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织造 / 开口机构;纹板或纹链;纹板冲孔;花型设计 / 用于织机的综片和装有此类综片的线束

用于织机的综片和装有此类综片的线束

申请号 CN202011521532.1 申请日 2020-12-21 公开(公告)号 CN113005594A 公开(公告)日 2021-06-22
申请人 史陶比尔里昂公司; 发明人 米歇尔·赫尔曼; 亚历克西斯·伯特;
摘要 用于织机的综片和装有此类综片的 线束 ,综片包括综眼至少一根线股和由 固化 树脂 制成的组装构件。组装构件位于一对由布置在综眼中的壳体和布置在线股中的壳体形成的壳体中。壳体位于重叠界面的两侧,一直穿过布置有壳体的线股或综眼。贯穿壳体相对于重叠界面 定位 在第一横侧上。第一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孔口。孔口具有闭合轮廓且一直穿过第一部分。闭合轮廓的一部分在面对部分外沿横轴由综眼和线股之间的第二部分的实心部分限定,及在面对部分外由第二部分属于一对壳体的壳体限定。通道区域由轮廓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外围边缘的一部分界定。外围边缘相对于重叠界面(IR)位于第二横侧上。通道区域由贴着外围边缘的一部分延伸的固化树脂穿过。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引导织机(M)的经纱的综片(1),所述综片沿纵轴(X1)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
综眼(2),所述综眼具有用于使所述经纱通过的孔眼(22);
综片体(10),所述综片体具有沿所述纵轴延伸的至少一个线股(4);以及
位于所述综眼和所述线股之间的至少一个组装构件(82,84),所述组装构件由固化树脂制成并位于一对壳体(32+62,32+64;34+62,32+68)中,成对壳体由布置在所述综眼中的壳体(32;32,34)和布置在所述线股中的壳体(62,64;62,68)形成;
所述成对壳体中的壳体沿平行于轴(Z1)的方向彼此面对,所述轴(Z1)横向于所述纵轴;
所述成对壳体中的壳体位于重叠界面(IR)的两侧,所述综眼和所述线股沿所述横轴(Z1)在所述重叠界面处重叠;
所述成对壳体(32+62,32+64;34+62,32+68)中的一个壳体(32;62,68)沿所述横轴一直穿过布置有所述壳体的所述线股或所述孔眼,并且相对于所述重叠界面(IR)位于第一横向侧(CT1)上,
来自所述综眼和所述线股的第一部分(2;4)设置有至少一个孔口(32;64,68),所述孔口具有闭合轮廓(323+325+327+329;642,685)并且沿所述横轴(Z1)一直穿过所述第一部分,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闭合轮廓(323+325+327+329;642,685)的至少一部分(323;642,686)在所述面对部分外,沿所述横轴(Z1)由所述综眼和所述线股之间的第二部分的实心部分(48;26)限定,以及同样在所述面对部分外,沿所述横轴由所述第二部分的属于成对壳体中的壳体(62,
64;32,34)限定;
通过以下界定通过区域(ZP;ZP1,ZP2,ZP3):
所述第一部分(2;4)的贯通孔口(32;64,68)的轮廓(323+325+327+329;642,685)的部分(323;642,686);以及
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围边缘(484;38)的部分(4842;39,382),所述部分相对于所述重叠界面位于第二横向侧(CT2)上;
所述通过区域由固化树脂(90;90,92,94)穿过,其中,所述固化树脂紧贴着界定所述通过区域的外围边缘部分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壳体的贯通壳体(32,324;68)还形成了所述第一部分(2;4)的贯通孔口,所述贯通孔口界定了所述通过区域(ZP;ZP2,ZP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壳体(32)由两对壳体(32+62,32+
64)共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壳体(32)由至少近侧前止挡表面(323)、远侧后止挡表面(325)、中间后止挡表面(327)和中间前止挡表面(329)界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综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2;4)上,所述贯通孔口(32;64,68)沿所述横轴(Z1)面向所述第二部分(4;2)的外围边缘(484,38)部分(4842;39,382),并且所述贯通孔口(32;64,68)界定了所述通过区域(ZP;ZP1,ZP2,ZP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2;4)的贯通孔口(32;64,
68)沿所述横轴(Z1)面向所述第二部分(4;2)的远侧纵向端(46;39)。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综片,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通过区域(ZP;ZP1,ZP2,ZP3)的所述固化树脂从所述第一部分(2;4)的外表面(S44,S66;S44,56)延伸直到所述第二部分(4;2)的横向外表面(28,29),所述外表面相对于所述重叠界面(IR)位于同一横向侧(CT1,CT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S44,S66)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纵轴(X1)朝向所述通过区域(ZP;ZP1,ZP2,ZP3)倾斜(α,β)。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综片,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通过区域(ZP,ZP1,ZP2,ZP3)的所述固化树脂延伸以与所述第二部分(4;2)的外围边缘(484;38)的另一部分(4844;384)接触,所述另一部分沿所述横轴(Z1)面向所述第一部分(2;4)的实心部分(26;
