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

申请号 CN202410111303.4 申请日 2024-01-26 公开(公告)号 CN117684494A 公开(公告)日 2024-03-12
申请人 安徽青云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文琴;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涉及景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引导部件,引导部件包括两个 基础 导板以及两个 扶手 杆,扶手杆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与基础导板上端两侧固定连接的 支撑 杆,相邻两个引导部件首尾靠近设置且组成引导通道,两个连接基 块 分别固定在其中一个基础导 板面 向引导通道的 侧壁 两端 位置 ,两个铰接部分别与对应的矩形缺口内铰接,另一个基础导板上开设有与稳定板滑动插接的插接孔,且稳定板沿着插接孔内滑 动能 够调整引导通道宽度大小。本发明利用多个引导部件首尾靠近设置且组成引导通道,游客从进口就沿着引导通道分布行走,既能够沿着预设游玩通道快速通过,又避免游玩出现走错现象,达到游玩目的,避免人员聚集量剧增而拥挤。
权利要求

1.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包括两个基础导板(1)以及两个扶手杆(12),所述扶手杆(12)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与基础导板(1)上端两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杆(11),相邻两个引导部件首尾靠近设置且组成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内部空间作为游客分流行走通道;
还包括通道限位件,所述通道限位件包括两个连接基(2)以及两个稳定板(21),两个连接基块(2)分别固定在其中一个基础导板(1)面向引导通道的侧壁两端位置,两个连接基块(2)端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矩形缺口,两个稳定板(21)靠近对应连接基块(2)的一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有铰接部,两个铰接部分别与对应的矩形缺口内铰接,另一个基础导板(1)上开设有与稳定板(21)滑动插接的插接孔,且稳定板(21)沿着插接孔内滑动能够调整引导通道宽度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块(2)的长度大于开设有插接孔的基础导板(1)宽度,所述连接基块(2)端部穿出插接孔将稳定板(21)的铰接部围绕矩形缺口内翻转贴靠在基础导板(1)边侧,进而将两个基础导板(1)并拢降低引导部件空间占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个通道限位件的两个稳定板(21)长度之和小于基础导板(1)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引导部件之间通过衔接部件对接;
所述衔接部件包括两个波纹挡板(3),所述波纹挡板(3)两端上侧均固定有卡接座(31),相邻两个扶手杆(12)两端均固定有T型卡块(13),所述卡接座(31)侧壁开设有与T型卡块(13)卡接的T型卡接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挡板(3)两端下侧均固定有插座(32),相邻两个基础导板(1)两端均固定有托块(14),且托块(14)上端面均固定有插接柱(15),所述插座(32)底壁开设有与插接柱(15)转动插接的插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导板(1)的底端设有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包括转轴(43)、固定在转轴(43)轴向两端的轮座(44)、转动插接在轮座(44)上的旋转杆(451)以及转动设置在旋转杆(451)底端边侧的滚轮(45),同一根转轴(43)连接的两个轮座(44)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均设有销轴,且销轴端部固定有与基础导板(1)底壁的吊装块(4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451)上端转动延伸至轮座(44)的上方,所述轮座(44)上端面固定有两个位列旋转杆(451)两侧的导向杆(441),两个导向杆(441)的侧壁上端开设有滑动贯穿孔,且两个滑动贯穿孔之间滑动套接有环形圈(442),所述旋转杆(451)顶端径向固定有与环形圈(442)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环形圈(442)外壁滑动套接有位于连接杆与导向杆(441)之