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及其生产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420621.0 申请日 2023-10-30 公开(公告)号 CN117449234A 公开(公告)日 2024-01-26
申请人 吉安市永安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水清;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及其生产方法,涉及智能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防护栏、收集箱,所述防护栏包括上 横杆 、竖杆和下横杆,所述竖杆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横杆的下表面以及下横杆的上表面,所述上横杆、竖杆与下横杆的内部均为空中状,且上横杆的顶部呈开口状,所述下横杆固定连接在收集箱上,且下横杆的 侧壁 上开设有出 水 孔,所述竖杆的下端贯穿下横杆并与收集箱相连通,效果是水 泵 将收集箱内收集的雨水输入下横杆内,再经出水孔喷出,对防护栏附近的地面进行洒水养护处理,从而实现了对雨水的 回收利用 。
权利要求

1.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栏(1)、收集箱(2);
所述防护栏(1)包括上横杆(3)、竖杆(4)和下横杆(5),所述竖杆(4)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横杆(3)的下表面以及下横杆(5)的上表面,所述上横杆(3)、竖杆(4)与下横杆(5)的内部均为空中状,且上横杆(3)的顶部呈开口状,所述下横杆(5)固定连接在收集箱(2)上,且下横杆(5)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孔(6),所述竖杆(4)的下端贯穿下横杆(5)并与收集箱(2)相连通;
所述收集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7),所述水泵(7)通过管道(8)与下横杆(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4)的下端贯穿下横杆(5)并延伸至收集箱(2)的内部,所述上横杆(3)通过竖杆(4)与收集箱(2)相连通,且上横杆(3)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过滤网(9)。
3.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用于生产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通过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设备实现,所述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设备包括:固定架(10)、成型模具(11)和涂漆板(12);
所述成型模具(11)包括模具框(13)、第一平移模板(14)、第二平移模板(15)和上移模板(16),所述模具框(13)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0)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平移模板(14)与第二平移模板(15)分别位于模具框(13)的两侧,所述上移模板(16)位于模具框(13)的正上面,且模具框(13)、第一平移模板(14)、第二平移模板(15)和上移模板(16)相互贴合形成模具腔(17),模具框(13)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注入口;
所述固定架(10)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8),所述第一平移模板(14)、第二平移模板(15)的端部滑动连接在转动杆(18)上,所述转动杆(18)上固定连接有齿轮(19),所述上移模板(1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20),所述齿轮(19)与齿条(20)相啮合
所述成型模具(11)的两侧均设置有容纳箱(21),所述容纳箱(21)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0)上,所述涂漆板(12)固定连接在容纳箱(21)靠近上移模板(16)的侧壁上,且涂漆板(12)靠近上移模板(1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刷毛(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8)的两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远离转动杆(18)的一端部转动连接在固定架(10)的侧壁上,所述所述第一平移模板(14)与第二平移模板(15)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4),所述连接板(24)的两端部螺纹连接在螺纹杆(23)上;
所述螺纹杆(2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5),所述转动轴(25)的端部转动连接在固定架(10)的侧壁上并贯穿固定架(10)的侧壁,所述固定架(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6),且固定架(10)上转动连接有改向轴(27),所述改向轴(27)、伺服电机(26)的输出轴以及转动轴(25)上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28),所述皮带轮(28)上套设有皮带(29),多个所述皮带轮(28)通过皮带(29)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漆板(12)的内部为中空状,且涂漆板(12)与容纳箱(21)相接触的一端部呈开口状,所述涂漆板(12)与刷毛(22)相连接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30),所述通孔(30)与刷毛(22)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漆板(12)的开口端盖合有挡板(31),所述挡板(3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32),所述推杆(32)的一端部贯穿涂漆板(12)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推(33),所述推块(33)上固定连接有弹簧(34),所述弹簧(34)远离推块(3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涂漆板(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模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35),所述齿条(20)固定连接在横板(35)的侧壁上;
