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剥离塑料附着层的塑料清洗设备

申请号 CN201420181525.5 申请日 2014-04-15 公开(公告)号 CN203854114U 公开(公告)日 2014-10-01
申请人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焦永杰; 刘畅; 邓小文; 陈红; 袁雪竹; 马建立; 霍宁; 李晓光; 张良运; 杨静; 张晓惠; 董菁;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剥离塑料附着层的塑料清洗设备,其特征是包括 破碎 带附着层塑料的 破碎机 、剥离附着层的内装 清洗剂 的反应釜、分离塑料碎 块 和附着层剥离物的内装分离液的分离槽、第一、第二脱 水 机、萃取残留清洗剂的萃取罐、储液罐、 过滤器 及回流 冷凝器 ;破碎机出料口连至反应釜进料口;反应釜卸料口连接分离槽的进料口,反应釜进液口连接储液罐供液口,反应釜出液口通过过滤器连接储液罐回液口,反应釜放空口连接回流冷凝器;分离槽的上浮物出口与下沉物出口分别连至第一、第二脱水机,分离槽的含清洗剂分离液出口和回收分离液进口分别连接萃取罐的含清洗剂分离液进口和回收分离液出口;萃取罐的残留清洗剂出口连至储液罐残留清洗剂进口。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剥离塑料附着层的塑料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破碎带附着层塑料的破碎机、用于剥离所述附着层的内装清洗剂的反应釜、分离塑料碎和附着层剥离物的内装分离液的分离槽、第一脱机、第二脱水机、萃取分离液中残留清洗剂的萃取罐、提供和储存清洗剂的储液罐、过滤器及清洗剂回流用回流冷凝器;所述破碎机出料口连至所述反应釜的进料口;反应釜的卸料口连接所述分离槽的进料口,反应釜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储液罐的供液口,反应釜的出液口通过所述过滤器连接储液罐的回液口,反应釜的放空口连接所述回流冷凝器;分离槽的上浮物出口与下沉物出口分别连至第一脱水机和第二脱水机,分离槽的含清洗剂分离液出口和回收分离液进口分别连接所述萃取罐的含清洗剂分离液进口和回收分离液出口;萃取罐的残留清洗剂出口连至储液罐的残留清洗剂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剥离塑料附着层的塑料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物出口为上浮塑料碎块或上浮附着层剥离物出口、所述下沉物出口为下沉塑料碎块或下沉附着层剥离物出口。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剥离塑料附着层的塑料清洗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剥离塑料附着层的塑料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性能各异的塑料作为重要的原料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医疗、生活各领域,如光盘,电器装置壳体,汽车零件,建筑管件、板材,生活用具及玩具等;由于废旧塑料中含有高端塑料及大量普通塑料的生产原料,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同时其本身也构成影响环境问题,因此大量废旧塑料制品的回收也成为资源再利用面临的紧要问题。但由于许多塑料制品都有附着层,主要包括油漆层、油墨层,同时还有金属箔层、粘合层、保护膜层,必须首先将附着层去除掉才能再回收利用
[0003] 去除塑料的油漆层、油墨层,现在主要采用塑料脱漆剂,现有的塑料脱漆剂可分为无机脱漆剂和有机脱漆剂两种,其反应机理都是靠溶解漆层即与漆发生化学反应来脱漆。无机脱漆剂多为强(如苛性钠)和强化性的酸(如浓硫酸硝酸等),虽然脱漆效果好,但对塑料基材的腐蚀性大甚至造成塑料变性而损毁。而且,由于无机脱漆剂的强腐蚀性,其存放、运输、使用均十分不便和危险。
