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 桥梁 / 维修或加固现有桥梁的方法或设备 / 结构物保护片、混凝土块以及强化结构物的制造方法

结构物保护片、混凝土以及强化结构物的制造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535570.6 申请日 2021-03-02 公开(公告)号 CN117429136A 公开(公告)日 2024-01-23
申请人 惠和株式会社; 发明人 足利正夫; 中岛由起; 古永利克; 堀内则幸; 二宫晃; 池田幸信; 下谷健太; 松野有希;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结构物保护片,由其能够大幅度减少在 混凝土 等结构物的表面设置保护层时的施工期且还能够长期保护结构物,并且能够防止由混凝土内部的 水 蒸气引起的膨胀现象且能够防止粘接性的降低。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物保护片,其具备 聚合物 水泥 固化 层以及 树脂 层并且所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设置于面向结构物的一侧、所述树脂层设置于所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上,其特征在于水蒸气透过率为10g/m2·天~50g/m2·天。
权利要求

1.一种结构物保护片,其具备聚合物固化层以及树脂层并且所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设置于面向结构物的一侧、所述树脂层设置于所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上,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网眼层,
所述网眼层存在于所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物保护片,其在建筑用混凝土基础中包裹的状态下在5%硫酸水溶液中浸渍30天后的硫酸浸透深度为0.1m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物保护片,其中,所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是包含水泥成分和树脂的层,所述树脂的含量为10重量%以上且40重量%以下。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物保护片,其在重叠两层以上的状态下使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物保护片,其按照JIS K 6781中的撕裂负荷试验项目的描述所测量的撕裂负荷为3N~20N。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物保护片,其中,所述网眼层的线间距为50mm~1.2mm。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物保护片,其中,所述网眼层由选自聚丙烯纤维、维尼纶纤维、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尼龙纤维和丙烯酸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物保护片,其对所述树脂层的任一面赋予设计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结构物保护片,其中,所述设计性是通过在所述树脂层的表面设置凹凸形状或者通过印刷来赋予的。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结构物保护片,其中,所述设计性的赋予被施加于所述树脂层的与设置有所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的一侧相反侧的面上。
11.一种混凝土块,其特征在于,其是通过将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物保护片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经由粘接剂层粘贴于混凝土块的表面上来形成。
12.一种强化结构物的制造方法,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物保护片而得到的强化结构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结构物上涂布粘接剂后贴合所述结构物保护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强化结构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结构物与所述粘接剂之间设置底涂层。

说明书全文

结构物保护片、混凝土以及强化结构物的制造方法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2022年07月25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结构物保护片、混凝土块以及强化结构物的制造方法”的第202180010854.6号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且要求了原申请的所有优先权并在此援引了原申请说明书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结构物保护片(structure protection sheet)、混凝土块(concrete block,即“混凝土砌块”)以及强化结构物(reinforced structure,即“经强化的结构物”)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大幅度减少在混凝土等结构物的表面设置保护层时的施工期并且能够长期保护结构物的结构物保护片、使用该结构物保护片得到的混凝土块以及使用该结构物保护片的强化结构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道路桥、隧道、闸等河川管理设施、污水道管道、海湾岸壁(码头靠岸处)等土木结构物,伴随着其老化而会施以修补工程及强化工程。修补工程是在修补缺损部分及脆弱部分后通过多次重复涂布涂装材料来进行。另一方面,强化工程是针对要强化的部分在整体上通过多次重复涂布强化用涂装材料来进行。
[0003] 如此通过修补工程及强化工程进行施工的重复涂布,例如是在混凝土上依次进行底涂、中涂、面涂(顶涂),但通常在中涂或各涂布工序中为了使涂装膜干燥而无法连续进行操作,例如在涂装有底涂、第一次中涂、第二次中涂、第一次面涂、第二次面涂合计5层的情况下,至少耗费5天的施工期。而且,在室外的涂装会受天气影响,在雨天会无法充分干燥或者存在涂装工程本身无法进行的状况。因此,难以缩短工期,由此会导致相应劳务费的花销升高并且涂布膜的品质(膜厚、表面粗糙度、含水量等)会因涂布工序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温度等)而受到影响,结果难以达到稳定。
[0004] 另外,涂装是通过利用镘涂、喷涂等来进行的,但通过均匀涂布而达到稳定的修补及强化则非常依赖于施工者(工匠)的技能。因此,也会因施工者的技能而使涂膜的品质产生偏差。再者,伴随着建筑从业者的高龄化及人口减少,现在实施混凝土修补作业及强化作业的从业者趋于减少,需求一种即使是非熟练施工者也能进行的更简易的修补施工方法。
[0005]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简便、费用低、工期短且可靠防止混凝土劣化的片材及方法。该技术是一种混凝土的修补方法,其利用施工用粘接剂,在要修补的混凝土表面贴附混凝土修补用片,然后在与已贴附混凝土修补用片的混凝土表面相反一侧的表面层涂布涂料,其中混凝土修补用片具备中间层以及表面层,该中间层具有树脂膜,该表面层由布帛材料所构成,该布帛材料通过粘接树脂层叠于该中间层的两面。
[0006] 此外,还针对涂装材料进行了改良。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混凝土结构物的保护方法,其使用涂布材料,所述涂布材料防止集料反应,即使对于混凝土结构物的裂痕也具有优异的追随性,即使涂膜形成后温度上升也不会导致涂膜膨胀鼓起,能够防止混凝土的剥落。此技术是在混凝土结构物的表面形成基底调整材料涂膜,并在其涂膜表面形成涂膜的方法。基底调整材料涂膜是由包含阳离子性(甲基)丙烯酸聚合物乳液及无机质水硬性物质的组合所形成。作为形成于基底调整材料涂膜表面的涂膜是由包含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系乳液及无机质水硬性物质的组合物所形成的涂膜,在20℃中的伸长率为50~‑2 ‑4 22000%,遮盐性(耐盐渗透性)为10 ~10 mg/cm·天,水蒸气透过性(本说明书中指“水蒸
2
气透过率”等特性,下同)为5g/m·天以上,膜厚为100~5000μm。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436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68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 在专利文献1等中的以往的混凝土修补片有如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基材与其它层(例如粘接剂层、强化构件)之间的粘接差异,基材、粘接剂层及强化构件等的延伸差异,粘接剂层与混凝土的粘接强度的问题等。具体而言,基材与强化构件是利用粘接剂层进行贴合,但在混凝土修补片的施工时施加应力或者对施工后的混凝土修补片施加应力的情况下,基材、粘接剂层及强化构件等的延伸差异会成为基于基材与粘接剂层的粘接力及粘接剂层与强化构件的粘接力的差异所导致的层界面剥离的原因。
[0009] 另外,设置于混凝土修补片的粘接剂层是经加热等得以软化后贴合至混凝土,但在无法获得充分粘接强度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修补片从混凝土表面剥离从而起不到作为修补片的功能。另外,将混凝土修补片进行施工后的混凝土,有可能会出现随时间经过而产生膨胀现象的情况,但此现象的起因被认为是由于存在水蒸气透过性低的修补片而使混凝土内部的水蒸气无处逃逸所致。
[0010] 另外,在现场通过涂布而形成涂膜的方法是如上述背景技术栏目中所说明的那样,每涂布一层需耗费一天,从底涂层至面涂层为止例如在形成6层的涂布膜的情况下,要耗费达6天之多,而且还存在膜厚不均以及难以获得稳定的表面粗糙度、含水量等品质及特性的技术问题。
[0011]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物保护片以及使用该结构物保护片得到的混凝土块以及使用该结构物保护片的强化结构物的施工方法,其中该结构物保护片能够大幅度减少在混凝土等结构物的表面设置保护层时的施工期并且还能够长期保护结构物,而且能够防止由混凝土内部的水蒸气引起的膨胀现象,能够防止粘接性的降低。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2] 本发明人研究得到一种混凝土保护片,其不依赖利用涂布手段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层的施工方法,而能够长期稳定地保护混凝土。其结果是,实现对混凝土保护片赋予与混凝土特性相应的性能,具体而言会使得具备可将混凝土中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态排出的水蒸气透过性并且进一步具备可追随混凝土产生的裂痕及膨胀的追随性、使水及氯化物离子等劣化因子不浸透至混凝土内部的防水性、遮盐性、中性化阻止性(混凝土化抑制性)等,基于此而完成了本发明。而且,即使对于不是混凝土用的其它结构物,也能够以结构物保护片的方式来应用此技术思想。
