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组装治疗

申请号 CN202410033627.0 申请日 2024-01-10 公开(公告)号 CN118007797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0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明人 吉佳乐; 何志承; 姚馨悦; 张文杰; 林爽; 税雪; 项思琪; 张雪莲; 王彦博; 郭海涛;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移动式组装 治疗 舱,包括侧板、折叠机构和限位机构,两 块 侧板顶底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板;折叠机构于两块侧板之间的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折叠机构包括折叠板和连接板,连接板分别与两块折叠板转动连接,折叠板的另一端与侧板转动连接,当折叠板转动至与侧板垂直时,折叠板将相互平齐并与其对应的限位板抵接;限位机构用于将两块折叠板固定在与侧板垂直的状态。本发明的治疗舱折叠后便于堆叠运输,有利于提高运输车辆的单次运输量,提高运输效率;治疗舱抵达现场后搭建时,仅需将两块侧板拉开形成治疗舱的框体结构,将插板插入第一插槽即可完成治疗舱的初步搭建,搭建速度快、效率高,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大规模的医疗系统的搭建。
权利要求

1.移动式组装治疗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板,两所述侧板板面呈左右相对设置,两块所述侧板靠近彼此的一侧的顶底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板;
折叠机构,于两块所述侧板之间的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折叠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分别与两块折叠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两块所述折叠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侧板转动连接,当所述折叠板转动至与侧板垂直时,两块所述折叠板将相互平齐并与其对应的限位板抵接;及
限位机构,其用于将两块所述折叠板固定在与侧板垂直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组装治疗舱,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折叠板呈对称设置于连接板上,且两块所述折叠板靠近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组装治疗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折叠机构的连接板均位于两个折叠机构靠近彼此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组装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分别对应两块折叠板设置有抵块,当所述折叠板转动至与侧板垂直时,所述抵块将与对应的折叠板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组装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和插板,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分别开设于折叠机构的两块折叠板靠近彼此的一端,所述第二插槽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插板滑动插设于第二插槽内,且所述插板上设置有活动穿出滑槽外的推柄,当两块所述折叠板相互平齐时,所述插板能够插入第一插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组装治疗舱,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折叠板的内侧分别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边设置有转轴且该顶边与折叠板抵接,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容纳槽内,当所述折叠板转动至与侧板垂直时,将所述支撑板转出容纳槽能够使其侧边与侧板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式组装治疗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容纳槽内均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与转轴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式组装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二插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分别与属于同一折叠机构上的所有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能够控制电机驱动支撑板转出容纳槽,所述第二开关能够控制电机驱动支撑板收入容纳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组装治疗舱,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环绕于两块侧板的边缘设置。

说明书全文

移动式组装治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方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移动式组装治疗舱。

