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砖及其制备工艺

申请号 CN202410149203.0 申请日 2024-02-02 公开(公告)号 CN118007888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0
申请人 成都海程防腐涂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淦永贵;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弹性砖领域,用以解决现有弹性砖容易出现翘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弹性砖,包括:内骨骼和弹性体,所述内骨骼嵌于所述弹性体内部;所述内骨骼包括:周向骨骼,所述周向骨骼呈筒状,所述周向骨骼有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周向骨骼用于 支撑 所述弹性体的周侧。本发明提供的弹性砖,在弹性体的内部嵌入内骨骼后,弹性体周侧和底侧的的形变量相较于弹性体中部大幅下降,弹性体的形变和形变恢复过程减弱,可减低翘边的可能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通过粉末包衣技术将玻璃微珠制成玻璃微球后,在弹性体的内部会分散若干的玻璃微球,在弹性体受 力 时,玻璃微球中的玻璃微珠之间可通过移动或摩擦消耗一部分 能量 ,具有更好地减震效果,由于玻璃微珠已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弹性体的形变和形变恢复过程减弱,可减低翘边的可能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弹性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骨骼和弹性体,所述内骨骼嵌于所述弹性体内部;
所述内骨骼包括:周向骨骼,所述周向骨骼呈筒状,所述周向骨骼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周向骨骼用于支撑所述弹性体的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骼还包括:底部骨骼,所述底部骨骼与所述周向骨骼的底端连接,所述底部骨骼由硬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骨骼和所述底部骨骼由泡沫玻璃、多孔陶瓷或聚酰胺热熔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骼还包括:
网格状玻璃纤维布,所述周向骨骼的内壁搭接有多层网格状玻璃纤维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弹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以重量份计,包括:
10‑15份聚烯树脂以及4‑7份玻璃微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树脂以重量份计包括:5‑8份聚乙烯、4‑6份聚丙烯和2‑4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弹性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采用粉末包衣技术用包衣包覆若干玻璃微珠制成玻璃微球;
S2、聚烯烃树脂热熔后混入玻璃微球并搅拌均匀得到预备液;
S3、采用声波嵌入法将预备液和内骨骼注塑为一体,制成弹性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包衣技术所采用的包材为聚四氟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厚度为40‑8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弹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玻璃微珠表面粗糙。

说明书全文