[0004] 有机脱漆剂由于使用方便,且对环境的污染低于无机脱漆剂,因此获得更广泛应用。现有的有机脱漆剂的溶剂主要有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苯、甲苯、氯仿等,但有机脱漆剂在使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⑴靠溶解即化学反应来脱漆,使脱漆剂自身消耗,失效快、一次性使用不能回收,不仅提高工艺成本,排放还污染环境;⑵由于其对塑料有溶解性使塑料改性,降低了回收塑料的品质;⑶有机脱漆剂仅能去除油漆层和油墨层,而对上述金属箔层、粘合胶层和保护膜层这些附着层则不能起到脱除作用;⑷沸点低,易挥发,损耗大;⑸有浓烈气味,对操作人员健康带来危害。
[0005] 针对上述问题,业内人员经潜心研究,目前已开发一种剥离清洗的塑料附着层清洗剂,这种清洗剂以其主溶剂和助溶剂为主要成分并含有活化剂、增稠剂表面活性剂,其反应机理是靠清洗剂通过其中的主溶剂分子的作用使油漆层、油墨层、粘合胶层和保护膜层这些聚合物分子链断裂,对金属箔层,则主要依靠塑料与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通过加热,使金属箔层与塑料基材之间附着减弱,再通过清洗剂中高渗透率的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实现剥离,最终使上述各附着层发生软化形成胀起的充液鼓包并与基材脱离。这种清洗剂因不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消耗极小,可重复使用;且由于不溶解塑料,可保证回收塑料的品质;还达到了同时脱除油漆层、油墨层、粘合胶层、保护膜层和金属箔层的效果;其挥发性小,减少损耗还可防止污染环境。
[0006] 然而,如何针对上述清洗剂的特性研发一种用于剥离塑料附着层的塑料清洗设备,实现在完成对塑料的附着层充分剥离处理同时,还可使清洗剂回收循环使用并减少挥发、降低消耗、防止环境的污染成为该领域业内人员面临的又一个新课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剥离塑料附着层的塑料清洗设备,达到塑料附着层的充分剥离,并在塑料回收过程中实现清洗剂可循环反复使用、回收并减少清洗剂挥发达到降低工艺成本、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目的。
[0008]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 一种用于剥离塑料附着层的塑料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破碎带附着层塑料的破碎机、用于剥离所述附着层的内装清洗剂的反应釜、分离塑料碎和附着层剥离物的内装分离液的分离槽、第一脱机、第二脱水机、萃取分离液中残留清洗剂的萃取罐、提供和储存清洗剂的储液罐、过滤器及清洗剂回流用回流冷凝器;所述破碎机出料口连至所述反应釜的进料口;反应釜的卸料口连接所述分离槽的进料口,反应釜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储液罐的供液口,反应釜的出液口通过所述过滤器连接储液罐的回液口,反应釜的放空口连接所述回流冷凝器;分离槽的上浮物出口与下沉物出口分别连至第一脱水机和第二脱水机,分离槽的含清洗剂分离液出口和回收分离液进口分别连 接所述萃取罐的含清洗剂分离液进口和回收分离液出口;萃取罐的残留清洗剂出口连至储液罐的残留清洗剂进口。
[0010] 所述上浮物出口为上浮塑料碎块或上浮附着层剥离物出口、所述下沉物出口为下沉塑料碎块或下沉附着层剥离物出口。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应用剥离清洗的塑料附着层清洗剂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回收设备对带附着层塑料实现了充分剥离处理;设备设置了通过过滤器连接反应釜的储液罐,可使附着层清洗剂通过过滤循环反复使用;还设置了与分离槽连通的萃取罐,对分离液中残留的附着层清洗剂进行萃取回收并返回储液罐循环使用;此外,在反应釜放空口上连接了回流冷凝器,使釜内挥发出来的含有清洗剂的有机气体通过回流冷凝返回反应釜,减少了挥发,进一步减小药剂消耗,降低工艺成本,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0013] 图中:1提升机,2破碎机,3螺旋输送机,4回流冷凝器,5反应釜,6分离槽,61上浮物出口,62沉物出口,7第一脱水机,8第二脱水机,9萃取罐,10过滤器,11储液罐。