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 一种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及施工方法

一种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装置及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119038.4 申请日 2024-01-29 公开(公告)号 CN117888448A 公开(公告)日 2024-04-16
申请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济新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长安大学; 发明人 何宏盛; 王雨; 陈钰; 王金丽; 董逢春; 刘忠强; 王晓杰; 帅勇; 节贺; 王晓明; 王义普; 刘宇轩; 丁仕洪; 杨艳波; 李波; 谷永锁; 陈奇; 代酉; 张华烨; 郭龙鹏; 贾博; 李哲; 周王飞;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 力 装置及施工方法,传力装置包括弧形鞍体、弧形滑动副、弧形挡 块 和顶推限位组,弧形鞍体与转索鞍的鞍头固定连接,弧形滑动副包括相贴合设置的上承板、 滑板 和下承板,上承板和滑板均为弧形板,下承板朝向滑板的表面为弧面,上承板与弧形鞍体固定连接,下承板锚固在锚碇上;弧形挡块设置为两个,两个弧形挡块沿纵向固定在上承板的两侧端部,并抵接于弧形鞍体的两侧;顶推限位组设置为两个,两个顶推限位组设置在下承板的上下两端部,并可活动地抵接于上承板的上下两端面。本发明的传力装置,可以保证主缆安装时转索鞍纵向灵活移动,同时也减小对弧形滑动副各个构件的损坏,延长滑动副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装置,应用于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的索鞍系统,索鞍系统包括锚碇和转索鞍,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装置包括:
弧形鞍体,所述弧形鞍体与所述转索鞍的鞍头固定连接;
弧形滑动副,所述弧形滑动副包括相贴合设置的上承板、滑板和下承板,所述上承板和所述滑板均为弧形板,所述下承板朝向所述滑板的表面为弧面,所述上承板与所述弧形鞍体固定连接,所述下承板锚固在所述锚碇上;
弧形挡,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挡块沿纵向固定在所述上承板的两侧端部,并抵接于所述弧形鞍体的两侧;
顶推限位组,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顶推限位组设置在所述下承板的上下两端部,并可活动地抵接于所述上承板的上下两端面,用以调整所述弧形鞍体的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挡块包括弧形直角板和多个梯形板,多个所述梯形板沿弧长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弧形直角板的内凹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限位组包括:
下承板挡块,所述下承板挡块固定在所述下承板的上下两端部;
多个千斤顶,多个所述千斤顶的缸体间隔固定在所述下承板挡块上,多个所述千斤顶的输出轴均可活动地抵接于所述上承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为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
所述弧形滑动副还包括两个弧形不锈镜面板,两个所述弧形不锈钢镜面板分别镶嵌于所述上承板和所述下承板的表面,并贴合于所述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弧形不锈钢面板和所述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之间填充有润滑油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装置还包括回弹仪,所述回弹仪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锚碇,另一端弹性抵接于所述下承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仪包括:
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为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固定壳固定在锚碇上,所述固定壳上设置有可活动的活动柱;
活动壳,所述活动壳为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活动壳的封闭端抵接于所述下承板,所述活动壳的开口端穿设于所述固定壳的开口内,并可沿所述活动柱轴向相对于所述固定壳移动,所述活动壳的开口处内侧设置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朝向所述活动柱的表面为倾斜表面;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柱,另一端弹性抵接于所述活动壳;
消力筏,所述消力筏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活动柱的外侧,所述消力筏朝向所述梯形块的表面为倾斜表面;
