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卷绕显示装置

申请号 CN202010126516.6 申请日 2016-04-11 公开(公告)号 CN111161637B 公开(公告)日 2024-04-30
申请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金真灏; 高柳俊和; 辛昌奉;
摘要 提供了一种可卷绕显示装置。所述可卷绕显示装置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显示器;卷轴,可旋转地被 支撑 在第一主体中,其中,显示器在显示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固定到卷轴并且显示器绕卷轴的外周卷绕;支撑构件,具有多个分段链节,所述多个分段链节被连接为围绕垂直于图像显示表面的 铰链 轴枢转,所述支撑构件被容纳在设置在第一主体中的容纳单元中。随着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分开,显示器从卷轴展开并从第一主体向外展开以在长度方向上展开,并且支撑构件从第一主体在长度方向上向外展开以支撑显示器的后表面。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卷绕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
显示器,具有图像显示表面和后表面;
卷轴,围绕在显示器的宽度方向上的旋转轴可旋转地被支撑在第一主体中,显示器的在显示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固定到卷轴,并且显示器绕卷轴的外周卷绕;
支撑构件,被构造为支撑显示器并具有多个链节,所述多个链节能够在展开状态与弯折状态之间枢转,所述支撑构件被容纳在设置在第一主体中的容纳单元中,其中,随着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分开,显示器从卷轴展开并从第一主体向外展开以在长度方向上展开,
其中,随着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分开,支撑构件从第一主体在长度方向上向外展开以支撑显示器的后表面,所述多个链节从弯折状态枢转至展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容纳单元在显示器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卷绕显示装置,所述可卷绕显示装置还包括止单元,所述锁止单元能够在相对于第一主体的多个分开位置将第二主体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锁止单元包括阻挡构件,所述阻挡构件具有阻挡位置和非阻挡位置,从而在阻挡位置防止支撑构件沿使支撑构件容纳在第一主体中的容纳方向移动,在非阻挡位置允许支撑构件沿使支撑构件容纳在第一主体中的容纳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其中,显示器的在显示器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被固定到第二主体,
其中,支撑构件的一个端部固定到第二主体。

说明书全文

可卷绕显示装置

[0001]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4月11日、优先权日为2015年4月30日和2015年8月26日、申请号为201610221400.4、发明名称为“可卷绕显示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可将柔性显示器容纳在可卷绕显示装置的主体中或者可使柔性显示器向外展开的结构的可卷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电子设备(诸如电视机、监视器、通信终端、游戏装置、多媒体装置、便携式计算机、摄影设备等)包括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器。由于传统的显示器不是可弯折的或者可折叠的,因此显示器的尺寸决定了包括显示器的电子设备的尺寸。因此,当采用大型显示器时,具有大型显示器的电子设备的尺寸也相应地增大。
[0004] 随着能够卷起的柔性显示器的发展,已经提出了可卷绕显示装置,其中,卷绕在卷轴上的显示器可从滚筒向外展开,以在需要时使用。
[0005] 然而,在具有以上结构的可卷绕显示装置中,当垂直作用于从主体向外展开的显示器的屏幕上时,显示器会不能维持平坦展开状态,因此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会扭曲。因此,需要用于支撑向外展开的显示器的支撑结构以保持显示器平坦。
[0006] 以上信息仅被描述为背景信息以有助于对本公开的理解。没有确定并且没有断言以上信息中的任何一项是否可用作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7] 本公开的多个方面在于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提供至少下述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可卷绕显示装置,其中,用于支撑显示器的支撑构件和显示器分开地容纳在可卷绕显示装置的主体中。
[0008]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可在平坦的展开状态下被支撑的可卷绕显示装置。
[0009] 另外的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部分地通过该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通过提出的各种实施例的实践而获知。
[0010]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卷绕显示装置。所述可卷绕显示装置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显示器,具有图像显示表面和后表面;卷轴,围绕在显示器的宽度方向上的旋转轴可旋转地被支撑在第一主体中,显示器的在显示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固定到卷轴,并且显示器绕卷轴的外周卷绕;支撑构件,被构造为支撑显示器并具有多个链节,所述多个链节在展开状态与弯折状态之间可枢转,所述支撑构件被容纳在设置在第一主体中的容纳单元中,其中,随着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分开,显示器从卷轴展开并从第一主体向外展开以在长度方向上展开,其中,随着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分开,支撑构件从第一主体在长度方向上向外展开以支撑显示器的后表面,所述多个链节从弯折状态枢转至展开状态。
[0011] 所述可卷绕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止单元,所述锁止单元将第二主体锁住在相对于第一主体的多个分开位置
[0012]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卷绕显示装置。所述可卷绕显示装置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显示器,具有图像显示表面和后表面;卷轴,围绕在显示器的宽度方向上的旋转轴可旋转地被支撑在第一主体中,其中,显示器在显示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固定到卷轴,并且显示器绕卷轴的外周卷绕;支撑构件,具有多个分段链节,所述多个分段链节被连接为围绕垂直于图像显示表面的铰链轴在一个方向上在展开状态与弯折状态之间枢转,所述支撑构件被容纳在设置在第一主体中的容纳单元中,其中,随着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分开,显示器从卷轴展开并从第一主体向外展开以在长度方向上展开,其中,随着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分开,支撑构件从第一主体在长度方向上向外展开以支撑显示器的后表面。
[0013] 所述容纳单元可在显示器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0014] 所述可卷绕显示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主体中的链轮,所述链轮能够围绕垂直于图像显示表面的旋转轴旋转并使支撑构件移动。
[0015] 当使支撑构件从第一主体向外展开时,链轮可使支撑构件的移动方向从显示器的宽度方向改变为长度方向,当使支撑构件卷回到第一主体中时,链轮可使支撑构件的移动方向从显示器的长度方向改变为宽度方向。
[0016] 支撑构件可支撑显示器在宽度方向上的边缘。
[0017] 向图像显示表面延伸超过所述边缘的肋可设置在所述多个分段链节的每个中。
[0018] 链轮可与显示器的所述边缘相邻地设置,具有第一连接部的多个连接构件可设置在显示器的边缘处,连接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可设置在所述多个分段链节处。
[0019] 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彼此连接,或者当所述多个分段链节的移动方向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之间进行改变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通过链轮彼此断开连接。
[0020] 第一连接部可具有在显示器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突出的形状,第二连接部可具有使第一连接部插入其中的槽的形状。
[0021] 所述多个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隔可与所述多个分段链节之间的间隔相同。
[0022] 所述多个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隔可以是当显示器绕卷轴卷绕时所述多个连接构件在沿卷轴的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处沿卷轴的径向排列的间隔。
[0023] 突出部和凹入部可设置在连接构件中,在连接构件沿径向排列的状态下,布置在外侧的连接构件的突出部可插入到布置在内侧的连接构件的凹入部中。
[0024] 连接构件可包括第一磁性构件和第二磁性构件,在连接构件沿径向排列的状态下,设置在内侧的连接构件的第二磁性构件和设置在外侧的连接构件的第一磁性构件可通过磁力彼此吸引。
[0025] 连接构件可包括第一覆面部和第二覆面部,防滑构件可设置在所述多个连接构件之间,在连接构件可沿径向排列的状态下,设置在内侧的连接构件的第二覆面部和设置在外侧的连接构件的第一覆面部彼此接触
[0026] 所述可卷绕显示装置还可包括锁止单元,所述锁止单元在相对于第二主体的多个分开位置锁住第一主体。
[0027] 所述锁止单元可包括阻挡构件,所述阻挡构件具有阻挡位置和非阻挡位置,从而在阻挡位置防止支撑构件沿使支撑构件容纳在第一主体中的容纳方向移动,在非阻挡位置允许支撑构件沿使支撑构件容纳在第一主体中的容纳方向移动。
[0028] 在阻挡位置,阻挡构件可防止设置在与链轮接合的分段链节之前的分段链节沿所述容纳方向移动。当支撑构件从第一主体向外展开时,阻挡构件可与所述与链轮接合的分段链节干涉,以从阻挡位置切换到非阻挡位置,其中。锁止单元还可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沿使阻挡构件切换到阻挡位置的方向将弹力施加到阻挡构件。
