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给水;排水 / 下水道,污水井 / 下水管道系统 / 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

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010378802.1 申请日 2020-05-07 公开(公告)号 CN111395491B 公开(公告)日 2021-03-16
申请人 广东中立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楚文;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市政施工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市政雨污分 流管 道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挖工作基坑;步骤(2),安装动 力 设备;步骤(3),安装顶管设备;步骤(4),拆除 导向管 ;步骤(5),顶管;其中, 润滑剂 包括以下 质量 份数的组分: 硬脂酸 钠30‑40份; 丙烯酸 乳液20‑25份;填料15‑25份; 水 15‑20份;N,N‑二甲基 乙醇 胺3‑6份;羟乙基 纤维 素1‑2份;1,2‑丙二醇0.5‑1份。本发明具有使得雨污分流管道更加容易被顶进 土壤 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挖工作基坑: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雨污分流管道的安装位置,并沿雨污分流管道的长度延伸方向开挖若干个工作基坑;
步骤(2),安装动设备:在工作基坑内根据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位置固定动力设备以及顶管轨道,顶管轨道用于预固定雨污分流管道以预固定雨污分流管道的顶进方向;
步骤(3),安装顶管设备:在顶管轨道上安装顶管设备,并在顶管设备上加设导向管,启动动力设备给导向管推动力以推动顶管设备部分进入土壤中,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入位置以及顶入方向初步确定;
步骤(4),拆除导向管,将导向管从顶管设备上拆除;
步骤(5),顶管:在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表面均匀涂覆润滑剂,并将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安装在部分置于土壤内的顶管设备上,利用动力设备持续为雨污分流管道提供顶进动力,使得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被顶进至土壤中,直至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被顶进至部分伸出于土壤外时,再继续安装表面已涂覆润滑剂的另一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重复以上操作,直至雨污分流管道被顶进至另一工作基坑中,完成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
其中,所述润滑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硬脂酸钠30-40份;
丙烯酸乳液20-25份;
填料15-25份;
15-20份;
N,N-二甲基乙醇胺3-6份;
羟乙基纤维素1-2份;
1,2-丙二醇0.5-1份;
三甲基0.2-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滑石粉、白粉、纳米膨润土、蒙脱土、高岭土、微硅粉、二化锆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滑石粉5-10份;
纳米碳酸钙5-7份;
二氧化锆5-8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滑石粉7份;
纳米碳酸钙6份;
二氧化锆7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漂珠1-3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珠的粒径为15-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酒石酸钾钠0.3-0.5份。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烷浸渍剂0.5-1份。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润滑剂的各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润滑剂。

说明书全文

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市政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为了更好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轻污水处理的成本和压,通常会对收集初期雨水排入污水管网进行处理。通过会在管道内加固一层过滤板以将管道内的空间分割成两个部分,且污水及雨水均从管道中的过滤板的上半部分进入,经过滤板过滤后,污水从管道中的过滤板的上半部分排出至污水厂处理,雨水从管道中的过滤板的下半部分直接排出至河道,从而实现雨污分流的处理。
[0003] 现有的市政雨污分流管道通常采用顶管的方式进行施工,一般是先在开挖工作基坑,然后在雨污分流管道外周涂抹一层润滑涂料,再在工作基坑内利用顶管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雨污分流管道与周围土壤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壤中,当一节预制管节完成顶进土壤后,再下第二节预制管节继续顶进,从而使得雨污分流管道埋设于两坑之间以完成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需要埋设的管道比较长的时候,管道外壁与周围土壤间的摩擦力也会随着长度的加长而逐渐增大,但现有的润滑涂料所形成的润滑涂层的耐磨性较差,润滑涂层在雨污分流管道的顶进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磨损,从而可能导致雨污分流管道在顶进过程中与土壤的摩擦力更大,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进操作更加困难,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
[0006]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步骤(1),开挖工作基坑: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雨污分流管道的安装位置,并沿雨污分流管道的长度延伸方向开挖若干个工作基坑;
[0009] 步骤(2),安装动力设备:在工作基坑内根据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位置固定动力设备以及顶管轨道,顶管轨道用于预固定雨污分流管道以预固定雨污分流管道的顶进方向;
[0010] 步骤(3),安装顶管设备:在顶管轨道上安装顶管设备,并在顶管设备上加设导向管,启动动力设备给导向管推动力以推动顶管设备部分进入土壤中,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入位置以及顶入方向初步确定;
[0011] 步骤(4),拆除导向管,将导向管从顶管设备上拆除;
