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

申请号 CN202220650770.0 申请日 2022-03-23 公开(公告)号 CN217136081U 公开(公告)日 2022-08-09
申请人 河北交通投资集团承秦高速公路承德段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赫达; 许志明; 孙浩然; 康健;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包括连接座、 基座 、转盘、多个旋转刀片和转动驱动组件;基座连接在连接座上,二者之间具有 角 度调整结构。转盘连接在基座的下表面,且具有多个凸起部。多个旋转刀片转动连接在多个凸起部上,且旋转刀片上具有刃部。转动驱动组件与多个旋转刀片相连。使用时,移动车体将其一旋转刀片移动至围挡下方的其一相邻竖杆之间,刃部割除地面 杂草 ;随着车体沿前后方向的移动,凸起部与竖杆 接触 并带动转盘转动,令另一旋转刀片移动至另一相邻竖杆之间,实现下一步的杂草割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能够实现杂草清除,车体仅需前后移动,免除车体沿左右方向的移动,提高了除草效率。
权利要求

1.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用于装配至车体的车头或车尾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包括:
连接座,用于固定连接在所述车头或所述车尾的表面;
基座,摆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摆动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基座和所述连接座之间具有度调整结构;
转盘,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的下表面,转动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转盘上具有多个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转盘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凸起部均沿所述转盘的径向向外延伸;
多个旋转刀片,一一对应转动连接在多个所述凸起部的底面,且转动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旋转刀片朝向旋转方向的侧面上具有刃部;以及
转动驱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与多个所述旋转刀片相连,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旋转刀片同步转动;
其中,在所述基座随所述车体移动时,多个所述凸起部依次与围挡上的竖杆抵接,以驱动所述转盘转动,令多个所述旋转刀片依次转入不同的相邻所述竖杆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旋转刀片上均连接有自下至上贯穿对应的所述凸起部的转动辊;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
转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动输出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动力输出轴自上至下贯穿所述基座并伸出;以及
多个传动带,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与多个所述转动辊一一对应;每个所述传动带包绕于对应的所述转动辊和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外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具有多个第一法兰盘,多个所述第一法兰盘沿自身轴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一法兰盘均沿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径向向外延伸;
相邻的所述第一法兰盘之间形成适于限制所述传动带沿上下移动的限位空间,多个所述限位空间与多个所述传动带一一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上具有两个第二法兰盘,两个所述第二法兰盘沿所述转动辊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法兰盘均沿所述转动辊的径向向外延伸;
两个所述第二法兰盘分处于所述传动带的两侧,用于夹紧所述传动带,以限制所述传动带沿所述转动辊的轴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起部和对应的所述转动辊之间均具有第一支撑轴套;所述第一支撑轴套套设在所述转动辊的外周,其中一端和所述凸起部的顶面抵接,另一端支撑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法兰盘,以限制所述转动辊向下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轴套的底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三法兰盘;所述第三法兰盘上具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三法兰盘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通孔均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法兰盘;
所述凸起部的上表面具有适于与多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螺纹槽,并且所述凸起部和所述第三法兰盘之间具有多个连接螺栓
多个所述连接螺栓适于一一对应插接在多个所述通孔内,并且与多个所述螺纹槽一一对应螺纹连接,以夹紧所述第三法兰盘和所述凸起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和所述基座之间具有第二支撑轴套,所述第二支撑轴套套设在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外周,其中一端和所述基座的顶面抵接,另一端支撑所述转动电机的机身部分,以限制所述转动电机向下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轴套的底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第四法兰盘,所述第四法兰盘与所述基座的顶面相连;所述第四法兰盘的顶面具有适于与所述转动电机相连的限位臂,以限制所述转动电机沿自身动力输出轴的周向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具有沿所述转盘的周向延伸的环形轨道;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具有自下至上延伸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延伸端具有适于嵌接在所述环形轨道内的弧形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结构包括:
第一铰接臂,长度方向和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铰接臂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另一端背向所述连接座延伸;所述第一铰接臂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多个第一定位孔;
第二铰接臂,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臂的延伸端铰接,铰接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铰接臂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二定位孔;在所述第二铰接臂摆动时,所述第二定位孔适于与其中任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连通;以及定螺杆,适于插接于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其中一端具有法兰端头,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
其中,所述法兰端头和所述锁定螺母能够配合夹紧所述第一铰接臂和所述第二铰接臂,以限制所述第二铰接臂摆动。

说明书全文

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除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路肩指的是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为避免车行道的车辆影响路基上的行人,路肩上通常配备有间断式安全围挡,此围挡通常包括沿车辆行进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竖杆,以及横向固定连接在多个竖杆上的横板。
[0003] 路肩除草作业是为了市政交通安全所做出的安全作业,现有技术中的除草作业方式主要包括人工操作和机械操作。为了保证除草效率,现有技术中对除草作业通常采用机械操作。
[0004] 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的除草设备作业时,通常采用横向移动。在清理安全围挡时,需要除草设备不断移动至两个竖杆之间,同时还需要沿横板的长度方向移动,导致现有除草设备的除草效率受到限制。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除草设备对路肩进行除草时受到围挡限制移动,导致路肩除草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提供一种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包括:
[0008] 连接座,用于固定连接在所述车头或所述车尾的表面;
[0009] 基座,摆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摆动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基座和所述连接座之间具有度调整结构;
[0010] 转盘,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的下表面,转动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转盘上具有多个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转盘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凸起部均沿所述转盘的径向向外延伸;
[0011] 多个旋转刀片,一一对应转动连接在多个所述凸起部的底面,且转动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旋转刀片朝向旋转方向的侧面上具有刃部;以及
[0012] 转动驱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与多个所述旋转刀片相连,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旋转刀片同步转动;
[0013] 其中,在所述基座随所述车体移动时,多个所述凸起部依次与围挡上的竖杆抵接,以驱动所述转盘转动,令多个所述旋转刀片依次转入不同的相邻所述竖杆之间。
[001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旋转刀片上均连接有自下至上贯穿对应的所述凸起部的转动辊;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
[0015] 转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动输出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动力输出轴自上至下贯穿所述基座并伸出;以及
[0016] 多个传动带,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与多个所述转动辊一一对应;每个所述传动带包绕于对应的所述转动辊和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外周。
[0017]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具有多个第一法兰盘,多个所述第一法兰盘沿自身轴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一法兰盘均沿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径向向外延伸;
[0018] 相邻的所述第一法兰盘之间形成适于限制所述传动带沿上下移动的限位空间,多个所述限位空间与多个所述传动带一一对应设置。
[0019]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辊上具有两个第二法兰盘,两个所述第二法兰盘沿所述转动辊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法兰盘均沿所述转动辊的径向向外延伸;
[0020] 两个所述第二法兰盘分处于所述传动带的两侧,用于夹紧所述传动带,以限制所述传动带沿所述转动辊的轴向移动。
[002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凸起部和对应的所述转动辊之间均具有第一支撑轴套;所述第一支撑轴套套设在所述转动辊的外周,其中一端和所述凸起部的顶面抵接,另一端支撑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法兰盘,以限制所述转动辊向下移动。
[002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轴套的底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三法兰盘;所述第三法兰盘上具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三法兰盘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通孔均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法兰盘;