所述梯形块随所述活动壳沿所述活动柱轴向移动,可带动所述消力筏沿所述活动柱径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筏沿所述活动柱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壳的内壁,用以限制所述消力筏沿所述活动柱轴向的移动;
所述活动柱的外侧还套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壳的内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仪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回弹仪靠近所述下承板的两侧边缘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碇设置凹槽和连通所述凹槽的引槽,所述下承板背向所述滑板的顶面为直角平面,所述下承板固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回弹仪固定在所述引槽内;
所述凹槽和所述引槽的顶部设置有顶盖。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锚碇根据回弹仪设计引槽,并将回弹仪安装在引槽内;
步骤二,将下承板安装在锚碇的凹槽内,先在下承板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安装顶推限位组,然后依次安装不锈钢镜面板和安装滑板,并注入润滑油;
步骤三,安装上承板,之后将顶推限位组的千斤顶顶推至固定住上承板;
步骤四,安装转索鞍的鞍头、连接杆和弧形鞍体,在上承板沿纵向的两侧端部分别安装弧形挡块,以限制弧形鞍体沿纵向滑动;
步骤五,将主缆装入转索鞍的鞍头鞍槽内,并通过千斤顶调整弧形鞍体的角度,主缆位置确定后千斤顶停止供油。

说明书全文

一种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地锚式悬索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主缆作为地锚式悬索桥的主要承重构件,通常沿顺桥向布置两根,并且分别锚固在塔顶鞍座和两端锚碇上。此时索鞍单面滑动,运动范围受限,且锚碇处于单向受力状态,在温度荷载、荷载和交通荷载变化工况下,不能产生灵活的变形以适应这些变化,导致桥梁稳定性受到考验;对于锚碇布置困难的地区,加大了施工难度。基于以上问题,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种回转锚固主缆地锚式悬索桥及建造方式,设计了锚碇主索鞍和转索鞍来适应主缆的回转和承受主缆的平向心压力,锚碇主索鞍采用水平鞍槽的结构形式来适应主缆的横向向心力,整体结构采用水平放置的结构形式,缩小了锚碇尺寸,利于锚碇受力和材料性能的发挥,提升了地锚式悬索桥对地形的适应能力。
[0003] 其中,回转缆在锚碇处的转向由1个主索鞍和2个转索鞍控制完成,主索鞍固定不动,转索鞍可沿纵向滑动,转索鞍下需要在锚凹槽两侧布置格栅,且两侧格栅要求成90°,施工过程不可避免会出现误差,增大了施工难度;转索鞍需要通过纵向位移将主缆荷载变化传递给主索鞍,但是受荷载变化频率的影响,缆力差会导致转索鞍产生频繁的往复纵向位移;传统的聚四氟乙烯板滑动副对主缆的承压能力较弱,长时间使用面临破坏的风险,使用寿命降低。
[0004]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目前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格栅施工误差、滑动副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应用于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的索鞍系统,索鞍系统包括锚碇和转索鞍,所述传力装置包括:
[0008] 弧形鞍体,所述弧形鞍体与所述转索鞍的鞍头固定连接;
[0009] 弧形滑动副,所述弧形滑动副包括相贴合设置的上承板、滑板和下承板,所述上承板和所述滑板均为弧形板,所述下承板朝向所述滑板的表面为弧面,所述上承板与所述弧形鞍体固定连接,所述下承板锚固在所述锚碇上;
[0010] 弧形挡块,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挡块沿纵向固定在所述上承板的两侧端部,并抵接于所述弧形鞍体的两侧;
[0011] 顶推限位组,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顶推限位组设置在所述下承板的上下两端部,并可活动地抵接于所述上承板的上下两端面,用以调整所述弧形鞍体的度。
[0012]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挡块包括弧形直角板和多个梯形板,多个所述梯形板沿弧长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弧形直角板的内凹侧。
[0013]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推限位组包括:
[0014] 下承板挡块,所述下承板挡块固定在所述下承板的上下两端部;
[0015] 多个千斤顶,多个所述千斤顶的缸体间隔固定在所述下承板挡块上,多个所述千斤顶的输出轴均可活动地抵接于所述上承板。
[0016]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滑板为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
