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 桥梁 / 维修或加固现有桥梁的方法或设备 / 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601606.4 申请日 2017-07-21 公开(公告)号 CN107190656B 公开(公告)日 2023-10-20
申请人 贝正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树栋; 王义; 王会斌; 李石勇; 郝士华; 齐向男; 郭玉峰; 陈俊杰; 张月;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弯 桥梁 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其包括反 力 架、反力 弹簧 装置、和反力盖帽,所述反力盖帽固定设置在墩柱两侧,所述反力架对应所述反力盖帽并通过锚固 螺栓 固定设置在梁体底部,反力架随梁体移动而移动,所述反力架和所述反力盖帽之间设置有反力弹簧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自动纠偏装置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既可以用于对已有横向偏位的梁体纠正归位,同时可以防止桥梁梁体再次产生横向偏位,避免了桥梁梁体的重复纠偏。
权利要求

1.一种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反架(4)、反力弹簧装置(7)、和反力盖帽(8),所述反力盖帽(8)固定设置在墩柱(3)两侧,所述反力架(4)对应所述反力盖帽(8)并通过锚固螺栓(6)固定设置在梁体(1)底部,反力架(4)随梁体(1)移动而移动,所述反力架(4)和所述反力盖帽(8)之间设置有反力弹簧装置(7);
所述反力弹簧装置(7)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力架(4)和所述反力盖帽(8)之间的反力弹簧(7‑2)和设置在所述反力弹簧(7‑2)外侧的防护套筒(7‑1),所述反力弹簧装置(7)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力架(4)和所述反力盖帽(8)之间的反力柱(7‑3),所述反力柱(7‑3)置于所述反力弹簧(7‑2)内;
所述反力盖帽(8)位于墩柱(3)一侧为曲面、另一侧为平面,所述平面上设置有凹槽(10),所述反力弹簧(7‑2)一端设置在所述反力架(4)上,另一端置于所述凹槽(10)内;
所述防护套筒(7‑1)为不锈材质,所述防护套筒(7‑1)与述反力盖帽(8)和/或反力架(4)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柱(7‑3)与所述反力盖帽(8)和/或反力架(4)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柱(7‑3)为橡胶不锈钢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纠偏装置还包括位移刻度尺(9),所述位移刻度尺(9)安装于所述反力架(4)和墩柱(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纠偏装置还包括反力架基座(5),所述反力架基座(5)通过所述锚固螺栓(6)固定设置在所述梁体(1)底部,所述反力架(4)设置在所述反力架基座(5)上。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在梁体(1)上选择适当位置打孔植锚固螺栓(6),安装反力架基座(5);
2)在所述反力架基座(5)上安装调试反力架(4)至合适位置并固定反力架(4);
3)在墩柱(3)上安装反力盖帽(8);
4)采用千斤顶对梁体(1)横向偏位进行纠正至设计位置;
5)拆去千斤顶,将反力弹簧装置(7)安装在反力架(4)和压力盖帽(8)之间,重新调整好反力架(4)位置并固定;
6)对所述自动纠偏装置进行外包装防护。

说明书全文

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独柱墩弯桥梁体横向偏位病害整治预防的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桥梁梁体横向纠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公路、路桥梁上独柱墩及单体箱梁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曲线段尤其是转弯半径较小的情况下,桥梁上部结构受到的横向平冲击和温差的影响愈加显著。当横向水平冲击力和温差变化产生的水平推力叠加后的力大于梁体与支座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时,梁体产生横向位移,在长期横向水平冲击力及温差的作用下,梁体横向位移逐渐加大,对桥梁的运营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梁体横向位移造成支座的偏压加速了支座的损坏。