[0029] 所述锁止单元还可包括设置在链轮处的多个突出台阶,阻挡构件可通过在阻挡位置处被一个突出台阶钩住而防止链轮沿着使支撑构件沿所述容纳方向移动的方向旋转。当链轮沿使支撑构件从第一主体向外展开的方向旋转时,阻挡构件可与突出台阶干涉以切换到非阻挡位置。锁止单元还可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沿使阻挡构件切换到阻挡位置的方向将弹力施加到阻挡构件。
[0030] 显示器在显示器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可被固定到第二主体,支撑构件的一个端部可固定到第二主体。
[0031] 第一主体可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主体设置在相对侧处的一对第一主体,卷轴可设置在所述一对第一主体的每个处,其中,显示器的在显示器的长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固定到所述一对卷轴,支撑构件可被设置为穿过所述一对第一主体,支撑构件的一部分固定到第二主体。
[0032] 通过下面结合本公开的附图、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方面、优点和显著特征将变得更明显。

附图说明

[0033]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会更清楚,在附图中:
[0034]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主视图;
[0035]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1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主视透视图;
[0036]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1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后视图;
[0037]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1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后视透视图;
[0038]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1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在闭合状态下的主视图;
[0039]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1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在闭合状态下的透视图;
[0040]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1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在闭合状态下的后视透视图;
[0041]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器容纳在第一主体中的结构的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0042]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器容纳在第一主体中的结构的部分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0043]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器容纳在第一主体中的结构的闭合状态的内部透视图;
[0044]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采用支撑单元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0045]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11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在部分打开状态下的主视图;
[0046]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11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主视图;
[0047]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11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在闭合状态下的主视图;
[0048]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从第一主体向外展开的过程;
[0049] 图16和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的主视图;
[0050] 图1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11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平面图;
[0051] 图1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0052] 图2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19的连接结构的后视透视图;
[0053] 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沿图20的C‑C′线截取的剖视图;
[0054] 图22A和图22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构件和支撑单元彼此连接的过程的概念图
[0055] 图23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器卷绕在卷轴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0056] 图23B至图23H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突出部和凹入部的示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0057] 图23I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磁力的防滑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
[0058] 图23J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摩擦力的防滑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
[0059] 图23K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摩擦力的防滑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
[0060] 图23L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锁链结构的防滑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
[0061] 图2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0062] 图25A是根据实施例的锁止单元的主视图;
[0063] 图25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锁止单元的主视图;
[0064] 图2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0065] 图2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后视图;
[0066] 图2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卷轴被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主体中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0067] 图2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沿图28的E‑E′线截取的剖视图;
[0068] 图3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根据实施例的旋转支撑构件和链轮的连接结构的透视图;
[0069] 图3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展开距离、卷轴的旋转量和旋转支撑构件的旋转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0070] 图3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根据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0071] 图3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沿图32的G‑G′线截取的剖视图;
[0072] 图3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0073] 图3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0074] 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被理解为指示相同的部件、组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75] 提供参照附图的以下描述以用于帮助对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虽然以下描述包括用于帮助所述理解的各种特定细节,但是这些特定细节将被认为仅仅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在此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可省略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0076] 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书面含义,而仅被发明人用来实现本公开的清楚且一致的理解。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清楚,提供下面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目的。
[0077] 将理解:除非上下文清晰地另有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种)”和“该/所述”包括复数的指示物。因此,例如,引用“组件表面”包括引用一个或更多个这样的(所述)表面。
