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化纤导丝辊的生产配方

专利类型 发明授权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专利有效性 有效专利 当前状态 授权
申请号 CN201910347201.1 申请日 2019-04-26
公开(公告)号 CN110041585B 公开(公告)日 2021-09-10
申请人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赵德平; 邵焕; 陈亮; 第一发明人 赵德平
权利人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江苏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江苏省无锡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区芙蓉东一路99号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214000
主IPC国际分类 C08L13/00 所有IPC国际分类 C08L13/00C08L23/08C08K13/02C08K3/22C08K5/09C08K3/06C08K5/3415D01D11/00C22C21/00
专利引用数量 6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9 专利文献类型 B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 张悦;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化纤 导丝 辊的生产配方,所述导丝辊由圆柱体管状结构的外层与内层的 铝 衬套粘接复合而成;所述导丝辊的外层由硫化 橡胶 复合材料 层制成,硫化橡胶复合材料层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羧基丁腈橡胶,100份;弹性体,10~20份;硬酯酸,1~1.5份; 氧 化锌,5份; 钛 白粉,5份;有机色母胶,0.5份;促进剂,1~2份;防老剂,1.5份;氧化铝,10~15份;抗静电 增塑剂 ,5~10份;辅助交联剂,1~2份;胶体纳米硫磺,4~5份。本发明制备的高速化纤导丝辊明显延长了化纤导丝辊的回磨周期,确保化纤导丝辊在使用周期中的 质量 稳定性 ,减轻了胶辊养护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化纤导丝辊,所述导丝辊由圆柱体管状结构的外层与内层的衬套粘接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辊的外层由硫化橡胶复合材料层制成,硫化橡胶复合材料层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羧基丁腈橡胶,100份;丙烯酸甲酯的乙烯共聚物弹性体,10~20份;硬酯酸,1~1.5份;化锌,5份;白粉,5份;有机色母胶,0.5份;
促进剂,1~2份;防老剂,1.5份;氧化铝,10~15份;抗静电增塑剂,5~10份;辅助交联剂,1~2份;胶体纳米硫磺,4~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化纤导丝辊,其特征在于:羧基丁腈橡胶中的丙烯腈单元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2~34%,羧基丁腈橡胶的生胶粘度ML(1+4)100℃为
42~46,羧基丁腈橡胶中的羧基单元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化纤导丝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为纳米α‑Al2O3,平均粒径为30nm,氧化铝重量百分含量为99.9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化纤导丝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交联剂为N,N’‑间苯撑双来酰亚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化纤导丝辊,其特征在于:内层铝衬套管为铝锰合金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化纤导丝辊,其特征在于:铝锰合金管的锰元素重量百分含量为1~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化纤导丝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CZ。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化纤导丝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为RD。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化纤导丝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增塑剂为TP‑90。

说明书全文

一种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化纤导丝辊的生产配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织胶辊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 化纤导丝辊的生产配方。

