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

申请号 CN202110364179.9 申请日 2021-04-04 公开(公告)号 CN112942159B 公开(公告)日 2022-04-12
申请人 安徽中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豪澎;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消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 正面 固定安装有放置结构,所述放置结构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消音结构,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稳定结构,所述固定箱的背面设置有复位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滑槽使得滑 块 可以在滑槽的内部滑动,通过连接有连接柱和稳定翼,使稳定翼在列车进站时受到 风 力 的影响具备向下的较大压强,进一步稳定了 覆盖 板,通过设置有相互适配卡接的消音板的底部与横槽,使得多个消音板相互卡接固定,稳定效果倍增,本发明相对于 现有技术 而言,具有 稳定性 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

1.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包括固定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放置结构(2),所述放置结构(2)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消音结构(3),所述固定箱(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稳定结构(5),所述固定箱(1)的背面设置有复位机构(6),所述固定箱(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定(4),所述固定箱(1)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11);
所述稳定结构(5)包括稳定翼(51),所述稳定翼(51)的正面开设有稳定槽(52),所述稳定翼(5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53),所述连接柱(5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块(54),两个所述连接柱(53)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覆盖板(55),所述稳定槽(52)的顶部开设有贯穿至底部的放置孔(56),所述稳定槽(5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结构(57),所述覆盖板(55)与放置孔(56)呈前后交错分布,所述滑块(54)活动卡接在滑槽(12)的内部;
所述限位结构(57)包括固定板(571),所述固定板(571)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卡柱(572),所述卡柱(572)的底部贯穿放置孔(56)并与固定箱(1)接触,所述卡柱(57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块(573),所述限位块(573)位于卡柱(572)的上方,所述卡柱(572)的顶部与稳定槽(52)顶部的距离值等于限位块(573)底部与固定板(571)顶部的距离值,所述固定板(571)的底部与稳定翼(5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的顶部前侧开设有滑槽(12),所述固定箱(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底槽(14),所述固定箱(1)内腔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反射锥(7),所述反射锥(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消音套(10),所述固定箱(1)的内部边缘固定安装有留音结构(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结构(2)包括固定架(21),所述固定架(21)呈井状,所述固定架(21)顶面的中部开设有中槽(22),所述固定架(21)朝上横向的其他四个顶面均开设有卡槽(23),所述固定架(21)的外表面与固定箱(1)固定连接,所述稳定块(4)的外表面开设有贯穿至背面的分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结构(3)包括消音板(31),所述消音板(31)的正反两面均开设有吸收孔(32),所述消音板(31)的顶部开设有横槽(33),所述消音板(31)底部的形状和尺寸与横槽(33)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所述消音板(31)的顶部活动卡接在卡槽(2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6)包括横架(61),所述横架(61)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固定柱(62),所述固定柱(6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63),所述固定柱(62)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64),所述复位弹簧(64)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63)和横架(6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62)的前端与稳定结构(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留音结构(8)包括消音箱(81),所述消音箱(8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内腔(82),所述消音箱(81)的正面开设有贯穿至放置内腔(82)内部的进孔(83),所述消音箱(81)的背面与固定箱(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翼(51)的截面形状为上平下拱的倒机翼设计,所述稳定翼(51)的左右两端呈对称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锥(7)的截面为尖头朝前的等腰三形,所述消音套(10)由有机消音材料制成,具体是一种天然织物纤维

