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幕墙系统及其安装工艺

申请号 CN202410214242.4 申请日 2024-02-27 公开(公告)号 CN118007848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0
申请人 山东天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武兴川; 曹广胜; 孙斌; 李云芳; 郭京浩; 程光余; 周鹏; 王可;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节能型建筑 幕墙 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 铝 板幕墙系统及其安装工艺,所述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包括多组装配式幕墙单元体,每组装配式幕墙单元体包括侧挂板、平台板和 吊顶 板,所述平台板和吊顶板分别通过上挂接组件和下挂接组件与侧挂板连接固定形成整体。本发明中的装配式幕墙单元体采用挂接工艺进行安装施工,相邻装配式幕墙单元体之间通过密封条板插入接缝处完成密封,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快速、模 块 化拼装,满足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板块超大化、安装高效化、成本节约化,安全经济,效果更佳。
权利要求

1.一种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幕墙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多组装配式幕墙单元体,每组装配式幕墙单元体包括侧挂板(200)、平台板(300)和吊顶板(400),所述平台板(300)和吊顶板(400)分别通过上挂接组件(500)和下挂接组件(600)与侧挂板(200)连接固定形成整体;
所述上挂接组件(500)的外侧端与侧挂板(200)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内侧端与主体结构(100)的埋件或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板(300)位于侧挂板(200)的上方并与上挂接组件(50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板(300)的外侧端与侧挂板(200)的顶部连接、内侧端与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密封接触
所述下挂接组件(600)的外侧端与侧挂板(200)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内侧端与主体结构(100)的埋件或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固定连接,所述吊顶板(400)位于侧挂板(200)的下方并与下挂接组件(60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吊顶板(400)的外侧端与侧挂板(200)的底部连接、内侧端与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密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侧挂板(200)包括铝板面板(210),所述铝板面板(210)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横加劲肋(220),所述铝板面板(210)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纵加劲边肋(230),所述铝板面板(210)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纵加劲中肋二(260),所述铝板面板(210)的内侧位于纵加劲边肋(230)和纵加劲中肋二(260)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纵加劲中肋一(240),所述横加劲肋(220)、纵加劲边肋(230)、纵加劲中肋一(240)和/或纵加劲中肋二(260)内通长插装有加劲肋插芯(250),所述纵加劲边肋(230)、纵加劲中肋一(240)和纵加劲中肋二(260)与横加劲肋(220)之间通过码组件(270)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其特征是,左右相邻两幕墙单元的相对端之间的缝隙内侧设置有密封条板(280),所述密封条板(280)的两端外侧分别与左右相邻两幕墙单元中平台板(300)、左右相邻两幕墙单元中铝板面板(210)和左右相邻两幕墙单元中吊顶板(400)的相对端内侧贴合,所述密封条板(280)的两端内侧分别通过压组件(290)与相应的纵加劲边肋(23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上挂接组件(500)包括C型件(510)、F型件(520)和L型件一(530),所述L型件一(530)的一端通过螺栓(540)栓接或直接焊接在主体结构(100)的埋件或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上,所述L型件一(530)的另一端通过螺栓(540)与F型件(520)的平直端固定连接