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规避效应的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诱导系统

申请号 CN202211162487.4 申请日 2022-09-23 公开(公告)号 CN115418901B 公开(公告)日 2024-03-26
申请人 武汉理工大学; 发明人 杜志刚; 杨永正; 陈莹; 许富强;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基于规避效应的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诱导系统,包括三层线形诱导标、渠化区、弹性交通柱和轮廓柱,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设置在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外侧,所述渠化区设置在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的道路中间处,所述弹性交通柱设置在渠化区的中间处,所述轮廓柱设置在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的内侧。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驾驶人的距离感、 位置 感、速度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高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交通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规避效应的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层线形诱导标、渠化区、弹性交通柱和轮廓柱,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设置在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外侧,所述渠化区设置在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的道路中间处,所述弹性交通柱设置在渠化区的中间处,所述轮廓柱设置在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的内侧;
相邻的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之间的间距为25 30m,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倾斜设置且与~
地面呈50 70°夹
~
所述渠化区宽度为0.5 1.5m;
~
相邻的所述弹性交通柱的间距为3 5m,所述弹性交通柱表面设置白色反光膜,当渠化~
区宽度<1m时,弹性交通柱单排设置,当渠化区宽度≥1m时,弹性交通柱双排设置;
相邻的所述轮廓柱之间的间距为3 5m,所述轮廓柱上部设置有应急诱导灯,所述轮廓~
柱顶部设置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为应急诱导灯提供电能
外侧的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中间的所述弹性交通柱、内侧的所述轮廓柱均具有线性诱导功能;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设置三重线性诱导;所述弹性交通柱表面设置两条白色反光膜,所述弹性交通柱设置两重线性诱导;所述轮廓柱具有一重线性诱导,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的高度>弹性交通柱的高度>轮廓柱的高度;
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上的线形诱导功能>轮廓诱导功能;所述弹性交通柱上的线形诱导功能=轮廓诱导功能;所述轮廓柱上的线形诱导功能<轮廓诱导功能,所述应急诱导灯形状为两个球体组成的葫芦形。