背景技术

[0002] 方舱具有严密可靠的环境保障系统,并且内部可以集成各种专用设备,因此在军事、通信、检测、气象、工程抢修、医疗卫生、抢险救灾、后勤保障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0003] 在出现重大医疗突发事件时,需要在短时间内搭建大量医疗治疗舱,现目前常规的方舱体积较大,不方便运输,运输车辆单次能够运输的方舱数量有限,增加了运输成本消耗,如若将方舱拆解后运输,现场安装搭建也将耗费大量时间,无法尽快满足紧急使用的需要,降低了事件应急处理的响应效率。鉴于此,亟需提出一种治疗舱,以方便运输,提高现场搭建效率。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移动式组装治疗舱,以方便运输,提高现场搭建效率。
[0005]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式组装治疗舱,包括:
[0007] 侧板,两所述侧板板面呈左右相对设置,两块所述侧板靠近彼此的一侧的顶底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板;
[0008] 折叠机构,于两块所述侧板之间的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折叠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分别与两块折叠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两块所述折叠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侧板转动连接,当所述折叠板转动至与侧板垂直时,两块所述折叠板将相互平齐并与其对应的限位板抵接;及
[0009] 限位机构,其用于将两块所述折叠板固定在与侧板垂直的状态。
[0010] 进一步的,两块所述折叠板呈对称设置于连接板上,且两块所述折叠板靠近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盘。
[0011]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折叠机构的连接板均位于两个折叠机构靠近彼此的一侧。
[0012]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分别对应两块折叠板设置有抵块,当所述折叠板转动至与侧板垂直时,所述抵块将与对应的折叠板抵接。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和插板,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分别开设于折叠机构的两块折叠板靠近彼此的一端,所述第二插槽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插板滑动插设于第二插槽内,且所述插板上设置有活动穿出滑槽外的推柄,当两块所述折叠板相互平齐时,所述插板能够插入第一插槽内。
[0014] 进一步的,每块所述折叠板的内侧分别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边设置有转轴且该顶边与折叠板抵接,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容纳槽内,当所述折叠板转动至与侧板垂直时,将所述支撑板转出容纳槽能够使其侧边与侧板抵接。
[0015]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容纳槽内均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与转轴传动连接。
[001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二插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分别与属于同一折叠机构上的所有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能够控制电机驱动支撑板转出容纳槽,所述第二开关能够控制电机驱动支撑板收入容纳槽。
[0017] 进一步的,两块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环绕于两块侧板的边缘设置。
[0018]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式组装治疗舱:
[0019] 1、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式组装治疗舱,在需要对其进行运输时,将插板从第一插槽内抽出,再推动两块侧板靠近彼此,使两块折叠板基于连接板和对应的侧板转动而发生折叠,使得治疗舱的整体体积能够得到大幅压缩,治疗舱折叠后呈扁平状,便于堆叠运输,有利于提高运输车辆的单次运输量,进而提高运输效率;治疗舱抵达现场后搭建时,仅需将两块侧板拉开,使两块折叠板再次展开直至形成治疗舱的框体结构,再将插板插入第一插槽即可完成治疗舱的初步搭建,搭建速度快、效率高,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大规模的医疗系统的搭建;
[0020] 2、支撑板能够对侧板与相邻的折叠板之间形成三稳定支撑,对治疗舱的框体结构进一步的加强稳固;
[0021] 3、在插板改变折叠机构的活动状态的同时改变了支撑板在侧板与折叠板之间的支撑状态,有利于大幅提高治疗舱的搭建和折叠效率,同时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3] 图1为本发明移动式组装治疗舱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移动式组装治疗舱一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0025]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 图4为本发明移动式组装治疗舱一实施方式中的折叠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 图6为本发明移动式组装治疗舱一实施方式中安装隔离罩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为本发明移动式组装治疗舱一实施方式中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附图标记:
[0031] 侧板1,限位板11,隔离罩12;
[0032] 折叠机构2,折叠板21,齿盘211,容纳槽212,支撑板213,转轴214,电机215,连接板22,抵块221;
[0033] 限位机构3,第一插槽31,第二插槽32,滑槽321,插板33,推柄331,第一开关34,第二开关35。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5]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6]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0037] 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式组装治疗舱,包括侧板1、折叠机构2和限位机构3。
[0038] 请参阅图1和图2,两块侧板1板面呈左右相对设置,其中一块侧板1上设置有舱,两块侧板1靠近彼此的一侧的顶底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与侧板1一体成型,侧板1的顶底两端侧向翻折形成限位板11。需要注意的是,限位板11与侧板1相互垂直。
[0039] 请参阅图1、图2和图7,折叠机构2于两块侧板1之间的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两个折叠机构2呈上下对称设置。折叠机构2包括折叠板21和连接板22,连接板22的一侧分别与两块折叠板21的一端转动连接。如图3所示,优选的,两块折叠板21呈对称设置于连接板22上,且两块折叠板21靠近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盘211,当其中一块折叠板21转动时将通过齿盘211带动另一块折叠板21同步转动,有利于提高两块折叠板21的开合效率,同时防止两块折叠板21开合幅度不统一,以提高折叠机构2的结构稳定性。两块折叠板2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侧板1转动连接,当折叠板21转动至与侧板1垂直时,两块折叠板21将相互平齐并与其对应的限位板11抵接,以形成治疗舱的框体结构。
[0040] 请参阅图1‑图4,限位机构3用于将两块折叠板21固定在与侧板1垂直的状态。具体的,限位机构3包括第一插槽31、第二插槽32和插板33,第一插槽31和第二插槽32分别开设于折叠机构2的两块折叠板21靠近彼此的一端,当两块折叠板21相互平齐时第一插槽31与第二插槽32也将对齐且槽口相对,第二插槽32的一侧开设有滑槽321,插板33滑动插设于第二插槽32内,且插板33上设置有活动穿出滑槽321外的推柄331,当两块折叠板21相互平齐时,插板33能够插入第一插槽31内。在具体使用时,当两块折叠板21转动至与侧板1垂直将使二者平齐,以使第一插槽31与第二插槽32对齐,施工人员可推动推柄331将插板33插入第一插槽31,以保持两块折叠板21平齐,进而防止折叠板21发生折叠塌陷。
[0041]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式组装治疗舱,在需要对其进行运输时,将插板33从第一插槽31内抽出,再推动两块侧板1靠近彼此,使两块折叠板21基于连接板22和对应的侧板1转动而发生折叠,使得治疗舱的整体体积能够得到大幅压缩,治疗舱折叠后呈如图7所示的扁平状,便于堆叠运输,有利于提高运输车辆的单次运输量,进而提高运输效率;治疗舱抵达现场后搭建时,仅需将两块侧板拉开,使两块折叠板21再次展开直至形成如图1所示治疗舱的框体结构,再将插板33插入第一插槽31即可完成治疗舱的初步搭建,搭建速度快、效率高,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大规模的医疗系统的搭建。
[0042] 在一实施方式中,两个折叠机构2的连接板22均位于两个折叠机构2靠近彼此的一侧,可在对折叠机构2进行折叠时使折叠板21向内折叠而非向外折叠,有利于减小治疗舱折叠后的占用面积。
[0043] 如图3所示,优选的,连接板22上分别对应两块折叠板21设置有抵块221,当折叠板21转动至与侧板1垂直时,抵块221将与对应的折叠板21抵接,有利于辅助校准两块折叠板
21是否相互平齐。
[0044]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每块折叠板21的内侧分别开设有容纳槽212,容纳槽212内安装有支撑板213,支撑板213的顶边设置有转轴214且该顶边与折叠板21抵接,转轴214转动安装于容纳槽212内,当折叠板21转动至与侧板1垂直时,将支撑板213转出容纳槽212能够使其侧边与侧板1抵接,以形成三角支撑,对侧板1与相邻的折叠板21之间形成稳定支撑,对治疗舱的框体结构进一步的加强稳固。
[0045] 更进一步的,每个容纳槽212内均设置有电机215,电机215的输出轴端与转轴214传动连接,通过电机215控制支撑板213转动,有利于节省人,提高治疗舱的搭建效率。
[0046] 如图3所示,优选的,第一插槽31的槽底设置有第一开关34,第二插槽32的槽底设置有第二开关35,第一开关34和第二开关35分别与属于同一折叠机构2上的所有电机215电连接,在搭建治疗舱时,当折叠板21转动至与侧板1垂直以形成治疗舱的框体结构时,将插板33插入第一插槽31并使其触压第一开关34,第一开关34能够控制电机215驱动支撑板213转出容纳槽212,以形成三角稳固支撑;当需要折叠治疗舱以方便运输,将插板33从第一插槽31内抽出并使其触压第二开关35,第二开关35能够控制电机215驱动支撑板213收入容纳槽212,以消除侧板1与相邻的折叠板21之间的固定限制,以便治疗舱后续收拢折叠。在插板33改变折叠机构2的活动状态的同时改变了支撑板213在侧板1与折叠板21之间的支撑状态,有利于大幅提高治疗舱的搭建和折叠效率,同时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0047] 治疗舱可在其搭建完成后在其豁口区域搭建围帐,以提高治疗舱的密闭性,为了优化密封操作,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两块侧板1之间连接有隔离罩12,隔离罩12环绕于两块侧板1的边缘设置,且当治疗舱形成框体结构时,隔离罩12将被拉扯整平。
[0048]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