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给水;排水 / 下水道,污水井 / 下水管道系统 / 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施工方法及其分流改造结构

一种旧城区市政排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施工方法及其分流改造结构

申请号 CN202311639407.4 申请日 2023-12-01 公开(公告)号 CN117513505A 公开(公告)日 2024-02-06
申请人 诚通凯胜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兆贵; 戎久杰; 丁陈军; 曹忠涛;
摘要 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旧城区市政排 水 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施工方法及其分流改造结构,涉及旧城区改造的技术领域,包括在原有市政排水系统的管路上进行挖设,直至挖通原有的地下排水暗渠;在原有地下排水暗渠的 侧壁 上安装支护结构;将雨水管路安装在支护结构上,并规划好雨水管路的布置线路,将雨水管路与河道或 灌溉 水渠连通;在原有市政排水系统的集水井内安装导流结构,导流结构安装在靠近集水井顶部的 位置 ,并将导流结构与雨水管路接通,地面雨水汇集到集水井后,通过导流结构引导并进入雨水管路内;在雨水管路的顶部浇筑 混凝土 ,形成混凝土层。本申请具有在对老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进行改造时,降低对生态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影响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旧城区市政排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管路开挖,在原有市政排水系统的管路上进行挖设,直至挖通原有的地下排水暗渠(1);
S2、支护结构(2)安装,在原有地下排水暗渠(1)的侧壁上安装支护结构(2);
S3、雨水管路(3)安装,将雨水管路(3)安装在支护结构(2)上,并规划好雨水管路(3)的布置线路,将雨水管路(3)与河道或灌溉水渠连通;
S4、导流结构(6)安装,在原有市政排水系统的集水井(5)内安装导流结构(6),导流结构(6)安装在靠近集水井(5)顶部的位置,并将导流结构(6)与雨水管路(3)接通,地面雨水汇集到集水井(5)后,通过导流结构(6)引导并进入雨水管路(3)内;
S5、混凝土层(7)施工,在雨水管路(3)的顶部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7),进而将雨水管路(3)掩埋在地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雨水管路(3)安装时,在雨水管路(3)周围的土层内埋设好渗水管道(4),并将渗水管道(4)与雨水管路(3)连通。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施工方法的分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路(3)包括导流管道(31)、排水沟(32)和滤水盖板(33),所述导流管道(31)用于安装在支护结构(2)上,所述渗水管道(4)与雨水管路(3)连通,所述排水沟(32)安装在导流管道(31)的顶部,且所述排水沟(32)与集水井(5)连通,所述排水沟(32)连通有连接管(321),所述连接管(321)与导流管道(31)连通,所述滤水盖板(33)扣接在排水沟(32)的顶部,所述滤水盖板(33)上开设有若干通水口(331),所述混凝土层(7)铺设在滤水盖板(33)上,且所述混凝土层(7)上设置有若干与通水口(331)连通的渗水孔(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护结构(2)包括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原有地下排水暗渠(1)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架(2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导流管道(31)的固定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1)上的第一夹套(22)、滑动设置在支撑架(21)上的第二夹套(23)、以及用于阻止第二夹套(23)滑动的固定件(24),所述第一夹套(22)和第二夹套(23)上均设置有与导流管道(31)相适配的夹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结构(6)包括固定设置在集水井(5)内的安装架(61)、以及固定设置在安装架(61)上的进水桶(62),所述进水桶(62)的顶部开口设置,所述导流管道(31)与进水桶(6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桶(62)内固定设置有滤水笼(621),所述导流管道(31)延伸至滤水笼(62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桶(62)的底壁开设有落料口(622),所述进水桶(62)内滑动设置有压盖(623),所述压盖(623)用于封闭落料口(622),所述进水桶(62)内设置有用于驱使压盖(623)滑动的驱动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螺杆(611)、套杆(624)和转盘(612),所述传动螺杆(611)转动设置在安装架(61)上,所述套杆(624)固定设置在压盖(623)上,且所述套杆(624)与安装架(61)滑动配合,所述套杆(624)内开设有与传动螺杆(611)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传动螺杆(611)穿设于套杆(624)内且与套杆(624)螺纹配合,所述转盘(612)与传动螺杆(611)同轴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螺杆(611)上固定设置有清理架(626),所述清理架(626)上固定设置有刷板(627),所述刷板(627)上设置有刷毛,刷毛与进水桶(62)内的底壁抵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旧城区市政排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施工方法及其分流

