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桥面排水结构及高架桥

申请号 CN202410066323.4 申请日 2024-01-17 公开(公告)号 CN117702610A 公开(公告)日 2024-03-15
申请人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建工集团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克坤; 陈雪; 李扬; 陈向璞; 孙宝金; 刘孚林; 陈辉; 陈显峰; 梁杰彬; 郭衍库; 成龙;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透 水 桥面 排水结构及高架桥,该排水结构包括:纵向排水盲沟,用于设于桥架的上方以及 沥青 下 面层 与防撞墙之间,纵向排水盲沟与防撞墙平行设置并与防撞墙并排延伸设置,纵向排水盲沟内设有可渗透水分的沥青上面层;集水井,连通于纵向排水盲沟并用于收集纵向排水盲沟内的水分;落水管,设于集水井的下方并与集水井连通,落水管的另一端设于地面并用于排放水分;防渗透膜,设于纵向排水盲沟与沥青上面层之间并用于防止水分渗入沥青下面层。本 申请 提供的一种透水桥面排水结构及高架桥,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施工,纵向排水盲沟设于沥青上面层的下方,隐藏式设计的结构美观且无需对纵向排水盲沟进行维护。
权利要求

1.一种透桥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向排水盲沟(1),用于设于桥架的上方以及沥青面层(2)与防撞墙(4)之间,所述纵向排水盲沟(1)与所述防撞墙(4)平行设置并与所述防撞墙(4)并排延伸设置,所述纵向排水盲沟(1)内设有可渗透水分的沥青上面层(3);
集水井(5),连通于所述纵向排水盲沟(1)并用于收集所述纵向排水盲沟(1)内的所述水分;
落水管(6),设于所述集水井(5)的下方并与所述集水井(5)连通,所述落水管(6)的另一端设于地面并用于排放所述水分;
防渗透膜(7),设于所述纵向排水盲沟(1)与所述沥青上面层(3)之间并用于防止所述水分渗入所述沥青下面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桥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水盲沟(1)内设有多个透水管(8),每个所述透水管(8)上均设有多个透水孔且每个所述透水管(8)均与所述集水井(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桥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5)上设有多个渗水孔(5‑1),所述渗水孔(5‑1)均匀分布于所述集水井(5)朝向所述纵向排水盲沟(1)与朝向所述沥青上面层(3)的表面,所述透水管(8)通过所述渗水孔(5‑1)实现与所述集水井(5)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水桥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透膜(7)为复合土工膜,所述防渗透膜(7)的侧向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防撞墙(4)的下端部以及所述沥青下面层(2)的上端面边缘,所述防渗透膜(7)设于所述透水管(8)与所述纵向排水盲沟(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桥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水盲沟(1)内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用于掩盖所述透水管(8),所述透水管(8)为不锈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水桥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与所述沥青下面层(2)上设有一体化的所述沥青上面层(3),所述沥青上面层(3)为开配级沥青混合料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透水桥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5)与格栅井(9)连通设置,所述格栅井(9)用于扩充所述集水井(5)的容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水桥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水盲沟(1)在其延伸方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纵向排水盲沟(1)与所述集水井(5)连通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另一端的水平高度。
9.一种高架桥,包括透水桥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桥面排水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透水桥面排水结构。

说明书全文

一种透桥面排水结构及高架桥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架桥排水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透水桥面排水结构。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透水桥面排水结构的高架桥。