48)。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综片,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通过区域(ZP,ZP1,ZP2,ZP3)的所述固化树脂(90;90,92,94)与所述组装构件(82,84)成一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综眼(2)和/或所述线股(4)的与所述树脂接触的至少一个外表面(28,29,56)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树脂扩散的凹口(30,31)。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4)的纵向端部(48)没有侧壁,并且
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横轴(Z1)在单个重叠界面(IR)处与所述纵向端部(48)重叠,并且,
所述成对壳体中的贯通壳体(32)布置在所述综眼和所述线股之间的第一部分(2)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是所述综眼(2),并且所述第二部分是所述线股(4)。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综眼(2)的纵向突片(24)容纳在所述线股(4)的近侧腔(44)中,所述近侧腔(44)限定在底部(442)、顶板(444)和两个侧壁(446)之间;并且,
在所述线股中布置有两个孔(52,54),每个孔通向所述线股的近侧腔并且位于所述线股的外表面(56)上;并且,
所述纵向突片的自由端(242)沿所述纵轴(X1)相对于所述两个孔偏移,同时比所述两个孔更靠近所述近侧腔的嘴部。
15.一种提花织机(M)的线束(H),所述提花织机配备有多个用于经纱的导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综片(1)中的至少一个是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综片。

说明书全文

用于织机的综片和装有此类综片的线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引导织机的经纱的综片以及用于配备有这种综片的提花织机的线束。

背景技术

[0002]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是使用综片在织机上形成梭口。每个综片均包括用于使一根或多根经纱通过的综眼,并且能够使一根或多根经纱竖直移动以形成供纬纱通过的梭口。这样的综片以高密度彼此相邻地安装在织机上,这导致综片和穿过相邻综片的综眼的经纱之间产生摩擦。
[0003] 从EP‑A‑3,009,544中已知从包括至少一根线股的综片体和包括孔眼的综眼制造综片。综片体和综眼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壳体。这些壳体沿相同的横轴彼此相对地延伸,从而一起形成一对壳体。由固化树脂制成的组装构件位于这对壳体中。该树脂组装构件确保了在综眼和综片体之间的纵向连接的良好传递,例如铆钉。这种综片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
[0004] 但是,综片体的一根线股和综眼重叠,这在线股和综眼之间产生了突变的过渡区域。这些过渡区域和由组装构件形成的铆钉的头部可在编织期间构成与综片相邻的经纱的钩挂凸纹。因此,这导致经纱在配备有这种综片的织机中断裂或损坏的险。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更特别地旨在通过提出一种用于织机的综片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该综片,编织过程中相邻经纱的钩挂风险被大大降低,甚至消除。
[0006]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引导织机的经纱的综片。该综片沿纵轴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具有用于使经纱通过的综眼的综眼、具有至少一个沿纵轴延伸的线股的综片体以及在综眼和线股之间的至少一个组装构件。该组装构件由固化树脂制成,并且位于一对壳体中。该对壳体由布置在综眼中的壳体和布置在线股中的壳体形成。成对壳体中的壳体沿平行于横向于纵轴的轴的方向彼此面向,并位于重叠界面的两侧。综眼和线股在该重叠界面处沿横轴重叠。该对壳体中的一个壳体沿横轴一直穿过布置有该壳体的线股或综眼,并且相对于重叠界面位于第一横侧上。综眼和线股中的第一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孔口。该孔口具有闭合轮廓并且沿横轴一直穿过第一部分。根据本发明,闭合轮廓的至少一部分在面对部分外沿横轴由综眼和线股之间的第二部分的实心部分限定,以及同样在面对部分外沿横轴由第二部分的属于一对壳体的壳体限定。此外,通过以下界定通道区域:
[0007] 第一部分的贯通孔口的轮廓的部分;以及
[0008] 第二部分的外围边缘的一部分,该部分相对于重叠界面位于第二横侧上。
[0009] 最后,通道区域由固化树脂穿过。该固化树脂抵靠在限定通道区域的外围边缘的一部分上延伸。
[0010] 由于本发明,通道区域有助于在综片的外表面附近尚未固化的树脂的扩散。特别地,树脂只能沉积在由综眼和线股形成的组件的单个横侧上,并且可以分布在第二部分的外围边缘处、分布在综片的相对横侧上并且分布在重叠界面的另一侧上。当在上使用综片时,特别是在提花线束中使用综片时,这使得可以包封综眼和/或线股的会构成相邻经纱的钩挂凸纹的那一部分。因此减少了钩挂风险,而不会妨碍填充形成有组装构件的成对壳体。
[0011]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但可选的方面,这种综片可以结合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以任何技术上允许的组合考虑:
[0012] 成对壳体中的贯通壳体还形成了第一部分的贯通孔口,该贯通孔口界定了通道区域。
[0013] 贯通壳体由两对壳体共用。
[0014] 贯通壳体由至少近侧前止挡表面、远侧后止挡表面、中间后止挡表面和中间前止挡表面界定。
[0015] 在第一部分上,通孔沿横轴面向第二部分的外围边缘的一部分,该部分界定了通道区域。
[0016] 第一部分的贯通孔口沿横轴面向第二部分的远侧纵向端。
[0017] 穿过通道区域的固化树脂从第一部分的外表面延伸直至第二部分的外横面,这些外表面相对于重叠界面位于相同的横侧。
[0018] 这些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纵轴朝向通道区域倾斜。
[0019] 穿过通道区域的固化树脂与第二部分的外围边缘的另一部分接触延伸,该另一部分沿横轴面向第一部分的实心部分。
[0020] 穿过通道区域的固化树脂与组装构件成一体。
[0021] 综眼和/或线股的与树脂接触的至少一个外表面包括用于限制树脂扩散的凹口。
[0022] 第二部分的纵向端部没有侧壁,而第一部分沿横轴在单个重叠界面处与纵向端重叠,并且成对壳体中的贯通壳体布置在综眼和线股之间的第一部分中。
