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控易调节地下车库装置

申请号 CN202210564205.7 申请日 2022-05-23 公开(公告)号 CN114777259B 公开(公告)日 2024-03-29
申请人 洛阳城市建设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翠; 庄启; 户金彪; 赵晓东; 郭双仓; 刘会强; 段武雷; 聂亮坡; 李沛; 郑兰兰;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地下 车库 通 风 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控易调节地下车库 通风 装置,包括立柱,立柱上下端分别连接车库顶板和车库地板,车库顶板上方对应立柱的 位置 设立 风 力 驱动装置,立柱内部通过开设空腔设置空气输送装置,风力驱动装置可旋转驱动空气输送装置运行,空气输送装置下端连接空气监测‑ 棘轮 棘爪联合控制装置;此发明可以极大的节省了 能源 ,并且进一步加大了促使空气循环的效率,还可以调节整个空气循环的力度,从而形成智能化控制,此外,本装置设置在地下车库的 支撑 立柱内部,极大的节省建筑建设资源且使车库的装修更加简约大气,施工难度偏低,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智控易调节地下车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立柱(1)上下端分别连接车库顶板(2)和车库地板(3),立柱(1)内部开设竖向的柱孔(4),车库顶板(2)对应柱孔(4)的位置开设第一通孔,车库顶板(2)上方对应立柱(1)的位置设置第一盖板(5),第一盖板(5)下方对应柱孔(4)的位置开设第一凹槽(6),柱孔(4)、车库顶板(2)的第一通孔和第一凹槽(6)整体形成内部空腔,第一盖板(5)上方设置竖直放置的台阶状的转盘(7),转盘(7)中心开设轴孔,第一盖板(5)通过其中心处开设第二通孔和转盘(7)的台阶位置转动连接,转盘(7)上方安装驱动装置,风力驱动装置借助风力产生旋转的动力并驱动转盘转动;
内部空腔设置空气输送装置,转盘(7)的旋转驱动空气输送装置运行,空气输送装置分为两段,通过风力驱动装置的驱动,上半段可以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下半段可以将室内空气引出室外;
空气输送装置下端连接空气监测‑棘轮棘爪联合控制装置,此装置通过监测车库内污染气体的浓度来利用棘轮棘爪对空气输送装置进行辅助驱动,当监测到污染气体浓度高于设定的安全值时,空气监测‑棘轮棘爪联合控制装置提高空气输送装置的运行效率,当监测到污染气体浓度低于设定的安全值时,则空气监测‑棘轮棘爪联合控制装置停止对空气输送装置的辅助驱动;
风力驱动装置包括弧形叶片(8),转盘(7)上方以其旋转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数个竖直放置的弧形叶片(8),所有弧形叶片(8)下端和转盘(7)上表面转动连接,弧形叶片(8)上端转动连接与转盘(7)同轴心的环形连接板(9),弧形叶片(8)打开一定度形成风阻,从而弧形叶片(8)整体能通过借助风力驱动产生旋转,从而提供风力动力来源;
空气输送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内部空腔且与转盘(7)同轴心的套筒(10),内部空腔底部设置第二盖板(11),套筒(10)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凹槽(6)顶面和第二盖板(11)上表面,套筒(10)内部设置竖直放置同轴心的转动轴(12),转动轴(12)上端面和转盘(7)下表面通过设置数根斜向放置的第一连接杆(13)固定连接,转动轴(12)侧面设置螺旋叶片(14),螺旋叶片(14)分为两段,其两段旋向相反;
螺旋叶片(14)上下两段的中间位置设置竖向放置第一分隔板(15),套筒(10)侧壁在靠近第一分隔板(15)上方的位置开设第一套筒贯穿口(21),立柱(1)对应第一套筒贯穿口(21)的位置开设通道,其通道与第一套筒贯穿口(21)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的进气通道;
立柱(1)靠近螺旋叶片(14)下半段的位置开设数个贯穿通道(24),所有贯穿通道(24)内均设置竖直放置的分隔(25),分隔门(25)开设数个分隔门贯穿口(26),套筒(10)侧壁对应分隔门贯穿口(26)的位置开设第二套筒贯穿口(27),套筒(10)侧壁在靠近第一分隔板(15)下方的位置开设第三套筒贯穿口(28),同时在第二套筒贯穿口(27)和第三套筒贯穿口(28)中间的位置设置与套筒(10)垂直的第三分隔板(29),在第一盖板(5)侧壁开设盖板贯穿口(30),形成室内空气引出室外的排气通道;