间的弹簧一(4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与轮座(44)之间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止转轴(43)随意转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升降套(4)和限位杆(42),所述限位杆(42)垂直固定在升降套(4)的底壁,所述基础导杆上开设有贯穿上下侧壁的升降滑孔,所述转轴(43)外壁上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42)端部滑动穿过升降滑孔底端开口与限位槽插接,所述升降套(4)在基础导板(1)和扶手杆(12)之间升降调节,且限位杆(42)沿着升降滑孔内上下同步滑动调节距离限位槽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套(4)上端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滑动插接有滑杆(41),且滑杆(41)杆顶端与扶手杆(12)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槽内设有抵在滑杆(41)底壁的弹簧二(47),弹簧二(47)弹性势能将升降套(4)实时坐落在基础导板(1)上端面,且限位杆(42)底端插入限位槽内。

说明书全文

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景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景区客流量过大时,为了防止人流拥堵、踩踏等事件的发生,景区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分散和疏导游客,确保短时间内局部区域客流量得到有效分流,进而得到有效控制。景区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拟定有具体的客流分流措施,通常采用的成本较低且设置方便的措施就是采用围栏组成分流引导通道,引导游客避开拥挤区域,例如公开号为CN113513209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旅游景区游客引导通道安全围栏,能够组成围栏疏导游客,选择合适的游览路线,以便于游客通过合理安排游览时间和路线,避免客流高峰期,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0003] 针对一些热较高的景区,在节假日期间往往会超负荷承接游客游玩量,特别是景区内带有室内的游玩场馆,往往会因为短时间内游客量剧增导致拥挤情况,一旦超负荷承接时,极易造成人员拥挤而引发安全事故。目前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围栏,大多都是塑料围栏放在地上,但是往往这些围栏不便于根据疏导速度调整引导通道宽度大小,只是单纯摆放在地面上,易受到游客触碰后倾倒,并且一般情况下游客都是首次前往,对景区室内场馆进出口分布情况不太熟悉,会出现游客出入时出现走错、绕路的情况,导致游客不能按照最佳路线游玩,这样室内场馆客流量聚集量剧增,给游客游玩体验感带来不佳的感受,所以这里设计了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包括:多个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包括两个基础导板以及两个扶手杆,所述扶手杆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与基础导板上端两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杆,相邻两个引导部件首尾靠近设置且组成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内部空间作为游客分流行走通道,根据景区室内场馆进出口以及场馆内游玩路线分布情况,选定相应数量的引导部件,在进出口以及室内场馆通道内放置相应数量的引导部件,多个引导部件首尾靠近设置且组成引导通道;
[0006] 还包括通道限位件,所述通道限位件包括两个连接基以及两个稳定板,两个连接基块分别固定在其中一个基础导板面向引导通道的侧壁两端位置,两个连接基块端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矩形缺口,两个稳定板靠近对应连接基块的一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有铰接部,两个铰接部分别与对应的矩形缺口内铰接,另一个基础导板上开设有与稳定板滑动插接的插接孔,将稳定板与对应的插接孔插接,即可将引导部件的两个基础导板拼接在一起。稳定板沿着插接孔内滑动能够调整引导通道宽度大小,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把控通道宽度,以此控制客流量的疏通速度。可以通过扩大通道宽度,来提高单位时间内通行人数。
