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偏位三线桥台纠偏处理方法

申请号 CN202210257311.0 申请日 2022-03-16 公开(公告)号 CN114606874B 公开(公告)日 2023-09-19
申请人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周昆; 周小壮; 陈克坚; 陈玉峰; 李聪林; 卢三平; 户东阳; 周小扬; 罗谦刚; 杨业新; 曾湘衡; 苏翌; 史棚飞; 陈德绍; 陈国杰; 何清; 吕雷; 李冲杰; 林杉; 郭晓玉; 苏波; 胡志林;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铁 路偏位三线 桥台 纠偏处理方法,属于铁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同时拆除三个单线桥台的支承垫石、台帽、托盘、 道砟 槽及台顶以下1.54米范围内后墙构件;(2)在拆除面上植筋;(3)将拆除后的三个单线桥台支承垫石、台帽、托盘、道砟槽构件重新浇筑,其中支承垫石、托盘、台帽浇筑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在支承垫石顶预埋 钢 板,预留将来移梁条件;本发明能安全、有效地对桥台的横向偏位进行纠偏,且施工简单,纠偏范围大、不影响现有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路偏位三线桥台纠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同时拆除三个单线桥台的支承垫石、台帽、托盘、道砟槽及台顶以下1.54米范围内后墙构件;
(2)在拆除面上植筋;
(3)将拆除后的三个单线桥台支承垫石、台帽、托盘、道砟槽构件重新浇筑,其中支承垫石、托盘、台帽浇筑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在支承垫石顶预埋板,预留将来移梁条件;台顶道砟槽浇筑为另外一个整体;
该方法用于对桥台的横向偏位进行纠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偏位三线桥台纠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承垫石顶面预埋钢板,钢板上预留锚栓孔和横向槽道,横向槽道移梁预留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偏位三线桥台纠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帽高0.85米,台帽横向18.7m宽;托盘高2.0m,托盘横向18.3m,托盘纵横向均为梯形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偏位三线桥台纠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道砟槽与人行道总宽18.7m,道砟槽宽15.1m,挡砟墙高0.71m,人行道下预留通信、信号电缆槽。

说明书全文

一种路偏位三线桥台纠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铁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铁路偏位三线桥台纠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既有铁路桥梁场地周围施工,如:填筑路基、堆载弃土等活动,给桥梁结构带来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桥梁墩台的偏位、倾斜和沉降等,这对既有铁路桥梁将产生不利影响。
[0003] 为此,在不影响现有铁路桥梁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纠偏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偏位三线桥台纠偏处理方法,能安全、有效地对桥台的横向偏位进行纠偏,且施工简单,纠偏范围大、不影响现有结构。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所述的铁路偏位三线桥台纠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拆除原三个单线桥台支承垫石、台帽、托盘、道砟槽及台顶以下1.54米范围内后墙构件;
[0008] (2)在拆除面上植筋;
[0009] (3)将拆除后的三个单线桥台支承垫石、台帽、托盘、道砟槽构件重新浇筑,其中支承垫石、托盘、台帽浇筑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在支承垫石顶预埋板,预留将来移梁条件;台顶道砟槽浇筑为单独一个整体。
[0010] 进一步的,支承垫石顶面预埋钢板,钢板上预留支座锚栓孔和横向槽道,横向槽道为今后移梁预留条件。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台帽高0.85米,台帽横向18.7m宽;托盘高2.0m,托盘横向18.3m,托盘纵横向均为梯形截面
[0012] 进一步的,道砟槽与人行道总宽18.7m,道砟槽宽15.1m,挡砟墙高0.71m,人行道下预留通信、信号电缆槽。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4] 本发明采用拆除三个单线桥台的支承垫石、台帽、托盘、道砟槽及部分后墙构件;并将支承垫石、托盘、台帽重新浇筑,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整体性好,纠偏范围较大,可以纠正0~100cm内的横向偏差。
[0015] 本发明采用在拆除面上植筋;加强新旧混凝土的结合,结构更加牢固。
[0016] 本发明在支承垫石顶预埋钢板,不仅能进行纠偏,且能在纠偏后发生后期偏移需要移梁时,预埋钢板能提供固定支座、顶梁作用,为移梁提供前提条件。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既有桥台正视图及拆除部分示意;
[0018] 图2为本发明既有桥台侧视图及拆除部分示意;
[0019] 图3为本发明桥台正面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桥台侧面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桥台平面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桥台植筋图(正视图);
[0023] 图7为本发明桥台植筋图(侧视图);
[0024] 图8为本发明桥台植筋平面图;
[0025] 图9为本发明桥台支承垫石顶预埋钢板图;
[0026] 图中,1‑单线桥台支承垫石、2‑台帽、3‑托盘、4‑道砟槽、5‑后墙构件、6‑预埋钢板、7‑支座锚栓孔、8‑横向槽道、9‑挡碴墙、10‑直径20mm植筋、11‑直径25mm植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28] 实施例1
[0029] 如图1‑9所示,一种铁路偏位三线桥台纠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 (1)拆除3个单线桥台支承垫石、台帽、托盘、道砟槽及部分后墙构件;
[0031] 拆除既有6个1.35×1.05米支承垫石,拆除3个台帽、3个托盘、3个道砟槽、3个台顶以下1.54米范围内后墙(图1、图2中阴影部分)。只能按图中阴影部分拆除,桥台护面原钢筋不得直接剪除,应对凿除混凝土后出露钢筋进行清洗二次利用。
[0032] (2)在拆除面上植筋;
[0033] a钻孔:在设计植筋部位,用电锤钻孔,钻孔直径比所植钢筋直径大5mm,植入深度采用60cm。
[0034] b清孔:先用高压空气吹清孔内粉尘,用清孔刷清孔,然后再用吹筒吹清孔内粉尘。
[0035] c安装:使用植筋注射器,从孔底向外均匀地把粘合剂填注孔内,然后把钢筋轻轻植入孔中。
[0036] d凝胶:将钢筋外露端固定在模架上,使其不受外作用,直至凝结
[0037] (3)将3个单线桥台支承垫石、台帽、托盘、道砟槽浇筑连接为整体,浇筑为整体后,上部结构梁体可以在该整体上做横向移动,因此当桥梁再次发生向下游的横向位移时,可将梁体顶起后整体向上游移动,从而实现横向纠偏,能实现0‑100cm范围内的纠偏。
[0038] 新建台帽高0.85米,台帽顺桥向宽3.4米,横向长18.7m宽;托盘高2.0m,托盘横向18.3m,托盘纵横向均为梯形截面;并在支承垫石顶预埋钢板,预留将来移梁条件;
[0039] 当桥梁所在桥址发生向下游的整体横向位移,需要考虑移梁时,可利用支承垫石顶预埋钢板及钢板上横向槽道进行向上游的移梁;预埋钢板能提供固定支座、顶梁作用,为移梁提供前提条件。
[0040] 进一步的,道砟槽与人行道总宽18.7m,道砟槽宽15.1m,挡砟墙高0.71m,人行道下预留通信、信号电缆槽。
[0041]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