空气监测‑棘轮棘爪联合控制装置包括电机(19),第二盖板(11)下方通过开设第二凹槽(18)设置电机(19),第二凹槽(18)上方对应转动轴(12)的位置开设第五通孔,其第五通孔内设置竖向放置的电机输出轴,电机输出轴下端和电机(19)连接,螺旋叶片(14)下半段下方设置竖向放置第二分隔板(16),第二分隔板(16)下方位置设置竖向放置且同轴心的棘轮棘爪机构(17),电机输出轴上端和转动轴(12)下端通过棘轮棘爪机构(17)连接,转动轴(12)下端面设置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棘爪,电机输出轴上端则与棘轮下端固定连接,另外立柱(1)外壁设置车库一探测器(20),车库一氧化碳探测器(20)与电机(19)通过控制器电性连接;
车库地板(3)上方的车辆通道位置设置数个弧形减速带(32),弧形减速带(32)设置成弹性材质,车库地板(3)对应弧形减速带(32)的位置开设凹槽,弧形减速带(32)及其凹槽形成气腔(33),车库地板(3)下方铺设数个导管(34),所有气腔(33)均开设气流孔和导管(34)一端固定连接,所有导管(34)内部均设置单向出气(35),单向出气阀(35)和气腔(33)之间设置单向进气阀(36),单向进气阀(36)一端和导管(34)连接,另一端和车库地板(3)上的车库内空间连接,另外,第三分隔板(29)开设竖直方向的第七通孔,所有导管(34)均汇总聚集到套筒(10)外侧的空间并穿过第三分隔板(29)的第七通孔伸入到靠近第一盖板(5)的位置,导管(34)经过转动连接通道通过气动弧形叶片限位装置控制弧形叶片(8)的开合状态,当有车辆驶过弧形减速带(32)时,气腔(33)则被压缩,气压驱动气动弧形叶片限位装置控制弧形叶片(8)的打开角度增加,加大弧形叶片(8)的风阻,使得提高螺旋叶片(14)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控易调节地下车库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动弧形叶片限位装置包括环形卡位板(41),环形卡位板(41)设置在转盘(7)上表面外侧靠近弧形叶片(8)的位置且与转盘(7)同轴心,转盘(7)上表面通过开设环形凹槽和环形卡位板(41)转动连接,环形卡位板(41)上方对应每个弧形叶片(8)的位置均开设凹槽,弧形叶片(8)卡入环形卡位板(41)的凹槽内,转盘(7)上表面外侧靠近环形卡位板(41)的位置通过开设扇形凹槽设置横向放置的第二气缸(42),且第二气缸(42)的伸展方向为弧形叶片(8)旋向打开方向,第二气缸(42)的伸缩端和环形卡位板(41)之间设置第二连接杆(43),第二连接杆(43)和环形卡位板(4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43)另一端通过开设沿其长度方向的腰型孔和第二气缸(42)的伸缩端顶部固定安装穿入腰型孔的销轴,第二气缸(42)的伸缩端与缸体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弹簧(44),且第二气缸(42)的一侧设置微型泄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控易调节地下车库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连接通道包括第一L型通道(45),第一L型通道(45)开设在第一盖板(5)内部对应导管(34)的位置且通道延伸到转盘(7)侧面,第一盖板(5)的第二通孔侧壁对应第一L型通道(45)贴近转盘(7)侧面的位置开设第一环形槽(46),第一环形槽(46)内部对应安装环形密封圈(47),转盘(7)侧面对应第一L型通道(45)的位置开设第二环形槽(48),导管(34)深入到第一L型通道(45)内部,且通过环形密封圈(47)开设第八通孔和环形密封圈(47)固定连接,转盘(7)开始设第二L型通道(49),第二L型通道(49)下端与第二环形槽(48)连通,第二L型通道(49)上端与第二气缸(42)的进气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控易调节地下车库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贯穿通道(24)内均设置竖直放置的滑行门(37),且滑行门(37)贴平分隔门(25),且滑行门(37)与分隔门(25)之间在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滑行门(37)开设数个与分隔门贯穿口(26)对应的滑行门贯穿口(38),且两者错开位置,滑行门(37)上移即可完成分隔门贯穿口(26)和滑行门贯穿口(38)的对齐,滑行门(37)下方对应设置数个第一气缸(39),第一气缸(39)的伸缩端和滑行门(37)底部固定连接,导管(34)对应第一气缸(39)的位置开设支路和第一气缸(39)的进气口连通,第一气缸(39)的伸缩端与缸体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0)。