改造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旧城区改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施工方法及其分流改造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老旧城区内的排水系统主要是采用雨污集中处理的方式,通过设置在地下的排水暗渠和路面集水井对生活、生产污水以及降雨时的雨水进行集中混合后,直接排向污水处理厂,这无疑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且多余的污水则会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河流中,并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同时也为雨季时城市内涝的出现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为缓解污水处理厂的压力、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功能、优化城市生态环境,需要对老旧城区的污水管网重新进行规划。
[0003] 目前,污水管网重新规划时,需要拆除老旧管井和原有管道,并新建新的雨污水管网,这会导致原有的排水系统临时部分瘫痪,且工期较长,城市资源占用率大,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发明内容
[0004] 正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施工方法及其分流改造结构,具有在对老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进行改造时,降低对生态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影响的效果。
[0005]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管路开挖,在原有市政排水系统的管路上进行挖设,直至挖通原有的地下排水暗渠;
S2、支护结构安装,在原有地下排水暗渠的侧壁上安装支护结构;
S3、雨水管路安装,将雨水管路安装在支护结构上,并规划好雨水管路的布置线
路,将雨水管路与河道或灌溉水渠连通;
S4、导流结构安装,在原有市政排水系统的集水井内安装导流结构,导流结构安装在靠近集水井顶部的位置,并将导流结构与雨水管路接通,地面雨水汇集到集水井后,通过导流结构引导并进入雨水管路内;
S5、混凝土层施工,在雨水管路的顶部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进而将雨水管路掩埋在地底。
[000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原有的市政排水地下暗渠的基础上安装雨水管路,并在原有的市政集水井内安装专的导流结构,将进入集水井内的地面雨水引导至雨水管路内,再通过雨水管道直接将雨水排放到河道或灌溉水渠内,同时,保留原有的地下暗渠,通过地下暗渠将生活、生产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从而有效缓解污水处理厂的压力,并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功能,而通过对雨水和生活、生产污水的分流处理,大大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对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的过程中,通过保留原有的市政排水系统中的一部分结构,使得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并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且由于地下暗渠的保留,不需要对原有的生活、生产排水管网进行改道,进而大大降低了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0007] 可选的,雨水管路安装时,在雨水管路周围的土层内埋设好渗水管道,并将渗水管道与雨水管路连通。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雨水管路内的部分雨水进入渗水管道内,再通过渗水管道流出并渗入周围的土层内,进而对周围的土壤和植被进行养护。
[0009]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结构,所述雨水管路包括导流管道、排
水沟和滤水盖板,所述导流管道用于安装在支护结构上,所述渗水管道与雨水管路连通,所述排水沟安装在导流管道的顶部,且所述排水沟与集水井连通,所述排水沟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导流管道连通,所述滤水盖板扣接在排水沟的顶部,所述滤水盖板上开设有若干通水口,所述混凝土层铺设在滤水盖板上,且所述混凝土层上设置有若干与通水口连通的渗水孔。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雨水在向集水井汇集的过程中,部分雨水通过混凝土层上的渗水孔,以及滤水盖板上的通水口进去排水沟内,之后通过连接管直接进入导流管道内,降低集水井对路面积水的降排水压力。
[0011] 可选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原有地下排水暗渠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导流管道的固定组件。
[0012]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第一夹套、滑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第二夹套、以及用于阻止第二夹套滑动的固定件,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上均设置有与导流管道相适配的夹槽。
[0013] 可选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集水井内的安装架、以及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上的进水桶,所述进水桶的顶部开口设置,所述导流管道与进水桶连通。
[0014] 可选的,所述进水桶内固定设置有滤水笼,所述导流管道延伸至滤水笼内。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进水桶呃逆设置滤水笼,并将导流管道延伸至滤水笼内,有效避免路面的一些杂物或落叶等进入导流管道内,导致导流管道或渗水管道堵塞。
[0016] 可选的,所述进水桶的底壁开设有落料口,所述进水桶内滑动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用于封闭落料口,所述进水桶内设置有用于驱使压盖滑动的驱动组件。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过大,超过导流管道的最大排水量,进而导致路面积水严重时,通过驱动组件驱使压盖滑动,使落料口打开,进入集水井内的水从落料口进入地下排水暗渠并排出,可有效缓解导流管道的降排水压力,同时,通过落料口的设置,还能便于对进水桶内的杂物或落叶进行清理。