[0078] 由于本发明允许各种改变和多种实施例,因此将在附图中示出各种实施例并在书面描述中详细描述各种实施例。然而,这不意图将本公开局限于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且将理解的是,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技术范围的各种改变、等同物和/或替代物被包含在本公开中。在对本公开的描述中,当认为对现有技术的特定详细解释可能不必要地使本发明的本质模糊时,省略对现有技术的特定详细解释。
[0079] 在本公开中,将理解的是,诸如“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术语意图指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特征、数量、步骤、动作、组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并且不意图排除可存在或可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量、步骤、动作、组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0080] 在本公开中,诸如“A或B”、“A和/或B中的至少一个”或“A和/或B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的表述可包括一起列出的术语的所有可能的组合。例如,诸如“A或B”、“A和B中的至少一个”或“A或B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可表示以下所有情况:(1)包括至少一个A;(2)包括至少一个B;或者(3)包括至少一个A和至少一个B二者。
[0081] 这里使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构成元件而不考虑顺序和/或重要性,并用于将一个构成元件与另一构成元件区分开,但构成元件不受所述术语的限制。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可表示不同的用户装置,而不考虑顺序和/或重要性。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合适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构成元件可被称为第二构成元件,反之亦然。
[0082] 在本公开中,当构成元件(例如第一构成元件)“(可操作地或可连通地)与”另一构成元件(例如第二构成元件)“结合”、“(可操作地或可连通地)结合到”另一构成元件(例如第二构成元件),或者“连接到”另一构成元件(例如第二构成元件)时,所述构成元件直接地或通过至少一个另一构成元件(例如,第三构成元件)接触或连接到所述另一构成元件。相反,当构成元件(例如,第一构成元件)被描述为“直接连接到”或“被直接连接到”另一个构成元件(例如,第二构成元件)时,所述构成元件应被解释为直接连接到所述另一构成元件,而没有在所述构成元件和所述另一构成元件之间设置任何其它构成元件(例如,第三构成元件)。在描述构成元件之间的关系时,诸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的其它表述可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解释。
[0083] 在本公开中,“被构造为……”的表述可与诸如“适用于……”、“具有……的能力”、“被设计为……”、“被作为……”或“能够”的表述互换。“被构造为……”的表述不一定表示在硬件方面“被具体设计为……”的一种表述。相反,在一些情况下,“被构造为……”的表述可表示“能够”使用其它装置或部件执行功能的一种表述。例如,“处理器被构造为执行功能A、B和C”的表述可表示用于执行所述功能的专用处理器(例如,嵌入式处理器)或者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装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软件而能够执行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应用处理器)。
[0084] 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是考虑到其在本公开中的功能而从当前被广泛使用的通用术语中选择。然而,所述术语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意图、先例和新技术的出现而改变。另外,在特别情况下,在描述部分详细描述由申请人选择的术语的含义。因此,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基于与整个公开中讨论的内容有关的它们的含义而进行限定,而不由它们的简单的含义而限定。
[0085] 在本公开中,术语“可卷绕显示装置”可表示例如TV、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视频电话、电子阅读器、台式个人计算机、膝上型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
[0086] 在本公开中,术语“用户”可表示使用可卷绕显示装置的人。
[0087] 图1至图4分别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主视图、主视透视图、后视图和后视透视图。图5至图7分别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在闭合状态下的主视图、主视透视图和后视透视图。
[0088] 参照图1至图7,可卷绕显示装置可包括一对第一主体101和201以及第二主体401。第一主体101和201设置在第二主体401的两侧。第二主体401可包括底座501。第二主体401可被固定到底座501并可与底座501合成一体。
[0089] 参照图5至图7,在第一主体101和201在完全靠近第二主体401的状态下,即在闭合的状态下,显示器301被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在闭合状态下,第一主体101和201以及第二主体401彼此相邻地布置,显示器301可不暴露于外部。在闭合状态下,第一主体101、201和第二主体401的总宽度可与底座501的宽度相同。在闭合状态下,可卷绕显示装置可占据最小的空间。
[0090] 参照图1至图4,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与第二主体401分开的状态下,即,在打开的状态下,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以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之间展开。打开状态包括显示器301完全展开的状态和显示器301部分展开的状态。
[0091] 可卷绕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视机、监视器、通信终端、游戏装置、多媒体装置、便携式计算机、摄影设备等中的一个。另外,可卷绕显示装置可以是具有以下结构的任何装置:用于容纳显示器301的第一主体101、201和第二主体401可彼此接近或者可彼此分开。
[0092] 显示器301的结构不具体地限制于上述结构,而是可采用柔性地弯折以被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例如,卷绕在卷轴上)的任何结构。例如,显示器301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或电泳显示器。
[0093] 在闭合状态下,显示器301被容纳为卷绕在第一主体101和201内,并且随着第一主体101、201与第二主体401分开,显示器301可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
[0094] 图8至图10是示出显示器301被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的透视图,其中,图8示出了打开状态,图9示出了部分打开状态,图10示出了闭合状态。在图8至图10中,通过省略部分壳体,第一主体101和201被示出为使得可从外部看见其内部。
[0095] 参照图8至图10,卷轴103和203分别安装在第一主体101和201处。卷轴103和203沿显示器301的宽度方向A2延伸并且围绕旋转轴103a和203a可旋转地被支撑在第一主体101和201处。显示器301在长度方向A1上的一端连接到卷轴103,而显示器301在长度方向A1上的另一端连接到卷轴203。显示器301卷绕在卷轴103和203的外周。在闭合状态下,如图10所示,显示器301在被卷绕在卷轴103和203上的状态下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
[0096] 当处于图10的状态下的第一主体101和201在显示器301的长度方向A1上移动以与第二主体401分开时,拉力被施加到显示器301。因此,卷轴103和203沿图9中的箭头191和291所示的使显示器301展开的方向旋转,因此,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以横跨第二主体401而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之间展开。当第一主体101和201达到打开状态时,如图8所示,显示器301处于其最大展开的状态。
[0097] 在打开状态下,当第一主体101和201接近第二主体401时,卷轴103和203沿使显示器301卷起的方向旋转。如图10所示,显示器301卷绕在卷轴103和203上,并被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例如扭转弹簧的弹性构件(未示出)可将弹力施加到卷轴103和203,以使显示器301卷绕在卷轴103和203上。卷轴103和203使显示器301卷起的结构不受具体限制。参照图28至图30介绍卷轴103和203使显示器301卷起的结构的示例。
[0098] 需要使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的显示器301保持在平坦状态。当在垂直于图像显示表面301‑1的方向上将外力施加到处于展开状态的显示器301时,显示器301不能保持在平坦的展开状态,使得显示器301上显示的图像会扭曲。
[0099] 参照图1至图7,可卷绕显示装置包括用于将显示器301支撑为平坦的支撑单元6。例如,在闭合状态下,支撑单元6可被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在打开状态下,支撑单元
6可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以支撑显示器301。支撑单元6可支撑显示器301的后表面
301‑2(即,图像显示表面301‑1的背对的表面)。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支撑单元6可沿宽度方向A2支撑显示器301的相对的边缘301a和301b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公开,支撑单元6可包括用于分别支撑显示器301的边缘301a和301b的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
[0100] 参照图5至图7,在闭合状态下,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被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当第一主体101和201与第二主体401分开时,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与显示器301一起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展开,以位于显示器301的后表面301‑2处并支撑边缘301a和301b。