说明书全文

基于规避效应的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诱导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附属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规避效应的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诱导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出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体会对外界潜在的危险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以期望阻止危险的发生。在行驶过程中,驾驶人会对道路两边的护栏、路缘石等障碍物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并对其做出远离的动作,这也就是驾驶过程中的规避效应。
[0003] 弯道与纵坡是道路线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纵坡坡度会决定车辆所承受的来自重的平面切线方向的分力大小,对车辆的爬坡性能与制动性能产生严重干扰,进而加大驾驶人的驾驶难度并给驾驶人带来紧张感。弯道会影响驾驶人的平方向的视野,增大了驾驶人发现道路环境信息的难度,对驾驶人的反应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弯坡路段同时具有弯道和纵坡两个因素,对驾驶人的车辆操控能力、反应时间、心理抗压能力都会有更高的要求。然而受地理环境、造价等因素的影响,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会不可避免的出现。
[0004] 针对弯道与纵坡的安全改善问题,当前的解决方案只是针对弯道与纵坡单一因素对驾驶人的影响,对于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的安全改善起不到良好的作用效果。对于当前的弯道路段线形诱导设施而言,当前的诱导设施设置形式单一、刺激效果不够、设置方式杂乱无章,无法起到良好的诱导效果。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规避效应的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诱导系统,其能够增强驾驶人对于弯道的感知、对纵坡的感知、对位置、距离与速度的感知,合理利用规避效应,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规避效应的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诱导系统,包括三层线形诱导标、渠化区、弹性交通柱和轮廓柱,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设置在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外侧,所述渠化区设置在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的道路中间处,所述弹性交通柱设置在渠化区的中间处,所述轮廓柱设置在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的内侧。
[0007] 按上述方案,相邻的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之间的间距未25~30m,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倾斜设置且与地面呈50~70°夹
[0008] 按上述方案,所述渠化区宽度为0.5~1.5m。
[0009] 按上述方案,相邻的所述弹性交通柱的间距为3~5m,所述弹性交通柱表面设置白色反光膜,当渠化区宽度<1m时,弹性交通柱单排设置,当渠化区宽度≥1m时,弹性交通柱双排设置。
[0010] 按上述方案,相邻的所述轮廓柱之间的间距为3~5m,所述轮廓柱上部设置有应急诱导灯,所述轮廓柱顶部设置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为应急诱导灯提供电能
[0011] 按上述方案,外侧的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中间的所述弹性交通柱、内侧的所述轮廓柱均具有线性诱导功能;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具有三重线性诱导;所述弹性交通柱表面设置两条白色反光膜,所述弹性交通柱设置两重线性诱导;所述轮廓柱上方设置应急诱导灯,所述轮廓柱具有一重线性诱导,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的高度>弹性交通柱的高度>轮廓柱的高度。
[0012] 按上述方案,所述三层线形诱导标上的线形诱导功能>轮廓诱导功能;所述弹性交通柱上的线形诱导功能=轮廓诱导功能;所述轮廓柱上的线形诱导功能<轮廓诱导功能,所述轮廓柱上方设置应急诱导灯具且顶部设置太阳能板。
[0013] 按上述方案,所述应急诱导灯形状为两个球体组成的葫芦形。
[0014] 实施本发明的基于规避效应的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诱导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 本发明中车辆在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行驶时,能够有效增强驾驶人对弯道区域交通场景的识别能力,增强驾驶人对纵坡坡度的感知,有效提高驾驶人的距离感、位置感、速度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高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交通安全性。附图说明
[0016]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7] 图1是本发明基于规避效应的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诱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的三层线形诱导标的侧视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的弹性交通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的轮廓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发明的车速、弯道半径与规避效应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基于规避效应的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诱导系统,包括三层线形诱导标1、渠化区3、弹性交通柱2和轮廓柱4,三层线形诱导标1设置在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外侧,相邻的三层线形诱导标1之间的间距未25‑30m,三层线形诱导标1倾斜设置且与地面呈50‑70°夹角。渠化区3设置在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的道路中间处,渠化区3宽度为0.5‑1.5m。弹性交通柱2设置在渠化区3的中间处,相邻的弹性交通柱2的间距为3‑5m,弹性交通柱2表面设置白色反光膜11,当渠化区3宽度<1m时,弹性交通柱2单排设置,当渠化区3宽度≥1m时,弹性交通柱2双排设置。轮廓柱4设置在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的内侧。相邻的轮廓柱4之间的间距为3~5m,轮廓柱4上部设置有应急诱导灯12,轮廓柱4顶部设置太阳能板
13,太阳能板13为应急诱导灯12提供电能。
[0024] 外侧的三层线形诱导标1、中间的弹性交通柱2、内侧的轮廓柱4的线性诱导层数逐级递减,同时高度依次降低。外侧设置三层线形诱导标1,其线形诱导>轮廓诱导;中侧设置弹性交通柱2,弹性交通柱2设置两条大尺寸的白色反光膜11,其线形诱导功能=轮廓诱导功能;内侧设置轮廓柱4,轮廓柱4上方设置应急诱导灯12,顶部设置太阳能板13,其线形诱导功能<轮廓诱导功能。外侧的三层线形诱导标1、中间的弹性交通柱2、内侧的轮廓柱4均具有线性诱导功能,三层线形诱导标1的线性诱导为三层,弹性交通柱2的线性诱导为两层,轮廓柱4的线性诱导为一层,三层线形诱导标的高度>弹性交通柱的高度>轮廓柱的高度。
[0025]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三层线形诱导标1位于小半径弯坡组合路段外侧,相邻的三层线形诱导标1之间的间距为25~50m,线形诱导大于轮廓诱导。三层线形诱导标1与地面呈60°夹角,以增强驾驶人对纵坡的感知。弹性交通柱2位于弯坡组合路段中间,相邻的弹性交通柱2之间的间距为3~5m,弹性交通柱2表面设置两条大尺寸白色反光膜11,具有两层线性诱导,每条白色反光膜宽度为30~50cm,弹性交通柱2上的线形诱导=轮廓诱导。三层线形诱导标1上的线形诱导>轮廓诱导;弹性交通柱2上的线形诱导=轮廓诱导,弹性交通柱2表面设置两条白色反光膜;轮廓柱3上的线形诱导<轮廓诱导,轮廓柱3上方设置应急诱导灯且顶部设置太阳能板。
[0026]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渠化区3位于弯坡组合路段中间,宽度为0.5~1.5m,当车速较大或弯道半径较小时,规避效应会相应的增强,中分带渠化宽度相应加宽。轮廓柱4位于弯坡组合路段内侧,相邻的轮廓柱4之间的间距为3~5m,轮廓柱4上方设置应急诱导灯12来照明,其线形诱导小于轮廓诱导,轮廓柱4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13,应急诱导灯12通过太阳能光板供电,具有节能环保、维护成本低的优点。应急诱导灯12的形状为两个球体组成的葫芦形,有着360度可视以及显著性好等优点。
[0027]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