[0017] 所述弧形滑动副还包括两个弧形不锈钢镜面板,两个所述弧形不锈钢镜面板分别镶嵌于所述上承板和所述下承板的表面,并贴合于所述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弧形不锈钢面板和所述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之间填充有润滑油
[0018]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力装置还包括回弹仪,所述回弹仪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锚碇,另一端弹性抵接于所述下承板。
[0019]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回弹仪包括:
[0020] 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为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固定壳固定在锚碇上,所述固定壳上设置有可活动的活动柱;
[0021] 活动壳,所述活动壳为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活动壳的封闭端抵接于所述下承板,所述活动壳的开口端穿设于所述固定壳的开口内,并可沿所述活动柱轴向相对于所述固定壳移动,所述活动壳的开口处内侧设置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朝向所述活动柱的表面为倾斜表面;
[0022]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柱,另一端弹性抵接于所述活动壳;
[0023] 消力筏,所述消力筏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活动柱的外侧,所述消力筏朝向所述梯形块的表面为倾斜表面;
[0024] 所述梯形块随所述活动壳沿所述活动柱轴向移动,可带动所述消力筏沿所述活动柱径向移动。
[0025]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消力筏沿所述活动柱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壳的内壁,用以限制所述消力筏沿所述活动柱轴向的移动;
[0026] 所述活动柱的外侧还套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壳的内壁。
[0027]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回弹仪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回弹仪靠近所述下承板的两侧边缘设置。
[0028]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锚碇设置凹槽和连通所述凹槽的引槽,所述下承板背向所述滑板的顶面为直角平面,所述下承板固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回弹仪固定在所述引槽内;所述凹槽和所述引槽的顶部设置有顶盖。
[002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 步骤一,锚碇根据回弹仪设计引槽,并将回弹仪安装在引槽内;
[0031] 步骤二,将下承板安装在锚碇的凹槽内,先在下承板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安装顶推限位组,然后依次安装不锈钢镜面板和安装滑板,并注入润滑油;
[0032] 步骤三,安装上承板,之后将顶推限位组的千斤顶顶推至固定住上承板;
[0033] 步骤四,安装转索鞍的鞍头、连接杆和弧形鞍体,在上承板沿纵向的两侧端部分别安装弧形挡块,以限制弧形鞍体沿纵向滑动;
[0034] 步骤五,将主缆装入转索鞍的鞍头鞍槽内,并通过千斤顶调整弧形鞍体的角度,主缆位置确定后千斤顶停止供油。
[0035] 有益效果:
[0036] 本发明的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包括弧形鞍体、弧形滑动副、弧形挡块和顶推限位组,弧形鞍体与转索鞍的鞍头固定连接,弧形滑动副包括相贴合设置的上承板、滑板和下承板,上承板和滑板均为弧形板,下承板朝向滑板的表面为弧面,上承板与弧形鞍体固定连接,下承板锚固在锚碇上;弧形挡块设置为两个,两个弧形挡块沿纵向固定在上承板的两侧端部,并抵接于弧形鞍体的两侧;顶推限位组设置为两个,两个顶推限位组设置在下承板的上下两端部,并可活动地抵接于上承板的上下两端面。本发明的传力装置,可以保证主缆安装时转索鞍纵向灵活移动,同时也减小对弧形滑动副各个构件的损坏,延长滑动副的使用寿命。并且,采用弧形滑动副,接触面积较大,能够保证转索鞍纵向位移的顺利进行,且无需额外添加格栅。附图说明
[0037]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0038] 图1为本发明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的索鞍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0039] 图2为本发明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3为图2中回弹仪的剖视示意图;
[0041] 图4为图2中滑动副的示意图;
[0042] 图5为图2中弧形挡块的示意图;
[0043] 图6为图2中顶推限位组的示意图;
