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除螨洗衣液的生产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169474.2 申请日 2024-02-06 公开(公告)号 CN117699158B 公开(公告)日 2024-05-07
申请人 广州洁宜日化用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梅正开;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及抗菌除螨洗衣液的生产方法,属于洗衣液生产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消毒装置和灌装装置,消毒装置包括消毒主体以及烘干通道。灌装装置包括灌装主体,灌装主体上设置有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托盘与卡盘,托盘 枢接 在灌装主体上,卡盘固定在托盘的上方。卡盘的卡 接口 与托盘之间形成卡接瓶子的卡接位,烘干通道设置在消毒主体的出 瓶口 与卡接位之间,托盘的边缘依次设置有灌液机构、下盖机构以及封盖机构。该系统将瓶子消毒和洗衣液灌装相互融合,使得瓶子自动消毒和洗衣液自动灌装无缝对接,不仅提高了洗衣液的灌装效率,还能提高产品的安全卫生程度,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菌除螨洗衣液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计,将表面活性剂15份‑30份,抗菌混合物8份‑15份,螯合剂3份‑6份、增香剂
10份‑15份,增稠剂5份‑8份、柔软剂10份‑15份,除螨剂6份‑12份以及去离子80份‑100份进行搅拌混合;而后将混合后的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加热搅拌,直至溶液全部融合,得到第一溶液;其中,抗菌混合物为三氯卡班、柠檬酸与柚子皮粉的混合物;除螨剂为丙烯酸酯共聚物与芳香类物质的混合物;
调节第一溶液的pH值、冷却,向第一溶液中加入保存剂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溶液;
将第二溶液导入一种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中灌装;
该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包括:
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主体(1)以及烘干通道(2),所述消毒主体(1)上设有进瓶口与出瓶口,所述烘干通道(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烘干通道(2)的第一端与所述出瓶口连通;所述烘干通道(2)内的烘干温度为200℃‑300℃;所述消毒主体(1)上中设置有水蒸汽消毒室和紫外线消毒室,外界的输送装置将瓶子送入水蒸汽消毒室,所述消毒主体(1)内部的输送机构将瓶子(23)依次送入水蒸汽消毒室和紫外线消毒室,经过两个不同消毒室消毒的瓶子(23)从消毒主体(1)的出瓶口出来,进入到烘干通道(2)中进行烘干;
灌装装置,所述灌装装置包括灌装主体(3),所述灌装主体(3)上设置有卡接机构(4),所述卡接机构(4)包括托盘(41)与卡盘(42),所述托盘(41)枢接在所述灌装主体(3)上,所述灌装主体(3)中设置有驱动所述托盘(41)转动的旋转驱动电机(31);所述卡盘(42)固定在所述托盘(41)的上方,所述卡盘(42)的边缘设有多个卡接口(421),所述卡接口(421)与所述托盘(41)之间形成用于卡接瓶子(23)的卡接位(43);所述烘干通道(2)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卡接机构(4)的一侧,且与所述卡接位(43)相接;
所述烘干通道(2)包括壳体(2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21)中的旋转导轨(22),所述壳体(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壳体(21)的第一端与所述出瓶口连通,所述壳体(21)的第二端与所述卡接位(43)相接,所述壳体(21)的第一端的所在高度高于所述壳体(21)的第二端的所在高度;
所述旋转导轨(22)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口端(221)与出口端(222),所述旋转导轨(22)的入口端(221)设置在所述壳体(21)的第一端处,所述旋转导轨(22)的出口端(222)设置在所述壳体(21)的第二端中;所述壳体(21)中设置有发热装置(24);
所述旋转导轨(22)包括固定导轨(223)与移动导轨(224),所述固定导轨(223)固定在所述壳体(21)中,所述移动导轨(224)可移动设置在壳体(21)中,且所述移动导轨(224)位于所述固定导轨(223)的一侧,所述移动导轨(224)与所述固定导轨(223)之间形成用于供瓶子(23)通过的导向位(225);
所述导向位(225)具有导向入口与导向出口,所述导向入口设置所述壳体(21)的第一端处且与所述进瓶口相接;所述导向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21)的第二端处且朝向所述卡接位(43)设置;
所述导向入口与所述导向出口在竖直方向上的落差为2m‑5m,且所述导向入口和所述导向出口均与水平面平行;
所述移动导轨(224)与所述固定导轨(223)上均设置有扭转段(226),所述扭转段(226)位于所述导向入口与所述导向出口之间;瓶子(23)通过所述扭转段(226)时翻转,以改变瓶子(23)的开口朝向;所述扭转段(226)至少使得瓶子(23)的朝向在所述扭转段(226)中经过
720度的转向;
所述壳体(2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211),所述连接杆(211)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21)的壁面伸入所述壳体(21)内,位于所述壳体(21)内的所述连接杆(211)与所述移动导轨(224)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21)的外设置有调节板(212),所述调节板(212)与所述连接杆(21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212)与所述壳体(21)之间设置有调节杆(214),所述调节杆(214)的一端贯穿所述调节板(212)与所述壳体(21)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214)远离所述壳体(2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旋扭(213),转动所述调节旋扭(213)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杆(214)转动;
