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面线盒的缝纫机与面线盒

专利类型 发明授权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未缴年费;
专利有效性 失效专利 当前状态 权利终止
申请号 CN01822888.7 申请日 2001-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0398717C 公开(公告)日 2008-07-02
申请人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北泽宏; 第一发明人 北泽宏
权利人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日本名古屋市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
主IPC国际分类 D05B43/00 所有IPC国际分类 D05B43/00D05B47/02D05B73/00
专利引用数量 6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12 专利文献类型 C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专利代理人 温大鹏; 郑建晖;
摘要 提供了使盒安装部(3)小型化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缝纫机的臂头部中将包含挑线杆移动区域的盒安装部(3)形成纵槽状,而按纵向收容着 线轴 (62)的面线盒(2)则可沿垂向从上方可拆卸地安装于此盒安装(3)中。在挑线杆(25)停止于与起针停止 位置 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状态下,通过将面线盒(2)安装于盒安装部(3)中,将线挂到挑线杆(25)的挂线部与线张 力 调节器(9)中。
权利要求

1.带面线盒的缝纫机,在收纳有线轴的面线盒可装卸地安装于 臂部中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上述臂部的前端部分的前表面部上的可装卸地安装上述面 线盒的盒安装部;
在上述臂部中,于上述盒安装部附近且更靠近基部一侧的部位中 所设的、挑线杆的挂线部往复移动的挑线杆移动区域;
以及于上述盒安装部的下端侧部位中突出设置的线张调节 器;
上述面线盒具有盒箱,
而在上述盒箱中
形成有将上述线轴使其中心轴线取垂直形式保持的线轴保持 部、
将从上述线轴输送出的线向上述盒箱之外供给的线出口、
将从上述线轴输送出的线导向上述线出口的线路径、
用于将挑线杆的挂线部突入到盒箱内的狭缝,
以及用于将线张力调节器突入盒箱内的缺口部,
所述线路径构成为从上述线轴保持部的线轴将面线输送到上方 而后导引到盒箱的线出口,
而在上述面线盒中于线路径的上游部中设有对面线施加通过阻 力的第一夹持部,于盒箱的线出口附近设有给面线施加通过阻力的第 二夹持部,
上述第一夹持部不论是在将面线盒安装还是未安装到盒安装部 中的状态下,都能对面线施加通过阻力而可让此面线于线张力调节器 之间张紧。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线 张力调节器具有线张力调节盘与线张力调节弹簧,与将上述面线盒安 装到盒安装部中的安装动作连动地将面线盒的面线挂到挑线杆的挂 线部与线张力调节盘以及线张力调节弹簧上。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将上 述面线盒于盒安装部中安装完成前的状态下,由第二夹持部施加的通 过阻力大于由第一夹持部施加的通过阻力。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面线盒的盒箱上设有用于识别其内部收容的线轴的线颜色的颜色识 别装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与保 持上述线轴的线轴保持部之中所述线轴下端部贴靠的部分上,形成有 比上述线轴的外周面更朝半径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面线盒的盒箱的外表面部上具有能固定从面线盒延伸到此面线盒外 的线的线端侧部分的线保持部。
7.面线盒,它在可装卸地安装在缝纫机的臂部中的面线盒中,
其特征在于,它具有
盒箱、
线轴、
设于上述盒箱内且将上述线轴保持于盒箱内的线轴保持部、
以及设于上述盒箱之内且将从上述线轴输出的线导引到上述线 出口的线路径,
且将上述线轴或上述线路径设置成,在安装到缝纫机中时,使保 持于上述线轴保持部中的线轴的轴心方向与从此线轴的线输出方向 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挑线杆的挂线部的往复移动方向,
所述线路径可以构成为从上述线轴保持部的线轴将线输送向上 方而后导引到上述线出口,
还具有设于上述盒箱中于上述线路径的上游部中对线施加通过 阻力的第一夹持部,
设于上述盒箱内,于上述线出口附近对线施加通过阻力的第二夹 持部,
上述第一夹持部不论是在将面线盒安装还是未安装到盒安装部 中的状态下,都对面线施加通过阻力而让此面线于线张力调节器之间 张紧。
8.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线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盒箱中还形成有用于将挑线杆的挂线部突入盒箱内的狭 缝,
以及用于让线张力调节器突入盒箱内的缺口部,
且可装卸地安装于挑线杆的挂线部作往复移动的挑线杆移动区 域附近。
9.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线盒,其特征在于,在完成安装到缝纫 机中之前的状态下,由第二夹持部施加的通过阻力大于由第一夹持部 施加的通过阻力。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线盒,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用于识别内 部收容的线轴的线颜色的颜色识别装置。
11.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线盒,其特征在于,还在与保持上述线 轴的线轴保持部之中所述线轴下端部贴靠的部分上,形成有比上述线 轴的外周面更朝半径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
12.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面线盒的盒箱的外表面部上具有能固定从面线盒延伸向面线盒外的 线的线端侧部分的线保持部。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带面线盒的缝纫机,而此面线盒可自由装卸地安装于 此缝纫机臂部的盒安装部中。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缝纫机中,于臂部内设有由主轴驱动的挑线杆机构与针 杆驱动机构,挑线杆从臂头部的纵缝部分地突出,作上下往复驱动。 在臂部的上端侧设有线轴安装部,而在臂部的前表面一侧设置线张 调节器与线张力弹簧,在此线张力调节器附近设有线张力调节器的调 节控制盘。针杆向臂头部的下方突出,在针杆下端安装着针,用来压 住缝制对象布料的压脚和支承此压脚的压杆,可以借助升降杆于压住 布料的下降位置和退向上方的退避位置间变换。
在停止缝制以更换面线的线轴时,压脚位于退避位置,同时线张 力调节器处于松弛状态,在此状态下更换线轴,将从此线轴送出的面 线经过许多导线器导向线张力调节器,将线挂在松弛状态下的一对线 张力盘之间和线张力弹簧以及挑纱杆的挂线部上,然后以此面线的端 部通过针眼。这样,在更换面线的线轴时,进行对线张力调节器、线 张力弹簧与挑线杆的挂线部的挂线,而且进行对针眼的穿线。
为此,美国专利No.3749039公开了将面线盒构成为可相对臂部装 卸,可简单进行挂线的技术。在这种缝纫机的臂部左右方向的大致中 央部设有盒安装部,形成可从上方将面线盒拆装于此盒安装部上。上 述盒安装部形成于挑线杆机构的挑线杆作上下往复移动的挑线杆移动 空间的右侧,而挑线杆的前端侧部分则突入此盒安装部的左端部中进 行上下往复的移动。
此美国专利No.3749039中所述的面线盒具有在前视图中大致呈 梯形的盒箱,此盒箱由箱体与可开盖组成。在此盒箱内的上部的线轴 收容部中使线轴以其中心的轴线处于平位置而收容于其中,线轴的 面线朝右方大致水平地输送出预定的长度。在盒箱中央的下部形成了 用于突入线张力调节器的第一缺口部,而在盒箱左端的下部形成用于 导入挑线杆的第二缺口部。
