弹性密封垫、变形缝衬垫板、定位单元和注液管,所述变形缝包括主体部分和从所述主体部分延伸到所述变形缝的末端的安装槽,所述变形缝衬垫板填充于所述主体部分,所述弹性密封垫通过所述定位单元保持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安装槽限定注液腔,所述注液管设置为能够向所述注液腔内注入流体介质,从而使所述弹性密封垫能够压紧于所述安装槽。
[0006] 可选地,所述弹性密封垫对应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置以便能够通过注入所述流体介质而压紧于对应的侧壁。
[0007] 可选地,所述定位单元设置为对所述弹性密封垫施加沿从所述变形缝的末端朝向所述主体部分的压
[0008] 可选地,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在所述安装槽内以对所述弹性密封垫密封地施加压力的压
[0009] 可选地,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变形缝的末端端面处的压板,所述压块压紧在所述压板和所述弹性密封垫之间。
[0010] 可选地,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变形缝的两侧基体上的两个所述压板,两个所述压板之间具有间隙;和/或,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在所述变形缝的末端开口内侧相对设置的所述压块。
[0011] 可选地,所述变形缝结构包括沿所述变形缝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弹性密封垫,相邻所述弹性密封垫限定的注液腔之间密封邻接,所述变形缝结构包括能够向不同所述弹性密封垫限定的注液腔注入流体介质的多个所述注液管。
[0012] 可选地:所述变形缝的两侧基体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变形缝的检修槽,所述检修槽设置有盖板,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注液腔,另一端位于所述检修槽内;和/或,所述注液管上设置有
[0013] 可选地,所述变形缝衬垫板包括沿所述主体部分的延伸方向排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
[0014]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施工方法包括:S1.形成变形缝,使得所述变形缝包括主体部分和从所述主体部分延伸到所述变形缝的末端的安装槽;S2.将变形缝衬垫板填充在所述主体部分内,并将弹性密封垫定位在所述安装槽内,以使所述弹性密封垫与所述安装槽限定注液腔;S3.向所述注液腔内注入流体介质,以使所述弹性密封垫能够压紧于所述安装槽。
[0015]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当变形缝结构发生渗漏时,可以通过注液管对注液腔注入流体介质,注液腔内的流体介质使弹性密封垫能够压紧安装槽,使得弹性密封垫再次与变形缝无缝贴合,从而便捷地完成修复。
[0016]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
[0017]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在附图中:
[0018]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变形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中安装槽处的放大图;
[0020] 图3至图8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变形缝结构的施工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0022]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变形缝结构,其中,所述变形缝结构包括变形缝10、弹性密封垫20、变形缝衬垫板30、定位单元40和注液管50,所述变形缝10包括主体部分和从所述主体部分延伸到所述变形缝10的末端的安装槽11,所述变形缝衬垫板30填充于所述主体部分,所述弹性密封垫20通过所述定位单元40保持在所述安装槽11内并与所述安装槽11限定注液腔111,所述注液管50设置为能够向所述注液腔111内注入流体介质,从而使所述弹性密封垫20能够压紧于所述安装槽11。
[0023]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变形缝结构的修复方法,该变形缝结构为本申请的变形缝结构,所述修复方法包括:通过注液管50对注液腔111注入流体介质,以使弹性密封垫20能够再次压紧安装槽11。
[0024] 本申请中,当变形缝结构发生渗漏时,可以通过注液管50对注液腔111注入流体介质,注液腔111内的流体介质使弹性密封垫20能够压紧安装槽11,使得弹性密封垫20再次与变形缝10无缝贴合,从而便捷地完成修复。
[0025] 其中,弹性密封垫20可以采用适当形式,以便定位在安装槽11内并在流体介质的挤压作用下与安装槽11压紧,从而达到与安装槽11无缝贴合的密封效果。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密封垫20对应所述安装槽11的侧壁设置以便能够通过注入所述流体介质而压紧于对应的侧壁。例如,弹性密封垫20可以弯折为U形以具有平行相对的平面部分,平面部分可以对应安装槽11的相对侧壁,以在流体介质的挤压作用下使得平面部分与安装槽11的侧壁压紧。或者,可以对应安装槽11的侧壁分别设置单独的弹性密封垫20,以在注入流体介质后通过流体介质的挤压将弹性密封垫20压紧在其对应的侧壁上。