[0013] (1)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物保护片,其具备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以及树脂层并且所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设置于面向结构物的一侧且所述树脂层设置于所述聚合物水泥固化2
层上,其特征在于水蒸气透过率为10~50g/m·天。
[0014] 基于本发明,由于设置于面向结构物的一侧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含有水泥成分,因此与结构物的密合性(附着性)等优异,作为设置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上的树脂层可以赋予防水性、遮盐性、中性化阻止性等优异性能。由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含有水泥成分,因此可期待具有一定程度的水蒸气透过性,但据推测在设置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上的树脂层会呈现水蒸气透过性差的结果,在本发明中不会引起这样的问题,由于结构物保护片在整体上水蒸气透过率处于规定的范围内,所以在粘贴至混凝土等结构物上后可使内部的水蒸气适当地透过而排出到外部,因此能够适当防止膨胀现象的发生,进而还能够防止粘接性的降低。作为水蒸气透过率在规定的范围内的优点可以举出:由于在结构上易于释放蒸气,因此会存在能够抑制结构物中的金属(例如筋)腐蚀的倾向。另外,当下雨天在结构物上施工结构物保护片时,会成为在结构物表面润湿的同时结构物本身也含有水分的状态下进行施工,由于结构物保护片具有上述水蒸气透过率,因此施工后(强化结构物的制造后)渗入结构物的水分容易向外部逸出。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另一个优点在于,由于能够控制其水蒸气透过率的缘故,即使在例如结构物的水泥未固化的状态下也能够粘贴于该结构物的表面上。即,在使水泥成型并固化(硬化)时,若水分急剧地逸出,则水泥会形成多孔,会存在结构物强度降低的倾向,但通过将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粘贴于固化前的水泥上能够控制水泥固化时的水分去除速度等,具有容易避免形成上述多孔结构的优点。
进而,结构物保护片可通过工厂生产线的涂布工序和干燥工序来进行量产,因此可实现低成本化、现场作业工期的大幅度减少、结构物的长期保护。
[0015] 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优选在建筑用混凝土基础块(concrete basic block,即“混凝土基本砌块”)中包裹的状态下在5%硫酸水溶液中浸渍30天后的硫酸浸透深度为0.1mm以下。
[0016] 基于本发明,由于结构物保护片具有优异的耐硫酸性,所以对于污水道混凝土结构物这样的产生由硫酸引起的腐蚀的结构物而言可作为极其适合的修补片使用。
[0017] 对于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用含碳颗粒的油污染上述树脂层的与上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一侧相反侧的表面后,垂直地设置,并且针对被污染的面从离开2米左右的位置使用软管将自来水大致水平地进行强势清洁,此时的污染物去除率可以在95%以上。
[0018] 基于本发明,会使得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表面的清洁性变得优良,能够当作针对诸如高速公路的侧壁或隧道的壁面等易附着污染物质的结构物而言极其适合的修补片来使用。
[0019] 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所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是包含水泥成分和树脂的层,所述树脂的含量为10重量%以上且40重量%以下。
[0020] 基于本发明,由于通过控制水泥成分与树脂成分之间的比率会容易形成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并且同时聚合物水泥固化层是追随性优异的相溶性佳的层,因此该层自身具有优异的密合性。再者,结构物一侧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所含有的水泥成分是以提高与混凝土等结构物的密合性的方式发挥作用。
[0021] 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也可以在重叠两层以上的状态下使用。
[0022] 基于本发明,对于由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进行保护的结构物,可以进一步重叠地进行保护。因此,例如在并列粘贴两片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情况下,能够以覆盖这些结构物保护片之间的交界处的方式粘贴其它的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
[0023] 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按照JIS K 6781测量的撕裂负荷优选为3~20N。
[0024] 基于本发明,会使所施加保护的结构物在发生崩塌或崩落时撕裂得适当,由于剥离停留于小面积,所以能够防止伴随着连性大面积剥离而产生的崩塌或崩落。另外,即使在需要只撤去所保护的结构物的局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任意部位进行撕裂,因此能够撤去局部结构物。
[0025] 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优选还具有网眼层。
[0026] 基于本发明,由于具有网眼层,所以可以赋予优良的强度等性能。
[0027] 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优选在上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与上述树脂层之间的界面上具有上述网眼层。
[0028] 基于本发明,除了能够获得网眼层的优良效果之外,还可以使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和树脂层之间的粘接强度达到优良。
[0029] 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上述网眼层也可以存在于上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中。
[0030] 基于本发明,能够形成硬度优异的结构物保护片。
[0031] 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上述网眼层优选线间距为50mm~1.2mm(线密度为0.2条/cm~8.0条/cm)。
[0032] 基于本发明,可以使聚合物水泥固化层的材料充分浸渍于网眼层之间,从而容易使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强度更好。
[0033] 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上述网眼层也可以是由选自聚丙烯纤维、维尼纶纤维、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尼龙纤维和丙烯酸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来构成的网眼层。
[0034] 基于本发明,考虑到对树脂层所使用的树脂材料的密合性,可以任意选择网眼层的材料并且可以得到强度优异的结构物保护片。
[0035] 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优选对上述树脂层的任一面赋予设计性(外观/图案设计特性)。
[0036] 基于本发明,由于对树脂层赋予了设计性,因此仅通过将结构物保护片粘贴在结构物上,就可以对该结构物的外观赋予所希望的设计性,并且可以有助于施工期缩短。这样的结构物保护片,当想要在诸如住宅等建筑物的基础上赋予所希望的图案时等是有用的。
[0037] 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所述设计性优选通过在所述树脂层的表面设置凹凸形状或者通过印刷来赋予。
[0038] 基于本发明,可以使结构物保护片具有优良的设计性,由于树脂层的表面凹凸形状,除了具有立体的设计性之外,还能够赋予隔音性能和防污性能等功能。
[0039] 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所述设计性的赋予也可以在所述树脂层的与设置有所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的一侧相反侧的面上施加。
[0040] 基于本发明,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表面侧施加赋予设计性的处理,并且能够形成设计性更优异的结构;另外,例如在施加压花处理的情况下,会形成在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结构,而且会形成立体感更优异的设计。
[0041] (2)本发明的混凝土块是使用了上述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混凝土块,其特征在于,通过将上述结构物保护片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经由粘接剂层而粘贴于混凝土块的表面来形成。
[0042] 基于本发明,由于使用仅由不包含基材及强化构件的层所构成的结构物保护片,因此能够容易地贴合至混凝土块的表面。其结果,即使不是熟练作业者,也能够将具有规定的水蒸气透过率的结构物保护片稳定地设置于混凝土块的表面上,能够大幅度削减施工期,并且能够长期保护混凝土块。
[0043] 对于使用了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强化结构物的制造方法,是上述本发明的强化结构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粘接剂涂布于结构物上后贴合上述结构物保护片。
[0044] 基于本发明,由于使用仅由不包含基材及强化构件的层所构成的结构物保护片,因此能够容易贴合至结构物的表面。其结果,即使不是熟练作业者,也能够将具有规定的水蒸气透过率的结构物保护片稳定地设置于结构物的表面上,能够大幅度削减施工期,并且能够长期保护结构物。
[0045] 在使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强化结构物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结构物与所述粘接剂之间设置底涂层。
[0046] 基于本发明,设置于结构物与粘接剂之间的底涂层是以提高相互密合(相互附着)的方式发挥作用,因此结构物保护片能够长期稳定地保护结构物。发明效果
[0047] 基于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排出混凝土等结构物中的水分并且能够长期保护结构物的结构物保护片、使用所述结构物保护片的混凝土块以及施工方法。特别是,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物保护片,由其可实现对结构物保护片赋予与结构物特性相应的性能、追随结构物所产生的裂痕及膨胀、使水及氯化物离子等劣化因子不浸透至结构物、具有可排出结构物中的劣化因子的透过性等。另外,与迄今为止由手工涂布所形成的层相比,具有能够改善品质的稳定性、均匀性的优点。
