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羊肚菌菌种分离装置

申请号 CN201820805884.1 申请日 2018-05-29 公开(公告)号 CN208748100U 公开(公告)日 2019-04-16
申请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发明人 陈诚; 卢代华; 王剑; 伏荣桃; 罗曦; 熊川;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菌种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羊肚菌菌种分离装置,包括光学 显微镜 本体, 光学显微镜 本体设有光学显微镜载物台、聚光镜、显微镜 弹簧 夹和聚光镜升降手轮,弹簧夹设于光学显微镜载物台上,聚光镜设于光学显微镜载物台观察孔下,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承杆柱、聚光镜、附孢杆、取孢针和 固定器 ,承杆柱紧贴并位于聚光镜正上方,承杆柱顶部设有卡槽,附孢杆放置于卡槽内,固定器放置于与附孢杆垂直的显微镜弹簧夹上,取孢针针尖部位延伸于附孢杆,另一端插入固定器中,使用时调整显微镜弹簧夹使孢针针尖部分能在显微镜下触碰到附孢杆且不会碰到显微镜物镜为宜。(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羊肚菌菌种分离装置,包括光学显微镜本体,显微镜本体设有光学显微镜载物台(1)、聚光镜(8)、弹簧夹(4)和聚光镜升降手轮(9),弹簧夹(4)设于光学显微镜载物台(1)上,聚光镜(8)设于光学显微镜载物台(1)观察孔下,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承杆柱(7)、附孢杆(6)、取孢针(3)和固定器(2),承杆柱(7)紧贴并位于聚光镜(8)正上方,承杆柱(7)顶部设有卡槽(10),附孢杆(6)放置于卡槽(10)内,固定器(2)放置于与附孢杆(6)垂直的弹簧夹(4)上,取孢针(3)针头部位插入固定器(2)中,另一端延伸于附孢杆(6),使用时调整弹簧夹(4)使取孢针(3)针尖部分能在显微镜下触碰到附孢杆(6)且不会碰到显微镜物镜为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羊肚菌菌种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杆柱(7)直径2cm、高1cm,内为中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羊肚菌菌种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2)长
1-2cm,宽1-1.5cm,高1-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羊肚菌菌种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孢针(3)长
3-3.5cm,直径0.05-0.0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一种高效羊肚菌菌种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孢针(3)一端插入固定器(2)高0.7cm处,取孢针(3)中部往下弯,度10°-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羊肚菌菌种使用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放在弹簧夹正中央,与承杆柱平行,与承杆柱平距离2.5cm-3.0cm。

说明书全文

一种高效羊肚菌菌种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菌种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羊肚菌菌种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羊肚菌(Morel)因其味道鲜美、药理活性广泛以及价格昂贵而备受关注,它富含人体必需基酸、多糖和萜类化合物,具有增强免疫、抗化、抗肿瘤等活性作用。自2012年我国羊肚菌商业化栽培取得成功以来,羊肚菌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从2012年的约3000亩扩大到2015年的24250亩,羊肚菌栽培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0003] 因羊肚菌广阔的发展前景,许多科研单位和企业在制种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也选育了一系列性状优良的品种。然而,由于羊肚菌分离过程中易受到杂菌污染,且菌种经过几次传代后易退化;特别是对于一些大面积推广的菌种,可能因为多次纯化导致出菇不佳而遭受重大损失。因此亟需挖掘一种高效的羊肚菌菌种分离方法。