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图1示出一种用于剥离塑料附着层的塑料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破碎带附着层塑料的破碎机2、用于剥离所述附着层的内装清洗剂的反应釜5、分离塑料碎块和附着层剥离物的内装分离液的分离槽6、第一脱水机7、第二脱水机8、萃取分离液中残留清洗剂的萃取罐9、提供和储存清洗剂的储液罐11、过滤器10及清洗剂回流用回流冷凝器4;所述破碎机2的出料口连至所述反应釜5的进料口;反应釜5的卸料口连接所述分离槽6的进料口,反应釜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储液罐11的供液口,反应釜的出液口通过所述过滤器10连接储液罐11的回液口,反应釜的放空口连接所述回流冷凝器4;分离槽6的上浮物出口61与下沉物出口62分别连至第一脱水机7和第二脱水机8,分离槽的含清洗剂分离液出口和回收分离液进口分别连接所述萃取罐9的含清洗剂分离液进口和回收分离液出口;萃取罐9的残留清洗剂出口连至储液 罐的残留清洗剂进口。
[0016] 在实际设备设置中,还设有提升机1,螺旋输送机3。带附着层的塑料经提升机1送至破碎机2,经破碎的带附着层塑料碎块又从破碎机的出料口通过螺旋输送机3输送到反应釜5。
[0017] 上述上浮物出口为上浮塑料碎块或上浮附着层剥离物出口、下沉物出口为下沉塑料碎块或下沉附着层剥离物出口。对于不同种类的塑料废品,由于塑料碎块与其附着层剥离物的密度值的相对变化,在一定浓度的分离液中可能塑料碎块上浮、附着层剥离物下沉,也可能附着层剥离物上浮、塑料碎块下沉。
[0018] 上述破碎机、反应釜、萃取罐、储液罐、回流冷凝器、过滤器、分离槽、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第一脱水机和第二脱水机均为市售常规设备。
[0019] 上述剥离清洗的塑料附着层清洗剂是由下列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
[0020] 主溶剂6%-12%;助溶剂25%-38%;活化剂1%-3%;增稠剂2%-4%;表面活性剂1%-2%;余量为水;其中:主溶剂为二甲基亚砜或酸丙烯酯;助溶剂由下列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单元醇或多元醇38%-50%;苯甲醇24%-36%;多元醇醚20%-32%。所述助溶剂中的单元醇为乙醇或异丙醇;多元醇为乙二醇;多元醇醚为乙二醇丁醚、乙二醇乙醚、二乙二醇丁醚或二乙二醇乙醚;所述活化剂为氢氧化钠;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或乙基纤维素;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或OP乳化剂。以上各试剂均选用市售工业级产品。
[0021] 为克服现有有机脱漆剂的缺陷并实现同时去除油漆层、油墨层和其他材质层的目的,上述剥离清洗的塑料附着层清洗剂含有主溶剂、助溶剂、活化剂、增稠剂、表面活性剂,它具有与现有脱漆剂不同的作用机理:
[0022] ⑴剥离塑料上的包括油漆层、油墨层和其它材质的附着层不是靠基于化学反应的溶解,主要是靠附着层清洗剂中的具有强极性的主溶剂分子如二甲基亚砜或碳酸丙烯酯的作用使油漆层、油墨层、粘合胶层和保护膜层这些聚合物分子链的稳定基团变为游离基团,从而使分子链的连接力降低而断裂,解除了对基材的附着力,其物理征状是使附着层发生软化形成胀起的充液鼓包并与基材剥离。保护膜层包括塑料制品表面经常使用的防氧化、防紫外线,抗滴落、抗高温防腐蚀、阻燃等聚合物保护膜层。对于金属箔层则主要依靠 塑料与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处理过程中通过对物料进行加热,使金属箔层与塑料基材之间附着力减弱,然后通过清洗剂中高渗透率的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盐或OP乳化剂的作用实现剥离。选择分子极性大的主溶剂,其与聚合物分子间的亲和力大,附着层易于变软脱落。