沿所述托盘(41)的转动方向,所述托盘(41)的边缘依次设置有灌液机构(5)、下盖机构(7)以及封盖机构(8),所述灌液机构(5)、所述下盖机构(7)以及所述封盖机构(8)均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3)上;
沿所述托盘(41)的转动方向,所述灌液机构(5)与所述下盖机构(7)之间还设置有检测机构(6),所述检测机构(6)包括检测支架(61)以及检测传感器(62),所述检测支架(61)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3)上且位于所述托盘(41)的边缘,所述检测传感器(62)固定在所述检测支架(61)上且朝向所述托盘(41)设置;所述检测传感器(62)采用红外传感器;
所述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还包括控制器(10),所述检测传感器(62)、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1)均与所述控制器(10)电联接;所述控制器(10)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62)反馈的数据,控制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1)正转或反转;
所述灌装主体(3)上还设置有辅助输送线(9),所述辅助输送线(9)位于所述壳体(21)的第二端与所述卡接机构(4)之间;
所述辅助输送线(9)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出口相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位(43)相接;
所述灌液机构(5)包括灌液支架、灌液头(54)以及灌液(51),所述灌液支架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3)上且位于所述托盘(41)的边缘,所述灌液支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第一导杆(52),所述第一导杆(52)设置在所述托盘(41)一侧,所述灌液泵(51)固定在所述第一导杆(52)的顶部;所述第一导杆(5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53),所述第一安装板(53)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52)上且靠近所述托盘(41)设置;所述灌液头(54)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3)上,且所述灌液头(54)朝向所述卡接位(43)设置,所述灌液头(54)通过连通管(55)与所述灌液泵(51)的出液口设置;
所述灌液泵(51)上还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灌装主体(3)中设有储液箱(32),所述储液箱(32)通过送液管与所述灌液泵(51)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灌装主体(3)上设置第一驱动气缸(56),所述第一驱动气缸(56)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板(53)在所述第一导杆(52)上滑动;
所述下盖机构(7)包括下盖支架(72)、水平送盖气缸(75)、竖直送盖气缸(73)以及振动送料盘(71),所述振动送料盘(71)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3)的一侧,所述下盖支架(72)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3)上且位于所述托盘(41)的边缘,所述下盖支架(72)上设置有接盖位(74),所述振动送料盘(71)的出料口与所述接盖位(74)相接;
所述水平送盖气缸(75)固定在所述下盖支架(72)上且位于所述接盖位(74)的上方,所述水平送盖气缸(75)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竖直送盖气缸(73),所述竖直送盖气缸(73)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竖直送盖气缸(73)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吸盘(76),所述吸盘(76)位于所述接盖位(74)的一侧;
所述封盖机构(8)包括封盖支架、旋盖装置(82)以及夹紧装置(86),所述封盖支架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3)上且位于所述托盘(41)的边缘;所述封盖支架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板(84),两块所述第二安装板(84)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间隔设置,每块所述第二安装板(84)上均设有一个所述夹紧装置(86),所述夹紧装置(86)包括夹紧气缸(861)与夹板(862),所述夹紧气缸(861)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84)上,所述夹板(862)固定在所述夹紧气缸(861)的活塞杆上,两个所述夹紧装置(86)的夹板(862)相对设置,相对的两个所述夹板(862)间形成夹持瓶子(23)的夹紧位(87);所述封盖支架包括多根第二导杆(81),所述第二导杆(81)上设有升降板(83),所述升降板(83)与所述第二导杆(8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杆(81)上还固定有第二驱动气缸(85),所述第二驱动气缸(85)位于所述升降板(83)的下方,且所述第二驱动气缸(85)的活塞杆与所述升降板(83)固定连接;
所述旋盖装置(82)设置在所述升降板(83)上,所述旋盖装置(82)包括旋盖电机(821)以及可开合夹头(822),所述旋盖电机(821)固定在所述升降板(83)上且位于夹紧位(87)的上方,所述旋盖电机(821)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夹紧位(87)设置,所述可开合夹头(822)固定在所述旋盖电机(821)的输出端,所述可开合夹头(822)中部设置有伸缩杆(823)。

说明书全文