附图简要说明
[0048]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一例的剖面结构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另一例的剖面结构图。
图3是示出结构物保护片的施工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将结构物保护片应用于现场浇注施工方法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另一例的剖面结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网眼层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针对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树脂层施加压花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在结构物保护片的树脂层上形成凹凸形状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9中的(a)是实施例6的结构物保护片的照片、(b)是实施例7的结构物保护片的照片、(c)是比较例4的结构物保护片的照片。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另一例的剖面结构图。
图11是示出将结构物保护片应用于现场浇注施工方法的其它例子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参考例的结构物保护片的附着强度的平均值的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及使用该结构物保护片的混凝土块以及施工方法。此外,对于本发明而言只要持有其技术特征就可以施以各种变形,不局限于下面的说明及附图的表现方式。
[0050] [结构物保护片]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如图1或图3(C)所示,具备:设置于结构物21侧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以及设置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上的树脂层3。该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与树脂层
3这两层可以分别由单层来形成或者由叠层(即复合层/叠合层)来形成。另外,根据所要求的性能,也可以在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与树脂层3之间设置其它的层。
[0051] 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的水蒸气透过率为10g/m2·天~50g/m2·天。由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含有水泥成分,因此可期待具有一定程度的水蒸气透过率,但据推测在设置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上的树脂层3会呈现水蒸气透过性差的结果,在本发明中不会引起这样的问题,由于结构物保护片1在整体上水蒸气透过率处于规定的范围内,所以在粘贴至混凝土等结构物上后可使内部的水蒸气适当地透过而排出到外部,因此能够适当防止膨胀现象的发生,进而还能够防止粘接性的降低。作为水蒸气透过率在规定的范围内的优点可以举出:由于在结构上易释放蒸气的缘故,会存在能够抑制结构物中的金属(例如钢筋)腐蚀的倾向。另外,当下雨天在结构物上施工结构物保护片1时,则会成为在结构物表面润湿的同时结构物本身也含有水分的状态下进行施工,由于结构物保护片1具有上述水蒸气透过率,因此施工后(强化结构物的制造后)渗入结构物的水分容易向外部逸出。进而言之,虽然刚固化后的混凝土在内部含有大量水分,但是对于这样的混凝土而言也能够适合使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的另一个优点在于,由于能够控制其水蒸气透过率的缘故,即使在例如结构物的水泥未固化的状态下也能够粘贴于该结构物的表面上。即,在使水泥成型并固化时,若水分急剧地逸出,则水泥会形成多孔,会存在结构物的强度降低的倾向,但通过将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粘贴于固化前的水泥上,能够控制水泥固化时的水分去除速度等,具有容易避免形成上述多孔结构的优点。
2
上述水蒸气透过率不足10g/m·天时,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无法充分透过水
2
蒸气,并且无法防止粘贴于结构物上后的膨胀现象等,粘接性不足。若超过50g/m·天,则水泥固化时的水分去除速度过快,有可能产生水泥的固化物变成多孔的不良情况。上述水
2
蒸气透过率的优选范围为20~50g/m·天。
作为具有如此水蒸气透过率的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例如能够通过在树脂层3中使用后述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和具有规定的水蒸气透过率的树脂来得到。
本发明的水蒸气透过率可以用后述的方法测量。
[0052] 另外,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优选在建筑用混凝土基础块中包裹的状态下在5%硫酸水溶液中浸渍30天后的硫酸浸透深度为0.1mm以下。若上述硫酸浸透深度超过0.1mm,则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的耐硫酸性会变得不足,并且存在无法应用于污水道混凝土结构物这种会产生由硫酸引起的腐蚀的结构物的情况。上述硫酸浸透深度的更优选上限为0.01mm。
本发明中的硫酸浸透深度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的方法来进行测量。
[0053] 另外,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也可以在重叠两层以上的状态下使用。对于由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进行保护的结构物能够进一步重叠地进行保护,因此,例如在并列粘贴两片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情况下,能够以覆盖这些结构物保护片之间的交界处的方式粘贴其它的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由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含有水泥和树脂成分,因此对先前粘贴于结构物上的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树脂层也显示出适宜的粘接性。另外,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能够在重叠的状态下适宜地使用。
[0054] 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按照JIS K 6781中的撕裂负荷试验项目的描述所测量的撕裂负荷优选为3~20N。通过具有这样的撕裂负荷,会使施加保护的结构物发生崩塌或崩落时的撕裂适当,因此能够防止连锁性崩塌或崩落。另外,即使在需要只撤去所保护的结构物的局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任意部位进行撕裂,因此能够撤去局部结构物。若上述撕裂负荷小于3N,则结构物的保护本身会变得困难;若其超过20N,则有时会在适当时间点不产生撕裂。上述撕裂负荷的更优选的范围为5~15N。本发明中的撕裂负荷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的方法来进行测量。
[0055] 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的厚度分布优选在±100μm以内。该结构物保护片1在厚度分布为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即使是非熟练作业者也能够将厚度偏差小的层稳定地设置于结构物21的表面。另外,通过将厚度分布控制在上述范围,会使均匀进行结构物的强化变得容易。作为设置于结构物21一侧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其与结构物21的密合性等优异,设置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上的树脂层3具有规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但可以容易地赋予防水性、遮盐性、中性化阻止性等优良性质。
另外,结构物保护片能够通过工厂生产线的涂布工序和干燥工序来进行量产,因此能够实现低成本化、现场作业工期的大幅度减少、结构物的长期保护。其结果是,能够大幅度减少在贴合至结构物21的表面时的施工期并且同时可长期保护结构物21。
[0056] 下面,针对各构成要素的具体例进行详细说明。
[0057] (结构物)结构物21是应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的配对构件。
作为结构物21,可列举由混凝土所构成的结构物
上述混凝土一般而言是将至少含有水泥系无机物质、骨料(集料)、混合剂及水的水泥组合物进行浇注(浇筑)并进行熟化(养护)而得到的。这样的混凝土被广泛用作道路桥、隧道、水等河流管理设施、污水道管道、港湾岸壁、桥梁栏杆、高速公路的侧壁、污水道管道(内面、外面、接头)、污水道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用水渠道)、水中设施、接近海的地域的配线的隧道、水坝放水路、工作口内壁面等土木结构物、混凝土屋顶箱屋顶、混凝土屋顶、建筑用配管、ALC面板、室内地板材料、烟囱的内面或外面等建筑物等。本发明中,通过将结构物保护片1应用于由混凝土所构成的结构物21,具有了如下特殊优点:能够追随混凝土产生的裂痕及膨胀,能够使水及氯化物离子等劣化因子不浸透至混凝土内而将混凝土中的水分以水蒸气的方式排出。
[0058] (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如图3(C)所示,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是被配置于结构物一侧的层。该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例如可以是如图1(A)所示的未重复涂布的单层,也可以是如图1(B)所示的经重复涂布的叠层。关于是设成单层还是叠层,要考虑整体厚度、赋予机能(追随性、对结构物的粘接性等)、工厂生产线、生产成本等之后予以任意设定,例如在生产线短而单层无法达到指定厚度的情况下,可重复涂布两层以上而形成。此外,例如,两层的重复涂布是在使第一层的层干燥后再形成第二层这层。
另外,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也可以是性质不同的材料物件彼此层叠而成的结构。例如,通过在树脂层3一侧形成进一步提高树脂成分比例的层,会使树脂成分高的层与树脂层粘接并且使水泥成分高的层与混凝土结构物粘接,对两者的粘接性极其优异。
