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磨吸污车

申请号 CN202410106992.X 申请日 2024-01-25 公开(公告)号 CN117822362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5
申请人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云锋; 敬利辉; 于国龙; 黄少锋; 罗德昭; 唐士茗; 曹勇; 罗钢; 鲁绪周; 李凡; 胡天杰;
摘要 本 申请 实施例 提供一种打磨吸污车,其包括至少一节吸污车及至少一节打磨车,打磨车及吸污车通过连接件相连接,其中吸污车包括吸污车车架、粉尘收集装置、及 风 机组件,风机组件安装在吸污车车架的上部,粉尘收集装置安装在吸污车车架的底部;所述打磨车包括打磨车车架及打磨装置,打磨装置安装在打磨车车架的底部。这种打磨吸污车可以组成打磨吸污车编组,作业时边打磨边清洁,整车可以打磨吸收全自动化工作,不需要再进行二次清洁,可减少线路清扫人员、降低劳动强度, 铁 粉及粉尘吸收效率高,清洁彻底,保护自然环境和人员健康。
权利要求

1.一种打磨吸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污车(1),所述吸污车(1)包括吸污车车架(11)、粉尘收集装置(12)、及机组件(13),其中风机组件(13)安装在吸污车车架(11)的上部,粉尘收集装置(12)安装在吸污车车架(11)的底部;风机组件(13)与粉尘收集装置(12)相连,向粉尘收集装置(12)提供工作动
打磨车(2),所述打磨车(2)包括打磨车车架(21)及打磨装置(22),所述打磨装置(22)安装在打磨车车架(21)的底部;
所述打磨吸污车包括至少一节打磨车(2)及一节吸污车(1),所述打磨车(2)及吸污车(1)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收集装置包括:
吹风管路(123),其一端与风机组件(13)相连通,另一端向下延伸至吸污车车架(11)的底部;吹风管路(123)的底端设有吹风口(122);
吸污管路,沿吸污车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吸污管路设有多个吸污口(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路(12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粉尘收集装置(12)的两侧;每个吹风管路(123)均与风机组件(13)相连通;
两个吹风管路(123)底部的吹风口(122)朝向轨道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磨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口(123)为矩形或梯形结构,吹风口(123)所在的平面与平面间存在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磨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路(123)的截面为矩形,吹风管路(123)的其中一个表面贴合在粉尘收集装置(12)的外罩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磨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路(123)由多节管路拼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磨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口(121)位于所述粉尘收集装置(12)的底部,位于两个吹风口(122)之间;吸污管路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吸污口(121),多个吸污口(121)沿吸污车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在吸污管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磨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收集装置(12)的外罩上还开有检修盖板(124)。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打磨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吸污车还包括可以将吸入的气流进行沉降和过滤的除尘系统(14),所述吸污口(121)通过吸风管道与所述除尘系统(14)相连通,除尘系统(14)又通过管道与风机组件(13)中的负压发生风机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磨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吸污车还包括储料装置,用于存储经过除尘系统(14)沉降及过滤后的粉尘,并与所述除尘系统(14)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打磨吸污车,其特征在于,多个吸污车(1)、打磨车(2)连挂,打磨车(2)位于两个吸污车(1)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磨吸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车,连挂于打磨车(2)之间,或连挂于打磨车(2)与吸污车(1)之间。

说明书全文

一种打磨吸污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装置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磨吸污车。