[0012] 步骤(5),顶管:在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表面均匀涂覆润滑剂,并将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安装在部分置于土壤内的顶管设备上,利用动力设备持续为雨污分流管道提供顶进动力,使得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被顶进至土壤中,直至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被顶进至部分伸出于土壤外时,再继续安装表面已涂覆润滑剂的另一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重复以上操作,直至雨污分流管道被顶进至另一工作基坑中,完成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
[0013] 其中,所述润滑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14] 硬脂酸钠30-40份;
[0015] 丙烯酸乳液20-25份;
[0016] 填料15-25份;
[0017] 水15-20份;
[0018] N,N-二甲基乙醇胺3-6份;
[0019] 羟乙基纤维素1-2份;
[0020] 1,2-丙二醇0.5-1份。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N,N-二甲基乙醇胺、羟乙基纤维素与1,2-丙二醇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润滑层的耐磨性能,使得润滑层在雨污分流管道的顶进过程中更加不容易被磨损,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润滑层的使用寿命,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操作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0022] 同时,还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润滑层的摩擦系数,使得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在顶进过程中与土壤的摩擦力更小,从而使得雨污分流管道更容易被顶进土壤中,进而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操作更加容易。
[0023]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填料包括滑石粉、白粉、纳米膨润土、蒙脱土、高岭土、微粉、二化锆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形成填料,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润滑剂干燥所形成的润滑层的密实度,使得润滑层更加不容易开裂、更加不容易被磨损,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延长雨污分流管道表面的润滑层的使用寿命,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进操作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0025]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填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26] 滑石粉5-10份;
[0027] 纳米碳酸钙5-7份;
[0028] 二氧化锆5-8份。
[0029]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填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30] 滑石粉7份;
[0031] 纳米碳酸钙6份;
[0032] 二氧化锆7份。
[003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特定比例的滑石粉、纳米碳酸钙与二氧化锆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润滑层的耐磨性能;同时,还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润滑层的摩擦系数,使得润滑层与土壤间的摩擦力更小,进而使得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更容易被顶进至土壤中,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进操作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0034]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润滑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35] 三甲基硅醇0.2-0.5份。
[003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三甲基硅醇钾,有利于更好地促进N,N-二甲基乙醇胺、羟乙基纤维素与1,2-丙二醇的互相协同配合,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润滑层的耐磨性能的同时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润滑层的摩擦系数,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操作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0037]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润滑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38] 漂珠1-3份。
[003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漂珠,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润滑层的耐磨性能,使得润滑层在雨污分流管道的顶进过程中更加不容易被磨损,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润滑层的使用寿命,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操作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0040]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漂珠的粒径为15-20μm。
[00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μm级的漂珠与nm级和mm级的填料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润滑层的密实度,使得润滑层中的孔隙更容易被填充密实,还有利于更好地节省nm级的填料的使用,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成本。
[0042]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润滑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43] 酒石酸钾钠0.3-0.5份。
[004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酒石酸钾钠与漂珠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漂珠的分散性,使得漂珠在润滑层中的分散更加均匀,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润滑层的耐磨性,使得润滑层在顶管过程中更加不容易被磨损,有利于雨污分流管道在顶管过程中更好地维持其润滑性,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进操作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0045]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润滑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46] 硅烷浸渍剂0.5-1份。