一种弹性砖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弹性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弹性砖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在乐园、游泳馆、温泉、洗浴、SPA馆等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水体结构中,常采用弹性砖代替瓷砖使用,弹性砖具有良好的回弹性,舒适度和安全性均得到极大的提升。
[0003] 公开号为CN10918414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TOP耐水防滑弹性砖及其制备方法,其弹性砖的原料包括聚烯树脂85‑95重量份、纤维布3‑7重量份和热敏胶3‑7重量份。弹性砖通过采用上述原料,并严格控制各原料的重量配比,制得的弹性砖具有很好的弹性,抗结构开裂,安全舒适;对施工基面及气候条件要求较低,到工地铺设一次成型,施工工艺简单,工期快;物理性能优异,耐水,耐候,附着极好;透气不起泡不脱层,耐用时间长。但是回弹性好也会存在一定的缺点,弹性砖长期处于形变和形变恢复的过程容易出现翘边现象,如何在保有弹性砖现有性能的情况下减少翘边现象的发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砖,解决现有弹性砖容易出现翘边的问题。
[0005]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弹性砖的制备方法,通过耗能减震的方式进一步解决弹性砖容易出现翘边的问题。
[0006]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弹性砖,包括:内骨骼和弹性体,所述内骨骼嵌于所述弹性体内部;所述内骨骼包括:周向骨骼,所述周向骨骼呈筒状,所述周向骨骼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周向骨骼用于支撑所述弹性体的周侧。
[0008] 优选的,所述内骨骼还包括:底部骨骼,所述底部骨骼与所述周向骨骼的底端连接,所述底部骨骼由硬性材料制成。
[0009] 优选的,所述周向骨骼和所述底部骨骼由泡沫玻璃、多孔陶瓷或聚酰胺热熔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0010] 优选的,所述内骨骼还包括:网格状玻璃纤维布,所述周向骨骼的内壁搭接有多层网格状玻璃纤维布。
[0011] 优选的,所述弹性体以重量份计,包括:10‑15份聚烯烃树脂以及4‑7份玻璃微珠。
[0012] 优选的,所述聚烯烃树脂以重量份计包括:5‑8份聚乙烯、4‑6份聚丙烯和2‑4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0013] 一种所述弹性砖的制备工艺,包括:
[0014] S1、采用粉末包衣技术用包衣包覆若干玻璃微珠制成玻璃微球;
[0015] S2、聚烯烃树脂热熔后混入玻璃微球并搅拌均匀得到预备液;
[0016] S3、采用声波嵌入法将预备液和内骨骼注塑为一体,制成弹性砖。
[0017] 优选的,所述粉末包衣技术所采用的包材为聚四氟乙烯。
[0018] 优选的,所述包衣厚度为40‑80μm。
[0019] 优选的,所述玻璃微珠表面粗糙。
[0020]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 本发明提供的弹性砖,在弹性体的内部嵌入内骨骼后,弹性体周侧和底侧的的形变量相较于弹性体中部大幅下降,弹性体的形变和形变恢复过程减弱,可减低翘边的可能性;
[0022]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通过粉末包衣技术将玻璃微珠制成玻璃微球后,在弹性体的内部会分散若干的玻璃微球,在弹性体受力时,玻璃微球中的玻璃微珠之间可通过移动或摩擦消耗一部分能量,具有更好地减震效果,由于玻璃微珠已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弹性体的形变和形变恢复过程减弱,可减低翘边的可能性。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4] 图1为弹性砖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内骨骼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标:1‑弹性体,2‑内骨骼,21‑周向骨骼,211‑支撑,22‑底部骨骼。