[0044] 图7为图6中千斤顶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45] 图中标识:10‑锚碇;11‑主索鞍;12‑转索鞍;13‑凹槽;14‑引槽;20‑鞍头;21‑弧形鞍体;22‑连接杆;30‑回弹仪;31‑弹簧;320‑活动柱;321‑导向柱;33‑活动壳;330‑梯形块;331‑限位块;34‑消力筏;35‑固定壳;40‑弧形滑动副;41‑上承板;410‑弧形挡块;4100‑弧形直角板;4101‑梯形板;42‑下承板;420‑顶推限位组;421‑千斤顶;4210‑缸体;4211‑进油孔;
4212‑输出轴;422‑下承板挡块;43‑不锈钢镜面板;44‑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7]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8] 针对目前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格栅施工误差、滑动副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鞍下传力装置。
[0049] 如图1所示,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的索鞍系统包括锚碇10、主索鞍11和转索鞍12,主索鞍11固定在锚碇10上,主索鞍11位于锚碇10的中轴线上部,转索鞍12设置为两个,位于锚碇10的中轴线两侧,主索鞍11和两个转索鞍12呈三角形分布,每个转索鞍12的鞍下均设置有传力装置。
[0050] 需要说明的是,转索鞍12的鞍头20上端设置有用以安装主缆的鞍槽,鞍槽上方外侧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连接杆22,起到增强转索鞍12的鞍头20整体结构强度的作用。
[0051] 如图2至图4所示,传力装置包括弧形鞍体21、弧形滑动副40、弧形挡块410和顶推限位组420,弧形鞍体21与转索鞍12的鞍头20固定连接,弧形滑动副40包括相贴合设置的上承板41、滑板和下承板42,上承板41和滑板均为弧形板,下承板42朝向滑板的表面为弧面,上承板41与弧形鞍体21固定连接,下承板42锚固在锚碇10上;弧形挡块410设置为两个,两个弧形挡块410沿纵向固定在上承板41的两侧端部,并抵接于弧形鞍体21的两侧;顶推限位组420设置为两个,两个顶推限位组420设置在下承板42的上下两端部,并可活动地抵接于上承板41的上下两端面。
[0052] 具体地,转索鞍12的鞍头20和弧形鞍体21均采用低合金钢材料制成,鞍头20与弧形鞍体21之间采用熔透焊接固定。上承板41、滑板和下承板42朝向滑板的表面的弧度均与弧形鞍体21的弧形相同,这样安装到位后,弧形鞍体21、上承板41、滑板和下承板42朝向滑板的表面相互贴合,接触面积较大,能够保证转索鞍12纵向位移的顺利进行,且无需额外添加格栅。其中,纵向为主缆的长度方向,也即是转索鞍12的鞍头20鞍槽的长度方向。上承板41与弧形鞍体2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承板42通过螺栓锚固在锚碇10上。弧形挡块410的弧度与上承板41的弧度相同,安装后,弧形挡块410能与上承板41之间相互贴合,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承板41朝向弧形鞍体21的表面,两个弧形挡块410分别位于弧形鞍体21的相对两侧,并抵接于弧形鞍体21,这样可以限定弧形鞍体21的纵向移动,如此便可保证弧形鞍体21的整体稳定性。顶推限位组420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承板42的上下两端部,并位于上承板
41的上下两侧,当在鞍头20鞍槽内安装主缆时,可以通过活动顶推限位组420来调整上承板
41的上下位置,进而调整弧形鞍体21和鞍头20的角度,实现调整空缆状态到成桥状态合力的方向,以保证主缆合力方向满足设计要求。如此,顶推限位组420可以代替传统锚碇10出口处设置地锚杆,来使得弧形鞍体21适应主缆的方向变化,既避免了制造误差的影响,又满足了受力要求。主缆位置确定后停止活动顶推限位组420,此时顶推限位组420可以作为永久结构来限制上承板41的上下移动,保证鞍体和主缆位置保持固定。
[0053]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在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12的鞍下设置传力装置,可以保证主缆安装时转索鞍12纵向灵活移动,同时也减小对弧形滑动副40各个构件的损坏,延长滑动副的使用寿命。
[0054] 如图4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弧形挡块410包括弧形直角板4100和多个梯形板4101,多个梯形板4101沿弧长方向均匀设置在弧形直角板4100的内凹侧。其中,梯形板4101为直角梯形板4101,相邻的两个直角侧面固定在弧形直角板4100的内凹两侧壁,梯形板4101呈等间距分布,如此弧形挡板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固性,从而更有效地对弧形鞍体21进行限位,保证弧形鞍体21的整体稳定性。
[0055]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顶推限位组420包括下承板挡块422和多个千斤顶421,下承板挡块422固定在下承板42的上下两端部;多个千斤顶421的缸体4210间隔固定在下承板挡块422上,多个千斤顶421的输出轴4212均可活动地抵接于上承板41。
