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申请号 CN202111318758.6 申请日 2021-11-09 公开(公告)号 CN113969456B 公开(公告)日 2023-04-11
申请人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魏锋; 陈涛; 尹秀贺;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从外向内依次包括肌理层、上 衬垫 层、中空层、下衬垫层和平纹层,所述中空层连接所述上衬垫层和所述下衬垫层,所述上衬垫层和所述下衬垫层通过面底衬垫添纱组织完全被所述肌理层和平纹层 覆盖 ,所述肌理层采用包括珠地类、FEED小提花在内的组织结构形成净色或花式肌理效果;所述肌理层采用第一 纺纱 ,所述上衬垫层和所述下衬垫层采用第二纺纱,所述平纹层采用第三纺纱,所述中空层采用第四纺纱。该面料的表面/ 正面 具有净色或花式肌理效果,并且面料中空蓬松,挺阔有型;其纺织品耐日晒 色牢度 及纺织品pH值等指标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从外向内依次包括肌理层、上衬垫层、中空层、下衬垫层和平纹层,所述中空层连接所述上衬垫层和所述下衬垫层,所述上衬垫层完全被所述肌理层覆盖,所述下衬垫层完全被所述平纹层覆盖,所述肌理层采用珠地类组织结构形成净色或花式肌理效果;
所述肌理层采用第一纺纱,所述上衬垫层和所述下衬垫层采用第二纺纱,所述平纹层采用第三纺纱,所述中空层采用第四纺纱;
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是通过染纱工序,针织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处理工序制得的,所述针织织造工序采用24模织法,其中,上下盘织针对位排列,织针及三排列方式如下表所示:
其中,第1、3、7、9、13、15、19及21模穿第二纺纱,第2、8、14及20模穿第三纺纱,第4、10、
16及22模穿第一纺纱,第5、6、11、12、17、18、23、24模穿第四纺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纺纱为100%纱、棉粘纤、棉天丝、棉莫代尔或者棉涤混纺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纺纱包括化纤长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纺纱包括100%棉纱、棉粘纤、棉天丝、棉莫代尔或者棉涤混纺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纺纱包括化纤长丝。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纺纱的纱支为24至70英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纺纱的纱支为20至75D。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纺纱的纱支为24至70英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纺纱的纱支为20至150D。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
2
料的克重为230至600g/m。
11.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染纱工序,针织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处理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织造工序采用24模织法,其中,上下盘织针对位排列,织针及三角排列方式如下表所示:
其中,第1、3、7、9、13、15、19及21模穿第二纺纱,第2、8、14及20模穿第三纺纱,第4、10、
16及22模穿第一纺纱,第5、6、11、12、17、18、23及24模穿第四纺纱。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织造工序中控制机台转速为14‑18r/min,进纱张为8‑12cN,机台的筒口距为1.2‑3mm。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3、7、9、13、15、19、21模的纱长范围为8‑10cm/50N,第2、4、8、10、14、16、20、22模的纱长范围为13‑17cm/50N,第5、6、
11、12、17、18、23、24模的纱长范围为14‑17cm/50N。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整理处理工序包括对针织织造工序所得毛坯面料依次进行烧毛工艺、预定型工艺、酶洗工艺、染色工艺或洗工艺、脱水、烘干及定型工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毛工艺采用正面烧毛,速度为70‑100m/min。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型工艺为在预定型机上进行预定型,预定型温度为185‑205℃,机速为8‑35m/min,次数为1‑2次,幅宽为170‑190cm,超喂量为10‑40%。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洗工艺包括:按1:18‑40的浴比将预定型工艺后的面料布置于酶洗液中并在40‑60℃的温度条件下处理40‑80min;其中,所述酶洗液包含0.75‑2g/L的生物酶、0.5‑1.0g/L的醋酸钠和0.5‑1.0g/L的醋酸,溶剂为水。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工艺为在定型机上进行定型,定型温度为130‑170℃,机速为18‑20m/min,幅宽为160‑190cm,超喂量为10‑40%。