说明书全文

一种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消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城市近交通轨道指的是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通常设置全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来运输一定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城市近交通轨道主要负责承载地、轻轨、单车、有轨电车等在城市内运行的车辆,目前,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噪音,其主要来源为车辆牵引电机及其冷却扇以及空气压缩机的噪声,其中,列车到站后的噪音影响最为严重,因为乘客一般都等待在车站,因此需要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
[0003] 现有的用于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的主要形式为组装式消音板,他们介于车站屏蔽与列车之间来实现消音的,但列车在即将到站时会进行制动,此时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变大,造成车站区域的剧烈抖动,现有的消音板没有缓冲结构,导致组装在一起的消音板在长期的震动下发生松动,进而影响消音效果,而且,列车在进站时会产生很大的风力,风力给消音板的稳定性造成不同规模的破坏,现有的消音板缺乏克服风力的结构。
[0004] 现有技术中,消音板主要靠隼接或者气钉固定,不便拆卸和安装,一些坏掉的消音板的更换也变得麻烦。
[0005] 在消音过程中,现有的消音装置的消音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过于依赖消音材料的吸音功能,导致部分噪音反弹,进而形成更大的噪音。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放置结构,所述放置结构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消音结构,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稳定结构,所述固定箱的背面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固定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定,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
[0008]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前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底槽,所述固定箱内腔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反射锥,所述反射锥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消音套,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边缘固定安装有留音结构,顶槽与底槽和放置结构配合,使消音板可以活动卡接在放置结构的内部,如图一所示,最下层的消音板的底部卡在底槽的内部,最上层消音板的顶部卡在顶槽的内部,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消音板的拆卸更加方便,最上层的消音板通过稳定结构进行固定,而中层和下层的消音板则通过从上往下的卡接式固定变得更加稳定,同时也更加便于拆卸。
[0009] 优选的,所述放置结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呈井状,所述固定架顶面的中部开设有中槽,所述固定架朝上横向的其他四个顶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架的外表面与固定箱固定连接,所述稳定块的外表面开设有贯穿至背面的分力孔,固定架自身通过四个相互交错的横杆分成九个完全独立且相同的区域,中间的区域不放置消音板,用于吸收噪音防止反弹,而消音板则可以通过卡槽进行卡接式固定,方便快捷。
[0010] 优选的,所述消音结构包括消音板,所述消音板的正反两面均开设有吸收孔,所述消音板的顶部开设有横槽,所述消音板底部的形状和尺寸与横槽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所述消音板的顶部活动卡接在卡槽的内部,消音板由无机纤维消音材料制成,具体是一种天然的或人造的以无机矿物为基本成分的一类纤维材料,上下排列的消音板通过横槽使得消音板的固定效果更好,还便于拆卸。
[0011] 优选的,所述稳定结构包括稳定翼,所述稳定翼的正面开设有稳定槽,所述稳定翼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块,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覆盖板,所述稳定槽的顶部开设有贯穿至底部的放置孔,所述稳定槽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覆盖板与放置孔呈前后交错分布,所述滑块活动卡接在滑槽的内部,连接柱内侧面固定安装的覆盖板刚好覆盖在顶槽的顶部,使得消音板在安装后避免了因震动而产生的不稳定的问题,配合复位机构方便了消音板的拆卸。