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方法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8] 弹性砖的出现目的是利用其弹性性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按理来说弹性砖的弹性越高,减震防撞的效果越好,增加弹性也是现有技术致力于研究的方向之一。但是弹性的增加也会增加翘边的可能性,塑料晶格即使高度对称也会存在各向异性,各向异性所引起的形变以及卸载回弹是不均匀的,容易造成口部收缩回弹和边缘曲翘,而赋予人们舒适与安全的弹性性能与本案提出的翘边问题并不是相辅相成,弹性越好反而翘边的可能也会增加,如何做到二者的协调配合,在满足回弹性的同时,减少翘边的发生即是申请人构思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初衷。弹性砖的表面一般还会有耐磨层,耐磨层具有良好的防滑功能,本案的技术方案中并未提及耐磨层,参照现有技术即可,并非本案改进的核心内容。
[0029] 实施例1
[0030] 如图1所示,一种弹性砖,包括:内骨骼2和弹性体1,图中实线部分为弹性体1轮廓,虚线部分为内骨骼2轮廓,所述内骨骼2嵌于所述弹性体1内部;所述内骨骼2包括:周向骨骼21,所述周向骨骼21呈筒状,所述周向骨骼21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周向骨骼21用于支撑所述弹性体1的周侧。
[0031] 具体实施过程中,弹性体1可采用弹性树脂、胶和橡胶等。周向骨骼21如图1所示,靠近弹性体1前、后、左、右四个侧壁,示范性的,周向骨骼21外侧壁与对应的弹性体1侧壁之间的距离为3mm‑1cm。周向骨骼21的横截面形状与弹性体1的横截面形状相似,比如弹性砖为六边形砖,则周向骨骼21的横截面也呈六边形,以便周向骨骼21支撑弹性体1的每个侧壁。
[0032] 示范性的,如图1所示,如果弹性砖为长方形,则周向骨骼21的横截面整体呈回字形,周向骨骼21的壁厚可选5mm‑2cm,也可根据弹性砖的长宽规格进行壁厚设置,比如当弹性砖的长度为40cm时,周向骨骼21与弹性砖长度对应的部分骨骼厚度为长度的3%,即12mm;当弹性砖的宽度为30cm时,周向骨骼21与弹性砖长度对应的部分骨骼厚度为长度的
3%,即9mm。
[0033] 需要注意的是,内骨骼2需要距离弹性砖顶部一定的距离,以免在人们脚踩上去后,直接与硬质材料接触,增加不适感。示范性的,如果弹性砖的厚度为5mm,内骨骼2顶部与弹性体1顶部的距离为2mm。
[0034] 需要说明的是,本案与底部为硬质材料比如瓷砖或木板,顶部为弹性层的地砖结构有明显的区别,一是在满足良好的安全防护性能的情况下,弹性层的结构需要有一定的厚度,如果在瓷砖的顶部再复合一定厚度的弹性层,砖体厚度过高,而本案仅是在弹性砖的周侧设有水平面积占比极小的硬质内骨骼2,不用过多增加弹性层厚度;二是瓷砖的铺贴多采用水泥,而弹性砖的铺贴多采用聚合物胶粘剂,如果铺贴基面的平整度不够高,与基面贴合的砖体侧由较硬,二者之间难以紧密贴合,而本案弹性砖有一定的形变能力,铺贴基面不够平整时也具有良好的容忍度。
[0035] 实施例2
[0036] 为了进一步减少弹性砖翘边现象的发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骨骼2还包括:底部骨骼22,所述底部骨骼22与所述周向骨骼21的底端连接,所述底部骨骼22由硬性材料制成。
[0037] 具体实施过程中,翘边发生的初期一般为弹性体1的底部出现一定的脱落趋势,逐步带着弹性体1的边缘上翘,而一般发生轻微上翘,其后续的上翘趋势极其容易扩大,所以本案设置底部骨骼22,底部骨骼22优良的抗弯性能可一定程度抵消弹性体1底部的弯曲趋势,从源头上减少弹性砖初期翘边的发生。同时在铺贴的过程中,由于弹性砖铺贴面形变还受到底部骨骼22的限制,铺贴定位效果更好。看似弹性砖铺贴面对铺贴基面平整性的容忍度和其铺贴定位效果之间有一定的相互阻碍效果,但在实际使用场景下,比如水乐园,其铺贴基面的不平整度不会过高,所以适应铺贴基面不平整所需要的形变能力要求也不高。
[0038] 实施例3