[004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硅烷浸渍剂,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润滑层的防水性能以及防腐性能,使得润滑层更加不容易受到土壤中的腐蚀性物质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润滑层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雨污分流管道,使得雨污分流管道更加不容易受到土壤中的腐蚀性物质的侵蚀,有利于更好地延长雨污分流管道的使用寿命。
[0048]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润滑剂的各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润滑剂。
[004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各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润滑剂,生产加工操作简便,便于润滑剂的工业化生产。
[0050]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51] 1.通过采用N,N-二甲基乙醇胺、羟乙基纤维素与1,2-丙二醇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润滑层的耐磨性能,使得润滑层在雨污分流管道的顶进过程中更加不容易被磨损,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润滑层的使用寿命,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操作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0052] 2.通过采用N,N-二甲基乙醇胺、羟乙基纤维素与1,2-丙二醇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润滑层的摩擦系数,使得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在顶进过程中与土壤的摩擦力更小,使得雨污分流管道更容易被顶进土壤中,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操作更加容易;
[0053] 3.通过采用特定比例的滑石粉、纳米碳酸钙与二氧化锆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润滑层的耐磨性能;
[0054] 4.通过采用特定比例的滑石粉、纳米碳酸钙与二氧化锆互相协同配合,还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润滑层的摩擦系数,使得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更容易被顶进至土壤中,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进操作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附图说明
[0055] 图1是本发明中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7] 以下实施例中,硬脂酸钠采用济南汇锦川商贸有限公司的货号为822-16-2的硬脂酸钠。
[0058] 以下实施例中,丙烯酸乳液采用惠民县紫淼商贸有限公司的牌号为96的丙烯酸乳液。
[0059] 以下实施例中,N,N-二甲基乙醇胺采用广州启硕化工有限公司的货号为180-01-0的N,N-二甲基乙醇胺。
[0060] 以下实施例中,羟乙基纤维素采用南通润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货号为9004-62-0的羟乙基纤维素。
[0061] 以下实施例中,1,2-丙二醇采用山东信恒化工有限公司的货号为57-55-6的1,2-丙二醇。
[0062] 以下实施例中,膨润土采用信阳工业城同创膨润土厂的产品编号为8440792的膨润土。
[0063] 以下实施例中,滑石粉采用石家庄地山矿产品贸易有限公司的货号为郑州凯盈化工有限公司的货号为1250的滑石粉。
[0064] 以下实施例中,纳米碳酸钙采用灵寿县泽达矿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的货号为471-34-1的纳米碳酸钙。
[0065] 以下实施例中,二氧化锆采用淄博天智化工有限公司的货号为25的二氧化锆。
[0066] 以下实施例中,三甲基硅醇钾采用广州承皓贸易有限公司的货号为10519-96-7的三甲基硅醇钾。
[0067] 以下实施例中,漂珠采用河北恒光矿产品有限公司的货号为80的漂珠。
[0068] 以下实施例中,酒石酸钾钠采用济南润昌化工有限公司的货号为6381-59-5的酒石酸钾钠。
[0069] 以下实施例中,硅烷浸渍剂采用延安市盛源化工有限公司的货号为6794的硅烷浸渍剂。
[0070] 实施例1
[0071]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2] 步骤(1),开挖工作基坑,具体如下:
[0073]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雨污分流管道的安装位置,并沿雨污分流管道的长度的延伸方向开挖若干个工作基坑。
[0074] 步骤(2),安装动力设备,具体如下:
[0075] 在工作基坑内根据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位置固定动力设备以及顶管轨道,顶管轨道固定于工作基坑底壁,顶管轨道用于预固定雨污分流管道以固定雨污分流管道的顶进方向,当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置于顶管轨道上时,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与雨污分流管道的顶进位置正对。
[0076] 步骤(3),安装顶管设备,具体如下:
[0077] 在顶管轨道上安装顶管设备,并在顶管设备上加设导向管,启动动力设备给导向管推动力以推动顶管设备部分进入至土壤中,从而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进位置以及顶进方向初步确定。
[0078] 步骤(4),拆除导向管,具体如下:
[0079] 将导向管从顶管设备上拆除下来。
[0080] 步骤(5),顶管,具体如下:
[0081] 在搅拌釜中加入硬脂酸钠以及丙烯酸乳液,并以50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边搅拌边加入填料、水、N,N-二甲基乙醇胺、羟乙基纤维素以及1,2-丙二醇,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润滑剂。
[0082] 将上述制备所得的润滑剂均匀涂覆于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的外表面,并干燥以形成润滑层。然后将覆盖有润滑层的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安装在部分置于土壤内的顶管设备上,利用动力设备持续为雨污分流管道提供顶进动力,使得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被逐渐顶进至土壤中,直至雨污分流管道被顶进至远离土壤的一端部分置于土壤外时,再继续安装另一表面已均匀涂覆润滑剂的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重复以上操作,直至雨污分流管道预制管节被顶进至另一工作基坑中,即完成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