[0059] 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优选为包含水泥成分和树脂的层。更具体而言,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是将含有水泥成分的树脂(树脂成分)做成涂料状并涂布此涂料而得到的。作为上述水泥成分,可列举各种水泥、包含由所构成的成分的石灰石类、包含二氧化的粘土类等。其中优选为水泥,可列举例如波特兰水泥(Portland cement:硅酸盐水泥)、氧化水泥、快硬水泥、飞灰水泥等。至于打算选择哪种水泥,可根据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需具备的特性来进行选择,例如通过考虑对混凝土结构物21的追随性的程度来进行选择。特别是,可优选列举JIS R5210所规定的波特兰水泥。
[0060] 作为上述树脂成分,可列举丙烯酸树脂、丙烯酸甲酸酯树脂(acrylic urethane resin)、丙烯酸硅树脂(acrylic silicone resin)、氟树脂、柔性环氧树脂类、聚丁二烯橡胶类、显示橡胶特性的丙烯酸树脂(例如以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橡胶)等。这样的树脂成分,从提高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与树脂层3之间的密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与构成后述的树脂层3的树脂成分相同。
另外,上述树脂成分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光固化性树脂中的任一种。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固化”这一用语,其意思不是用以指将树脂成分限定为热固化性树脂或光固化性树脂等固化而聚合的树脂,而是用以指可使用诸如在形成最终层后进行固化的那些材料。
[0061] 作为上述树脂成分的含量,可以根据使用的材料等进行适当调整,优选相对于水泥成分和树脂成分的总量设为10质量%以上且40重量%以下。若不足10重量%,则存在对树脂层3的粘接性降低、难以将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以层的方式保持的倾向;若超过40重量%,则存在对混凝土结构物21的粘接性不足的情况。从上述观点出发,上述树脂成分含量的更优选范围为15重量%以上且3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
[0062] 作为用于形成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涂料,是利用溶剂混合水泥成分与树脂成分的涂布液。关于树脂成分,优选为乳液。例如,丙烯酸类乳液是使用乳化剂对丙烯酸酯等单体进行乳液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微粒子,作为一例可优选列举在已配合表面活性剂的水中将含有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的一种以上的单体或单体混合物进行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乳液。对于构成上述丙烯酸类乳液的丙烯酸酯等的含量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选自20~
100质量%的范围。另外,对于表面活性剂也可以视需要而配合的用量,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其是以达到乳液程度的量来配合表面活性剂即可。
[0063] 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是将其涂布液涂布在脱模片上,然后将溶剂(优选为水)进行干燥去除而形成。例如,将水泥成分与丙烯酸类乳液的混合组合物使用作为涂布液,形成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另外,可以在上述脱模片上形成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后形成树脂层3,也可以在脱模片上形成树脂层3后形成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在本发明中,在赋予设计性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来制造结构物保护片1:在对脱模片进行压花加工或消光加工(赋予凹凸形状)的基础上,在其上按照树脂层3(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两层以上的多层)、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两层以上的多层)的顺序形成,并且对树脂层3赋予设计性。
[0064] 对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结构物21的使用形态(道路桥、隧道、水门等河流管理设施、污水道管道、港湾岸壁、桥梁、栏杆、高速公路的侧壁、污水道管道(内面、外面、接头)、污水道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用水渠道)、水中设施、接近海的地域的配线的隧道、水坝放水路、工作口内壁面等土木结构物、混凝土屋顶、铁箱屋顶、混凝土屋顶、建筑用配管、ALC面板、室内地板材料、烟囱的内面或外面等建筑物等)、经年程度、形状等进行任意设定。作为具体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0.5mm~1.5mm的范围。作为一例,在厚度为1mm的情况下,其厚度偏差优选达到±100μm以内。如此精度的厚度是在现场涂布中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的,能够通过在工厂生产线上进行稳定地涂布来实现。另外,即使厚于1mm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厚度偏差达到±100μm以内。另外,在薄于1mm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厚度偏差进一步缩小。
[0065] 该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在水泥成分的存在下使水蒸气容易透过。此时的水蒸气透2
过率例如为20~60g/m·天左右。另外,能够使水泥成分例如与构成混凝土的水泥成分的相溶性良好并且与混凝土表面的密合性优异。另外,如图3所示,在结构物21的表面上依次设置底涂层22和粘接剂23的情况下,含有水泥成分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也密合性良好地与粘接剂23粘接。另外,该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由于具有延展性的缘故,即使在结构物21上产生裂痕或膨胀的情况下,也能够追随混凝土的变化。
[0066] (网眼层)本发明优选还具有网眼层。
在使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进行道路桥、隧道、水门等河川管理设施、污水道管道、湾岸壁等土木结构物等大型混凝土构件的修补时,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自身也要求具有充分的强度(是指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硬度、表面强度、冲压强度韧性等,在本说明书中以下相同),但通过进一步具备上述网眼层,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可以具备能够耐受上述那样的大型混凝土构件的修补的充分强度。
[0067] 如图5的(A)所示,对于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从附着强度优良的观点出发,优选在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与树脂层3之间的界面上具有网眼层5。上述的附着强度是通过如下方式得到:使用粘接剂将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侧的面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上,将拉伸夹具固定于树脂层3的表面上并将该拉伸夹具以1500n/min的速度向与混凝土一侧的相反侧拉伸,对此时产生的拉伸层间剥离的强度进行测量,由此得到上述附着强度。
[0068] 另外,如图1的(B)所示,网眼层5也可以存在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内部。网眼层5可以配设在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与树脂层3接触的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上,但网眼层5优选埋设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内部。通过将网眼层5埋设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内部,会使网眼层5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接触面积增大、容易使两者的粘接强度达到优异,并且容易确保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整体的强度。若网眼层5没有埋设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内部,则在该网眼层5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之间的界面容易产生剥离。
另外,若网眼层5存在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内部,则该网眼层5存在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厚度的一半的位置即可,但优选存在于更靠近树脂层3一侧。若网眼层5存在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中的树脂层3一侧,则附着力平均提高1.3倍。
[0069]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网眼层5中浸渍有构成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材料(例如水泥成分或树脂成分)。所谓在网眼层5中浸渍有构成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材料的状态,是指在构成网眼层5的纤维间填充有构成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材料的状态,通过处于这样的浸渍状态,会容易使网眼层5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之间的粘接强度变得极其优异。另外,更容易使网眼层5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牢固,更容易使结构物保护片1的强度变得良好。
