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给水;排水 / 一体化雨污截流井

一体化雨污截流井

申请号 CN202310380400.9 申请日 2023-04-11 公开(公告)号 CN117868282A 公开(公告)日 2024-04-12
申请人 株洲市麦介泵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于博旭; 朱桂兰; 李启加;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体化雨污截流井,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通过 螺栓 连接有井体,且井体的顶部开设有井口,所述井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井盖,所述井体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污 水 管、 排水管 和截污管,且排水管、污水管和截污管的一端均位于井体的内部,所述井体的内壁靠近顶部的 位置 通过螺栓连接有 支撑 板,且支撑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 控制器 ,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 传感器 。本发明能够便于对污水进行搅拌处理,从而能够防止污水静置发生沉淀导致杂质堆积在截流井的底部,从而使截流井的内部的空间降低对污水的收集输送造成影响,能够对粘附在井体底部的淤泥杂质进行刮除处理,以便于对污水进行收集输送。
权利要求

1.一体化雨污截流井,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井体(2),且井体(2)的顶部开设有井口(5),所述井口(5)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井盖(6),所述井体(2)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污管(8)、排水管(3)和截污管(4),且排水管(3)、污水管(8)和截污管(4)的一端均位于井体(2)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2)的内壁靠近顶部的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9),且支撑板(9)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16),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传感器(10),且液位传感器(10)与控制器(16)之间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井体(2)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机构(12),且转动机构(12)的一侧设置有刮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12)包括转盘(23)、转轴(24)和多个叶片(25),且转盘(23)与井体(2)的底部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形成转动连接,转盘(23)与转轴(2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多个叶片(25)等距离固定在转轴(24)的外壁上,叶片(25)的数量为奇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除机构包括多个固定板(26)和多个刮板(30),且多个固定板(26)与转盘(23)固定连接,多个固定板(26)与多个刮板(3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弹簧(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6)和刮板(30)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28),且定位机构(28)包括定位轨(31)和定位(32),定位轨(31)和定位块(32)之间滑动连接,定位块(32)与刮板(3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定位轨(31)与固定板(2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设置有三个闸机构(11),且三个闸门机构(11)相互独立,闸门机构(11)包括电机(17)、收卷盘(18)、绳索(19)、固定架(20)和闸门(21),电机(17)与支撑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收卷盘(18)与电机(17)固定连接,绳索(19)收卷在收卷盘(18)的外壁上,固定架(20)与井体(2)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绳索(19)的一端与闸门(21)固定连接,闸门(21)与固定架(20)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0)相对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2),且两个限位槽(2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闸门(21)通过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6)的外壁开设有通口(27),且通口(27)的内部设置有下压机构(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33)包括转杆(34)、多个转动叶(35)、连接套(36)和压板(37),且转杆(34)与通口(27)之间通过轴承形成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转动叶(35)等距离固定在转杆(34)的两侧,转杆(34)的外壁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的形状为U型,连接套(36)转动套接在凸起部的外壁上,压板(37)的顶部与连接套(36)之间通过铰链连接,通口(27)的底部开设有穿孔,穿孔与压板(37)滑动连接,压板(37)的底部与刮板(30)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2)的内部设置有排污机构(7),且排污机构(7)包括抽(13)、排污管(14)和进污管(15),抽泵(13)与支撑板(9)通过螺栓连接,排污管(14)和进污管(15)均与抽泵(13)通过法兰连接,进污管(15)的一端位于井体(2)的内部,排污管(14)的一端位于井体(2)的外部。

说明书全文

一体化雨污截流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截流井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化雨污截流井。

