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及试验方法

申请号 CN202011366329.1 申请日 2020-11-29 公开(公告)号 CN114575274A 公开(公告)日 2022-06-03
申请人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涛; 王俊才; 郭志超; 田国锐;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路基声屏障 基础 预埋 螺栓 抗拔结构及试验方法,涉及抗拔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承载筒、抗拔仪和 连接杆 ,所述承载筒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 固定板 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底端开设有导向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 螺纹 筒,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开设有 外螺纹 ,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套接有承 力 圆环,所述连接杆远离螺纹筒的一端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 螺母 ,所述承载筒的内侧底端设有转动结构,所述承载筒的内侧顶端设有限位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占地面积较大、与螺栓连接较为不便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包括承载筒(3)、抗拔仪(5)和连接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筒(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4),所述第二固定板(9)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7),所述第二通孔(17)的底端开设有导向孔(18),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2),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开设有外螺纹(1),所述连接杆(11)的中部套接有承圆环(2),所述连接杆(11)远离螺纹筒(12)的一端设有与外螺纹(1)相适配的螺母(4),所述承载筒(3)的内侧底端设有转动结构(16),所述转动结构(16)由摇杆(8)、传动杆(19)、第一伞齿轮(21)、转动筒(24)和第二伞齿轮(25)组成,所述承载筒(3)的内侧顶端设有限位结构(15),所述限位结构(15)由固定圆环(28)、拉杆(30)、弧形(31)和弹簧(3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仪(5)设在外螺纹(1)与第一固定板(6)之间,所述抗拔仪(5)套接在连接杆(11)的外侧,所述连接杆(11)的长度大于承载筒(3)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4)的直径大于螺纹筒(12)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17)的直径与需测螺栓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一通孔(14)、螺纹筒(12)和第二通孔(17)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24)与承载筒(3)转动连接,所述螺纹筒(1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转动筒(24)的中部开设有与螺纹筒(12)相适配的异形通孔(13),所述异形通孔(13)的顶端开设有导向槽(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伞齿轮(25)固定连接在转动筒(24)的顶端外侧,所述承载筒(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所述传动杆(19)通过轴承与固定块(20)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19)的一端设在承载筒(3)的内侧,所述传动杆(19)的另一端设在承载筒(3)的外侧,所述摇杆(8)和第一伞齿轮(21)分别固定连接在传动杆(19)的两端,所述第一伞齿轮(21)与第二伞齿轮(25)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圆环(28)固定连接在承载筒(3)的内侧顶端,所述固定圆环(28)的底端开设有T形滑槽(29),所述弧形块(31)的顶端固定连接由T形滑块(26),所述弧形块(31)通过T形滑块(26)和T形滑槽(29)与固定圆环(28)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块(31)有两个,两个所述弧形块(31)对称分布在连接杆(11)的两侧,所述拉杆(3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弧形块(31)的外侧,所述弧形块(31)的另一端贯穿承载筒(3)至承载筒(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2)套接在拉杆(30)的外侧,所述弹簧(32)设在弧形块(31)与承载筒(3)之间,所述弧形块(31)的内径小于螺纹筒(12)的直径,所述弧形块(31)的内径大于连接杆(11)的直径。
9.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将承载筒3通过第二通孔17套接在螺栓上,并在底面接触位置找平; S2.将连接杆
11从第一通孔14放置在承载筒3中,将其通过螺纹筒12与螺栓连接,进一步依次将抗拔仪5和承力圆环2套接在连接杆11的顶端外侧并通过螺母4将其固定;S3.启动抗拔仪5进行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的抗拔试验,用拉拔仪拉拔至规定的数值。

说明书全文