一种抗菌除螨洗衣液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洗衣液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除螨洗衣液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洗衣液是一种用于清洗衣物的洗涤用品,洗衣液相对传统的洗衣粉而言,对皮肤的刺激和伤害更小。洗衣液的类型较多,按照去污类型的不同,可以将洗衣液划分为普通洗涤型、柔顺型、除菌型等。洗衣液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洗衣液灌装在洗衣液瓶内,传统的洗衣液灌装方法,通常是采用人工灌装,但是人工灌装存在效率低、容易出错的缺陷。目前一些洗衣液生产厂家也提供了一些自动灌装设备来提高洗衣液的灌装效率,例如现有技术CN216737538U公开了一种洗衣液高效灌装机,该灌装机的灌装头进行洗衣液的灌装时,能够通过夹紧板使得瓶身的固定,实现瓶身固定和灌装由一套动作同步进行,能够提升灌装效率;而且定量灌装完成后,机鼓风将灌装头残余的洗衣液吹进瓶身内,避免灌装头内有洗衣液的残留。
[0003] 然而在洗衣液灌装前需要对盛放洗衣液的瓶子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的瓶子才能送入灌装设备使用。该灌装机不具有瓶子消毒的功能,不能实现瓶子消毒与灌装的相互融合,这不利于提高洗衣液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4]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该系统将瓶子消毒和洗衣液灌装相互融合,使得瓶子自动消毒和洗衣液自动灌装无缝对接,不仅提高了洗衣液的灌装效率,还能提高产品的安全卫生程度,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
[0005] 一种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包括:
[0006] 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主体以及烘干通道,所述消毒主体上设有进瓶口与出瓶口,所述烘干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烘干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出瓶口连通;
[0007] 灌装装置,所述灌装装置包括灌装主体,所述灌装主体上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托盘与卡盘,所述托盘枢接在所述灌装主体上,所述灌装主体中设置有驱动所述托盘转动的旋转驱动电机;所述卡盘固定在所述托盘的上方,所述卡盘的边缘设有多个卡接口,所述卡接口与所述托盘之间形成用于卡接瓶子的卡接位;所述烘干通道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卡接机构的一侧,且与所述卡接位相接;
[0008] 沿所述托盘的转动方向,所述托盘的边缘依次设置有灌液机构、下盖机构以及封盖机构,所述灌液机构、所述下盖机构以及所述封盖机构均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上。
[0009]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通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旋转导轨,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出瓶口连通,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卡接位相接,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所在高度高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所在高度;
[0010] 所述旋转导轨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口端与出口端,所述旋转导轨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处,所述旋转导轨的出口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中;
[0011] 所述壳体中设置有发热装置。
[0012]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导轨包括固定导轨与移动导轨,所述固定导轨固定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移动导轨可移动设置在壳体中,且所述移动导轨位于所述固定导轨的一侧,所述移动导轨与所述固定导轨之间形成用于供瓶子通过的导向位;
[0013] 所述导向位具有导向入口与导向出口,所述导向入口设置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处且与所述进瓶口相接;所述导向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处且朝向所述卡接位设置。
[0014]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入口与所述导向出口在竖直方向上的落差为2m‑5m,且所述导向入口和所述导向出口均与平面平行;
[0015] 所述移动导轨与所述固定导轨上均设置有扭转段,所述扭转段位于所述导向入口与所述导向出口之间;瓶子通过所述扭转段时翻转,以改变瓶子的开口朝向。
[0016]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灌装主体上还设置有辅助输送线,所述辅助输送线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卡接机构之间;
[0017] 所述辅助输送线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出口相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位相接。
[0018]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的壁面伸入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移动导轨固定连接;
[0019] 所述壳体的外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贯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旋扭,转动所述调节旋扭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杆转动。