说明书全文

一种智控易调节地下车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下车库通风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控易调节地下车库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轿车已经在城市普及,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地下车库已经成为居民小区必要建设的项目之一,因为地下车库建设于地下,通风效果不好,所以需要通风装置来促进完成室内外空气的交换;传统的车库通风装置需要投入强的电力设施来驱动通风装置,同时不具备智能控制来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的功能,这样容易造成空气交换过于频繁,导致电力能源浪费的问题,且无法做到根据车辆的行驶区域自动调控特定区域的空气交换速率,同时传统的车库通风装置铺满在整个车库顶上,占据较大的车库空间,增大了车库建设成本。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电力、建筑建设资源浪费和智能化控制缺乏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控易调节地下车库通风装置。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控易调节地下车库通风装置,包括立柱,立柱上下端分别连接车库顶板和车库地板,立柱内部开设竖向的柱孔,车库顶板对应柱孔的位置开设第一通孔,车库顶板上方对应立柱的位置设置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下方对应柱孔的位置开设第一凹槽,柱孔、车库顶板的第一通孔和第一凹槽整体形成内部空腔,第一盖板上方设置竖直放置的台阶状的转盘,转盘中心开设轴孔,第一盖板通过其中心处开设第二通孔和转盘的台阶位置转动连接,转盘上方安装风力驱动装置,风力驱动装置可以借助风力产生旋转的动力并驱动转盘转动;
[0006] 内部空腔设置空气输送装置,转盘的旋转驱动空气输送装置运行,空气输送装置分为两段,通过风力驱动装置的驱动,上半段可以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下半段可以将室内空气引出室外;
[0007] 空气输送装置下端连接空气监测‑棘轮棘爪联合控制装置,此装置通过监测车库内污染气体的浓度来利用棘轮棘爪对空气输送装置进行辅助驱动,当监测到污染气体浓度高于设定的安全值时,空气监测‑棘轮棘爪联合控制装置提高空气输送装置的运行效率,当监测到污染气体浓度低于设定的安全值时,则空气监测‑棘轮棘爪联合控制装置停止对空气输送装置的辅助驱动。
[0008] 进一步,风力驱动装置包括弧形叶片,转盘上方以其旋转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数个竖直放置的弧形叶片,所有弧形叶片下端和转盘上表面转动连接,弧形叶片上端转动连接与转盘同轴心的环形连接板,弧形叶片打开一定度形成风阻,从而弧形叶片整体能通过借助风力驱动产生旋转,从而提供风力动力来源。
[0009] 进一步,空气输送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内部空腔且与转盘同轴心的套筒,内部空腔底部设置第二盖板,套筒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凹槽顶面和第二盖板上表面,套筒内部设置竖直放置同轴心的转动轴,转动轴上端面和转盘下表面通过设置数根斜向放置的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转动轴侧面设置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分为两段,其两段旋向相反;