[0026] 另外,弹性密封垫20可以采用适当材质,以满足弹性密封和防水的要求。例如,弹性密封垫20可以采用EPDM(三元乙丙橡胶)制成。
[0027] 定位单元40用于将弹性密封垫20定位在安装槽11内,定位单元40可以根据弹性密封垫20的形式、位置进行设置,以防止弹性密封垫20在流体介质作用下脱离安装槽11。为便于设置且方便维护,优选地,所述定位单元40设置为对所述弹性密封垫20施加沿从所述变形缝10的末端朝向所述主体部分的压力,以将弹性密封垫20压紧定位在主体部分和定位单元40之间。
[0028] 为便于施加朝向主体部分的压力,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定位单元40可以包括定位在所述安装槽11内以对所述弹性密封垫20密封地施加压力的压块41。压块41可以采用适当刚性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为耐腐蚀的金属(例如不锈)制成的块体。另外,可以在压块41和弹性密封垫20之间填充密封胶(例如双组分聚硫密封胶G1),以确保注液腔111的密封。
[0029] 压块41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固定在安装槽11内,例如可以通过固件固定。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单元40包括设置在所述变形缝10的末端端面处的压板42,所述压块41压紧在所述压板42和所述弹性密封垫20之间。也就是,压块41通过压板42定位并将弹性密封垫20压紧定位。其中,压板42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固定,例如可以通过紧固件(例如螺栓43)固定到变形缝10末端两侧的基体P上。
[0030] 压板42可以为完整的板件,跨越变形缝10分别固定到两侧的基体P上。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单元40可以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变形缝10的两侧基体上的两个所述压板42,两个所述压板42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在变形缝10两侧结构发生差异沉降时,由于两个压板42之间具有间隙,能够满足两侧结构变形的要求,避免弹性密封垫20因差异变形损坏。
[0031] 注液管50可以设置在压板42之间的间隙处。为确保密封效果,所述压板42和注液管50之间填充有遇水膨胀胶G2(例如聚酯遇水膨胀止水胶),通过填充遇水膨胀胶,可以在注入含水流体介质时使遇水膨胀胶膨胀,从而使压板42和注液管50之间密封,在未发生差异沉降的情况下确保压板42下方的空间处于密封状态。
[0032] 另外,所述定位单元40可以包括在所述变形缝10的末端开口内侧相对设置的所述压块41。具体的,压块41可以对应两侧基体设置。压块41的这种设置也适用于两个压板42的情况,使用时可以通过两个压板42分别定位对应的压块41。
[0033]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形缝结构可以包括沿所述变形缝10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弹性密封垫20,相邻所述弹性密封垫20限定的注液腔111之间密封邻接。通过沿变形缝10的延伸方向交替设置多个弹性密封垫20,可以在变形缝10的延伸方向上分段密封,从而在发生渗漏等问题时能够根据实际发生问题的密封段进行修复、维护。例如,当发生渗漏时,可以沿变形缝10的延伸方向查找变形缝的失效原因,分段检查各个弹性密封垫20,在查找到与变形缝10脱开的弹性密封垫20后,如弹性密封垫20没有损坏,则可以通过注入流体介质使该弹性密封垫20再次与变形缝10无缝贴合;如弹性密封垫20损坏,则可以更换该弹性密封垫20并注入流体介质完成修复。因此,通过设置多个弹性密封垫20,有利于查找失效原因并节省修复成本。
[0034] 其中,为便于检修,可以将压块41和压板42也根据弹性密封垫20的排列分段设置。即,压块41和压板42的长度(即沿变形缝10的延伸方向的尺寸)与对应的弹性密封垫20的长度匹配。检修时,可以将对应的压板42和压块41去除来判断与之对应的弹性密封垫20的密封情况。
[0035] 此外,为确保相邻弹性密封垫20之间密封邻接,可以将相邻弹性密封垫20通过适当方式彼此固定。例如,弹性密封垫20可以设置有用于搭接的卡扣结构,以使相邻的弹性密封垫20通过卡扣结构搭接固定。
[0036] 另外,所述变形缝结构可以包括能够向不同所述弹性密封垫20限定的注液腔111注入流体介质的多个所述注液管50。由此,可以通过多个注液管50注入流体介质,以加快流体介质的注入,也有利于修复时对失效位置的精准修复。
[0037] 优选地,注液管50的数量少于弹性密封垫20的数量,以兼顾效率和成本。例如,可以使注液管50以大于弹性密封垫20的长度的间隔设置。具体的,弹性密封垫20可以分为注液管50直接向其注液腔111注入流体介质的第一弹性密封垫和通过相邻的注液腔111注入流体介质的第二弹性密封垫。也就是说,在第一弹性密封垫所在位置,可以设置有注液管50,在第二弹性密封垫所在位置并不设置注液管50。其中,第一弹性密封垫和第二弹性密封垫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可以根据变形缝10的规格选择以使注液管50之间具有适当的间隔。例如,第二弹性密封垫的长度可以为2m‑3m,从而使注液管50之间的间隔为2m‑3m。