[0007]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基块的长度大于开设有插接孔的基础导板宽度,所述连接基块端部穿出插接孔将稳定板的铰接部围绕矩形缺口内翻转贴靠在基础导板边侧,进而将两个基础导板并拢降低引导部件空间占比,便于收纳摆放。
[0008]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同一个通道限位件的两个稳定板长度之和小于基础导板长度,这样使得两个稳定板翻转后能够端部相互正对贴靠在基础导板边侧位置,不占据过多空间。
[0009]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引导部件之间通过衔接部件对接,利用衔接部件保证相邻两个引导部件对接,且能够根据分布方向调整朝向,以便于根据导向需求分流游客,达到分流引导目的。
[0010] 所述衔接部件包括两个波纹挡板,所述波纹挡板两端上侧均固定有卡接座,相邻两个扶手杆两端均固定有T型卡块,所述卡接座侧壁开设有与T型卡块卡接的T型卡接缺口。
[0011]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波纹挡板两端下侧均固定有插座,相邻两个基础导板两端均固定有托块,且托块上端面均固定有插接柱,所述插座底壁开设有与插接柱转动插接的插接槽。
[0012]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导板的底端设有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包括转轴、固定在转轴轴向两端的轮座、转动插接在轮座上的旋转杆以及转动设置在旋转杆底端边侧的滚轮,同一根转轴连接的两个轮座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均设有销轴,且销轴端部固定有与基础导板底壁的吊装块。
[0013]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杆上端转动延伸至轮座的上方,所述轮座上端面固定有两个位列旋转杆两侧的导向杆,两个导向杆的侧壁上端开设有滑动贯穿孔,且两个滑动贯穿孔之间滑动套接有环形圈,所述旋转杆顶端径向固定有与环形圈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环形圈外壁滑动套接有位于连接杆与导向杆之间的弹簧一。
[0014]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销轴与轮座之间转动连接。
[0015]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止转轴随意转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升降套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垂直固定在升降套的底壁,所述基础导杆上开设有贯穿上下侧壁的升降滑孔,所述转轴外壁上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端部滑动穿过升降滑孔底端开口与限位槽插接,所述升降套在基础导板和扶手杆之间升降调节,且限位杆沿着升降滑孔内上下同步滑动调节距离限位槽的高度。
[0016]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套上端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滑动插接有滑杆,且滑杆杆顶端与扶手杆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槽内设有抵在滑杆底壁的弹簧二,弹簧二弹性势能将升降套实时坐落在基础导板上端面,且限位杆底端插入限位槽内。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8] 本发明为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根据景区室内场馆进出口以及场馆内游玩路线分布情况,选定相应数量的引导部件,在进出口以及室内场馆通道内放置引导部件,多个引导部件首尾靠近设置且组成引导通道,游客从进口就沿着引导通道分布行走,途经室内场馆内的引导部件组成的引导通道,最终从出口快速走出,既能够沿着预设游玩通道快速通过,且在通过过程中不会出现走错现象,达到游玩目的,避免室内场馆内人员聚集量剧增而拥挤,解决了游客对景区室内场馆进出口分布情况不太熟悉,出入时出现走错、绕路的情况,导致游客不能按照最佳路线游玩,室内场馆客流量聚集量剧增,给游客游玩体验感带来不佳的问题。