[0010] 螺旋叶片上下两段的中间位置设置竖向放置第一分隔板,套筒侧壁在靠近第一分隔板上方的位置开设第一套筒贯穿口,立柱对应第一套筒贯穿口的位置开设通道,其通道与第一套筒贯穿口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的进气通道;
[0011] 立柱靠近螺旋叶片下半段的位置开设数个贯穿通道,所有贯穿通道内均设置竖直放置的分隔,分隔门开设数个分隔门贯穿口,套筒侧壁对应分隔门贯穿口的位置开设第二套筒贯穿口,套筒侧壁在靠近第一分隔板下方的位置开设第三套筒贯穿口,同时在第二套筒贯穿口和第三套筒贯穿口中间的位置设置与套筒垂直的第三分隔板,在第一盖板侧壁开设盖板贯穿口,形成室内空气引出室外的排气通道。
[0012] 进一步,空气监测‑棘轮棘爪联合控制装置包括电机,第二盖板下方通过开设第二凹槽设置电机,第二凹槽上方对应转动轴的位置开设第五通孔,其第五通孔内设置竖向放置的电机输出轴,电机输出轴下端和电机连接,螺旋叶片下半段下方设置竖向放置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下方位置设置竖向放置且同轴心的棘轮棘爪机构,电机输出轴上端和转动轴下端通过棘轮棘爪机构连接,转动轴下端面设置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棘爪,电机输出轴上端则与棘轮下端固定连接,另外立柱外壁设置车库一探测器,车库一氧化碳探测器与电机通过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3] 进一步,车库地板上方的车辆通道位置设置数个弧形减速带,弧形减速带设置成弹性材质,车库地板对应弧形减速带的位置开设凹槽,弧形减速带及其凹槽形成气腔,车库地板下方铺设数个导管,所有气腔均开设气流孔和导管一端固定连接,所有导管内部均设置单向出气,单向出气阀和气腔之间设置单向进气阀,单向进气阀一端和导管连接,另一端和车库地板上的车库内空间连接,另外,第三分隔板开设竖直方向的第七通孔,所有导管均汇总聚集到套筒外侧的空间并穿过第三分隔板的第七通孔伸入到靠近第一盖板的位置,导管经过转动连接通道通过气动弧形叶片限位装置控制弧形叶片的开合状态,当有车辆驶过弧形减速带时,气腔则被压缩,气压驱动气动弧形叶片限位装置控制弧形叶片的打开角度增加,加大弧形叶片的风阻,使得提高螺旋叶片的转速。
[0014] 进一步,气动弧形叶片限位装置包括环形卡位板,环形卡位板设置在转盘上表面外侧靠近弧形叶片的位置且与转盘同轴心,转盘上表面通过开设环形凹槽和环形卡位板转动连接,环形卡位板上方对应每个弧形叶片的位置均开设凹槽,弧形叶片卡入环形卡位板的凹槽内,转盘上表面外侧靠近环形卡位板的位置通过开设扇形凹槽设置横向放置的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伸展方向为弧形叶片旋向打开方向,第二气缸的伸缩端和环形卡位板之间设置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环形卡位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另一端通过开设沿其长度方向的腰型孔和第二气缸的伸缩端顶部固定安装穿入腰型孔的销轴,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与缸体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弹簧,且第二气缸的一侧设置微型泄气口。
[0015] 进一步,转动连接通道包括第一L型通道,第一L型通道开设在第一盖板内部对应导管的位置且通道延伸到转盘侧面,第一盖板的第二通孔侧壁对应第一L型通道贴近转盘侧面的位置开设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部对应安装环形密封圈,转盘侧面对应第一L型通道的位置开设第二环形槽,导管深入到第一L型通道内部,且通过环形密封圈开设第八通孔和环形密封圈固定连接,转盘开始设第二L型通道,第二L型通道下端与第二环形槽连通,第二L型通道上端与第二气缸的进气口连接。
[0016] 进一步,所有贯穿通道内均设置竖直放置的滑行门,且滑行门贴平分隔门,且滑行门与分隔门之间在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滑行门开设数个与分隔门贯穿口对应的滑行门贯穿口,且两者错开位置,滑行门上移即可完成分隔门贯穿口和滑行门贯穿口的对齐,滑行门下方对应设置数个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和滑行门底部固定连接,导管对应第一气缸的位置开设支路和第一气缸的进气口连通,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与缸体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
