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 桥梁 / 拱桥 / 一种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角度调节胎具

一种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度调节胎具

申请号 CN202211359837.6 申请日 2022-11-02 公开(公告)号 CN115573268A 公开(公告)日 2023-01-06
申请人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集团物资工贸有限公司; 发明人 魏珍珍; 张强; 金亚彬; 尚武孝; 张林; 李国江; 许珍; 王鸽; 杨格选; 徐彪;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 角 度调节胎具,涉及拱桥建造技术领域,包括调平系统及调节系统,调节系统设置在调平系统上,调平系统包括调平板、调平杆和调平 螺母 ,调平螺母均匀设置在调平板上,调平杆分别通过调平螺母设置在调平板的四边的中心 位置 ,调节系统包括调节杆、调节板和调节螺母,调节杆分别设置在调平板的四个边角,调节螺母对应设置在调节板的四个边角,调节杆均通过调节螺母与调节板紧固连接。本发明能够减小现场下锚管测量 定位 ,加快下锚管现场安装及加固定位的速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度调节胎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平系统及调节系统,所述调节系统设置在调平系统上,所述调平系统包括调平板、第一调平杆、第二调平杆、第三调平杆、第四调平杆和调平螺母,所述调平螺母均匀设置在调平板上,所述第一调平杆、第二调平杆、第三调平杆和第四调平杆分别通过调平螺母设置在调平板的四边的中心位置,所述调节系统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第四调节杆、调节板和调节螺母,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第四调节杆分别设置在调平板的四个边角,所述调节螺母对应设置在调节板的四个边角,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和第四调节杆均通过调节螺母与调节板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角度调节胎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凵型,所述支撑板设置在调节板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角度调节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平杆、第二调平杆、第三调平杆和第四调平杆均与调平螺母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角度调节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和第四调节杆均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角度调节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板和调节板均为矩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角度调节胎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平气泡,所述调平气泡设置在调平板上,所述调平气泡包括前后调平气泡和左右调平气泡,所述前后调平气泡设置在调平板的竖板上,所述左右调平气泡设置在调平板的横板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度调节胎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拱桥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角度调节胎具。