[0039] 为了增加内骨骼2与弹性体1的结合度,提高结构稳定性,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周向骨骼21和所述底部骨骼22由泡沫玻璃、多孔陶瓷或聚酰胺热熔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0040] 泡沫玻璃是一种气孔率在90%以上,由均匀的气孔组成的隔热玻璃。由于它的气孔结构具有硅酸盐的物理性质,用作隔热材料具有不透气、不燃烧、不变形、不吸水和不吸湿等特点,同时还具有优良的抗压性能和抗弯折性能且不易老化。
[0041] 多孔陶瓷材料是以刚玉砂、化硅、堇青石等优质原料为主料、经过成型和特殊高温烧结工艺制备的一种具有开孔孔径、高开口气孔率的一种多孔性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高压、抗酸、和有机介质腐蚀,良好的生物惰性、可控的孔结构及高的开口孔隙率、使用寿命长、产品再生性能好等优点。
[0042] 聚酰胺热熔胶又称二聚酸聚酰胺热熔胶,是由二聚酸与多元胺经高温缩合反应而成,优良的耐热性、耐寒性、电性能、耐油性、耐化学和耐介质性能;无味、无色;快速固化;可粘接多种金属和非金属;与其他树脂相容性良好。
[0043] 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泡沫玻璃和多孔陶瓷的多孔材质可提高弹性砖的降噪性能,通过多孔结构还可增加其与弹性体1的接触面积,扩大粘接面,进而提高二者结合度。
[0044] 泡沫玻璃的熔点在1200℃左右,常见的多孔陶瓷熔点一般也在1000℃以上,所以这两种材料在与弹性体1结合时,并不会发生熔融现象,为了增加其与弹性体1的结合度,所以选择多孔材质,而聚酰胺热熔胶在100‑200℃之间便开始软化并出现沾性,其与弹性体1的结合度不需要多孔结构来弥补,故为了工艺更加简单,聚酰胺热熔胶未采用多孔材质。
[0045] 实施例4
[0046] 为了增加弹性砖的抗结构开裂性,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骨骼2还包括:网格状玻璃纤维布,所述周向骨骼21的内壁搭接有多层网格状玻璃纤维布。
[0047] 具体实施过程中,周向骨骼21的四个内侧壁可设置支撑块211用于支撑玻璃纤维布,有多少层玻璃纤维布,便在一侧设置多少个支撑块211。当然为了玻璃纤维布的位置稳定性也可通过粘接等方式将纤维布与周向骨骼21连接。
[0048] 实施例5
[0049] 为了从耗能层面提高弹性体1的减震性能,减弱弹性体1的形变和形变恢复过程,从而减少翘边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1以重量份计,包括:10‑15份聚烯烃树脂以及4‑7份玻璃微珠。
[0050] 具体实施过程中,空心玻璃微珠是一种尺寸微小的空心玻璃球体,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典型粒径范围10‑180微米,堆积密度0.1‑0.25克/立方厘米,具有质轻、低导热、隔音、高分散、电绝缘性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由于空心玻璃微珠是微小圆球,在液体树脂中要比片状、针状或不规则形状的填料更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所以充模性能优异。更重要的是这种小微珠是各向同性的,因此不会产生因取向造成不同部位收缩率不一致的弊病,保证了产品的尺寸稳定,不会翘曲。本案可采用粒径为20微米的玻璃微珠。
[0051] 实施例6
[0052] 为了增加弹性体1与内骨骼2的结合度,提高内骨骼2对弹性体1形变的影响,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聚烯烃树脂以重量份计包括:5‑8份聚乙烯、4‑6份聚丙烯和2‑4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0053] 具体实施过程中,聚乙烯为常见的弹性砖主体材料,其可以满足良好的耐酸性、防水性、耐磨性和耐寒性等,聚乙烯可采用HDPE。聚丙烯相较于聚乙烯结构更加规整,高度晶体化,弹性更好,抗拉强度高,抗弯性能好,但是其对紫外线敏感且不适合低温环境。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透明性、耐磨性、耐低温性、粘接性、着色性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具有优异的粘接性,可提高弹性体1与内骨骼2的结合度,增加结构稳定性。