⑵为使上述清洗剂与上述附着层充分接触,在清洗剂中选加纤维素类物质增稠剂,采用了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其溶解后能增加液体粘稠度,使分子间连接紧密,分子间距离减小,从而有效抑制挥发,在降低清洗剂液流动性的同时增加清洗剂在附着层表面的停留时间,缩短剥离时间,提高剥离效率。⑶为降低表面张力,提高清洗剂的渗透能力,还加入了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或OP乳化剂,此类试剂一般既亲水又疏水,通过对亲水、疏水两相的亲和,使两相均将对方看作本相的成分,使两相的表面转入分子内部并规则排列,从而降低表面张力,增加清洗剂的渗透能力。⑷上述清洗剂中还加入了活化剂,采用市售片碱氢氧化钠,添加极少量即可达到活化效果,且无味、造价低廉。其作用是加快清洗剂内分子的电离速度,从而增加清洗剂整体的分子活性,使其有效组分易于附着在塑料附着层表面发挥作用,提高剥离效率。与现有脱漆剂中活化剂采用乙醇胺相比性能显著提高。避免了乙醇胺味道浓烈及因呈弱碱性而需要较大添加量导致成本高的缺陷。⑸采用了具有很高的极性和亲水性的助溶剂,选用的助溶剂在水中溶解度大,同时,对主溶剂溶解度也很大,从而能增加清洗剂中各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剥离效率。⑹为防止挥发,选择了沸点较高的主溶剂二甲基亚砜及碳酸丙烯酯,其沸点分别为189℃和242℃;助溶剂中也选择了多种高沸点试剂,如乙二醇197.3℃,苯甲醇205.7℃,乙二醇丁醚171℃,乙二醇乙醚135.1℃,二乙二醇丁醚230.4℃,二乙二醇乙醚202℃。⑺选择的试剂均没有浓烈气味。
[0023] 以下通过8个实施例,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清洗设备并采用上述剥离清洗的塑料附着层清洗剂对带附着层塑料的清洗工艺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中箭头示出了工艺流程:
[0024] 表1 100g塑料附着层清洗剂组分含量数据表(实施例1-7)
[0025]
[0026] 表1示出了各实施例中塑料附着层清洗剂的组成及各组分的用量。其中 碳酸丙烯酯、乙二醇为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的产品,二甲基亚砜、苯甲醇、乙二醇丁醚、乙二醇乙醚、二乙二醇丁醚及二乙二醇乙醚为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乙醇、异丙醇、氢氧化钠为天津市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为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表面活性剂采用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及OP-10乳化剂是天津市赢达稀贵化学试剂厂产品。上述试剂均选用市售工业级产品。
[0027] 实施例1
[0028] 采用塑料附着层清洗剂的塑料清洗工艺,处理的塑料为无色透明PC(聚碳酸酯)材质的废旧DVD、CD光盘,购于广东省顺德市杏坛县某废旧塑料集散地,需要清洗掉油墨层、箔层、防氧化保护膜层。清洗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0029] ⑴配置100kg塑料附着层清洗剂,按照表1中实施例1的各组分比例取料,配制步骤为:①将6kg主溶剂二甲基亚砜溶于25kg助溶剂中,助溶剂中乙醇9.5kg、苯甲醇7.5kg、乙二醇丁醚8kg;②将活化剂氢氧化钠1kg、增稠剂甲基纤维素2k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kg溶于65kg水中;③将步骤①与步骤②获得的溶液混合即配置出100Kg清洗剂。
[0030] ⑵将带附着层的废旧DVD、CD光盘通过破碎机2破碎至粒径1-3cm的带附着层塑料碎块,将该带附着层塑料碎块与配置好的上述清洗剂按照质量比为1:2的比例,本例中取带附着层塑料碎块50kg,清洗剂100kg,投入反应釜5中,封闭加热至75℃并搅拌20mim即可完成剥离;形成分离的附着层剥离物与塑料碎块;加热过程中,釜内挥发的含清洗剂的有机气体经反应釜5的放空口连接的冷凝回流器4冷凝又回流至反应釜5中;这样减少了清洗剂挥发耗费,同时防止环境污染。