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的稳定板与连接基块拼装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进一步改进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的衔接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的衔接部件弯曲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的限位件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的衔接部件与引导部件局部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发明的移动部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9为本发明的滚轮翻转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1、基础导板;11、支撑杆;12、扶手杆;13、T型卡块;14、托块;15、插接柱;2、连接基块;21、稳定板;3、波纹挡板;31、卡接座;32、插座;4、升降套;41、滑杆;42、限位杆;43、转轴;44、轮座;441、导向杆;442、环形圈;443、弹簧一;45、滚轮;451、旋转杆;46、吊装块;47、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包括:多个引导部件,引导部件包括两个基础导板1以及两个扶手杆12,扶手杆12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与基础导板1上端两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杆11,相邻两个引导部件首尾靠近设置且组成引导通道,引导通道内部空间作为游客分流行走通道,如图1所示,根据景区室内场馆进出口以及场馆内游玩路线分布情况,选定相应数量的引导部件,在进出口以及室内场馆通道内放置相应数量的引导部件,多个引导部件首尾靠近设置且组成引导通道。
[0031] 游客从进口就沿着引导通道分布行走,途经室内场馆内的引导部件组成的引导通道,最终从出口快速走出,既能够沿着预设游玩通道快速通过,且在通过过程中不会出现走错现象,实现分流引导目的以及达到游玩目的。避免室内场馆内人员聚集量剧增而拥挤,解决了游客对景区室内场馆进出口分布情况不太熟悉,出入时出现走错、绕路的情况,导致游客不能按照最佳路线游玩,室内场馆客流量聚集量剧增,给游客游玩体验感带来不佳的问题。
[0032] 另一方面,例如珍贵文物、珍贵保护动物、珍贵名画这类确实需要在室内展览供游客观赏,但是在观赏的同时,必然需要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管控,比如抵近触摸、暴破坏的行为都会造成珍贵文物或珍贵名画的损坏,或对珍贵保护动物造成惊吓,因此利用多个引导部件组成引导通道。
[0033] 引导部件立在景区室内场馆地面上,在无任何底部支撑的情况下,引导部件的站立稳定性欠佳,游客通行过程中容易碰到任一一侧的扶手杆12,导致引导部件无法正常用于引导。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通道限位件,通道限位件包括两个连接基块2以及两个稳定板21,两个连接基块2分别固定在其中一个基础导板1面向引导通道的侧壁两端位置,两个连接基块2端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矩形缺口,两个稳定板21靠近对应连接基块2的一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有铰接部,两个铰接部分别与对应的矩形缺口内铰接,另一个基础导板1上开设有与稳定板21滑动插接的插接孔,将稳定板21与对应的插接孔插接,即可将引导部件的两个基础导板1拼接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稳定板21以及连接基块2的厚度较薄,厚度在5mm以内最佳,避免厚度太厚绊倒游客。
[0034] 另外,稳定板21能够沿着插接孔内滑动能够调整引导通道宽度大小,即调整引导部件的两个扶手杆12之间间隙,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把控通道宽度,以此控制客流量的疏通速度。可以通过扩大通道宽度,来提高单位时间内通行人数。
[0035] 连接基块2的长度大于开设有插接孔的基础导板1宽度,并且稳定板21能够沿着插接孔内滑动的好处是,连接基块2端部穿出插接孔将稳定板21的铰接部围绕矩形缺口内翻转贴靠在基础导板1边侧,同一个引导部件的两个稳定板21翻转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式,进而将两个基础导板1并拢降低引导部件空间占比,便于收纳摆放。以便于在景区淡季时,客流量较少收纳起来,旺季时再拿出来组装使用。
[0036] 还有就是同一个通道限位件的两个稳定板21长度之和小于基础导板1长度,这样使得两个稳定板21翻转后能够端部相互正对贴靠在基础导板1边侧位置,不占据过多空间。
[0037] 进一步的,在相邻两个引导部件之间通过衔接部件对接,利用衔接部件保证相邻两个引导部件对接,且能够根据分布方向调整朝向,以便于根据导向需求分流游客,达到分流引导目的。具体的,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衔接部件包括两个波纹挡板3,波纹挡板3两端上侧均固定有卡接座31,相邻两个扶手杆12两端均固定有T型卡块13,卡接座31侧壁开设有与T型卡块13卡接的T型卡接缺口,波纹挡板3利用两侧卡接座31的T型卡接缺口与相邻两个扶手杆12端部的T型卡块13卡接,将波纹挡板3立在相邻两个引导部件之间,避免有游客从相邻两个引导部件之间间隙窜出,扰乱景区公共秩序。