[0023] 第一部分是综眼,第二部分是线股。
[0024] 在线股的近侧腔中容纳综眼的纵向突片。该近侧腔在底部、顶板和两个侧壁之间限定。两个孔布置在线股中,并且都通向近侧腔并在线股的外表面上。纵向突片的自由端相对于这两个孔沿纵轴偏移,同时比这两个孔更靠近近侧腔的嘴部。
[0025]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提花织机的线束,该织机配备有多个用于经纱的引导综片。该线束的特征在于,这些引导综片中的至少一个是如上所述的综片。
[0026] 与已知的线束相比,这种线束在提花织机上工作时钩挂经纱的风险较小。附图说明
[0027] 根据以下对综片的两个实施例和根据其原理的织机的线束的一个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更加清楚地显现,所述描述仅作为示例提供并且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0028]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引导提花织机的经纱的综片的正视图;
[0029] 图2是从与图1所示的相反的一侧看去的图1的综片的综眼的放大图。
[0030] 图3是图1的综片的线股的一端的从两个不同度放大的立体图。
[0031] 图4是图1中的细节IV的放大图;
[0032] 图5是在树脂的放置和固化之后的相同细节的视图;
[0033] 图6是从综片的相对侧观察的与图4和图5所示的综片相同的部分的视图;
[0034] 图7是从图6的侧面观察的综片的相同部分在树脂固化之后的视图;
[0035] 图8是沿图4中的线VIII‑VIII的部分细节图;图4和6中综片的观看方向分别用箭头IV和VI表示。
[0036] 图9是沿图5中的线IX‑IX的部分细节图;图5和7中综片的观看方向分别用箭头V和VII表示。
[0037]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综片的类似于图4的视图。
[0038] 图11是从综片的相对侧看去的综片与图10所示相同部分的视图;因此,图11是图10综片的类似于图6的视图。
[0039] 图12是树脂固化后沿图11的XII‑XII线的放大剖视图;图10和11中综片的观看方向分别用箭头X和XI表示;图12与图9相当;
[0040] 图13是树脂固化后沿图11中的线XIII‑XIII的放大剖视图。
[0041]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提花织机的示意图,该织机结合了图1至图13所示的综片之一和根据本发明的线束。
[0042] 图14所示的提花织机M配备有提花机构102。该提花机构102命令多个钩104。钩的下端与多个弓形件106相关联。每个弓形件106a的下端106a连接到经纱的引导综片1的上端1a。每个综片1都受到复位弹簧108的作用。该复位弹簧108通过杆112固定到紧固梁110。该梁110固定到织机M的框架上。各种弓形件106分布在织机M的宽度上,同时穿过设置在精梳机板114中的孔。元件1和106至114形成线束H。该线束H属于织机M并且由提花机构102命令。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图1至图9示出了织机M上的线束H的经纱的引导综片1的第一实施例。
[0044] 引导综片1沿纵轴X1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并包括综片体10和综眼2。综片体10包括沿轴X1位于综眼2的两侧的两根分开的线股4。
[0045] 附图标记Y1和Z1表示综片1的两个垂直于轴X1的轴。轴Y1沿综眼2的宽度延伸,而轴Z1沿综眼2的厚度延伸。轴Y1构成综片1的横轴,而轴Z1构成横轴。
[0046] 综片体10的每一端具有分别与弓形件106或弹簧108配合设置的钩挂装置11A或11B。在综片体10的第一端,该第一端对应于综片的上端1a并且对应于与线股4的与综眼4相对的一端,钩挂装置11A包括形成用于使弓形件106通过和卡住的开口14的端件12以及围绕线股4安装的管16。管16可以沿轴X1平移。钩挂装置11A优选地根据EP‑B‑1,741,815的教导。
在综片体10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上,该第二端对应于综片的下端1b并且对应于线股4的与综眼4相对的一端,连接装置11B包括外螺纹18。外螺纹18旨在被拧入弹簧108和滑动阻尼器19中。
[0047] 除了在钩挂装置11A和11B处之外,线股4彼此相同。
[0048] 综眼2由优选由不锈制成的单厚度金属板形成。它沿纵轴X2延伸。附图标记Y2表示综眼2的宽度沿其延伸的横轴。附图标记Z2表示该综眼的厚度沿其延伸的横轴。在综片1的组装构造中,轴X2、Y2和Z2分别与轴X1、Y1和Z1组合。
[0049] 综眼2包括中央部分20。中央部分20具有通过抛光而变圆的侧边21,并且通过圆边限定了用于使经纱通过的孔眼22。该孔眼22沿轴Z2一直穿过综眼2。轴X2、Y2和Z2在孔眼22的中心处并发。孔眼22在综眼2的主平面中为矩形。该主平面是中央部分20的中间平面并且包含轴X2和Y2。
[0050] 综眼2还包括两个纵向突片24。纵向突片24在其两个相对的纵向端沿轴X2延伸。突片24各自具有相对于中央部分20的宽度减小的宽度。在中央部分20和突片24之间,沿轴Y2测量的综眼的宽度减小,逐渐靠近突片24。中央部分20的边21通过圆弧形边缘25延伸。圆弧形边缘25在中央部分20和突片24之间界定了它们之间的过渡区域26。
[0051] 附图标记28和29分别表示综眼2的平行于轴X2和Y2的外横面。在图1、4和5中示出了横面28,而在图2、6和7中示出了横面29。
[0052] 在每个横面28和29上,在中央部分20和过渡区域26之一之间的接合处,沿轴X2布置有凹口30。因此,沿轴X2在孔眼22的两侧,在横面28上设置有两个凹口30,并且在横面29上设置有两个凹口30。凹口30沿轴X2在同一平上设置在侧面28和29上。因此,如图8所示,设置在横面28和29上的凹口30沿轴X2对准。每个凹口30是通过对综眼2进行冷打而获得的。这种冷打操作优选地在切割该综眼2的同时进行。在该切割过程中形成了边21、孔眼22和边缘25。每个凹口30优选地具有约0.05mm的深度和三角形或半圆形的横部分。
[0053] 每个凹口30在垂直于轴Z2并且平行于轴Y2的平面中延伸。附图标记l30表示平行于轴Y2测量的凹口30的长度。附图标记l2表示平行于同一轴Y2测量的综眼2的宽度。l30与l2之比优选在0.6至0.95之间,优选值等于0.8。换句话说,每个凹口30在综眼2的宽度l2的60%至95%上延伸,优选地在该宽度的约80%上延伸。由于它们没有延伸到边21和边缘25,因此边不会显著降低综眼2的机械强度。
[0054] 在每个过渡区域26中布置有细长壳体32。该细长壳体32构成了综眼2的孔口。综眼2在横面28和29之间(即平行于轴Z2)一直穿过该细长壳体32。该细长壳体32的最大尺寸沿纵轴X2延伸。