[0070] 如图6所示,网眼层5可以举出将经纱纬纱的纤维制成格子状的结构。作为上述纤维,优选例如由选自聚丙烯纤维、维尼纶纤维、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尼龙纤维和丙烯酸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来构成的纤维,其中,可以优选使用聚丙烯纤维、维尼纶纤维。
另外,对其形状没有特别限定,除了使用如图6所示的双轴向织物以外可使用诸如三轴向织物等任意的网眼层5。
[0071] 对于网眼层优选线间距为50mm~1.2mm(线密度为0.2条~8.0条/cm)。若间距为1.2mm以下,则存在网眼的上下聚合物水泥固化层的结合不足、结构物保护片的表面强度不足的情况。另外,若线间距超过50mm,则对结构物保护片的表面强度没有不良影响,但存在拉伸强度变弱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拉伸强度与表面强度存在折衷关系(取舍关系),适用于本发明的网眼在线间距50mm~1.2mm的范围。
[0072] 网眼层5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上面侧观察时,可以是覆盖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整个面的大小,也可以比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小。即,网眼层5的俯视时的面积可以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俯视时的面积相同也可以较小,但网眼层5的俯视面积优选相对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俯视面积为60%以上且
95%以下。若不足60%,则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强度存在变得不足的情况,另外也存在产生强度偏差的情况。若超过95%,则在通过网眼层5而层叠聚合物水泥固化层3的结构中存在聚合物水泥固化层3彼此之间的粘接强度差的情况,在将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施工于结构物时,在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局部产生剥离的危险性提高。另外,上述网眼层5等的俯视面积可以用公知的方法测量。
[0073] (树脂层)如图3(C)所示,树脂层3被配置于与结构物21相反的一侧并且是呈现于表面的层。
该树脂层3,例如可以是如图1的(A)所示的单层,也可以是如图1的(B)所示的至少由两层构成的叠层。关于是设成单层还是叠层,要考虑整体厚度、赋予机能(防水性、遮盐性、中性化阻止性、水蒸气透过性等)、工厂生产线长度、生产成本等予以设定,例如当生产线短且单层无法达到指定厚度的情况下可通过重复涂布两层以上来形成。此外,重复涂布是在使第一层的层干燥后再涂布第二层这层;在此后干燥第二层这层。
[0074] 树脂层3是通过涂布可形成树脂层的涂料来得到,该树脂层具有柔软性,可追随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痕及龟裂,并且同时具有优异的防水性、遮盐性、中性化阻止性及水蒸气透过性。作为构成树脂层3的树脂,可列举显示橡胶特性的丙烯酸树脂(例如以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橡胶)、丙烯酸氨基甲酸酯树脂、丙烯酸硅树脂、氟树脂、柔性环氧树脂、聚丁二烯橡胶等。该树脂材料优选为与构成所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树脂成分相同。特别优选含有橡胶等弹性膜形成成分的树脂。
[0075] 其中,从安全性和涂布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作为显示橡胶特性的丙烯酸树脂由丙烯酸橡胶类共聚物的水性乳液构成。另外,作为乳液中的丙烯酸橡胶类共聚物的比例,例如为30~70质量%。丙烯酸橡胶类共聚物乳液可以通过例如在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对单体进行乳液聚合而得到。表面活性剂可使用阴离子性、非离子性、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任一种。
[0076] 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优选树脂层3由显示出优异的水蒸气透过率的树脂构成。通过具备由这些树脂构成的树脂层3,能够使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水蒸气透过率处于上述范围。
[0077] 对用于形成树脂层3的涂料,制作树脂组合物和溶剂的混合涂布液并且将该涂布液涂布于脱模片上,然后干燥去除溶剂,由此形成树脂层3。溶剂可以是水或水性溶剂,也可以是二甲苯·矿物油精等有机类溶剂。后述的实施例中使用水性溶剂并利用丙烯酸橡胶组合物制作树脂层3。另外,对于脱模片上形成的层的顺序没有限制,例如,如上所述可以是树脂层3、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顺序,也可以是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树脂层3的顺序。
[0078] 树脂层3的厚度是依据结构物21的应用状态(道路桥、隧道、水闸等河川管理设施、污水道管道、港湾岸壁(码头靠岸处)等土木结构物等)、经年程度、形状等而予以任意设定。作为一例,设为50~150μm的范围的任一厚度,其厚度偏差优选设为±50μm以内。如此精度的厚度是现场涂布中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的,在工厂生产线中能够稳定地实现。
[0079] 该树脂层3具有高的防水性、遮盐性、中性化阻止性,但优选具有水蒸气透过性。作为此时的水蒸气透过率,例如,优选将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的水蒸气透过率适当调整为2
10~50g/m·天。由此,可以使结构物保护片1具有高的防水性、遮盐性、中性化阻止性以及规定的水蒸气透过率。进而,通过由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同种的树脂成分构成,能够制成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相溶性良好、密合性优异的材料。对于水蒸气透过率按照JIS Z 
0208“防湿包装材料的透湿度试验方法”进行了测量。
[0080] 另外,从能够丰富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的颜色变化的观点出发,树脂层3也可以含有颜料。另外,树脂层3也可以含有无机物。通过含有无机物,可以赋予树脂层3耐擦伤性。
作为上述无机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等金属氧化物粒子等以往公知的材料。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而言,用含碳颗粒的油污染树脂层3的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一侧相反侧的表面后,垂直地设置,并且针对被污染的面从离开2米左右的位置使用软管将自来水大致水平地进行强势清洁,此时的污染物去除率优选为95%以上。树脂层3的表面的清洁性会变得优良,能够当作针对诸如高速公路的侧壁或隧道的壁面等容易附着污染物质的结构物而言极其适合的修补片来使用。在上述污染物的去除率不足95%的情况下,防污性不足,对于上述高速道路的墙壁或隧道的墙面也容易在感觉上产生“不干净”的印象。另一方面,虽然污染物的去除率越高越好,但通常为98%以下。
另外,具有这样的污染物去除率的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例如,作为树脂层的树脂可以通过选择丙烯硅树脂(acryl silicone resin)等容易去除污染物的材料,或者在树脂层中含有硅树脂或硅微粒子等容易去除污染物的材料(防污剂)等而得到。
本发明中的污染性评价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的方法来实施。
另外,树脂层3也可以含有能够赋予各种功能的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纤维素纳米纤维等。
[0081] [设计性赋予处理]对于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而言,优选对树脂层3的任一面赋予设计性。在此,所谓任一面是指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一侧的面或其相反的面。设计性优选通过设置凹凸形状或者通过印刷来赋予。作为赋予上述设计性的处理,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使用对上述树脂层的表面施加的压花处理或哑光处理(消光处理)、镜面处理(光泽处理)或者在上述树脂层的表面进行印刷处理。
[0082] 上述压花处理是对树脂层3的表面赋予所希望的凹凸形状的处理,例如,可以举出如图7所示的方法:将未固化的树脂层3'送出到形成有与要赋予辊表面的凹凸对应的凹凸的压花辊10上,按压未固化的树脂层3'的表面,将压花辊10的凹凸转印到未固化的树脂层3'的表面上,然后使未固化的树脂层3'固化而形成树脂层3。
对上述压花辊的凹凸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所需图案设计进行适当选择。
另外,作为压花处理的其它条件等,可以采用作为对树脂薄膜进行压花处理的以往公知的条件。
另外,作为在上述树脂层3的表面形成凹凸形状的方法,不限于压花处理,也可以使用其它方法,也可以用与压花加工类似的方法进行所谓的哑光加工。
例如,如图8所示,在脱模层4上以1微米左右的深度设置凹痕(dimple)形状(半球状)的凹凸形状,在其上涂布上述未固化的树脂层3',然后使未固化的树脂层3'中的树脂固化,进而在设置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后,剥离掉脱模层4,就可以得到在树脂层3的表面上形成了哑光设计(matted design)的结构物保护片。
[0083] 作为对树脂层3的表面进行印刷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通过添加溶剂、粘合剂树脂(聚氨酯类、丙烯酸类、硝基纤维素类、橡胶类等)、各种颜料、体质颜料及添加剂(增塑剂、干燥剂、稳定剂等)而成的油墨进行印刷。上述印刷的图案等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赋予结构物的外观设计适当选择文字、图样等。
另外,作为上述油墨的印刷方法,例如可以举出胶版印刷、凹版印刷、苯胺印刷、丝网印刷、喷墨印刷等公知的印刷方法。
另外,为了提高对树脂层3的密合性,也可以在印刷上述油墨之前对树脂层3的表面施加电晕处理或臭氧处理等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一个例子,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在脱模片的表面上设置压花或哑光的凹凸面,在该凹凸面上通过印刷形成设计图案,进而依次设置树脂层、聚合物水泥层。
另外,也可以使丙烯酸硅等的透明树脂层介于上述脱模片与凹凸面的界面之间。
此时,由于在保护结构物后的最外表面存在丙烯酸硅等树脂层,因此大大有助于耐候性的提高。