背景技术

[0002] 把一些产生污染的窨井集中到一口井中,由此井通向污处理厂,如果没有此井,要想污水进入污水厂,就必须每根管子都进污水处理厂,而在前面就用一口井来截流这些污水,到污水处理厂的管道就会大大减少,也利于收集污水,这样的井就是污水截流井。
[0003] 经检索,公开号为CN11147243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体化雨污分流截流井,包括井体、雨水管、污水管和自动控制系统,井体由挡板分隔成截污室和污水室,雨水管和污水管均为方管结构,雨水管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对接组件,出水管的左端面下方向右侧凹陷形成缺口,出水管的左端上方与进水管固定连接,出水管的右端向右穿过挡板并延伸出井体,对接组件安装在缺口的正下方,对接组件包括U型护板和气缸,污水管的端部穿过并固定在挡板上,污水管将污水排放至污水室内,污水室的右侧壁上设置有排污管;实现雨污分流,并能够截流初期雨水并入污水管中,能够防止初期雨水对水体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0004] 在通过截流井对污水进行收集输送时,污水中的杂质会沉淀在截流井的底部,而当污水从截流井的内部排出时,沉淀的杂质会残留在截流井的底部,久而久之,会导致截流井底部沉淀的杂质逐渐增多,从而使截流井内部的空间降低,进而对污水的收集输送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体化雨污截流井,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井体,且井体的顶部开设有井口,所述井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井盖,所述井体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污水管、排水管和截污管,且排水管、污水管和截污管的一端均位于井体的内部,所述井体的内壁靠近顶部的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传感器,且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井体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机构,且转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刮除机构。
[0007] 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盘、转轴和多个叶片,且转盘与井体的底部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形成转动连接,转盘与转轴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多个叶片等距离固定在转轴的外壁上,叶片的数量为奇数。
[0008] 优选地,所述刮除机构包括多个固定板和多个刮板,且多个固定板与转盘固定连接,多个固定板与多个刮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弹簧
[0009]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和刮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且定位机构包括定位轨和定位,定位轨和定位块之间滑动连接,定位块与刮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定位轨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0]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三个闸机构,且三个闸门机构相互独立,闸门机构包括电机、收卷盘、绳索、固定架和闸门,电机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收卷盘与电机固定连接,绳索收卷在收卷盘的外壁上,固定架与井体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绳索的一端与闸门固定连接,闸门与固定架滑动连接。
[0011]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相对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限位槽,且两个限位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闸门通过螺栓连接。
[0012]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外壁开设有通口,且通口的内部设置有下压机构。
[0013] 优选地,所述下压机构包括转杆、多个转动叶、连接套和压板,且转杆与通口之间通过轴承形成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转动叶等距离固定在转杆的两侧,转杆的外壁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的形状为U型,连接套转动套接在凸起部的外壁上,压板的顶部与连接套之间通过铰链连接,通口的底部开设有穿孔,穿孔与压板滑动连接,压板的底部与刮板接触
[0014] 优选地,所述井体的内部设置有排污机构,且排污机构包括抽、排污管和进污管,抽泵与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排污管和进污管均与抽泵通过法兰连接,进污管的一端位于井体的内部,排污管的一端位于井体的外部。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6]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转动机构和刮除机构,当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至井体的内部时,叶片会在污水的冲击作用下带动转盘进行转动,从而使转盘带动多个叶片同时转动,从而通过叶片的转动能够便于对污水进行搅拌处理,从而能够防止污水静置发生沉淀导致杂质堆积在截流井的底部,从而使截流井的内部的空间降低对污水的收集输送造成影响,叶片的数量为奇数能够降低转动机构的稳定性,从而便于使转动机构进行转动,转动机构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刮除机构进行转动,此时,通过刮板能够对粘附在井体底部的淤泥杂质进行刮除处理,以便于对污水进行收集输送,防止淤泥粘附在井体的底部不便于清理,从而对污水的输送造成影响;
[0017]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下压机构,当固定板在随着转动机构的转动而进行转动时,此时,污水会通过通口与下压机构接触,而由于污水的阻会使转动叶带动转杆进行转动,此时,当凸起部转动至下方时,此时,压板会在凸起部和连接套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而压板在下移时会对刮板进行挤压,此时,刮板对淤泥杂质的刮除力度会增大,从而便于提高刮板对淤泥杂质的刮除效果,防止淤泥杂质粘附的较为牢固不便于刮除,从而对污水的输送造成影响。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的闸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的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的刮除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雨污截流井的下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中:1‑固定座;2‑井体;3‑排水管;4‑截污管;5‑井口;6‑井盖;7‑排污机构;8‑污水管;9‑支撑板;10‑液位传感器;11‑闸门机构;12‑转动机构;13‑抽泵;14‑排污管;15‑进污管;16‑控制器;17‑电机;18‑收卷盘;19‑绳索;20‑固定架;21‑闸门;22‑限位槽;23‑转盘;24‑转轴;25‑叶片;26‑固定板;27‑通口;28‑定位机构;29‑弹簧;30‑刮板;31‑定位轨;32‑定位块;33‑下压机构;34‑转杆;35‑转动叶;36‑连接套;37‑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实施例1