设有对线轴输送的面线进行导引的五个导线器。第一导线器设于 盒的右端的上部,第二、三导线器设于夹持第一缺口的位置,第四、 五导线器则设于夹持第二缺口部的位置。第一导线器中设有第一阻力 施加部,它在面线盒未安装于盒安装部中的状态下给面线施加阻力, 而在面线盒安装后则松释开。第五导线器内设有第二阻力施加部,它 在盒的未安装状态给面线施加阻力而在盒安装后松释开。此第二阻力 施加部比第一阻力施加部施加更强的阻力。
在设于臂部中的盒安装部的左端部分中设有导线件,它在安装面 线盒时导引面线到挑线杆的挂线部中。这种导线件是由左右一对的臂 板与腹板一体形成的,在这对臂板的后端形成有导引面线的导向面, 在这些臂板之上则形成了与挑线杆的挂线部相对应的缺口部。此外, 在面线盒与盒安装部上设有机构,此机构在面线盒安装时使线张力调 节器的一对线张力调节盘处于松释开状态,而在面线盒安装完后则闭 合这对线张力调节盘。
在将面线盒安装到盒安装部中时,首先由手动转动主轴将挑线杆 移动到最下位置。然后在将面线盒从上方安装到盒安装部中时,由导 线件导引面线的同时使面线下降,第二、三导线器间的面线自动地挂 到线张力调节器与线张力弹簧上,第四、五导线器之间的面线为导线 件的导向面导引,自动挂到挑线杆的挂线部上,当面线盒成为安装完 的状态时,第一、第二阻力施加部成为松释开的状态,在之后的缝制 中从线轴上输送出面线。
另一方面,在特开昭55-81693公报中提出了缝纫机的盒式穿线装 置。在这种盒式穿线装置中设有臂部的挑线杆移动区域、设于此移动 区域右侧区域中的盒安装部以及用于开关此盒安装部的盖体,且相对 于此盖体装卸此面线盒。线张力调节器与挑线弹簧从此盒安装部中突 出,盒安装部的左端部具有挑线杆的移动空间。
面线盒具有绕线体收容部和一对脚部等,使从绕线体中心输送出 的面线在这对脚部之间延伸而形成自由跨距线。通过使盖体向前方转 过90°打开而于此盖体上设置面线盒后关闭盖体。在使挑线杆处于最下 位置而进行关闭盖体的关闭动作之际,面线盒的自由跨距线就被自动 地挂到线张力调节器和挑线弹簧上。然后,当挑线杆上升时,面线自 动地挂到挑线杆的挂线部上。此外,在关闭上述盖体的状态下,绕线 的中心轴线面向水平方向及前后方向。
另一方面,特开平7-2417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面线筒,该筒拆 装可能地安装于缝纫机的臂头部的左侧面的筒安装部中,此面线筒在 壳体内保持着线轴,在壳体壁部上形成使挑线杆的挂线部突入的狭 缝,在壳体内设有支持挂到挑线杆的挂线部中的面线的筒杆,将筒与 挑线杆的挂线部的上下方向位置无关地安装到筒安装部中,从而能将 线挂到挑线杆的挂线部中。

发明内容

上述美国专利No.3749039中所公开的这种面线盒,安装在形成于 缝纫机的臂部左右方向大致中央处的前表面部上的盒安装部内。在此 面线盒中,线轴以横向姿势收容于面线盒内,从线轴上将面线朝右方 输送出预定的长度,由于经过第一~第五导线器导向外部,面线盒的 横宽变得非常之大,使面线盒成为大型件。同样,形成于缝纫机的臂 部中的盒安装部也大型化,给臂部的设计增加了许多约束。
而且,在由手动使主轴旋转将挑线杆的挂线部保持于最下位置(线 松弛位置)的状态下,将面线盒安装到盒安装部中,由于在已经将面 线盒安装到盒安装部中的状态下,使第一与第二施加阻力部松弛,于 是当缝制开始挑线杆移动到最上位置(线张紧位置)时,不限于从线 轴引出面线,而有可能拉动针眼中的面线致其脱离开针眼。
通常,在缝纫机停机时是使针杆停止于最上位置,此时的挑线杆 也位于该最上位置附近的线张紧过程中的位置,但在上述美国专利 中,于安装面线盒时需由手动操作将挑线杆切换到最下位置,这种操 作较为繁琐。
在缝纫机的臂部的内部之中,于臂头部的附近部分中设有与主轴 连接的针杆曲柄与挑线杆曲柄,而于其左侧附近则有挑线杆进行往复 移动的挑线杆移动空间。上述曲柄类部件的回转半径大,要占用较大 的空间。
在上述美国专利No.3749039所述的缝纫机中,为使在挑线杆运动 空间及其右侧空间中不与前述曲柄类部件干扰而形成盒安装部,使盒 安装部朝前方(眼前的一侧)伸出,结果使得臂部的前后方向宽度变 大而形成大型化。
本发明提供能使面线盒和盒安装部小型化,操作性能优越的带面 线盒的缝纫机与面线盒。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面线盒的缝纫机,在收纳有线轴的面线盒可装 卸地安装于臂部中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 上述臂部的前端部分的前表面部上的可装卸地安装上述面线盒的盒 安装部;在上述臂部中,于上述盒安装部附近且更靠近基部一侧的部 位中所设的、挑线杆的挂线部往复移动的挑线杆移动区域;以及于上 述盒安装部的下端侧部位中突出设置的线张力调节器;上述面线盒具 有盒箱,而在上述盒箱中形成有将上述线轴使其中心轴线取垂直形式 保持的线轴保持部、将从上述线轴输送出的线向上述盒箱之外供给的 线出口、将从上述线轴输送出的线导向上述线出口的线路径、用于将 挑线杆的挂线部突入到盒箱内的狭缝、以及用于将线张力调节器突入 盒箱内的缺口部,所述线路径构成为从上述线轴保持部的线轴将面线 输送到上方而后导引到盒箱的线出口,而在上述面线盒中于线路径的 上游部中设有对面线施加通过阻力的第一夹持部,于盒箱的线出口附 近设有给面线施加通过阻力的第二夹持部,上述第一夹持部不论是在 将面线盒安装还是未安装到盒安装部中的状态下,都能对面线施加通 过阻力而可让此面线于线张力调节器之间张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面线盒,它在可装卸地安装在缝纫机的臂部中 的面线盒中,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盒箱、线轴、设于上述盒箱内且将 上述线轴保持于盒箱内的线轴保持部、以及设于上述盒箱之内且将从 上述线轴输出的线导引到上述线出口的线路径,且将上述线轴或上述 线路径设置成,在安装到缝纫机中时,使保持于上述线轴保持部中的 线轴的轴心方向与从此线轴的线输出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基本上 平行于挑线杆的挂线部的往复移动方向,所述线路径可以构成为从上 述线轴保持部的线轴将线输送向上方而后导引到上述线出口,还具有 设于上述盒箱中于上述线路径的上游部中对线施加通过阻力的第一 夹持部,设于上述盒箱内,于上述线出口附近对线施加通过阻力的第 二夹持部,上述第一夹持部不论是在将面线盒安装还是未安装到盒安 装部中的状态下,都对面线施加通过阻力而让此面线于线张力调节器 之间张紧。
本发明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例如是将收纳有线轴的面线盒可装 卸地安装于臂部中的带有面线盒的缝纫机,此缝纫机包括设于挑线杆 的挂线部作往复移动的挑线杆移动区域附近可装卸地安装上述面线 盒的盒安装部,此面线盒具有盒箱和保持设于此盒箱内的线轴的线轴 保持部且,使保持于上述线轴保持部中的线轴的中心轴线方向和由此 线轴的线输出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与挑线杆的挂线部的往复移动 方向大致平行地安装到上述盒安装部中。
取上述结构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能够成为使面线盒的左右方向 即与挑线杆的挂线部往复移动方向相交方向上的宽度小,从而能谋求 面线盒和盒安装部的小型化。一般,在缝纫机中,与缝针穿过缝制件 的方向上所延展的空间相比,在与缝针往复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即与 挑线杆挂线部往复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展的空间,对缝纫机的设 置空间会有更大的影响。因此,构成为使与挑线杆的挂线部往复移动 方向相交方向上的宽度减小了的面线盒与盒安装部,可大大有助于缝 纫机的小型化。
盒安装部虽设在挑线杆的挂线部往复移动的挑线杆移动区域附 近,但由于缩小了面线盒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而进行了小型化,所以也 可在壁部中挑线杆移动区域的左侧部分,即于对应于臂部前端的部分 中形成盒安装。
再有,例如相对于上述结构,还可以将盒安装部形成为从上方装 卸面线盒,而且还能形成在装卸面线盒之际将面线盒按直线状导引的 槽状导向部。
通过上述结构,在安装面线盒之际,由于将其从上方插入盒安装 部内并使其直线式的下移即可,因而可以由简单的操作来安装面线 盒。
由于在卸下面线盒之际将面线盒直线地移向上方即可,也可以通 过简单的操作来取下面线盒。
此外,本发明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例如是在将收纳有线轴的面线 盒可装卸地安装于臂部中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中,此缝纫机包括:设 于上述臂部的前端部分的前表面部上的可装卸地安装上述面线盒的盒 安装部;在上述臂部中,于上述盒安装部附近且更靠近基部一侧的部 位中所设的挑线杆的挂线部往复移动的挑线杆移动区域;以及于上述 盒安装部的下端侧部位中突出设置的线张力调节器;上述面线盒具有 盒箱,而在上述盒箱中形成有将上述线轴使其中心轴线取垂直形式保 持的线轴保持部、将此线轴输送出的线提供给上述盒箱之外的线出 口、将从上述线轴输送出的线导引到上述线出口的线路径、用于将挑 线杆的挂线部突入到盒箱内的狭缝、以及用于将线张力调节器突入盒 箱内的缺口部。