背景技术

[0002] 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是一个多角度控制的杆件,它是系杆拱拱肋与混凝土梁连接传的通道,拉索通过拱肋上锚管与混凝土梁下锚管两端连接锚固,将整个桥的力传递至桥墩处。其安装角度直接影响到拉索是否可以拉直,锚管中心线能否与拉索中心线保持一致,不碰撞锚管内壁;其安装的标高直接影响拉索的长度;目前下锚管的定位安装方法为:由工人师傅首先制作木模并标记中心点,利用塔吊将制作好的下锚管吊至该位置进行多角度加固,再利用全站仪测量加固。由于现场木模制作角度误差较大,木模制作精度达不到下锚管安装精度要求,下锚管定位过程中容易异位,造成位置偏差,很难保证下锚管定位准确,造成下锚管安装后发生位移偏差,对后期的穿拉索造成影响。
[0003]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现场下锚管测量定位,加快下锚管现场安装及加固定位的速度的误差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角度调节胎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角度调节胎具,本发明通过调平系统和调节系统更精准的保证下锚管的角度位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角度调节胎具,包括调平系统及调节系统,所述调节系统设置在调平系统上,所述调平系统包括调平板、第一调平杆、第二调平杆、第三调平杆、第四调平杆和调平螺母,所述调平螺母均匀设置在调平板上,所述第一调平杆、第二调平杆、第三调平杆和第四调平杆分别通过调平螺母设置在调平板的四边的中心位置,所述调节系统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第四调节杆、调节板和调节螺母,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第四调节杆分别设置在调平板的四个边角,所述调节螺母对应设置在调节板的四个边角,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和第四调节杆均通过调节螺母与调节板紧固连接。
[0006]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凵型,所述支撑板设置在调节板的中心位置。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平杆、第二调平杆、第三调平杆和第四调平杆均与调平螺母螺纹连接。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和第四调节杆均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0009] 进一步的,所述调平板和调节板均为矩形结构。
[0010] 进一步的,还包括调平气泡,所述调平气泡设置在调平板上,所述调平气泡包括前后调平气泡和左右调平气泡,所述前后调平气泡设置在调平板的竖板上,所述左右调平气泡设置在调平板的横板上。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2] 本发明是针对尼尔森体系下锚管角度调节的可重复利用工具,结构小巧,方便使用,经在工程现场的多次测试试用,普遍得到了社会的良好肯定,从经济角度分析,本发明可重复利用,减少了材料的浪费,节省了成本;从技术角度,更精准的定位了下锚管的倾斜角度,为后期穿索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正视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
[0016] 图中:1‑第一调平杆;2‑第二调平杆;3‑第三调平杆;4‑第四调平杆;5‑调平板;6‑调平螺母;7‑调节板;8‑第一调节杆;9‑第二调节杆;10‑第三调节杆;11‑第四调节杆;12‑调节螺母;13‑左右调平气泡;14‑前后调平气泡;15‑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平”、“内”、“外”、“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19] 实施例1
[0020]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尼尔森体系系杆拱下锚管多角度调节胎具,包括调平系统及调节系统,调节系统设置在调平系统上。
[0021] 调平系统包括调平板5、第一调平杆1、第二调平杆2、第三调平杆3、第四调平杆4和调平螺母6,调平螺母6均匀设置在调平板5上,第一调平杆1、第二调平杆2、第三调平杆3和第四调平杆4分别通过调平螺母6设置在调平板5的四边的中心位置,第一调平杆1、第二调平杆2、第三调平杆3和第四调平杆4均与调平螺母6螺纹连接,调节系统包括第一调节杆8、第二调节杆9、第三调节杆10、第四调节杆11、调节板7和调节螺母12,第一调节杆8、第二调节杆9、第三调节杆10、第四调节杆11分别设置在调平板5的四个边角,调节螺母12对应设置在调节板7的四个边角,第一调节杆8、第二调节杆9、第三调节杆10和第四调节杆11均通过调节螺母12与调节板7紧固连接,第一调节杆8、第二调节杆9、第三调节杆10和第四调节杆11均与调节螺母12螺纹连接,本发明的调平板5及调节板7均为矩形结构,调节板7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呈凵型,调平板5还设置有调平气泡,调平气泡包括前后调平气泡13和左右调平气泡14。
[0022] 调平系统根据第一调平杆1、第二调平杆2、第三调平杆3、第四调平杆4、调平螺母6、调平气泡和调平板5对胎具的进行平面调整,在一个基准面上后,调节系统和电脑放样数据,通过第一调节杆8、第二调节杆9、第三调节杆10、第四调节杆11、调节板7、支撑板15和调节螺母12根据各调节杆数据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下锚管的角度问题。待角度复测完毕后,采用固定支架对下锚管进行加固,确保位置不再发生变化,运输至现场安装。整个胎具装置利用调平杆与满铺的焊接,保证胎具不移位;下锚管与胎具装置固定,将下锚管的底部放置在调节板7上,利用C型老虎夹将调节板7与下锚管底部固定。
[0023] 实施例2
[0024] 本胎架设计应用于牡佳路128m系杆拱,调平板的尺寸为40×460×460mm,下锚管采用φ273×9mm,长度为1555mm,顺桥方向角度为67.4°,内倾8°,经过电脑数据处理,四个调节杆从0刻度调整长度分别为:
[0025] 调节杆调节尺寸
[0026]调节杆 调节尺寸
第一调节杆 ‑113mm
第二调节杆 ‑150mm
第三调节杆 +71mm
第四调节杆 +151mm
[0027] 首先将调节螺母调至0刻度然后分别对第一调节杆8、第二调节杆9、第三调节杆10和第四调节杆11按照调节距离调节,采用全站仪进行复测,误差在1mm以内,保证了角度的准确性,最后利用角钢等加固材料对下锚管进行加固然后从下锚管多角度调节胎具上卸载下来,形成一个带有角度的下锚管,运至现场安装。
[00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