[0020]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灌液机构包括灌液支架、灌液头以及灌液,所述灌液支架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上且位于所述托盘的边缘,所述灌液支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设置在所述托盘一侧,所述灌液泵固定在所述第一导杆的顶部;所述第一导杆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上且靠近所述托盘设置;所述灌液头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且所述灌液头朝向所述卡接位设置,所述灌液头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灌液泵的出液口设置;
[0021] 所述灌液泵上还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灌装主体中设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通过送液管与所述灌液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灌装主体上设置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板在所述第一导杆上滑动。
[0022]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盖机构包括下盖支架、水平送盖气缸、竖直送盖气缸以及振动送料盘,所述振动送料盘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的一侧,所述下盖支架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上且位于所述托盘的边缘,所述下盖支架上设置有接盖位,所述振动送料盘的出料口与所述接盖位相接;
[0023] 所述水平送盖气缸固定在所述下盖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接盖位的上方,所述水平送盖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竖直送盖气缸,所述竖直送盖气缸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竖直送盖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位于所述接盖位的一侧;
[0024] 所述封盖机构包括封盖支架、旋盖装置以及夹紧装置,所述封盖支架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上且位于所述托盘的边缘;所述封盖支架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板,两块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间隔设置,每块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设有一个所述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气缸与夹板,所述夹紧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夹板固定在所述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上,两个所述夹紧装置的夹板相对设置,相对的两个所述夹板间形成夹持瓶子的夹紧位;所述封盖支架包括多根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上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所述第二导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杆上还固定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位于所述升降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
[0025] 所述旋盖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旋盖装置包括旋盖电机以及可开合夹头,所述旋盖电机固定在所述升降板上且位于夹紧位的上方,所述旋盖电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夹紧位设置,所述可开合夹头固定在所述旋盖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可开合夹头中部设置有伸缩杆。
[0026]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沿所述托盘的转动方向,所述灌液机构与所述下盖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支架以及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支架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上且位于所述托盘的边缘,所述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检测支架上且朝向所述托盘设置;
[0027] 所述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检测传感器、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联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反馈的数据,控制所述旋转驱动电机正转或反转。
[0028] 本申请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抗菌除螨洗衣液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 按重量份计,将表面活性剂15份‑30份,抗菌混合物8份‑15份,螯合剂3份‑6份、增香剂10份‑15份,增稠剂5份‑8份、柔软剂10份‑15份,除螨剂6份‑12份以及去离子水80份‑100份进行搅拌混合;而后将混合后的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加热搅拌,直至溶液全部融合,得到第一溶液;其中,抗菌混合物为三氯卡班、柠檬酸与柚子皮粉的混合物;除螨剂为丙烯酸酯共聚物与芳香类物质的混合物;