[0055] 每个细长壳体32包括沿轴X2彼此连通的第一凸角322和第二凸角324。因此,每个壳体32通常是钥匙孔形的。在综片1的制造结束时,如从以下说明中得出的,在凸角322和324中均容纳一定量的固化树脂。
[0056] 细长壳体32相对于包含轴Y2和Z2的平面彼此对称。此外,每个细长壳体32相对于包含轴X2和Z2的平面对称。
[0057] 每个壳体32由闭合轮廓限定。该闭合轮廓在综眼2的厚度中限定了多个止挡表面。这些止挡表面朝向综眼的纵向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定向,即:
[0058] 近侧前止挡面323,以轴X2为中心并且在综眼22的一侧界定细长壳体32,[0059] 远侧后止挡表面325,也以轴X2为中心并且在相邻的纵向突片24的一侧界定壳体32,
[0060] 两个中间后止挡表面327,位于轴X2两侧,以及
[0061] 四个中间前止挡表面329,沿轴X2在轴X2的两侧上两两分布并且在中间后止挡表面327的两侧两两分布。
[0062] 止挡表面323和329各自形成壳体32的轮廓的部分,并且朝向相邻突片24的自由纵向端242定向。止挡表面325和327也各自形成壳体32的轮廓的部分并且朝向孔眼22定向。中间后止挡表面327在两个中间前止挡表面329之间沿轴X2延伸。中间后止挡表面327限定了细长壳体32的尺寸沿轴Y2在两个凸角322和324之间变窄。
[0063] 附图标记L32表示平行于轴X2测量的细长壳体32的长度。
[0064] 每根线股4由合成材料制成,更具体地由塑料材料制成。例如,该塑料材料可以是具有或不具有添加剂的注塑聚酰胺6.6。
[0065] 附图标记42表示线股4的与钩挂装置11A或11B相对的端部部分。线股通过该端部部分固定到综眼2。在图3中以立体图并且以两个不同角度示出了该端部部分42。
[0066] 每根线股4沿纵轴X4延伸。限定了两个轴Y4和Z4,它们垂直于轴X4并且彼此垂直。在综片1的组装构造中,轴X4、Y4和Z4分别与轴X1、Y1和Z1组合。
[0067] 每根线股在其端部部分42处具有近侧腔44。该近侧腔44限定在底部442、顶板444和两个侧壁446之间。在该示例中,界定了近侧腔44的底部442的平坦表面S442与轴X4和Y4平行,与也在其相对侧上界定了该近侧腔的顶板444的下表面S444类似。侧壁446的内表面S446又大致平行于轴X4和Z4。表面S442通过线股4形成综眼2的重叠面,如从下面的说明中得出的。
[0068] 底部442通过板48形式的纵向端部朝着线股4的远侧纵向端46延伸。该纵向端部可以被认为是界定了没有顶板和侧壁的远侧腔。板48是平面的。限定板48的平坦表面S48。该平坦表面S48平行于轴X4和Y4,并且位于底部442的表面S442的延伸部中。表面S48通过线股4构成综眼2的重叠面,如从下面的说明中得出的。
[0069] 附图标记S4表示表面S442和S48的汇合。表面S4的这种汇合在图3的上部中通过线股4的端部部分42中的阴影线区域来标识。如从以下说明中所见,表面S4的这种汇合构成了布置在线股4上的综眼2的整体重叠面。
[0070] 附图标记484表示板48的外围边缘。该边缘484是圆角的。远侧纵向端46形成在边缘484和轴X4的相交处。
[0071] 在板48的一侧,顶板444和壁446的端部形成表面S44。该表面S44在远侧纵向端46的一侧围绕近侧腔44的嘴部,并朝着该远侧纵向端46的板48倾斜。附图标记α表示表面S44在图8的平面中相对于轴X4朝向纵向端46的会聚角,这是在线股4的实心部分中考虑的。如图8所示,该会聚角的值在15°至45°之间,优选等于30°。
[0072] 两个圆形孔52和54分别设置在底部442和顶板444中,并且向上延伸至线股4的外周表面56。孔52和54沿轴X4对准。它们各自沿垂直于轴X4(在该示例中平行于轴Z4)的轴A52或A54延伸,这不是必须的。轴A52和A54优选地被组合。孔52和54有利地都是截头圆锥形的并且从轴X4向外张开,即朝向外周表面56张开。
[0073] 孔52和54都通向近侧腔44。它们在靠近该近侧腔的端壁449附近与外部连接。该端壁449沿轴X4与该近侧腔的嘴部以及线股4的远侧纵向端46相对。
[0074] 在外侧,孔52通向细长锪孔58。该细长锪孔58的最大尺寸平行于轴X4。孔54又通向另一个锪孔60。该另一个锪孔60与锪孔58在直径上相对,并且具有平行于轴X4的轴向长度。该轴向长度小于锪孔58的轴向长度。
[0075] 如图8所示,在壁449与孔52进入腔44的出口之间沿轴X4设置有轴向偏移d4。实际上,该轴向偏移的值在0.1到0.5mm之间,优选为0.15mm的量级。在端壁449和腔44中的孔54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相同数量级的轴向偏移。
[0076] 板48被两个圆形孔口62和64刺穿。圆形孔口62和64沿轴Z4在其表面S48和布置在外周表面56上的锪孔66之间一直穿过板48。两个孔口62和64沿轴X4偏移。孔口62比孔口64更靠近远侧纵向端46。因此,孔口62可以被限定为“远侧”,而孔口64可以被限定为“近侧”。
[0077] 锪孔66的底表面S66是线股4的外周表面56的一部分,并且在靠近远侧纵向端46时朝向轴X4会聚。换句话说,底表面S66相对于轴X4倾斜并向远侧纵向端46和轴X4倾斜。附图标记β表示底表面S66在图8的平面中相对于轴X4朝着纵向端46的会聚角,这是在线股4的实心部分中考虑的。如图8所示,该角的值在5°和15°之间,优选等于5°。
[0078] 表面S44和S66朝着远侧纵向端46会聚,它们之间的会聚角等于角度α和β之和。
[0079] 在综片1的组装期间,综眼2的每个纵向突片24通过其嘴部接合在综片体10的线股4的近侧腔44中,同时引起轴X1、X2、X4、轴Y1、Y2、Y4和轴Z1、Z2、Z4重合。每个突片24沿轴X1定位,使得其自由纵向端242沿轴X1相对于孔52和54轴向偏移,同时比孔52和54更靠近近侧腔的嘴部。实际上,自由纵向端242相对于轴A52和A54与端壁449相对。
[0080] 附图标记S24表示纵向突片24的表面。该表面然后贴靠在近侧腔的底部442上。表面S24在侧面29的一侧覆盖纵向突片24的整个表面。表面S24是线股4的重叠面。附图标记S26表示过渡区域26的表面。该表面然后紧贴着板48。表面S26是线股4的重叠面。该重叠面由位于过渡区域26处的横面29的一部分形成。该部分围绕细长壳体32。
[0081] 然后存在图4、6和8的配置。
[0082] 附图标记S2表示表面S24和S26的汇合。表面S2的这种汇合在图2中由综眼2的每个端部处的阴影线区标识。表面S2的这种汇合构成了布置在综眼2上的线股4的整体重叠面。
[0083] 在将突片24引入到线股4的近侧腔44中之后,综眼2支撑在底部442和板48上,更具体地支撑在表面S442和表面S48上。
[0084] 优选地,在综片的生产期间,每根线股4被定位成使得表面S442和S48是水平的并且向上定向。