在取上述结构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中,由于面线盒具有在盒箱内 保持轴线为垂直的线轴的线轴保持部,于是面线盒的左右方向宽度减 小,能谋求盒安装部的小型化。
在臂部中盒安装部的右端侧部分亦即更接近底部的这一侧上,设 有挑线杆的挂线部往复移动的挑线杆移动区域,因而壁部内的回转半 径大的针杆曲柄与挑线杆曲柄都设置在此壁部前端部分的左侧,即在 更接近底部的这一侧上。于是,通过将盒安装部设于上述臂前端部的 前表面部中,盒安装部就能设于挑线杆移动区的左侧,亦即臂部内较 接近针杆曲柄与挑线杆曲柄所在位置处的臂部的前端侧,即能够在不 与它们干涉的部位形成盒安装部。
因此在臂部中,盒安装部和安装于其中的面线盒能够设置到臂部 的前侧(眼前的这侧),也即不会朝用户操作侧伸出。因此,即使是 带面线盒,也能不使缝纫机的尺寸加大。
在将挑线杆保持于紧线侧位置且将线张力调节器的线张力调节盘 松释开的状态下,能够一边安装面线盒一边把面线挂到挑线杆的挂线 部和线张力调节盘中。在这种结构下,能够伴随面线盒的安装操作将 面线容易地挂到挑线杆的挂线部与线张力调节盘以及线张力调节弹簧 上,所以可提高操作性能。
而且,还可以构成为,例如线张力调节器具有线张力调节盘和线 张力调节弹簧,与将上述面线盒安装到盒安装部中的安装动作连动地 将面线盒的面线挂到挑线杆的挂线部线张力调节盘和线张力调节弹簧 上。
在上述结构下,由于能与将面线盒安装到盒安装部中的安装动作 连动地将面线盒的面线挂到挑线杆的挂线部和线纱张力调节盘以及线 张力调节弹簧上,因而可以大大简化挂线作业并能通过更换面线盒而 提高更换面线的效率。
此外,例如线路径可以构成为从线轴保持部的线轴将面线输送到 上方而后导引到盒箱的线出口,而在上述面线盒中于线路径的上游部 中设有对面线施加通过阻力的第一夹持部,于盒箱的线出口附近设有 给面线施加通过阻力的第二夹持部,上述第一夹持部不论是在将面线 盒安装还是未安装到盒安装部中的状态下,都对面线施加通过阻力而 让此面线于线张力调节器之间张紧。
在取上述结构时,由于构成了从线轴保持部的线轴将面线输送到 上方后再导向盒箱的线出口的线路径,故可根据必要沿盒箱内的侧边 部或下端部导引面线。由于设有第一、第二夹持部给面线施加通过阻 力,在面线盒的装卸中面线不会随便送出,在一边将面线盒安装到盒 安装部中一边对挑线杆的挂线部与线张力调节器进行挂线之际,能从 线轴上将面线可靠地送出。
但在上述情形下最好将第二夹持部设定为比第一夹持部施加更强 的通过阻力,且最好于面线盒安装完后将第二夹持部松释开。
而且,由于第一夹持部不论是在面线盒未安装还是安装到盒安装 部中的状态下都给面线施加通过阻力而在线张力调节器之间使面线张 紧,就可防止产生面线捻线引起的扭绞和断线等。
此外,例如也可构成为在将面线盒完全安装到盒安装部中之前的 状态下,使第二夹持部给予的通过阻力大于第一夹持部施加的通过阻 力。
在上述结构下,在把面线盒安装到盒安装部中之际,就能可靠地 从线轴输送出面线,适合于对挑线杆的挂线部与线张力调节器进行挂 线操作。
又例如,也可构成为在面线盒的盒箱中设置用于识别收容于其内 部的线轴的线颜色的颜色识别装置。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情形下,在通过更换面线盒而更换面线时,由 于能够通过面线盒中所设的颜色识别装置来识别线轴的线颜色,就可 简便地了解到面线的颜色而改进操作性能。
又例如可在与保持线轴的线轴保持部中的上述线轴的下端贴靠的 部分上,形成比上述线轴的外周面更朝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
根据上述结构,当从面线盒的线轴保持部取下线轴之际,由于能 以手指放到上述凹部中而能简便地取下线轴,故可提高操作性能。
又例如也可在上述面线盒的盒箱的外表面部上设置能暂时保持向 面线盒的外部延伸的面线的线端侧部分的线保持部。
在上述结构下,当从盒安装部取下面线盒时,可将延伸到盒外的 面线卷附到盒箱的外表面上,把此面线的线端侧部分暂时保持于该线 保持部上。
此外,本发明的面线盒例如是在可装卸地安装于缝纫机的臂部中 的面线盒中,具有盒箱、线轴、设于此盒箱内且将线轴保持于盒箱内 的线轴保持部以及将从此线轴输出的线导引到线出口的线路径,且将 此线轴或此线路径设置成,在将此面线盒安装到缝纫机中时,使保持 于上述线轴保持部中的线轴的轴心方向与从此线轴的线输出方向的至 少一个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排线杆的挂线部的往复移动方向。
取这样结构的面线盒也可构成为减小其左右方向也即与挑线杆的 挂线部往复移动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宽度,所以不仅能使此面线盒 本身小型化,也能显著地有助于安装这种面线盒的缝纫机的小型化。
再有,也可构成面线盒使其具有本发明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的例 子中的与面线盒有关的特征。
当已使面线盒构成为具有这种特征时,就能使面线盒本身容易操 作,且可以提高这种面线盒安装到缝纫机中时的操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形式的电子控制式缝纫机与面线盒的正视图。
图2是面线盒卸下状态的缝纫机的平面图。
图3是示明盒安装部附近内部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4是示明盒安装部附近内部结构等的平面剖面图。
图5是针杆升降机构与自动穿线机构等的正视图。
图6是示明紧邻穿线前状态的与图5相当的图。
图7是示明针杆与止动器关系的与图5相当的图。
图8是说明针杆的合适高度范围的与图5相当的图。
图9A是示明紧邻由穿线钩进行穿线前状态的透视图,图9B是示 明紧邻穿线后状态的透视图,图9C是示明穿线后穿线钩上升状态的主 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10是穿线滑件致动机构与面线盒等的纵剖侧视图。
图11是示明挑线杆机构与盒安装部主要部分的纵剖侧视图。
图12是示明挑线杆的挂线部的移动范围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侧视 图。
图13是示明对挂线部的可挂线范围的与图12相当的图。
图14是面线盒(紧邻安装前状态)与盒安装部的正视图。
图15是面线盒(安装进程中状态)与盒安装部的正视图。
图16是面线盒(安装进程中状态)与盒安装部等的纵剖侧视图。
图17是面线盒(紧邻安装完之前状态)与臂头部的正视图。
图18是第二夹持部与凸轮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19是面线盒(安装完状态)与臂头部的正视图。
图20是示明第二夹持部(打开状态)与凸轮的同图18相当的图。
图21是安装到盒安装部中的面线盒的横剖面图。
图22是面线盒(安装完状态)与盒安装部等的纵剖侧视图。
图23是面线盒(可开盖打开状态)的正视图。
图24是面线盒的纵剖侧视图。
图25是面线盒的平面图。
图26是面线盒的底视图。
图27是示明线路径下游部分的面线盒经部分切除的横剖平面图。
图28是盒主体与线轴(安装前状态)的纵剖侧视图。
图29是盒主体与线轴(安装后状态)的纵剖侧视图。
图30是面线盒(可开盖打开状态)的正视图。
图31是面线盒(可开盖打开状态)的底视图。
图32是示明第一导向部的盒主体的平面图。
图33是示明第二、三导向部与第二夹持部的面线盒的底视图。
图34是示明第二、三导向部与第二夹持部的盒主体的横剖图。
图35是说明线保持程序的面线盒的正视图。
图36是说明线保持部的面线盒的侧视图。
图37示明压脚升降杆、线张力调节器与连动机构等的正视图。
图38示明压脚升降杆、线张力调节器与连动机构等的侧视图。
图39示明压脚升降杆、线张力调节器与连动机构等的平面图。
图40是示明面线盒安装时的状态的与图37相当的图。
图41是示明面线盒安装时的状态的与图38相当的图。
图42是示明面线盒安装中状态的与图39相当的图。
图43是示明面线盒安装完状态的与图39相当的图。
图44是示明面线盒安装完状态的与图37相当的图。
图45是示明面线盒安装完状态的与图38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形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本发明的电子控制缝纫机 构成为可使收容线轴的面线盒能安装到臂头部的盒安装部中,以及可 与安装此面线盒2时的安装动作连动地对挑线杆的挂线部与线张力调 节器进行挂线的同时使线通过针的针眼。
首先按顺序说明缝纫机1的基本结构以及穿线机构10,然后依序 说明面线盒2、盒安装部3、挑线杆机构8、穿线用传送机构115、用 于线张力调节器9的连动机构134。在下面的说明中是以操作缝纫机者 所观察的前后左右为前后左右进行说明的。
