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具房

申请号 CN202410304878.8 申请日 2024-03-18 公开(公告)号 CN117905313B 公开(公告)日 2024-05-10
申请人 山东长峰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彬波; 杨苹; 郜天俊; 杨云军; 丁云云;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工具房,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房体 框架 ,所述房体框架外侧设有 屋顶 模 块 和房屋梁 体模 块,所述屋顶模块包括 角 状顶板、龙骨、中心柱和角状卡紧块,所述中心柱固定连接在所述角状顶板底部中间 位置 处,所述角状顶板滑动连接在所述龙骨顶部,本发明中,屋顶模块整体在房体框架的内侧进行竖向移动,两个侧挡与两个角状卡壳一起在房体框架的外侧进行竖向移动,采用内外同时改变位置并在 指定 区域直接对接构件的方式装配屋顶模块、房屋梁体模块与房体框架,从房体框架的外侧采用插接的方式依次装配多个外凸前板和外凸侧板到指定区域并改变所处位置,错开房体框架外侧对应位置的石块、树干等阻挡物,提高装配便利性与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工具房,包括房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框架(1)外侧设有屋顶(2)和房屋梁体模块(3),所述屋顶模块(2)包括状顶板(21)、龙骨(22)、中心柱(23)和角状卡紧块(24),所述中心柱(23)固定连接在所述角状顶板(21)底部中间位置处,所述角状顶板(21)滑动连接在所述龙骨(22)顶部,所述角状卡紧块(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角状卡紧块(24)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角状顶板(21)两端,角状顶板(21)的底部中间位置具有凹陷,使得角状顶板(21)的左右两部分能够通过中心柱(23)进行向内的状态改变;
所述房屋梁体模块(3)包括梁托(31)、侧挡(32)和角状卡壳(33),所述侧挡(32)与所述角状卡壳(3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挡(32)活动连接在所述梁托(31)的顶部,两个所述角状卡壳(33)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梁托(31)顶部,所述梁托(31)滑动连接在所述房体框架(1)外侧,两个所述角状卡紧块(24)与两个所述角状卡壳(33)卡合连接,两个所述侧挡(32)分别卡紧定位于所述角状顶板(21)前后两侧,所述屋顶模块(2)与所述房屋梁体模块(3)卡紧定位于所述房体框架(1)顶部;所述梁托(31)上开设有两个对应所述侧挡(32)的凹槽(311),所述凹槽(311)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板(34),所述侧挡(32)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组合架(35),所述组合架(35)的底端与所述弹板(3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房屋梁体模块(3)在房体框架(1)的外侧移动,侧挡(32)受到房体框架(1)上竖梁的阻挡,竖梁从内侧挤压侧挡(32),弹板(34)发生形变能够让侧挡(32)向外移动一段距离,侧挡(32)受结束后弹板(34)复原让侧挡(32)复位,达到了让侧挡(32)受力自动改变所处位置与复位的效果;
所述房体框架(1)外侧设有四周围挡模块(4),所述四周围挡模块(4)包括外凸前板(41)、纵梁(42)、外凸侧板(43)、横梁(44)和组合封布(45),所述外凸前板(41)通过所述纵梁(42)活动连接在所述房体框架(1)的前侧,所述外凸侧板(43)通过所述横梁(44)活动连接在所述房体框架(1)的侧边,所述组合封布(45)固定连接所述外凸前板(41)与所述外凸侧板(43)以封闭所述房体框架(1);所述纵梁(42)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凸前板(41)背面,所述外凸侧板(43)的背面固定连接两个对称分布的所述横梁(44),所述房体框架(1)的竖梁上开设有对应所述纵梁(42)与所述横梁(44)的引导槽(13),所述纵梁(42)与所述横梁(44)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所述引导槽(13)内部;纵梁(42)和横梁(44)在对应的引导槽(13)内部移动,使得外凸前板(41)与外凸侧板(43)在房体框架(1)的内侧进行向外的平移动;所述房体框架(1)背面螺接固定有背板(11),所述