[0085] 综眼2和线股4的端部部分42在重叠界面IR处沿轴Z1部分重叠。重叠界面IR是综眼2和线股4之间沿轴Z1的接触界面。重叠界面IR是在综眼2和线股4上限定的几何表面。这些部分在重叠部分IR处表面接触。整个重叠面S2承载在整个重叠面S4上。这些整个重叠面S2和S4共同限定了部分2和4的重叠界面IR。换句话说,重叠界面IR从表面S442和S48的汇合S4开始形成在线股4上,并且从表面S24和S26的汇合S2开始形成在综眼2上。
[0086] 特别地,综眼2在单个重叠界面IR处与板48重叠。换句话说,在板48上沿纵轴X1,线股4的外周表面56未沿轴Z1被综眼2覆盖。该外周表面56与表面S48相对并且包括表面S66。而综眼2的横面28未沿轴Z1与线股4重叠。
[0087] 表面S44和S66分别朝着重叠界面IR和朝着远侧纵向端46倾斜,倾角分别为α和β。
[0088] 由部分2和4形成的组件的第一横侧CT1被定义为该组件的相对于重叠界面IR位于沿轴Z1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第一横侧CT1尤其包括综眼2和细长壳体32。还沿轴Z1相对于重叠界面IR限定了该组件的第二横侧CT2。该第二横侧CT2与第一横侧CT1相对。第二横侧CT2尤其包括板48和外围边缘484。
[0089] 在综片1的组装构造中,远侧壳体62沿平行于轴Z1的方向面向细长壳体32的凸角322。同样,近侧壳体64沿平行于轴Z1的方向面向细长壳体32的凸角324。细长壳体32的中间后止挡表面327沿轴X1位于孔口62和64之间。特别是,如图4所示,过渡区域26的实心部分不与分别在细长壳体32的凸角322和凸角324中沿轴Z1完全打开的孔口62和64重叠。
[0090] 细长壳体32的远侧孔口62和凸角322分别被设置成在综片1的生产过程中容纳流体形式的树脂。因此,容积62和32各自构成用于容纳树脂的壳体,并且一起构成一对壳体32+62,如从下面的说明中得出的。在成对壳体中容纳了一定量的树脂。这些树脂在综片的制造过程中固化,从而形成了综眼2和线股4的第一组装构件82。同样,在综片1的制造过程中,一定量的树脂被容纳在细长壳体32的近侧孔口64和凸角324中。近侧孔口64和凸角324各自构成用于容纳树脂的壳体,并且一起构成一对壳体32+64。在成对壳体32+64中容纳一定量的树脂。这些树脂在制造期间固化,从而形成综眼2和线股4的第二组装构件84。
[0091] 因此,细长壳体32是由分别一方面由壳体32和62以及另一方面由壳体32和64形成的两对壳体32+62、32+64共用的壳体。因此,组装构件82与组装构件84是整体的。在树脂的固化期间,由组装构件82和84共用的第一底板86至少部分地形成在该共用壳体中。
[0092]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用于容纳固化树脂的一对壳体中的壳体32、62或64具有至少两个沿轴X1的纵向彼此背离并且与固化树脂接触的表面,以便参与综眼2和线股4之间的纵向固定。在孔口62和64中,相对的表面是两个半圆柱形表面。在凸角322中,近侧前止挡表面323和位于第一凸角中的两个中间前止挡表面329构成第一表面,而两个中间后止挡表面
327构成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在凸角324中,布置在该凸角中的两个中间前止挡表面329构成第一表面,而远侧后止挡表面325构成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因此,在细长壳体32中,表面323和329构成第一表面,而表面325和327构成第二表面。
[0093] 附图标记L1表示平行于轴X4测量的两个壳体62和64的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即,孔口62的边缘的最远侧的点与孔口62的最近侧的点之间的距离。附图标记L2表示在近侧孔口64的边缘与终端部分42的远侧纵向端46之间测量的最大距离,即,孔口64的边缘的最近侧的点与该端46之间的距离。长度L2大于长度L1。
[0094] 细长壳体32的长度L32被选择为严格大于长度L1和L2。因此,在综片的组装构造中,壳体32跨在壳体62和64上,并且近侧前止挡表面323相对于表面S48并且在面对部分外沿轴Z1与线股4的实心部分以及孔口62和64延伸越过线股4的外围边缘484和远侧纵向端46。换句话说,壳体32沿轴Z1面向板48的外围边缘484的一部分,更具体地面向外围边缘的沿轴Y1位于远侧纵向端46的两侧上的部分4842。部分4842在图4中通过凸角322可见。壳体
32还沿轴Z1面向区域Z0。区域Z0在垂直于轴Z1的方向上与外围边缘484相邻,并且是空的,只要没有将树脂粘附到部分2和4之间的组装区域上即可。
[0095] 边缘484沿轴Z1与表面S26重叠,因为它从该表面延伸出来。实际上,沿轴Z1在表面29上突出的外围边缘484的轮廓界定了表面S26。
[0096] 因此,在纵向端46的前面,即相对于板48超过该端,形成了平面的通道区域ZP。该通道区域ZP的横部分由凸角322的近侧部分的轮廓部分323以及板48的外围边缘484的一部分4842限定。只要没有将树脂粘附到部分2和部分4之间的组装区域上,该通道区域ZP就是空的。也就是说,综眼2的实心部分或线股4的实心部分没有穿过该通道区域ZP。该通道区域ZP允许尚未固化的树脂在细长壳体32的内部和外围边缘484之间流动,特别是在外围边缘484的界定通道区域ZP的部分4842处流动。
[0097] 通道区域ZP沿轴Z1位于具有重叠界面IR的第一部分外部,这是因为通道区域ZP相对于重叠界面IR延伸越过外围边缘484。通道区域也沿轴Z1位于具有线股4的实心部分的第一部分外部。特别地,通道区域ZP没有沿平行于横轴Z1的方向面向线股4的壳体62和64。
[0098] 鉴于表面S44和S66朝向重叠界面IR倾斜,表面S44和S66也朝向通道区域ZP倾斜。
[0099] 在综片1的制造期间,在将突片24如上所述地引入近侧腔44中之后,在顶板444的厚度处在限定在表面S44上的施加点PA处施加一定量的树脂。由于表面S44朝着通道区域ZP和侧面28倾斜,并且考虑到表面S442和S48在制造的这个阶段朝上,所以树脂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倾斜表面S44朝着细长壳体32并且朝着综眼2的侧面28流动。特别地,树脂穿透细长壳体32,并且由于该细长壳体在凸角322处面向远侧壳体62并且在凸角324处面向近侧壳体64,树脂在重力的作用下在圆柱形壳体62和64中以及在锪孔66中扩散。然后,尚未固化的一定量的树脂填充成对壳体32+62和32+64。
[0100] 此外,由于细长壳体32的凸角322延伸越过线股4的远侧纵向端46和边缘484的部分4842,并且仍然在重力的作用下,树脂绕着板48的远侧部分穿过通道区域ZP,直到到达先前为空的区域Z0,并且抵着外围边缘484的一部分4842和综眼2的侧面29延伸。
[0101] 选择施加到点PA的液态树脂的量,以使得在由部分2和4形成的组件的第一横侧CT1上,液态树脂延伸越过细长通道32,直至位于综眼2的侧面28上的凹口30。该凹口在综眼2与线股4的组装区域处相对于通道区域ZP和成对壳体中的壳体位于相同的纵向侧上,从而构成流体树脂在侧面28上沿轴X1朝孔眼22前进的止挡区域。
