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仓镰刀菌及其发酵生产赤霉素A4+7的方法及运用

申请号 CN202210964298.2 申请日 2022-08-11 公开(公告)号 CN115466685A 公开(公告)日 2022-12-13
申请人 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陆建卫; 吴烨飞; 沈波; 朱建新; 冯佩杰; 陆春锋; 常宏; 俞海燕;
摘要 本 申请 涉及 微 生物 发酵 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藤仓镰刀菌及其赤霉素A4+7的方法及运用,其中本申请的藤仓镰刀菌于2022年5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40179,菌种名为QJ47‑9。本申请中的藤仓镰刀菌经市售藤仓镰刀菌诱导得到,其具有更高的发酵 水 平,发酵 温度 高于市售藤仓镰刀菌,且发酵周期缩短,相较于现有的生产菌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权利要求

1.藤仓镰刀菌,其特征在于,于2022年5月19日保藏于中国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40179,菌种名为QJ47‑9,分类命名为藤仓镰刀菌。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在发酵生产赤霉素A4+7中的运用。
3.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仓镰刀菌发酵生产赤霉素A4+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温度不低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生产赤霉素A4+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温度不低于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生产赤霉素A4+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时间为不少于
6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生产赤霉素A4+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配置种子培养基,加入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藤仓镰刀菌菌种,培养得到种子液;
S2、将种子液转移到发酵培养基中,对种子液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酵生产赤霉素A4+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培养基和种子培养基中,所含源独立地选取淀粉葡萄糖蔗糖、糖蜜中的任意数量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酵生产赤霉素A4+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培养基和种子培养基中,所含氮源独立地选取黄豆饼粉、玉米浆干粉、花生粉、酵母粉、籽粉、低温豆粕中的任意数量种。

说明书全文

藤仓镰刀菌及其发酵生产赤霉素A4+7的方法及运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藤仓镰刀菌及其发酵生产赤霉素A4+7的方法及运用。