[0054] 实施例7
[0055] 由于本发明中弹性砖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在制备工艺上也区别于常规仅需要简单注塑成型的弹性砖。本发明提供的弹性砖的制备工艺,包括:
[0056] S1、采用粉末包衣技术用包衣包覆若干玻璃微珠制成玻璃微球;
[0057] S2、聚烯烃树脂热熔后混入玻璃微球并搅拌均匀得到预备液;
[0058] S3、采用超声波嵌入法将预备液和内骨骼注塑为一体,制成弹性砖。
[0059] 具体实施过程中,粉末包衣技术常见于医药领域,本发明将其专用至弹性砖领域,通过包衣技术将若干玻璃微珠分为若干组包覆于包衣内,当其与聚烯烃树脂混合均匀并成型后,在聚烯烃树脂内形成若干空腔,空腔内容置若干玻璃微珠,在聚烯烃树脂受压或冲击的过程中,空腔内的玻璃微珠发生位移且相互摩擦,可增加能量耗损,减震效果更佳,同时弹性体的形变过程减弱,减弱其永久形变的趋势从而降低翘边发生的可能性。
[0060] 本发明中粉末包衣技术指两个大步骤,步骤一:先通过多核微胶囊技术将若干芯材粉末包覆于隔离层,具体为:
[0061] D1、将芯材粉末、丙烯酸酯聚合物加入有机溶剂,再加入乳化剂,有机溶剂可采用碳酸二甲酯,乳化剂可采用AMP、OP‑10或OP‑15中的任意一种,最后进行超声分散得到乳化液,丙烯酸酯聚合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0062] D2、将芯材粉末加入质量分数为10%‑15%的明胶溶液中,明胶的溶剂可采用蒸馏水,制得明胶‑玻璃微珠溶液;
[0063] D3、在乳化液中加入明胶‑玻璃微珠溶液,搅拌分散后得到多核悬浮液;
[0064] D4、减压去除有机溶剂后,得到包隔离层的多核微胶囊。
[0065] 步骤二:采用浸渍法,在多核微胶囊表面包覆聚四氟乙烯,具体为:
[0066] 将多核微胶囊浸渍于聚四氟乙烯分散液中,浸渍3‑5小时后,在90‑100℃下进行干燥,最后在280‑300℃下固化,得到玻璃微球。
[0067] 聚四氟乙烯的包覆一般可采用熔融喷涂法和浸渍法,但是聚四氟乙烯的熔融温度较高,采用喷涂法,可能在其完全包覆多核微胶囊之前隔离层已破坏,成型度较低,本案采用浸渍法可避免前述情况的发生,其在干燥时,采用90‑100℃,在不影响隔离层的情况下,使得聚四氟乙烯全面包覆隔离层,然后再通过高温烧结,使得隔离层表面的聚四氟乙烯粘结固化,而在高温烧结时,由于丙烯酸酯聚合物耐温性较差,隔离层会破损释放玻璃微珠,避免隔离层妨碍玻璃微珠的移动和摩擦。
[0068] 实施例8
[0069] 由于包衣技术中芯材在包材内的填充度较高,玻璃微珠可移动的空间较少,为了增加前述活动空间,以提高玻璃微珠之间的摩擦耗损,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粉末包衣技术所采用的包材为聚四氟乙烯。所述包衣厚度为40‑80μm。
[0070] 具体实施过程中,聚四氟乙烯的熔点为327℃左右,远高于弹性体材料的热熔温度,聚乙烯熔点为110‑130℃,聚丙烯的熔点为189℃,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熔点为100℃左右,所以在玻璃微球与聚烯烃树脂混合时,包衣不易损坏。同时本发明采用聚四氟乙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利用其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较低的特性,使得弹性体不断的受压过程中,包衣破损,其破损过程可一定程度增加缓冲能耗,提高减震效果,同时通过控制初期包衣层的厚度,提高其能耗的同时,在其破损后,包衣层混入玻璃微珠,增加玻璃微珠的可活动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可活动范围并非指的是活动面积,而是指移动边界的外延,即微珠的最大可移动距离增加,从而增加能耗。同时,包衣层的混入还可一定程度阻碍玻璃微珠的移动。聚四氟乙烯的不粘性,可减少包衣层与弹性体的结合度,避免弹性体阻碍其破损散落于空腔。
[0071] 实施例9
[0072] 为了增加玻璃微珠之间的摩擦,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微珠表面粗糙。
[0073] 具体实施过程中,玻璃微珠可通过酸刻蚀进行表面改性,利用酸碱的腐蚀性,在空心玻璃珠的表面腐蚀出沟壑,微珠的表面形貌将变得粗糙、不规则。也可采用氩气、氦气等惰性气体,对微珠表面进行刻蚀。