[0038] 如图7所示,并且波纹挡板3两端下侧均固定有插座32,相邻两个基础导板1两端均固定有托块14,且托块14上端面均固定有插接柱15,插座32底壁开设有与插接柱15转动插接的插接槽,除了将波纹挡板3两侧卡接座31的T型卡接缺口与相邻两个扶手杆12端部的T型卡块13卡接以外,还利用插座32的插接槽与对应的插接柱15插接,避免波纹挡板3左右摆动,干扰游客通行。
[0039] 这里的波纹挡板3采用塑料材质,具有一定的可塑形变特性,相邻两个引导部件需要改变朝向时,将波纹挡板3弯曲设置,即可改变引导部件的朝向,根据游客分流需求设置引导部件朝向即可,进而使得游客安装引导部件内引导通道分布方向行进,快速通行。如图5所示。
[0040] 引导部件自身具有相应的重量,以此来避免受到误触时发生倾倒现象,这样则导致引导部件用于正常分离引导游客的作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去检查是否有引导部件被碰到的情况发生,因此单个引导部件的重量需要控制在10‑20斤左右,重量相对来说要重一些的好处时,重心较稳,不易倾倒。但是在组装以及拆卸收纳过程中,给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工作量。为此在基础导板1的底端设有移动部件,移动部件包括转轴43、固定在转轴43轴向两端的轮座44、转动插接在轮座44上的旋转杆451以及转动设置在旋转杆451底端边侧的滚轮45,同一根转轴43连接的两个轮座44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均设有销轴,且销轴端部固定有与基础导板1底壁的吊装块46。如图3和图8所示,利用吊装块46连接销轴、轮座44以及转轴43,以此将滚轮45稳定支撑起整个引导部件。只要将滚轮45沿着地面滚动,即可辅助移动整个引导部件,无需依靠工作人员体力来搬运,降低体力消耗。行进过程中,滚轮45通过旋转杆451围绕轮座44转动,进而改变引导部件行进方向。
[0041] 进一步的,旋转杆451上端转动延伸至轮座44的上方,轮座44上端面固定有两个位列旋转杆451两侧的导向杆441,两个导向杆441的侧壁上端开设有滑动贯穿孔,且两个滑动贯穿孔之间滑动套接有环形圈442,旋转杆451顶端径向固定有与环形圈442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杆,环形圈442外壁滑动套接有位于连接杆与导向杆441之间的弹簧一443。在无外力干预引导部件改变行进方向时,利用连接杆两侧的弹簧一443的弹性势能保持滚轮45带动引导部件朝着正前方行进。行进过程中,滚轮45通过旋转杆451围绕轮座44转动改变引导部件行进方向,在此过程中,旋转杆451会利用连接杆带动环形圈442在两个导向杆441的滑动贯穿孔之间转动,与环形圈442转动方向相对的一个弹簧一443被压缩,产生反弹势能,一旦失去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会利用反弹势能将连接杆反弹复位,保持滚轮45行进方向与基础导板1或扶手杆12平行,即引导部件行进方向保持正前方不偏离。
[0042] 一旦引导部件行进至预定位置后,需要限制住滚轮45再移动,以此防止引导部件随意移动改变位置。为此将销轴与轮座44之间转动连接,还包括防止转轴43随意转动的限位件,限位件包括升降套4和限位杆42,限位杆42垂直固定在升降套4的底壁,基础导杆上开设有贯穿上下侧壁的升降滑孔,转轴43外壁上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杆42端部滑动穿过升降滑孔底端开口与限位槽插接,升降套4上端开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滑动插接有滑杆41,且滑杆41杆顶端与扶手杆12底壁固定连接,升降槽内设有抵在滑杆41底壁的弹簧二47,利用弹簧二47弹性势能将升降套4实时坐落在基础导板1上端面,同时限位杆42底端实时插入限位槽内,确保行进过程中,滚轮45不会因转轴43的翻转而倾倒。
[0043] 将升降套4在基础导板1和扶手杆12之间升降调节,且限位杆42沿着升降滑孔内上下同步滑动调节距离限位槽的高度。也就是说,需要依靠滚轮45移动引导部件调整位置时,将限位杆42端部滑动穿过升降滑孔底端开口与限位槽插接,即可避免转轴43利用轮座44与销轴之间发生转动,进而确保滚轮45滚动支撑起引导部件。
[0044] 一旦引导部件移动至预定位置以后,将升降套4向上升起,同步带动限位杆42沿着升降滑孔内向上滑动,从而将限位杆42端部脱离转轴43的限位槽,用脚踢动任一一个滚轮45,将滚轮45从竖直状态翻转至平状态,即如图9所示的翻转方式,滚轮45最终以轴向侧壁坐落在地面以支撑整个引导部件,即能够增强整个引导部件的支撑稳定性,又能够避免滚轮45随意滚动。
[004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