[0030] 调节第一溶液的pH值、冷却,向第一溶液中加入保存剂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溶液;
[0031] 将第二溶液导入如上所述的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中灌装。
[003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3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该系统包括消毒装置和灌装装置,消毒装置的消毒主体上设有进瓶口与出瓶口,出瓶口处设有烘干通道。灌装主体上设置有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托盘与卡盘,托盘枢接在灌装主体上,灌装主体中设置有驱动托盘转动的旋转驱动电机;卡盘固定在托盘的上方,卡盘的边缘设有多个卡接口,卡接口与托盘之间形成用于卡接瓶子的卡接位。烘干通道的出口与卡接位相接。沿托盘的转动方向,托盘的边缘依次设置有灌液机构、下盖机构以及封盖机构,灌液机构、下盖机构以及封盖机构均设置在灌装主体上。在使用过程中,该灌装系统能够利用消毒装置对盛放洗衣液的瓶子进行消毒,并通过烘干通道将瓶子输送到灌装装置。烘干通道能够烘干瓶子还能够起到高温消毒的作用,保证盛放洗衣液的瓶子的洁净度,有利于确保洗衣液灌装后的卫生安全。经过消毒的瓶子进入灌装装置后,落到卡接位中,卡接机构带动瓶子转动,使得瓶子依次经过灌液机构、下盖机构以及封盖机构,经过洗衣液的灌装、下瓶盖以及封紧瓶盖作业,实现洗衣液的自动灌装。该系统将瓶子消毒和洗衣液灌装相互融合,能够提高洗衣液的灌装效率,还能够提高产品的安全卫生程度,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
[0034]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抗菌除螨洗衣液的生产方法,该方法能够生产抗菌抑菌能、除螨效果突出的洗衣液,而且利用上述的灌装系统进行灌装,生产效率高,能够降低洗衣液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
[0035]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的立体图;
[0036]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的俯视图;
[0037]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灌装系统的灌装主体上设置辅助输送线的俯视图;
[0038]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灌液机构在灌装主体上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机构在灌装主体上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下盖机构在灌装主体上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封盖机构在灌装主体上设置的第一立体图;
[0042] 图8是本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3]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封盖机构在灌装主体上设置的第二立体图;
[0044] 图10是本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5]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烘干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导轨与调节板在烘干通道中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卡接机构在灌装主体上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与检测传感器、旋转驱动电机电连接的示意图。
[0049] 附图标记:
[0050] 1、消毒主体;2、烘干通道;21、壳体;211、连接杆;212、调节板;213、调节旋扭;214、调节杆;22、旋转导轨;221、入口端;222、出口端;223、固定导轨;224、移动导轨;225、导向位;226、扭转段;23、瓶子;24、发热装置;3、灌装主体;31、旋转驱动电机;32、储液箱;4、卡接机构;41、托盘;42、卡盘;421、卡接口;43、卡接位;5、灌液机构;51、灌液泵;52、第一导杆;53、第一安装板;54、灌液头;55、连通管;56、第一驱动气缸;6、检测机构;61、检测支架;62、检测传感器;7、下盖机构;71、振动送料盘;72、下盖支架;73、竖直送盖气缸;74、接盖位;75、水平送盖气缸;76、吸盘;8、封盖机构;81、第二导杆;82、旋盖装置;821、旋盖电机;822、可开合夹头;823、伸缩杆;83、升降板;84、第二安装板;85、第二驱动气缸;86、夹紧装置;861、夹紧气缸;862、夹板;87、夹紧位;9、辅助输送线;1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52]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洗衣液高效灌装机,能够实现洗衣液的自动灌装,提升洗衣液的灌装效率;而且定量灌装完成后,风机鼓风将灌装头残余的洗衣液吹进瓶身内,避免灌装头内有洗衣液的残留。然而灌装机不具有瓶子消毒的功能,不能实现瓶子消毒与灌装的相互融合,这不利于提高洗衣液的生产效率。
[0053]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
[0054] 实施例1
[0055] 如图1‑图14所示,该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包括:
[0056] 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主体1以及烘干通道2,所述消毒主体1上设有进瓶口与出瓶口,所述烘干通道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烘干通道2的第一端与所述出瓶口连通;在实际的应用中,第一端为烘干通道2的入口端221,第二端为烘干通道2的出口端222。