[0102] 在第二横侧CT2上,已通过通道区域ZP的树脂量和已通过孔口62和64到达锪孔66的树脂量汇聚在一起,共同封装了板48的外围边缘484。
[0103] 因此,固化树脂从倾斜表面S44延伸到倾斜表面S66。
[0104] 存在于横侧CT2上的树脂进一步延伸到布置在侧面29上的凹口30。该凹口30还构成用于流体树脂在侧面29上沿轴X1朝向孔眼22行进的止挡区域。在横侧CT2上,存在于远侧纵向端46处的树脂倾向于流向锪孔66,这是因为该锪孔的底表面S66朝向远侧纵向端46以及通道区域ZP倾斜。
[0105] 此外,树脂还在近侧腔44中在纵向突片24和顶板444之间以及在纵向突片24和侧壁446之间延伸,同时纵向突片24接合成在重叠界面IR处(更具体地在表面S442处)表面支承在近侧腔44的底部442上。流体树脂绕纵向突片24在近侧腔44中行进,直到在端壁449处到达近侧腔的纵向端,也就是说越过纵向突片24的自由纵向端242。然后,树脂穿过两个孔52和54。这两个孔用作排出空气的孔。空气在引入流体树脂之前存在于近侧腔44中,并被流体树脂驱出。这些孔52和54允许流体树脂分别流向锪孔58和60。
[0106] 如此分布的树脂在综片的每个横面(也就是说,总体上垂直于横轴Z1的每个面)上在凹口30处从综眼的横面28或29纵向延伸到布置在线股4的倾斜表面S44或S66。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综片的第一横侧CT1上,树脂在近侧腔44和板48之间的交界处从凹口30连续地延伸到倾斜表面S44。此外,如图7所示,在第二横侧CT2上,树脂从凹口30延伸到锪孔66的近侧端的底表面S66。在图5和7中,为了清楚起见,以灰色和半透明的方式示出了固化树脂的量,以便可以观察综片的某些部分。这些部分位于该树脂量的外表面下方。
[0107] 如上所述,在一定剂量的液态树脂扩散在壳体32、44、52、54、62、64和66中以及周围之后,该树脂经过紫外线处理,使其聚合并固化,从而在两对壳体32+62和32+64中形成铆钉形式的两个固化树脂组装构件82和84以及在孔52和54中形成两个固化树脂销72和74。
[0108] 在该处理结束时,沉积在部分2和4之间的组装区域上的树脂量形成了在第一横侧CT1上由两个组装构件82和84所共用的第一底板86和在第二横侧CT2上由这两个组装构件所共用的第二底板88。如图9所示,第一共用底板86形成在细长壳体32内、表面S44上方和侧面28上方;它在第一横侧CT1上接合分别形成在成对壳体32+62和32+64中的组装构件82和84。此外,第二共用底板88形成在锪孔66中和侧面29上,并在第二横侧CT2上接合相同的组装构件。特别地,上述两个底板86和88相对于表面S48延伸越过线股4的远侧纵向端46。在综片1的第一横侧CT1上,树脂在细长壳体32内连续地延伸,并且围绕该壳体延伸到设置在侧面28上的凹口30。在综片1的第二横侧CT2上,树脂覆盖由板48的外围边缘484形成的线股4的自由边缘的部分,并且在整个锪孔66中延伸直至设置在侧面29上的凹口30。
[0109] 树脂固化后,在孔52和54中形成的固化树脂销72和74为截头圆锥形,并朝着锪孔58和60发散。此外,它们在近侧腔44内汇合在一起,并且与两个组装构件82和84成一体。因此,它们牢固地锚定在孔52和54中,并且没有从中逃逸的风险。轴向偏移d4有助于将销钉72和74固定在近侧腔44中。
[0110] 此外,一部分固化树脂从细长壳体32连续地穿过通道区域ZP延伸到先前为空的区域Z0中。这一部分固化树脂围绕着线股4的纵向端部分。该纵向端部分沿轴X1位于远侧孔口62与远侧纵向端46之间,并且邻接板48的外围边缘484。
[0111] 附图标记4844表示外围边缘484的一部分。在综片的安装构造中,该部分沿轴Z1面向综眼2的端部部分26,更具体地面向重叠表面S26。部分4844沿轴Z1在综眼2上投影的轮廓界定了表面S26。该部分4844不沿轴Z1面向壳体32。如图7所示,穿过通道区域ZP的固化树脂与外围边缘484的一部分4844的一部分接触延伸。换句话说,一旦固化,树脂就会横向地和纵向地溢出区域Z0。
[0112] 在未示出的变体中,固化树脂围绕板48的外围边缘484的一部分。该部分沿轴X1位于近侧孔口64与远侧纵向端46之间,使得覆盖接合区域26并面向壳体32的外围边缘484的整个部分被树脂封装。
[0113] 组装构件82和84的主体(也就是说,容纳在圆柱形壳体62和64以及细长壳体32中的固化树脂的体积)形成了阻碍综眼和线股之间沿平行于轴X1的纵向方向和平行于轴Y1的横向方向的相对运动的障碍。
[0114] 特别地,与第一凸角322中的表面323和329以及与第二凸角324中的表面329接触的固化树脂阻止纵向突片24相对于近侧腔24沿轴X1缩回。与第一凸角322中的表面327和与第二凸角324中的表面325接触的固化树脂也阻止综眼2和线股4沿轴X1靠近。因此,与表面329、327、323、325接触的固化树脂阻止综眼和线股沿轴Y1的相对运动。因此,形成在成对壳体中的组装构件82和84沿轴X1和Y1的方向固定综眼2和线股4。由于分别在横侧CT1和CT2上形成的底板86和88与综眼2和线股4沿轴Z1的配合,这些组装构件还沿横轴Z1固定综眼2和线股4。这些底板还参与在平行于轴X1和Y1的方向上固定综眼2和线股4。
[0115] 一部分固化树脂延伸穿过通道区域ZP,同时与组装构件82和84及其底板86和88成一体。该固化树脂部分形成合成材料90。当综片1被安装在织机M内时,该合成材料块90使板48的外围边缘484相对于相邻的经纱绝缘。同样,存在于第一横侧CT1上的固化树脂的量足够厚,以构成覆盖近侧腔44的嘴部并且使与板48重叠的边缘部分25绝缘的另一合成材料块91。在这些条件下,在部分2和4之间的组装区域周围分布的固化树脂总量可以通过包封突出的边缘柔化综片1的外形并且在织机M内使用综片1期间限制损坏相邻的经纱的风险。该固化树脂量是整体的,并且在重叠界面IR的两个横侧CT1和CT2上延伸,特别是延伸穿过通道区域ZP。
[0116] 在图10至图1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进行详细描述。该实施例的综片1还用于图14的织机M的线束H中。在下文中,我们主要描述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0117] 在该实施例中,综眼2的端部没有纵向突片。在综眼2的两个端部部分26中布置有远侧圆形孔口32和近侧圆形孔口34。该远侧圆形孔口32和近侧圆形孔口34在横面28和横面29之间一直穿过综眼。两个端部部分26相对于孔眼22延伸越过两个凹口30。凹口30与第一实施例的凹口相似。
[0118] 孔口32和34均在综眼2的横面28和29之间沿平行于轴Z2的方向一直穿过综眼2,分别如图10和11所示。
[0119] 附图标记38表示综眼2的远侧纵向端的端部部分26和39的外围边缘。该端部位于轴X2上,并且由边缘38和轴X2的交点形成。
[0120] 此外,线股4的端部部分42的板48设置有三个孔口。这三个孔口沿平行于轴Z4的方向一直穿过板48,即远侧圆形孔口62、近侧圆形孔口64和沿轴X4位于孔口62和64之间的中间孔口68。孔口68呈开口V形。孔口68的分支682和684从线股4的远侧纵向端46分开。孔口62、64和68具有闭合的轮廓。