[0101] 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撑单元6。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采用支撑单元6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2是图11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在部分打开状态下的主视图。图13是图11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主视图。图14是图11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在闭合状态下的主视图。在图11至图14中,通过省略部分壳体,第一主体101和201被示出为使得从外部可看见其内部。
[0102] 参照图11至图14,支撑单元6可包括用于分别支撑显示器301的边缘301a和301b的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呈具有彼此可枢转地连接的多个分段链节601的链条的形式。第一支撑构件6‑1可包括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的一对第一链条603和623。第二支撑构件6‑2可包括分别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
201中的一对第二链条605和625。第一链条603和623中的每个以及第二链条605和625中的每个呈具有彼此互相可枢转地连接的分段链节601的链条的形式。在第一链条603和623以及第二链条605和625的分段链节601之中,位于第二主体401处的最前面的链节603a、605a、
623a和625a连接到第二主体401。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中的每个可以是单个链条,其中,位于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中的每个的中部的一个或更多个分段链节(例如,分段链节603a和605a或者分段链节623a和625a)固定到第二主体401。参照图16和图17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
[0103] 用于容纳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的第一容纳单元和第二容纳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主体101和201处。例如,用于分别容纳第一链条603和第二链条605的第一容纳单元151和第二容纳单元152设置在第一主体101处。第一容纳单元151和第二容纳单元152可呈例如沿显示器301的宽度方向A2延伸的槽的形式。第一容纳单元151和第二容纳单元152在长度方向A1上彼此分开地布置。同样地,用于分别容纳第一链条623和第二链条625的第一容纳单元251和第二容纳单元252设置在第一主体201处。第一容纳单元251和第二容纳单元252可呈例如沿显示器301的宽度方向A2延伸的槽的形式。第一容纳单元251和第二容纳单元252可在长度方向A1上彼此分开地布置。
[0104] 用于将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传送到第一主体101和201中/外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可设置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与显示器301的边缘301a和301b邻近地布置。例如,分别用于使第一链条603和第二链条605移动的第一链轮195和第二链轮196设置在第一主体101处。第一链条603和第二链条605分别通过第一链轮
195和第二链轮196而在第一主体101内沿宽度方向A2被传送,并且在第一主体101的外部沿长度方向A1被传送。换言之,第一链条603和第二链条605的传送方向通过第一链轮195和第二链轮196而改变。为此,第一链轮195和第二链轮196围绕与图像显示表面301‑1垂直的旋转轴195a和196a被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主体101中。换言之,旋转轴195a和196a垂直于长度方向A1和宽度方向A2。第一链轮195和第二链轮196被布置为在长度方向A1上分开间隔187,以分别对应于第一容纳单元151和第二容纳单元152。因此,第一链条603和第二链条605可在长度方向A1上彼此偏离地容纳在第一主体101中。由于第一链条603和第二链条605彼此不干涉,因此可使第一主体101在宽度方向A2上的用于容纳第一链条603和第二链条605的长度减小。
[0105] 同样地,用于分别传送第一链条623和第二链条625的第一链轮295和第二链轮296设置在第一主体201中。第一链条623和第二链条625分别通过第一链轮295和第二链轮296在第一主体201内沿宽度方向A2被传送,并且在第一主体101的外部沿长度方向A1被传递。换言之,第一链条623和第二链条625的传送方向分别通过第一链轮295和第二链轮296而改变。为此,第一链轮295和第二链轮296围绕与图像显示表面301‑1垂直的旋转轴295a和296a被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主体201中。换言之,旋转轴295a和296a垂直于长度方向A1和宽度方向A2。第一链轮295和第二链轮296被布置为在长度方向A1上分开间隔287,以分别对应于第一容纳单元251和第二容纳单元252。因此,第一链条623和第二链条625可沿长度方向A1彼此偏离地容纳在第一主体201中。由于第一链条623和第二链条625彼此不干涉,因此可使第一主体201在宽度方向A2上的用于容纳第一链条623和第二链条625的长度减小。
[0106] 链轮195、196、295和296可具有例如多边形形状。多边形的一侧的长度可根据每个分段链节601的长度而确定。例如,多边形的一侧的长度可根据两个相邻的分段链节601的图16中的铰链轴653之间的间隔而确定。在本公开中,虽然采用具有矩形形状的链轮195、196、295和296,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0107] 在闭合状态下,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分别容纳在设置在图14中的第一主体101和201中的第一容纳单元151和251以及第二容纳单元152和252中。在这种状态下,当第一主体101、201与第二主体401分开时,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以在第一主体101、201与第二主体401之间展开。图15示出了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的过程。参照图15的操作1211,当第一主体101和201在长度方向A1上与第二主体401分开时,由于最前面的链节
603a、605a、623a和625a连接到第二主体401,因此拉力在长度方向A1上被施加到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然后,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从第一主体101和
201向外展开。如图15的操作1212、1213和1214所示,随着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
6‑2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链轮195、196、295和296沿使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展开的方向旋转。如图12所示,通过链轮195、196、295和296将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在第一主体101和201内沿宽度方向A2移动的方向改变为长度方向A1,以使其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因此,第一主体101和201可与第二主体401分开。当达到打开状态时,如图13所示,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在长度方向A1上展开,以分别支撑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之间展开的显示器301的边缘301a和301b。
[0108] 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呈现具有可枢转地彼此连接的分段链节601的链条的形式,但其枢转范围不受限制。换言之,虽然没有防止分段链节601绕链轮195、196、295和296卷绕的方向枢转,但分段链节601在超过展开状态时不再枢转。
[0109] 图16和图17是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的主视图。参照图16,第一支撑构件6‑1呈相邻的分段链节601彼此连接以围绕铰链轴653可枢转的链条的形式。铰链轴653是垂直于图像显示表面301‑1的轴。换言之,铰链轴653是在垂直于长度方向A1和宽度方向A2的方向上的轴。因此,第一支撑构件6‑1是在包括显示器301的平面上可弯折的链条。分段链节601彼此连接以在一个方向上在展开状态和弯折状态之间可枢转。第一支撑构件6‑1在展开方向658上的枢转被限制。为此,在分段链节601中设置用于限制第一支撑构件6‑1的枢转的止动件601a。当分段链节601展开时,相邻的止动件601a彼此接触,从而限制第一支撑构件6‑1在展开方向658上的枢转。因此,如图1所示,可通过第一支撑构件6‑1支撑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的显示器301的边缘301a。铰链轴653的中心线655与分段链节601的中心线654在展开方向658上偏离了间隔656。因此,第一支撑构件6‑1可容易地在方向657上弯折,第一支撑构件6‑1在展开方向658上的枢转被限制,从而第一支撑构件6‑1可稳定地保持在展开状态。
[0110] 参照图17,第二支撑构件6‑2呈相邻的分段链节601彼此连接以围绕垂直于图像显示表面301‑1的铰链轴653可枢转的链条的形式。因此,第二支撑构件6‑2是在包括显示器301的平面上可弯折的链条。分段链节601彼此连接以在展开状态和弯折状态之间在一个方向上可枢转。第二支撑构件6‑2在展开方向657上的枢转被限制。为此,在分段链节601中设置用于限制第二支撑构件6‑2的枢转的止动件601a。当分段链节601展开时,相邻的止动件
601a彼此接触,从而限制第二支撑构件6‑2在展开方向657上的枢转。因此,如图1所示,可通过第二支撑构件6‑2支撑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的显示器301的边缘302a。铰链轴
653的中心线655与分段链节601的的中心线654在展开方向657上偏离了间隔656。因此,第二支撑构件6‑2可容易地沿方向658弯折,第二支撑构件6‑2的在展开方向657上的枢转被限制,从而第二支撑构件6‑2可稳定地保持在展开状态。