背景技术

[0002] 一种高架桥桥面排水系统(专利号:ZL 202020887308.3)。该桥面排水系统消除了纵向排水管固定老化掉落的险,提高了桥面排水能,解决了路侧沥青混凝土铺装施工质量及耐久性差的问题,同时所设槽可与道路边缘标志线的功能结合,提高了道路驾驶安全性。但是该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检修维护不方便不易清除轻型槽钢内淤积的灰尘和泥沙;2、高架桥主梁上的混凝土铺装顶部平整度无法调平,轻型槽钢与混凝土铺装之间缺少结合,不利于施工;3、无配套检修清理专用工具及方法。
[0003] 综上所述,如何降低高架桥面排水系统的检修及施工难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桥面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的纵向排水沟上设有沥青上面层,施工难度低且无需保养。
[000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透水桥面排水结构的高架桥。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透水桥面排水结构,包括:
[0008] 纵向排水盲沟,用于设于桥架的上方以及沥青下面层与防撞墙之间,所述纵向排水盲沟与所述防撞墙平行设置并与所述防撞墙并排延伸设置,所述纵向排水盲沟内设有可渗透水分的沥青上面层;
[0009] 集水井,连通于所述纵向排水盲沟并用于收集所述纵向排水盲沟内的所述水分;
[0010] 落水管,设于所述集水井的下方并与所述集水井连通,所述落水管的另一端设于地面并用于排放所述水分;
[0011] 防渗透膜,设于所述纵向排水盲沟与所述沥青上面层之间并用于防止所述水分渗入所述沥青下面层。
[0012] 优选地,所述纵向排水盲沟内设有多个透水管,每个所述透水管上均设有多个透水孔且每个所述透水管均与所述集水井连通。
[0013] 优选地,所述集水井上设有多个渗水孔,所述渗水孔均匀分布于所述集水井朝向所述纵向排水盲沟与朝向所述沥青上面层的表面,所述透水管通过所述渗水孔实现与所述集水井的连通。
[0014] 优选地,所述防渗透膜为复合土工膜,所述防渗透膜的侧向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防撞墙的下端部以及所述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边缘,所述防渗透膜设于所述透水管与所述纵向排水盲沟之间。
[0015] 优选地,所述纵向排水盲沟内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用于掩盖所述透水管,所述透水管为不锈钢管。
[0016] 优选地,所述碎石层与所述沥青下面层上设有一体化的所述沥青上面层,所述沥青上面层为开配级沥青混合料组件。
[0017] 优选地,所述集水井与格栅井连通设置,所述格栅井用于扩充所述集水井的容量。
[0018] 优选地,所述纵向排水盲沟在其延伸方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纵向排水盲沟与所述集水井连通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另一端的水平高度。
[0019] 一种高架桥,包括透水桥面排水结构,所述透水桥面排水结构为上述任一项的透水桥面排水结构。
[002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透水桥面排水结构,桥架的边缘设有防撞墙,桥架上表面设有沥青下面层,沥青下面层与防撞墙之间设有纵向排水盲沟,纵向排水盲沟内设有防渗透膜且纵向排水盲沟与集水井连通,纵向排水盲沟的上方还设有沥青上面层,沥青上面层能够被水分渗透且沥青上面层具备过滤功能,雨天时雨水由沥青上面层渗透至纵向排水盲沟内,由于防渗透膜的设置能够避免雨水由纵向排水盲沟继续向下渗透,雨水沿着纵向排水盲沟流入集水井内,集水井的下方设有与其连通的落水管,雨水由落水管从桥上排放到地面,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施工,纵向排水盲沟设于沥青上面层的下方,隐藏式设计的结构美观且无需对纵向排水盲沟进行维护。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透水桥面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纵向排水盲沟与防渗透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透水桥面排水结构的侧剖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集水井与格栅井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包括:
[0027] 1为纵向排水盲沟、2为沥青下面层、3为沥青上面层、4为防撞墙、5为集水井、5‑1为渗水孔、6为落水管、7为防渗透膜、8为透水管、9为格栅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透水桥面排水结构,该透水桥面排水结构的施工难度较低且无需保养。
[0030] 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透水桥面排水结构的高架桥。
[0031] 需要说明的是,“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2]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透水桥面排水结构,包括:纵向排水盲沟1、集水井5、落水管6与防渗透膜7;
[0033] 其中,纵向排水盲沟1用于设于桥架的上方以及沥青下面层2与防撞墙4之间,纵向排水盲沟1与防撞墙4平行设置并与防撞墙4并排延伸设置,纵向排水盲沟1内设有可渗透水分的沥青上面层3;
[0034] 集水井5连通于纵向排水盲沟1并用于收集纵向排水盲沟1内的水分;
[0035] 落水管6设于集水井5的下方并与集水井5连通,落水管6的另一端设于地面并用于排放水分;
[0036] 防渗透膜7设于纵向排水盲沟1与沥青上面层3之间并用于防止水分渗入沥青下面层2。