背景技术

[0002] 涤纶作为衣用纤维,其织物在洗后达到不皱、免烫的效果。常将涤纶与各 种纤维混纺或交织,如涤、毛涤等,广泛用于各种衣料和装饰材料。涤纶在 工业上可用于传送带、帐篷、帆布、缆绳、渔网等,特别是做轮胎用的涤纶帘 子线,在性能上已接近锦纶。涤纶还可用于电绝缘材料、耐酸过滤布、医药工 业用布等。合成纤维因具有强度高,耐磨、耐酸、耐、耐高温、质轻、保暖、 电绝缘性好及不怕霉蛀等特点,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 现代长丝生产新技术发展迅速,涤纶长丝拉伸变形就是通过弹丝机将聚 酯(涤纶)予取向丝P0Y,进行假捻变形的设备。当今弹力丝机向高速化、自 动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加工生产拉伸变形长丝的品种繁多,又容易制备差别 化纤维,尤其近来细旦和超细旦长丝的制成,使产品性能更加优异,用途更加 广泛。新型高速弹力丝机三档罗拉均采用胶辊替代皮圈加压的方式,加压效果 可靠,确保牵伸比,是一种特别适合生产涤纶超细旦(多孔丝)假捻变形丝的 设备。由于国产化纤导丝辊主体材料采用普通丁腈橡胶或与PVC橡塑并用体系 制造,不适应高速纺丝的大牵伸、高温假捻的新工艺条件,形成输送丝束稳定 性差,高温下受工艺油剂的溶胀发生导丝动程磨损起槽,造成牵伸比不稳定、 假捻效果不理想,从而产生毛丝、断丝、紧点、僵丝、杂色率不匀等质量事故, 为促进高速弹力丝机高速化、自动化、柔性化方向发展,亟需研制适用胶辊加 压式高速弹力丝机的新型高速化纤导丝辊(涤纶长丝)。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化纤导丝辊 的生产配方。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纺制涤纶长丝的高速化纤导丝辊的生产配方,所述导丝辊由圆柱体管 状结构的外层与内层的衬套粘接复合而成;所述导丝辊的外层由硫化橡胶复 合材料层制成,硫化橡胶复合材料层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羧基丁腈 橡胶,100份;弹性体,10~20份;硬酯酸,1~1.5份;化锌,5份;白 粉,5份;有机色母胶,0.5份;促进剂,1~2份;防老剂,1.5份;氧化铝, 10~15份;抗静电增塑剂,5~10份;辅助交联剂,1~2份;胶体纳米硫磺, 4~5份。
[0007] 其中,胶体纳米硫磺的制备方法已经在申请号为201310657547.4,专利 名称为“胶体纳米硫磺及硫磺胶体纳米胶囊化改性”的方法的专利文件中公开。
[0008]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羧基丁腈橡胶中的丙烯腈单元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32~34%,羧基丁腈橡胶的生胶粘度ML(1+4)100℃为42~46,羧基丁 腈橡胶中的羧基单元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1.4%。
[0009]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体为丙烯酸甲酯的乙烯共聚物,进一步 的,弹性体的可选择型号为EMA‑1214 AC的弹性体。
[0010]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氧化铝为纳米α‑Al2O3,平均粒径为30nm, 氧化铝重量百分含量为99.99%。
[0011]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辅助交联剂为N,N’‑间苯撑双来酰亚胺, 进一步的,辅助交联剂可选择型号为HVA‑2的辅助交联剂。
[0012]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内层铝衬套管为铝锰合金管。优选的,铝锰合金 管的锰含量范围为1~1.1%,进一步的,可选择型号为3A21的铝锰合金管。
[0013]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促进剂为CZ。
[0014]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防老剂为RD。
[0015]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抗静电增塑剂为TP‑90。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 本发明制备的高速化纤导丝辊在高速弹力丝机生产工艺中的耐磨性提高 了2~3倍之间,明显延长了化纤导丝辊的回磨周期,确保化纤导丝辊在使用 周期中的质量稳定性,减轻了胶辊养护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的化纤导 丝辊特别适用胶辊加压式高速弹力丝机加工涤纶超细旦(多孔丝)假捻变形丝, 可有效提高产率与成丝质量。
[0018] 具体的,本发明将羧基丁腈橡胶与EMA‑1214 AC弹性体并用进行增韧改 性,实现增摩减磨功效和防止应力开裂,在纺丝过程中增强导丝辊表面对丝束 的握持能力(增摩)同时减少磨损程度,可以防止逃捻丝的产生和稳定牵伸比; 纳米氧化铝呈多孔毛刺状结构,具备耐热性、超级耐磨损性、高耐腐蚀等特点; HVA‑2辅助交联剂产生耐热非硫交联键,可提高硫化胶的耐热程度;铝锰合金 管(3A21)的锰含量为1~1.1%,其度最为适宜,有利于产品制造中的加工 与成品套制。经综合优化的高速化纤导丝辊成品,同时具备耐油性、耐热性、 耐磨性、抗压缩变形等综合物化性能,确保导丝辊具备良好的握持牵伸输送丝 束功能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实施例3按照表1所示的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原料,然后采用密 闭式炼胶机进行预制丁腈橡胶与EMA‑1214AC弹性体热炼母胶,再经密闭式 炼胶机混炼,制成橡胶产品。
[0020] 表1:
[0021]
[0022]
[0023] 实施例1~实施例3中获得的橡胶产品按照《GB/T528‑2009》、 《GB/T531.1‑2008》、《GB/T1689‑1998》、《GB/T3512‑2001》检测标准 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0024] 表2:
[0025]
[0026] 然后将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3中获得的橡胶产品加工成纺纱胶辊,按照 标准《GB/T7759‑1996》、《GB/T1681‑2009》检测标准进行检测试验,检测 结果如表3所示:
[0027] 表3:
[0028]检测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静压缩变形(%) 1.0 0.9 1.2
冲击弹性(%) 20 22 18
回磨周期(天) 150 130 180
[0029] 结果分析:从表2和表3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本发明的配方技术指标 完全符合产品上机所需的性能,同时极好解决了高速弹力丝机的高速纺丝工艺 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经上机纺丝测试使用寿命可提高2~3倍之间。
[0030]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 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 修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