所述横板(3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6),所述限位板(36)与推块(33)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熔融状的金属通过模具框(13)上的注入口注入模具腔(17)内,等待冷却成型,形成防护栏(1);
S2:启动伺服电机(26),伺服电机(26)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28)与皮带(29)的配合,驱动转动轴(25)、螺纹杆(23)、转动杆(18)转动,驱动第一平移模板(14)与第二平移模板(15)反向移动,在转动杆(18)转动的过程通过齿轮(19)与齿条(20)的啮合,驱动齿条(20)、横板(35)、上移模板(16)向上移动,此时模具腔(17)呈敞开状,便于冷却成型的防护栏(1)脱模处理;
S3:在上移模板(16)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当限位板(36)与推块(33)相接触时,通过限位板(36)的推挤,将推块(33)向涂漆板(12)的方向推动,挡板(31)脱离涂漆板(12)的开口端,而容纳箱(21)内的防护漆经涂漆板(12)上的通孔(30)流淌至刷毛(22)上,当防护栏(1)上移并于刷毛(22)相接触时,刷毛(22)上的防护漆与防护栏(1)相接触并附着在防护栏(1)上,实现了对防护栏(1)进行涂漆处理。

说明书全文

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城市人口不断的增多,城市中的车辆和人流不断增大,为了更加规范人们的交通行为,很多路面上设置了交通防护栏。
[0003] 而防护栏在成型模具内部注塑成型过程中将会产生高温,现有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是对防护栏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由于熔融状的金属含有大量的热量,而在防护栏成型后,首先需要等待防护栏散热冷却,然后再将防护栏搬运至涂漆设备中进行涂漆处理,在等待防护栏散热冷却的过程中延长了防护栏的生产时间,并且现有生产方法不能根据防护栏在涂漆装置中的位置控制防护漆滴落涂抹在防护栏上,因此在将防护栏放置在涂漆装置上不能立使防护漆滴落涂抹在防护栏上,因此影响在防护栏上涂抹防护漆的工作进程,同时在将防护栏从涂漆装置中搬移出来后不能及时阻止防护漆滴落,因此可能出现防护漆继续滴落的现象,从而造成了防护漆的浪费,也影响加工环境,并且由于现有生产方法中涂漆和注塑成型是分开独立设置的,即在对防护栏注塑成型后并不是及时进行涂漆处理,因此不能将防护栏注塑成型过程中产生高温对涂覆在防护栏上的油漆进行烘干处理。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及其生产方法。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包括:防护栏、收集箱。
[0007] 所述防护栏包括上横杆、竖杆和下横杆,所述竖杆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横杆的下表面以及下横杆的上表面,所述上横杆、竖杆与下横杆的内部均为空中状,且上横杆的顶部呈开口状,所述下横杆固定连接在收集箱上,且下横杆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孔,所述竖杆的下端贯穿下横杆并与收集箱相连通。
[0008] 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所述水泵通过管道与下横杆相连通。
[0009] 优选地,所述竖杆的下端贯穿下横杆并延伸至收集箱的内部,所述上横杆通过竖杆与收集箱相连通,且上横杆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过滤网。
[0010] 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所述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通过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设备实现,所述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设备包括:固定架、成型模具和涂漆板。
[0011] 所述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框、第一平移模板、第二平移模板和上移模板,所述模具框固定连接在固定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平移模板与第二平移模板分别位于模具框的两侧,所述上移模板位于模具框的正上面,且模具框、第一平移模板、第二平移模板和上移模板相互贴合形成模具腔,模具框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注入口。
[0012] 所述固定架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一平移模板、第二平移模板的端部滑动连接在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上移模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0013] 所述成型模具的两侧均设置有容纳箱,所述容纳箱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涂漆板固定连接在容纳箱靠近上移模板的侧壁上,且涂漆板靠近上移模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刷毛
[0014] 优选地,所述转动杆的两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部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侧壁上,所述所述第一平移模板与第二平移模板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部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