19.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作为秋冬季保暖面料的应用。
20.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作为运动、休闲或者商务面料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于衣着的舒适、健康性也越来越重视,传统的保暖针织面料多为空气层结构,空气层结构针织面料的中空感强、手感Q弹、挺阔、保型性强,保暖性能好,是运动、休闲、商务面料的首选。
[0003] 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层面料以平纹组织为主,但是其布面效果太过单一及大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下时尚人群追求个性、独立的要求。
[0004] 因此,提供一种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已经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以上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0007]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以上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作为秋冬季保暖面料或者作为运动、休闲或者商务面料的应用。
[0008]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其中,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从外向内依次包括肌理层、上衬垫层、中空层、下衬垫层和平纹层,所述中空层连接所述上衬垫层和所述下衬垫层,所述上衬垫层和所述下衬垫层通过面底衬垫添纱组织完全被所述肌理层和平纹层覆盖,所述肌理层采用包括珠地类、FEED小提花在内的组织结构形成净色或花式肌理效果;
[0009] 所述肌理层采用第一纺纱,所述上衬垫层和所述下衬垫层采用第二纺纱,所述平纹层采用第三纺纱,所述中空层采用第四纺纱。
[0010]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中空层具有双交叉互补连接结构。
[0011]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纺纱为100%纱、棉粘纤、棉天丝、棉莫代尔或者棉涤混纺纱。
[0012]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纺纱包括化纤长丝。
[0013]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三纺纱包括100%棉纱、棉粘纤、棉天丝、棉莫代尔或者棉涤混纺纱。
[0014]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四纺纱包括化纤长丝。
[0015]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纺纱的纱支为24至70英支。
[0016]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纺纱的纱支为20至75D。
[0017]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三纺纱的纱支为24至70英支。
[0018]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四纺纱的纱支为20至150D。
[0019]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珠地类组织结构为运动珠地组织结构。
[0020]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肌理空2
气层针织面料的克重为230至600g/m。
[0021]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染纱工序,针织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处理工序,其中,当所述肌理层采用珠地类组织结构时,所述针织织造工序采用24模织法,其中,上下盘织针对位排列,第1、7、13、19模,上盘穿第二纺纱全出针,压纱片辅助不成圈;第2、8、14、20模,上盘穿第三纺纱成圈出针,与上一模,即第1、7、13、19模以面底衬垫添纱结构一起成圈;第3、15模,下盘穿第二纺纱全出针,压纱片辅助不成圈;第4、16模,下盘穿第一纺纱成圈出针,与上一模,即第3、15模以面底衬垫添纱结构一起成圈;第5、6、11、12、17、18、23、24模,上下盘穿第四纺纱编织1隔1集圈或满针集圈;
第9、21模,下盘穿第二纺纱全出针,压纱片辅助不成圈;第10、22模,下盘穿第一纺纱成圈加集圈出针,与上一模,即第9、21模以面底衬垫添纱结构一起成圈;