如图1-3所示,此电子控制缝纫机1具有底板4、竖立设置于底板 4右端的脚柱5、从脚柱5上端向左延伸的臂部6。臂部6上设有针杆 升降机构7、盒安装部3、挑线杆机构8、线张力调节器9、自动穿线 机构10。盒安装部3设于臂部6的头部(臂头部)中。臂部6内,主 轴11通过一对轴承12支承成可以转动,主轴11由未图示的缝纫机 达的驱动力作旋转驱动。
其次说明针杆升降机构7,由于此机构属一般性的,只作简单说 明。如图1、图3-8所示,于臂部6的臂头部中竖立地设置针杆座架 13,针杆座架13具有后壁部14与左壁部15,在后壁部14的下端与 上端上分别一体形成向前方延伸的下支承部14a与上支承部14b。左壁 部15的上端中形成从上支承部14b上延的铰接支承柄部15a,针杆18 可升降地穿过上支承部14b与下支承部14a。
于铰接支承柄部15a的上端部中固定一面向左右方向的轴部件 16a,轴部件16a上固定地连接着前方敞口于平面图中略呈コ字形的铰 接件16,此铰接件16通过沿前后方向的水平支承轴17可摆动地支承 在缝纫机架上,针杆座架13可以以支承轴17为摆动中心作左右(针 摆方向)摆动。此外,利用步进马达通过针杆座架13对针进行摆动驱 动的机构属一般性机构,故略去其说明。
针杆18于上支承部14b和下支承部14a上支承成可以升降,针19 可装卸地安装在针杆18的下端。
如图3与图11-13所示,在主轴11的左端部分中设有挑线杆机构 8的挑线杆曲柄20,在此挑线曲柄20上通过曲柄销21与针杆曲柄22 作自由转动的连接。在针杆18的大致中部固定设置一针杆托架23,针 杆曲柄22与针杆托架23连接。缝制时,由缝纫机马达对主轴11作旋 转驱动,通过针杆曲柄22对针杆18作上下往复驱动。
如图11-15与图17所示,臂部6中设有挑线杆机构8,该挑线杆 机构具有挑线杆25用来与针19的升降运动定时地对面线24进行挑 线。
于挑线杆25的前端形成能从上方挂线的挂线部26,于盒安装部3 右端部分的整个高度内设有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可往复升降的挑线 杆移动区域27,用于给面线施加通过阻力的线张力调节器9被设置成 突出到盒安装部3的下部。
上述线张力调节器9可通过使压脚28升降的压杆29进行开闭操 作,如以后所述,在面线盒2安装时也能对线张力调节器9进行开闭 操作。此外,在脚柱5内设有大致竖立的纵轴,此纵轴经齿轮机构与 主轴11作连动连接,将此纵轴的驱动力传递给底板4内的线捕捉钩。 与一般的电子控制缝纫机相同,通过针19与线捕捉钩以及步进马达驱 动的布料输送机构协同作用,对布料30进行缝制。
下面参考图5-10、14、15、17与19说明使面线24穿过针19的 针眼19a的自动穿线机构10。
于针杆座架13的上支承部14b与下支承部14a上,将位于针杆18 左侧的穿线轴31与滑块导轴32作可升降的支承。穿线轴31的上端部 穿过托架16与轴部件16a的间隙,在穿线轴31的大致中间段部分固 定着沿水平方向突出的滑动销33。
穿线轴31的下端部上固定地设置着合成树脂制的钩保持件34,而 在与钩保持件34的上侧和下侧相对应的穿线轴31上,可旋转地支承 着侧视时略呈コ字形的第一导线件35(参看图17)的上支承部与下支 承部。在此第一导线件35之中,于连接此上支承部与下支承部的铅直 连接壁36中,以缺口形状形成了与面线24配合进行导引的导线器 36a。
如图9A~9C所示,钩保持件34中固定有钩机构37,此钩机构37 由穿线钩37a、位于穿线钩37a两侧的两个导向件37b以及水平地穿 过此穿线钩37a和导线件37b的线保持金属丝37c等构成。在穿线钩 37a的前端形成钩部,此钩部在穿线时插入针眼19a,针19由上述导 向件37b一边导引一边与位于针眼19a正前方的面线24钩合。
钩保持件34中一体地固定有第二导向件38,此第二导向件38的 大致前端的附近部分形成为向下方弯曲,此弯曲部用作导线部38a。导 线部38a相对于穿线轴31位于与钩机构37大致相反一侧且隔开一定 距离。也就是说,此第二导向件38与钩机构37保持一定位置关系一 体地设于穿线轴31上。
以下说明使穿线轴31仅转过预定度的转动机构。
如图5~8、14、15、17与19所示。在针杆座架13的背面一侧, 于穿线轴31和滑块导向轴32的上端部,外嵌有可升降的合成树脂制 的穿线滑块40。即,此穿线滑块40具有上铰接部41与下铰接部42 以及外周壁部43和穿线滑块爪44。
上铰接(枢轴支承)部41与下铰接部42延伸设于穿线轴31和滑 块导向轴32上,外周壁43形成为将上铰接部41与下铰接部42作铅 直连接且覆盖穿线轴31的前述上端部外周的大致一半。在外周壁部43 上形成有螺旋形的穿线滑块凸轮部43a。在上铰接部41和下铰接部42 的左端连接着穿线滑块爪44,而在其左端大致中间段部分形成爪部 44a。
在穿线轴31的大致中间段部位中,与下铰接部42的紧上方对应 位置处以贯通形式固定着预定长度的滑动销33,此滑动销33在其内侧 端部与穿线滑块凸轮部43a配合。于穿线轴31之中,低于滑动销33 一定长度的下侧处,以贯通形式固定地设置着弹簧接收销45,在穿线 轴31之中,于下铰接部42与弹簧接收销45之间外装有压缩螺簧46。 在滑块导向轴32之中,于下铰接部42和针杆座架13的下支承部14a 之间,外装有用于向上给穿线滑块40加力的压缩螺簧47。
现在说明偏移件48,如图4~8所示,在穿线轴31与滑块导向轴 32之上,于穿线滑块40的背面且在针杆座架13的上支承部14b与下 支承部14a之间的高度约3/4长度范围内,此偏移件48安装成可以上 下移动。此偏移件48包括上支承部49、下支承部50、连接上支承部 49与下支承部50的铅直连接壁51等。上支承部49被穿过穿线轴31 和滑块导向轴32,下支承部50则只被穿过穿线轴31。
针杆18的针杆托架23的紧上方固定着作为配合片的穿线定位件 52,偏移件48的上支承部49的右端部分构成为可从上方与此穿线定 位件52贴合。在上支承部49的右端部分与穿线定位件52贴合的状态 下,穿线钩与针19的针眼19a在高度位置上一致(参看图6)。连接 壁51的左端下部上形成偏移件凸轮部53,此偏移件凸轮部53具有愈 向下愈朝左突出的倾斜部53a、从此倾斜部53a的下端垂直向下延伸的 平坦部53b,此平坦部53b要比穿线滑块爪44的爪部44a稍向左突出。
当由后述的面线盒2将穿线滑块40克服压缩螺簧47的弹力从图5 所示的上限位置下压时,穿线轴31与滑块导向轴32以及偏移件48随 之下降,偏移件48的上支承部49于贴合到穿线定位件52上的状态下 停止运动(参看图6)。此时,由于穿线滑块40相对于穿线轴31和滑 块导向轴32作相对的下降,滑动销33便沿螺旋状的穿线滑块凸轮部 43a移动。穿线轴31于平面图中依顺时针走向转过预定角度而进行穿 线(参看图9A~9C)。
穿线时,钩机构37朝接近针19的方向转动,上述穿线钩穿过针 眼19a。同时,第二线导向件38与钩机构37同步,依顺时针走向(离 开针19的方向)转动。还设有连杆机构54用来于穿线之际使第一线 导向件35沿离开第二线导向件38的方向转动,第一线导向件可转动 地支承于穿线轴31的下端部上。这就是说,当穿线轴31处于为进行 穿线的转动前的等待状态时,第二线导向件35处于向前姿势,第二线 导向件38的线导向部38a位于连接壁36的导线器36a的紧内侧。
当穿线轴31下降到下限位置后转动时,钩机构37与第二线导向 件38于平面图中依顺时针方向一体地转动,同时第一线导向件35通 过连杆机构54按逆时针走向转动。于是第一线导向件35脱离开第二 线导向件38移动,且移向并接近钩机构37。在连杆机构54附近还设 有以轻微的压力夹持面线24的支承板55和导线盘56。
下面说明面线盒2。
如图1、10与14~36所示,作为可动操作体的面线盒2具有:左 右方向宽度小的狭长的近似长方体的盒箱57、收容线轴62的线轴收容 部57a、将线轴62保持于线轴收容部57a内的线轴保持部58、保持于 线轴保持部58上的线轴62、将线轴62输出的面线24导引到线出口 68的线路径59、挑线杆机构8中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作上下往复移 动的区域的挑线杆移动区域57b,以及使线张力调节器9突入的线张力 调节器收容部57c。此外,在盒箱57的底壁中右端附近形成有线出口 68。
盒箱57具有合成树脂制的盒体60与可开盖61,可开盖61以可开 关的方式连接到盒体60的右端。但可开盖61也可构成为相对于盒体 60作上下滑动的开关。作为识别线轴62的面线24的线颜色的线颜色 识别方法,是使开关盖61由透明材料构成而得以识别盒箱57内线轴 62的面线颜色。另一种颜色识别方法例如可以在可开盖61上形成用于 观察线轴62的孔口,或也可以于盒箱57的表面的一部分上贴以与线 轴62的面线相同颜色的封印。
如图10、16与图28~33所示,挑线杆移动区域57b形成于盒箱 57内右侧约1/3的宽度部分中,线轴收容部57a形成于盒箱57内左 侧约2/3宽度部分中上部的约2/3部分中,线张力调节器收容部57c 形成于盒箱57内左侧约2/3宽度部分中下部的约1/3部分中,而在盒 体60内的左端部中由隔壁66、99分隔出用作线路径59的区域。