[0003] 当桥梁梁体产生横向位移时,就需要对梁体进行纠偏,以往的办法是梁体出现偏位就需要进行纠偏工作,但是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营使用期后,往往还需要二次甚至多次纠偏,这给桥梁的运营维护带来很大的工作量,造成了巨大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发明将以往由人工主动纠偏变为由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自动对桥梁梁体进行纠正,避免了重复人工纠偏工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当桥梁梁体产生横向位移时,可以自动将梁体纠正至设计位置,解决桥梁梁体横向位移重复纠偏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其关键技术在于:其包括反力架、反力弹簧装置和反力盖帽,所述反力盖帽固定设置在墩柱两侧,所述反力架对应所述反力盖帽并通过锚固螺栓固定设置在梁体底部,反力架随梁体移动而移动,所述反力架和所述反力盖帽之间设置有反力弹簧装置。
[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力弹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力架和所述反力盖帽之间的反力弹簧和设置在所述反力弹簧外侧的防护套筒。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力盖帽位于墩柱一侧为曲面、另一侧为平面,所述平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反力弹簧一端设置在所述反力架上,另一端置于所述凹槽内。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套筒为不锈材质,所述防护套筒与述反力盖帽和/或反力架之间留有间隙。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力弹簧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力架和所述反力盖帽之间的反力柱,所述反力柱置于所述反力弹簧内。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力柱与所述反力盖帽和/或反力架之间留有间隙。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力柱为橡胶不锈钢柱。
[00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纠偏装置还包括位移刻度尺,所述位移刻度尺安装于所述固定反力架和墩柱之间。
[00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纠偏装置还包括反力架基座,所述反力架基座通过所述锚固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梁体底部,所述反力架设置在所述反力架基座上。
[0015] 一种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的安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6] 1)在梁体上选择适当位置打孔植锚固螺栓,安装反力架基座;
[0017] 2)在所述反力架基座上安装调试反力架至合适位置并固定反力架;
[0018] 3)在墩柱上安装反力盖帽;
[0019] 4)采用千斤顶对梁体横向偏位进行纠正至设计位置;
[0020] 5)拆去千斤顶,将反力弹簧装置安装在反力架和压力盖帽之间,重新调整好反力架位置并固定;
[0021] 6)对所述自动纠偏装置进行外包装防护。
[002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 本发明所述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应用于桥梁梁体偏位病害整治中,通过反力架、反力弹簧装置和反力盖帽协同作用,将梁体横向偏位产生的横向内力传递至墩柱,墩柱位置保持不变,在反力弹簧装置作用下将梁体由横向偏位状态位置纠正至设计状态位置,从而达到限制并纠正梁体横向位移的作用。
[0024] 本发明能够很好的解决桥梁梁体横向位移重复纠偏的问题,并且当桥梁梁体产生横向位移时,本装置可以自动将梁体纠正至设计位置。通过本发明可以以较小的经济代价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本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为分体式结构,便于拆卸组装。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6] 图1是本发明中桥梁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总体布置图。
[0027] 图2是本发明中桥梁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俯视局部剖视图。
[0028] 图3是本发明自动纠偏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0029] 其中:1梁体、2支座、3墩柱、4反力架、5反力架基座、6锚固螺栓、7反力弹簧装置、7‑1防护套筒、7‑2反力弹簧、7‑3反力柱、8反力盖帽、9位移刻度尺、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3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其包括反力架4、反力架基座5、锚固螺栓6、反力弹簧装置7、和反力盖帽8,所述反力盖帽8固定设置在墩柱3两侧。