[0022] 或者,当所述肌理层采用FEED小提花组织结构时,所述针织织造工序采用24模织法,其中,上下盘织针对位排列,第1、7、13、19模,上盘穿第二纺纱全出针,压纱片辅助不成圈;第2、8、14、20模,上盘穿第三纺纱成圈出针,与上一模,即第1、7、13、19模以面底衬垫添纱结构一起成圈;第3、9、15、21模,下盘穿第二纺纱全出针,压纱片辅助不成圈;第4、10、16、22模,下盘穿第一纺纱成圈加浮线组合出针,与上一模,即第3、9、15、21模以面底衬垫添纱结构一起成圈;第5、6、11、12、17、18、23、24模,上下盘穿第四纺纱编织1隔1集圈或满针集圈。
[0023]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制作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针织织造工序中控制机台转速为14‑18r/min,进纱张为8‑12cN,机台的筒口距为1.2‑3mm。
[0024]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制作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第1、3、7、9、13、15、19、21模的纱长范围为8‑10cm,第2、4、8、10、14、16、20、22模的纱长范围为13‑17cm,第5、6、11、12、17、18、23、24模的纱长范围为14‑17cm。
[0025]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制作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后整理处理工序包括对针织织造工序所得毛坯面料依次进行烧毛工艺、预定型工艺、酶洗工艺、染色工艺或洗工艺、脱水、烘干及定型工艺。
[0026]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制作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烧毛工艺采用正面烧毛,速度为70‑100m/min。
[0027]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制作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定型工艺为在预定型机上进行预定型,预定型温度为185‑205℃,机速为8‑35m/min,次数为1‑2次,幅宽为170‑190cm,超喂量为10‑40%。
[0028]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制作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酶洗工艺包括:按1:18‑40的浴比将预定型工艺后的面料布置于酶洗液中并在40‑60℃的温度条件下处理40‑
80min;其中,所述酶洗液包含0.75‑2g/L的生物酶、0.5‑1.0g/L的醋酸钠和0.5‑1.0g/L的醋酸,溶剂为水,酶洗液中生物酶、醋酸钠及醋酸的浓度均以溶剂水的总体积为基准计算得到。
[0029]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制作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定型工艺为在定型机上进行定型,定型温度为130‑170℃,机速为18‑20m/min,幅宽为160‑190cm,超喂量为10‑40%。
[0030] 作为本发明以上所述制作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染纱工序采用常规染色工艺染色纱;采用常规染色或洗水工艺对酶洗后的面料进行染色或洗水;脱水,烘干也均为本领域常规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合理控制染纱工序、染色或洗水工艺、脱水及烘干的操作以及所用工艺参数,只要保证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可。
[0031]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作为秋冬季保暖面料的应用。
[0032]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作为运动、休闲或者商务面料的应用。
[0033] 本发明所提供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表面/正面具有净色或花式肌理效果,并且面料中空蓬松,挺阔有型;而且该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会使整件衣服看上去更加完整,有细节感,富有层次,可充分展示服装鲜明的个性特征,使服装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传达出服装的时尚与本质美;此外,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纺织品耐日晒色牢度、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纺织品耐水渍色牢度、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尺寸稳定性、甲含量及纺织品pH值等指标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附图说明
[003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针织织造工序的上机组织图。
[003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线圈结构图。
[0038] 主要附图标号说明:
[0039] 1、肌理层;
[0040] 2‑1、上衬垫层;
[0041] 3、中空层;
[0042] 2‑2、下衬垫层;