[0121] 在综眼2的每个纵向端,在线股4上,板48的表面S48形成重叠界面IR,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限定的。板48延伸到孔口64。该重叠界面IR为同样在综眼2上由容纳线股4的端部部分42的端部部分26的表面S26(特别是板48)通过支承而形成。表面S48通过线股4形成综眼2的重叠面。表面S26通过综眼2形成线股4的重叠面。图12示出了重叠界面IR的轮廓。在综眼2上的孔口32和34周围以及线股4上的孔口62和68周围限定重叠界面IR。孔口62、64和68分别在重叠界面IR的表面S48和线股4的外周表面56之间延伸。
[0122] 在图10至13的示例中,重叠界面IR平行于轴X1和Y1,并且重叠界面IR在图12的平面中的轮廓是一系列水平线段。
[0123] 如图10所示,在综片1的组装构造中,孔口64相对于重叠表面S26延伸越过外围边缘38,特别是越过外围边缘38的远侧纵向端39。特别地,孔口64的轮廓部分642在面对部分外沿轴Z1由综眼2的过渡区域26的实心部分限定。特别地,孔口64沿轴Z1面向由远侧纵向端39组成的外围边缘38的部分。换句话说,在垂直于轴Z1的平面中,孔口64的轮廓的投影与外围边缘38的轮廓的投影相切。在本发明的意义上,孔口64不是一对壳体的壳体。轮廓部分
642在面对部分外沿轴Z1由综眼2的孔口32和34限定。
[0124] 在未示出的变体中,孔口64相对于综眼2的重叠表面仅部分地延伸越过综眼2的外围边缘。
[0125] 在未示出的变体中,整个轮廓64在面对部分外沿横轴由综眼2的实心部分限定。
[0126] 外围边缘38沿轴Z1与板48的面向综眼2的表面S48重叠。
[0127] 此外,在综片1的相同安装结构中,如图11所示,孔口68的分支682和684的自由端相对于表面S26延伸越过外围边缘38,移动离开轴X1。
[0128] 附图标记685表示孔口68的轮廓。附图标记686表示分支682和684的轮廓的圆角端部部分。这些轮廓部分686是轮廓685的一部分,并且不沿轴Z1面向综眼2的过渡区域26的实心部分或面向孔口32和34。
[0129] 因此,在孔口64和68与在综眼2的端部部分26的外围围绕其外围边缘38处限定的体积之间形成三个通道区域,分别表示为ZP1、ZP2和ZP3。更具体地,第一通道区域ZP1由轮廓部分642和属于边缘38的远侧纵向端39沿轴Z4穿过孔口64界定。该第一通道区域ZP1可以被称为“中央”通道区域,因为它通常位于轴X1上。此外,在轴X1的两侧上限定了两个侧通道区域ZP2和ZP3,相对于孔口32和表面S26越过边缘38,并穿过中间孔口68的分支682和684的自由端。这两个通道区域分别由分支682和684的轮廓部分686和边缘38的部分382界定。边缘38的部分382通过图11中的分支682和684所示。
[0130]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提供一个而是三个通道区域ZP1、ZP2和ZP3,它们分别在线股4和综眼2之间限定的重叠界面IR外部延伸。更具体地,三个通道区域ZP1、ZP2、ZP3分别在第一部分外部沿轴Z1由重叠界面IR、沿轴Z1在第一部分外部由综眼2的实心部分、沿轴Z1在第一部分外部由壳体34和32限定。
[0131] 只要没有将树脂粘附到部分2和部分4之间的组装区域上,这些通道区域ZP1、ZP2和ZP3就是空的,也就是说,它们不会被综眼2的实心部分穿过或被线股4的实心部分穿过。
[0132] 当生产综片时,孔口34和62沿平行于轴Z1的方向彼此面向,并一起形成一对壳体34+62。可以通过固化在一对壳体34+62中形成第一组装构件82。在该示例中,该第一组装构件也为铆钉的形式。同样地,在该示例中也是铆钉形式的第二组装构件84形成在由孔口32和68形成的一对壳体32+68中。孔口32和68在平行于轴Z1的方向上对准。
[0133] 像在第一实施例中一样,布置在线股4上的表面S44朝向轴X1、重叠界面IR以及远侧纵向端46倾斜。该表面S44也朝向通道区域ZP1、ZP2和ZP3倾斜。在该倾斜表面S44上设置有用于流体树脂的施加点PA。然后,施加在该表面上的流体树脂流向孔口32和34,并且在外围边缘38的前面流动,也就是说,相对于端部部分26的实心部分流过边缘38。然后流过孔口62、64和68,以便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在固化之后一方面形成组装构件82和84以及另一方面方面形成延伸穿过通道区域ZP1、ZP2和ZP3的固化树脂块。在图12中以附图标记90示出了通过树脂流经中央通道ZP1而获得的这些固化树脂块之一。通过树脂流经侧通道ZP2和ZP3而获得的另两个固化树脂块在图13中以附图标记92和94示出。
[0134] 固化树脂块90在综眼2和线股4之间的组装区域的两个横侧CT1和CT2上在包含轴X1和Y1的平面的两侧横向延伸,从而使该组装区域与综片的外部绝缘,同时包封突出的凸起,例如边缘38的位于综眼4的远侧纵向端39附近的部分。类似地,块92和94将边缘的侧面部分绝缘。这些侧面部分沿轴Y1位于端部部分26的两侧上并与板48横向重叠。
[0135]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固化树脂块90、92和94与组装构件82和84以及分别形成在第一横侧CT1和第二横侧CT2上的树脂底板86和88成一体。在此,第一横侧CT1相对于重叠界面IR位于线股4的板48以及孔口62、64和68的一侧,而第二横侧CT2相对于该重叠界面IR位于综眼2的一侧,其外围边缘38的端部。
[0136] 固化前树脂的流动受到设置在综眼2的两个侧面28和29上的直线形凹口30以及设置在线股4的外周表面56上的凹口31的限制,在图11所示的一侧,即在线股4的与倾斜表面S44相对的一侧。凹口31在垂直于轴Z1的平面中延伸。该凹口31为V形,其朝向线股4的远侧纵向端46敞开。它可以在线股4的制造过程中通过模制或随后的机加工来制造。它在距线股4的侧边缘一定距离处停止。有利地,平行于轴Y4测量的凹口31的长度与线股在该凹口31处的宽度之比在0.6和0.95之间,优选等于0.8。此外,可以规定,该凹口31沿轴Z1具有与凹口
30相同的厚度或接近的厚度。
[0137] 因此,存在于综眼2和线股4的重叠部分的两侧上的固化树脂的量沿轴X1在凹口30之一和在图10所示的综片1的一侧的表面S44之间延伸并且在图12所示的与综片相对的一侧上的凹口30和31之间延伸。此固化树脂的量与突出部分接触并使其绝缘,包括端部部分26的边缘38的部分382和39以及与综眼2横向重叠的板48的边缘484,因此当在织机M中使用综片1时,不会冒损坏相邻纱线的风险。
[0138] 附图标记384表示外围边缘38的部分。在综片的安装构造中,该部分沿轴Z1面向综眼4的端部部分42,更具体地说是面向重叠表面S48。沿轴Z1突出的部分384的轮廓界定了综眼2上的表面S48。该部分384不沿轴Z1面向壳体32、64和68。从图11可以得出,一旦固化,穿过通道区域ZP、ZP2和ZP3的树脂就会与外围边缘38的部分384的一部分接触延伸。换句话说,一旦固化,树脂就会沿边缘38横向和纵向溢出沿边缘Z沿轴Z1面向通道区域ZP1、ZP2和ZP3的体积。