[0084] 上述设计性的赋予只要在树脂层3的至少一个面上施加即可,例如,在树脂层3的一个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一侧相反侧的面(成为结构物保护片1的表面的面或者与脱模片接触的树脂层3的表面)施加的情况下,可以赋予更好的设计性,特别是通过压花处理等赋予凹凸形状时,可以赋予立体感优异的设计性。另外,在对树脂层3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侧的表面赋予设计性的情况下,由于赋予的设计图案未直接与外部气体接触,因此可长时间保持优良的设计性,并且在进行压花处理的情况下,不仅可赋予立体的设计图案而且可得到树脂层3的表面平坦的结构。此时,也可以将树脂层3形成为透明或半透明。
进而,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在树脂层3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侧的表面上设置印刷层,在树脂层3的相反侧的表面通过压花处理等设置了凹凸形状而成的结构也是适合的。可以同时得到由印刷层带来的优良的设计性和由压花处理的凹凸形状带来的立体感,还可以赋予由上述凹凸形状带来的防眩性、隔音性和防污性这样的功能。
[0085] 如图2所示,所制作的结构物保护片1也可以在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和树脂层3中的一者的表面上具有脱模片4。脱模片4例如可以在施工现场时对结构物保护片1的表面进行保护,在施工现场通过将粘贴有脱模片4的结构物保护片1(或者以底涂层22或粘接层23为介)粘接于作为对象的结构物21上,然后剥离脱模片4,从而大大改善施工现场的作业性。此外,脱模片4优选为在结构物保护片1的生产工序中利用的工程用纸。
[0086] 作为脱模片4使用的工程用纸,只要是在制造工序中使用的以往公知的纸,就对其材质等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与公知的工程用纸同样,可以优选举出聚吡咯或聚乙烯等烯树脂层或具有含硅的层的层压纸等。对于其厚度也没有特别限定,只要不是在制造和施工上阻碍处理的厚度即可,例如可以设为50~500μm左右的任意厚度。
[0087] 以上说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可排出混凝土等结构物中的水分,能够长期保护混凝土结构物21。特别是,能够对结构物保护片1赋予与混凝土结构物21的特性相应的性能、追随混凝土结构物21所产生的裂痕及膨胀、使水及氯化物离子等劣化因子不浸透至混凝土结构物21、具有可排出混凝土结构物21中的劣化因子的透过性等。而且,这样的结构物保护片1能够在工厂制造,因此能够批量生产特性稳定的高品质的结构物保护片。其结果是,可以不依靠工匠技术进行施工,可实现施工期的缩短和劳务费的削减。
[0088] 作为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用途,除了上述的道路桥、隧道、水门等河川管理设施、污水道管道、港湾岸壁、桥梁、栏杆等土木结构物的表面强化以外,还可以举出各种对象,可以获得各种效果。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向锌钢板的屋顶等的金属屋顶粘贴而赋予金属防腐蚀性,向建筑用配管等粘贴而赋予表面的强化,向工厂建筑物等的ALC面板粘贴而减轻劣化或修补,向高速公路的侧壁粘贴而赋予耐污染性或者通过表面形状赋予防反射性或信息,向污水管(内面、外面、接头)粘贴而赋予耐硫酸性,向污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用水路)粘贴而赋予耐硫酸性,向室内外的地板或混凝土屋顶粘贴而提高强度,向水中设施粘贴而提高耐久性,向接近海的地域的配线的隧道粘贴而强化表面,向水坝排水道粘贴而防止劣化或修补劣化部位,向工作口内壁面等的土木结构物、混凝土屋顶、混凝土屋顶平台、室内由石子或树脂构成的地板材料、烟囱内面或外面等建筑物、住宅用建材上贴附而赋予防结垢性或防霉性,向烟囱内面或外面贴附而强化表面,向工作口内壁面贴附而防止劣化或修理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添加聚轮烷来进行改性,或者通过添加树脂组成或粒子来实现表面强度的提高。
[0089] [混凝土块]本发明的混凝土块的特征在于,通过将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经由粘接剂层而粘贴于混凝土块的表面来形成。
作为构成上述粘接剂层的粘接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与后述的粘接剂相同的粘接剂。
另外,也可以对形成上述粘接剂层之前的混凝土块设置后述的底涂层。
[0090] 作为粘贴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混凝土块,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具有与使用目的相应的任意形状的混凝土块。具体而言,例如隧道的内壁、高速公路的中央隔离带、桥梁、污水管、住宅的基础等,对象涉及土木建筑领域的多方面。
[0091] 这样的本发明的混凝土块,由于在表面粘贴有上述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所以具有优良的水蒸气透过性,能够抑制由混凝土块内的水分引起的膨胀现象和粘接力降低问题。
[0092] [使用了结构物保护片的强化结构物的制造方法]作为使用了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强化结构物的制造方法,如图3所示,是一种使用了上述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粘接剂23涂布于结构物
21上后贴合结构物保护片1。该施工方法能够容易地将结构物保护片1贴合于结构物21的表面。其结果,即使是非熟练作业者,也能够将结构物保护片1设置于结构物21上,不仅能够大幅度减少施工期而且能够长期保护结构物21。
[0093] 图3是示出结构物保护片1的施工方法(强化结构物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施工如图3(A)所示,优选在结构物21的表面形成底涂层22。底涂层22能够通过将混合了环氧树脂等树脂和溶剂的涂布液涂布于结构物21后使涂布液中的溶剂挥发干燥而形成。此时的溶剂也可以举出与上述同样的水等。对于底涂层2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设在100~150μm的范围。作为设置于结构物21与粘接剂23之间的底涂层22是以提高相互密合(相互附着)的方式发挥作用,因此结构物保护片1能够长期稳定地保护结构物21。另外,在结构物21上产生裂痕或缺损的情况下,优选在对其进行修补后设置底涂层22。另外,对于修补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使用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等。
[0094] 如图3的(B)所示,在形成底涂层22后涂布粘接剂23。对于所涂布的粘接剂23不使其干燥,而如图3的(C)所示在其上贴合结构物保护片1。作为粘接剂23,可以举出聚氨酯类粘接剂、环氧类粘接剂、使用了显示橡胶特性的丙烯酸树脂(例如以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橡胶)的粘接剂等。其中,由与构成结构物保护片1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树脂成分为相同种类的树脂成分所构成的粘接剂23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的粘接强度变高,因此更优选。对于粘接剂23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定。粘接剂23通常是在利用刷毛涂布或喷雾涂布等手段涂布于混凝土后,通过时间经过而自然干燥并硬化。
[0095] 图4是示出将结构物保护片1应用于现场浇注施工方法的例子的说明图。现场浇注法是指在作业现场形成模板24、在该模板24内浇注混凝土组成物21'、放置使其固化而得到混凝土结构物21的方法。在该现场浇注工艺中,在形成固化的混凝土结构物21后,能够通过在其表面上贴合结构物保护片1来形成难以产生劣化的结构物21。在粘合时,在混凝土结构物21的表面上涂布底涂层22并使其干燥,在其上涂布粘接剂23后粘合结构物保护片1。然后,通常自然放置,使粘接剂23干燥固化后粘接结构物保护片1。
[0096] 另一方面,对于已经产生裂痕等的结构物21,在修补缺损部分后,通过与上述同样的施工方法粘贴结构物保护片1。如此地,能够延长混凝土结构物21的寿命。
[0097] 在本发明的经过强化混凝土结构物的制造方法中,如图10所示,也可以是包括如下工序的方法:(1)在混凝土结构物21的表面上涂布含有固化性树脂材料的底漆层7的工序;
(2)在底漆层7上以使该底漆层7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接触的方式设置结构物保护片1的工序;
(3)使底漆层7固化而形成固化底漆层的工序。
下面,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0098] [工序(1)](结构物)
混凝土结构物21是应用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1的配对构件,可以举出与上述相同的构件。
[0099] [底漆层7]。在工序(1)中,在混凝土结构物21的表面上涂布含有固化性树脂材料的底漆层7。
作为固化性树脂材料,只要是具有通过热固化、光固化等方法发生固化而成为树脂的这种性质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优选举出环氧化合物。此时,通过底漆层7固化而形成的固化底漆层(图10中未图示)会成为环氧固化物。环氧固化物通常是利用固化剂使具有两个以上的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固化而得到的物质。下面,以将环氧固化物用于底漆层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0100] 作为环氧化合物,可以列举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邻甲酚酚清漆型环氧树脂、脂环式环氧树脂、脂肪族类环氧树脂、酚类的二缩水甘油醚化物、醇类的二缩水甘油醚化物等。另外,作为固化剂,可以举出多官能酚类、胺类、聚胺类、硫醇类、咪唑类、酸酐、含磷化合物等。其中,作为多官能酚类可以举出:作为单环二官能酚的氢醌、间苯二酚、邻苯二酚,作为多环二官能酚的双酚A、双酚F、二醇类、双酚类,以及它们的卤化物、烷基取代产物;等等。进而,可以使用作为这些酚类和醛类的缩聚物的酚醛清漆、甲阶酚醛树脂。作为胺类,可以举出脂肪族或芳香族的伯胺、仲胺、叔胺、季铵盐及脂肪族环状胺类、胍类、尿素衍生物等。
在上述示例中,作为底漆层7的材料(包含固化性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使用双酚A型环氧或双酚F型环氧的主剂与聚胺类或硫醇类的固化剂的作为环氧树脂类底漆的材料等。另外,上述环氧树脂类底漆除了含有上述主剂和固化剂以外,还可以含有例如偶联剂粘度调节剂和固化促进剂等。作为这样的底漆层7,例如,可以使用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的双组分反应固化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ARONBULLCOAT P‑300”(商品名,其中“ARONBULLCOAT”是东亚合成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
