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车的电控液压系统

申请号 CN202311452532.4 申请日 2023-11-03 公开(公告)号 CN117702669A 公开(公告)日 2024-03-15
申请人 廊坊探索者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纪朝禄; 祝丹丹;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压 雪 车的电控液压系统,涉及压雪车领域。包括压雪车主体,压雪车主体的左方设置有铲雪装置,压雪车主体的右方设置有压雪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电控液压操控系统,压雪车主体所采用的独特的有针对性的电控液压操控系统进行保护,压雪车的操控复杂繁琐的问题,使其操控简便灵敏,提高工作效率,由机械拉杆式操控改为电控系统,系统设置合理,功能丰富,操控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使用的时候,在锥形铲雪板的作用下,可以将路面中多余的雪铲入导流槽中进入第一空腔中,在导流扇叶的作用下,将多余的雪输送至出雪口排出至路面的前方,因此解决了该路面雪量较多导致路面容易出现凸起的麻烦。
权利要求

1.一种压车的电控液压系统,包括压雪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雪车主体(1)的左方设置有铲雪装置(2),所述压雪车主体(1)的右方设置有压雪装置(3),所述压雪车主体(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移动装置(4),所述压雪车主体(1)左面的上侧和铲雪装置(2)右面的下侧均通过第一转轴共同转动连接有前左右油缸(7),所述压雪车主体(1)左面的下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前升降油缸(5),所述前升降油缸(5)的输出端和铲雪装置(2)右面的上侧均通过第三转轴共同转动连接有前仰油缸(6),所述压雪车主体(1)的右方设置有后左右油缸(8),所述后左右油缸(8)的上方设置有后升降油缸(10),所述后左右油缸(8)的下方设置有后仰油缸(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雪车主体(1)的右面和压雪装置(3)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架(1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11)的内壁均通过第四转轴与后左右油缸(8)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压雪装置(3)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1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11)的相反一面分别与压雪车主体(1)的右面和连接杆(12)的左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立架(13),所述后左右油缸(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架(14),所述第二连接架(14)的内壁和立架(13)的前面均通过第五转轴分别与后升降油缸(10)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压雪车主体(1)的底面和后左右油缸(8)底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架(15),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架(15)的内壁均通过第六转轴分别与后仰油缸(9)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的杆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安装(16),多个所述环形安装块(16)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7),多个所述固定架(17)的下端均与压雪装置(3)的顶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雪装置(3)的底面开设有多个第一空腔,多个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中心安装块(18),多个所述中心安装块(18)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9),两个相对应的所述限位板(19)的相对一面和固定架(17)的表面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导流扇叶(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中心安装块(18)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1),所述压雪装置(3)的后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压雪装置(3)的后面至后侧的第一空腔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与连接轴(21)的后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雪装置(3)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导流槽(29),所述导流槽(29)内壁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锥形分流板(23),所述压雪装置(3)左面的上侧开设有多个与第一空腔连通的出雪口(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雪装置(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压雪板(24),所述压雪板(24)的右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25),所述压雪板(24)的前后两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26),所述压雪板(2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压齿(2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雪板(24)的左面固定连接有锥形铲雪板(28)。

说明书全文

一种压车的电控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压雪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压雪车是一种专用于雪地清扫和平整的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车体下方的压路轮或压路板,将雪压实或推平,以达到清扫或平整的目的,具体来说,压雪车主要由车体、驾驶室发动机、轮子或履带、压路轮或压路板等部分组成,发动机通过驱动轮子或履带,使车体移动到工作地点,在工作时,压路轮或压路板会对雪进行挤压和夯实,使其变得更加紧密,同时可以将雪推平。
[0003] 液驱静液传动技术具有无级变速的精细速度调节、容易实现正反转、能防止发动机超负荷运转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当前在压雪车等中、重型工程车辆上应用广泛,压雪车在进行推雪作业时,车辆启停频繁,制动与启动操作耗费大量系统能源,使得传统的压雪车不能很好地利用制动能量,能耗较大。