背景技术

[0002] 轨道车辆的轨需要进行定期打磨,以消除和延缓钢轨波磨的发展、消除钢轨表面的接触疲劳层、防止剥离掉、改善轮轨接触条件,延缓钢轨病害的发生。打磨车作业时,
会产生大量的屑粉尘,目前在使用的打磨车均配备有铁粉吸收装置,但吸收效果较差、吸
收不彻底,仍然会有许多铁屑粉尘残留在铁路道床上,如不及时清理可能会对高铁设备造
成损坏。以武广客运专线为例,开通前,动车高速预跑时气流卷起的粉尘等污染物,导致动
车表面数千万元的传感设备损坏。因此,在现阶段,打磨车打磨完毕后还需对线路进行二次
清理。
[0003] 现阶段高铁线路的二次清理依旧采取人工清扫方法,人工清扫效率较低,对于较长的线路,人工清扫和处理污物非常困难。一台打磨车作业所产生的磨屑,需要4组(每组8
人)共计32人进行清扫,并且清扫难以彻底。
[0004] 目前高铁线路所采用的打磨车和人工清扫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方式较为复杂,由于要给人工清扫预留时间,打磨车单个天窗点内作业时间较短,线路打磨效率较低,且过多的
清扫人员也存在较大地安全隐患。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进行打磨作业且能高效清洁高铁
道床的新型设备。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打磨吸污车。
[0006]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打磨吸污车,其包括:至少一节吸污车及至少一节打磨车,所述打磨车及吸污车通过连接件相连接,其中所述吸污车包括吸污
车车架、粉尘收集装置、及机组件,其中风机组件安装在吸污车车架的上部,粉尘收集装
置安装在吸污车车架的底部;风机组件与粉尘收集装置相连,向粉尘收集装置提供工作动
;所述打磨车包括打磨车车架及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安装在打磨车车架的底部。
[0007]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打磨吸污车,将吸污车与打磨车连挂编组,可以边打磨边清洁,铁粉及粉尘吸收效率高,清洁彻底,保护自然环境和人员健康;整车可以打磨吸
收全自动化工作,不需要再进行二次清洁,可减少线路清扫人员、降低劳动强度,符合“无人
则安、少人则安”的科技保安全的绿色发展理念;打磨吸污车编组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增减吸
污车、打磨车及动力车的数量,灵活布置并且施工组织形式简单,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可
有效减少天窗点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000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09]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磨吸污车结构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污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粉尘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粉尘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去除车架后俯视);
[0013]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粉尘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去除车架后侧视)
[0014]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吹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7为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打磨吸污车编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磨吸污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记:
[0018] 1‑吸污车;11‑吸污车车架;12‑粉尘收集装置;121‑吸污口;122‑吹风口;123‑吹风管路;124‑检修盖板;13‑风机组件;14‑除尘系统;
[0019] 2‑打磨车;21‑打磨车车架;22‑打磨装置;
[0020] 3‑动力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
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
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高铁铁路轨道需要进行定期打磨养护,由于现有设备的限制,打磨后需要进行二次清扫,在打磨和清扫期间高铁不能在该线路上运行,
即需要给打磨和清扫预留时间。由于现阶段打磨后二次清理依旧采取人工清扫方法,效率
低,速度慢,需要预留较长的时间,影响高铁网络的运营效率,除此以外,人工清扫不够彻
底,同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0023]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打磨吸污车以及应用这种打磨吸污车的编组车列,并且以应用在高铁轨道的养护上进行说明。
[0024]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打磨吸污车的车长方向也就是轨道延伸方向称为纵向,车宽方向称为横向,车高方向称为竖向。
[0025]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磨吸污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污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打磨吸污车包括至少一节打磨车2及一节吸污车1,
打磨车2及吸污车1通过连接件相连接。其中吸污车1包括吸污车车架11、粉尘收集装置12、
及风机组件13,其中风机组件13安装在吸污车车架11的上部,粉尘收集装置12安装在吸污
车车架11的底部;打磨车2包括打磨车车架21及打磨装置22,打磨装置22安装在打磨车车架
21的底部。
[0026] 吸污车1可以自带动力,即吸污车1可以在自身车架上安装设置动力装置及驱动装置,如电动机达等,由自带的动力驱动其本身及打磨车在轨道上走行;也可以不带动力,
挂载动力车,由动力车带动在轨道上以打磨车在前吸污车在后的方式走行,走行的过程中
由操作人员在车上或远程控制打磨车进行打磨,同时启动吸污车通过粉尘收集装置收集打
磨下来的铁粉及灰尘。若采用两端是吸污车,中间部分串联打磨车的编组形式,可以实现来
回走行一趟即完成两次打磨和清扫过程,无需人工清扫,清扫效率高,清洁效果好,节省清
时间窗口,提高高铁线网的调度效率。