[0111] 在图13的打开状态下,当第一主体101和201接近第二主体401时,压力在长度方向A1上被施加到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然后,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被推向第一主体101和201。被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推动的链轮195、196、295和296沿使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传送到第一主体101和201中的方向旋转。通过链轮195、196、295和296将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的传送方向从长度方向A1改变成宽度方向A2,因此,使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容纳在容纳单元151、152、251和252中。当达到闭合状态时,如图14所示,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被完全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如上所述,显示器301通过卷绕在卷轴103和
203上而被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
[0112] 根据上述结构,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展开的显示器310的边缘301a和301b通过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支撑,因此显示器301可平坦地保持在打开状态。
[0113] 在支撑构件和显示器一起卷绕在卷轴上的情况下,包括显示器和支撑构件的卷轴的直径增大,因此第一主体101和201会增大。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由于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与显示器301分开地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因此与支撑构件和显示器一起卷绕在卷轴上的结构相比,可减小第一主体101和201的尺寸。
[0114] 此外,对于支撑构件和显示器一起卷绕在卷轴上的结构,形成支撑构件的分段链节的枢转轴是显示器的宽度方向。具有以上结构的支撑构件在沿与显示器的图像显示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的外力作用下是非常薄弱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由于形成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的分段链节601的铰链轴653垂直于图像显示表面301‑1,因此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对沿与图像显示表面301‑1垂直的方向上施加到显示器
301的外力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因此,显示器301可稳定地保持在平坦状态。
[0115] 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的分段链节601的枢转方向彼此相反。因此,由于在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的状态下,通过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限制了在相反的方向上围绕铰链轴653的枢转,因此显示器301可稳定地保持在打开状态。
[0116] 图18是图8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平面图。参照图18,为了平坦地保持显示器301,需要使显示器301保持处于显示器301接触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的状态。当显示器301与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分开时,会难以平坦地保持显示器301。为此,可在可卷绕显示装置中采用使显示器301和支撑单元6连接的连接构件以防止显示器301与支撑单元6分开。
[0117] 图1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20是图19的连接结构的后视透视图。图21是沿图20的C‑C′线截取的剖视图。图22A和图22B是示出连接构件和支撑单元6彼此连接的过程的概念图。图23A是示出显示器301卷绕在卷轴103和203上的状态的透视图。虽然图19至图23A示出了第一支撑构件6‑1与显示器301之间的连接结构,但第二支撑构件6‑2与显示器301之间的连接结构与第一支撑构件6‑1与显示器301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因此,在图19至图23A中,在括号中示出用于描述第二支撑构件6‑2与显示器301之间的连接结构的标号。
[0118] 参照图19至图23A,多个连接构件701结合到显示器301的边缘301a和301b。连接构件701可以是例如夹型。沿显示器301的边缘301a和301b布置的连接构件701的间距可以是恒量或者可以不是恒量。在一个示例中,连接构件701的间距可与分段链节601之间的间隔相同。在另一示例中,连接构件701的间距可在靠近第二主体401时增大,并可在靠近卷轴103和203时减小。当显示器301卷绕卷轴103和203的次数相对多时的显示器301一次卷绕卷轴103和203的长度可比当显示器301卷绕卷轴103和203的次数相对少时的显示器301一次卷绕卷轴103和203的长度长。考虑到以上,连接构件701的间距可被确定为使得当显示器
301卷绕在卷轴103和203上时,连接构件701可在沿圆周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处沿径向排列。
换言之,当显示器301卷绕在卷轴103和203上时,如图23A所示,连接构件701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处沿径向布置在同一条线上。根据以上结构,当显示器301卷绕在卷轴103和203上时,图像显示表面301‑1和后表面301‑2分开一定间隔。因此,当显示器301卷绕在卷轴103和
203上或从卷轴103和203向外展开时,图像显示表面301‑1因图像显示表面301‑1和后表面
301‑2之间的摩擦而被损坏的可能性可减小。
[0119] 参照图23A,连接构件701可包括:突出部701c;凹入部701d,形成为在突出部701c的背对侧凹入。当连接构件701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处沿径向布置在同一条线上时,沿径向位于外部的连接构件701‑1的突出部701c可插入到位于内部的连接构件701‑2的凹入部701d中。因此,连接构件701‑1和连接构件701‑2可沿径向布置,而不在显示器301的长度方向A1上出现偏离。因此,连接构件701可沿径向稳定地排列。
[0120] 参照图21,每个连接构件701可包括:固定部701a,显示器301的边缘301a或301b固定到固定部701a;第一连接部701b,与固定部701a形成台阶。第一连接部701b结合到设置在每个分段链节601(形成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处的第二连接部601b。例如,第一连接部701b具有突出形状,而第二连接部601b具有使第一连接部701b插入其中的插入槽的形状,反之亦然。插入槽可具有沿长度方向A1被切割的形状。即使当连接构件701的间距不是恒量时,第一连接部701b也可容易地结合到第二连接部601b。根据上述结构,随着第一连接部701b结合到第二连接部601b,显示器301可被稳定地支撑而不与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分开,从而平坦地保持显示器301。
[0121] 图22A是图20的示意性平面图,也就是说,图22A是示出在沿卷轴103和203的旋转轴103a和203a的方向上观看时的卷轴103和203以及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的示图1001。图22B是图20的示意性后视图,也就是说,图22B是示出在沿链轮195、196、295和296的旋转轴195a、196a、295a和296a的方向上观看时的卷轴103和203以及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的示图1003。参照图20至图22B,重复使连接构件701和分段链节601彼此结合的过程直到显示器301从卷轴103和203向外展开。
[0122] 如上所述,链轮195、196、295和296的旋转轴195a、196a、295a和296a垂直于卷轴103和203的旋转轴103a和203a。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沿宽度方向A2移动,并通过链轮195、196、295和296将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
6‑2的移动方向改变成长度方向A1。因此,已经经过链轮195、196、295和296的分段链节601在与显示器301平行的长度方向A1上移动。从概念上讲,卷轴103和203以及链轮195、196、
295和296按照锥齿轮的形式彼此连接,以使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与显示器
301彼此连接。
[0123] 在图22A和图22B中,当第一主体101和201远离第二主体401运动时,显示器301从卷轴103和203向外展开并在长度方向A1上运动。在这种状态下,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在宽度方向A2上运动,然后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的运动方向通过链轮195、196、295和296被改变为长度方向A1。在运动方向改变过程中,即,分段链节601通过被连接到链轮195、196、295和296而旋转,如图22A的示图1001示出的箭头1013、1014和1015所指示的,分段链节601与显示器301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同样地,如图22B的示图
1003示出的箭头1021、1022和1023所指示的,显示器301的边缘301a和301b与分段链节601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当连接到第一链轮195和196以及第二链轮295和296的分段链节601通过改变其运动方向而接近显示器301时,如图20和图21所示,连接构件701的第一连接部
701b顺序地结合到每个分段链节601的第二连接部601b,显示器301和分段链节6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根据上述结构,显示器301可被稳定地支撑,而不与第一支撑构件
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分开,因此,可平坦地保持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的显示器
301。
[0124] 当第一主体101和201接近第二主体401时,连接到链轮195、196、295和296的分段链节601的运动方向从长度方向A1改变为宽度方向A2。在该过程中,分段链节601逐渐地与显示器301的边缘301a和301b分开,第一连接部701b与第二连接部601b分开。显示器301通过卷绕在卷轴103和203上而被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被容纳在容纳单元151、152、251和252中。