[0018]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螺杆、套杆和转盘,所述传动螺杆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套杆固定设置在压盖上,且所述套杆与安装架滑动配合,所述套杆内开设有与传动螺杆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传动螺杆穿设于套杆内且与套杆螺纹配合,所述转盘与传动螺杆同轴固定连接。
[0019] 可选的,所述传动螺杆上固定设置有清理架,所述清理架上固定设置有刷板,所述刷板上设置有刷毛,刷毛与进水桶内的底壁抵接。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螺杆在转动并使压盖滑动,使落料口打开的同时,传动螺杆带动清理架转动,并配合向进水桶内冲水,通过刷板刷洗进水桶内,进水桶内的杂物或落叶通过落料口进入地下排水暗渠内,使对进水桶内的杂物或落叶清理的时候更加便捷。
[0021]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通过在原有的市政排水地下暗渠的基础上安装雨水管路,并在原有的市
政集水井内安装专门的导流结构,将进入集水井内的地面雨水引导至雨水管路内,再通过雨水管道直接将雨水排放到河道或灌溉水渠内,同时,保留原有的地下暗渠,通过地下暗渠将生活、生产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从而有效缓解污水处理厂的压力,并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功能,而通过对雨水和生活、生产污水的分流处理,大大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对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的过程中,通过保留原有的市政排水系统中的一部分结构,使得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并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且由于地下暗渠的保留,不需要对原有的生活、生产排水管网进行改道,进而大大降低了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0022] 2.路面上的雨水在向集水井汇集的过程中,部分雨水通过混凝土层上的渗水孔,以及滤水盖板上的通水口进去排水沟内,之后通过连接管直接进入导流管道内,降低集水井对路面积水的降排水压力。
[0023] 3.当降雨量过大,超过导流管道的最大排水量,进而导致路面积水严重时,通过驱动组件驱使压盖滑动,使落料口打开,即可,可有效缓解导流管道的降排水压力,同时,通过落料口的设置,还能便于对进水桶内的杂物或落叶进行清理。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集水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雨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表达排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表达导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记说明:1、地下排水暗渠;2、支护结构;21、支撑架;211、腰形槽;22、第一夹套;23、第二夹套;231、滑套;24、固定件;3、雨水管路;31、导流管道;311、进水管;312、管套;32、排水沟;321、连接管;33、滤水盖板;331、通水口;4、渗水管道;5、集水井;6、导流结构;
61、安装架;611、传动螺杆;612、转盘;62、进水桶;621、滤水笼;622、落料口;623、压盖;624、套杆;625、固定架;626、清理架;627、刷板;7、混凝土层;71、渗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施工方法。参照图1,包括以下步骤:S1、管路开挖;
根据旧城区原有市政排水系统地下排水暗渠1的布局图,利用冲击钻、挖掘机等设备在原有地下排水暗渠1上方的地面上进行挖设,直至挖通原有的地下排水暗渠1。
[0028] S2、支护结构2安装;在原有地下排水暗渠1的侧壁上安装支护结构2,支护结构2的安装位置靠近地下
排水暗渠1的顶部。
[0029] S3、雨水管路3安装;将雨水管路3安装在支护结构2上,并规划好雨水管路3的布置线路,将雨水管路3
与河道或灌溉水渠连通,同时,通过混凝土封闭地下排水暗渠1与周围河道的连通口。
[0030] 雨水管路3安装时,规划好渗水管道4的安装位置,在雨水管路3周围的土层内挖设好预埋槽,并在预埋槽内铺设好渗水管道4,并将渗水管道4与雨水管路3连通,渗水管道4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出水孔,渗水管道4安装完成后,在预埋槽内回填土,对渗水管道4进行掩埋,之后根据地面结构层的材质设置对应的回填材料,对预埋槽进行封闭,渗水管道4的埋设位置一般设置在周围植被较多的地方,进入雨水管路3内的部分雨水进入渗水管道4内,再通过渗水管道4流出并渗入周围的土层内,进而对周围的土壤和植被进行养护。
[0031] S4、导流结构6安装;参照图1、2,在原有市政排水系统的集水井5内安装导流结构6,导流结构6安装在靠近集水井5顶部的位置,并将导流结构6与雨水管路3接通,地面上的雨水汇集到集水井5后,直接通过导流结构6引导并进入雨水管路3内;
S5、混凝土层7施工;
参照图2,雨水管路3安装完成后,在雨水管路3的顶部架设浇筑模板,之后,向浇筑模板里面灌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7,对地下排水暗渠1进行封闭,进而将雨水管路3掩埋在地底。
[0032]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原有的市政排水地下暗渠的基础上安装雨水管路3,并在原有的市政集水井5内安装专门的导流结构6,将进入集水井5内的地面雨水引导至雨水管路3内,再通过雨水管道直接将雨水排放到河道或灌溉水渠内,同时,保留原有的地下暗渠,通过地下暗渠将生活、生产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从而有效缓解污水处理厂的压力,并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功能,而通过对雨水和生活、生产污水的分流处理,大大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对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的过程中,通过保留原有的市政排水系统中的一部分结构,使得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并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且由于地下暗渠的保留,不需要对原有的生活、生产排水管网进行改道,进而大大降低了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0033]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结构。