[002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粉尘收集装置21的具体实现方式,图3、图4、图5均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粉尘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分别为去除车架后的俯视图及侧视
图,如图4、图5、图6所示,粉尘收集装置12包括吹风管路123和吸污管路。其中,吹风管路123
的一端与风机组件13相连通,另一端向下延伸至吸污车车架11的底部;吹风管路123的底端
设有吹风口122。吸污管路沿吸污车的宽度方向延伸,吸污管路设有多个吸污口121。
[0028] 风机组件中的吹风机或鼓风机,通过吹风管路及吹风口送出带有压力和速度的气流,将被打磨下来的铁粉吹起,再通过吸污口吸入粉尘收集装置进行后续处理,就完成了对
铁粉的清除和回收。
[0029] 进一步的,吹风口123为矩形或梯形结构,吹风口123所在的平面与平面间存在夹
[0030] 进一步的,吹风管路12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粉尘收集装置12的两侧;每个吹风管路123均与风机组件13相连通。两个吹风管路(123)底部的吹风口(122)朝向轨道内
侧,用于从两侧向轨道吹气。
[0031] 吹风口布置的位置位于粉尘收集装置21的左右两侧,吹风口123所在的平面相对于水平面轨道所在平面倾斜设置,其下端向内朝向轨道中心线、外端向外远离轨道中心线
倾斜,矩形或梯形的吹风口可以做成扁而狭长的形状,即长远大于高,狭长的吹风口可以提
高气流的速度和冲击力,结合气流角度,可以更好地吹起打磨下来的粉尘并将其吹起到合
适的高度以方便吸风装置吸取。
[0032]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粉尘收集装置的吹风管路123的截面为矩形,吹风管路123的其中一个表面贴合在粉尘收集装置12的外罩上。矩形截面是由四个平面围合而成,方便
在根据粉尘收集装置的外壳形状弯折走线,并且可以保证无论如何弯折都紧贴粉尘收集装
置的外壳形状,不会在缝隙里积灰。
[0033] 进一步的,吹风管路123由多节管路拼接而成。多节管路拼接,可以分别批量制作各节管路,方便标准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替换的饿时候可以用标准件替换,也降低维护
成本。
[0034]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吸污口的具体实现方式,如图4及图5所示,吸污口121位于粉尘收集装置12的底部,位于吹风口122之间。吸污口121的构成形式可以是多个吸污
管路的管口组合排列并且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也可以是一根吸污管道沿车辆车宽方向延
伸,其上设置多个沿车宽排列的吸污口121。被吹风口122的带有铁粉的气流通过吸污口121
进入吸污管道,再进入粉尘收集装置12的吸污空腔。
[0035] 进一步的,粉尘收集装置12的外罩上还开有检修盖板124。
[0036] 更进一步的,打磨吸污车还包括可以将吸入的气流进行沉降和过滤的除尘系统14,吸污口121通过吸风管道与除尘系统14相连通,除尘系统14又通过管道与风机组件13中
负压发生风机相连通。
[0037] 为了便于连续作业,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打磨吸污车还包括储料装置,储料装置安装在车架上,用于存储经过除尘系统14沉降及过滤后的粉尘,并与除尘系统14相连通。储
料装置可设置在吸污车车架上,也可以设置在打磨车车架上。被吹风口122的带有铁粉的气
流通过吸污口121进入吸污管道,再进入粉尘收集装置12的吸污空腔,吸污空腔、除尘系统
14、储料装置与风机组件13中的负压发生风机通过软管相连,粉尘进入除尘系统14进行沉
降和过滤后再进入储料系统存储,等待后续回收。铁粉回收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0038] 本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打磨吸污车的编组的具体实现方式,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打磨吸污车编组的结构示意图,打磨吸污车编组包括如上所述的多节吸污车1和多
节打磨车2,吸污车1与打磨车2连挂。
[0039] 一种实现方式为:两节吸污车1位于两端,多节打磨车2位于两节吸污车1之间。这样在车辆向前行驶时,后端的吸污车1进行吸污作业;在车辆向后行驶时,前端的吸污车1进
行吸污作业。使得车辆双向行驶都能进行打磨和吸污,提高作业效率及吸污效果。
[0040] 上述吸污车1或打磨车2可以自带动力,以驱动整车运行。
[0041] 或者,吸污车1、打磨车2也可以不带动力,另外增加至少一节动力车3以驱动整车运行。该动力车3可以连挂于打磨车2之间,也可以连挂于吸污车1与打磨车2之间。
[0042] 一种应用场景为:假定打磨吸污车由A至B进行打磨吸污作业,第一遍打磨时,动力车驱动整车编组由A向B方向走行,靠近B位置一侧的吸污车在前,靠近A位置一侧的吸污车
在后,各打磨车进行打磨作业,靠近A位置一侧的吸污车开始作业,靠近B位置一侧的吸污车
不作业,靠近A位置一侧的吸污车对打磨车第一遍打磨所产生的铁屑粉尘等进行吸污处理,
铁屑粉尘被收集和沉降后储存到储料系统内,打磨吸污车编组至B点后靠近A位置一侧的吸
污车停止作业。而后动力车反向驱动,驱动整车编组由B向A方向走行,打磨吸污车编组由B
到A进行第二遍打磨吸污作业,靠近B位置一侧的吸污车在后,靠近A位置一侧的吸污车在
前,各打磨车进行打磨作业,靠近A位置一侧的吸污车不作业,靠近B位置一侧的吸污车开始
作业,靠近B位置一侧的吸污车对打磨车第二遍打磨所产生的铁屑粉尘等进行吸污处理,铁
屑粉尘经粉尘收集装置后被储存到储料系统内,打磨吸污车编组至A点后靠近B位置一侧的
吸污车停止作业。
[0043]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磨吸污车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种示例,采用两节吸污车1位于两端,中间设置打磨车2。
[0044] 通常情况下往复作业一次即可达到养护要求,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增加养护作业的次数,同样距离的铁轨,相较于人工进行二次清扫,不但清洁彻底,而且节省了大
量的人力和时间,仅需一人驾驶动力车进行操作即可,并且可以将打磨下来的铁粉带回进
行回收。
[0045]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46]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
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7]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
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48]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
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49]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
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