[0057] 灌装装置,所述灌装装置包括灌装主体3,所述灌装主体3上设置有卡接机构4,所述卡接机构4包括托盘41与卡盘42,所述托盘41枢接在所述灌装主体3上,所述灌装主体3中设置有驱动所述托盘41转动的旋转驱动电机31;所述卡盘42固定在所述托盘41的上方,所述卡盘42的边缘设有多个卡接口421,所述卡接口421与所述托盘41之间形成用于卡接瓶子23的卡接位43;所述烘干通道2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卡接机构4的一侧,且与所述卡接位43相接;
[0058] 沿所述托盘41的转动方向,所述托盘41的边缘依次设置有灌液机构5、下盖机构7以及封盖机构8,所述灌液机构5、所述下盖机构7以及所述封盖机构8均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3上。
[0059] 具体地,本申请的烘干通道2用于将消毒主体1中出来的瓶子23送入灌装装置进行洗衣液灌装。在具体应用中,本申请消毒主体1中采用高温水蒸汽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瓶子23的深度消毒。具体地,消毒主体1中设置有水蒸汽消毒室和紫外线消毒室,外界的输送装置将瓶子23送入水蒸汽消毒室,消毒主体1内部的输送机构将瓶子23依次送入水蒸汽消毒室和紫外线消毒室,经过两个不同消毒室消毒的瓶子23从消毒主体1的出瓶口出来,进入到烘干通道2中进行烘干。并在烘干通道2中被输送,最后流出烘干通道2后进入卡接位43,准备进行洗衣液灌装。本申请的烘干通道2既能够烘干瓶子23内的水分,避免瓶内水分残留稀释洗衣液溶液,而高温也能够对瓶子23进行消毒,使得瓶子23的洁净度更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消毒主体1内部的输送机构可以采用现有的输送线来实现。
[0060] 更具体地,卡接口421是与灌装洗衣液的瓶子23的外壁相适配的,瓶子23从烘干通道2出来后,进入托盘41上并被卡接口421卡接,托盘41转动时,带动瓶子23转动,使得瓶子23依次经过灌液机构5、下盖机构7以及封盖机构8。灌液机构5向瓶子23内灌装洗衣液,下盖机构7将与瓶子23适配的瓶盖放置在瓶口处,封盖机构8带动瓶盖转动,使得瓶盖紧在已经灌装有洗衣液的瓶子23上,实现洗衣液的自动灌装、封盖作业。
[0061] 上述的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能够利用消毒装置对盛放洗衣液的瓶子23进行消毒,并通过烘干通道2将瓶子23输送到灌装装置。烘干通道2能够烘干瓶子23还能够起到高温消毒的作用,保证盛放洗衣液的瓶子23的洁净度,有利于确保洗衣液灌装后的卫生安全。经过消毒的瓶子23进入灌装装置后,落到卡接位43中,卡接机构4带动瓶子23转动,使得瓶子23依次经过灌液机构5、下盖机构7以及封盖机构8,经过洗衣液的灌装、下瓶盖以及封紧瓶盖作业,实现洗衣液的自动灌装。该系统将瓶子23消毒和洗衣液灌装相互融合,能够提高洗衣液的灌装效率,还能够提高产品的安全卫生程度,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
[0062] 具体地,本申请还提供烘干通道2的具体结构。具体如下:所述烘干通道2包括壳体2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21中的旋转导轨22,所述壳体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壳体21的第一端与所述出瓶口连通,所述壳体21的第二端与所述卡接位43相接,所述壳体21的第一端的所在高度高于所述壳体21的第二端的所在高度;
[0063] 所述旋转导轨22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口端221与出口端222,所述旋转导轨22的入口端221设置在所述壳体21的第一端处,所述旋转导轨22的出口端222设置在所述壳体21的第二端中;
[0064] 所述壳体21中设置有发热装置24。本申请的发热装置24可以是电发热丝或电热板,发热装置24沿着壳体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主要用于加热烘干通道2中的空气,以便能够对流经烘干通道2的瓶子23进行烘干。烘干通道2内的烘干温度为200℃‑300℃。
[0065] 壳体21可以采用金属制成,在实际的应用中,壳体21的第一端即烘干通道2的第一端,壳体21的第二端即烘干通道2的第二端。旋转导轨22的入口端221设置在壳体21的第一端,旋转导轨22的出口端222设置在壳体21的第二端,因此旋转导轨22的入口端221的所在高度高于旋转导轨22的出口端222的所在高度。因此,瓶子23从旋转导轨22的入口端221进入旋转导轨22后,会在自身重力的沿着旋转导轨22自动滑向旋转导轨22的出口端222,并从旋转导轨22的出口端222流出口进入卡接位43中。
[0066] 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导轨22包括固定导轨223与移动导轨224,所述固定导轨223固定在所述壳体21中,所述移动导轨224可移动设置在壳体21中,且所述移动导轨224位于所述固定导轨223的一侧,所述移动导轨224与所述固定导轨223之间形成用于供瓶子23通过的导向位225;
[0067] 所述导向位225具有导向入口与导向出口,所述导向入口设置所述壳体21的第一端处且与所述进瓶口相接;所述导向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21的第二端处且朝向所述卡接位43设置。
[0068] 具体地,导向位225的宽度与瓶子23外径是相互适配的,通过调整移动导轨224的位置,能够调整导向位225的大小,以便供不同的瓶子23通过导向位225。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瓶子23进入导向位225时,瓶子23的轴线是与导向位225所在平面相互垂直的。
[0069] 在更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入口与所述导向出口在竖直方向上的落差为2m‑5m,且所述导向入口和所述导向出口均与水平面平行;
[0070] 所述移动导轨224与所述固定导轨223上均设置有扭转段226,所述扭转段226位于所述导向入口与所述导向出口之间;扭转段226使得瓶子23通过所述扭转段226时翻转,以改变瓶子23的开口朝向。
[0071] 导向入口与导向出口之间的落差,使得瓶子23能够在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从导向入口落入到导向出口处。扭转段226的设置,使得瓶子23在经过扭转段226时,会朝向不同的方向翻转。瓶子23翻转过程中,瓶口朝向不同,而且在翻转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离心力,这使得瓶子23内可能残存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被甩出来,因此能够更快速地被烘干。