,所述C型件(510)的内侧端插装在F型件(520)的开口内、外侧端通过螺栓(540)与侧挂板(20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下挂接组件(600)包括S型件(610)、L型件二(620)和L型件三(630),所述L型件三(630)的一端通过螺栓(640)栓接或直接焊接在主体结构(100)的埋件或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上,所述L型件三(630)的另一端通过螺栓(640)与L型件二(62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S型件(610)的内侧端挂接在L型件二(620)的另一端,且L型件二(620)的两侧面一体成型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与S型件(610)配合的定型胶条(621),所述S型件(610)的外侧端通过螺栓(640)与侧挂板(20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平台板(300)的外侧端与侧挂板(200)的顶部之间通长固定有L形折边(310),所述平台板(300)和L形折边(310)的外边缘伸出侧挂板(200)形成滴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铝板面板(210)的下边缘内侧通长固定有L形折边(211),所述L形折边(211)与吊顶板(400)的上侧搭接形成滴水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压块组件(290)包括角码(291)和弹性垫片(292),所述角码(291)的一端与纵加劲边肋(23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性垫片(29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垫片(292)与密封条板(280)的内侧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侧挂板(200)的顶部与L形折边(310)的接触位置通长安装有定型胶条(800),形成弹性密封;在平台板(300)的内侧端与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的接触位置通长安装有定型胶条(800),形成弹性密封;在吊顶板(400)的内侧端与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的接触位置通长安装有定型胶条(800)。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的安装工艺,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
S1:现场复测,提料加工:依照施工图纸进行现场复测、放线,建筑层间一次做保温、防水构造层施工,同时根据复测结果进行侧挂板(200)、平台板(300)、吊顶板(400)、上挂接组件(500)和下挂接组件(600)的加工;
S2:装配式幕墙单元体拼装:
(1)侧挂板(200)组装制作:将若干数量的横加劲肋(220)、纵加劲边肋(230)、纵加劲中肋一(240)和纵加劲中肋二(260)排放至铝板面板(210)背面并采用焊钉栓接固定,铝板面板(210)的下边缘内侧通长固定有L形折边(211),纵加劲边肋(230)、纵加劲中肋一(240)和纵加劲中肋二(260)与横加劲肋(220)之间通过角码组件(270)连接固定,根据装配式幕墙单元体受情况,在横加劲肋(220)、纵加劲边肋(230)、纵加劲中肋一(240)和/或纵加劲中肋二(260)内通长插装加劲肋插芯(250),在纵加劲中肋二(260)上增设挂接组件,共同提升板块抗变形能力;
(2)平台板(300)和吊顶板(400)的组装制作:其组装制作方式与侧挂板(200)相同,其中,平台板(300)的外侧端与侧挂板(200)的顶部之间通长固定L形折边(310);
(3)整体组装成装配式幕墙单元体:平台板(300)和侧挂板(200)之间采用横加劲肋(220)、纵加劲边肋(230)和/或纵加劲中肋一(240)及纵加劲中肋二(260)与上挂接组件(500)连接固定,在侧挂板(200)的顶部与L形折边(310)的接触位置通过通长定型胶条(800)形成弹性密封,吊顶板(400)和侧挂板(200)之间采用横加劲肋(220)、纵加劲边肋(230)和/或纵加劲中肋一(240)及纵加劲中肋二(260)与下挂接组件(600)连接固定;
S3:挂接支座安装:根据施工图纸和复测结果在主体结构(100)上进行放线打点,确定挂接支座点位位置,将点位标记在主体结构(100)的埋件或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上,根据点位先安装上挂接组件(500)的L型件一(530)和F型件(520),经三维调节精准后固定,再安装下挂接组件(600)的L型件三(630)和L型件二(620),经三维调节精准后固定;
S4:装配式幕墙单元体安装:通过吊装和人工辅助将装配式幕墙单元体的下挂接组件(600)的S型件(610)与L型件二(620)紧紧贴靠,对准上挂接组件(500)的C型件(510)和F型件(520)及下挂接组件(600)的S型件(610)与L型件二(620),将装配式幕墙单元体缓缓向下,使C型件(510)的内侧端插入F型件(520)的开口内、S型件(610)的内侧端挂在L型件二(620)的端部,上述连接完成经检查无误后完成装配式幕墙单元体的安装;