在挑线杆移动区域57b中,于盒体60的后壁上形成了用于突入挑 线杆25的挂线部26和后述的导线构件106A的纵长缝101。在线张力 调节器收容部57c中,于盒体60的后壁与底壁上,形成了用于将线张 力调节器9导入线张力调节器收容部57c中的缺口部96。在挑线杆移 动区域57b、线轴收容部57a与线张力调节器收容部57c之间形成竖 立的隔壁67、100,而在线轴收容部57c与线张力调节器收容部57a 之间形成了突向可开盖61一侧的水平支承壁63。
由于线轴保持部58将线轴62保持成使其中心轴线处于垂直方 向,所以能够使盒箱57的左右方向宽度变小以实现盒箱57与盒安装 部3的小型化。线轴保持部58由支承壁63(相当于收容部的壁部)和 线轴保持轴64构成。在此支承壁63上,设置向上方突出的线轴保持 轴64。此线轴保持轴64沿周向分成三部分从而能沿径向拓宽方向作弹 性变形,而可以保持具有种种尺寸轴孔的线轴62。
支承壁63之中,在与线轴62的下端(轴心方向的一端)贴抵部 分的前端部上,形成有用于将线轴62从下推压而从线轴保持轴64上 从上方卸下的凹部65。此凹部65形成为比线轴62的外周面更朝径向 内侧下凹的缺口形,使得面线24即使松弛也不会进到线轴62与支承 壁63之间。
再来说明线路径59。如图14、15与17~21所示。线路径59是 以从保持于线轴保持部58中的线轴62的输出点79为基点,将从线轴 62向上方输出的面线24导引到盒箱57的线出口68的面线导向路径。 此线路径59具有第一导向部69、第一夹持部70、第二导向部71、第 三导向部72与第二夹持部73。在将线轴62保持于线轴保持部58中的 状态下,从线轴62向上方输出的面线24依序通过第一导向部69、第 一夹持部70、第二导向部71、第三导向部72与第二夹持部73,被导 引到盒箱57右端附近的下端部的线出口68。
如图17、19与图22~25所示,第一导向部69与第一夹持部70 设于线路径59的上游部分。第一导向部69设于盒箱57的顶部。第一 导向部69包括形成于盒体60上的销支承件74、从该销支承件74向前 突出再弯向右方的平面图中呈L字型的导销75、形成于可开盖61上防 止脱线的肋状件76等。
导销75具有沿前后方向有一定长度的导线部,为使此导线部面向 外侧,于盒体60和可开盖61的顶壁中分别相对地设有矩形切口开口 部77、78,由外部线轴供给的面线能从开口部77、78导向第一导向 部69。从线轴62输出的面线24可沿前后方向自由移动地挂于导销75 的导线部中,这样,即使是线轴62与第一导线部69之间的距离不太 长时,也能从线轴62将面线24光滑地引出。
再说明第一夹持部70,如图23、24所示,第一夹持部70用于在 线路径59的上游部分中,给面线24以通过阻力同时用于防止面线产 生捻线引起的扭绞等,此第一夹持部70设于盒箱57内左端部的上端 附近。第一夹持部70是由具有导线部80a的加压板80和将面线24压 到此加压板80上的板簧81组成的防止捻线产生的机构82组成。
加压板80与板簧81固定于盒体60的分隔壁66上。
加压板80的导线部80a是上方敞开的窄宽度的缺口,导线部80a 比盒体60更向前方突出。板簧81贴合到导线部80a的左侧面上,与 导线部80a将面线24夹持于其间,通过给面线24以通过阻力,防止 面线24发生捻线引起的线扭绞等。
再如图14、15、17~21、26与27所示,第二、第三导向部71、 72与第二夹持部73设于线路径59的下游部分。第二导向部71位于盒 箱57内左端的下端部中,第三导向部72位于盒箱57内线张力调节器 收容部57c与挑线杆移动区域57b的边界的下端部中,第二夹持部73 则位于盒箱57内右端附近的下端左右。
面线24从第一导向部69倾斜地延伸到第一夹持部70,从此第一 夹持部70垂直地延伸到第二导向部71,从第二导向部71水平地延伸 到第三导向部72,再由第三导向部72以大致水平或倾斜形式延伸到第 二夹持部73。这样,面线24是以横穿状态沿盒箱57的下端得到导引。
第二导向部71包括设于盒体60的后壁部上的销支承部83、固定 于此销支承部83上向前突出的导销84,以及形成于可开盖61上的防 止线脱出的助件88等组成,利用销支承部86与助件88适当地设定面 线24的前后方向位置。
再来说明第二夹持部73,如图14、15、17~21与33~36所示, 第二夹持部73在线出口68附近给予面线24通过阻力。在面线盒2未 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的状态下以及在未安装完的状态下,第二夹持部 73均构成为比第一夹持部70给予面线24以更强的通过阻力。因此, 在面线盒2安装中将面线24挂到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与线张力调节 器9上之时,由于在第二导向部71与第二夹持部73之间面线24保持 张紧状态,所以能够确实地挂到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与张力调节器9 上,而且在这种挂线时能从线轴62上将必需的面线可靠地输送出。这 就是说,第三导向部72与第二夹持部73在将线挂到挑线杆25的挂线 部26上之时用作操作面线24的面线操作部。
第二夹持部73由使中心轴线于左右方向面向水平的可动的可动轴 件94、导引面线24的导销89与线保持板90以及板簧件91等构成。 可动轴件94由小直径轴部和相对于盒体60下端右侧面可自由出没的 大直径操作用钮94a组成。此可动轴件94安装于盒体60的右端附近 且下端附近的竖壁部92、93上,能朝左右方向作水平移动,由板簧91 朝右方施加弹力。
在可动轴件94的左端部中沿前后方向贯穿且固定着导销89的后 端,在导销89与竖壁部93的左侧面之间固定着将面线24保持在与导 销89之间的线保持板90,与可动轴件94一起被弹向右方的导销89 与线保持板90之间夹持着面线24,由此赋予面线24以通过阻力。
如图14、18所示,在将面线盒2从盒安装部3取下的状态中,通 过板簧件91的弹力,操作用钮94a的前端从盒体60的右侧面突出。 因此,在面线盒2未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的状态中,在从线轴62输送 出面线24的情形中,当用手指压下操作用钮94a,使可动轴件94与导 销89左移,使第二夹持部73处于松开状态,就能克服第一夹持部70 的通过阻力而输送出面线24。再如后所述,在将面线盒2已安装到盒 安装部3中的状态下,为了不给面线24以通过阻力,第二夹持部73 成为松开状态。
如图19、20所示,为了在已将面线盒2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的状 态下也使第二夹持部73处于松开状态,于盒安装部3的右侧壁中,设 有纵槽部95a用于退出操作用钮94a以及在面线盒2已安装完的状态 下用来使操作用钮94a成为退入状态的面线松释凸轮95。这些部件将 于后面对盒安装部3的说明中描述。
在已完成将面线盒2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的状态下,第二夹持部 73虽成为松开状态,但由于突入到盒箱57内的线张力调节器收容部 57c内的线张力调节器9中夹持着面线24而赋予其通过阻力,在第一 夹持部70与线张力调节器9之间的面线24便保持张紧状态。因此, 在线路径59的线张力调节器9的更上游处的面线24中不会发生由捻 线引起的线扭绞等。
前述线张力调节器9可以不设于臂部6中而设于面线盒2内,这 种情形下也与前述相同,由于在第一夹持部70与线张力调节器9之间 的面线24保持张紧状态,所以可以防止面线的捻线引起的扭绞等。
如前所述,在由第一夹持部70夹持面线24且夹持于线张力调节 器9的后述线张力调节盘之间而给予通过阻力,使面线于此盘件之间 处于张紧状态的情形,当由线张力调节器9的线张力调节盘的入口部 分夹持面线而施加阻力后,在此部分中,由于面线原本的结构上的捻 转于捻紧的方向上进一步增强,在上述第一夹持部70与线张力调节器 9的线张力调节盘之间的面线部分中,常常产生线原本结构上的捻紧程 度得到进一步增强的捻线。
在上述状态下,若是这时的面线部分松弛,此面线部分会于某处 弯曲而会以这部分为中心使面线相互之间发生扭绞成直线或团形的现 象、当将这种交织部分导引到线张力调节器9的线张力调节盘中,就 会为此盘件卡住而发生断线或拉挂等。
但如以上所述,通过将面线24由上述第一夹持部70与线张力调 节器9的线张力调节盘分别夹持而使其间的面线部分处于张紧状态下 时,就不会发生前述这种扭绞现象。此外,通过线张力调节器9的线 张力调节盘的面线部分也会从前述的增强的捻紧状态下松释回。
然后说明在把面线盒2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时,用于将线张力调 节器9突入盒箱57内的线张力调节器收容部57c中的结构。如图1、 14、15、23、26、30与31所示,在线张力调节器收容部57c的下方, 于盒体60和可开盖61的底壁上分别形成有相对的矩形缺口形的开口 部97、98,而在盒体60的后壁部上则形成与开口部97相连的部分椭 圆形的缺口部96。在安装面线盒2时,通过缺口部96与开口部97、 98,将线张力调节器9突入式地收容于线张力调节器收容部57c中。