[0004] 目前已公布一些羊肚菌菌种分离方法。其中公开号为CN104686196A的实用新型专利通过阴干子实体组织分离反复纯化获得无污染菌种,该方法耗时较长,且菌种可能因反复纯化而退化;公开号为CN104928195A的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将羊肚菌置于无菌滤纸片收集弹射的孢子后,采用稀释培养法分离,该方法耗时较长,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公开号为CN105779310A的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悬挂羊肚菌子实体的方式,将羊肚菌孢子直接弹射至培养基上,该方法需经大量平板筛选纯化,同样耗时长,易受污染。
[0005] 另外,目前分离菌种和观察菌种过程中所使用的显微镜存在着没法挑取单孢,以及无污染观察的技术问题。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羊肚菌菌种分离装置,分离时间短,污染险极低,避免污染后多次纯化影响羊肚菌菌种的活性,操作方便。
[0007] 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高效羊肚菌菌种使用的分离装置,包括光学显微镜本体,显微镜本体设有光学显微镜载物台、聚光镜、显微镜弹簧夹和聚光镜升降手轮,弹簧夹设于光学显微镜载物台上,聚光镜设于光学显微镜载物台观察孔下,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承杆柱、聚光镜、附孢杆、取孢针和固定器,承杆柱紧贴并位于聚光镜正上方,承杆柱顶部设有卡槽,附孢杆放置于卡槽内,固定器放置于与附孢杆垂直的显微镜弹簧夹上,取孢针针尖部位延伸于附孢杆,另一端插入固定器中,使用时调整显微镜弹簧夹使孢针针尖部分能在显微镜下触碰到附孢杆且不会碰到显微镜物镜为宜。
[0008] 所述承杆柱直径2cm、高1cm,内为中空。
[0009] 所述取孢针针头部位插入固定器高0.7cm处,取孢针针中部稍微往下弯10°-15°。
[0010] 使用时用灭菌手术刀片切长1cm,宽0.1cm的产孢菌褶,贴于附孢杆上,使产孢部位朝外,将附孢杆放置于承杆柱卡槽内,调整位置使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羊肚菌孢子为宜。
[0011] 所述固定器(2)长1-2cm,宽1-1.5cm,高1-1.5cm。
[0012] 所述取孢针(3)长3-3.5cm,直径0.05-0.08cm。
[0013] 所述固定器放在弹簧夹正中央,与承杆柱平行,与承杆柱平距离2.5cm-3.0cm。
[0014] 尺寸是根据显微镜单孢挑取便于操作定的,在一定范围内可通过显微镜调节(如固定器位置可通过调节弹簧夹而移动,其大小可一定变化)实现。
[0015] 本实用新型中装置辅助用于单孢挑取分离,提高分离效率,杜绝污染。
[0016]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高效羊肚菌菌种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7] (1)准备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正在产孢的优良羊肚菌子实体;
[0018] (2)分离器具准备;
[0019] (3)分离装置准备;
[0020] (4)羊肚菌菌种分离。
[0021] 本实用新型通过选择优良产孢羊肚菌子实体后,将产孢菌褶贴于附孢杆上,通过本实用新型中显微镜装置使羊肚菌孢子在显微镜视野下,以针尖带小琼脂球的方式粘下单孢,之后放入PDA斜面中培养。
[0022] 本实用新型所用装置简单,稍微改进的显微镜在超净工作台实施即可;分离效率高,采集菌株当天可实现大量菌株分离,耗时短;污染风险极低,避免菌种分离后反复纯化导致羊肚菌菌种退化,利于商业化栽培制种。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中的产孢梯棱羊肚菌子实体