[0012]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卡柱,所述卡柱的底部贯穿放置孔并与固定箱接触,所述卡柱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卡柱的上方,所述卡柱的顶部与稳定槽顶部的距离值等于限位块底部与固定板顶部的距离值,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稳定翼固定连接,限位结构设置在稳定槽的内部,当需要更换消音板时,需要将稳定翼向后推动,此时卡柱的底部会与固定箱的顶部摩擦,带动稳定翼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卡柱的底部正好卡进固定孔的内部,使得在更换顶层的消音板时,无需额外用手控制稳定翼回弹,省时省力。
[0013] 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横架,所述横架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和横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前端与稳定结构固定连接,复位机构的作用为配合稳定结构进行前后移动的复位,当需要更换消音板时,稳定翼会被向后推动,此时稳定翼会带动连接柱和滑块使滑块沿着滑槽的内部向后移动并推动固定柱和限位环向后移动,复位弹簧随即被压缩,此时复位弹簧具有了弹性势能,一旦更换工作结束,便会放开稳定翼,此时复位弹簧会利用其回弹力带动固定柱和限位环向前推动滑块使滑块向前移动并复位,最终使稳定翼复位,覆盖板随即复位并覆盖住顶槽的上方。
[0014] 优选的,所述留音结构包括消音箱,所述消音箱的内部开设有放置内腔,所述消音箱的正面开设有贯穿至放置内腔内部的进孔,所述消音箱的背面与固定箱固定连接,放置内腔主要为了限制住噪音避免其向外回弹反射,经过反射锥反射的噪音会在消音板与留音结构之间反复吸收和削弱。
[0015] 优选的,所述稳定翼的截面形状为上平下拱的倒机翼设计,所述稳定翼的左右两端呈对称设计,如图十二所示;
[0016] V为列车进站时吹向稳定翼的风速;
[0017] V1为经过稳定翼顶部风的速度;
[0018] V2为经过稳定翼底部部风的速度;
[0019] P1为稳定翼顶部受到的从上往下的压强;
[0020] P2为稳定翼底部受到的从下往上的压强;
[0021]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V1P2;因此稳定翼始终在列车进站时自身会受到从上往下的压力,使得消音板固定得更加稳定。
[0022] 优选的,所述反射锥的截面为尖头朝前的等腰三形,所述消音套由有机消音材料制成,具体是一种天然织物纤维,如图十一所示,噪音经过反射锥的反射会在散失大部分的能量后进入固定箱的内部,这样的设计使得噪音不会反反射回去,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消音效果。
[0023]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0024] 首先,向后推动稳定翼使稳定翼向后移动并带动连接柱和滑块移动,使滑块沿着滑槽向后移动,此时覆盖板被带动向后移动,顶槽露出来,滑块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向后挤压固定柱使固定柱向后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当稳定翼移动至覆盖板完全让开顶槽时卡柱正好卡进固定孔中,此时稳定翼被卡住限位;
[0025] 工作人员拿起消音板并将其底部对准顶槽放下去使横槽的底部正好卡在卡槽的内部,工作人员可将多个消音板放在不同的卡槽中,此时,安装完毕的消音板,其底部会卡接在位于其下方的消音板顶部开设的横槽中;
[0026] 安装完毕后,向上拎起卡柱使其底部脱离固定孔的内部,此时稳定翼不再受力,复位弹簧通过向限位环作用,使得滑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并复位,覆盖板被带动重新覆盖在顶槽的顶部首先对消音板的固定;
[0027] 当列车到站引发震动时,位于放置结构内部的三个消音板在覆盖板的作用下保持稳定,列车到站的同时,会在固定箱的周围刮起风,根据稳定翼的外形设计,其顶部的压强大于其底部受到的压强,因此,进一步增强了固定箱和消音板的稳定性;
[0028] 列车到站使产生的噪音最先被消音结构吸收,如图七所示,噪音被消音板的正面先吸收一大半,紧接冲向消音板正面的噪音会进入吸收孔的内部进步被吸收和虚弱,沿着固定箱正面中部进入固定箱内部的噪音的路线图见附图十一,噪音经过消音套的吸收后被反弹进固定箱的内部,反弹的噪音被消音板背面的吸收孔进一步吸收,经过吸收孔的二次反弹后,噪音沿着消音箱进入放置内腔的内部,最终将噪音完全削减。
[002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0] 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固定箱、放置结构和稳定结构实现了稳定性好的功能,通过设置有卡槽卡接横槽使得消音板得以放置,通过设置有覆盖板覆盖在顶槽的上方使得位于顶层的消音板不至于在震动的情况下的掉落出去,通过设置有滑槽使得滑块可以在滑槽的内部滑动,通过连接有连接柱和稳定翼,使稳定翼在列车进站时受到风力的影响具备向下的较大压强,进一步稳定了覆盖板,通过设置有相互适配卡接的消音板的底部与横槽,使得多个消音板相互卡接固定,稳定效果倍增,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稳定性好的优点。
[0031] 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固定箱、放置结构、消音结构、稳定结构和复位机构等实现了便于拆卸的功能,通过设置有卡槽用以卡接固定消音板,通过设置有覆盖板覆盖住顶槽实现对消音板的固定,通过设置有顶槽使得滑块可以在滑槽的内部进行前后移动,通过设置有复位弹簧带动横架和限位环向前顶住滑块,使覆盖板位于顶槽的上方,通过向前推动稳定翼实现对覆盖板的移动,通过设置有卡柱卡在固定孔的内部使得更换消音板时,稳定翼可以固定在固定箱顶部的后侧,通过向上提拉卡柱使其脱离固定孔的内部,最终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块带动覆盖板复位并重新覆盖住顶槽,实现了拆装方便的功能,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便于拆卸的优点。