[0072] 本申请的扭转段226的设置形式可以是类似莫比乌斯环的设置形式。更具体地,扭转段226至少使得瓶子23的朝向在扭转段226中经过720度的转向,以保证瓶子23的开口经过多次方向的改变,达到有效烘干瓶子23的目的。
[0073] 导向入口和导向出口均与水平面平行,这保证瓶子23在进入旋转导轨22时开口是朝上的,流出旋转导轨22时开口也是朝上的。
[0074] 进一步地,所述灌装主体3上还设置有辅助输送线9,所述辅助输送线9位于所述壳体21的第二端与所述卡接机构4之间;
[0075] 所述辅助输送线9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出口相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位43相接。
[0076] 从导向出口出口出来的瓶子23进入辅助输送线9后,被辅助输送线9送入卡接机构4的卡接位43中。辅助输送线9起到辅助瓶子23的输送的作用。辅助输送线9可以是设置在灌装主体3上转动的多根输送辊。
[0077] 本申请还提供移动导轨224的位置调整方式,具体如下:所述壳体2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211,所述连接杆211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21的壁面伸入所述壳体21内,位于所述壳体21内的所述连接杆211与所述移动导轨224固定连接;
[0078] 所述壳体21的外设置有调节板212,所述调节板212与所述连接杆21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212与所述壳体21之间设置有调节杆214,所述调节杆214的一端贯穿所述调节板212与所述壳体21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214远离所述壳体2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旋扭213。
[0079] 转动调节旋扭213,能够带动调节杆214转动,而转动的调节杆214,能够带动调节板212运动,进而通过调节板212带动调节杆214、移动导轨224运动,改变移动导轨224的位置,实现导向位225的宽度大小调整,满足不同的瓶子23的导向通过需求。需要说明的是,调节杆214与壳体21之间是滑动配合的,但是调节杆214与壳体21之间需要做防散热处理,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0080] 具体地,本申请的灌液机构5结构如下:
[0081] 所述灌液机构5包括灌液支架、灌液头54以及灌液泵51,所述灌液支架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3上且位于所述托盘41的边缘,所述灌液支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第一导杆52,所述第一导杆52设置在所述托盘41一侧,所述灌液泵51固定在所述第一导杆52的顶部;所述第一导杆5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53,所述第一安装板53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52上且靠近所述托盘41设置;所述灌液头54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3上,且所述灌液头54朝向所述卡接位43设置,所述灌液头54通过连通管55与所述灌液泵51的出液口设置;
[0082] 所述灌液泵51上还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灌装主体3中设有储液箱32,所述储液箱32通过送液管与所述灌液泵51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灌装主体3上设置第一驱动气缸56,所述第一驱动气缸56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板53在所述第一导杆52上滑动。
[0083] 第一驱动气缸56的活塞杆伸缩带动第一安装板53在第一导杆52上上下移动,以改变灌液头54的所在位置。灌液过程中,灌液泵51从储液箱32中抽取洗衣液溶液,并将洗衣液溶液送到灌液头54中。当瓶子23被托盘41送到灌液头54下方时,第一驱动气缸56驱动灌液头54下行,使得灌液头54靠近瓶子23,以便向瓶子内灌液。灌液完成后,灌液头54上行,托盘41继续转动,带动已经被灌液的瓶子23进入下一工位。
[0084]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盖机构7包括下盖支架72、水平送盖气缸75、竖直送盖气缸73以及振动送料盘71,所述振动送料盘71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3的一侧,所述下盖支架72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3上且位于所述托盘41的边缘,所述下盖支架72上设置有接盖位74,所述振动送料盘71的出料口与所述接盖位74相接;
[0085] 所述水平送盖气缸75固定在所述下盖支架72上且位于所述接盖位74的上方,所述水平送盖气缸75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竖直送盖气缸73,所述竖直送盖气缸73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竖直送盖气缸73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吸盘76,所述吸盘76位于所述接盖位74的一侧。
[0086] 下盖机构7的工作过程如下:振动送料盘71将瓶盖送到接盖位74。水平送盖气缸75驱动竖直送盖气缸73和吸盘76运动,使得吸盘76运动至瓶盖的上方,能够吸附瓶盖。吸盘76启动吸附了瓶盖后,水平送盖气缸75驱动竖直送盖气缸73和吸盘76运动,使得吸盘76运动至灌装了洗衣液的瓶子23上方。而后竖直送盖气缸73将吸盘76送到瓶子23的瓶口出,吸盘76释放瓶盖,使得瓶盖落在瓶口上,完成下盖作业。
[0087] 所述封盖机构8包括封盖支架、旋盖装置82以及夹紧装置86,所述封盖支架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3上且位于所述托盘41的边缘;所述封盖支架上设有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板84,两块所述第二安装板84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间隔设置,每块所述第二安装板84上均设有一个所述夹紧装置86,所述夹紧装置86包括夹紧气缸861与夹板862,所述夹紧气缸861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84上,所述夹板862固定在所述夹紧气缸861的活塞杆上,两个所述夹紧装置86的夹板862相对设置,相对的两个所述夹板862间形成夹持瓶子23的夹紧位87;所述封盖支架包括多根第二导杆81,所述第二导杆81上设有升降板83,所述升降板83与所述第二导杆8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杆81上还固定有第二驱动气缸85,所述第二驱动气缸85位于所述升降板83的下方,且所述第二驱动气缸85的活塞杆与所述升降板83固定连接;