[0024] 图2为本发明中分离装置部份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发明中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 为本发明中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情况图
[0027] 图5为本发明中六妹羊肚菌子实体
[0028] 图6为本发明中六妹羊肚菌菌丝生长情况图
[0029] 其中,图中标识具体为:1.光学显微镜载物台,2.固定器,3.取孢针,4.显微镜弹簧夹,5.产孢羊肚菌菌褶,6.附孢杆,7.承杆柱,8.显微镜聚光镜,9.聚光镜升降手轮,10. 卡槽,11.物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1]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高效羊肚菌菌种使用的分离装置,包括光学显微镜本体,显微镜本体设有光学显微镜载物台、聚光镜、显微镜弹簧夹和聚光镜升降手轮,弹簧夹设于光学显微镜载物台上,聚光镜,还设有承杆柱、聚光镜、附孢杆、取孢针和固定器,承杆柱紧贴并位于聚光镜正上方,承杆柱顶部设有卡槽,附孢杆放置于卡槽内,固定器放置于与附孢杆垂直的显微镜弹簧夹上,取孢针针尖部位延伸于附孢杆,另一端插入固定器中,使用时调整显微镜弹簧夹使孢针针尖部分能在显微镜下触碰到附孢杆且不会碰到显微镜物镜为宜。
[0032] 承杆柱直径1.8 cm、高0.8 cm,内为中空。取孢针针头部位插入固定器高0.7cm处,取孢针针中部稍微往下弯10°。
[0033] 固定器长1cm,宽1cm,高1cm。
[0034] 取孢针长3cm,直径0.05cm。
[0035] 固定器放在弹簧夹正中央,与承杆柱平行,与承杆柱水平距离2.5cm。
[0036] 使用时用灭菌手术刀片切长1cm,宽0.1cm的产孢菌褶,贴于灭菌牙签上,使产孢部位朝外,将牙签放置于圆柱形纸筒卡槽内,调整位置使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羊肚菌孢子为宜。
[0037] 实施例2
[0038]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高效羊肚菌菌种使用的分离装置,包括光学显微镜本体,显微镜本体设有光学显微镜载物台、聚光镜、显微镜弹簧夹和聚光镜升降手轮,弹簧夹设于光学显微镜载物台上,聚光镜,还设有承杆柱、聚光镜、附孢杆、取孢针和固定器,承杆柱紧贴并位于聚光镜正上方,承杆柱顶部设有卡槽,附孢杆放置于卡槽内,固定器放置于与附孢杆垂直的显微镜弹簧夹上,取孢针针尖部位延伸于附孢杆,另一端插入固定器中,使用时调整显微镜弹簧夹使孢针针尖部分能在显微镜下触碰到附孢杆且不会碰到显微镜物镜为宜。
[0039] 承杆柱直径2.2cm、高1.2cm,内为中空。取孢针针头部位插入固定器高0.7cm处,取孢针针中部稍微往下弯15°。
[0040] 固定器(2)长2cm,宽1.5cm,高1.5cm。
[0041] 取孢针(3)长3.5cm,直径0.08cm。
[0042] 固定器放在弹簧夹正中央,与承杆柱平行,与承杆柱水平距离3.0cm。
[0043] 使用时用灭菌手术刀片切长1cm,宽0.1cm的产孢菌褶,贴于灭菌牙签上,使产孢部位朝外,将牙签放置于圆柱形纸筒卡槽内,调整位置使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羊肚菌孢子为宜。
[0044] 实施例3
[0045] 本实用新型装置设有圆柱形片筒(承杆柱)、聚光镜、灭菌牙签(附孢杆)、缝衣针(取孢针)、橡皮擦(固定器)和弹簧夹,圆柱形铝片筒贴于聚光镜上方(挨着得,贴在正上方),圆柱形铝片筒顶部设有卡槽,灭菌牙签放置于卡槽内,橡皮擦放置于与牙签垂直的弹簧夹上,缝衣针针尖延伸于灭菌牙签,另一端插入橡皮擦中,调整弹簧夹使针尖部分能在显微镜下触碰到牙签且不会碰到显微镜物镜为宜;
[0046] 圆柱形铝片筒直径2cm,高1cm,内为中空。
[0047] 缝衣针针头部位插入橡皮擦高0.7cm处,针中部稍微往下弯10°。
[0048] 固定器长1.5cm,宽1.2cm,高1.3cm。
[0049] 取孢针长3.2cm,直径0.06cm。
[0050] 固定器放在弹簧夹正中央,与承杆柱平行,与承杆柱水平距离2.8cm。
[0051] 使用时用灭菌手术刀片切长1cm,宽0.1cm的产孢菌褶,贴于灭菌牙签上,使产孢部位朝外,将牙签放置于圆柱形纸筒卡槽内,调整位置使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羊肚菌孢子为宜。
[0052] 培养分离步骤具体如下:
[0053] 培养步骤具体如下:
[0054] (1)筛选个体健壮、纹路清晰、无病虫害、菌褶开始弹射孢子的梯棱羊肚菌子实体(图1),放入无菌培养皿,带回菌株分离室备用。