[0032] 3、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消音结构、反射锥、留音结构和消音套等实现了消音效果好的功能,通过设置有正反两面开设的吸收孔使噪音被吸收和削弱,通过设置有消音套吸收噪音,通过设置有反射锥使噪音经过反射锥的反弹被弹进固定箱的内部,通过吸收孔对噪音进一步吸收和削弱,通过设置有进孔使被反射锥和消音板反弹的噪音沿着进孔进入放置内腔的内部并最终削弱使其消失,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消音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侧面剖切示意图;
[0034]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正面外观示意图;
[0035] 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背面外观示意图;
[0036] 图4为本发明稳定结构和复位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37] 图5为本发明复位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38] 图6为本发明固定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9] 图7为本发明消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8为本发明固定箱的分离示意图;
[0041] 图9为本发明放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10为本发明留音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43] 图11为本发明反射锥工作时侧面的噪音路线反射示意图;
[0044] 图12为本发明稳定翼的受力示意图;
[0045] 图13为本发明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46] 图14为本发明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47] 图15为本发明C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48] 图16为本发明D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49] 图17为本发明E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50] 图18为本发明F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51] 图19为本发明G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52] 图中:1、固定箱;11、固定孔;12、滑槽;13、顶槽;14、底槽;2、放置结构;21、固定架;22、中槽;23、卡槽;3、消音结构;31、消音板;32、吸收孔;33、横槽;4、稳定块;5、稳定结构;
51、稳定翼;52、稳定槽;53、连接柱;54、滑块;55、覆盖板;56、放置孔;57、限位结构;571、固定板;572、卡柱;573、限位块;6、复位机构;61、横架;62、固定柱;63、限位环;64、复位弹簧;
7、反射锥;8、留音结构;81、消音箱;82、放置内腔;83、进孔;9、分力孔;10、消音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4] 如图1至图1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在城市近交通轨道区域的消音装置,包括固定箱1,固定箱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放置结构2,放置结构2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消音结构3,固定箱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稳定结构5,固定箱1的背面设置有复位机构6,固定箱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定块4,固定箱1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11。
[0055] 其中,固定箱1的顶部前侧开设有滑槽12,固定箱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底槽14,固定箱1内腔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反射锥7,反射锥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消音套10,固定箱1的内部边缘固定安装有留音结构8,顶槽13与底槽14和放置结构2配合,使消音板31可以活动卡接在放置结构2的内部,如图一所示,最下层的消音板31的底部卡在底槽14的内部,最上层消音板31的顶部卡在顶槽13的内部,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消音板31的拆卸更加方便,最上层的消音板31通过稳定结构5进行固定,而中层和下层的消音板31则通过从上往下的卡接式固定变得更加稳定,同时也更加便于拆卸。
[0056] 其中,放置结构2包括固定架21,固定架21呈井状,固定架21顶面的中部开设有中槽22,固定架21朝上横向的其他四个顶面均开设有卡槽23,固定架21的外表面与固定箱1固定连接,稳定块4的外表面开设有贯穿至背面的分力孔9,固定架21自身通过四个相互交错的横杆分成九个完全独立且相同的区域,中间的区域不放置消音板31,用于吸收噪音防止反弹,而消音板31则可以通过卡槽23进行卡接式固定,方便快捷。
[0057] 其中,消音结构3包括消音板31,消音板31的正反两面均开设有吸收孔32,消音板31的顶部开设有横槽33,消音板31底部的形状和尺寸与横槽33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消音板31的顶部活动卡接在卡槽23的内部,消音板31由无机纤维消音材料制成,具体是一种天然的或人造的以无机矿物为基本成分的一类纤维材料,上下排列的消音板31通过横槽33使得消音板31的固定效果更好,还便于拆卸。