S5:相邻装配式幕墙单元体间密封:在相邻装配式幕墙单元体之间的缝隙处,先插入平台板(300)处的密封条板(280),再插入侧挂板(200)处的密封条板(280),最后插入吊顶板(400)处的密封条板(280),经自检、质检序并合格后,完成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的安装。

说明书全文

一种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幕墙系统及其安装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节能型建筑幕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及其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在公共建筑外装饰装修中通常采用多种幕墙形式,玻璃幕墙、铝板幕墙、石材幕墙经常搭配适用,其中,铝板幕墙多用在建筑层间并呈现带状分布遮挡主体结构楼层梁,铝板幕墙板的高度一般为0.8‑1.2米,铝板幕墙板块的宽度与大面幕墙分格宽度一致,相比大面幕墙板块,但是,上述结构形式的铝板幕墙板块过于“碎小”,不仅不美观,安装施工效率也很低。基于此,如何通过创新采用“大板块”拼装、装配化施工达到建筑外立面整体表现形式呈现“带状”连续性,进一步推动技术工艺创新,拓宽铝板幕墙应用场景,提升安装效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及其安装工艺,本发明中的装配式幕墙单元体采用挂接工艺进行安装施工,相邻装配式幕墙单元体之间通过密封条板插入接缝处完成密封,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快速、模块化拼装,满足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板块超大化、安装高效化、成本节约化,安全经济,效果更佳。
[0004]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它包括多组装配式幕墙单元体,每组装配式幕墙单元体包括侧挂板、平台板和吊顶板,所述平台板和吊顶板分别通过上挂接组件和下挂接组件与侧挂板连接固定形成整体;
[0005] 所述上挂接组件的外侧端与侧挂板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内侧端与主体结构的埋件或大面幕墙的竖龙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板位于侧挂板的上方并与上挂接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板的外侧端与侧挂板的顶部连接、内侧端与大面幕墙的竖龙骨密封接触
[0006] 所述下挂接组件的外侧端与侧挂板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内侧端与主体结构的埋件或大面幕墙的竖龙骨固定连接,所述吊顶板位于侧挂板的下方并与下挂接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吊顶板的外侧端与侧挂板的底部连接、内侧端与大面幕墙的竖龙骨密封接触。
[0007] 优选的,所述侧挂板包括铝板面板,所述铝板面板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横加劲肋,所述铝板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纵加劲边肋,所述铝板面板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纵加劲中肋二,所述铝板面板的内侧位于纵加劲边肋和纵加劲中肋二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纵加劲中肋一,所述横加劲肋、纵加劲边肋、纵加劲中肋一和/或纵加劲中肋二内通长插装有加劲肋插芯,所述纵加劲边肋、纵加劲中肋一和纵加劲中肋二与横加劲肋之间通过码组件连接固定。
[0008] 优选的,左右相邻两幕墙单元的相对端之间的缝隙内侧设置有密封条板,所述密封条板的两端外侧分别与左右相邻两幕墙单元中平台板、左右相邻两幕墙单元中铝板面板和左右相邻两幕墙单元中吊顶板的相对端内侧贴合,所述密封条板的两端内侧分别通过压块组件与相应的纵加劲边肋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上挂接组件包括C型件、F型件和L型件一,所述L型件一的一端通过螺栓栓接或直接焊接在主体结构的埋件或大面幕墙的竖龙骨上,所述L型件一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F型件的平直端固定连接,所述C型件的内侧端插装在F型件的开口内、外侧端通过螺栓与侧挂板固定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下挂接组件包括S型件、L型件二和L型件三,所述L型件三的一端通过螺栓栓接或直接焊接在主体结构的埋件或大面幕墙的竖龙骨上,所述L型件三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L型件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S型件的内侧端挂接在L型件二的另一端,且L型件二的两侧面一体成型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与S型件配合的定型胶条,所述S型件的外侧端通过螺栓与侧挂板固定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平台板的外侧端与侧挂板的顶部之间通长固定有L形折边,所述平台板和L形折边的外边缘伸出侧挂板形成滴檐。