[0037] 具体来说,请参考附图1,沥青下面层2进行施工时需要预留纵向排水盲沟1的空间位置,纵向排水盲沟1设有两个且分别置于桥梁的两侧,纵向排水盲沟1施工时,在纵向排水盲沟1的底部及靠近防撞墙4的位置铺设防渗透膜7,隔绝混凝土与水的接触,防渗透膜7采用热熔方式进行处理,当遇雨、雾、天的天气时,路面积水能够由沥青上面层3渗透入纵向排水沟1内,由于防渗透膜7的设置,能够避免水分向下继续渗透,水分沿着纵向排水盲沟1流动至集水井5处,集水井5的下方还设置有与集水井5连通的落水管6,落水管6能够将集水井5中的水分排到桥下,整体的结构施工时,沥青下面层2需要一体化铺设压平,防渗透膜7的施工难度并不高,沥青上面层3的设置同样相对较为简单,且沥青上面层3能够渗水并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因此无需对纵向排水盲沟1进行专维护。
[0038] 可选的,落水管6的另一端可与消能井连通,将水分排到消能井中。
[0039]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纵向排水盲沟1内设有多个透水管8,每个透水管8上均设有多个透水孔且每个透水管8均与集水井5连通。
[0040] 具体来说,请参考附图2,防渗透膜7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透水管8的安装,透水管8设于纵向排水盲沟1与沥青上面层3之间,透水管8上设置的透水孔一般设于透水管8的上半部,且透水孔的开孔率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以保证透水性,透水管8设有多个并通过管套连接,通过透水管8进行导流,以保证水分进入集水井5内。
[0041] 可选的,多个透水管8之间可通过橡胶管进行软连接,以保证结构稳定性能。
[004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集水井5上设有多个渗水孔5‑1,渗水孔5‑1均匀分布于集水井5朝向纵向排水盲沟1与朝向沥青上面层3的表面,透水管8通过渗水孔5‑1实现与集水井5的连通。
[0043] 具体来说,请参考附图4,集水井5朝向纵向排水盲沟1的一侧设置的渗水孔5‑1与透水管8连接,以实现透水管8与集水井5的连通,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螺纹连接,此外在集水井5的其他面的中下部的位置均设有渗水孔5‑1,保证在集水井5的范围内横向积水的正常排出。
[004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防渗透膜7为复合土工膜,防渗透膜7的侧向两端分别延伸至防撞墙4的下端部以及沥青下面层2的上端面边缘,防渗透膜7设于透水管8与纵向排水盲沟1之间。
[0045] 具体来说,为防止雨水等渗透到桥面铺装层与桥面混凝土结构,导致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受到影像,在沥青上面层3和沥青下面层2之间、纵向排水盲沟1和桥面结构之间、纵向排水盲沟1和防撞墙4之间设置了防渗透膜7来隔绝积水,避免渗透。
[004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纵向排水盲沟1内设有碎石层,碎石层用于掩盖透水管8,透水管8为不锈钢管。
[0047] 具体来说,透水管8完成安装后,撒铺碎石并压实,当积水通过沥青上面层3流向纵向排水盲沟1处后,积水穿过碎石,最后进入透水管8中,碎石上方设有沥青上面层3,碎石能够对沥青上面层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004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碎石层与沥青下面层2上设有一体化的沥青上面层3,沥青上面层3为开配级沥青混合料组件。
[0049] 具体来说,沥青下面层2与沥青上面层3均由开配级沥青混合料铺成,需要说明的是,沥青下面层2与沥青上面层3分步进行铺设,在高架桥的基体上首先进行沥青下面层2的铺设,铺设过程中与防撞墙4之间存留间隙以构成纵向排水盲沟1,然后进行防渗透膜7、透水管8的安装设置,并在透水管8上铺设足量的碎石并压平,最后进行沥青上面层3的铺设,开配级沥青混合料是矿料级配,主要由粗集料嵌挤组成,细集料和填料较少,矿料相互分开,压实后空隙率大于18%,在能够保证渗水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过滤能力,避免纵向排水盲沟1被垃圾堵塞,减少了排水系统的检修工作量,降低了桥梁运维的成本,沥青上面层3与沥青下面层2分别通过一次摊铺、碾压到位,施工难度较低。
[005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集水井5与格栅井9连通设置,格栅井9用于扩充集水井5的容量。
[0051] 具体来说,请参考附图3,在集水井5处设置格栅井9并使集水井5与格栅井9连通,当桥面水量较大时由于格栅井9的存在,增大了汇水量,可使桥面积水顺畅的外排,减少桥面积水量,提高行程安全。
[005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纵向排水盲沟1在其延伸方向上倾斜设置,纵向排水盲沟1与集水井5连通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另一端的水平高度。
[0053] 具体来说,纵向排水盲沟1倾斜设置,集水井5所处的位置为桥梁的最低处,纵向排水盲沟1与集水井5连通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另一端的水平高度,以使水分能够受重力影响流入集水井5,且需要说明的是,沥青上面层3靠近防撞墙4的一端的水平高度同样低于另一端,以使沥青上面层3的水分能够向着桥两侧的纵向排水盲沟1流动,便于收集排水。
[0054] 除了上述透水桥面排水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透水桥面排水结构的高架桥,该高架桥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0055]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56]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透水桥面排水结构及高架桥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