[0125] 在图23A中,采用具有规则的平行六面体形状的突出部701c以及对应于突出部701c并在宽度方向A2上具有一个开口侧的凹入部701d作为通过防止连接构件701‑1和701‑
2在长度方向A1上滑动而使分别位于沿径向的外侧和内侧的连接构件701‑1和701‑2对齐的结构。然而,突出部701c和凹入部701d的形状不限于图23A中所示出的形状。图23B至图23H示出了突出部701c和凹入部701d的各种形状。
[0126] 参照图23B,突出部701c和凹入部701d可分别具有圆凸形状以及在长度方向A1和宽度方向A2上闭合的圆凹形状。参照图23C,突出部701c和凹入部701d可分别具有型形状(圆锥或棱锥形状)以及在长度方向A1和宽度方向A2上闭合的凹入形状。参照图23D,突出部701c具有长方体形状,凹入部701d具有在长度方向A1和宽度方向A2上闭合的凹入形状。参照图23E和图23F,突出部701c具有长方体形状,凹入部701d具有在长度方向A1上闭合但在宽度方向A2上具有敞开的一侧的凹入形状。参照图23G和图23H,突出部701c具有角型形状(圆锥或棱锥形状),凹入部701d具有在长度方向A1上闭合但在宽度方向A2上具有敞开的一侧的凹入形状。
[0127] 可使用磁力以通过防止连接构件701‑1和701‑2在长度方向A1上滑动而使连接构件701‑1和701‑2对齐。图23I是使用磁力的防滑结构的截面图。参照图23I,连接构件701可包括第一磁性构件701e以及位于第一磁性构件701e的相对的一侧的第二磁性构件701f。第一磁性构件701e和第二磁性构件701f具有相反的极性。当连接构件701在沿圆周方向的位置处沿径向布置在同一条线上时,沿径向位于外侧的连接构件701‑1的第一磁性构件701e通过磁力被吸附到沿径向位于内侧的连接构件701‑2的第二磁性构件701f。因此,连接构件701‑1和连接构件701‑2可沿径向对齐,而不在显示器301的长度方向A1上发生偏离。因此,可使连接构件701沿径向稳定地对齐。第一磁性构件701e和第二磁性构件701f可分别具有如图23A至图23H所示的突出形状和凹入形状。
[0128] 可使用摩擦力以通过防止连接构件701‑1和701‑2在长度方向A1上滑动而使连接构件701‑1和701‑2对齐。图23J是使用摩擦力的防滑结构的截面图。参照图23J,连接构件701可包括位于图像显示表面301‑1的一侧的第一覆面部701h以及位于第一覆面部701h的相对的一侧的第二覆面部701i。第一覆面部701h和第二覆面部701i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具有增强的摩擦力的摩擦部701j。例如,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摩擦部701j:将由具有大的摩擦力的弹性体制造的摩擦部构件附着到连接构件701,使用具有大的摩擦力的材料涂敷连接构件701或者将某一表面粗糙度应用于连接构件701。当连接构件701在沿圆周方向的位置处沿径向布置在同一条线上时,沿径向位于外侧的连接构件701‑1的第一覆面部701h接触沿径向位于内侧的连接构件701‑2的第二覆面部701i。由于在第一覆面部701h和第二覆面部701i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摩擦部701j,因此连接构件701‑1和连接构件701‑2可通过摩擦力沿径向对齐,而不在显示器301的长度方向A1上发生偏离。因此,可使连接构件701沿径向稳定地对齐。
[0129] 图23K是使用摩擦力的防滑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参照图23K,在连接构件701之间设置防滑部701k。防滑部701k设置在显示器301的后表面301‑2上。防滑部701k可具有带形状。可通过将由例如具有大的摩擦力的弹性体制造的具有带形状的构件附着到显示器301的后表面301‑2来实现防滑部701k。连接构件701可包括位于图像显示表面301‑1的一侧的第一覆面部701h以及位于图像显示表面301‑1的相对的一侧的第二覆面部701i。当连接构件701在沿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处沿径向布置在同一条线上时,沿径向位于外侧的连接构件701‑1的第一覆面部701h接触沿径向位于内侧的连接构件701‑2的第二覆面部701i。即使当第一覆面部701h相对于第二覆面部701i滑动而将要在长度方向A1上发生偏离时,第一覆面部701h接触防滑部701k,因此第一覆面部701h不沿长度方向A1滑动并保持在接触第二覆面部701i的状态。因此,可使连接构件701沿径向稳定地对齐。虽然未示出,但第一覆面部701h和第二覆面部701i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图23J中的摩擦部701j。
[0130] 锁链结构可用作通过防止连接构件701‑1和701‑2在长度方向A1上滑动而使连接构件701‑1和701‑2沿径向对齐的结构。图23L是使用锁链结构的防滑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参照图23L,连接构件701可包括突出部701m和凹入部701n。突出部701m可包括:延伸部
701m‑1,沿显示器301的厚度方向(即,沿卷轴103和203的径向)延伸;弹性臂701m‑2,从延伸部701m‑1沿长度方向A1延伸并在长度方向A1上弹性地变形。凹入部701n可包括:容纳部
701n‑1,凹入为容纳突出部701m;钩部701n‑3,围绕容纳部701n‑1的开口701n‑2设置以钩住弹性臂701m‑2。开口701n‑2的宽度W2比弹性臂701m‑2的宽度W1小。
[0131] 当连接构件701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处沿径向布置在同一条线上时,沿径向位于外部的连接构件701‑1的突出部701m结合到沿径向位于内部的连接构件701‑2的凹入部701n。换言之,随着显示器301卷绕卷轴103和203,连接构件701‑1接近连接构件701‑2,然后弹性臂701m‑2通过开口701n‑2插入到容纳部701n‑1中。由于开口701n‑2的宽度W2比弹性臂
701m‑2的宽度W1小,因此弹性臂701m‑2被设置在开口701n‑2的边缘处的钩部701n‑3钩住。
在这种状态下,连接构件701‑1通过施加到显示器301的拉力而被推向连接构件701‑2,因此,弹性臂701m‑2在使宽度W1减小的方向上变形。当弹性臂701m‑2的宽度W1等于开口701n‑
2的宽度W2时,弹性臂701m‑2通过开口701n‑2并被插入到容纳部701n‑1中。然后,弹性臂
701m‑2回到原始状态并被钩部701n‑3钩住。因此,突出部701m保持在被插入到凹入部701n的状态,因此可使连接构件701沿径向稳定地对齐。
[0132] 当显示器301从卷轴103和203向外展开时,力(分离力)在使连接构件701‑1与连接构件701‑2分开的方向上被施加到连接构件701‑1。在弹性臂701m‑1被钩部701n‑3钩住的状态下,当分离力被施加到连接构件701‑1时,弹性臂701m‑1在使宽度W1减小的方向上变形。在弹性臂701m‑2的宽度W1等于开口701n‑2的宽度W2时,弹性臂701m‑2通过开口701n‑2并脱离容纳部701n‑1。因此,突出部701m与凹入部701n分开,因此,显示器301从卷轴103和203向外展开,从而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
[0133] 第一主体101和201可在长度方向A1上可滑动地被支撑在底座501上。图2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0134] 参照图24,通过省略形成第一主体101和201的外观的壳体来示出第一主体101和201。底座501在长度方向A1上延伸。一对导轨502和503设置在底座501处。导轨502和503在长度方向A1上延伸。第一主体101和201分别连接到导轨502和503。根据以上结构,第一主体
101和201可在长度方向A1上可滑动地被支撑在底座501上。
[0135]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导轨502可包括一对滑杆502a和502b。滑杆502a在长度方向A1上可滑动地被支撑在滑杆502b上。滑杆502b在长度方向A1上可滑动地被支撑在底座501上。第一主体101连接到滑杆502a。根据上述结构,滑杆502b可相对于底座501在底座501的长度范围内滑动,而滑杆502a可相对于滑杆502b在超过底座501的长度的范围内滑动。因此,当底座501在长度方向A1上的长度减小时,第一主体101的滑动范围会延伸超过底座501的长度范围。
[0136] 同样地,导轨503可包括一对滑杆503a和503b。滑杆503a在长度方向A1上可滑动地被支撑在滑杆503b上。滑杆503b在长度方向A1上可滑动地被支撑在底座501上。第一主体201连接到滑杆503a。根据上述结构,当底座501在长度方向A1上的长度减小时,第一主体
201的滑动范围会延伸超过底座501的长度范围。
[0137] 显示器301可仅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需要的长度。可按照多步来调节显示器301的展开长度(即,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的显示器301的长度)。可通过将第一主体101和201锁在相对于第二主体401的多个分开位置来调节展开长度。可卷绕显示装置可包括用于将第一主体101和201锁在相对于第二主体401的多个分开位置的锁止单元。
[0138] 图25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锁止单元的主视图。
[0139] 参照图25A,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锁止单元可包括用于将第一主体101和201锁在多个分开位置的阻挡构件1400。根据本公开的阻挡构件1400选择性地使第一支撑构件6‑1在使第一支撑构件6‑1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的容纳方向A1‑1上移动。阻挡构件1400具有防止第一支撑构件6‑1在容纳方向A1‑1上移动的由实线所指示的阻挡位置以及允许第一支撑构件6‑1在容纳方向A1‑1上移动的由虚线所指示的非阻挡位置。例如,阻挡构件1400可在阻挡位置与非阻挡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被支撑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上。弹性构件1410在可枢转到阻挡位置的方向上将弹力施加到阻挡构件1400。阻挡构件1400可包括:阻挡部
1401,用于在容纳方向A1‑1上阻挡第一支撑构件6‑1;操作部1402,从第一主体101和201部分地暴露于外部,用于用户设置非阻挡位置。阻挡构件1400邻近链轮195布置。在连接到链轮195并具有改变的传送方向的分段链节601‑1与位于分段链节601‑1之前的分段链接601‑
2之间产生间隔。如由图25A中的实线所指示的,当阻挡部1401挡住分段链节601‑2的后端部
601‑2a(即,分段链节601‑2在容纳方向A1‑1上的端部)时,阻挡构件1400阻挡第一支撑构件
6‑1在容纳方向A1‑1上的运动。
[0140] 当第一主体101和201与第二主体401分开时,即,当第一支撑构件6‑1在使第一支撑构件6‑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的方向A1‑2上移动时,分段链节601‑1推动阻挡部1401,以使阻挡构件1400切换到非阻挡位置。当分段链节601‑1与阻挡部1401之间的干涉结束时,阻挡构件1400通过弹性构件1410的弹力回到阻挡位置。然后,分段链节601‑1到达分段链节601‑2的位置,分段链节601‑2的后端部601‑2a被阻挡部1401钩住,阻止了第一支撑构件6‑1在容纳方向A1‑1上的移动。随着以上步骤的重复,第一主体101和201与第二主体