[0012] 优选的,所述铝板面板的下边缘内侧通长固定有L形折边,所述L形折边与吊顶板的上侧搭接形成滴水槽。
[0013] 优选的,所述压块组件包括角码和弹性垫片,所述角码的一端与纵加劲边肋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性垫片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垫片与密封条板的内侧贴合。
[0014] 优选的,所述侧挂板的顶部与L形折边的接触位置通长安装有定型胶条,形成弹性密封;在平台板的内侧端与大面幕墙的竖龙骨的接触位置通长安装有定型胶条,形成弹性密封;在吊顶板的内侧端与大面幕墙的竖龙骨的接触位置通长安装有定型胶条。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的安装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0016] S1:现场复测,提料加工:依照施工图纸进行现场复测、放线,建筑层间一次做保温、防水构造层施工,同时根据复测结果进行侧挂板、平台板、吊顶板、上挂接组件和下挂接组件的加工;
[0017] S2:装配式幕墙单元体拼装:
[0018] (1)侧挂板组装制作:将若干数量的横加劲肋、纵加劲边肋、纵加劲中肋一和纵加劲中肋二排放至铝板面板背面并采用焊钉栓接固定,铝板面板的下边缘内侧通长固定有L形折边,纵加劲边肋、纵加劲中肋一和纵加劲中肋二与横加劲肋之间通过角码组件连接固定,根据装配式幕墙单元体受情况,在横加劲肋、纵加劲边肋、纵加劲中肋一和/或纵加劲中肋二内通长插装加劲肋插芯,在纵加劲中肋二上增设挂接组件,共同提升板块抗变形能力;
[0019] (2)平台板和吊顶板的组装制作:其组装制作方式与侧挂板相同,其中,平台板的外侧端与侧挂板的顶部之间通长固定L形折边;
[0020] (3)整体组装成装配式幕墙单元体:平台板和侧挂板之间采用横加劲肋、纵加劲边肋和/或纵加劲中肋一及纵加劲中肋二与上挂接组件连接固定,在侧挂板的顶部与L形折边的接触位置通过通长定型胶条形成弹性密封,吊顶板和侧挂板之间采用横加劲肋、纵加劲边肋和/或纵加劲中肋一及纵加劲中肋二与下挂接组件连接固定;
[0021] S3:挂接支座安装:根据施工图纸和复测结果在主体结构上进行放线打点,确定挂接支座点位位置,将点位标记在主体结构的埋件或大面幕墙的竖龙骨上,根据点位先安装上挂接组件的L型件一和F型件,经三维调节精准后固定,再安装下挂接组件的L型件三和L型件二,经三维调节精准后固定;
[0022] S4:装配式幕墙单元体安装:通过吊装和人工辅助将装配式幕墙单元体的下挂接组件的S型件与L型件二紧紧贴靠,对准上挂接组件的C型件和F型件及下挂接组件的S型件与L型件二,将装配式幕墙单元体缓缓向下,使C型件的内侧端插入F型件的开口内、S型件的内侧端挂在L型件二的端部,上述连接完成经检查无误后完成装配式幕墙单元体的安装;
[0023] S5:相邻装配式幕墙单元体间密封:在相邻装配式幕墙单元体之间的缝隙处,先插入平台板处的密封条板,再插入侧挂板处的密封条板,最后插入吊顶板处的密封条板,经自检、质检序并合格后,完成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的安装。
[0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5] 1、本发明将侧挂板、平台板、吊顶板三者合一形成装配式幕墙单元体,解决了层间铝板幕墙板块过于“碎小”和不美观的问题;
[0026] 2、本发明结构简单,适应性强,通过设置横加劲肋、纵加劲边肋、纵加劲中肋一、纵加劲中肋二和加劲肋插芯,提升了铝板面板的性能,形成超大板块;
[0027] 3、本发明通过增设L形折边形成滴水槽,有效地避免了平台板排水污染侧挂板、侧挂板排水污染吊顶板的问题;
[0028] 4、本发明中装配式幕墙单元体采用栓接组装、挂接安装、接缝插接工艺,不打胶、不焊接,环保节能,极大地改善了施工环境;
[0029] 5、本发明通过板块超大化、拼装模块化、施工装配化,实现了安装高效化、成本节约化、效果美观化。
[0030]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中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中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3] 图3为本发明中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 图4为本发明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中侧挂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5为本发明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中相邻侧挂板之间的拼接结构示意图;
[0036] 图6为本发明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中相邻侧挂板之间的拼接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7]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0038] 图8为图6的左视图。
[0039] 图9为图3中上挂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0为图3中下挂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中:
[0042] 100、主体结构;200、侧挂板;210、铝板面板;211、L形折边;220、横加劲肋;230、纵加劲边肋;240、纵加劲中肋一;250、加劲肋插芯;260、纵加劲中肋二;270、角码组件;280、密封条板;290、压块组件;291、角码;292、弹性垫片;300、平台板;310、L形折边;400、吊顶板;500、上挂接组件;510、C型件;520、F型件;530、L型件一;540、螺栓;600、下挂接组件;610、S型件;620、L型件二;621、定型胶条;630、L型件三;640、螺栓;700、大面幕墙;800、定型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44] 一种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它包括多组装配式幕墙单元体,每组装配式幕墙单元体包括侧挂板200、平台板300和吊顶板400,所述平台板300和吊顶板400的结构形式和构造方式均与侧挂板200相同。所述平台板300和吊顶板400分别通过上挂接组件500和下挂接组件600与侧挂板200连接(具体为栓接)固定形成整体,即侧挂板200的上端通过上挂接组件500与平台板300相连接、下端通过下挂接组件600与吊顶板400相连接,共同组合成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装配式幕墙单元体。装配式幕墙单元体通过上挂接组件500、下挂接组件600直接挂接固定于主体结构100的埋件或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上。
[0045] 所述上挂接组件500的外侧端与侧挂板200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内侧端与主体结构100的埋件或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板300位于侧挂板200的上方并与上挂接组件50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板300的外侧端与侧挂板200的顶部连接、内侧端与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密封接触。
[0046] 所述下挂接组件600的外侧端与侧挂板200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内侧端与主体结构100的埋件或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固定连接,所述吊顶板400位于侧挂板200的下方并与下挂接组件60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吊顶板400的外侧端与侧挂板200的底部连接、内侧端与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密封接触。
[0047] 所述侧挂板200包括铝板面板210,所述铝板面板210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横加劲肋220,所述铝板面板210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纵加劲边肋230,所述铝板面板210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纵加劲中肋二260,所述铝板面板210的内侧位于纵加劲边肋230和纵加劲中肋二260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纵加劲中肋一240,所述横加劲肋220、纵加劲边肋230、纵加劲中肋一240和/或纵加劲中肋二260内通长插装有加劲肋插芯250,所述纵加劲边肋230、纵加劲中肋一240和纵加劲中肋二260与横加劲肋220之间通过角码组件270连接固定。所述横加劲肋220、纵加劲边肋230、纵加劲中肋一240和纵加劲中肋二260的型材截面形状均为U形,且截面尺寸、规格、材质相同,加劲肋插芯250为与U形相适配的倒U形,能够紧密穿插在横加劲肋220、纵加劲边肋230、纵加劲中肋一240和/或纵加劲中肋二
260内部,其中,横加劲肋220可根据板块受力情况采取通长穿插加劲肋插芯250和在纵加劲中肋二260加设挂接组件增强抗变形能力,纵加劲边肋230、纵加劲中肋一240和纵加劲中肋二260与横加劲肋220之间通过角码组件270连接,纵加劲边肋230、纵加劲中肋一240、纵加劲中肋二260和横加劲肋220与铝板面板210采用焊钉栓接固定。所述铝板面板210的下边缘内侧通长固定有L形折边211,所述L形折边211与吊顶板400的上侧搭接形成滴水槽,防止侧挂板200排水污染吊顶板400。
[0048] 左右相邻两幕墙单元的相对端之间的缝隙内侧设置有密封条板280,所述密封条板280的两端外侧分别与左右相邻两幕墙单元中平台板300、左右相邻两幕墙单元中铝板面板210和左右相邻两幕墙单元中吊顶板400的相对端内侧贴合,所述密封条板280的两端内侧分别通过压块组件290与相应的纵加劲边肋230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组件290包括角码291和弹性垫片292,所述角码291的一端与纵加劲边肋23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性垫片292固定连接,优选角码291的一端与纵加劲边肋230通过自攻钉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性垫片292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垫片292与密封条板280的内侧贴合。