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及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抗拔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路噪声主要来自列车运行,高速运行的列车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为降低噪声影响,铁路经过城市、村庄受噪声影响较大的人口稠密的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桥梁、路基要采取设置声屏障的噪声防治措施。声屏障必须树立牢固,有较强的抵抗,基础螺栓抗拨力指标非常重要。因此需要用到抗拔测试装置对其稳固度进行测试。现有的抗拔测试装置通常占地面积较大,以获得较稳定的承担受力,避免装置倾倒,但是因路基两侧平台较小,使用较为不便,同时没有设置便于连接的结构,通常需要手动连接固定,连接较为不便,没有防护结构,在抗拔测试时,在较大的拔拉力下,因意外致使结构飞出,存在安全隐患。
[0003] 因此,提出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及试验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占地面积较大、连接较为不便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及试验方法。
[0005]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包括承载筒、抗拔仪和连接杆,所述承载筒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底端开设有导向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套接有承力圆环,所述连接杆远离螺纹筒的一端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螺母,所述承载筒的内侧底端设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由摇杆、传动杆、第一伞齿轮、转动筒和第二伞齿轮组成,所述承载筒的内侧顶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由固定圆环、拉杆、弧形弹簧组成。
[0006] 进一步地,所述抗拔仪设在外螺纹与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抗拔仪套接在连接杆的外侧,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大于承载筒的长度。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螺纹筒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与需测螺栓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一通孔、螺纹筒和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筒与承载筒转动连接,所述螺纹筒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转动筒的中部开设有与螺纹筒相适配的异形通孔,所述异形通孔的顶端开设有导向槽。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伞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动筒的顶端外侧,所述承载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传动杆通过轴承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在承载筒的内侧,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设在承载筒的外侧,所述摇杆和第一伞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传动杆的两端,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连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圆环固定连接在承载筒的内侧顶端,所述固定圆环的底端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弧形块的顶端固定连接由T形滑块,所述弧形块通过T形滑块和T形滑槽与固定圆环滑动连接。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块有两个,两个所述弧形块对称分布在连接杆的两侧,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弧形块的外侧,所述弧形块的另一端贯穿承载筒至承载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套接在拉杆的外侧,所述弹簧设在弧形块与承载筒之间,所述弧形块的内径小于螺纹筒的直径,所述弧形块的内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
[0013] 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S1.将承载筒3通过第二通孔17套接在螺栓上,并在底面接触位置找平;S2.将连接杆11从第一通孔14放置在承载筒3中,将其通过螺纹筒12与螺栓连接,进一步依次将抗拔仪
5和承力圆环2套接在连接杆11的顶端外侧并通过螺母4将其固定;
S3.启动抗拔仪5进行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的抗拔试验,用拉拔仪拉拔至规定
的数值。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设置承力圆环、承载筒、抗拔仪、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杆,在第二固定板的作用下,使其与混凝土有较大的接触面,使其不会损块混凝土,同时占用面积较小,解决了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转动筒、传动杆和摇杆,通过转动摇杆带动螺纹筒转动,从而使其与螺栓固定连接,从而使螺纹筒与螺栓连接更为方便,解决了连接较为不便的问题;