[0043] 4、平纹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以下限和上限的形式给出。可以分别为一个或多个下限,和一个或多个上限。给定的范围是通过选定一个下限和一个上限进行限定的。选定的下限和上限限定了特别范围的边界。所有以这种方式进行限定的范围是可组合的,即任何下限可以与任何上限组合形成一个范围。例如,针对特定参数列出了60‑120和80‑110的范围,理解为60‑110和80‑120的范围也是可以预料到的。此外,如果列出的最小范围值为1和2,列出的最大范围值为3,4和5,则下面的范围可全部预料到:1‑3、1‑4、1‑5、2‑3、2‑4和2‑5。
[0045] 在本发明中,除非有其他说明,数值范围“a‑b”表示a到b之间的任意实数组合的缩略表示,其中a和b都是实数。例如数值范围“0‑5”表示本发明中已经全部列出了“0‑5”之间的全部实数,“0‑5”只是这些数值组合的缩略表示。
[0046] 在本发明中,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发明所提到的所有实施方式以及优选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0047] 在本发明中,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发明所提到的所有技术特征以及优选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0048] 本发明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49] 在本发明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0050]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表、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51] 实施例1
[005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其是通过包括如下具体步骤的制作方法制得:
[0053] 纱前处理→针织织造工序→验布(开幅打卷)→备布→烧毛→预定型(1次)→酶洗→染色(匹染)或洗水(纱染)→脱水→摆布→烘干→中检→定型(过软油)→后检;
[0054] 其中,所述针织织造工序采用24模织法,上机组织图如图1所示,其中,上下盘织针对位排列,第1、7、13、19模,上盘穿第二纺纱全出针,压纱片辅助不成圈;第2、8、14、20模,上盘穿第三纺纱成圈出针,与上一模,即第1、7、13、19模以面底衬垫添纱结构一起成圈;第3、15模,下盘穿第二纺纱全出针,压纱片辅助不成圈;第4、16模,下盘穿第一纺纱成圈出针,与上一模,即第3、15模以面底衬垫添纱结构一起成圈;第5、6、11、12、17、18、23、24模,上下盘穿第四纺纱编织1隔1集圈或满针集圈;第9、21模,下盘穿第二纺纱全出针,压纱片辅助不成圈;第10、22模,下盘穿第一纺纱成圈加集圈出针,与上一模,即第9、21模以面底衬垫添纱结构一起成圈;
[0055] 其中,所述第一纺纱为40S/1的100%棉纱,所述第二纺纱为30D/12F DTY涤纶长丝,所述第三纺纱为40S/1的100%棉纱,所述第四纺纱为75D/24F[S]DTY涤纶长丝;
[0056] 其中,第1、3、7、9、13、15、19、21模的纱长均为9cm,第2、4、8、10、14、16、20、22模的纱长均为14.7cm,第5、6、11、12、17、18、23、24模的纱长均为15.8cm;
[0057] 其中,所述针织织造工序中所用机号为18G‑24G双面罗纹机,织造时所用的针织设备包括配有积极送纱装置的FEED机,并且针织织造工序中控制机台转速为18r/min,进纱张力为10cN,机台的筒口距为2mm,针筒型号如下表1所示;
[0058] 表1
[0059]
[0060]
[0061] 其中,所述烧毛采用正面烧毛,速度为70m/min;
[0062] 其中,所述预定型为在预定型机上进行预定型,预定型温度为195℃,机速为10m/min,次数为1次,幅宽为170cm,超喂量为35%;
[0063] 其中,所述酶洗工艺包括:用具有表2所示组成的酶洗液(其pH值为5.5)对预定型后所得到的面料进行生物酶整理,整理所用的浴比为1:25,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60min;
[0064] 表2
[0065] 成分 浓度醋酸钠NaAc 0.5g/L
醋酸HAc 0.5g/L
CELLUSOFT CR50*CX45’PROG 0120(B) 0.75‑2g/L
[0066] 其中,所述定型为在定型机上进行定型,定型温度为130℃,机速为18m/min,幅宽为168cm,超喂量为35%,JSS软油:25g/L,渗透剂(脂肪醇聚乙烯):2g/L;
[0067] 另,染色工艺或洗水工艺、脱水、烘干均采用本领域常规操作及常规工艺参数进行。
[0068] 本实施例所制作得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其线圈结构图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所述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从外向内依次包括肌理层1、上衬垫层2‑1、中空层3、下衬垫层2‑2和平纹层4,所述中空层3连接所述上衬垫层2‑1和所述下衬垫层2‑2,所述上衬垫层2‑1和所述下衬垫层2‑2通过面底衬垫添纱组织完全被所述肌理层1和平纹层4覆盖,所述肌理层1采用珠地组织结构形成匹染净色或色织花式肌理效果;
[0069] 所述肌理层1采用第一纺纱,所述上衬垫层2‑1和所述下衬垫层2‑2采用第二纺纱,所述平纹层4采用第三纺纱,所述中空层3采用第四纺纱;