[0101] 底漆层7通常当作混凝土结构21的底涂材料来使用。该涂布例如可以在混凝土结构物21的表面涂布作为底涂材料的溶剂型的环氧树脂溶剂溶液、或者环氧树脂乳液以及其它一般乳液、或者粘合剂等。在这种情况下,底涂材料可以采用通常的方法施工,例如在要防止劣化的混凝土结构物21的表面上用毛刷或辊等涂布或者用喷枪等进行喷涂的一般方法涂布以使其形成涂膜。对于底涂层7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在湿状态下设在5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的范围。在设定为50μm以上并且考虑了底漆层7的材料渗入混凝土的情况下,不仅容易使底漆层7的厚度变得均匀,而且容易确保混凝土结构物21与结构物保护片1之间的粘接性。对于底漆层7的厚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涂布容易度和粘接时使两层错位最小化的意义以及材料使用费用最优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00μm以下。由于作为混凝土结构物21的底涂层而设置的底漆层7、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物21与结构物保护片1的相互密合的方式发挥作用,因此若使底漆层7设为上述厚度,则结构物保护片1容易长期稳定地强化且保护混凝土结构物21。
另外,在混凝土结构物21上产生裂痕或缺损的情况下,优选在涂布底漆层7前对上述裂痕或缺损进行修补之后设置底涂层7。对于修补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使用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等进行修补。
[0102] [工序(2)]在工序(2)中,在底漆层7上,以使该底漆层7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接触的方式设置结构物保护片1。对于结构物保护片1的设置,例如,如图10所示,能够通过在混凝土结构物21上涂布底漆层7后贴合结构物保护片1来进行。其结果,即使是非熟练作业者,也能够将由厚度偏差小的层构成的结构物保护片1设置于混凝土结构物21上,不仅能够减少施工期而且能够长期保护混凝土结构物21。另外,底漆层7也可以不在混凝土结构物21上而是在将贴合之前涂布于结构物保护片1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表面2。
[0103]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之一在于,可以不使用粘接剂而使用作为底涂层发挥功能的底漆层5作为粘接层。因此,在本发明中,可以在底漆层7(未固化、湿润状态)上直接设置结构物保护片1,可以实现工序工期的缩短。
[0104] [工序(3)]工序(3)是使底漆层7固化而形成固化底漆层(图10中未图示)的工序。对于底漆层
7的固化,例如通过在将底漆层7与结构物保护片1粘合的状态下放置24小时来进行。在通常环境下的施工中使其固化,从而具有无需管理温度、湿度等优点。
实施例
[0105] 下面,基于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
[0106] (实施例1)使用了由预先施以压花加工得到的PP层压纸构成的厚度130μm的脱模片。
在该脱模片上通过如下方法形成树脂层。
首先,准备乳液组合物,其包含60质量份的丙烯酸硅树脂、25质量份的二氧化钛、
10质量份的氧化铁和5质量份的炭黑。将该乳液组合物涂布于上述脱模片上后进行加热处理以使其固化而形成树脂层。树脂层的厚度设定为0.1mm。
接着,在树脂层上形成聚合物水泥固化层。
具体而言,作为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准备了包含45质量份的水泥混合物的水性丙烯酸乳液。在此,水泥混合物至少包含70±5质量份的波特兰水泥(硅酸盐水泥)、10±5质量份的二氧化硅、2±1质量份的氧化铝、1~2质量份的氧化钛,丙烯酸乳液至少含有53±2质量份的使用丙烯酸酯单体作为乳化剂进行乳液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43±2质量份的水。将混合了它们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涂布干燥而得到的聚合物水泥层2,是在丙烯酸树脂中含有50质量%波特兰水泥的复合层。
将上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树脂层上并进行干燥后形成由单层构成的厚度1.29mm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
如此地制作出总厚度为1.39mm的结构物保护片。另外,该结构物保护片在管控为约25℃的工厂内连续生产,以含有脱模片的形态卷成辊状。
[0107] [水蒸气透过率]针对实施例1的结构物保护片的水蒸气透过率进行测量。水蒸气透过率(WVTR)也
2
称为“透湿度”,是以克数示出24小时内透过1m的膜片(结构物保护片1)的水蒸气的量并且
2
用g/m·天或g/ml/天表示。由此作为表示水蒸气阻挡性(阻隔性)的指标使用。按照JIS Z 
0208(B)的方法进行测量。
2
实施例1的结构物保护片的水蒸气透过率为30g/m·天,在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物的保护时,具有容易放出水蒸气的特征,因此不会产生起因于混凝土内部的膨胀现象,还具有能够抑制结构物中的金属的腐蚀的倾向。另外,不会因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过快地扩散而产生混凝土形状不良的情况。
[0108] [耐硫酸性]对于实施例1的结构物保护片,在包裹于建筑用混凝土基础块中的状态下测量了在5%硫酸水溶液中浸渍30天后的硫酸浸透深度。
具体而言,在本申请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中,以覆盖长方体形状的建筑用混凝土基础块的全部面的状态在5%硫酸水溶液中浸渍30天后,将上述建筑用混凝土基础块的浸渍在硫酸水溶液中的部分切成两半,在截面上喷洒酚酞1%溶液,在任意5处测量着色部分距离块(砌块)端部的垂直距离(最短距离),用游标卡尺目视测量,将平均值作为硫酸浸透深度。
关于实施例1的结构物保护片的耐硫酸性,在目视下没有观察到30天后的硫酸浸透深度,确认了在污水的配管等要求耐硫酸性的用途中充分耐受的情况。
[0109] [清洁性(防污性)]对于实施例1的树脂层的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一侧相反侧的表面使用含碳颗粒的油进行污染后,垂直地设置,并且针对被污染的面从离开两米左右的位置使用软管将自来水大致水平地进行强势清洁,求出此时的污染物去除率。
具体而言,将5重量份的碳ECP 200L(Lion Specialty Chemicals株式会社制造)加入到100重量份的由EDGE 0W‑20 4L四轮汽油车专用全合成油(CASTROL公司制造)中并搅拌以制备含碳颗粒的油。
将实施例1的树脂层的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一侧相反侧的表面通过涂布上述含碳颗粒的油而污染,并且将污染的表面垂直地进行了固定。
然后,使用软管从离开约2m的地点向污染表面大致水平地强势施加自来水,观察了将含碳的油去除的情况。
通过目视(目测)进行了评价。
在污染的全部面积中,针对去除污染而未观察到污染的面积和观察到污染残留的面积进行区别,将去除污染而未观察到污染的面积相对于污染的全部面积的比例作为去除率。
实施例1的结构物保护片的去除率为98%,确认到其满足隧道内壁和高速公路的中间隔离带等所要求的清洁容易性。
[0110] [撕裂负荷]根据JIS K 6781中的撕裂负荷项目测量实施例1的结构物保护片的撕裂负荷。
实施例1的结构物保护片的撕裂负荷为13N,并且会使施加保护的结构物在发生崩塌或崩落时得到适当撕裂,由于剥离停留于小面积,因此可以确认能够防止伴随着连锁性大面积剥离而产生的崩塌或崩落。
[0111] (实施例2)将与实施例1同样准备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以使干燥前的厚度达到1.0mm的方式涂布于树脂层,然后配设密度为1.0条/cm、间距为10mm的网眼层。接着,在该网眼层上进一步将上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以使干燥前的厚度达到1.0mm的方式涂布于树脂层上,然后将其干燥以形成厚度1.29mm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结构物保护片并且与实施例1同样地卷绕成辊状。
[0112] [强度的测量]用拉伸试验机(AGS‑J,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测定的断裂强度,评价实施例2中得到的结构物保护片的强度。
在宽度为50mm情况下测量的结果,实施例2的强度为1500N。
[厚度偏差的测量]
对于实施例2,从卷绕成辊状的结构物保护片切出A4尺寸左右(200mm×300mm),在各部分测量14处的厚度,计算其厚度偏差。在实施例2中的厚度偏差为26μm。
[0113] (实施例3~5)在实施例2中改变了结构物保护片的总厚度。实施例3制作出层叠有厚度为0.66mm的聚合物水泥层和厚度为100μm的树脂层的总厚度为0.76mm的结构物保护片。实施例4制作出层叠有厚度为0.96mm的聚合物水泥层和厚度为100μm的树脂层的总厚度为1.06mm的结构物保护片。实施例5制作出层叠有厚度为1.47mm的聚合物水泥层和厚度为100μm的树脂层的总厚度为1.57mm的结构物保护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操作。
[0114] [强度和水蒸气透过率]对于实施例3~5测量了强度和水蒸气透过率。对于强度采用拉伸试验机(AGS‑J,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测量的断裂强度进行评价。水蒸气透过率(WVTR)也称为“透湿度”,
2 2
是以克数示出24小时内透过1m的膜片(结构物保护片1)的水蒸气的量并且用g/m·天或g/ml/天表示。由此作为表示水蒸气阻挡性(阻隔性)的指标使用。采用依据JIS Z0208(B)的方法进行测量。
[0115] 对于宽度为50mm情况下的测量结果,在实施例3中的强度为1200N、水蒸气透过率2 2
为18.2g/m·天。在实施例4中的强度为1500N、水蒸气透过率为13.0g/m·天。在实施例5中
2
的强度为1600N、水蒸气透过率为10.2g/m·天。在任何厚度下强度和水蒸气透过率都没有问题,可以使用。
[0116] (比较例1)在施工现场再现了在混凝土上进行喷涂的作业。在管控为约25℃左右的作业环境下,在混凝土板上通过喷涂形成由环氧树脂构成的底涂层,在工程用纸上形成由喷涂一层构成的厚度为1.47mm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2,在其上形成了由喷涂层构成的厚度为100μm的树脂层。对于各层,根据涂布后的放置时间(常温、12小时)和干燥(40℃、24小时)的关系,在两天内形成一层。聚合物水泥层和树脂层的总厚度为1.57mm。干燥后,从工程用纸上剥离作为聚合物水泥层和树脂层的层叠体的涂装膜,用拉伸试验机(AGS‑J,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评价拉伸断裂强度。
[0117] (比较例2)在比较例1中,在管控为约40℃左右的作业环境下进行作业。形成由喷涂两层构成的厚度为1.18mm的聚合物水泥层和由喷涂两层构成的厚度100μm的树脂层,将结构物保护片的总厚度设为1.28mm。除此之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
[0118] (比较例3)在比较例3中,在管控为约10℃左右的作业环境下进行作业。形成由喷涂两层构成的厚度为1.29mm的聚合物水泥层和由喷涂两层构成的厚度100μm的树脂层,将结构物保护片的总厚度设为1.39mm。除此之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