[0023] 所述凸起部的上表面具有适于与多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螺纹槽,并且所述凸起部和所述第三法兰盘之间具有多个连接螺栓
[0024] 多个所述连接螺栓适于一一对应插接在多个所述通孔内,并且与多个所述螺纹槽一一对应螺纹连接,以夹紧所述第三法兰盘和所述凸起部。
[002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电机和所述基座之间具有第二支撑轴套,所述第二支撑轴套套设在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外周,其中一端和所述基座的顶面抵接,另一端支撑所述转动电机的机身部分,以限制所述转动电机向下移动。
[0026]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轴套的底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第四法兰盘,所述第四法兰盘与所述基座的顶面相连;所述第四法兰盘的顶面具有适于与所述转动电机相连的限位臂,以限制所述转动电机沿自身动力输出轴的周向转动。
[0027]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具有沿所述转盘的周向延伸的环形轨道;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具有自下至上延伸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延伸端具有适于嵌接在所述环形轨道内的弧形滑
[0028]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角度调整结构包括:
[0029] 第一铰接臂,长度方向和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铰接臂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另一端背向所述连接座延伸;所述第一铰接臂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多个第一定位孔;
[0030] 第二铰接臂,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臂的延伸端铰接,铰接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铰接臂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二定位孔;在所述第二铰接臂摆动时,所述第二定位孔适于与其中任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连通;以及[0031] 定螺杆,适于插接于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其中一端具有法兰端头,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
[0032] 其中,所述法兰端头和所述锁定螺母能够配合夹紧所述第一铰接臂和所述第二铰接臂,以限制所述第二铰接臂摆动。
[0033]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座和车体的车头或车尾相连,完成本装置的装配;通过驱动车体沿前后移动,并开启转动驱动组件,即可实现路肩处的地面除草作业,具体除草原理如下:
[0034] 首先,沿车体左右方向移动车体,使本结构中的其中一个旋转刀片移动至围挡下方的两个竖杆之间,实现此组相邻竖杆之间的地面除草。同时,沿车体前后方向行驶,车体带动本装置沿前后移动,在经过竖杆时,凸起部和此竖杆抵接并驱动转盘发生转动,令上述旋转刀片退出这一组相邻竖杆之间,并使另一个旋转刀片进入下一组相邻竖杆之间,实现下一组相邻竖杆之间的地面除草。反复重复这一过程,即可完成地面除草作业;而在反复重复这一过程之中,车体仅需沿前后方向行驶,免除车体沿左右方向行驶以进入和退出围挡,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效率。
[0035]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车体沿直线行驶即可完成路肩除草作业,保证了路肩除草作业的效率。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2为图1上圆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连接座和基座之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9] 图4为图3上圆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基座和转盘之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1]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基座和转动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旋转刀片和转动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转盘和旋转刀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4] 图9为图8上圆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5] 附图标记说明:
[0046] 1、连接座;2、基座;21、环形轨道;3、转盘;31、凸起部;311、螺纹槽;312、连接螺栓;32、连接臂;321、弧形滑块;4、旋转刀片;41、刃部;42、转动辊;421、第二法兰盘;43、第一支撑轴套;431、第三法兰盘;4311、通孔;5、转动驱动组件;51、转动电机;511、第一法兰盘;52、传动带;6、角度调整结构;61、第一铰接臂;611、第一定位孔;62、第二铰接臂;621、第二定位孔;63、锁定螺杆;631、法兰端头;632、锁定螺母;7、第二支撑轴套;71、第四法兰盘;711、限位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48]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9,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用于装配在车体的车头或车尾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叙述,方位的描述会以车体的前后左右方向为基础,车体的前后方向为车头朝向或背向车尾的方向,车体的左右方向为车体的主驾驶朝向或背向副驾驶的方向,下文将不再做出赘述。
[0049] 所述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包括连接座1、基座2、转盘3、多个旋转刀片4和转动驱动组件5。
[0050] 连接座1用于固定连接在车头或车尾的表面,自身厚度方向与车体的前后方向平行。