[0070] 所述中空层3具有双交叉互补连接结构。
[0071] 实施例2
[007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其是通过包括如下具体步骤的制作方法制得:
[0073] 纱前处理→针织织造工序→验布(开幅打卷)→备布→烧毛→预定型(1次)→酶洗→染色(匹染)或洗水(纱染)→脱水→摆布→烘干→中检→定型(过软油)→后检;
[0074] 其中,所述针织织造工序采用24模织法,其中,上下盘织针对位排列,第1、7、13、19模,上盘穿第二纺纱全出针,压纱片辅助不成圈;第2、8、14、20模,上盘穿第三纺纱成圈出针,与上一模,即第1、7、13、19模以面底衬垫添纱结构一起成圈;第3、9、15、21模,下盘穿第二纺纱全出针,压纱片辅助不成圈;第4、10、16、22模,下盘穿第一纺纱成圈加浮线组合出针,与上一模,即第3、9、15、21模以面底衬垫添纱结构一起成圈;第5、6、11、12、17、18、23、24模,上下盘穿第四纺纱编织1隔1集圈或满针集圈;
[0075] 其中,所述第一纺纱为40S/1的100%棉纱,所述第二纺纱为30D/12F DTY涤纶长丝,所述第三纺纱为40S/1的100%棉纱,所述第四纺纱为75D/24F[S]DTY涤纶长丝;
[0076] 其中,第1、3、7、9、13、15、19、21模的纱长均为9cm,第2、4、8、10、14、16、20、22模的纱长均为14.7cm,第5、6、11、12、17、18、23、24模的纱长均为15.8cm;
[0077] 其中,所述针织织造工序中所用机号为18G‑24G双面罗纹机,织造时所用的针织设备包括配有积极送纱装置的FEED机,并且针织织造工序中控制机台转速为18r/min,进纱张力为10cN,机台的筒口距为2mm,针筒型号如上表1所示;
[0078] 其中,所述烧毛采用正面烧毛,速度为70m/min;
[0079] 其中,所述预定型为在预定型机上进行预定型,预定型温度为195℃,机速为10m/min,次数为1次,幅宽为170cm,超喂量为35%;
[0080] 其中,所述酶洗工艺包括:用具有如上表2所示组成的酶洗液(其pH值为5.5)对预定型后所得到的面料进行生物酶整理,整理所用的浴比为1:25,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60min;
[0081] 其中,所述定型为在定型机上进行定型,定型温度为130℃,机速为18m/min,幅宽为168cm,超喂量为35%,JSS软油:25g/L,渗透剂(脂肪醇聚氧乙烯):2g/L;
[0082] 另,染色工艺或洗水工艺、脱水、烘干均采用本领域常规操作及常规工艺参数进行。
[0083] 本实施例所制作得到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从外向内依次包括肌理层、上衬垫层、中空层、下衬垫层和平纹层,所述中空层连接所述上衬垫层和所述下衬垫层,所述上衬垫层和所述下衬垫层通过面底衬垫添纱组织完全被所述肌理层和平纹层覆盖,所述肌理层采用FEED小提花组织结构形成匹染净色或色织花式肌理效果;
[0084] 所述肌理层采用第一纺纱,所述上衬垫层和所述下衬垫层采用第二纺纱,所述平纹层采用第三纺纱,所述中空层采用第四纺纱;
[0085] 所述中空层具有双交叉互补连接结构。
[0086] 测试例1
[0087] 本测试例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对实施例1提供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纺织品耐日晒色牢度、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纺织品耐水渍色牢度、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尺寸稳定性、甲醛含量及纺织品pH值等指标进行测试,其中,所参照的相关国家标准、指标要求以及所得测试结果均如下表3所示。
[0088] 表3
[0089]
[0090]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纺织品耐日晒色牢度、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纺织品耐水渍色牢度、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尺寸稳定性、甲醛含量及纺织品pH值等指标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另外,其表面/正面采用包括珠地类、FEED小提花在内的组织结构从而具有净色或花式肌理效果,并且面料中空蓬松,挺阔有型。
[0091] 测试例2
[0092] 本测试例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对实施例1提供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的保温率进行了测试,所得到的测试结果如下表4所示。
[0093] 表4
[0094]测试项目 参照标准 技术要求 测试结果
保温率(%) GB/T 35762‑2017平板法 ≥33 42.2
[0095] 从以上表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具有较高的保温率,表明其是一种优异的保暖面料,可以将其作为秋冬季保暖面料。
[009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发明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发明之间、技术发明与技术发明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