401分开,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以向外部展开。在这种状态下,为了使第一主体101和201沿接近第二主体401的方向移动,第一支撑构件6‑1沿容纳方向A1‑1移动。
然而,由于分段链节601‑2的后端部601‑2a被阻挡构件1400的位于阻挡位置的阻挡部1401钩住,因此防止第一支撑构件6‑1沿容纳方向A1‑1移动。因此,第一主体101和201不可在接近第二主体401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可保持显示器301的展开长度。当显示器301被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时,通过推动操作部1402将阻挡构件1400切换到非阻挡位置,使得第一主体101和201可接近第二主体401。
[0141] 根据上述结构,可按照分段链节601的长度为单位来调节显示器301的展开长度。
[0142] 虽然图25A示出了通过使用阻挡构件1400而选择性地使第一支撑构件6‑1在容纳方向A1‑1上移动的结构,但也可采用阻挡构件1400以选择性地使第二支撑构件6‑2在容纳方向A1‑1上移动。
[0143] 图25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锁止单元的主视图。
[0144] 参照图25B,根据本公开的本实施例的锁止单元可包括阻挡构件1420。阻挡构件1420选择性地使链轮195在使第一支撑构件6‑1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的容纳方向A1‑
3上旋转。沿周向布置的多个突出台阶195b设置在链轮195上。阻挡构件1420可具有当阻挡构件1420被突出台阶195b钩住时防止链轮195沿容纳方向A1‑3旋转的由实线所指示的阻挡位置以及允许链轮195沿容纳方向A1‑3旋转的由虚线所指示的非阻挡位置。例如,阻挡构件
1420可在阻挡位置与非阻挡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被支撑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上。弹性构件
1430在枢转到阻挡位置的方向上将弹力施加到阻挡构件1420。阻挡构件1420可从第一主体
101和201部分地向外暴露,从而用户可将阻挡构件1420切换到非阻挡位置。虽然未示出,但第一主体101和201可设置有连接到阻挡构件1420以将阻挡构件1420切换到非阻挡位置的操作部。
[0145] 当第一主体101和201与第二主体401分开时,即,当链轮195沿使第一支撑构件6‑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的方向A1‑4旋转时,突出台阶195b推动阻挡部1421,以使阻挡构件1420切换到非阻挡位置。当突出台阶195b与阻挡部1421之间的干涉结束时,阻挡构件1420通过弹性构件1430的弹力回到阻挡位置,因此链轮195沿容纳方向A1‑3的旋转被停止。随着以上步骤的重复,第一主体101和201与第二主体401分开,并且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以向外部展开。在这种状态下,为了使第一主体101和201在接近第二主体401的方向上移动,链轮195沿容纳方向A1‑3旋转。然而,由于链轮195被阻挡构件1420的位于阻挡位置的阻挡部1421钩住,因此防止链轮195沿容纳方向A1‑3旋转。因此,第一主体101和201不可在接近第二主体401的方向上移动,可保持显示器301的展开长度。当显示器301被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时,通过操作操作部将阻挡构件1420切换到非阻挡位置,因此第一主体101和201可接近第二主体401。
[0146] 根据上述结构,可按照突出台阶195b的布置间隔为单位来调节显示器301的展开长度。
[0147] 虽然图25B示出了通过使用阻挡构件1420而选择性地使链轮195沿容纳方向A1‑3旋转的结构,但也可使用阻挡构件1420以使链轮196、295和296沿容纳方向A1‑3旋转。
[0148] 图2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在图26中,主要示出第一主体101。
[0149] 参照图26,第一主体101和201分别设置有导轮104和204。导轮104和204将从卷轴103和203向外展开的显示器301引导到设置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的开口部111和211。当导轮104和204不存在时,如果显示器301围绕卷轴103和203卷绕量最多,则显示器301沿路径B1朝开口部111和211前进。如果显示器301围绕卷轴103和203卷绕量最少,则显示器301沿路径B2朝开口部111和211前进。换言之,穿过开口部111和211展开的显示器301的前进方向根据显示器301围绕卷轴103和203卷绕量的改变而改变。当设置导轮104和204时,显示器
301在卷轴103和203与导轮104和204之间的前进方向根据显示器301围绕卷轴103和203卷绕量的改变如路径B3和B4所指示的那样进行改变,而显示器301在导轮104和204与开口部
111和211之间的前进方向是不变的(如路径B所指示的)。因此,从开口部111和211向外展开的显示器301的前进方向可保持不变。
[0150] 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可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同步地向外展开或同步地卷回到第一主体101和201中。图2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后视图。在图27中,省略了第一主体101和201的壳体。
[0151] 参照图27,第一链轮195和196可通过电连接装置彼此连接。电连接装置可包括例如齿轮、传送带、同步带、线等。参照图27描述电连接装置的示例。第二链轮196设置有齿轮1501。第一链轮195设置有皮带轮1506。与皮带轮1506形成一对的皮带轮1504b设置有齿轮
1504a。齿轮1501和齿轮1504a通过齿轮1502和1503彼此连接。传送带(例如,同步带1505)绕皮带轮1506和1504b卷绕。因此,第一链轮195和第二链轮196可同步地旋转。同样地,如图27中的括号中的标号所示,设置在第二主体201中的第一链轮295和第二链轮296可按照相同的方法通过由电连接装置连接而同步地旋转。因此,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可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同步地向外展开或同步地卷回到第一主体101和201中。
[0152] 随着第一主体101和201接近第二主体401,卷轴103和203卷起显示器301。为此,卷轴103和203沿卷起显示器301的方向旋转。在下面的描述中,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使卷轴103和203旋转的结构。图2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卷轴103和203被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29是沿图28的E‑E′线截取的剖视图。
[0153] 参照图28和图29,卷轴103和203的一个端部103‑1和203‑1可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150和250上。卷轴103和203的另一端部103‑2和203‑2通过拉力施加部7而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150和250上。
[0154] 拉力施加部7可沿与当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或者卷回到第一主体101和201时卷轴103和203的可旋转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被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上。拉力施加部7可包括扭转弹簧63和旋转支撑构件60,其中,扭转弹簧63的一个端部63b支撑在旋转支撑构件60上,旋转支撑构件60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150和250上。旋转支撑构件60可包括衬套构件61和轴构件62,其中,衬套构件61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150和250上,轴构件62具有支撑轴62c以可旋转地支撑卷轴103和203的另一端部103‑2和203‑2。衬套构件61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150和250上。轴构件62与衬套构件61一起旋转。为此,衬套构件61和轴构件62设置有第一结合部61a和第二结合部62a,第一结合部61a和第二结合部62a具有互补的形状,以沿旋转方向彼此结合。支撑轴62c插入到扭转弹簧63的内径部63a中。扭转弹簧63的一个端部63b固定到轴构件62。例如,扭转弹簧63的一个端部63b插入到形成在轴构件62中的固定孔62b中。卷轴103和203设置有腔部103‑3和203‑3。扭转弹簧63在其中插入有支撑轴62c的状态下插入到腔部103‑3和203‑3中。用于钩住扭转弹簧63的另一端部63c的钩部103‑4和203‑4设置在腔部103‑3和203‑3中。
[0155] 根据上述结构,可按照其一个端部103‑1和203‑1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150和250上并且其另一端部103‑2和203‑2通过拉力施加部7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150和250上来实现卷轴103和203。在这种状态下,如图29所示,沿使卷轴103和203卷起的方向上的初始弹力F1可通过使旋转支撑构件60沿方向D1旋转而施加到显示器301。在使显示器301平坦地展开的方向上的弹力可通过初始弹力F1施加到显示器301。
[0156] 在初始弹力F1起作用的状态下,当旋转支撑构件60处于旋转支撑构件60的旋转不受限制的自由状态下时,旋转支撑构件60通过初始弹力F1沿与方向D1相反的方向D2旋转,因此会释放初始弹力F1。因此,在将初始弹力F1施加到显示器301的状态下,需要锁住旋转支撑构件60以使其不旋转。
[0157] 在将初始弹力F1施加到显示器301的状态下,旋转支撑构件60连接到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中的至少一个。换言之,旋转支撑构件60连接到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将初始弹力F1施加到显示器301的状态下,旋转支撑构件60被锁住。当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中的至少一个移动时,旋转支撑构件60相应地旋转。例如,旋转支撑构件60可连接到链轮195、196、295和296。因此,当链轮195、196、295和296不旋转时,旋转支撑构件60不旋转而被锁止。当链轮195、196、295和296旋转时,旋转支撑构件60旋转。