[0051] 基座2摆动连接在连接座1上,连接位置为连接座1背向车体的侧面,且摆动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
[0052] 基座2和连接座1之间具有角度调整结构6,通过角度调整结构6能够调整基座2和连接座1之间的角度,从而能够使基座2上搭载的元件沿左右方向移动。
[0053] 转盘3转动连接在基座2的下表面,转动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
[0054] 转盘3上具有多个凸起部31,多个凸起部31沿转盘3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凸起部31均沿转盘3的径向向外延伸,适于与围挡的竖杆部分抵接,从而带动转盘3转动。
[0055] 多个旋转刀片4一一对应转动连接在多个凸起部31的底面,且转动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
[0056] 如图7所示,旋转刀片4朝向旋转方向的侧面上具有刃部41,在旋转刀片7转动时,刃部41能够切割地面杂草的根茎,从而割除地面杂草。
[0057] 转动驱动组件5固定设置在基座2上,与多个旋转刀片4相连,用于驱动多个旋转刀片4同步转动。
[0058]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座1和车体的车头或车尾相连,完成本装置的装配;通过驱动车体沿前后移动,并开启转动驱动组件5,即可实现路肩处的地面除草作业;具体地,在基座2随车体移动时,多个凸起部31依次与围挡上的竖杆抵接,以驱动转盘3转动,令多个旋转刀片4依次转入不同的相邻竖杆之间,通过这一技术特征能够实现以下作业步骤:
[0059] 首先,沿车体左右方向移动车体,使本结构中的其中一个旋转刀片4移动至围挡下方的两个竖杆之间,实现此组相邻竖杆之间的地面除草;
[0060] 随后,沿车体前后方向行驶,车体带动本装置沿前后移动,在经过竖杆时,凸起部31和此竖杆抵接并驱动转盘3发生转动,令上述旋转刀片4退出这一组相邻竖杆之间,并使另一个旋转刀片4进入下一组相邻竖杆之间,实现下一组相邻竖杆之间的地面除草;
[0061] 最后,反复重复这一过程,即可完成地面除草作业;而在反复重复这一过程之中,车体仅需沿前后方向行驶,免除车体沿左右方向行驶以进入和退出围挡,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效率。
[006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式路肩除草机械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车体沿直线行驶即可完成路肩除草作业,保证了路肩除草作业的效率。
[0063]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旋转刀片4和转动驱动组件5可以采用如图1、图2和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1、图2和图7,每个旋转刀片4上均连接有自下至上贯穿对应的凸起部31的转动辊42。
[0064] 转动驱动组件5包括转动电机51和多个传动带52。
[0065] 转动电机51固定连接在基座2的上表面,动力输出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动力输出轴自上至下贯穿基座2并伸出。
[0066] 多个传动带52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在转动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上,与多个转动辊42一一对应。
[0067] 每个传动带52包绕于对应的转动辊42和转动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的外周。
[006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带动多个传动带52同步平动,使传动带52对多个转动辊42同步驱动,令多个旋转刀片4同步转动,实现单机驱动多个旋转刀片4作业,减少能耗的同时,保证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阶段的可靠性。
[0069]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转动电机51和传动带52之间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7,转动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上具有多个第一法兰盘511,多个第一法兰盘511沿自身轴向间隔设置,且每个第一法兰盘511均沿转动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的径向向外延伸。
[0070] 相邻的第一法兰盘511之间形成适于限制传动带52沿上下移动的限位空间,多个限位空间与多个传动带52一一对应设置。
[007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第一法兰盘511配合夹紧一个传动带52,避免传动带52相对于转动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发生上下移动,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007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转动辊42和传动带52之间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转动辊42上具有两个第二法兰盘421,两个第二法兰盘421沿转动辊42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每个第二法兰盘421均沿转动辊42的径向向外延伸。
[0073] 两个第二法兰盘421分处于传动带52的两侧,用于夹紧传动带52,以限制传动带52沿转动辊42的轴向移动。
[007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二法兰盘421相互配合,能够对传动带52的纵向位置进行进一步的限定,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0075]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凸起部31和转动辊42之间可以采用如图2和图9所示结构。参见图2和图9,每个凸起部31和对应的转动辊42之间均具有第一支撑轴套43。
[0076] 第一支撑轴套43套设在转动辊42的外周,其中一端和凸起部31的顶面抵接,另一端支撑位于下方的第二法兰盘421,以限制转动辊42向下移动。
[007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轴套43在不影响转动辊42转动的基础上,通过与第二法兰盘421配合,起到支撑转动辊42的作用,避免转动辊42纵向移动发生错位,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0078]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实际作业时,转盘3仅能发生平转,因此每个旋转刀片4的刃部41均处于同一平面内,在实际装配时,每个旋转刀片4对应的第一支撑轴套43的纵向长度均不相等。