[0074] 试验例1:
[0075] 一种弹性砖的制备工艺,包括:
[0076] S1、采用粉末包衣技术,用聚四氟乙烯做包材,包覆若干玻璃微珠制成玻璃微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微米,玻璃微球的粒径为1.5毫米;
[0077] S2、在10份聚烯烃树脂热熔后混入4份玻璃微球并搅拌均匀得到预备液;
[0078] 聚烯烃树脂以重量份计包括:5份聚乙烯、4份聚丙烯和2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0079] S3、采用超声波嵌入法将预备液和内骨骼注塑为一体,制成弹性砖。
[0080] 周向骨骼和底部骨骼由泡沫玻璃一体制成。
[0081] 试验例2:
[0082] 一种弹性砖的制备工艺,包括:
[0083] S1、采用粉末包衣技术,用聚四氟乙烯做包材,包覆若干玻璃微珠制成玻璃微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微米,玻璃微球的粒径为1.5毫米;
[0084] S2、在15份聚烯烃树脂热熔后混入7份玻璃微球并搅拌均匀得到预备液;
[0085] 聚烯烃树脂以重量份计包括:5份聚乙烯、4份聚丙烯和2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0086] S3、采用超声波嵌入法将预备液和内骨骼注塑为一体,制成弹性砖。
[0087] 内骨骼由泡沫玻璃制成。
[0088] 试验例3
[0089] 一种弹性砖的制备工艺,包括:
[0090] S1、采用粉末包衣技术,用聚四氟乙烯做包材,包覆若干玻璃微珠制成玻璃微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微米,玻璃微球的粒径为1.5毫米;
[0091] S2、在10份聚烯烃树脂热熔后混入4份玻璃微球并搅拌均匀得到预备液;
[0092] 聚烯烃树脂以重量份计包括:5份聚乙烯、4份聚丙烯和2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0093] S3、采用超声波嵌入法将预备液和内骨骼注塑为一体,制成弹性砖。
[0094] 内骨骼由泡沫玻璃制成。
[0095] 试验例4
[0096] 一种弹性砖的制备工艺,包括:
[0097] S1、采用粉末包衣技术,用聚四氟乙烯做包材,包覆若干玻璃微珠制成玻璃微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微米,玻璃微球的粒径为1.5毫米;
[0098] S2、在10份聚烯烃树脂热熔后混入4份玻璃微球并搅拌均匀得到预备液;
[0099] 聚烯烃树脂以重量份计包括:8份聚乙烯、6份聚丙烯和4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0100] S3、采用超声波嵌入法将预备液和内骨骼注塑为一体,制成弹性砖。
[0101] 内骨骼由泡沫玻璃制成。
[0102] 试验例5
[0103] 一种弹性砖的制备工艺,包括:
[0104] S1、采用粉末包衣技术,用聚四氟乙烯做包材,包覆若干玻璃微珠制成玻璃微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微米,玻璃微球的粒径为1.5毫米;
[0105] S2、在10份聚烯烃树脂热熔后混入4份玻璃微球并搅拌均匀得到预备液;
[0106] 聚烯烃树脂以重量份计包括:5份聚乙烯、4份聚丙烯和2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0107] S3、采用超声波嵌入法将预备液和内骨骼注塑为一体,制成弹性砖。
[0108] 内骨骼由泡沫玻璃制成。
[0109] 试验例6
[0110] 一种弹性砖的制备工艺,包括:
[0111] S1、采用粉末包衣技术,用聚四氟乙烯做包材,包覆若干玻璃微珠制成玻璃微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微米,玻璃微球的粒径为1.5毫米;
[0112] S2、在10份聚烯烃树脂热熔后混入4份玻璃微球并搅拌均匀得到预备液;
[0113] 聚烯烃树脂以重量份计包括:5份聚乙烯、4份聚丙烯和2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0114] S3、采用超声波嵌入法将预备液和内骨骼注塑为一体,制成弹性砖。