[0119] [强度和水蒸气透过率]对于比较例1~3,测量了与上述实施例3~5同样的强度和水蒸气透过率。对于宽
2
度为50mm情况下的测量结果,在比较例1中的强度为375N、水蒸气透过率为10.2g/m·天。
在比较例2中的强度为275N、水蒸气透过率为11.3g。在比较例3中的强度为325N、水蒸气透过率为11.4g。对于比较例2推断为在涂布中的粘度上升剧烈并且使用时间相当短。比较例3的涂布干燥后的表面变色发白。比较例1~3中的任一例,由于没有配设网眼层的缘故,强度比实施例差;并且,由于是再现了现场在混凝土上喷涂的作业的例子,所以厚度偏差大,比作为本发明的范围的+100μm大很多,厚度偏差在222μm(+111μm)~260μm(+130μm)的范围。
[0120] (实施例6)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乳液组合物涂布于脱模片上后进行加热处理以使其固化而形成树脂层。在固化过程中,PP层压纸的哑光加工转印到树脂层上,从而赋予设计性。
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结构物保护片,并且与实施例1同样地卷绕成辊状。
从该辊状的结构物保护片1切出10cm×10cm大小的结构物保护片,剥离脱模片,结果可以良好地剥离并且确认到在树脂层的表面进行了良好的哑光加工(消光加工)。
[0121] (实施例7)除了对PP层压纸施以镜面处理来替代预先进行压花加工以外,与实施例6同样地制作了结构物保护片。
另外,镜面处理通过将表面为镜面的滚筒在PP层压纸上按压来进行。
[0122] (比较例4)除了未对PP层压纸预先进行压花加工以外,与实施例6同样地制作了结构物保护片。
[0123] [设计性的评价]将实施例6、7和比较例4中所制作的结构物保护片分别切成5cm×5cm的大小,排列设置成衬纸状。
在剥离了所有脱模纸的状态下,从有脱模纸的方向用台式照明灯均匀地照射,通过目视确认了上述照明器具的反射像。
将观察实施例6、7及比较例4的照片资料分别示于图9(a)~(c)。
比较例4的结构物保护片显示出能够识别上述照明器具的形状的程度的反射。
实施例7的结构物保护片,除了比较例1之外还确认到反射达到能够清楚地识别上述照明器具的形状的程度。
与此相对,在实施例6中照明器具的光充分地散射,因此,不仅无法观察到照明器具的存在,而且达到从反射光观察不到由照明器具引起的光源的存在的程度,反射光均匀且没有不均现象。
[0124] (实施例7)使用了由PP层压纸构成的厚度130μm的脱模片。
在该脱模片上涂布含有丙烯酸树脂的树脂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干燥而形成了由单层构成的厚度100μm的树脂层。
然后,通过在树脂层上涂布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并进行干燥来形成由单层构成的厚度1.29mm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
如此地制作出总厚度为1.39mm的结构物保护片。另外,该结构物保护片在管控为约25℃的工厂内连续生产,以含有脱模片的状态卷绕成辊状。
[0125] 树脂层形成用组合物是丙烯酸硅类树脂。该丙烯酸硅类树脂是包含60重量份的丙烯酸硅树脂、25重量份的二氧化钛、10重量份的氧化铁和5重量份的炭黑的乳液组合物。作为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是包含45重量份的水泥混合物的水性丙烯酸乳液。水泥混合物至少包含70±5质量份的波特兰水泥(硅酸盐水泥)、10±5质量份的二氧化硅、2±1质量份的氧化铝、1~2质量份的氧化钛,丙烯酸乳液至少含有53±2质量份的使用丙烯酸酯单体作为乳化剂进行乳液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43±2质量份的水。
将混合了它们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涂布干燥而得到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是在丙烯酸树脂中含有50质量%波特兰水泥的复合层。
[0126] 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结构物保护片按以下工序粘贴于混凝土。在建筑用混凝土基础块上,以150μm的厚度涂布作为底漆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的商品名“ARONBULLCOAT(アロンブルコート:注册商标)P‑300”(东亚合成株式会社),不等待该涂布面的干燥而在湿的状态下(在形成底漆层的状态下)直接压接结构物保护片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一侧的面,然后剥离脱模片。
然后,通过放置24小时使底漆层固化而形成固化底漆层。
通过该工序,对于建筑用混凝土基础块,仅以底漆层为介按聚合物水泥固化层、树脂层的顺序予以层叠。
[0127] (比较例5)将根据实施例7所制作的结构物保护片按以下工序粘贴于混凝土。
在建筑用混凝土基础块上,以150μm的厚度涂布作为底漆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的商品名“ARONBULLCOAT(注册商标)P‑300”(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并使其干燥,进而以200μm的厚度涂布作为聚脲类聚氨酯树脂(ポリウレアウレタン樹脂)的粘接剂的商品名“BOND(注册商标)VM无网中涂”(KONISHI株式会社),不等待该涂布面的干燥而在湿的状态下直接压接结构物保护片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一侧的面,然后剥离脱模片4。
然后,放置24小时,使底漆层(primer layer)和粘接剂层固化。
如此操作,将比较例5得到的结构物保护片,以使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与粘接剂(层)接触的方式粘贴于建筑用混凝土基础块上。
通过该工序,对于建筑用混凝土基础块,以底漆层和粘接剂层为介按聚合物水泥固化层、树脂层的顺序予以层叠。
[0128]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评价)对于实施例7、比较例5制造的经结构物保护片所强化的建筑用混凝土块,分别测量了结构物保护片的附着力。
对于附着力按照JIS A 6909:2014“建筑用饰面涂料”的项目7.10“附着强度试验”来施行。但是,在项目7.10.2“试验步骤”a)中要求控制的负荷速度为1500N/分钟下实施试验。
[0129] 试验的结果,实施例7中的结构物保护片的剥离力为1.40N/mm2,在比较例1中的剥2
离力为1.40N/mm。
明确了在实施例7与比较例5之间剥离力几乎没有差别。即,已明确:即使省略了以往在混凝土的粘接中被认为必须与底漆涂布一起组合施行的粘接剂层的涂布,本发明的结构物保护片也显示出混凝土结构物所需的充分的粘接力。
[0130] (参考例1)除了使厚度设为50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树脂层。
接着,在形成的树脂层上配置密度为1.0条/cm、间距为10mm的网眼层。
接着,作为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准备了包含45质量份水泥混合物并且包含4质量%的硅酸钙水合物作为固化促进剂的水性丙烯酸乳液。
在此,水泥混合物至少包含70±5质量份的波特兰水泥(硅酸盐水泥)、10±5质量份的二氧化硅、2±1质量份的氧化铝、1~2质量份的氧化钛,丙烯酸乳液至少含有53±2质量份的使用丙烯酸酯单体作为乳化剂进行乳液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43±2质量份的水。对它们按下述表1的条件的搅拌速度进行混合而制备了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
将上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树脂层上,以5分钟的干时间进行干燥,在固化温度60℃下进行固化,形成由单层构成的厚度为1.29mm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制作出在树脂层(S)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HC)之间的界面(S/HC界面)上设置有网眼层结构的结构物保护片。
[0131] (参考例2~9)除了将树脂层的厚度、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固化促进剂含量、Setter/Base比(セッター/ベース比)、风干时间、固化温度及搅拌速度变更为下述表1以外,与参考例1同样地制作参考例2~9的结构物保护片。
[0132] (参考例10)将与参考例1同样准备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以使干燥前的厚度达到1.0mm的方式涂布于树脂层,然后配设密度为1.0条/cm、间距为10mm的网眼层。接着,在该网眼层上进一步将上述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以使干燥前的厚度达到1.0mm的方式涂布于树脂层上,然后将其干燥以形成厚度1.29mm的聚合物水泥固化层,除此以外与参考例1同样地制作参考例10的结构物保护片。
[0133] (参考例11~18)除了将树脂层的厚度、聚合物水泥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固化促进剂含量、Setter/Base比、风干时间、干燥温度及搅拌速度变更为下述表1以外,与参考例10同样地制作参考例11~18的结构物保护片。
[0134] 将参考例1~18的结构物保护片通过粘接剂(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Aron Alpha(注册商标)专业用耐冲击)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使用粘接剂(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Aron Alpha(注册商标)专业用耐冲击)将拉伸夹具固定于树脂层表面。接着,在与混凝土侧相反的一侧使用万能试验机测量拉伸夹具的拉伸层间剥离产生的强度作为附着强度进行测量。
[0135] [表1]
[0136] 图12中示出表示参考例1~18的结构物保护片的附着强度的坐标图,如表1及图12所示,作为网眼层配设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与树脂层之间的界面的参考例1~9的结构物保护片的附着强度,明显优于网眼层配设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中的参考例10~18的结构物保护片。另外,参考例1~9和参考例10~18,除了网眼层的配设位置各不相同以外是在相同条件下制作而成,但即使将各个参考例进行比较,作为网眼层配设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与树脂层之间的界面的例子,与网眼层配设于聚合物水泥固化层中的例子相比,附着强度优良。
附图标记的说明
[0137] 1:结构物保护片           10:压花辊2:聚合物水泥固化层       21:结构物(混凝土)
3:树脂层                 21':混凝土组合物(结构物形成组合物)
3':未固化的树脂层
4:脱模片                 22:底涂层
5:网眼层                 23:粘接剂
7:底漆层                 24:模板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