房体框架(1)前侧活动连接有位于相邻所述组合封布(45)之间的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状顶板(21)滑动连接在所述房体框架(1)内侧,两个所述角状卡紧块(24)从内侧接触所述房体框架(1)的竖梁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32)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应所述角状卡壳(33)的延伸卡壳(321),所述延伸卡壳(321)卡合连接在对应所述角状卡壳(33)内侧,所述角状卡紧块(2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卡块(25),所述延伸卡块(25)与对应的所述延伸卡壳(321)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32)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填充座(322),所述填充座(322)与所述角状顶板(21)底部中间位置的凹陷区域卡合连接,所述中心柱(23)表面贴紧所述填充座(322)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22)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组合块(221),所述梁托(31)与所述房体框架(1)的顶梁上均开设有对应所述组合块(221)的定位槽(5),所述组合块(221)卡合连接在对应所述定位槽(5)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12)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组合球头(121),所述组合球头(121)卡紧定位于所述房体框架(1)的顶梁底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工具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工具房。

背景技术

[0002] 工具房以平板件为房板,多个平板件、屋顶与屋顶梁体在指定区域进行定点安装,装配成用来存放工具的工具房。工具房设置在墙边等不影响外界活动的区域,工具房的角状屋顶和屋顶梁体从工具房房体框架的外侧吊升至房体框架的顶部,操作人员登高对位后从外侧进行螺接紧固作业,平板件对位到房体框架的侧边后从外侧进行螺接紧固作业。角状屋顶、屋顶梁体与平板件为固定结构的整体构件,角状屋顶、屋顶梁体与平板件进行整体的装配作业,针对高处装配的零件对位、承载与状态调整的便利性不足,同时工具房安装位置存在的石、树干等阻挡物也会影响角状屋顶、屋顶梁体和平板件的提升与对位装配,作业时需要操作人员经过多轮操作完成各零件在有限空间中的对位装配作业,影响工具房在指定区域的装配与使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具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具房,包括房体框架,所述房体框架外侧设有屋顶模块和房屋梁体模块,所述屋顶模块包括角状顶板、龙骨、中心柱和角状卡紧块,所述中心柱固定连接在所述角状顶板底部中间位置处,所述角状顶板滑动连接在所述龙骨顶部,所述角状卡紧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角状卡紧块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角状顶板两端,所述房屋梁体模块包括梁托、侧挡和角状卡壳,所述侧挡与所述角状卡壳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挡活动连接在所述梁托的顶部,两个所述角状卡壳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梁托顶部,所述梁托滑动连接在所述房体框架外侧,两个所述角状卡紧块与两个所述角状卡壳卡合连接,两个所述侧挡分别卡紧定位于所述角状顶板前后两侧,所述屋顶模块与所述房屋梁体模块卡紧定位于所述房体框架顶部;所述房体框架外侧设有四周围挡模块,所述四周围挡模块包括外凸前板、纵梁、外凸侧板、横梁和组合封布,所述外凸前板通过所述纵梁活动连接在所述房体框架的前侧,所述外凸侧板通过所述横梁活动连接在所述房体框架的侧边,所述组合封布固定连接所述外凸前板与所述外凸侧板以封闭所述房体框架;所述房体框架背面螺接固定有背板,所述房体框架前侧活动连接有位于相邻所述组合封布之间的板。
[0005] 进一步的,所述角状顶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房体框架内侧,两个所述角状卡紧块从内侧接触所述房体框架的竖梁表面。