[0015] 所述螺纹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侧壁上并贯穿固定架的侧壁,所述固定架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且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改向轴,所述改向轴、伺服电机输出轴以及转动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套设有皮带,多个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
[0016] 优选地,所述涂漆板的内部为中空状,且涂漆板与容纳箱相接触的一端部呈开口状,所述涂漆板与刷毛相连接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与刷毛相配合。
[0017] 优选地,所述涂漆板的开口端盖合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部贯穿涂漆板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推,所述推块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涂漆板上。
[0018] 优选地,所述上移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在横板的侧壁上。
[0019] 所述横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推块相配合。
[0020] 优选地,所述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1] S1:将熔融状的金属通过模具框上的注入口注入模具腔内,等待冷却成型,形成防护栏。
[0022] S2: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与皮带的配合,驱动转动轴、螺纹杆、转动杆转动,驱动第一平移模板与第二平移模板反向移动,在转动杆转动的过程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驱动齿条、横板、上移模板向上移动,此时模具腔呈敞开状,便于冷却成型的防护栏脱模处理。
[0023] S3:在上移模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当限位板与推块相接触时,通过限位板的推挤,将推块向涂漆板的方向推动,挡板脱离涂漆板的开口端,而容纳箱内的防护漆经涂漆板上的通孔流淌至刷毛上,当防护栏上移并于刷毛相接触时,刷毛上的防护漆与防护栏相接触并附着在防护栏上,实现了对防护栏进行涂漆处理。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5] 1、本发明中,通过上横杆对雨水进行收集,雨水经竖杆流入收集箱内并进行收集,实现了对雨水的收集利用,避免节省了水资源,通过气象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水泵开启,水泵将收集箱内收集的雨水输入下横杆内,再经出水孔喷出,对防护栏附近的地面进行洒水养护处理,从而实现了对雨水的回收利用
[0026] 2、本发明中,通过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皮带轮与皮带的转动,驱动转动轴、螺纹杆、转动杆转动,驱动第一平移模板与第二平移模板反向移动,同时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驱动齿条、横板、上移模板向上移动,便于对成型的防护栏进行脱模处理;通过限位板的推挤,将推块向涂漆板的方向推动,容纳箱内的防护漆经涂漆板上的通孔流淌至刷毛上,刷毛上的防护漆与防护栏相接触并附着在防护栏上,实现了对防护栏进行涂漆处理,同时通过防护栏上的余温将附着在防护栏上的防护漆进行烘干,从而提高了防护栏表面所涂覆的防护漆的干燥速度;不仅便于防护栏的注塑成型,避免对防护栏中的上横杆、竖杆以及下横杆之间进行焊接,同时便于对防护栏进行刷漆处理,节省了人与时间。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中防护栏与收集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中防护栏与收集箱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发明中容纳箱与成型模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为本发明中固定架与成型模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 图6为本发明中成型模具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33]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平移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8为本发明中容纳箱与刷毛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5] 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6] 1、防护栏;2、收集箱;3、上横杆;4、竖杆;5、下横杆;6、出水孔;7、水泵;8、管道;9、过滤网;10、固定架;11、成型模具;12、涂漆板;13、模具框;14、第一平移模板;15、第二平移模板;16、上移模板;17、模具腔;18、转动杆;19、齿轮;20、齿条;21、容纳箱;22、刷毛;23、螺纹杆;24、连接板;25、转动轴;26、伺服电机;27、改向轴;28、皮带轮;29、皮带;30、通孔;31、挡板;32、推杆;33、推块;34、弹簧;35、横板;36、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参照图1至图9。
[0038] 实施例一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及其生产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0039] 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包括:防护栏1、收集箱2。