[0031] ⑶完成剥离作业后,将反应釜中清洗剂通过其出液口导出并经过滤器10过滤由储液罐11的回液口进入其中循环使用;然后将塑料碎块与附着层剥离物从破碎机出料口导入分离槽6中。根据塑料碎块密度及附着层剥离物的密度,在分离槽内装放适应浓度的分离液。按常规方法,分离液浓度的确定,是根据塑料碎块及附着层剥离物的密度,确定一密度值作为分离液密度,该值应介于上述两值之间且靠近较大密度值一侧。本例中PC塑3
料碎块密度为 1.2g/cm,附着层剥离物中的油墨层、铝箔层、保护膜层剥离物密度分别为
3 3 3 3
1.08g/cm、1.15g/cm、1.1g/cm,分离液密度确定为1.19g/cm,采用了浓度为26%的NaCl溶液。这样使塑料碎块与附着层剥离物依密度不同在分离液中上下分离,形成上浮附着层剥离物和下沉塑料碎块。
[0032] ⑷将步骤⑶中的上浮附着层剥离物和下沉塑料碎块分别通过第一脱水机7、第二脱水机8脱水,即得到干燥的塑料碎块即无附着层的清洗塑料成品同时得到干燥的附着层剥离物。
[0033] ⑸定期对分离槽中的液体进行萃取,回收清洗剂;分离槽6中的液体经其含清洗剂分离液出口导出并经萃取罐9的含清洗剂分离液进口进入萃取罐,经萃取后从萃取罐的回收分离液出口导出并经分离槽的回收分离液进口回流入分离槽6;萃取罐萃取的残留清洗剂通过其残留清洗剂出口及储液罐11的残留清洗剂进口回流至储液罐11循环使用。
[0034] 实施例2
[0035] 本实施例中待处理的带附着层塑料种类、处理项目及来源同实施例1。塑料清洗工艺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0036] ⑴配制塑料附着层清洗剂,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按照表1中实施例2的各组分比例取料,主溶剂二甲基亚砜10kg、助溶剂32kg,其中乙醇16kg,苯甲醇7.68kg,乙二醇丁醚8.32kg;活化剂氢氧化钠2kg,增稠剂甲基纤维素3k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kg,水51.5kg。
[0037] 其后的塑料清洗工艺流程除以下步骤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⑵中,塑料碎块与清洗剂投入反应釜5中封闭加热至70℃并搅拌30min。
[0038] 实施例3
[0039] 本实施中例待处理的带附着层塑料种类、处理项目及来源同实施例1。塑料清洗工艺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0040] ⑴配制塑料附着层清洗剂,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按照表1中实施例3的各组分比例取料,主溶剂二甲基亚砜12kg、助溶剂38kg,其中:乙醇16.72kg,苯甲醇
13.68kg,乙二醇丁醚7.6kg,活化剂氢氧化钠3kg,增稠剂甲基纤维素4k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kg,水41kg。
[0041] 其后的塑料清洗工艺流程除以下步骤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⑵ 中,塑料碎块与清洗剂投入反应釜5中封闭加热至65℃并搅拌40min。
[0042] 实施例4
[0043] 采用塑料附着层清洗剂的塑料清洗工艺,处理的塑料为白色不透明PVC(聚氯乙烯)材质废旧工程管材,购买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某废旧塑料集散地,需要剥离油漆层、油墨层。清洗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0044] ⑴配制塑料附着层清洗剂,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按照表1中实施例4的各组分比例取料,主溶剂二甲基亚砜9kg、助溶剂31kg其中:乙二醇13.33kg,苯甲醇8.68kg,乙二醇丁醚8.99kg,活化剂氢氧化钠2kg,增稠剂甲基纤维素2kg,表面活性剂OP-10乳化剂2kg,水54kg;