[0088] 所述旋盖装置82设置在所述升降板83上,所述旋盖装置82包括旋盖电机821以及可开合夹头822,所述旋盖电机821固定在所述升降板83上且位于夹紧位87的上方,所述旋盖电机821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夹紧位87设置,所述可开合夹头822固定在所述旋盖电机821的输出端,所述可开合夹头822中部设置有伸缩杆823。
[0089] 封盖机构8工作过程如下:当瓶子23被托盘41送到封盖机构8机构处时,进入两个夹紧装置86处。夹紧气缸861启动,驱动夹板862运动,使得两块夹板862夹紧瓶子23,避免封盖时瓶子23移位,不能顺利封盖。瓶子23被夹紧后,第二驱动气缸85驱动升降板83下行,使得旋盖装置82下行。旋盖装置82的可开合夹头822张开并夹紧瓶盖,此时伸缩杆823抵持在瓶盖的顶部,使得瓶盖被压合在瓶口上。而后旋盖电机821驱动可开合夹头822转动,使得瓶盖被旋紧在瓶口上,完成瓶装洗衣液的灌装过程。
[0090] 在更佳的实施方式中,封盖机构8的下游还设置有下料机构,以把封好盖的洗衣液送出。
[0091] 在更佳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托盘41的转动方向,所述灌液机构5与所述下盖机构7之间还设置有检测机构6,所述检测机构6包括检测支架61以及检测传感器62,所述检测支架61设置在所述灌装主体3上且位于所述托盘41的边缘,所述检测传感器62固定在所述检测支架61上且朝向所述托盘41设置;
[0092] 所述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还包括控制器10,所述检测传感器62、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1均与所述控制器10电联接;所述控制器10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62反馈的数据,控制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1正转或反转。
[0093] 本申请的旋转驱动电机31是可以正反转的驱动电机。当旋转驱动电机31正转时,驱动托盘41转动,使得托盘41上的瓶子23能够依次经过灌液机构5、下盖机构7与封盖机构8。当旋转驱动电机31反转时,驱动托盘41转动,使得托盘41上的瓶子23能够依次经过下盖机构7、灌液机构5。检测传感器62可以采用红外传感器,检测传感器62用于检测瓶子23内灌装的洗衣液的量。当检测传感器62检测到瓶子23内灌装的洗衣液的量不达标时,旋转驱动电机31反转,使得瓶子23从检测机构6处返回至灌液机构5处,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消毒装置停止运行,使得瓶子23停止从烘干通道2进入到卡接机构4中。在更佳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烘干通道2的出口处设置缓存工位,使得从烘干通道2出来的瓶子23先进入缓存工位缓存。
待旋转驱动电机31正转,卡接机构4正常运行时,再把缓存工位中缓存的瓶子23送入卡接机构4进行灌装。
[0094] 如果检测传感器62检测到瓶子23内灌装的洗衣液的量达标时,则旋转驱动电机31正转,整个系统正常进行送罐、灌装作业。
[0095] 通过设置检测机构6对灌装后的洗衣液进行检测,配合能够正反转的电机,使得检测达标的瓶装洗衣液进入下盖、封盖作业;检测不达标的瓶装洗衣液重新回到灌装机构灌装,保证了灌装后的洗衣液都是达标的产品,提升产品出厂的良率。
[0096] 实施例2
[009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除螨洗衣液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8] 按重量份计,将表面活性剂15份‑30份,抗菌混合物8份‑15份,螯合剂3份‑6份、增香剂10份‑15份,增稠剂5份‑8份、柔软剂10份‑15份,除螨剂6份‑12份以及去离子水80份‑100份进行搅拌混合;而后将混合后的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加热搅拌,直至溶液全部融合,得到第一溶液;其中,抗菌混合物为三氯卡班、柠檬酸与柚子皮粉的混合物;除螨剂为丙烯酸酯共聚物与芳香酮类物质的混合物;
[0099] 调节第一溶液的pH值、冷却,向第一溶液中加入保存剂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溶液;具体地,保存剂可以是防腐剂、抗化剂或者紫外线吸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防腐剂可以是苯甲酸酯类或甲释放剂,抗氧化剂可以防止产品因氧化而变质,保持洗衣液的稳定性。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减少光照引起的成分降解。
[0100] 将第二溶液导入如上所述的洗衣液生产灌装系统中灌装,具体可以通过压力泵将第二溶液送入储液箱32中准备灌装。本申请的第一溶液为初始洗衣液溶液,第二溶液为洗衣液成品。
[0101] 本申请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或椰油酰胺丙基甜菜;螯合剂可以是乙二胺四乙酸或氮川三乙酸等有机螯合物,用于去除污渍、防止污渍再沉淀、抗硬水效果以及防止衣物变黄。增稠剂用来提高产品的黏度和稳定性,从而改善洗涤效果和使用体验,增稠剂可以是阴离子疏水改性丙烯酸碱溶胀缔合型流变改性剂。
[0102] 三氯卡班、柠檬酸与柚子皮粉的混合物制得的混合物能够有效提高洗衣液的抗菌抑菌效果,而且柚子皮是天然材料,对衣物的伤害小。丙烯酸酯共聚物可以在洗涤过程中在衣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助于防止螨虫的滋生。芳香酮类物质具有抗菌和抗真菌性质,添加到洗衣液中,可以对抗螨虫。
[0103]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104]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01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