[0017]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8] 此发明可以借助风力资源完成室内外空气的交换,极大的节省了能源,通过设置棘轮棘爪机构和一氧化碳探测器的配合,能够有效避免污染气体浓度过高时而外界风力无法带动螺旋叶片达到有效转速时出现的污染气体存留问题,进一步加大了整个装置促使空气循环的效率,通过设置减速带控制装置,能够通过监测车库内的车辆行驶情况,从而调整弧形叶片的开合状态以及分隔门贯穿口和滑行门贯穿口的对齐状态,来调节整个空气循环的力度,从而形成智能化控制,此外,本装置设置在地下车库的支撑立柱内部,极大的节省建筑建设资源且使车库的装修更加简约大气,不会由于设置大量的排风管而显得凌乱,也能符合未来人们对于建筑装修的更高要求,立柱建造时只需要配合模具浇注可留出内部设置本装置零部件的空间,施工难度偏低,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图1的部分俯视图。
[0021] 图3是图1的Ⅰ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2] 图4是图1的Ⅱ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3] 图5是图1的Ⅲ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4] 图6是图1的Ⅳ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5] 图7是图1的Ⅴ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8]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0]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控易调节地下车库通风装置,包括立柱1,立柱1竖直设立在楼与楼之间的地下车库,也可设立在其他地面没有建筑物影响的位置,立柱1上端连接车库顶板2、下端连接车库地板3,立柱1内部开设竖向的柱孔4,车库顶板2对应柱孔4的位置开设第一通孔,车库顶板2上方对应立柱1的位置设置第一盖板5,第一盖板5下方对应柱孔4的位置开设第一凹槽6,柱孔4、车库顶板2的第一通孔和第一凹槽6整体形成内部空腔。
[003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盖板5上方设置竖直放置的台阶状的转盘7,转盘7中心开设轴孔,第一盖板5通过其中心处开设第二通孔和转盘7的台阶位置转动连接,转盘7上方以其旋转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数个竖直放置的弧形叶片8,所有弧形叶片8下端和转盘7上表面转动连接,弧形叶片8上方设置环形连接板9,环形连接板9中心与转盘7的旋转中心对应,所有弧形叶片8上端和环形连接板9下表面转动连接,弧形叶片8打开一定角度形成风阻,从而弧形叶片8能通过风力驱动其旋转,由此可将室外空气引入到内部空腔。
[0033]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内部空腔设置竖直放置的套筒10,套筒10与转盘7同轴心,内部空腔底部设置第二盖板11,套筒10上端和第一凹槽6顶面固定连接,套筒10下端和第二盖板11上表面固定连接,套筒10内部设置竖直放置且与转盘7同轴心的转动轴12,转动轴12上方对称设置数根斜向放置的第一连接杆13,转动轴12上端面和转盘7下表面通过第一连接杆13固定连接,转动轴12侧面设置螺旋叶片14,螺旋叶片14分为两段,其两段旋向相反,螺旋叶片14上下两段的中间位置设置竖向放置第一分隔板15,第一分隔板15中心处通过开设第三通孔和转动轴12转动连接,第一分隔板15侧面和套筒10内壁固定连接,螺旋叶片14下半段下方设置竖向放置第二分隔板16,第二分隔板16中心处通过开设第四通孔和转动轴12转动连接,第二分隔板16侧面和套筒10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盖板11下方开设第二凹槽18,第二凹槽18内部设置电机19,第二凹槽18上方对应转动轴12的位置开设第五通孔,其第五通孔内设置竖向放置的电机输出轴,电机输出轴下端和电机19连接,转动轴12下