[0079]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第一支撑轴套43和凸起部31之间可以采用如图9所示结构。参见图9,第一支撑轴套43的底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三法兰盘431。
[0080] 第三法兰盘431上具有多个通孔4311,多个通孔4311沿第三法兰盘43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通孔4311均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三法兰盘431。
[0081] 凸起部31的上表面具有适于与多个通孔4311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螺纹槽311,并且凸起部31和第三法兰盘431之间具有多个连接螺栓312。
[0082] 多个连接螺栓312适于一一对应插接在多个通孔4311内,并且与多个螺纹槽311一一对应螺纹连接,以夹紧第三法兰盘431和凸起部31。
[008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栓312与通孔4311的插接关系、连接螺栓312与螺纹槽311的螺纹连接关系能够使第三法兰盘431与凸起部31相连,避免第三法兰盘431发生转动,从而限制第一支撑轴套43(由于与转动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发生接触摩擦)的转动,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0084]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转动电机51和基座2之间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6,转动电机51和基座2之间具有第二支撑轴套7,第二支撑轴套7套设在转动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的外周,其中一端和基座2的顶面抵接,另一端支撑转动电机51的机身部分,以限制转动电机51向下移动。
[008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轴套7支撑转动电机51,限制转动电机51向下移动,在不影响转动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转动的基础上,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强度。
[0086]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第二支撑轴套7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6,第二支撑轴套7的底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第四法兰盘71,第四法兰盘71与基座2的顶面相连。
[0087] 第四法兰盘71的顶面具有适于与转动电机51相连的限位臂711,以限制转动电机51沿自身动力输出轴的周向转动。
[008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臂711能够起到限制转动电机51机身转动的作用,从而保证转动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驱动多个旋转刀片4转动这一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0089]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四法兰盘71和基座2的连接可参考第三法兰盘431和凸起部31的连接方式,从而实现第四法兰盘71自基座2表面的安装和拆除,在此不再赘述。
[009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基座2和转盘3之间可以采用如图5和图8所示结构。参见图5和图8,基座2的下表面具有沿转盘3的周向延伸的环形轨道21,该环形轨道21的底面具有环形槽。
[0091] 转盘3的上表面具有自下至上延伸的连接臂32,连接臂32的延伸端具有适于嵌接在环形轨道21的环形槽内的弧形滑块321。
[009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弧形滑块321的环形槽和环形轨道21相连,能够限制转盘3向下移动,起到连接基座2和转盘3的作用,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连接臂32和环形轨道21配合,能够限制转盘3的转动,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0093]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角度调整结构6可以采用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1、图3和图4,角度调整结构6包括第一铰接臂61、第二铰接臂62和锁定螺杆63。
[0094] 第一铰接臂61的长度方向和车体的前后方向平行设置,也即和连接座1的厚度方向平行。
[0095] 第一铰接臂61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1上,另一端背向连接座1延伸。
[0096] 第一铰接臂61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多个第一定位孔611。
[0097] 第二铰接臂62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基座2上,另一端与第一铰接臂61的延伸端铰接,铰接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
[0098] 第二铰接臂62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二定位孔621。
[0099] 在第二铰接臂62摆动时,第二定位孔621适于与其中任一个第一定位孔611连通。
[0100] 锁定螺杆63适于插接于相互连通的第一定位孔611和第二定位孔621内,其中一端具有法兰端头631,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632;
[0101] 其中,法兰端头631和锁定螺母632能够配合夹紧第一铰接臂61和第二铰接臂62,以限制第二铰接臂62摆动。
[010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第一铰接臂61和第二铰接臂62的组合结构能够延长车体与基座2的水平间距,从而保证本装置不会与车体之间发生干预,确保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法兰端头631和锁定螺母632夹紧第一铰接臂61和第二铰接臂62,能够实现基座2相对于连接座1的静止,避免本装置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基座2的摆动,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010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