[0056] 具体地,下承板挡块422为长条状,由横向板和纵向交错组合而成,下承板挡块422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承板42的上下两端部,千斤顶421的缸体4210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承板42挡板朝向上承板41的侧壁,千斤顶421的输出轴4212朝向上承板41延伸,千斤顶421的缸体4210设置有进油孔4211。可选地,千斤顶421设置数量为多个,多个千斤顶421沿下承板挡块422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分布,优选地,千斤顶421设置数量为三个。
[0057] 安装顶推限位组420后,千斤顶421不工作,在安装上承板41后,通过进油孔4211向缸体4210内供油,千斤顶421工作,输出轴4212顶推一定距离,固定住上承板41,以防止上承板41上下滑动;当主缆进入转索鞍12的鞍头20鞍槽内后,通过千斤顶421工作来调整上承板41,进而调整弧形鞍体21和鞍头20的角度,以保证主缆合力方向满足设计要求,主缆位置确定后,千斤顶421停止供油,即停止工作。
[0058]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滑板为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44(UHMWPE),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44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自润滑性、耐低温性、耐冲击性和很强的憎水性,对主缆的承压能力较强,使用寿命较长。需要说明的是,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44为现有板材料,可以直接购买得到。
[0059]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弧形滑动副40还包括两个弧形不锈钢镜面板43,两个弧形不锈钢镜面板43分别镶嵌于上承板41和下承板42的表面,并贴合于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44的相对两侧,弧形不锈钢镜面板43和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44之间填充有润滑油。如此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小转索鞍12纵向移动过程的摩擦。
[0060] 如图1至图3所示,传力装置还包括回弹仪30,回弹仪3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锚碇10,另一端弹性抵接于下承板42。回弹仪30可以缓冲掉转索鞍12对锚体的一部分压力,且可以平衡主缆对转索鞍12弧形鞍体21的不平衡冲击压力。
[0061]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回弹仪30包括固定壳35、活动壳33、弹性件和消力筏34,固定壳35为一端开口的壳体,固定壳35固定在锚碇10上,固定壳35上设置有可活动的活动柱320;活动壳33为一端开口的壳体,活动壳33的封闭端抵接于下承板42,活动壳33的开口端穿设于固定壳35的开口内,并可沿活动柱320的轴向相对于固定壳35移动,活动壳33的开口处内侧设置有梯形块330,梯形块330朝向所述活动柱320的表面为倾斜表面;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活动柱320,另一端弹性连接于活动壳33;消力筏34可活动地套设于活动柱320的外侧,消力筏34朝向梯形块330的表面为倾斜表面;梯形块330随所述活动壳33沿活动柱320轴向移动,可带动消力筏34沿活动柱320径向移动。
[0062] 具体的,固定壳35为方形壳体,包括底板和围设于底板一表面的四个侧板,底板和四个侧板形成一端开口的壳体,其中,底板的尺寸大于四个侧板所围合的尺寸,这样方便于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锚碇10上,并且,固定壳35体的开口朝向下承板42。活动壳33为方形壳,其一端开口,开口朝向固定壳35的开口,且活动壳33的外围尺寸与固定壳35的内腔尺寸相适配,活动壳33的开口端可活动地穿设于固定壳35的开口内,活动壳33和固定壳35共同围合形成封闭的腔体。活动柱320可活动地位于该封闭腔体内,并且活动柱320的长度方向与活动壳33的移动方向相同,活动柱320的一端贯穿固定壳35并外露,也即是,固定壳35的底板开设有供活动柱320通过的贯穿孔。弹性件为弹簧31,位于封闭腔体内,弹簧31的一端连接于活动柱320位于腔体内的一端,弹簧31的另一端连接于活动壳33的底部(也即未开口端内壁)。梯形块330为直角梯形块330,与倾斜侧壁相对的直角侧壁与活动壳33的侧壁连接,这样梯形块330的倾斜侧壁(倾斜表面)就朝向活动柱320。消力筏34为不规则的块状,其贯穿设有供活动柱320通过的通过孔,通过孔的尺寸大于活动柱320的尺寸,以使得消力筏34可以沿活动柱320的径向移动;并且,消力筏34的外侧面(即朝向梯形块330的表面)为倾斜表面,其倾斜角度与相应梯形块330的倾斜角度相同。如此的结构设置,主缆在架设过程和使用阶段对转索鞍12施加的压力传到活动壳33,活动壳33被下压(即沿活动柱320轴向朝远离下承板42的方向移动),此时弹簧31随活动壳33下压,活动柱320上移,梯形块330随活动壳33移动过程中可带动消力筏34左右(也即沿活动柱320径向)移动,也即是,通过梯形块
330和活动柱320的上下(即沿活动柱320轴向)移动来实现消力筏34的左右(也即沿活动柱
320径向)移动,通过相对移动可卸除一部分压力,起到缓冲掉转索鞍12对锚碇10的一部分压力,且平衡主缆对转索鞍12弧形鞍体21的不平衡冲击压力的作用。