[0040] 所述防护栏1包括上横杆3、竖杆4和下横杆5,所述竖杆4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横杆3的下表面以及下横杆5的上表面,所述上横杆3、竖杆4与下横杆5的内部均为空中状,且上横杆3的顶部呈开口状,所述下横杆5固定连接在收集箱2上,且下横杆5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6,所述竖杆4的下端贯穿下横杆5并与收集箱2相连通。
[0041] 所述收集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7,所述水泵7通过管道8与下横杆5相连通,防护栏1上固定连接有气象传感器,气象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水泵7连接,当天气较为干燥时,气象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水泵7开启,水泵7将收集箱2内的水泵入下横杆5与收集箱2顶部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再通过出水孔6喷出,对防护栏1附近的地面进行洒水处理,不仅能够防止地面干裂,同时能够减少地面灰尘的飞扬,且控制器与道路交叉口的红绿灯电性连接,当出现绿灯时,控制水泵7关闭,避免行人在路过防护栏1时,防护栏1内的水喷溅在行人身上。
[0042] 所述竖杆4的下端贯穿下横杆5并延伸至收集箱2的内部,所述上横杆3通过竖杆4与收集箱2相连通,且上横杆3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过滤网9,过滤网9能够对雨水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处理,避免颗粒物进入收集箱2内对水泵7造成堵塞现象,且收集箱2通过管道与输水系统相连接,在收集箱2内水量不足时,便于对收集箱2内的水分进行填充。
[0043] 工作原理:将收集箱2埋入地面下侧,再将下横杆5通过现有技术手段如螺栓等固定在收集箱2上,在下雨天气时,气象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水泵7关闭,防止水泵7在下雨天气时将收集箱2内的水分输出,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下落至上横杆3内的雨水经竖杆4流入收集箱2内并进行收集,实现了对雨水的收集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当在晴朗天气,地面较为干燥时,气象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水泵7开启,水泵7将收集箱2内收集的雨水输入下横杆5内,再经出水孔6喷出,对防护栏1附近的地面进行洒水养护处理,防止地面干裂,从而实现了对雨水的回收利用。
[0044] 实施例二
[0045]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
[0046] 一种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通过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设备实现,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设备包括:固定架10、成型模具11和涂漆板12。
[0047] 成型模具11包括模具框13、第一平移模板14、第二平移模板15和上移模板16,模具框13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0的侧壁上,第一平移模板14与第二平移模板15分别位于模具框13的两侧,上移模板16位于模具框13的正上面,且模具框13、第一平移模板14、第二平移模板15和上移模板16相互贴合形成模具腔17,模具框13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注入口。
[0048] 模具框13与上移模板16相对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条形凸起部,条形凸起部便于上横杆3、下横杆5内中空部的形成,且模具框13上的条形凸起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矩形孔,上移模板16上的条形凸起部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根固定杆,固定杆与矩形孔的数量与防护栏1上竖杆4的数量相一致,在注塑时,固定杆的下端与矩形孔的底部相接触,便于防护栏1中竖杆4位于下横杆5内的部位的形成;第一平移模板14与第二平移模板15相对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矩形凸起部,且第一平移模板14上的矩形凸起部厚度值大于第二平移模板15上矩形凸起部的厚度值,第一平移模板14上的矩形凸起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条形槽,通过固定杆与条形槽的配合,在注塑时,便于形成防护栏1中中空状的竖杆4;且第二平移模板15上矩形凸起部的下侧水平设置有多个横杆,横杆的数量与防护栏1上出水孔6的数量相一致,在注塑时,横杆与下横杆5上条形凸起部的侧壁相接触,便于下横杆5上出水孔6的形成。
[0049] 固定架10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8,第一平移模板14、第二平移模板15的端部滑动连接在转动杆18上,转动杆18上固定连接有齿轮19,上移模板1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20,齿轮19与齿条20相啮合,转动杆18位于成型模具11的两侧,便于驱动第一平移模板14与第二平移模板15的两端部同时移动,防止第一平移模板14与第二平移模板15在平移的过程中其中一端出现偏移现象。
[0050] 成型模具11的两侧均设置有容纳箱21,容纳箱21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0上,涂漆板12固定连接在容纳箱21靠近上移模板16的侧壁上,且涂漆板12靠近上移模板1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刷毛22,容纳箱2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盖合有盖板,便于将防护漆注入容纳箱21内。