[0038] 可以理解的,弹性密封垫20、定位单元40、注液管50等部件都设置在变形缝10的端部位置,只有在检修、维护时才需要暴露这些部件。为对变形缝10的端部提供防护,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变形缝10的两侧基体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变形缝10的检修槽60,所述检修槽60设置有盖板70,所述注液管50的一端伸入所述注液腔111,另一端位于所述检修槽60内。
由此,可以通过盖板70遮盖检修槽60,以对弹性密封垫20、定位单元40、注液管50提供防护,当需要检修时,可以打开盖板70接近检修槽60和其中的部件。
[0039] 此外,注液管50仅在需要注入流体介质时连接到注液设备,以通过注液管50向注液腔111内注入流体介质,大部分情况下注液管50处于不工作状态。为避免注液管50在不工作时与注液腔111的连通导致泄露流体介质等问题,优选地,所述注液管50上设置有阀门51(例如截止阀),以便在需要注液时打开阀门进行注液操作并在不工作时关闭阀门截断注液管50与注液腔111的连通。
[0040] 本申请的变形缝结构中,还可以结合止水带等形成多层防护。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形缝衬垫板30包括沿所述主体部分的延伸方向排列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所述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之间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80。
[0041]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施工方法包括:S1.形成变形缝10,使得所述变形缝10包括主体部分和从所述主体部分延伸到所述变形缝10的末端的安装槽11;S2.将变形缝衬垫板30填充在所述主体部分内,并将弹性密封垫20定位在所述安装槽11内,以使所述弹性密封垫20与所述安装槽11限定注液腔111;S3.向所述注液腔111内注入流体介质,以使所述弹性密封垫20能够压紧于所述安装槽11。
[0042] 当变形缝结构发生渗漏时,可以通过注液管50对注液腔111注入流体介质,注液腔111内的流体介质使弹性密封垫20能够压紧安装槽11,使得弹性密封垫20再次与变形缝10无缝贴合,从而便捷地完成修复。
[0043] 通过本申请的施工方法,可以形成本申请的变形缝结构。
[0044] 步骤S1中,可以通过浇筑变形缝10两侧的基体(混凝土结构)来形成变形缝10。在设置有检修槽60的情况下,可以在浇筑的基体上留置检修槽60。
[0045] 在间隔设置多个注液管50的情况下,步骤S2中,可以沿变形缝10的延伸方向交替设置第一弹性密封垫和第二弹性密封垫,并在第一弹性密封垫处设置注液管50。更具体的,在设置注液管50时,可以先将弹性密封垫20放入安装槽11内,然后将注液管50的一端伸入安装槽11,随后放置压块41并固定压板42,使注液管50位于压板42之间的间隙,再在压板42和注液管50之间的间隙处填充遇水膨胀胶。
[0046]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47] 首先浇筑两侧基体(例如先浇筑第一基体部分P1,再浇筑第二基体部分P2)以形成变形缝10和检修槽60,随后在主体部分填充变形缝衬垫板30的第一部分31,然后设置中埋式止水带80,如图3所示。
[0048] 随后,在主体部分填充变形缝衬垫板30的第二部分32,在安装槽11内设置弹性密封垫20,在第一弹性密封垫处设置伸入注液腔111的注液管50,如图4所示。相邻的弹性密封垫20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固定搭接。
[0049] 然后,在安装槽11内设置压块41,在相对的压块41之间以及压块41和弹性密封垫20之间填充双组分聚硫密封胶G1,如图5所示。
[0050] 然后,将压板42通过螺栓43固定在对应的基体上,以完成对压块41、弹性密封垫20的定位,如图6所示。其中,在压板42和注液管50之间填充遇水膨胀胶G2。
[0051] 随后,将注液管50连接到注液设备(未图示)并打开阀门向注液腔111注入流体介质(例如机油L),以使流体介质挤压弹性密封垫20,使弹性密封垫20压紧安装槽11的侧壁,从而与变形缝10无缝贴合,如图7所示。加注流体介质后,将注液管50从注液设备脱离并关闭阀门。
[0052] 最后,将盖板70盖设在检修槽60上,如图8所示。
[0053] 当需要进行检修时,可以将盖板70打开,沿变形缝10的延伸方向检查各个弹性密封垫20处的密封情况(检查时可以拆除对应的压板41和压块42),对于存在问题(例如渗漏)的弹性密封垫20,如弹性密封垫20没有损坏,可以通过注液管50加注流体介质,以使弹性密封垫20再次压紧安装槽11的侧壁,然后可以重新安装压块42和压板41;如弹性密封垫20损坏,则可以更换新的弹性密封垫20,随后通过注液管50加注流体介质使弹性密封垫20压紧安装槽11的侧壁,然后可以重新安装压块42和压板41。
[0054]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55]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56] 此外,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