[0004] 压实浮雪、平整雪道、推雪和打碎硬雪及薄,使其变成软雪及形成面条形工整雪面,目前国内压雪车普遍存在行驶速度慢、工作效率低、多拉杆式操控方式、操控复杂繁琐,车身自重过大,履带附着小,前铲和后雪的设计缺陷使其作业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同时在压雪设备在进行压雪的时候,路面上容易出现部分雪大于压雪设备压平的位置,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导致部分路面中会出现部分凸起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5]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解决了压实浮雪、平整雪道、推雪和打碎硬雪及薄冰,使其变成软雪及形成面条形工整雪面,目前国内压雪车普遍存在行驶速度慢、工作效率低、多拉杆式操控方式、操控复杂繁琐,车身自重过大,履带附着力小,前铲和后雪犁的设计缺陷使其作业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同时在压雪设备在进行压雪的时候,路面上容易出现部分雪大于压雪设备压平的位置,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导致部分路面中会出现部分凸起的情况的问题。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包括压雪车主体,所述压雪车主体的左方设置有铲雪装置,所述压雪车主体的右方设置有压雪装置,所述压雪车主体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压雪车主体左面的上侧和铲雪装置右面的下侧均通过第一转轴共同转动连接有前左右油缸,所述压雪车主体左面的下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前升降油缸,所述前升降油缸的输出端和铲雪装置右面的上侧均通过第三转轴共同转动连接有前仰油缸,所述压雪车主体的右方设置有后左右油缸,所述后左右油缸的上方设置有后升降油缸,所述后左右油缸的下方设置有后仰油缸。
[0009] 优选的,所述压雪车主体的右面和压雪装置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内壁均通过第四转轴与后左右油缸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压雪装置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的相反一面分别与压雪车主体的右面和连接杆的左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立架,所述后左右油缸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内壁和立架的前面均通过第五转轴分别与后升降油缸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压雪车主体的底面和后左右油缸底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架,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架的内壁均通过第六转轴分别与后仰油缸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
[0010]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杆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安装块,多个所述环形安装块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多个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均与压雪装置的顶面固定连接。
[0011] 更进一步,所述压雪装置的底面开设有多个第一空腔,多个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中心安装块,多个所述中心安装块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相对应的所述限位板的相对一面和固定架的表面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导流扇叶。
[0012] 更加进一步,多个所述中心安装块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压雪装置的后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压雪装置的后面至后侧的第一空腔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连接轴的后端固定连接。
[0013] 更加进一步,所述压雪装置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内壁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锥形分流板,所述压雪装置左面的上侧开设有多个与第一空腔连通的出雪口。
[0014] 更加进一步,所述压雪装置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压雪板,所述压雪板的右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压雪板的前后两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压雪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压齿。
[0015] 更加进一步,所述压雪板的左面固定连接有锥形铲雪板。
[0016] (三)有益效果
[001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 1、本发明通过设置电控液压操控系统,压雪车主体所采用的独特的有针对性的电控液压操控系统进行保护,压雪车的操控复杂繁琐的问题,使其操控简便灵敏,提高工作效率,由机械拉杆式操控改为电控系统,系统设置合理,功能丰富,操控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使用的时候,在锥形铲雪板的作用下,可以将路面中多余的雪铲入导流槽中进入第一空腔中,在导流扇叶的作用下,将多余的雪输送至出雪口排出至路面的前方,因此解决了该路面雪量较多导致路面容易出现凸起的麻烦。
[0019] 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架、立架、第二连接架和第三连接架,方便对压雪车主体和压雪装置之间的后左右油缸、后仰油缸、后升降油缸进行连接安装,并且在连接杆的作用下,方便对压雪车主体和压雪装置之间进行连接,从而便于对压雪装置的使用度进行位置进行调节。
[0020] 3、本发明通过设置导流扇叶,在导流扇叶进行转动的时候,能给产生离心力,从而带动雪从下方的导流槽中输送至出雪口输出,使得多余的雪能够输送至前方,因此该位置的路面保持平稳,避免产生凸起。
[0021] 4、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弧形板,避免压雪板的边缘对压平后的雪产生边缘的压痕,同时在第二弧形板的作用下,对压雪板的前后两侧进行防护,避免压雪板的前后两侧对雪面产生压痕。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整体前侧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压雪装置前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压雪装置上侧剖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压雪板右侧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发明电控液压系统线路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发明发动机线束连接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驾驶室线束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 其中,1、压雪车主体;2、铲雪装置;3、压雪装置;4、移动装置;5、前升降油缸;6、前仰油缸;7、前左右油缸;8、后左右油缸;9、后仰油缸;10、后升降油缸;11、第一连接架;12、连接杆;13、立架;14、第二连接架;15、第三连接架;16、环形安装块;17、固定架;18、中心安装块;19、限位板;20、导流扇叶;21、连接轴;22、驱动电机;23、锥形分流板;24、压雪板;25、第一弧形板;26、第二弧形板;27、压齿;28、锥形铲雪板;29、导流槽;30、出雪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实施例一:
[0032]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包括压雪车主体1,压雪车主体1的左方设置有铲雪装置2,压雪车主体1的右方设置有压雪装置3,压雪车主体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移动装置4,压雪车主体1左面的上侧和铲雪装置2右面的下侧均通过第一转轴共同转动连接有前左右油缸7,压雪车主体1左面的下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前升降油缸5,前升降油缸5的输出端和铲雪装置2右面的上侧均通过第三转轴共同转动连接有前仰油缸6,压雪车主体1的右方设置有后左右油缸8,后左右油缸8的上方设置有后升降油缸10,后左右油缸8的下方设置有后仰油缸9,本发明通过设置电控液压操控系统,压雪车主体1所采用的独特的有针对性的电控液压操控系统进行保护,压雪车的操控复杂繁琐的问题,使其操控简便灵敏,提高工作效率,由机械拉杆式操控改为电控系统,系统设置合理,功能丰富,操控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使用的时候,在锥形铲雪板28的作用下,可以将路面中多余的雪铲入导流槽29中进入第一空腔中,在导流扇叶20的作用下,将多余的雪输送至出雪口30排出至路面的前方,因此解决了该路面雪量较多导致路面容易出现凸起的麻烦。
[0033] 实施例二:
[0034]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根据具体实施例一中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扩充:
[0035] 其中,压雪车主体1的右面和压雪装置3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架11,两个第一连接架11的内壁均通过第四转轴与后左右油缸8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压雪装置3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12,两个第一连接架11的相反一面分别与压雪车主体1的右面和连接杆12的左面固定连接,连接杆1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立架13,后左右油缸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架14,第二连接架14的内壁和立架13的前面均通过第五转轴分别与后升降油缸10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压雪车主体1的底面和后左右油缸8底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架15,两个第三连接架15的内壁均通过第六转轴分别与后仰油缸9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架11、立架13、第二连接架14和第三连接架15,方便对压雪车主体1和压雪装置3之间的后左右油缸8、后仰油缸9、后升降油缸10进行连接安装,并且在连接杆12的作用下,方便对压雪车主体1和压雪装置3之间进行连接,从而便于对压雪装置3的使用角度进行位置进行调节。
[0036] 实施例三:
[0037]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根据具体实施例二中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扩充:
[0038] 其中,连接杆12的杆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安装块16,多个环形安装块16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7,多个固定架17的下端均与压雪装置3的顶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环形安装块16和固定架17,增加连接杆12与压雪装置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保持压雪装置3在使用时候的稳定,压雪装置3的底面开设有多个第一空腔,多个第一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中心安装块18,多个中心安装块18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9,两个相对应的限位板19的相对一面和固定架17的表面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导流扇叶20,通过设置导流扇叶20,在导流扇叶20进行转动的时候,能给产生离心力,从而带动雪从下方的导流槽29中输送至出雪口30输出,使得多余的雪能够输送至前方,因此该位置的路面保持平稳,避免产生凸起。
[0039] 实施例四:
[0040]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根据具体实施例三中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扩充:
[0041] 其中,多个中心安装块18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1,压雪装置3的后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压雪装置3的后面至后侧的第一空腔的内部,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与连接轴2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22的作用下,方便通过连接轴21带动所有的中心安装块18进行驱动,使得所有的导流扇叶20能够进行转动,压雪装置3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导流槽29,导流槽29内壁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锥形分流板23,压雪装置3左面的上侧开设有多个与第一空腔连通的出雪口30,在导流槽29的作用下,方便雪能够进入第一空腔中,并且在锥形分流板23的作用下,方便对雪进行分流,避免雪在导流槽29中堆积,同时在出雪口30的作用下,方便雪的输出。
[0042] 实施例五:
[0043]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雪车的电控液压系统,根据具体实施例一中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扩充:
[0044] 其中,压雪装置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压雪板24,压雪板24的右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25,压雪板24的前后两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26,压雪板2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压齿27,通过设置第一弧形板25,避免压雪板24的边缘对压平后的雪产生边缘的压痕,同时在第二弧形板26的作用下,对压雪板24的前后两侧进行防护,避免压雪板24的前后两侧对雪面产生压痕,压雪板24的左面固定连接有锥形铲雪板28,在锥形铲雪板28的作用下,使得雪面能够被压整齐。
[0045] 工作原理:在使用装置的时候,通过达分别控制前升降油缸5、前仰油缸6、前左右油缸7、后左右油缸8、后仰油缸9、后升降油缸10的运作,在前升降油缸5的作用下,方便调节铲雪装置2的使用角度,在前左右油缸7的作用下,方便将铲雪装置2移动至贴近底面,在前仰油缸6的作用下,方便调节前左右油缸7和铲雪装置2之间的距离,在后左右油缸8的作用下,方便调节压雪装置3与压雪车主体1之间的距离,在后仰油缸9的作用下,方便调节压雪装置3的使用角度,在后升降油缸10的作用下,方便对后左右油缸8的角度;
[0046] 同时在压雪装置3与底面贴近后,使得此时在压雪车主体1通过移动装置4进行行驶的时候,锥形铲雪板28将底面上凸起部分的雪铲入至导流槽29中,在锥形分流板23的作用下,对雪进行分流,使得雪能够进入第一空腔中,启动驱动电机22,使得驱动电机22通过连接轴21带动所有中心安装块18上的导流扇叶20进行转动,在导流扇叶20的转动下,能够带动雪进行引导,使得雪能够从导流槽29中引导至出雪口30中出来,从而将部分雪输送至前方,保持该位置雪量平稳;
[0047] 同时在压雪装置3进行移动后,压雪装置3上的压雪板24对雪进行压平,在多个压齿27的作用下,方便对雪进行压整齐,并且在第二弧形板26的作用下,使得压雪板24在进行移动的时候,避免对侧边压完后的雪再次产生压痕,同时在第一弧形板25的作用下,避免压雪板24的右端对压完后的雪产生压痕;
[0048] 在压雪车主体1中设置驾驶室,马达、发动机、电源、温、搭、机油、预热的线路连接,通过驾驶室的线路对电控液压系统进行控制。
[004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