[0083] 在本实施例中,填料为膨润土。
[0084] 其中,润滑剂的原料组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表1中各组分的含量单位为kg。
[0085] 实施例2
[0086]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润滑剂的原料组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
[0087] 实施例3
[0088]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润滑剂的原料组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
[0089] 实施例4
[0090]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润滑剂的原料组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
[0091] 表1
[0092]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硬脂酸钠 30 35 40 33
丙烯酸乳液 25 20 22.5 22
膨润土 20 25 15 21
水 17.5 15 20 19
N,N-二甲基乙醇胺 6 4.5 3 5
羟乙基纤维素 2 1.5 1 1.2
1,2-丙二醇 1 0.75 0.5 0.6
[0093] 实施例5-16
[0094]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填料的组成成分及含量如表2所示,表2中各组分的含量单位为kg。
[0095] 表2
[0096]   滑石粉 纳米碳酸钙 二氧化锆 膨润土实施例5 5 7 6.5 0
实施例6 7.5 5 8 0
实施例7 10 6 5 0
实施例8 7 6 7 0
实施例9 3 10 3 0
实施例10 12 2 10 0
实施例11 0 13 7 0
实施例12 7 0 13 0
实施例13 14 6 0 0
实施例14 0 6 7 7
实施例15 7 0 7 6
实施例16 7 6 0 7
[0097] 实施例17-20
[0098]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润滑剂的原料组分及含量如表3所示。
[0099] 表3
[0100]
[0101]
[0102] 实施例21-25
[0103]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润滑剂的原料组分及含量如表4所示。
[0104] 表4
[0105]
[0106] 实施例26-29
[0107]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润滑剂的原料组分及含量如表5所示。
[0108] 表5
[0109]  实施例26 实施例27 实施例28 实施例29
硬脂酸钠 33 33 33 33
丙烯酸乳液 22 22 22 22
膨润土 21 21 21 21
水 19 19 19 19
N,N-二甲基乙醇胺 5 5 5 5
羟乙基纤维素 1.2 1.2 1.2 1.2
1,2-丙二醇 0.6 0.6 0.6 0.6
酒石酸钾钠 0.3 0.4 0.5 0.35
[0110] 实施例30-33
[0111]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润滑剂的原料组分及含量如表6所示。
[0112] 表6
[0113]
[0114]
[0115] 实施例34-37
[0116]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润滑剂的原料组分及含量如表7所示。
[0117] 表7
[0118]   实施例34 实施例35 实施例36 实施例37硬脂酸钠 33 33 33 33
丙烯酸乳液 22 22 22 22
膨润土 21 21 21 21
水 19 19 19 19
N,N-二甲基乙醇胺 5 5 5 5
羟乙基纤维素 1.2 1.2 1.2 1.2
1,2-丙二醇 0.6 0.6 0.6 0.6
硅烷浸渍剂 0.5 0.75 1 0.8
[0119] 实施例38-41
[0120]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润滑剂的原料组分及含量如表8所示。
[0121] 表8
[0122]
[0123]
[0124] 比较例1-6
[0125]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润滑剂的原料组分及含量如表8所示。
[0126] 表8
[0127]
[0128] 实验1
[0129] 根据GB1788-79《漆膜耐磨性测定法》检测以上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制备所得的润滑剂干燥形成的润滑层的耐磨性,并记录砂轮旋转500转前后的涂层失重量(g)。
[0130] 实验2
[0131] 根据GB10006-88《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检测以上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制备所得的润滑剂干燥形成的润滑层的摩擦系数。
[0132] 以上实验的检测数据见表9。
[0133] 表9
[0134]
[0135]
[0136]
[0137] 根据表9中实施例4-16的数据对比可得,通过控制填料的组成成分以及控制各组分的用量比例,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润滑层的耐磨性能,使得润滑层更加不容易被磨损,从而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过程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另外,只有采用特定比例的滑石粉、纳米碳酸钙与二氧化锆互相协同配合时,才能更好地降低润滑层的摩擦系数,使得雨污分流管道在顶管过程中的摩擦力更小,进而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操作更加简便。
[0138] 根据表9中实施例4与实施例17-20的数据对比可得,通过加入三甲基硅醇钾,有利于更好地促进N,N-二甲基乙醇胺、羟乙基纤维素与1,2-丙二醇互相协同配合,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润滑层的耐磨性能以及更好地降低润滑层的摩擦系数,使得雨污分流管道在顶管过程中的摩擦力更小,进而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操作更加简便。
[0139] 根据表9中实施例4与实施例21-25的数据对比可得,通过加入漂珠以及控制漂珠的粒径,有利于更好地增强润滑层的耐磨性能,使得润滑层在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过程中更加不容易被磨损,进而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进程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0140] 根据表9中实施例4与实施例26-33的数据对比可得,通过单独加入酒石酸钠,对润滑层的耐磨几乎产生影响,只有同时加入酒石酸钾钠与漂珠互相协同配合时,才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润滑层的耐磨性能,使得润滑层更加不容易被磨损,使得雨污分流管道的顶管进程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0141] 根据表9中实施例4与比较例1-6的数据对比可得,只有当N,N-二甲基乙醇胺、羟乙基纤维素与1,2-丙二醇以特定的比例互相协同配合时,才能更好地提高润滑层的耐磨性能,才能更好地降低润滑层的摩擦系数,缺少了任一组分或改变了任一比例,均无法起提高耐磨性能以及降低摩擦系数的效果。
[014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