[0027] 参照图1‑7,一体化雨污截流井,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井体2,且井体2的顶部开设有井口5,井口5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井盖6,井体2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污水管8、排水管3和截污管4,且排水管3、污水管8和截污管4的一端均位于井体2的内部,井体2的内壁靠近顶部的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9,且支撑板9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16,支撑板9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传感器10,且液位传感器10与控制器16之间通过电信号连接,井体2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机构12,且转动机构12的一侧设置有刮除机构,能够便于对污水进行搅拌处理,从而能够防止污水静置发生沉淀导致杂质堆积在截流井的底部,从而使截流井的内部的空间降低对污水的收集输送造成影响,叶片25的数量为奇数能够降低转动机构12的稳定性,从而便于使转动机构12进行转动。
[0028] 在上述的基础上,转动机构12包括转盘23、转轴24和多个叶片25,且转盘23与井体2的底部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形成转动连接,转盘23与转轴2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多个叶片25等距离固定在转轴24的外壁上,叶片25的数量为奇数,当污水通过污水管8进入至井体2的内部时,叶片25会在污水的冲击作用下带动转盘23进行转动,从而使转盘23带动多个叶片
25同时转动,从而通过叶片25的转动能够便于对污水进行搅拌处理,从而能够防止污水静置发生沉淀导致杂质堆积在截流井的底部,从而使截流井的内部的空间降低对污水的收集输送造成影响,叶片25的数量为奇数能够降低转动机构12的稳定性,从而便于使转动机构
12进行转动。
[0029] 在上述的基础上,刮除机构包括多个固定板26和多个刮板30,且多个固定板26与转盘23固定连接,多个固定板26与多个刮板3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弹簧29,转动机构12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刮除机构进行转动,此时,通过刮板30能够对粘附在井体2底部的淤泥杂质进行刮除处理,以便于对污水进行收集输送,防止淤泥粘附在井体2的底部不便于清理,从而对污水的输送造成影响。
[0030] 在上述的基础上,固定板26和刮板30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28,且定位机构28包括定位轨31和定位块32,定位轨31和定位块32之间滑动连接,定位块32与刮板3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定位轨31与固定板26固定连接。
[0031] 在上述的基础上,支撑板9的顶部设置有三个闸门机构11,且三个闸门机构11相互独立,闸门机构11包括电机17、收卷盘18、绳索19、固定架20和闸门21,电机17与支撑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收卷盘18与电机17固定连接,绳索19收卷在收卷盘18的外壁上,固定架20与井体2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绳索19的一端与闸门21固定连接,闸门21与固定架20滑动连接。
[0032] 在上述的基础上,固定架20相对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2,且两个限位槽2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闸门21通过螺栓连接。
[0033] 在上述的基础上,固定板26的外壁开设有通口27,且通口27的内部设置有下压机构33。
[0034] 在上述的基础上,下压机构33包括转杆34、多个转动叶35、连接套36和压板37,且转杆34与通口27之间通过轴承形成转动连接,多个转动叶35等距离固定在转杆34的两侧,转杆34的外壁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的形状为U型,连接套36转动套接在凸起部的外壁上,压板37的顶部与连接套36之间通过铰链连接,通口27的底部开设有穿孔,穿孔与压板37滑动连接,压板37的底部与刮板30接触,当固定板26在随着转动机构12的转动而进行转动时,此时,污水会通过通口27与下压机构33接触,而由于污水的阻力会使转动叶35带动转杆34进行转动,此时,当凸起部转动至下方时,此时,压板37会在凸起部和连接套36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而压板37在下移时会对刮板30进行挤压,此时,刮板30对淤泥杂质的刮除力度会增大,从而便于提高刮板30对淤泥杂质的刮除效果,防止淤泥杂质粘附的较为牢固不便于刮除,从而对污水的输送造成影响。
[0035] 实施例2
[0036] 参照图1‑3,一体化雨污截流井,与实施例1相比,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井体2的内部设置有排污机构7,且排污机构7包括抽泵13、排污管14和进污管15,抽泵13与支撑板9通过螺栓连接,排污管14和进污管15均与抽泵13通过法兰连接,进污管15的一端位于井体2的内部,排污管14的一端位于井体2的外部,通过排污机构7能够对残留在截流井内部的污水进行排出,以便于提高截流井的内部空间,防止部分污水残留在截流井的底部不易于排出,从而对污水的收集造成影响。
[0037]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在具体使用时,通过污水管8将污水输送至截流井的内部,通过液位传感器10对截流井内部的水位进行监测,当水位较高时,此时,位于截污管4一侧的闸门机构11会开启,污水会通过截污管4排出,当污水通过污水管8进入至井体2的内部时,叶片25会在污水的冲击作用下带动转盘23进行转动,从而使转盘23带动多个叶片25同时转动,从而通过叶片25的转动能够便于对污水进行搅拌处理,从而能够防止污水静置发生沉淀导致杂质堆积在截流井的底部,从而使截流井的内部的空间降低对污水的收集输送造成影响,叶片25的数量为奇数能够降低转动机构12的稳定性,从而便于使转动机构12进行转动,转动机构12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刮除机构进行转动,此时,通过刮板30能够对粘附在井体2底部的淤泥杂质进行刮除处理,以便于对污水进行收集输送,防止淤泥粘附在井体2的底部不便于清理,从而对污水的输送造成影响,当固定板26在随着转动机构12的转动而进行转动时,此时,污水会通过通口27与下压机构33接触,而由于污水的阻力会使转动叶35带动转杆34进行转动,此时,当凸起部转动至下方时,此时,压板37会在凸起部和连接套36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而压板37在下移时会对刮板30进行挤压,此时,刮板30对淤泥杂质的刮除力度会增大,从而便于提高刮板30对淤泥杂质的刮除效果,防止淤泥杂质粘附的较为牢固不便于刮除,从而对污水的输送造成影响,通过排污机构7能够对残留在截流井内部的污水进行排出,以便于提高截流井的内部空间,防止部分污水残留在截流井的底部不易于排出,从而对污水的收集造成影响。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