端的下方位置设置竖向放置且同轴心的棘轮棘爪机构17,电机输出轴上端和转动轴12下端通过棘轮棘爪机构17连接,转动轴12下端面设置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棘爪,电机输出轴上端则与棘轮下端固定连接,电机工作时,通过输出轴驱动棘轮棘爪机构17带动转动轴12转动,电机停止工作时,棘爪机构17也同样停止转动且不影响转动轴12自身的转动状态,另外立柱1外壁设置车库一氧化碳探测器20,车库一氧化碳探测器20与电机19通过控制器电性连接,车库一氧化碳探测器20可将监测到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是否开启及其转速。
[0034]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套筒10侧壁在靠近第一分隔板15上方的位置开设第一套筒贯穿口21,立柱1对应第一套筒贯穿口21的位置开设立柱贯穿口22,第一套筒贯穿口21和立柱贯穿口22通过设置第一气管23固定连接,由此形成室外空气引到室内的进气气路,立柱1靠近螺旋叶片14下半段的位置开设数个贯穿通道24,所有贯穿通道24内均设置竖直放置的分隔门25,分隔门25开设数个分隔门贯穿口26,套筒10侧壁对应分隔门贯穿口26的位置开设第二套筒贯穿口27,套筒10侧壁在靠近第一分隔板15下方的位置开设第三套筒贯穿口28,同时在第二套筒贯穿口27和第三套筒贯穿口28中间的位置设置与套筒10垂直的第三分隔板29,第三分隔板29中心处开设第六通孔和套筒10外壁固定连接,第三分隔板29侧面和柱孔4侧壁固定连接,在第一盖板5的第一凹槽6侧壁开设盖板贯穿口30,由此形成室内空气引到室外的出气气路,此外在靠近盖板贯穿口30的位置设置水平放置的第二气管31,第二气管31一端和盖板贯穿口30固定连接,第二气管31另一端远离弧形叶片8即可,防止离弧形叶片8太近导致室内空气再次被弧形叶片8带入到室内。
[0035] 如图1和图7所示,车库地板3上方的车辆通道位置设置数个弧形减速带32,弧形减速带32设置成弹性材质,车库地板3对应弧形减速带32的位置开设凹槽,弧形减速带32及其凹槽形成气腔33,通过车辆的经过,可使弧形减速带32变形并压缩气腔33,车库地板3下方铺设数个导管34,所有气腔33均开设气流孔和导管34一端固定连接,所有导管34内部均设置单向出气阀35,防止气体回流,单向出气阀35和气腔33之间设置单向进气阀36,单向进气阀36一端和导管34连接,另一端和车库地板3上的车库内空间连接,车辆经过后弧形减速带32回弹,通过单向进气阀可对气腔33内的气体进行补充,另外,第三分隔板29开设竖直方向的第七通孔,所有导管34均汇总聚集到套筒10外侧的空间并穿过第三分隔板29的第七通孔伸入到靠近第一盖板5的位置。
[0036] 如图1和图6所示,所有贯穿通道24内均设置竖直放置的滑行门37,且滑行门37贴平分隔门25,且滑行门37与分隔门25之间在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滑行门37开设数个与分隔门贯穿口26对应的滑行门贯穿口38,且两者错开位置,滑行门37上移即可完成分隔门贯穿口26和滑行门贯穿口38的对齐,滑行门37下方对应设置数个第一气缸39,第一气缸39的伸缩端和滑行门37底部固定连接,导管34对应第一气缸39的位置开设支路和第一气缸39的进气口连通,第一气缸39的伸缩端与缸体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0。
[0037]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转盘7上表面外侧靠近弧形叶片8的位置设置与转盘7同轴心的环形卡位板41,转盘7上表面通过开设环形凹槽和环形卡位板41转动连接,环形卡位板41上方对应每个弧形叶片8的位置均开设凹槽,弧形叶片8卡入环形卡位板41的凹槽内并对其开合状态进行限制,转盘7上表面外侧靠近环形卡位板41的位置通过开设扇形凹槽设置横向放置的第二气缸42,且第二气缸42的伸展方向为弧形叶片8旋向打开方向,第二气缸42的伸缩端和环形卡位板41之间设置第二连接杆43,第二连接杆43和环形卡位板4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43另一端通过开设沿其长度方向的腰型孔和第二气缸42的伸缩端顶部固定安装穿入腰型孔的销轴,第二气缸42的伸缩端与缸体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弹簧44,且第二气缸42的一侧设置微型泄气口,第一盖板5内部对应导管34的位置开设第一L型通道45且通道延伸到转盘7侧面,第一盖板5的第二通孔侧壁对应第一L型通道45贴近转盘7侧面的位置开设第一环形槽46,第一环形槽46内部对应安装环形密封圈47,转盘7侧面对应第一L型通道