[0034] 参照图1、3,一种旧城区市政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结构包括雨水管路3、支护结构2和导流结构6,雨水管路3包括导流管道31、排水沟32和滤水盖板33,且排水沟32与集水井5连通,参照图3、4,导流管道31的侧壁连通有多个进水管311,排水沟32的底部连通有多个连接管321,连接管321与进水管311一一对应,将导流管道31固定在支护结构2上,导流管道31安装完成后,安装临时支撑将排水沟32安装在导流管道31的顶部,并使排水沟32上的连接管321与对应的进水管311对接,连接管321在与进水管311对接时,在连接管321与进水管311的连接端套设管套312,并在管套312内涂抹防水密封胶,对管套312与进水管311、连接管32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相邻两排水沟32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混凝土密封固定。
[0035] 参照图3、5,排水沟32的顶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滤水盖板33相适配,滤水盖板33上开设有若干通水口331,排水口在安装完成后,将滤水盖板33扣接在排水沟32的顶部的安装槽内,混凝土层7在铺设时,排水沟32和滤水盖板33均埋设在混凝土层7内,且在混凝土层7上预留好若干与通水口331连通的渗水孔71;路面上的雨水在向集水井5汇集的过程中,部分雨水通过混凝土层7上的渗水孔71,以及滤水盖板33上的通水口331进去排水沟32内,之后通过连接管321直接进入导流管道31内,降低集水井5对路面积水的降排水压力。
[0036] 参照图4,支护结构2包括支撑架21,支撑架21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原有地下排水暗渠1的侧壁上,支撑架2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导流管道31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1上的第一夹套22、滑动设置在支撑架21上的第二夹套23、以及用于阻止第二夹套23滑动的固定件24,第二夹套23上固定设置有滑套231,滑套231套设在支撑架21上且与支撑架21滑动配合,第一夹套22和第二夹套23上均设置有与导流管道31相适配的夹槽,固定件24包括螺栓,滑套231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孔,支撑架21上沿滑套231的滑动方向开设有腰形槽211,螺栓穿设于安装孔和腰形槽211内,螺栓上螺纹连接螺母,将导流管道31安装在第一夹套22与第二夹套23之间,驱使第二夹套23滑动,将导流管道31夹设在第一夹套22与第二夹套23上的夹槽内,之后拧紧螺栓与螺母,对滑套231进行固定,进而将导流管道
31固定在支撑架21上。
[0037] 参照图6,导流结构6包括固定设置在集水井5内的安装架61、以及固定设置在安装架61上的进水桶62,安装架61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集水井5的侧壁上,进水桶62在安装时,进水桶62与集水井5的侧壁之间的缝隙处通过混凝土密封,进水桶62的顶部开口设置,进水桶62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传统的市政排水系统中,集水井5的两侧通常都会连通地下排水暗渠1,而两侧地下排水暗渠1内的导流管道31分别穿设于进水桶6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且与进水桶62连通。
[0038] 参照图6,进水桶62内固定设置有滤水笼621,集水井5两侧地下排水暗渠1内的导流管道31均延伸至滤水笼621内;通过在进水桶62内设置滤水笼621,并将导流管道31延伸至滤水笼621内,有效避免路面的一些杂物或落叶等进入导流管道31内,导致导流管道31或渗水管道4堵塞。
[0039] 参照图6,进水桶62的底壁开设有落料口622,进水桶62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压盖623,压盖623与落料口622相适配,进水桶62内设置有用于驱使压盖623滑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螺杆611、套杆624和转盘612,传动螺杆611转动设置在安装架61上,且传动螺杆611的轴向竖直,套杆624固定设置在压盖623上,进水桶62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架625,固定架625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通孔,套杆624穿设于通孔且与固定架625滑动配合,套杆624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导向条,导向条的长度方向与套杆624的长度方向一致,固定架625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通孔连通的导向槽,导向条滑动穿设在导向槽内,套杆624内开设有与传动螺杆611相适配的内螺纹,传动螺杆611穿设于套杆624内且与套杆624螺纹配合,转盘612与传动螺杆611同轴固定连接。
[0040] 当降雨量过大,超过导流管道31的最大排水量,进而导致路面积水严重时,通过转动转盘612驱使传动螺杆611转动,进而驱使压盖623滑动,使落料口622打开,进入集水井5内的水从落料口622进入地下排水暗渠1并排出,可有效缓解导流管道31的降排水压力。
[0041] 参照图6,传动螺杆611上固定设置有清理架626,清理架626上固定设置有刷板627,刷板627上设置有刷毛,刷毛与进水桶62内的底壁抵接;在需要对进水桶62内的杂物或落叶进行清理时,传动螺杆611在转动并使压盖623滑动,使落料口622打开的同时,传动螺杆611带动清理架626转动,并配合向进水桶62内冲水,通过刷板627刷洗进水桶62内,进水桶62内的杂物或落叶通过落料口622进入地下排水暗渠1内,从而便于对进水桶62内的杂物或落叶进行清理。
[0042]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