[0045] 其后的塑料清洗工艺流程除以下步骤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⑵中,塑料碎块与清洗剂投入反应釜封闭加热至75℃并搅拌20min。步骤⑶中,其中塑料碎块密度为3 3 3
1.38g/cm,附着层剥离物中的油漆层、油墨层剥离物密度分别为1.15g/cm、1.09g/cm,分
3
离液密度确定为1.27g/cm 采用40%CaCl2溶液,分离后,形成上浮附着层剥离物和下沉塑料碎块。
[0046] 实施例5采用塑料附着层清洗剂的塑料清洗工艺,处理的塑料为黑色不透明POM(聚甲)材质的废旧医疗器械零部件,购买于广东省顺德市杏坛县某废旧塑料集散地,需要剥离油漆层、特氟龙保护膜层。清洗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0047] ⑴配制塑料附着层清洗剂,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按照表1中实施例5的各组分比例取料,主溶剂碳酸丙烯酯8kg、助溶剂33kg其中:异丙醇13.86kg,苯甲醇
9.9kg,乙二醇丁醚9.24kg,活化剂氢氧化钠1kg,增稠剂乙基纤维素4kg,表面活性剂OP-10乳化剂1.5kg,水52.5kg;
[0048] 其后的塑料清洗工艺流程除以下步骤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⑵中,塑料碎块与清洗剂投入反应釜5中封闭加热至70℃并搅拌30min。步骤⑶中,其中塑料碎块密3 3
度为1.52,附着层剥离物中油漆层、特氟龙保护膜层的密度分别为1.23g/cm、1.16g/cm,
3
分离液密度确定为1.27g/cm,采用40%CaCl2溶液,分离后,形成上浮附着层剥离物和下沉塑料碎块。
[0049] 实施例6
[0050] 采用塑料附着层清洗剂的塑料清洗工艺,处理的塑料为黑色不透明PA(尼龙)材质废旧汽车电子零部件,购买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某废旧塑料集散 地,需要剥离油漆层。清洗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0051] ⑴配制塑料附着层清洗剂,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按照表1中实施例6的各组分比例取料,主溶剂碳酸丙烯酯7kg、助溶剂35kg其中:乙醇15.4kg,苯甲醇11.2kg,二乙二醇乙醚8.4kg,活化剂氢氧化钠3kg,增稠剂乙基纤维素3k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kg,水51kg。
[0052] 其后的塑料清洗工艺流程除以下步骤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⑵中,塑料碎块与清洗剂投入反应釜5中封闭加热至65℃并搅拌40min。步骤⑶中,其中塑料碎块3 3
密度为1.14g/cm,附着层剥离物仅为油漆层剥离物密度为1.26g/cm,分离液密度确定为
3
1.19g/cm,采用26%NaCl溶液,分离后,形成上浮塑料碎块和下沉附着层剥离物。
[0053] 实施例7
[0054] 采用塑料附着层清洗剂的塑料清洗工艺,处理的塑料为灰色不透明废旧ABS材质的汽车保险杠,购买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某废旧塑料集散地,需要剥离油漆层、抗紫外线保护膜层。清洗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0055] ⑴配制塑料附着层清洗剂,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按照表1中实施例7的各组分比例取料,主溶剂二甲基亚砜12kg、助溶剂26kg,其中:乙二醇11.18kg,苯甲醇6.5kg,二乙二醇丁醚8.32kg,活化剂氢氧化钠3kg,增稠剂甲基纤维素2k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kg,水55.5kg;