[0051] 转动杆18的两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3,螺纹杆23远离转动杆18的一端部转动连接在固定架10的侧壁上,第一平移模板14与第二平移模板15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的两端部螺纹连接在螺纹杆23上,转动杆18两端部螺纹杆23上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当转动杆18带动两个螺纹杆23转动时,便于两个螺纹杆23同时驱动第一平移模板14、第二平移模板15相向或方向移动。
[0052] 螺纹杆2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5,转动轴25的端部转动连接在固定架10的侧壁上并贯穿固定架10的侧壁,固定架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6,且固定架10上转动连接有改向轴27,改向轴27、伺服电机26的输出轴以及转动轴25上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28,皮带轮28上套设有皮带29,多个皮带轮28通过皮带29传动,在皮带29绕经改向轴27上的皮带轮28时,其中一个转动轴25上的皮带轮28与皮带29的上表面相接触,导致皮带29通过皮带轮28带动两个转动轴25转动时,两个转动轴25的旋转方向相反,同时两个齿轮19的旋转方向也相反,便于两个齿轮19同时驱动上移模板16向上或向下移动,且连接板24两端部连接的螺纹杆23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便于两个螺纹杆23同时驱动连接板24水平移动。
[0053] 涂漆板12的内部为中空状,且涂漆板12与容纳箱21相接触的一端部呈开口状,涂漆板12与刷毛22相连接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30,通孔30与刷毛22相配合。
[0054] 涂漆板12的开口端盖合有挡板31,挡板3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32,推杆32的一端部贯穿涂漆板12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推块33,推块33上固定连接有弹簧34,弹簧34远离推块3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涂漆板12上。
[0055] 上移模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35,齿条20固定连接在横板35的侧壁上。
[0056] 横板3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6,限位板36与推块33相配合,推块33远离推杆32的一端部为半球状,便于限位板36将推块33向靠近涂漆板12的方向推挤,且固定架10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垂直固定连接有竖板,竖板的上端延伸至推块33的上侧,限位板36滑动连接在竖板上,便于限位板36带动上移模板16上下移动,且限位板
36的高度值与防护栏1的高度值相一致。
[0057] 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58] S1:将熔融状的金属通过模具框13上的注入口注入模具腔17内,等待冷却成型,形成防护栏1。
[0059] S2:启动伺服电机26,伺服电机26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28与皮带29的配合,驱动转动轴25、螺纹杆23、转动杆18转动,驱动第一平移模板14与第二平移模板15反向移动,在转动杆18转动的过程通过齿轮19与齿条20的啮合,驱动齿条20、横板35、上移模板16向上移动,此时模具腔17呈敞开状,便于冷却成型的防护栏1脱模处理。
[0060] S3:在上移模板16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当限位板36与推块33相接触时,通过限位板36的推挤,将推块33向涂漆板12的方向推动,挡板31脱离涂漆板12的开口端,而容纳箱21内的防护漆经涂漆板12上的通孔30流淌至刷毛22上,当防护栏1上移并于刷毛22相接触时,刷毛22上的防护漆与防护栏1相接触并附着在防护栏1上,实现了对防护栏1进行涂漆处理。
[0061] 工作原理:将熔融状的金属通过模具框13上的注入口注入模具腔17内,等待冷却成型,形成防护栏1。
[0062] 启动伺服电机26,伺服电机26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28与皮带29的配合,驱动转动轴25、螺纹杆23、转动杆18转动,驱动第一平移模板14与第二平移模板15反向移动,在转动杆18转动的过程通过齿轮19与齿条20的啮合,驱动齿条20、横板35、上移模板16向上移动,此时模具腔17呈敞开状,在上移模板16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成型的防护栏1向上移动。
[0063] 在上移模板16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当限位板36与推块33相接触时,通过限位板36的推挤,将推块33向涂漆板12的方向推动,挡板31脱离涂漆板12的开口端,而容纳箱21内的防护漆经涂漆板12上的通孔30流淌至刷毛22上,当防护栏1上移并于刷毛22相接触时,刷毛22上的防护漆与防护栏1相接触并附着在防护栏1上,实现了对防护栏1进行涂漆处理,同时通过防护栏1上的余温将附着在防护栏1上的防护漆进行烘干,从而提高了防护栏1表面所涂覆的防护漆的干燥速度,当防护栏1的下端部脱离刷毛22时,此时,限位板36的下端也脱离推块33,而由于弹簧34的弹力,将推块33向远离涂漆板12的方向推动,此时挡板31贴合在涂漆板12的端口部,阻止容纳箱21内防护漆继续向涂漆板12的内部流动,从而防止刷毛22上附着的防护漆过多而滴落,避免了防护漆的浪费,当防护栏1上的防护漆干燥后,工作人员将防护栏1向下拉动,使得防护栏1脱离上移模板16。
[0064] 当防护栏1脱模后,再次启动伺服电机26,伺服电机26反向转动,通过皮带29与皮带轮28的配合带动转动轴25、螺纹杆23、转动杆18转动,驱动第一平移模板14、第二平移模板15相向移动,转动杆18带动齿轮19转动,通过齿轮19与齿条20的啮合驱动横板35、上移模板16向下移动,当第一平移模板14、第二平移模板15、上移模板16的边部均与模具框13的边部相贴合时,此时模具腔17呈封闭状态,便于将熔融状的金属注入模具腔17内,从而便于防护栏1的形成。
[006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