[0049] 所述平台板300的外侧端与侧挂板200的顶部之间通长固定有L形折边310,所述平台板300和L形折边310的外边缘伸出侧挂板200形成滴水檐,防止平台板300排水污染侧挂板200。所述侧挂板200的顶部与L形折边310的接触位置通长安装有定型胶条800,形成弹性密封。
[0050] 在平台板300的内侧端与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的接触位置通长安装有定型胶条800,形成弹性密封;在吊顶板400的内侧端与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的接触位置通长安装有定型胶条800。
[0051] 所述上挂接组件500包括C型件510、F型件520和L型件一530,所述L型件一530的一端通过螺栓540栓接或直接焊接在主体结构100的埋件或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上,所述L型件一530的另一端通过螺栓540与F型件520的平直端固定连接,所述C型件510的内侧端插装在F型件520的开口内、外侧端通过螺栓540与侧挂板200固定连接。
[0052] 所述下挂接组件600包括S型件610、L型件二620和L型件三630,所述L型件三630的一端通过螺栓640栓接或直接焊接在主体结构100的埋件或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上,所述L型件三630的另一端通过螺栓640与L型件二62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S型件610的内侧端挂接在L型件二620的另一端,且L型件二620的两侧面一体成型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与S型件610配合的定型胶条621,所述S型件610的外侧端通过螺栓640与侧挂板200固定连接。
[0053] 该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中的装配式幕墙单元体采用挂接工艺进行安装施工,相邻装配式幕墙单元体之间通过密封条板280插入接缝处完成密封,能够实现快速、模块化拼装,满足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板块超大化、安装高效化、成本节约化。
[005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的安装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0055] S1:现场复测,提料加工:依照施工图纸进行现场复测、放线,建筑层间一次做保温、防水构造层施工,同时根据复测结果进行侧挂板200、平台板300、吊顶板400、上挂接组件500和下挂接组件600的提料、加工;
[0056] S2:装配式幕墙单元体拼装:
[0057] (1)侧挂板200组装制作:将若干数量的横加劲肋220、纵加劲边肋230、纵加劲中肋一240和纵加劲中肋二260排放至铝板面板210背面并采用焊钉栓接固定,铝板面板210的下边缘内侧通长固定有L形折边211,纵加劲边肋230、纵加劲中肋一240和纵加劲中肋二260与横加劲肋220之间通过角码组件270连接固定,根据装配式幕墙单元体受力情况,在横加劲肋220、纵加劲边肋230、纵加劲中肋一240和/或纵加劲中肋二260内通长插装加劲肋插芯250,在纵加劲中肋二260上增设挂接组件,共同提升板块抗变形能力;
[0058] (2)平台板300和吊顶板400的组装制作:其组装制作方式与侧挂板200相同,其中,平台板300的外侧端与侧挂板200的顶部之间通长固定L形折边310;
[0059] (3)整体组装成装配式幕墙单元体:平台板300和侧挂板200之间采用横加劲肋220、纵加劲边肋230和/或纵加劲中肋一240及纵加劲中肋二260与上挂接组件500连接固定,在侧挂板200的顶部与L形折边310的接触位置通过通长定型胶条800形成弹性密封,吊顶板400和侧挂板200之间采用横加劲肋220、纵加劲边肋230和/或纵加劲中肋一240及纵加劲中肋二260与下挂接组件600连接(具体为栓接)固定;
[0060] S3:挂接支座安装:根据施工图纸和复测结果在主体结构100上进行放线打点,确定挂接支座点位位置,将点位标记在主体结构100的埋件或大面幕墙700的竖龙骨上,根据点位先安装上挂接组件500的L型件一530和F型件520,经三维调节精准后固定,再安装下挂接组件600的L型件三630和L型件二620,经三维调节精准后固定;
[0061] S4:装配式幕墙单元体安装:通过吊装和人工辅助将装配式幕墙单元体的下挂接组件600的S型件610与L型件二620紧紧贴靠,对准上挂接组件500的C型件510和F型件520及下挂接组件600的S型件610与L型件二620,将装配式幕墙单元体缓缓向下,使C型件510的内侧端插入F型件520的开口内、S型件610的内侧端挂在L型件二620的端部,上述连接完成经检查无误后完成装配式幕墙单元体的安装;
[0062] S5:相邻装配式幕墙单元体间密封:在相邻装配式幕墙单元体之间的缝隙处,先插入平台板300处的密封条板280,再插入侧挂板200处的密封条板280,最后插入吊顶板400处的密封条板280,经自检、质检序并合格后,完成装配式建筑层间带状铝板幕墙系统的安装。
[0063] 本发明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