[0056] 其后的塑料清洗工艺流程除以下步骤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⑵中,塑料碎块与清洗剂投入反应釜5中封闭加热至75℃并搅拌25min。步骤⑶中,本例中塑料碎块密度为1.05g/cm3,附着层剥离物中的油漆层、抗紫外线保护膜层剥离物密度分别为1.45g/cm3、1.27g/cm3,分离液溶液密度确定为1.1g/cm3,采用14%NaCl溶液,这样使塑料碎块与附着层剥离物依密度不同在水中上下分离,形成上浮塑料碎块和下沉附着层剥离物。
[0057] 实施例8
[0058] 采用塑料附着层清洗剂的塑料清洗工艺,处理的塑料为兰色透明PE(聚乙烯)材质废旧家庭日用品,购买于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某废旧塑料集散地,需要脱退油墨层、粘合胶层。清洗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0059] ⑴配制塑料附着层清洗剂,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按照表1中 实施例8的各组分比例取料,主溶剂碳酸丙烯酯11kg、助溶剂28kg其中:乙醇11.48kg,苯甲醇7.84kg,乙二醇乙醚8.68kg,活化剂氢氧化钠2kg,增稠剂乙基纤维素3kg,表面活性剂OP-10乳化剂1kg,水55kg;
[0060] 其后的塑料清洗工艺流程除以下步骤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⑵中,塑料碎块与清洗剂投入反应釜5中封闭加热至65℃并搅拌35min。步骤⑶中,分离液为水,本例中塑料碎块密度为0.89,附着层剥离物中的油墨层、粘合胶层剥离物的密度分别为1.12g/3 3 3
cm、1.08g/cm,水密度为1g/cm。这样使塑料碎块与附着层剥离物依密度不同在水中上下分离,形成上浮塑料碎块和下沉附着层剥离物。
[0061]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应用剥离清洗的塑料附着层清洗剂,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清洗设备并实施上述工艺,在完成对带附着层塑料的充分清洗处理同时,由于设备中设置了通过过滤器12连接反应釜5的储液罐11,可使清洗剂通过过滤循环反复使用;由于设置了与分离槽6连通的萃取罐9,对分离液中的清洗剂进行萃取回收并返回储液罐11循环使用;此外,在反应釜5的放空口上连接了回流冷凝器4,使釜内挥发出来的含有清洗剂的有机气体通过回流冷凝返回反应釜,减少了挥发量,并进一步降低清洗剂消耗,降低工艺成本,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0062] 回收塑料成品清洗效果:
[0063] 对剥离附着层的回收塑料成品检测方法如下:
[0064] 检测方法如下:
[0065] 1)当上述回收塑料成品即塑料碎块为单色透明或单色不透明,首先通过目测检查塑料碎块表面有无附着层剥离物,若目测有附着层剥离物则判定为不洁净,清洗不合格;若目测未见有附着层剥离物,则进一步进行拉丝造粒,粒径3-5mm,拉丝造粒后颗粒颜色与塑料碎块的颜色一致,则说明附着层充分剥离,清洗合格;若拉丝造粒后颗粒颜色与塑料碎块的颜色不一致,则说明附着层未充分剥离,清洗不合格。
[0066] 2)当上述回收塑料成品即塑料碎块为无色透明,首先通过目测检查,检查塑料表面是否有附着层剥离物,如目视有附着层剥离物则判定为不洁净,清洗不合格;如目视未见附着层剥离物,则按照“GB11614-2009平板玻璃检 验细则”进行检测,按要求将透明塑料碎块注塑为规定厚度的板条,测试其透光率,若透光率合格则说明附着层充分剥离,达到洁净;若透光率不合格则说明附着层未充分剥离,清洗不合格。
[0067] 上述实施例中,根据上述标准,选择样条厚度为4mm,则透光率≥87%为合格,也即判定为清洗合格。否则判定为清洗不合格。
[0068] 表2回收塑料成品清洗效果
[0069]
[0070] 表2示出了对回收塑料成品清洗效果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应用上述剥离清洗的塑料附着层清洗剂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回收设备清洗无色透明,单色透明或单色不透明带附着层塑料,可以使附着层充分剥离,达到洁净要求,并满足回收再利用的需要。
[007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