[0115] 周向骨骼和底部骨骼由多孔陶瓷一体制成。
[0116] 试验例7
[0117] 一种弹性砖的制备工艺,包括:
[0118] S1、采用粉末包衣技术,用聚四氟乙烯做包材,包覆若干玻璃微珠制成玻璃微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微米,玻璃微球的粒径为1.5毫米;
[0119] S2、在10份聚烯烃树脂热熔后混入4份玻璃微球并搅拌均匀得到预备液;
[0120] 聚烯烃树脂以重量份计包括:5份聚乙烯、4份聚丙烯和2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0121] S3、采用超声波嵌入法将预备液和内骨骼注塑为一体,制成弹性砖。
[0122] 周向骨骼和底部骨骼由聚酰胺热熔胶一体制成。
[0123] 对比例1
[0124] 弹性体仅由聚乙烯和聚丙烯制成,其余条件与试验例1相同。
[0125] 对比例2
[0126] 弹性体中无玻璃微球,其余条件与试验例1相同。
[0127] 对比例3
[0128] 弹性体内未嵌入内骨骼,其余条件与试验例1相同。
[0129] 对比例4
[0130] 弹性体中仅嵌入周向骨骼,无底部骨骼,其余条件与试验例1相同。
[0131] 空白例
[0132] SLEME 201TOP耐水防滑透气弹性砖。
[0133] 前述试验例和对比例中,粉末包衣技术均采用相同工艺,具体如下:
[0134] 步骤一:先通过多核微胶囊技术将若干芯材粉末包覆于隔离层,具体为:
[0135] D1、将4g芯材粉末、20g丙烯酸酯聚合物加入300ml有机溶剂,再加入0.8g乳化剂,有机溶剂可采用碳酸二甲酯,乳化剂采用OP‑10,最后进行超声分散30min,得到乳化液,丙烯酸酯聚合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0136] D2、将1g芯材粉末加入30ml质量分数为10%‑15%的明胶溶液中,明胶的溶剂可采用蒸馏水,制得明胶‑玻璃微珠溶液;
[0137] D3、在乳化液中滴加明胶‑玻璃微珠溶液,搅拌分散后得到多核悬浮液;
[0138] D4、减压去除有机溶剂后,得到包隔离层的多核微胶囊。
[0139] 步骤二:采用浸渍法,在多核微胶囊表面包覆聚四氟乙烯,具体为:
[0140] 将多核微胶囊浸渍于聚四氟乙烯分散液中,浸渍3‑5小时后,在90‑100℃下进行干燥,最后在280‑300℃下固化,得到玻璃微球。
[0141] 实验:
[0142] 对试验例1‑7以及对比例1‑4制备方法制得的弹性砖以及SLEME 201TOP耐水防滑透气弹性砖进行抗翘边测试,方法如下:在弹性砖上表面施加100千克的载荷,载荷的施加频率为1分钟50次,使得弹性砖不断振动,施加时间为2天。解除载荷后,采用曲翘度测试仪,测试弹性砖的曲翘度,曲翘度计算方式:弹性砖反向扣合于平面后,其底部与平面的最大距离为D,弹性砖的长度为L,曲翘度n=D/L*100%,测试结果见表一:
[0143] 表一
[0144]   试验例1 试验例2 试验例2 试验例4 试验例5 试验例6曲翘度 0.15% 0.13% 0.17% 0.13% 0.11% 0.14%
  试验例7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对比例4 空白例
曲翘度 0.14% 2.51% 4.14% 7.91% 4.89% 10.57%
[0145]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采用采用本案制备方法制得的弹性砖的抗翘边性能远高于对比例和空白例。
[0146] 从试验例1与对比例1比较可知弹性体中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加入提高了弹性体与内骨骼的结合度,从而一定程度提高了弹性砖的抗翘边性能。
[0147] 从对比例2与试验例1的对比可知,玻璃微球的加入极大提高了弹性砖的抗翘边性能。
[0148] 从对比例3与试验例1的对比可知,内骨骼的嵌入对弹性砖的抗翘边性能影响最大,无内骨骼时,曲翘度高达7.91%。
[0149] 从对比例4与试验例1的对比可知,底部骨骼的加入极大减低了弹性体底部初期变形的趋势,从而提高弹性砖的抗翘边性能。
[0150]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方法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