[0032] 所述反力架4对应所述反力盖帽8设置,反力架基座5通过锚固螺栓6固定设置在梁体1底部,反力架与4与反力架基座5之间采用螺栓活动连接,此种设计便于调节反力架4和反力盖帽5之间的间距,方便反力弹簧装置7的安装。反力架4随梁体1移动而移动,所述反力架4和所述反力盖帽8之间设置有反力弹簧装置7。所述反力盖帽8位于墩柱3一侧为曲面、另一侧为平面,所述平面上设置有凹槽10,所述反力弹簧装置7一端插置于所述反力盖帽8的凹槽10内,方便安装调整。所述反力盖帽8位于墩柱3一侧设置为与所述墩柱3的柱面相适配的曲面,使之与墩柱3方便安装固定。如图1,所述梁体1和墩柱3之间设置有支座2。
[0033] 所述自动纠偏装置还包括位移刻度尺9,以便于后期检查梁体偏位情况。所述位移刻度尺9安装于所述固定反力架4和墩柱3之间。
[0034] 所述反力弹簧装置7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力架4和所述反力盖帽8之间的反力弹簧7‑2和设置在所述反力弹簧7‑2外侧的防护套筒7‑1以及位于所述反力架4和所述反力盖帽8之间的反力柱7‑3,所述反力柱7‑3置于所述反力弹簧7‑2内。所述防护套筒7‑1对所述反力弹簧7‑2起到防护和限定作用,防止反力弹簧7‑2位置发生变化,并且保证其形态不会发生扭曲,所述反力弹簧7‑2一端设置在所述反力架4上,另一端置于所述凹槽10内。 所述防护套筒7‑1为橡胶材质或不锈钢材质,橡胶弹性形变幅度较大,橡胶材质的防护套筒7‑1可以与反力架4和反力盖帽8直接接触设置,若防护套筒7‑1为不锈钢筒体,则所述防护套筒7‑1与述反力盖帽8和/或反力架4之间留有间隙。同理,所述反力柱7‑3为橡胶或不锈钢柱,橡胶弹性形变幅度较大,橡胶材质的反力柱7‑3可以与反力架4和反力盖帽8直接接触设置,若采用不锈钢反力柱,则所述反力柱7‑3与所述反力盖帽8和/或反力架4之间留有间隙。
[0035] 如图2所示,在反力盖帽8上设置凹槽10,反力弹簧装置7一端安装在反力架4上,另一端置于所述凹槽10内,钢制的防护套筒7‑1和钢制的反力柱7‑3均与反力盖帽8上的凹槽10底部留有一定的间隙。
[0036] 如图3所示,在反力盖帽8上设置凹槽10,在所述反力架4上也设置相应的凹槽10,反力弹簧装置7设置在两个凹槽10之间,钢制的防护套筒7‑1和钢制的反力柱7‑3在两个凹槽1‑之间均留有一定的间隙。
[0037] 当梁体要产生横向位移时,首先通过反力弹簧7‑2与墩柱的内力作用限制桥梁梁体的横向位移,当梁体受到的水平推力较大,发生较大幅度的横向位移时,则通过防护套筒7‑1、反力弹簧7‑2和反力柱7‑3一起与墩柱的内力作用限制桥梁梁体的横向位移,使桥梁梁体始终保持在设计位置。
[0038] 所述的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的安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39] 1)在梁体1上选择适当位置打孔植锚固螺栓6,安装反力架基座5;
[0040] 2)在所述反力架基座5上安装调试反力架4至合适位置并固定反力架4;
[0041] 3)在墩柱3上安装反力盖帽8;
[0042] 4)采用千斤顶对梁体1横向偏位进行纠正至设计位置;
[0043] 5)拆去千斤顶,将反力弹簧装置7安装在反力架4和压力盖帽8之间,重新调整好反力架4位置并固定;
[0044] 6)对所述自动纠偏装置进行外包装防护。
[0045] 本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安装在桥梁梁体及桥梁墩柱上。基本原理为:当桥梁梁体要产生横向位移时,梁体上安装的反力装置与桥梁墩柱之间接触,通过本装置与墩柱的内力作用限制桥梁梁体的横向位移,使桥梁梁体始终保持在设计位置。
[0046] 所述的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主要机构包括反力架、反力弹簧装置和反力盖帽。首先对桥梁梁体横向偏位进行纠偏,桥梁梁体位置处于设计位置后,调试反力弹簧装置。当桥梁梁体再次产生横向位移时,通过反力弹簧装置、反力架和反力盖帽共同组成的受力结构体系,将梁体横向位移产生的内力传递到墩柱。由于墩柱位置不变,通过反力弹簧装置、反力架和反力盖帽共同组成的受力结构体系,对梁体施加与其横向位移方向相反的推力,从而达到限制并纠正梁体横向位移的作用。
[0047] 所述的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反力架的位置在梁体横向可以调节。此种设计便于调节反力架和反力盖帽之间的间距,方便反力弹簧装置的安装。反力架与梁体之间通过反力架基座采用活动连接,反力架基座通过锚固螺栓安装固定在梁体上。
[0048] 所述的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对梁体横向偏位进行纠正后,定各个机构位置,安装位移刻度尺,将位移刻度尺置零,以便于后期检查梁体偏位情况。
[0049] 本发明的弯桥梁体横向自动纠偏装置,既可以用于对已有横向偏位的梁体纠正归位,同时可以防止桥梁梁体再次产生横向偏位,避免了桥梁梁体的重复纠偏。本装置可根据梁体及墩柱形式调整机构尺寸,加工制作及安装使用方便。
[005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