[0055] (2)制作PDA培养基(土豆200g,葡萄糖20g,琼脂10g,蒸馏水1000ml),装入试管,同时准备手术刀和附孢杆,在121℃,30min高压蒸汽灭菌;将试管培养基摆斜面冷却备用。
[0056] (3)将光学显微镜进行改造:用直径2cm,高1cm的承杆柱(圆柱形铝片筒)贴于聚光镜上方,在承杆柱顶部设置卡槽。将取孢针(缝衣针)(长3.5cm,直径0.08cm)针头部位插入固定器(橡皮擦)(长2cm,宽1.5cm,高1cm)高0.7cm处,针中部稍微往下弯10°,将固定器放置于与垂直的弹簧夹上,调整弹簧夹使针尖部分能在显微镜下触碰到附孢杆(牙签)且不会碰到显微镜物镜为宜(图2或图3)。
[0057] (4) 在超净工作台内,用75%的酒精将(3)中所述的装置进行擦拭消毒,并在紫外灯下照射30min;用灭菌手术刀片切长1cm,宽0.1cm的产孢菌褶,贴于灭菌附孢杆上,使产孢部位朝外,将附孢杆放置于承杆柱卡槽内,调整位置使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羊肚菌孢子。在酒精灯下将接种钩火烧灭菌后,从PDA斜面中勾出面积约1cm2的琼脂,之后将(3)中所述的用固定器固定的取孢针火烧灭菌,稍冷却后从接种钩的琼脂块上挑取体积约1mm3的刚好覆盖针尖琼脂球;将固定器放置于弹簧夹上,与附孢杆垂直,针尖部分对准产孢菌褶;在显微镜视野下,缓慢调整弹簧夹,用针尖部位的琼脂块粘下羊肚菌单孢后,取下固定器将针尖的琼脂球粘于接种钩的琼脂块上,在酒精灯下将琼脂块放回PDA斜面中。将挑取单孢的PDA置于在28℃培养箱中避光培养。
[0058] 附图4是梯棱羊肚菌菌丝在试管中的生长情况。
[0059] 或对不同品种的培养分离步骤如下:
[0060] (1)筛选个体健壮、纹路清晰、无病虫害、菌褶开始弹射孢子的六妹羊肚菌子实体(图5),放入无菌培养皿,带回菌株分离室备用。
[0061] (2)制作PDA培养基(土豆200g,葡萄糖20g,琼脂10g,蒸馏水1000ml),装入试管,同时准备手术刀和牙签,在121℃,30min高压蒸汽灭菌;将试管培养基摆斜面冷却备用。
[0062] (3)将光学显微镜进行改造:用直径2cm,高1cm的圆柱形铝片筒贴于聚光镜上方,在纸筒顶部设置卡槽。将缝衣针(长3.5cm,直径0.08cm)针头部位插入橡皮擦(长2cm,宽1.5cm,高1cm)高0.7cm处,针中部稍微往下弯10°,将橡皮擦放置于与牙签垂直的弹簧夹上,调整弹簧夹使针尖部分能在显微镜下触碰到牙签且不会碰到显微镜物镜为宜(附图2)。
[0063] (4) 在超净工作台内,用75%的酒精将(3)中所述的改进显微镜装置进行擦拭消毒,并在紫外灯下照射30min;用灭菌手术刀片切长1cm,宽0.1cm的产孢菌褶,贴于灭菌牙签上,使产孢部位朝外,将牙签放置于圆柱形纸筒卡槽内,调整位置使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羊肚菌孢子。在酒精灯下将接种钩火烧灭菌后,从PDA斜面中勾出约1cm2的琼脂块,之后将(3)中所述的用橡皮擦固定的缝衣针火烧灭菌,稍冷却后从接种钩的琼脂块上挑取约1mm2的刚好覆盖针尖琼脂球;将橡皮擦放置于弹簧夹上,与牙签垂直,针尖部分对准产孢菌褶;在显微镜视野下,缓慢调整弹簧夹,用针尖部位的琼脂块粘下羊肚菌单孢后,取下橡皮擦将针尖的琼脂球粘于接种钩的琼脂块上,在酒精灯下将琼脂块放回PDA斜面中。将挑取单孢的PDA置于在28℃培养箱中避光培养。
[0064] 附图6是六妹羊肚菌菌丝在试管中的生长情况。
[0065] 试验对比例
[0066] 按实施案例2的分离方法,与普通的组织分离法、孢子弹射稀释培养法及孢子弹射直接培养法进行比较,主要考察分离20株优良子实体前期准备、分离耗时、分离污染率及菌丝保藏需要的转管次数。
[0067] 普通的组织分离法:常规方法,即采集羊肚菌子实体表面消毒后,用羊肚菌子实体块进行培养,分离纯化菌丝得到羊肚菌。
[0068] 孢子弹射稀释培养法:如CN104928195A中方法,将子实体放在无菌器皿上让羊肚菌产孢弹射孢子,然后将孢子涂板培养。
[0069] 孢子弹射直接培养法:如CN105779310A中方法,设计一个装置使羊肚菌悬挂于培养基上,让弹射的孢子直接在培养基上生长。
[0070] 结果见下表:
[0071]
[0072] 由上表可见,按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分离前准备和分离耗时短,且污染率极低,分离的菌株可直接保藏,避免纯化或转管导致菌丝退化,大大提高了羊肚菌菌种的分离效率。
[007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所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将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