如图1、3、11~15、26、27、30与31所示,在挑线杆移动区域 57b的下方,于盒体60和可开盖61的底壁中,分别相对地形成矩形切 口状的开口部102、103,在盒体60的后壁中则形成与开口部102相 连且从下端延伸到上端的纵长缝101,在把面线盒安装到盒安装部3 中时,通过这些开口部102、103与缝101,将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 与导线构件106A以突入的形式导入盒57内。
如图21、22与24所示,盒体60后壁中的面对线轴收容部57a的 后壁向后方呈部分圆筒形地鼓出以收容线轴62,在与此部分圆筒部的 下端对应的部位处形成有从上方与盒安装部3的后述的接收部109配 合,以决定面线盒2的高度位置的配合部112。于盒体60的后壁的左 右两端形成有可与盒安装部3中后述导槽110、111分别配合的突条状 配合部113、114。在把面线盒2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的状态下,可开 盖61的前表面与壁部6的前表面成为同一平面,而使盒体60与可开 盖61的上壁与壁部6的上表面成为同一平面(参看图19、22)。
下面说明面线盒2的线保持部104。如图25、30、35与36所示, 此线保持部104构成为在盒箱57的外表面部之中,于可开盖61的铰 接部的倒圆部105和在可开盖61关闭状态下与此倒圆部105相接合的 盒体60之间,暂时保持向面线盒2外延伸的面线24的面线端侧部分, 线保持部104由此倒圆部105与盒体60的一部分构成。不过做为线保 持部104A也可以如图35、36所示,构成为在盒箱57的外表面上设有 被弹在箱侧上的板簧片,将面线24的线端部分暂时保持在该板簧片 上。
再来说明用于从上方自由装卸面线盒2的盒安装部3。如图1、2、 4与21所示,作为操作体安装部的盒安装部3,于缝纫机的臂部6的 前端侧部分(臂头部)的前表面部分上,形成为于正视图中纵向呈矩 形且左右呈大致细长的矩形槽状截面。在盒安装部3的右端部分中设 有使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往复移动的上下细长的挑线杆移动区域 27,盒安装部3的除去该挑线杆移动区域27的大部分则位于挑线杆移 动区域27的左侧。
使保持于线轴保持部58中的线轴62的中心轴线与挑线杆25的挂 线部26的往复移动方向大致平行,为了能从垂直上方安装面线盒2或 可垂直向上取下面线盒2,将盒安装部3的上端与下端形成敞口形式。 于盒安装部3的中央稍向左侧部位的下端附近,将线张力调节器9设 置成以其中心轴线按前后方向取向且突出到前方的状态。在盒安装部3 的后壁下部形成了接受面线盒2的配合部112的,将面线盒57定位于 预定高度位置处的台阶状接收部109。在盒安装部3的左壁与右壁的后 端附近,分别形成能各自自由滑动导引面线盒2的配合部113、114的 导槽110、111。
下面说明用于将第二夹持部73变换到松开状态的设于盒安装部3 中的面线松释凸轮95。如图18、20所示,在盒安装部3的右侧壁后部 中形成了上述的纵槽95a与位于其终端侧的面线松释凸轮95。纵槽部 95a从盒安装部3的上端连续地延伸到下端附近,面线松释凸轮95于 纵槽部95a的下端通过锥形部95b继续突出到纵槽部95a的左侧。
于是如图17、18所示,将面线盒2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直到安装 完之前,从盒体60右侧面突出的操作用钮94沿槽部95a移动。此时, 第二夹持部73赋予面线24通过阻力。在面线盒57已完全安装到盒安 装部3中且面线盒57已安装完的状态下,操作用钮94成为抵靠着面 线松释凸轮95而被推压向左方的状态。此时,第二夹持部73成为松 释开的状态,不给面线24以通过阻力。
以下详细说明挑线杆机构8。
如图11~14所示,此挑线杆机构8专构造成,与将面线盒2安 装到盒安装部3中的动作连动,以将面线24挂到挂线部26上。此挑 线杆机构8虽以凸轮式挑线杆机构为例,但连杆式挑线杆机构同样能 采用下述结构。
该挑线杆机构8包括由主轴的驱动力通过挑线杆的曲柄20驱动的 挑线杆25、沿此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的移动轨迹的全长形成弯曲延 伸的导线间隙108的导线构件106A,且构成为能从上方将面线24导 入此导线间隙108中而挂在挂线部26上。
导线构件106A由沿着挑线杆25前端部(挂线部26)的移动轨迹 的全长弯曲延伸的、隔着导线间隙108前后分隔开的一对导线件106 组成。这对导线件106由一根在下端连续的线状件(金属制或合成树 脂制)构成,后侧的导线件106的上端向后方水平延伸,通过铰接件 107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缝纫机架顶部框架上,而导线构件106A的下 端部则成为自由端。前侧的导线件106的上端部向前弯曲,形成用于 从上方将面线24引入导线间隙108的导入口108a。此外,导线构件 106A与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则从盒安装部3后壁的开口突出到盒安 装部3之内。
挑线杆25前端部分中设有通过将此前端预定长度部分折回后方而 形成的于平面图中呈U形的导向部25a。这对导线件106以可相对自由 滑动的方式插入U形导向部25a内,U形导向部25a在上下往复运动 时,由于这对导线件106在上端部中转动的同时由U形导向部25a导 向,所以对于U形导向部25a的滑动阻力很小,还基本上不会产生噪 声。在U形导向件25a中的与一对导线件106之间(即导线间隙108) 对应的部位处,形成了从上方挂上面线24的挂线部26即在上表面上 具有用于挂上面线的U形凹部的挂线部26。
于是,在使线轴62的中心轴线与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的往复移 动方向大致平行并从垂直上方安装面线盒2时,与此安装动作连动地 自动将面线盒57的第三导向部72与第二夹持部73之间的面线24从 导入口108a引入导线间隙108,简便地挂到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上。 导线构件106A也可不是线状件而是由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的板状件构 成。
下面说明将面线盒2的操作传递给自动穿线机构10的传动机构 115。如图5~8所示,此传动机构115通过穿线滑块操作机构116将 面线盒2的操作传递给自动穿线机构10,同时设有通过与穿线定位件 52的配合而进行解除操作的配合机构117。上述穿线滑块操作机构116 包括穿线滑块致动构件轴118(以下称作轴118)、穿线滑块致动构件 119、穿线滑块致动杆120(以下称作杆120)、穿线滑块致动爪121 (以下称作致动爪121)、穿线滑块致动爪弹簧122(扭簧122)以及 穿线滑块致动止动件123(以下称作止动件123)。
如图4、5与10所示,在盒安装部3的附近,于臂部6内沿垂向 支承着轴118,而在轴118上将侧视图中大致呈コ字形的穿线滑块致动 构件119支承成可以上下移动。穿线滑块致动构件119上固定着平面 图中呈コ字形的杆120,杆120的前端板部中右端的大致中间段部分设 有向前突出的板状杆部120a。杆部120a的前端部形成为从臂部6内 穿过盒安装部3的接受部109并突出预定的长度。从接受部109的大 致中段部分一直到下端形成狭缝124,杆部120a则可沿此狭缝124上 下运动。
在轴118的上端附近的顶板上固定有托架125,于轴118的背面 一侧且在止动件123与杆120上插装着张力螺簧126,以使杆120(即 杆部120a)弹向上方。此外,为了保持面线盒2的安装完状态(缝制 位置),使线保持钮94与凸轮95之间所作用的摩擦阻力大于张力螺 簧126的弹力。
现在说明配合机构117,如图4~8所示,于杆120的右端侧上部 铰接着致动爪121。该致动爪121可在其下端能与穿线滑块爪44的爪 部44a相配合的定位置和解除与爪部44a配合状态的解除位置之间 摆动。但是,在铰接轴127上外装有在穿线滑块致动构件119与致动 爪121之间作用的扭簧122,以将致动爪121弹向锁定位置。
致动爪121的下端部构成为可相对于偏移件凸轮部53碰合或分 开,当把穿线滑块致动构件119于锁定位置状态下推向下方,致动爪 121的下端部便与偏移件凸轮部53的倾斜部53a接触,沿倾斜部53a 左移,偏移件48的上支承部49的右端在从上方贴抵到穿线定位件52 上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变换到解除位置,进行配合机构117的解 除操作。当致动爪121变换到解除位置时,穿线滑块40与偏移件48 就从图6所示的下限位置通过压缩螺簧46、47的弹力而回归到上方。
现在说明止动件123,如图4~8所示,在托架125的左端,沿前 后方向支承着止动件轴128,于此止动件轴128上铰接着侧视图中呈倒 L字形的止动件123。止动件123具有从止动件轴128大致垂直向下延 伸的垂直部129、从止动件轴128沿大致水平方向朝右且延伸到针杆 18上方位置的水平部130、使此垂直部129与水平部130于图8中弹 向顺时针方向的上述张力螺簧126(参看图10)。在垂直部129的下 端部上形成愈向下愈朝左倾斜的倾斜部131。