45的位置开设第二环形槽48,导管34深入到第一L型通道45内部,且通过环形密封圈47开设第八通孔和环形密封圈47固定连接,转盘7开始设第二L型通道49,第二L型通道49下端与第二环形槽48连通,第二L型通道49上端与第二气缸42的进气口连接,由以上可完成导管34与第二气缸42的连通。
[0038] 如图1所示,第一盖板5侧壁设置数个对称且竖直放置的L型杆50,L型杆50的短臂端面与第一盖板5侧壁固定连接,L型杆50上方设置弧面顶板51,弧面顶板51与转盘7同轴心,所有L型杆50长臂端面和弧面顶板51下表面固定连接,弧面顶板51中心处开设轴孔,其轴孔内设置竖直放置的竖轴52,竖轴52上端和弧面顶板51的轴孔转动连接,竖轴52下端和环形连接板9中心处上方位置固定连接。
[0039] 此发明通过风力驱动弧形叶片8的旋转,从而带动转盘7和螺旋叶片14整体旋转,由此驱使外面的空气通过转盘7的通道进入到内部空腔,然后外面的空气经过第一套筒贯穿口21、第一气管23和立柱贯穿口22进入到车库,由于下半段螺旋叶片14和弧形叶片8的旋向相反,由此驱使室内空气经过分隔门贯穿口26和第二套筒贯穿口27进入到套筒10内部,然后再通过第三套筒贯穿口28到盖板贯穿口30将室内的空气引入到室外,这样就形成了空气循环,保证了空气的流通。
[0040] 此发明通过转动轴12下端连接棘轮棘爪机构17,且棘轮棘爪机构17的旋向和弧形叶片8的旋向相同,当车库一氧化碳探测器20感应到车库内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高于设定的安全值时,则传递电信号给控制器,则控制器控制电机19通过棘轮棘爪机构17驱动转动轴12加速转动,使得螺旋叶片14转速增加,更有效率的带动整个装置的空气循环,可以更加快速的将污染气体排出车库,当车库一氧化碳探测器20感应到车库内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低于设定的安全值时,同样传递电信号给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电机19停止通过棘轮棘爪机构17驱动转动轴12转动,棘轮棘爪机构17停止转动不影响弧形叶片8正常的转速,由于棘轮棘爪机构17、车库一氧化碳探测器20以及电机19的配合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污染气体浓度过高时而外界风力无法带动螺旋叶片14达到有效转速时出现的污染气体存留问题,进一步加大了整个装置促使空气循环的效率。
[0041] 此发明通过设置弧形减速带32,由此可感应车库内车辆情况,当有车辆驶过弧形减速带32时,气腔33则被压缩,气流则经过单向出气阀35进入导管34,气压推动第一气缸39伸长使得分隔门贯穿口26和滑行门贯穿口38的对齐,保证最大面积的室内空气排出,同时,由于第二气缸42的伸展方向为弧形叶片8旋向打开方向,则气压推动第二气缸42伸长,从而通过第二连接杆43带动环形卡位板41转动,由于弧形叶片8卡在环形卡位板41的凹槽内,则促使弧形叶片8打开,加大弧形叶片8的风阻,使得提高螺旋叶片14的转速,更好的提升弧形叶片8将空气引入室内的效率,车辆越过弧形减速带32之后,并短时间内并没有其他的车辆驶过,由于第二气缸42的一侧设置微型泄气口,且第一气缸39和第二气缸42的伸缩端均设置了弹簧,使得气缸产生复位的力,由于微型泄气口的泄气速度较慢,会出现气缸缓慢复位,弧形叶片8会从打开较大角度缓慢恢复到较小角度,从而保证在汽车经过一段时间内的较高速度的空气循环,达到将汽车排出的尾气尽可能排出的功能,同时分隔门贯穿口26和滑行门贯穿口38继续保持错位状态,错位状态时分隔门贯穿口26和滑行门贯穿口38重合面积较小,没有汽车经过时时也能保持较缓慢的空气循环,保持车库的空气清新,通过减速带控制装置,能够通过监测车库内的车辆行驶情况,从而调整弧形叶片8的开合状态,来调节整个空气循环的力度,实现了车辆较多时空气循环,车辆较少时空气循环慢的自动调节,这个功能还能为寒冷地区的车库实现减少内部温暖空气排出的效果,同时还能保持空气清新。
[0042] 此发明过设置L型杆50和弧面顶板51配合,即可以保护本装置的功能部位,又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或者其他异物进去到装置内部影响本装置的正常工作,同时通过设置竖轴52将环形连接板9和弧面顶板51转动连接,进一步保证整个弧形叶片8转动装置的平稳性。
[0043]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