[0158] 图3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旋转支撑构件60以及链轮195、196、295和296的连接结构的透视图。参照图27、28和30,齿轮部61b设置在旋转支撑构件60(例如,衬套构件61)上。齿轮部61b连接到链轮195、196、295和296。例如,齿轮部61b通过齿轮1507至1510连接到设置在链轮196(296)上的齿轮1501。由于卷轴103和203以及旋转支撑构件60的旋转方向与链轮196(296)的旋转方向垂直,因此齿轮1507至1510中的一个具有能够使旋转方向改变90°的结构。例如,齿轮1510可包括连接到齿轮1509的正齿轮部1510a以及与正齿轮部1510a同轴地旋转的锥齿轮部1510b。齿轮部61b是与锥齿轮部1510b啮合的锥齿轮。根据上述结构,旋转支撑构件60根据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的运动与链轮195、196、295和296互锁地旋转。
[0159] 如图29所示,在沿使显示器301卷起的方向的初始弹力F1通过使旋转支撑构件60沿方向D1旋转被施加到卷轴103和203的状态下,当齿轮部61b与锥齿轮部1510b啮合时,旋转支撑构件60可被保持在所述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第一主体101和201接近第二主体401或者与第二主体401分开而使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或者卷回到第一主体101和201时,卷轴103和203以及旋转支撑构件60沿使显示器301展开的方向旋转或者沿使显示器301卷起的方向旋转。
[0160] 图31是显示器301的展开距离、卷轴103和203的旋转量和旋转支撑构件60的旋转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参照图31,当展开距离为“0”时,卷轴103和203的初始旋转量为“d1”。初始旋转量“d1”不表示卷轴103和203实际旋转的状态,而是表示相对于旋转支撑构件60以施加初始弹力F1的相对旋转量。
[0161] 卷轴103和203的旋转量与显示器301的展开距离不呈线性的比例关系。这是因为包括显示器301的卷轴103和203中的每个的外径根据显示器301围绕卷轴103和203卷绕的量而改变。换言之,对于相同的展开距离的改变来讲,当显示器301围绕卷轴103和203卷绕的量相对小时,卷轴103和203的旋转量比显示器301围绕卷轴103和203卷绕的量相对大的情况下的旋转量大。因此,展开距离与卷轴103和203的旋转量之间的关系具有随着展开距离增大倾斜角逐渐增大的曲线形状(如图31的曲线E1所指示的)。
[0162] 如果旋转支撑构件60是不旋转的结构,则在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完全展开的状态下,卷轴103和203的旋转量为“d2”。由扭转弹簧63提供给卷轴103和203的弹力F2的量与旋转量d2成比例。因此,在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完全展开的状态下,非常强的弹力F2被施加到卷轴103和203。因此,随着显示器301的展开距离增大,需要大的力以将第一主体101和201与第二主体401分开。
[016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随着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或者卷回到第一主体101和201中,旋转支撑构件60与卷轴103和203一起旋转。由于显示器301相对于第一主体101和201的展开距离与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的移动量相同,因此旋转支撑构件60的旋转量d3与显示器301相对于第一主体101和201的展开距离具有线性的比例关系。因此,展开距离与旋转支撑构件60的旋转量之间的关系呈具有倾斜角E2a的线性形状(如图31中的直线E2所指示的)。
[0164] 通过扭转弹簧63施加到卷轴103、203的弹力的量和下述旋转量之间的差成比例:所述旋转量之间的差为卷轴103、203的旋转量与旋转支撑构件60的旋转量之间的差。换言之,当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完全展开时,通过扭转弹簧63施加到卷轴103和
203的弹力的量与旋转量d4成比例。因此,根据旋转支撑构件60与卷轴103和203一起旋转的本公开的本实施例,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完全展开时的弹力F2′比旋转支撑构件60未旋转的结构中的弹力F2小。因此可使在显示器301的展开过程中施加到卷轴103和
203的弹力的量的变化减小,即,可使施加到显示器301的拉力的量的变化减小,因此可使在显示器301的展开过程中所消耗的力的变化减小。
[0165] 可通过齿轮部61b与链轮196之间的连接比例来调节直线E2的倾斜角E2a。例如,可通过使齿轮1507至151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为减速齿轮来调节直线E2的倾斜角E2a。通过适当地设置减速齿轮的传动比,使卷轴103、203的旋转量与旋转支撑构件60的旋转量之间的差的最小值dmin等于或大于这样的值:所述值用于平坦地保持显示器301,当显示器301将要被展开或卷起时,根据展开距离,产生所需要的使卷轴103和203旋转所需的最小弹力。直线E2的倾斜角E2a可被设置为与连接卷轴103和203的初始旋转量和最终旋转量的直线E3的倾斜角E3a相等。因此,可使根据显示器301的展开距离通过扭转弹簧63施加到卷轴103和203的弹力的改变量减小。
[0166] 虽然在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通过手动地使第一主体101和201接近第二主体401或者与第二主体401分开来使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或使显示器301卷回到第一主体101和201中的结构,但可通过使用电机来使第一主体101和201接近第二主体401或与第二主体401分开来使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或使显示器
301卷回到第一主体101和201中。在示例中,电机使第一链轮195和295以及第二链轮295和
296旋转,以使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移动,使得第一主体101和201接近第二主体401或与第二主体401分开,从而使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或使显示器301卷回到第一主体101和201中。参照图27和图30,可卷绕显示装置可包括电机1500。电机1500使齿轮1507旋转。齿轮1507连接到设置在链轮196中的齿轮1501。根据上述结构,当第一链轮195和295以及第二链轮196和296通过沿正向驱动电机1500而沿展开方向旋转时,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然后,随着第一主体
101和201远离第二主体401,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以在第一主体101和
201之间展开。
[0167] 相反,当第一链轮195和295以及第二链轮196和296通过沿反向驱动电机1500而沿容纳方向旋转时,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卷回到第一主体101和201中。然后,第一主体101和201接近第二主体401,并且显示器301可被容纳在第一主体101和201中。
[0168] 在该过程中,旋转支撑构件60可与显示器301的展开距离成比例地旋转。
[0169] 图3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局部透视图。图33是沿图32的G‑G′线截取的剖视图。
[0170] 参照图32和图33,分段链节601具有能够保护显示器301的边缘301a和301b的形状。每个分段链节601包括从显示器301的后表面301‑2向图像显示表面301‑1延伸而超过边缘301a和301b的肋601c。肋601c覆盖显示器301的边缘301a和301b。在显示器301展开的状态下,边缘301a和301b可能被外部冲击损坏。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边缘301a和301b被肋601c覆盖。因此,可减小对显示器301的边缘301a和301b损坏的可能性。
[0171] 图3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0172] 参照图34,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支撑显示器301在宽度方向A2上的中部。在图34中,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可在宽度方向A2上彼此相邻地布置或者布置为彼此分开一定距离。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的分段链节601的枢转方向彼此相反。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到外部向外展开的状态下,由于通过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限制了相对于铰链轴653沿相反的方向的枢转,因此显示器301可稳定地保持在展开状态。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或卷回到第一主体101和201中的结构、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和201向外展开或卷回到第一主体101和201中的结构以及使卷轴103和203旋转的结构与以上描述的结构相同。
[0173]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描述了一对第一主体101和201接近第二主体401或者与第二主体401分开的结构,但一个第一主体101可接近第二主体401或者与第二主体401分开的结构也是可以的。图3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在图35中,仅示出了支撑结构并省略了卷轴10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可以是第二主体401被固定在墙或天花板上的悬挂型设备。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从第一主体101向外展开或卷回到第一主体101中的结构、显示器301从第一主体101向外展开或卷回到第一主体101中的结构以及使卷轴103旋转的结构与以上描述的结构相同。显示器301的一个端部被固定到卷轴103,而其另一端部被固定到第二主体401。第一支撑构件6‑1和第二支撑构件6‑2的一个端部被固定到第二主体401。
[0174] 应理解的是,在此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应仅以描述性的含义来考虑,而非出于限制性目的。每个实施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通常应被理解为适合于本公开的其它各种实施例中的其它相似特征或方面。
[0175] 具体地,虽然在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各种实施例的可卷绕显示装置中,显示器随着第一主体沿横向移动而展开,但显示器可随着第一主体沿纵向移动而展开。
[0176] 尽管以上已经参照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此可做出对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