[0006] 进一步的,所述梁托上开设有两个对应所述侧挡的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板,所述侧挡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组合架,所述组合架的底端与所述弹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0007] 进一步的,所述侧挡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应所述角状卡壳的延伸卡壳,所述延伸卡壳卡合连接在对应所述角状卡壳内侧,所述角状卡紧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卡块,所述延伸卡块与对应的所述延伸卡壳卡合连接。
[0008] 进一步的,所述侧挡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填充座,所述填充座与所述角状顶板底部中间位置的凹陷区域卡合连接,所述中心柱表面贴紧所述填充座顶部。
[0009] 进一步的,所述龙骨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组合块,所述梁托与所述房体框架的顶梁上均开设有对应所述组合块的定位槽,所述组合块卡合连接在对应所述定位槽内部。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凸前板背面,所述外凸侧板的背面固定连接两个对称分布的所述横梁,所述房体框架的竖梁上开设有对应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的引导槽,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所述引导槽内部。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门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组合球头,所述组合球头卡紧定位于所述房体框架的顶梁底部。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本发明通过角状顶板的左右两部分向内移动改变状态后,让屋顶模块整体在房体框架的内侧进行竖向移动,两个侧挡受向外移动后,与两个角状卡壳一起通过梁托在房体框架的外侧跟随屋顶模块进行竖向移动,角状顶板从房体框架的顶部移出后复原并直接对接到复原后的两个侧挡与角状卡壳之间,采用内外同时改变位置并在指定区域直接对接构件的方式装配屋顶模块、房屋梁体模块与房体框架,从房体框架的外侧采用插接的方式依次装配多个外凸前板和外凸侧板到指定区域并改变所处位置,能够根据房体框架安装区域的外部环境,错开房体框架外侧对应位置的石块、树干等阻挡物,有利于操作人员在指定的区域和有限的空间中,稳定便利地进行工具房各个构件的对位装配作业,提高装配便利性与效率。
[0014] 2、本发明中,外凸前板通过纵梁活动连接在房体框架的前侧,外凸侧板通过横梁活动连接在房体框架的侧边,有利于平方向的改变外凸前板与外凸侧板在房体框架的四个竖梁之间的所处位置,多个外凸前板和外凸侧板能够进行单独的位置改变,也能够多个同时进行位置改变,有利于扩展房体框架的内侧空间,同时适配工具房外部环境,配合通过两个组合球头连接在房体框架上的门板,根据需求改变门板的开启方式,提高工具房在指定区域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中房体框架与四周围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中房屋梁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中屋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房体框架;11、背板;12、门板;121、组合球头;13、引导槽;2、屋顶模块;21、角状顶板;22、龙骨;221、组合块;23、中心柱;24、角状卡紧块;25、延伸卡块;3、房屋梁体模块;31、梁托;311、凹槽;32、侧挡;321、延伸卡壳;322、填充座;33、角状卡壳;34、弹板;35、组合架;4、四周围挡模块;41、外凸前板;42、纵梁;43、外凸侧板;44、横梁;45、组合封布;5、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有关本发明的具体机械结构,在以下配合参考图1至图5对结构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23]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工具房,包括房体框架1,房体框架1外侧设有屋顶模块2和房屋梁体模块3,屋顶模块2包括角状顶板21、龙骨22、中心柱23和角状卡紧块24,中心柱23固定连接在角状顶板21底部中间位置处,角状顶板21滑动连接在龙骨22顶部,角状卡紧块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