[0139] 应当注意,在第一实施例中,壳体32是沿横轴Z1在布置在综眼2上的重叠面S26和也布置在综眼2上的外表面28之间的贯通壳体。该重叠面S26局部地限定了重叠界面IR。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壳体62和68是沿横轴Z1位于布置在线股4上的重叠面S48和也布置在线股4上的外[面]56之间的贯通壳体。重叠面S48局部地限定了重叠界面IR。
[0140] 不管实施例如何,每个通道区域ZP、ZP1、ZP2或ZP3在综眼2和线股4中的第一部分中由界定了沿横轴穿过该第一部分的孔口的封闭轮廓的部分界定,而在第二部分中由该第二部分的外围边缘的一部分界定分。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是综眼2。细长壳体32是贯通孔口,并具有由表面323和329形成的闭合轮廓。表面323不沿轴Z1面向由板48形成的实心部分,也不沿轴Z1面向线股4的壳体62和64。此外,第二部分是线股4。通道区域ZP形成在外围边缘484的部分4842上。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部分是线股4。贯通孔口64和68都具有闭合轮廓。部分642和686不沿轴Z1面向由端部部分26形成的实心部分,也不沿轴Z1面向综眼2的壳体32和34,同时限定了区域ZP1、ZP2和ZP3。此外,第二部分是综眼2。通道区域ZP1、ZP2和ZP3分别形成在外围边缘38的部分39和382处。
[0141] 在所有情况下,通道区域ZP、ZP1、ZP2或ZP3在轴X1和Y1的方向上从重叠界面偏移。
[0142] 此外,在两个实施例中,该对壳体中的一个壳体为贯通壳体。上述外围边缘分别位于重叠界面IR的两个相对的横侧CT1和CT2上。
[0143] 在两个实施例中,固化树脂在通道区域的整个跨度上(也就是说,在通道区域的整个横部分上)通过通道区域。但是,这不是强制性的。
[0144] 在两个实施例中,可以识别一个或多个与重叠界面共面的通道区域ZP、ZP1、ZP2和/或ZP3。但是,这不是强制性的。
[0145] 在两个实施例中,重叠界面都包含在单个平面中。但是,这不是强制性的。重叠界面可以是阶梯形的。然后,在综眼2和线股4上限定的重叠面不是共面的。
[0146] 在两个实施例中,通道区域ZP或ZP1中的至少一个沿综片1的纵轴X1与成对壳体32+62、32+64或34+62和32+68中的形成有组装构件82或84的至少一个壳体(优选地其外围边缘界定通道区域的那一部分的壳体)对准。
[0147] 在未示出的变体中,树脂块90、92、94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与组装构件82和84分离的部分。然后,树脂沉积在第一横侧CT1的多个点处。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形成块90、92、94的树脂具有与形成组装构件82和84的树脂相同的组成。然而,这不是强制性的。
[0148] 在未示出的变体中,仅成对壳体填充有树脂而不形成底板。
[0149] 如上所述,当细长壳体32具有钥匙孔几何形状时,中间止挡表面327和329改善了由组装构件82和84在纵向上形成的组装构件的连接。根据未示出的本发明的变体,具有“钥匙孔”形状的细长壳体(例如第一实施例的细长壳体32)可以包括沿综片的纵轴X1偏移的几对中间前止挡表面。
[0150] 在一种变体中,设置有单个组装构件82和84。根据另一变体,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这种构件。
[0151] 根据未示出的本发明的又一变体,综眼可被夹在线股中,同时沿平行于轴Z1的横向方向被夹在两个表面之间。在这种情况下,部分2和4的横向重叠发生在综眼的两个重叠表面上。然后关于表面IR的前述观察结果可应用于这两个重叠表面中的至少一个。
[015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变体,综片体10仅包括一根线股4。
[0153] 与实施例无关,构成组件主体82和84的固化树脂的量有利地从被制造的综片的单个横侧CT1或CT2施加在第一部分的一侧,并通过穿过一个或多个通道区域ZP或ZP1、ZP2和ZP3在第二部分的外围边缘处分布在相对的横侧CT2或CT1上。该材料量覆盖了综眼和线股之间的过渡区域,并在编织期间限制了钩挂附近经纱的风险,而不会在树脂固化后干扰形成有组装构件82和84的成对壳体的填充。
[0154] 即使仅将树脂沉积在一个点PA上,设置在部分2和4中的一个或每个部分上的倾斜表面S44、S66仍可以使树脂扩散,这可以标准化和自动化地制造综片1。
[0155] 优选地,在所有实施例中,该通道区域或至少一个通道区域具有的横部分大于或等于在垂直于横轴的平面中截取的成对壳体中的壳体的最小横部分。
[0156] 在贯通孔口32或68中形成至少一个通道区域,即第一实施例中的通道区域ZP和第二实施例中的通道区域ZP2或ZP3。贯通孔口32或68也属于形成有组装构件82或84的一对壳体。因此,沉积在这对壳体中或附近的树脂被引导朝向该通道区域ZP、ZP2或ZP3。这样可以防止多余的树脂积聚在综片的某些区域中。
[0157] 由第二部分4或2的远侧纵向端46或39界定的通道区域ZP或ZP1允许在横向方向上的紧凑连接。
[0158] 在为组装构件82和84形成共同的底板86、88等的情况下,在综片的至少一个横侧上,该底板形成了线股和综眼的外横面的保护性覆盖物。由于该底板在纵向和横向是连续的,并且由于该底板与这些部分的外围边缘的某些部分重叠,因此它在综眼和线股之间形成了渐进的外部过渡表面,这也限制了附近经纱被钩在线股或综眼上的风险。
[0159] 与实施例无关,界定通道区域的外围边缘484或38在外部并且与成对壳体中的壳体分开。
[0160] 与实施例无关,成对壳体中的所有壳体都具有闭合轮廓。
[0161] 与实施例无关,凹口30和31限制了树脂向孔眼22或向钩挂装置11A和11B的行进。因为它们被布置成与部分2和4的侧边和边缘相距一定距离,所以它们不会削弱布置有它们的部分2或4的机械强度,或者削弱这些侧边或边缘的表面状况。附近的经纱在织造过程中会摩擦这些侧边或边缘。
[0162] 在一种变体中,可以使用除紫外线以外的处理以便固化树脂。
[0163] 例如,所使用的树脂是环化物或丙烯酸类型的。
[0164] 在将本发明与提花织机M的线束H的综片1一起使用的情况下,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适用于框架的综片,其两个钩挂装置使得能够将其连接到综框的横档。在这种情况下,该织机不是提花织机,而是配备有多臂机或凸轮机构的织机。
[0165] 上面考虑的实施例和替代方案可以组合以产生本发明的新实施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