在倾斜部131与垂直部129相交的左端部上形成止动件部132(相 当于台阶部),在穿线滑块致动构件119的下端部上形成有可从上方 与此止动件部132配合的止动件配合部119a。在针杆18的上端即止 动件123在从500A到500B的恰当范围中的情形下(参看图8),当 通过面线盒2使穿线滑块致动构件119从图5所示的上限位置向下方 移动时,止动件接合部119a与止动件123的倾斜部131接触,此后滑 块致动构件119的导向壁119b便相对于倾斜部131的左端滑动。
随着穿线滑块致动构件119的向下移动,止动件123反抗张力螺 簧126的弹力而向逆时针走向摆动,使得穿线滑块致动构件119能从 上限位置移动到图6所示下限位置。当针杆18的上端处于合适范围以 外时,止动件123从500B的位置(参看图8)再依顺时针走向摆动。 在这种状态下,即使想使穿线滑块致动构件119移向下方,但由于止 动件配合部119a与止动件部132配合,穿线滑块致动构件119就不能 移动而禁止穿线。
如图7所示,通过穿线滑块致动构件119的导向壁119b于止动件 123的倾斜部131上滑动,便限制了止动件123的水平部130的高度 位置,而在最上位置时的针杆18的上端与水平部130之间形成微小的 间隙S,防止了针杆18与止动件123发生撞击声响。
下面说明线张力调节器9和用于线张力调节器9的连动机构134。
连动机构134是在将面线盒2进行对盒安装部3的安装动作过程 中,通过面线盒2将一对线张力调节盘133松开,而在此安装动作结 束时将线张力调节盘133关闭的机构。
如图4、10、16与37~45所示,线张力调节器9在面线盒2安 装到盒安装部3中的状态下突入到盒箱57内的线张力调节器收容部 57c中。线张力调节器9属一般性结构,包括一对线张力调节盘133、 支持这对调节盘133的轴件、设于后侧线张力调节盘133后侧的致 动板139、使后侧线张力调节盘133与致动板139弹向前方的弹簧 件、于线张力调节盘133附近对面线24作弹性支承的线张力调节弹 簧135以及用来调节弹簧弹力的线张力调节控制盘136。
如图37~45所示,连动机构134具有形成于面线盒57的后侧面 上的凸轮部137、纵向的杆状的凸轮从动件138、回转臂151。在盒体 60后壁中左端部分的上半部内形成有稍稍突出到后方的突条状的凸轮 部137。在支承线张力调节器9的框架140的上部形成有托架141,此 托架141将凸轮从动件138长度方向中途部分以左右方向水平销支承 成可自由转动,此凸轮从动件138通过扭簧144使之于图41中被弹向 顺时针方向。
凸轮从动件138的上端部中铰接着可自由空转的辊142。
于盒安装部3后壁的左侧部分形成有使面线盒57的凸轮部137 向后方突出的狭缝143(参看图14),由此狭缝143朝后方突出的 凸轮部137可与辊142贴合。回转臂151的右端部通过纵向销与基 板155的下板部形成销连接而能水平转动,凸轮从动件138的下端 抵靠回转臂151左端部分的后表面,使回转臂151的突出部151a能 贴靠致动板139。
通过适当地设定凸轮部137的形状与辊142的位置,可使盒箱57 在安装过程中时,能松开线张力调节盘133,而将线挂到这对线张力调 节盘133与线张力调节弹簧135上,之后安装完面线盒57时关闭线张 力调节盘133。这就是说,在将面线盒57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而面线 盒2到达线张力调节器9上方的预定距离处时,将辊142置于凸轮部 137上而让凸轮从动件138于图41中依逆时针走向转动,通过回转臂 151与致动板139将线张力调节盘133松开。
在上述状态下当面线盒57降下,第二与第三导向部71与72间 的面线24便挂于这对线张力调节盘133之间,这以后,由于在面线 盒57安装完状态时的凸轮部137变低而不将辊142推向后方,于是 回转臂151转动回后方,致动板139移回后方,一对线张力调节盘 133成为闭合状态。此外,上述面线盒57安装时的连动机构134的 致动操作的发生与脚升降杆29的位置(下方转动位置或上方转动位 置)无关。
然后,与通常的缝纫机相同地通过脚升降杆29的操作使这对线张 力调节盘133松开的机构,由于是周知的机构故只简单地说明。如图 37~45所示,脚升降杆29的上端部可自由转动地铰接于机架上,与此 脚升降杆29的凸轮部29a配合的配合臂152的上端部也自由转动地铰 接于机架上。配合臂152通过连接杆153连接到水平的三角板154的 后端部上,三角板154设于机架侧的基板155下板部的下侧,此三角 板154前端的左端部通过纵向销可自由转动地铰接于基板155的下板 部上,三角板154的前端的右端部则抵靠着致动板139。
这样,当脚升降杆29处于下方转动位置时,由于连接杆153未被 拉向右方,三角板154不转动而线张力调节盘133保持关闭状态。如 果将脚升降杆29切换到上方转动位置,由于连接杆153被拉向右方, 三角板154转动而调节盘133形成松开状态。
下面说明上述缝纫机1的作用与面线盒2的作用。
如图14与23~27所示,在未将面线盒2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的 状态下,将面线盒2的可开盖61打开而将线轴62安装于线轴保持部 58中。然后将从线轴62拉出的面线24挂到第一导向部69中,再挂到 第一夹持部70的导线部80a上而由板簧81压住。随后依序将此面线 24挂到第二、第三导向部71、72上,使其夹持于第二夹持部73的导 销89和线保持板90之间。
然后以手指按压操作用钮94a以克服板簧件91的弹力,使导销89 与线保持板90分开后将面线24向外拉出一定长度,再松释开此操作 用钮94a,用第二夹持部73夹持面线24,关闭可开盖61。为便于明 白对面线盒2的挂线步骤,也可于第一导向部69、第一夹持部70、第 二与第三导向部71、72以及第二夹持部73的各个附近贴附以挂线顺 序指示标记,按照这种标记顺序进行挂线。
另一方面,当缝纫机1处于停止缝制状态时,针杆18通常停止于 起针位置,而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则停止于图13所示的紧线侧的大 致居中位置。在此状态下,将面线盒2从上方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 由于盒安装部3在上、下两侧敞开,从面线盒2的线出口68拉出的约 20cm的面线24将于盒安装部3的下方铅直地下垂。此外,在开始缝制 时,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即从上述紧线侧的大致中间位置上升后下 降。
如图15、16所示,在面线盒2的安装过程中,在面线盒2的配合 部112与杆部120a抵靠的状态下使面线盒一度停止。这时,如图15 所示,第三导向部72与第二夹持部73之间的面线24被引入到导线间 隙108中,形成挂到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上的状态。这时的第二夹 持部73由于能比第一夹持部70给予更强的通过阻力,面线24就不会 被拉回到盒2之内而从线轴62上输出必要长度的面线24。为了确认上 述移动停止位置,于面线盒2和缝纫机1上设有一对骑缝印记146。
再将从面线盒2的线出口68下垂的面线24依序挂到针杆线钩147 与导线器36a上,在其于支承板56和线张力调节盘56之间以微压夹 持后,以未图示的剪线刀片将线头切断。然后如图17所示,克服张力 螺簧126的弹力将面线盒2下压后,使面线盒2的操作通过传动机构 115传送给自动穿线机构10,使面线24穿入针眼19a。作为面线盒2 的穿线操作部的配合部112,它使得杆120前端的杆部120a移向下方, 而使面线盒2的移动传递给传动机构115,与此相并行,由于面线盒 57相对于挑线杆25相对下移,使得第三线导向部72与第二夹持部73 之间的线路径变长,由此可从线轴62输出面线24。
此时,如已描述的,通过连动机构134使线张力调节器9的线张 力调节盘133松开,让第二、三导向部71、72之间的面线24挂到线 张力调节盘133之间和线张力调节弹簧135上。通过第一夹持部70与 第二夹持部73赋予其间的面线24一定的张力,就能可靠地将面线24 挂到挑线杆25、线张力调节盘133以及线张力调节弹簧135上。由于 第二夹持部73比第一夹持部70给予面线24以更强的通过阻力,面线 24就不会经第二夹持部73反向引回到盒2之内,从而从线轴62可靠 地输送出前述挂线作业中所需长度的面线24。还由于从第一夹持部70 到第二夹持部73之间的面线24中不产生松弛,故面线24不会发生捻 线引起的扭绞等。
如图19、20所示,在将面线盒2完成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的状态 (即配合部112已从上方配合到接收部109上的状态)下,通过连动 机构134使线张力调节盘133闭合,穿线滑块致动构件119通过面线 盒2仍旧保持于最低位置,而穿线轴31与滑动导轴32则返回上方使 面线24穿过针眼19a。再如图20所示,由面线松释凸轮95将操作用 钮94a推向左方,导销89与线保持板90分开,第二夹持部73成为松 开状态,松释面线24形成为可缝制状态。