角状卡紧块24对称固定连接在角状顶板21两端,房屋梁体模块3包括梁托31、侧挡32和角状卡壳33,侧挡32与角状卡壳3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侧挡32活动连接在梁托31的顶部,两个角状卡壳33对称固定连接在梁托31顶部,梁托31滑动连接在房体框架1外侧,两个角状卡紧块24与两个角状卡壳33卡合连接,两个侧挡32分别卡紧定位于角状顶板21前后两侧,屋顶模块2与房屋梁体模块3卡紧定位于房体框架1顶部,房体框架1外侧设有四周围挡模块4,四周围挡模块4包括外凸前板41、纵梁42、外凸侧板43、横梁44和组合封布45,外凸前板41通过纵梁42活动连接在房体框架1的前侧,外凸侧板
43通过横梁44活动连接在房体框架1的侧边,组合封布45固定连接外凸前板41与外凸侧板
43以封闭房体框架1,房体框架1背面螺接固定有背板11,房体框架1前侧活动连接有位于相邻组合封布45之间的门板12。
[0024] 房体框架1用于支撑并组合其它零件,房体框架1由一个底板、四个竖梁和一个顶梁组成,四个竖梁分别固定在底板的顶部四角,四个竖梁的顶部分别与顶梁的底部四角固定,增强房体框架1整体使用的稳定性。房体框架1的外侧设置有屋顶模块2和房屋梁体模块3,屋顶模块2与房屋梁体模块3对位连接在房体框架1的顶梁外侧。
[0025] 屋顶模块2由角状顶板21、龙骨22、中心柱23和角状卡紧块24组成,中心柱23固定连接在角状顶板2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角状顶板21的底部中间位置具有凹陷,使得角状顶板21的左右两部分能够通过中心柱23进行向内的状态改变。角状顶板21位于龙骨22的上方,角状顶板21的底部具有滑动在龙骨22顶部连通槽内的配合滑动块,通过该配合滑动块与连通槽的配合,实现了角状顶板21与龙骨22的滑动连接,能够让角状顶板21在龙骨22的顶部稳定的进行状态改变作业。角状卡紧块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角状卡紧块24对称固定连接在角状顶板21的两端,两个角状卡紧块24配合角状顶板21以对接房屋梁体模块3。角状顶板21的左右两部分向内移动改变状态后,能够让角状顶板21带着龙骨22与角状卡紧块24进入到房体框架1内侧,两个角状卡紧块24从内侧接触房体框架1的竖梁表面,将角状顶板21水平置于房体框架1的内侧,角状顶板21和两个角状卡紧块24能够在房体框架1的内侧沿着竖梁向上移动,让角状顶板21向房体框架1的顶梁靠近,有利于从房体框架1的内侧进行角状顶板21的位置改变作业,达到了从房体框架1的内侧进行屋顶模块2的对位装配的效果。
[0026] 房屋梁体模块3由梁托31、侧挡32和角状卡壳33组成,侧挡32与角状卡壳3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侧挡32活动连接在梁托31的顶部,两个角状卡壳33对称固定连接在梁托31的顶部。梁托31上开设有两个对应侧挡32的凹槽311,凹槽3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板34,侧挡3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组合架35,组合架35的底端与弹板3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将两个侧挡32稳定的连接在梁托31的上方。梁托31滑动连接在房体框架1的外侧,梁托31能够在房体框架1的竖梁外侧沿着竖梁进行位置移动,有利于改变房屋梁体模块3在房体框架1上的所处位置,同时房屋梁体模块3能够跟随处于房体框架1内侧的屋顶模块2一起进行位置改变作业。房屋梁体模块3在房体框架1的外侧移动,侧挡32受到房体框架1上竖梁的阻挡,竖梁从内侧挤压侧挡32,弹板34发生形变能够让侧挡32向外移动一段距离,侧挡32受力结束后弹板34复原让侧挡32复位,达到了让侧挡32受力自动改变所处位置与复位的效果。侧挡3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应角状卡壳33的延伸卡壳321,延伸卡壳321卡合连接在对应角状卡壳33的内侧,能够让侧挡32稳定的进行位置改变。角状顶板21从房体框架1的顶梁内侧向上竖向移出后,房屋梁体模块3移动到顶梁的外侧并定位在顶梁外侧,角状顶板21的左右两部分发生形变让角状顶板21复原,使得两个角状卡紧块24向外移动并卡紧到两个角状卡壳33内部,角状卡紧块2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卡块25,两个延伸卡块25分别卡紧到两个延伸卡壳321内部,将角状顶板21对接到房屋梁体模块3内侧。两个侧挡32从顶梁的外侧移动到顶梁的上方,两个侧挡32复原向角状顶板21的前后两侧靠近,两个侧挡32分别卡紧定位在角状顶板21的前后两侧,组合两个侧挡32与角状顶板21,有利于直接对位装配改变位置后的屋顶模块2与房屋梁体模块3。