3、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圆环、弧形块、弹簧和拉杆,在两个弧形块的作用下,可以阻挡螺纹筒,从而避免连接杆飞出,解决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转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动筒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限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限位结构的仰视剖面示意图。
[0016] 附图标记:1、外螺纹;2、承力圆环;3、承载筒;4、螺母;5、抗拔仪;6、第一固定板;7、把手;8、摇杆;9、第二固定板;11、连接杆;12、螺纹筒;13、异形通孔;14、第一通孔;15、限位结构;16、转动结构;17、第二通孔;18、导向孔;19、传动杆;20、固定块;21、第一伞齿轮;22、导向槽;24、转动筒;25、第二伞齿轮;26、T形滑块;28、固定圆环;29、T形滑槽;30、拉杆;31、弧形块;3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 实施例 1请参阅图 1‑2,一种路基声屏障基础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包括承载筒3、抗拔仪5和连接杆11,承载筒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9,第一固定板
6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4,第二固定板9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7,抗拔仪5设在外螺纹1与第一固定板6之间,抗拔仪5套接在连接杆11的外侧,连接杆11的长度大于承载筒3的长度,第二通孔17的底端开设有导向孔18,第一通孔14的直径大于螺纹筒12的直径,第二通孔
17的直径与需测螺栓的直径相适配,第一通孔14、螺纹筒12和第二通孔17的位置相对应,连接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2,连接杆11的另一端开设有外螺纹1,连接杆11的中部套接有承力圆环2,连接杆11远离螺纹筒12的一端设有与外螺纹1相适配的螺母4,承载筒3的内侧底端设有转动结构16,转动结构16由摇杆8、传动杆19、第一伞齿轮21、转动筒24和第二伞齿轮25组成,承载筒3的内侧顶端设有限位结构15,限位结构15由固定圆环28、拉杆30、弧形块31和弹簧32组成。
[0019]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承力圆环2、承载筒3、抗拔仪5、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9和连接杆11,在使用时,将承载筒3通过第二通孔17套接在螺栓上,然后将连接杆11从第一通孔14放置在承载筒3中,并将其通过螺纹筒12与螺栓连接,然后依次将抗拔仪5和承力圆环2套接在连接杆11的顶端外侧,并通过螺母4将其固定,启动抗拔仪5进行拔拉测试,在第二固定板9的作用下,使其与混凝土有较大的接触面,使其不会损块混凝土,同时占用面积较小,解决了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0020] 实施例 2请参阅图 3‑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 1 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具体是,转动筒24与承载筒3转动连接,螺纹筒1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转动筒24的中部开设有与螺纹筒12相适配的异形通孔13,异形通孔13的顶端开设有导向槽22。
[0021] 具体的,第二伞齿轮25固定连接在转动筒24的顶端外侧,承载筒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传动杆19通过轴承与固定块20转动连接,传动杆19的一端设在承载筒3的内侧,传动杆19的另一端设在承载筒3的外侧,摇杆8和第一伞齿轮21分别固定连接在传动杆19的两端,第一伞齿轮21与第二伞齿轮25啮合连接。
[0022]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动筒24、传动杆19和摇杆8,螺纹筒12通过导向槽22滑入异形通孔13中,并使其与螺栓对齐,然后通过转动摇杆8,在第一伞齿轮21和第二伞齿轮25的相互作用下,传动杆19带动转动筒24转动,从而带动螺纹筒12转动,从而使其与螺栓固定连接,从而使螺纹筒12与螺栓连接更为方便,解决了连接较为不便的问题。
[0023] 实施例 3请参阅图 5‑6,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 1 的基础上做了如下优化,具体是,固定圆环28固定连接在承载筒3的内侧顶端,固定圆环28的底端开设有T形滑槽29,弧形块31的顶端固定连接由T形滑块26,弧形块31通过T形滑块26和T形滑槽29与固定圆环28滑动连接。
[0024] 具体的,弧形块31有两个,两个弧形块31对称分布在连接杆11的两侧,拉杆3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弧形块31的外侧,弧形块31的另一端贯穿承载筒3至承载筒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7。
[0025] 具体的,弹簧32套接在拉杆30的外侧,弹簧32设在弧形块31与承载筒3之间,弧形块31的内径小于螺纹筒12的直径,弧形块31的内径大于连接杆11的直径。
[0026]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圆环28、弧形块31、弹簧32和拉杆30,在放入连接杆11时,拉动两个把手7使两个弧形块31远离,当螺纹筒12穿过弧形块31后松开把手7,在弹簧32的作用下,使两个弧形块31复位,测试时,在连接杆11因意外与螺栓断开时,在两个弧形块31的作用下,可以阻挡螺纹筒12,从而避免连接杆11飞出,解决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27]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预埋螺栓抗拔结构占地面积较大、与螺栓连接较为不便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28]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