[0058] 其中,稳定结构5包括稳定翼51,稳定翼51的正面开设有稳定槽52,稳定翼5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53,连接柱5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块54,两个连接柱53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覆盖板55,稳定槽52的顶部开设有贯穿至底部的放置孔56,稳定槽5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结构57,覆盖板55与放置孔56呈前后交错分布,滑块54活动卡接在滑槽12的内部,连接柱53内侧面固定安装的覆盖板55刚好覆盖在顶槽13的顶部,使得消音板31在安装后避免了因震动而产生的不稳定的问题,配合复位机构6方便了消音板31的拆卸。
[0059] 其中,限位结构57包括固定板571,固定板571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卡柱572,卡柱572的底部贯穿放置孔56并与固定箱1接触,卡柱57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块573,限位块573位于卡柱572的上方,卡柱572的顶部与稳定槽52顶部的距离值等于限位块573底部与固定板571顶部的距离值,固定板571的底部与稳定翼51固定连接,限位结构57设置在稳定槽
52的内部,当需要更换消音板31时,需要将稳定翼51向后推动,此时卡柱572的底部会与固定箱1的顶部摩擦,带动稳定翼51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卡柱572的底部正好卡进固定孔11的内部,使得在更换顶层的消音板31时,无需额外用手控制稳定翼51回弹,省时省力。
[0060] 其中,复位机构6包括横架61,横架61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固定柱62,固定柱6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63,固定柱62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64,复位弹簧64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63和横架61固定连接,固定柱62的前端与稳定结构5固定连接,复位机构6的作用为配合稳定结构5进行前后移动的复位,当需要更换消音板31时,稳定翼51会被向后推动,此时稳定翼51会带动连接柱53和滑块54使滑块54沿着滑槽12的内部向后移动并推动固定柱62和限位环63向后移动,复位弹簧64随即被压缩,此时复位弹簧64具有了弹性势能,一旦更换工作结束,便会放开稳定翼51,此时复位弹簧64会利用其回弹力带动固定柱62和限位环63向前推动滑块54使滑块54向前移动并复位,最终使稳定翼51复位,覆盖板55随即复位并覆盖住顶槽13的上方。
[0061] 其中,留音结构8包括消音箱81,消音箱8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内腔82,消音箱81的正面开设有贯穿至放置内腔82内部的进孔83,消音箱81的背面与固定箱1固定连接,放置内腔82主要为了限制住噪音避免其向外回弹反射,经过反射锥7反射的噪音会在消音板31与留音结构8之间反复吸收和削弱。
[0062] 其中,稳定翼51的截面形状为上平下拱的倒机翼设计,稳定翼51的左右两端呈对称设计,如图十二所示;
[0063] V为列车进站时吹向稳定翼51的风的速度;
[0064] V1为经过稳定翼51顶部风的速度;
[0065] V2为经过稳定翼51底部部风的速度;
[0066] P1为稳定翼51顶部受到的从上往下的压强;
[0067] P2为稳定翼51底部受到的从下往上的压强;
[0068]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V1P2;因此稳定翼51始终在列车进站时自身会受到从上往下的压力,使得消音板31固定得更加稳定。
[0069] 其中,反射锥7的截面为尖头朝前的等腰三角形,消音套10由有机消音材料制成,具体是一种天然织物纤维,如图十一所示,噪音经过反射锥7的反射会在散失大部分的能量后进入固定箱1的内部,这样的设计使得噪音不会反反射回去,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消音效果。
[0070] 其中,包括一下步骤:
[0071] 首先,向后推动稳定翼51使稳定翼51向后移动并带动连接柱53和滑块54移动,使滑块54沿着滑槽12向后移动,此时覆盖板55被带动向后移动,顶槽13露出来,滑块54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向后挤压固定柱62使固定柱62向后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64,当稳定翼51移动至覆盖板55完全让开顶槽13时卡柱572正好卡进固定孔11中,此时稳定翼51被卡住限位;
[0072] 工作人员拿起消音板31并将其底部对准顶槽13放下去使横槽33的底部正好卡在卡槽23的内部,工作人员可将多个消音板31放在不同的卡槽23中,此时,安装完毕的消音板31,其底部会卡接在位于其下方的消音板31顶部开设的横槽33中;
[0073] 安装完毕后,向上拎起卡柱572使其底部脱离固定孔11的内部,此时稳定翼51不再受力,复位弹簧64通过向限位环63作用,使得滑块54在复位弹簧64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并复位,覆盖板55被带动重新覆盖在顶槽13的顶部首先对消音板31的固定;
[0074] 当列车到站引发震动时,位于放置结构2内部的三个消音板31在覆盖板55的作用下保持稳定,列车到站的同时,会在固定箱1的周围刮起风,根据稳定翼51的外形设计,其顶部的压强大于其底部受到的压强,因此,进一步增强了固定箱1和消音板31的稳定性;
[0075] 列车到站使产生的噪音最先被消音结构3吸收,如图七所示,噪音被消音板31的正面先吸收一大半,紧接冲向消音板31正面的噪音会进入吸收孔32的内部进步被吸收和虚弱,沿着固定箱1正面中部进入固定箱1内部的噪音的路线图见附图十一,噪音经过消音套10的吸收后被反弹进固定箱1的内部,反弹的噪音被消音板31背面的吸收孔32进一步吸收,经过吸收孔32的二次反弹后,噪音沿着消音箱81进入放置内腔82的内部,最终将噪音完全削减。
[007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7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