侧挡3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填充座322,填充座322与角状顶板21底部中间位置的凹陷区域卡合连接,中心柱23表面贴紧填充座322的顶部,达到了从角状顶板21底部中间区域支撑定形角状顶板21的效果。龙骨22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组合块221,梁托31与房体框架1的顶梁上均开设有对应组合块221的定位槽5,在房体框架1的顶梁上对接屋顶模块2与房屋梁体模块3后,推动组合块221让组合块221卡紧到对应的定位槽5内部,将屋顶模块2与房屋梁体模块3卡紧定位在房体框架1顶部。从房体框架1的内外两侧同时进行屋顶模块2与房屋梁体模块3的位置改变作业,移动到房体框架1的顶梁上的指定位置后,改变状态后的屋顶模块2复原并直接对接到房屋梁体模块3上,起到了在指定区域直接对接屋顶模块2与房屋梁体模块3的作用,通过多个组合块221将屋顶模块2和房屋梁体模块3紧固定位在房体框架1的顶梁上,采用内外同时对接的方式装配完成屋顶模块2、房屋梁体模块3与房体框架1,有利于操作人员稳定快速的向房体框架1上对位装配屋顶模块2和房屋梁体模块3。
[0027] 房体框架1的外侧设置有四周围挡模块4,在对位装配屋顶模块2与房屋梁体模块3后,在房体框架1的竖梁外侧进行四周围挡模块4的对位装配作业。四周围挡模块4由外凸前板41、纵梁42、外凸侧板43、横梁44和组合封布45组成,纵梁42固定连接在外凸前板41的背面,外凸侧板43的背面固定连接两个对称分布的横梁44,房体框架1的竖梁上开设有对应纵梁42与横梁44的引导槽13,纵梁42与横梁44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引导槽13内部,外凸前板41通过纵梁42活动连接在房体框架1的前侧,外凸侧板43通过横梁44活动连接在房体框架1的侧边。纵梁42和横梁44在对应的引导槽13内部移动,使得外凸前板41与外凸侧板43在房体框架1的内侧进行向外的水平移动,有利于改变外凸前板41与外凸侧板43的所处位置。组合封布45固定连接外凸前板41与外凸侧板43,组合封布45对应的侧边与房体框架1的对应侧边固定,起到连接多个外凸前板41与外凸侧板43并封闭房体框架1内侧空间的作用。组合封布45在外凸前板41与外凸侧板43发生位置移动时,组合封布45对应的部分能够发生形变,组合封布45的对应部分跟随移动的外凸前板41与外凸侧板43发生延展,配合外凸前板
41与外凸侧板43的移动并持续封闭房体框架1的内侧空间。多个外凸前板41和外凸侧板43能够进行单独的位置改变,也能够多个同时进行位置改变,有利于扩展房体框架1的内侧空间,根据房体框架1安装区域的外部环境,改变指定的外凸前板41和外凸侧板43,能够有效的错开房体框架1外侧的阻挡物(如石块、植物和树干),处于竖向位置的多个外凸前板41和外凸侧板43都能够改变成阶梯状,有利于操作人员登高进行部分操作。房体框架1的背面螺接固定有背板11,房体框架1的前侧活动连接有位于相邻组合封布45之间的门板12,门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组合球头121,组合球头121卡紧定位于房体框架1的顶梁底部,便于进行门板12与背板11向房体框架1上的装配作业。两个组合球头121中的一个组合球头121与房体框架1的顶梁分离,通过另一个组合球头121能够进行门板12在房体框架1内侧的位置改变,能够向内和向外的移动门板12,同时能够让门板12贴着四周围挡模块
4发生向上的转动,有利于改变门板12的所处位置,达到了根据需求改变门板12的开启方式的效果。
[002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房体框架1定位安装在指定安装区域,角状顶板21的左右两部分向内移动改变状态后,角状顶板21带着龙骨22与角状卡紧块24进入到房体框架1内侧,两个角状卡紧块24从内侧接触房体框架1的竖梁表面,梁托31从外侧连接房体框架1的竖梁,竖梁从内侧挤压侧挡32让侧挡32向外移动一段距离,角状顶板21和两个角状卡紧块24在房体框架1的内侧沿着竖梁向上移动,梁托31带着两个侧挡32和两个角状卡壳33同时在房体框架1的外侧沿着竖梁向上移动,角状顶板21从房体框架1的顶梁内侧向上竖向移出后,角状顶板21复原让两个角状卡紧块24向外移动并卡紧到两个角状卡壳33内部,两个延伸卡块25分别卡紧到两个延伸卡壳321内部,两个侧挡32复位分别卡紧定位在角状顶板21的前后两侧,直接对接屋顶模块2与房屋梁体模块3,推动组合块221卡紧到对应的定位槽5内部,装配完成屋顶模块2、房屋梁体模块3与房体框架1,纵梁42插入房体框架1对应的竖梁,将外凸前板41连接到房体框架1的前侧,横梁44插入房体框架1对应的竖梁,将外凸侧板43连接到房体框架1的侧边,调整多个外凸前板41与外凸侧板43的位置,错开房体框架1外侧对应位置的石块、树干等阻挡物,将多个组合封布45分别连接房体框架1、对应的外凸前板41与外凸侧板43,背板11通过螺栓固定在房体框架1的背面,在指定区域的有限空间中装配完成工具房。
[002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