背景技术

[0002] 赤霉素是一类内源性植物调节物质,在各种作物种均有存在。赤霉素具有双萜结构,具有较多的种类。不同的赤霉素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双键和羟基为位置和数目,其作为植物激素,可以起到促进植物生长、防止器官脱落、促进麦芽糖转化、促进细胞生长等诸多作用,常被用做植物生长调节剂,起到促进种子萌发、调节植物株高和器官大小、刺激植物开花、调节果实大小等作用。
[0003] 目前,市售的赤霉素主要为赤霉素A3和赤霉素A4+7,其制备方法主要为微生物发酵法。该方法一般通过菌种在一定温度下发酵得到,由于目前,市面上的赤霉素发酵工艺一般的使用温度均为30℃。由于发酵制备赤霉素的过程中,赤霉素生产菌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采用大量冷却,以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进而保证赤霉素生产菌活性,这种方法带来了大量冷却水的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升高。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涉及藤仓镰刀菌,该藤仓镰刀菌可以在32℃以上的环境中发酵并以较高的产量制备赤霉素4+7,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
[0005] 本申请涉及的藤仓镰刀菌经原赤霉素A4+7生产菌诱变得到,其菌种名为QJ47‑9,于2022年5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40179,拉丁名为Fusarium fujikuroi。
[0006] 本申请还涉及上述藤仓镰刀菌在生产赤霉素4+7中的运用。
[0007] 本申请涉及通过以上藤仓镰刀菌发酵制备赤霉素A4+7中方法,其中,发酵温度不低于30℃,优选不低于32℃。发酵时间不少于6天,优选为6天。
[0008] 本申请中,制备赤霉素A4+7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配置种子培养基,加入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藤仓镰刀菌菌种,培养得到种子液;
S2、将种子液转移到发酵培养基中,对种子液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
[0009] 在步骤S2中,发酵温度不低于30℃,优选不低于32℃。发酵时间不少于6天,优选为6天。
[0010] 其中,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中,所含源独立地选取淀粉葡萄糖蔗糖、糖蜜中的任意数量种,所含氮源独立地选取黄豆饼粉、玉米浆干粉、花生粉、酵母粉、籽粉、低温豆粕中的任意数量种。优选的,种子培养基采用如下配比:蔗糖40‑60、黄豆粉8‑12、NH4NO3 1.0‑1.5、MgSO4·7H2O1.0‑1.5、KH2PO4 1.0‑1.5’,单位为g/L;发酵培养基采用如下配比:淀粉80‑120,黄豆饼粉10‑15、玉米浆干粉20‑30、K2SO4 1.2‑2.0、MgSO4·7H2O 1.0‑‑31.5、ZnSO4·7H2O 4‑5×10 ,单位为g/L。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申请中诱导得到的新菌种,在相同条件下的赤霉素A4+7产量优于市售传统赤霉素生产菌种,且其适应温度提高到32℃,且只需6天就可以完成发酵过程,大幅减少了生产过程的冷凝水使用并缩短了生产流程,具有出色的经济效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阐述。
[0013] 实施例1,藤仓镰刀菌,由市售赤霉素A4+7生产菌诱变得到,其菌种名为QJ47‑9,于2022年5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NO.40179,拉丁名为Fusariumfujikuroi。
[0014] 上述藤仓镰刀菌的诱变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菌丝体富集培养
解冻出发菌株冷冻甘油管,用无菌吸管吸取0.5mL至装有30mL富集培养基的250mL锥形瓶中,在30℃,摇床转速200r/min条件下,培养2d。
[0015] 2、原生质体制备将培养好的菌丝体用无菌滤纸过滤转至无菌离心管,用缓冲液洗涤3次后吸干多余水分,按破壁酶终浓度1.5%(w/w)的比例往菌丝体中加入预先配制好的破壁酶酶液,30℃、50r/min保温震荡4h,离心去酶液得到原生质体。
[0016] 3、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将原生质体悬浮液均匀涂布于载片表面,干燥后待用。诱变仪工作条件:注入气体为氦气,电源功率200W,气流量10L/min,照射距离2mm,样品量10μL。处理时间为100s。将处理后的载片置于装有1mL生理盐水的ep管以洗下菌体,再取0.1mL涂布至至原生质体再生平板,30℃培养48h后观察并纪录菌落数。挑取单菌落至斜面,30℃培养4d后进行发酵实验,筛选得到QJ47‑9。在该诱变条件下,致死率82%,正突变率4.6%。
[0017] 在步骤3中,原生质体培养基组分如下:蔗糖20g/L、土豆200g/L、MgSO4·7H2O 0.2g/L、CaCO3 0.2g/L、琼脂15g/L,不额外进行pH调节。
[0018] 实施例2,藤仓镰刀菌用于制备赤霉素A4+7,具体包括如下步骤:2
S1、在原生质体培养的培养基中,从斜面挑取1cm 左右大小的带菌琼脂于种子培养基中,装液量25/250mL,在温度30℃,摇床转速200r/min条件下,培养48h,得到种子液。
[0019] S2、取2mL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装液量50/500mL,在30℃,摇床转速200r/min条件下,得到发酵液。
[0020] 其中,种子培养基组分如下:蔗糖50g/L,黄豆粉10g/L、NH4NO3 1.2g/L、MgSO4·7H2O 1.2g/L、KH2PO4 1.2g/L;发酵培养基采用如下配比:淀粉100g/L,黄豆饼粉13g/L、玉米‑3
浆干粉25g/L、K2SO4 1.6g/L、MgSO4·7H2O 1.2g/L、ZnSO4·7H2O 4.5×10 g/L。
[0021]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在步骤S2中,发酵温度为32℃。
[0022] 另设置对比例如下:对比例1,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采用市售赤霉素A4+7进行发酵。
[0023] 对比例2,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采用市售赤霉素A4+7进行发酵。
[0024]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发酵液,测定其赤霉素4+7的含量,具体方法如下:取0.5mL发酵液,加入9.5mL甲醇,强烈震荡10min,26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HPLC分析。HPLC条件:Hypersil BDS C18反相色谱柱(150mm×4.6mm);流动相:甲醇–水(60:
40,v/v),流速0.8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03nm;进样体积20μL。测定结果的单位为mg/L。
[0025] 对实施例2~3和对比例1~2中的发酵液,每组进行三次重复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0026] 通过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到,本申请中诱导得到的藤仓镰刀菌相较于市售的赤霉素A4+7生产菌,在30℃和32℃下均有更优的发酵产率。其中。在30℃条件下,实施例中的藤仓镰刀菌发酵水平可以达到1200mg/L以上,而对比例1中,其在7d发酵后,赤霉素A4+7在发酵液中的含量仅为850mg/L左右。另外,在升高温度后,实施例的藤仓镰刀菌依旧具有良好的活性,其活性没有下降,且在6d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可以达到峰值(约1200mg/L),达峰后赤霉素A4+7的含量基本与30℃反应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一致。而对比例2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其活性相较于对比例1有明显的下降,且在d5后峰值没有继续增加,这意味着菌种的活性在高温下已经受到了影响,难以继续进行发酵生产的行为。因此,实施例中经诱导得到的藤仓镰刀菌相较于市售的赤霉素A4+7生产菌具有更高的适应温度,因此在运用于实际生产中可以减少冷却水的使用,缩短发酵时间,进而优化生产流程,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缩短了企业的生产周期,进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和市场价值。
[0027] 另外,对实施例1中的藤仓镰刀菌进行五代传代,并对每代菌种进行发酵水平检验,其中,初代藤仓镰刀菌的发酵水平为1208,后续的5批次稳定性实验平均数据为:1188,1231,1207,1219,1196,单位均为mg/L。其发酵水平没有下降,证明本申请中诱导得到的藤仓镰刀菌具有出色的稳定性。
[0028]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