在面线盒57已完全安装完的状态下,即使是这对线张力调节盘 133闭合而第二夹持部73成为松开状态时,由于第一夹持部70夹持着 面线24而给予面线24以通过阻力,因而面线盒57内的面线24也不 会产生捻线引起的扭绞等问题。结果,在缝制中不易产生线扭绞引起 的断线。在面线盒2已安装于盒安装部3中的状态下,导线构件106A 与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向盒箱57内突出,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可 以于面线盒2内大致沿垂直方向往复移动。
在此如图19所示,于盒体60的线张力调节器收容部57c中线张 力调节器的下游侧,设有包括形成向下方缺口状的线导向部的面线加 压件180(以虚线示明),也可布置成通过将面线盒2安装到盒安装部 3中的动作,将从线张力调节器9延伸到其下游侧的面线24压向下方。 在这种情况形下,面线24与张力调节器9的轴件的接触部分增大,不 会使面线24不经意地脱落下,还能增多线张力调节弹簧135的面线24 的挑线量。在将面线盒2取下之际,也能将面线24从面线加压件180 上简单地解离。
如上所述,在把面线盒57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的状态下,能够一 边从线轴62供给面线24一边进行缝制。在为了变更面线24的颜色或 为了补充面线24,而在将面线盒2从盒安装部3中卸下时,可以用手 指将面线盒的下端上推而将其简单地取下。
面线盒2取下后,其中残留有从挑线杆25与线张力调节器9退 下的松弛的面线,为此可以用手指按压操作用钮94a将第二夹持部 73变换为松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将面线盒2内的松弛面线拉到外 部,卷绕到此盒的外周上,将面线24的线头部分暂时保持于线保持 部104或线保持部104A上。然后使操作用钮94复原,使第二夹持 部73成为闭合状态。
本实施形式的缝纫机1与面线盒2可取得下述效果。
1)由于线轴62收容于面线盒2内,通过更换面线盒2就可更换 线轴62,故面线24的更换变得简单。特别是,通过与面线盒2的安装 动作连动,就能使线自动地挂到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线张力调节器 9的线张力调节盘133与线张力调节弹簧135上,而得以非常简便地、 高效地进行挂线操作。由于与面线盒2的安装动作连动而启动自动穿 线机构10得以向针眼29a自动地穿线,穿线作业变得非常简单,可以 高效地迅速更换面线24。
前述美国专利NO.3749039公开的缝纫机中是由手动使主轴旋转 将挑线杆的挂线部保持于最下位置(线松弛位置)的状态下,由于在 将面线盒安装到盒安装部中的状态下,使第一与第二施加阻力部松 弛,于是当缝制开始挑线杆移动到最上位置(线张紧位置)时,不限 于从线轴引出面线,而有可能拉动针眼中的面线致其脱离开针眼。
通常,在缝纫机停机时是使针杆停止于最上位置,此时的挑线杆 也位于该最上位置附近的线张紧过程中的位置,但在上述美国专利 No.3749039中,于安装面线盒时需由手动操作将挑线杆切换到最下位 置,这种操作较繁琐。
与上述相对,本实施形式的缝纫机1与面线盒2中,当停止缝制 使针杆18停止于起针位置同时使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停止于紧线侧 位置的状态下,由于能不改变挑线杆25的位置,安装面线盒2,对挑 线杆25的挂线部26与线张力调节器9进行挂线,故可简便和高效地 进行面线盒2的安装和挂线操作。此外,由于能从上方直线移动的方 式将面线盒2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还能通过直线式地向上方移动将 安装状态下的面线盒2取下,于是面线盒2的装卸操作简单,可迅速 地更换面线盒2。
再有,面线盒2的盒箱57是透明的易于识别其内部线轴62的面 线颜色,这有便于面线24的更换或更换面线盒2本身。由于面线盒2 内部用于支承线轴62的支承壁63上形成了凹部65,通过把手指插入 此凹部65上推压线轴62的下端,就能从线轴保持部58简便地取下线 轴62。
2)由于在面线盒2内是将线轴62以其中心轴线置于纵向而保持 住,从线轴62朝上送出面线24,通过线路径59导引到线出口68,从 而可减小面线盒2的左右方向宽度。或者,使线轴62的中心轴线与从 线轴62输送出面线24的方向同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的往复移动方 向大致平行地将面线盒2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由此可以减小面线盒2 的左右方向宽度以及盒安装部3的左右方向宽度。
这样,由于面线盒2是近似于左右方向宽度小的纵长长方体的小 型件,所以能将盒安装部3设置于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的往复移动 区域与其左侧部位内也即臂头部内。结果,就能在与挑线杆25的挂线 部26的往复移动区域重叠的区域中形成盒安装部3,这有利于节省空 间。此外能与臂部6的内部机构不干扰地将盒安装部3尽量配置到后 方,由此在将面线盒2安装好的状态下,能不使面线盒2从臂部6的 前表面突出,不影响臂部6的外观,还可确保臂部6的前表面设计上 的自由度
3)在面线盒2内的线路径59的上游部中设有经常给面线24以通 过阻力的第一夹持部70,在已安装上面线盒2的状态下,由于将第一 夹持部70与线张力调节器9之间的面线24保持于张紧状态,因而能 防止捻线引起的线的扭绞,从而也防止了缝制中由于这种扭绞造成的 断线或拉挂线。
此外,于线出口68附近设有第二夹持部73,在面线盒2安装之前 或安装完之前给面线24以通过阻力,而由于第二夹持部73所给的通 过阻力比第一夹持部70的强,因而在面线盒2的处理过程中面线24 不会随意地送出。此外,在面线盒2安装时将面线挂到挑线杆25的挂 线部26以及线张力调节器9上时,能够可靠地从线轴62输送出面线。
对于面线盒2不安装的状态,可用手指操作上述操作用钮94a,松 释开第二夹持部73,就能自由地送出面线24。
在面线盒2安装完了之后,切换成以面线松释凸轮95按压操作用 钮94a松释开第二夹持部73的状态,于是在缝制中第二夹持部73的 通过阻力不会作用于面线24,从而能光滑地输送出面线24。
在从盒安装部3取下面线盒2之际,由于能将向盒箱57外延伸的 面线24卷绕到盒箱57的外表面上,就可非常方便地将此面线的端部 保持到线保持部104或104A上。
4)在面线盒2的顶部上设有第一导向部69和前后细长的开口部 77、78以及与它们平行面对的导销75的导线部,于是面线24能沿导 销75自由地移动且能从线轴62不受任何阻力按圆弧形式光滑地送 出,此外,能从设于面线盒2外部的线轴将面线从开口部77、78导入 面线盒2内,经其内部的线路径59引至线出口68供缝制用。于是当 取代针19安装两根针以两条面线进行缝制时,能从面线盒2内的线轴 62与面线盒2外的臂部6顶部上线轴保持部上所保持的线轴提供面线 进行缝制。
5)由于设有连动机构134,可随面线盒2的安装动作连动使线张 力调节器9处于松开状态,而在面线盒2安装后使线张力调节盘133 闭合,故能如上所述与面线盒2的安装动作连动地将面线挂到线张力 调节器9上。还由于在盒安装部3的下端侧部分设置此线张力调节器 9,故特别有利于与将面线盒2从上方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的动作连动 地将线挂到线张力调节器9上。
6)挑线杆机构8是特有的结构,特别适合与面线盒2的安装动作 连动地对挂线部26进行挂线。具体地说,设有沿挑线杆25的挂线部 26的移动轨迹的全长延伸的,形成弯曲状导线间隙108的导线构件 106A,从此导线间隙108的上端的导入口108a将面线24导入,而能 使面线挂到挂线部26上。于是,线导入口108a位于不会从挂线部26 的移动轨迹退向后方的位置,挑线杆25的挂线部26便停止于前述的 紧线侧的位置(对应于针杆18的起针停止位置的位置),而能与将面 线盒2安装到盒安装部3中的安装动作连动地对挂线部26进行挂线。
再有,导线间隙108延伸到挂线部26的移动轨迹的全长,而组成 导线构件106A的一对导线件106则可相对自由滑动地插入挑线杆25 的U形导向部25a内,因而在缝制时即使挑线杆25上下往复移动,面 线24也能由导线件106导引而不会从挂线部26脱落。
还由于后侧上的导线件106的上端部按可自由转动的方式铰接而 这对导线件106能由挑线杆25的U形导向部25a导引,因而这对导线 件106能由线状件之类易加工的低成本材料构成,同时此U形导向部 25a与这对导线件106之间几乎无滑动阻力的作用,因而基本上不会有 滑动声响。
工业实用性
能够提供一种可实现面线盒及缝纫机的盒安装部的小型化的且小 型操作性能好的带面线盒的缝纫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