[0063] 需要说明的是,梯形块3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梯形块330分别位于活动柱320的相对两侧,并固定在活动壳33的相对两侧壁上,消力筏34朝向两个梯形块330的两侧面均为倾斜面,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地通过梯形块330和活动柱320的上下(即沿活动柱320轴向)移动来实现消力筏34的左右(即沿活动柱320径向)移动。
[0064] 为了保证上述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进而保证有效缓冲掉转索鞍12对锚体的一部分压力,且有效平衡主缆对转索鞍12弧形鞍体21的不平衡冲击压力,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消力筏34沿活动柱320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限位块331,限位块331固定连接于活动壳33的内壁,用以限制消力筏34沿活动柱320轴向的移动,进而保证消力筏34只能左右(也即沿活动柱320径向)移动。
[0065] 进一步地,活动柱320的外侧还套设有导向柱,导向柱固定连接于固定壳35的内壁。导向柱沿其轴向设有供导向柱通过的穿设孔,穿设孔的尺寸略大于活动柱320的尺寸,以保证活动柱320可以在穿设孔内沿轴向顺利通孔。导向柱的设置对活动柱320的移动过程起到导向限位作用,避免活动柱320移动发生偏移。
[0066]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回弹仪30设置为两个,两个回弹仪30靠近下承板42的两侧边缘设置,如此的设置,可以更有效地缓冲掉转索鞍12对锚体的一部分压力,且更有效地平衡主缆对转索鞍12弧形鞍体21的不平衡冲击压力。
[0067] 再次参阅图1,锚碇10设置凹槽13和连通凹槽13的引槽14,下承板42背向滑板的顶面为直角平面,也即,下承板42的顶面为适应凹槽13变为90°相互垂直的平面,下承板42通过螺栓固定在凹槽13内,回弹仪30固定在引槽14内,具体是回弹仪30的固定壳35通过螺栓固定在引槽14内。进一步地,凹槽13和引槽14的顶部设置有顶盖。
[0068] 本发明的传力装置在锚碇10的凹槽13和引槽14内,施工完成后顶部加顶盖,便于后期检修,也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0069] 需要说明的是,弧形鞍体21的半径可以根据鞍头20和锚碇10凹槽13的尺寸来确定。
[007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地锚式悬索桥回转缆转索鞍12鞍下传力装置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1] 步骤一,锚碇10根据回弹仪30设计引槽14,并将回弹仪30安装在引槽14内;具体操作为:锚碇10根据回弹仪30的尺寸设计引槽14的尺寸,并预留出回弹仪30放置所需空间,标记固定壳35与锚碇10连接位置,安装时,首先将回弹仪30吊装至锚碇10引槽14的预留位置,然后固定壳35按照预先标记的位置与引槽14内锚碇10混凝土螺栓连接,如此便完成回弹仪30的安装操作。
[0072] 步骤二,将下承板42安装在锚碇10的凹槽13内,先在下承板42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安装顶推限位组420,然后依次安装不锈钢镜面板43和滑板,并注入润滑油。具体操作为:下承板42与锚碇10凹槽13内混凝土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栓将顶推限位组420的下承板挡块422固定在下承板42的上下两端部,千斤顶421底部与下承板挡块422侧壁螺栓连接,此时千斤顶421不工作;将不锈钢镜面板43镶嵌至上承板41和下承板42的相对表面,再安装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44,并在相贴合的板面之间注入润滑油。
[0073] 步骤三,安装上承板41,之后将顶推限位组420的千斤顶421顶推至固定住上承板41。具体操作为,通过千斤顶421的进油孔4211向缸体4210内供油,千斤顶421工作,输出轴
4212顶推一定距离,固定住上承板41,以防止上承板41上下滑动。
[0074] 步骤四,安装转索鞍12的鞍头20、连接杆22和弧形鞍体21,在上承板41沿纵向的两侧端部分别安装弧形挡块410,弧形挡块410与上承板41之间螺纹连接,以限制弧形鞍体21沿纵向滑动。
[0075] 步骤五,将主缆装入转索鞍12的鞍头20鞍槽内,并通过千斤顶421调整弧形鞍体21的角度,保证主缆合力方向满足设计要求,主缆位置确定后千斤顶421停止供油,此后,千斤顶421作为永久性结构与下承板挡块422一起限制上承板41的上下移动。
[0076] 本发明的鞍下传力装置施工完成后,主缆在架设过程和使用阶段,转索鞍12所受压力传递给下承板42之后,由回弹仪30缓冲一部分力,并平衡主缆施加的纵向不平衡压力。
[0077] 需要说明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传力装置均可工厂预制,再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安装,有利于保证各个构件的质量,且加快施工进度。其中,下承板42两侧顶推限位组420可以代替地锚杆来保证主缆方向保持水平,降低了施工成本,避免了制造误差的影响。
[007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