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组合物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专利有效性 实质审查 当前状态 实质审查
申请号 CN202280080917.X 申请日 2022-12-05
公开(公告)号 CN118369412A 公开(公告)日 2024-07-19
申请人 奇华顿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E·奥桑特; C·雷迪斯佩蒂特普雷斯; 第一发明人 E·奥桑特
权利人 奇华顿股份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奇华顿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瑞士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
主IPC国际分类 C11D3/00 所有IPC国际分类 C11D3/00A61K8/02A61K8/11A61K8/60A61Q13/00C11D3/10C11D3/12C11D3/20C11D3/40C11D3/50C11D11/00C11D17/00D06M13/00D06M23/12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15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专利代理人 王贵杰;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固体组合物,其由固体、 水 溶性、 生物 可降解的载体和微胶囊组合物组成,所述微胶囊组合物包含包封有益剂的 聚合物 ,其中所述有益剂被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所述芯‑壳微胶囊包含芯和围绕所述芯的壳。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所述固体组合物的消费品。
权利要求

1.固体组合物,其由以下组成:
a)固体、溶性、生物可降解的载体;
b)微胶囊组合物,所述微胶囊组合物包含包封有益剂的聚合物,其中所述有益剂被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所述芯‑壳微胶囊包含芯和围绕所述芯的壳;
c)任选地,结晶添加剂;
d)任选地,染料;
e)任选地,填充剂;和
f)任选地,至少一种非包封的香料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载体是糖醇或其混合物,任选地其中所述糖醇具有通式(CHOH)nH2,其中n为4、5或6,例如木糖醇,山梨糖醇,阿拉伯糖醇,甘露糖醇,赤藓糖醇或其混合物;任选地其中所述糖醇是木糖醇或山梨糖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载体的熔点为约70℃至约200℃。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微胶囊的壳包含三聚氰胺‑甲聚合物,脲‑甲醛聚合物,聚脲或聚酯聚合物,聚酰胺,聚丙烯酸酯,聚酸酯,通过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至少一种氨基烷的结合形成的聚合物稳定剂,通过至少一种蛋白质与第一交联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交联形成的复合凝聚层,或水合聚合物和通过氨基硅烷与多官能异氰酸酯反应形成的聚合物稳定剂。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有益剂选自香料成分,化妆品成分,生物活性剂,基质增强剂,酶,染料,颜料和营养保健品,任选地其中所述有益剂是香料成分。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结晶添加剂选自多元醇,淀粉衍生物和有机酸;任选地其中所述结晶添加剂是有机酸,例如柠檬酸甲酸,任选地其中所述结晶添加剂是柠檬酸。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染料选自类胡萝卜素(E160),黄质(E161),藏红花(E164),叶绿素(E140),叶绿素和/或叶绿酸的络合物(E141),花色素苷(E163),胭脂红(E120),姜黄素(E100)及其衍生物。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填充剂选自化硅,碳酸钠,碳酸氢钠硅酸镁和膨润土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组分b),c),d),e)和f)中的至少一种,优选至少两种,优选至少三种,优选至少四种,优选全部是生物可降解的。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包含:
a)约70%至约99%w/w的固体、水溶性、生物可降解的载体;
b)约1%至约30%w/w的微胶囊组合物,所述微胶囊组合物包含包封有益剂的聚合物材料,其中所述有益剂唯一地被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所述芯‑壳微胶囊包含芯和围绕所述芯的壳;
c)0至约5%w/w的结晶添加剂;
d)0至约5%w/w的染料或视觉改性剂;
e)0至约5%w/w的填充剂;和
f)0至约29%w/w的至少一种非包封的香料成分。
11.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i)将固体、水溶性、生物可降解的载体加热至约所述载体的熔点的温度,以获得载体的熔融组合物;
ii)任选地,向步骤i)中获得的载体的熔融组合物中添加结晶添加剂;
iii)将包含包封有益剂的聚合物的微胶囊组合物添加到步骤中或步骤ii)中获得的熔融组合物中,其中所述有益剂被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所述芯‑壳微胶囊包含芯和围绕所述芯的壳;
iv)任选地,向步骤iii)的组合物中添加染料或视觉改性剂;
v)任选地,向步骤iv)的组合物中添加填充剂;
vi)任选地,向步骤v)的组合物中添加至少一种非包封的香料成分;
vii)将步骤iii)、步骤iv)、步骤v)或步骤vi)中获得的组合物冷却至室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组合物的方法,其中步骤iii)中的所述微胶囊组合物还包含非包封的香料成分。
13.消费品,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消费品选自个人护理产品,织物护理产品,家庭护理产品或宠物护理产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消费品,其中所述消费品是香味增强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消费品用于改善消费品中有益剂的感知或增强消费品中有益剂的性能的用途。

说明书全文

固体组合物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释放有益剂的固体组合物。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由固体、溶性、生物可降解的载体和微胶囊组合物组成的固体组合物,所述微胶囊组合物包含包封有益剂的聚合物,其中所述有益剂被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所述芯‑壳微胶囊包含芯和围绕所述芯的壳。本发明还涉及制备如本文所定义的固体组合物的方法,涉及包含如本文所定义的固体组合物的消费品,并且涉及所述固体组合物和所述消费品用于改善消费品中有益剂的感知或增强消费品中有益剂的性能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开发消费品如家庭护理、个人护理和织物护理产品是一个主要的挑战,所述消费品提供接受部位在长时间内对有效水平的有益剂的最佳暴露。一些研究表明,如果有益剂在特定时间在目标部位以单独定制的水平可用,则认为有益剂更有效。该挑战可通过利用包封的有益剂来解决。
[0003] 已知将包封的有益剂掺入消费品中,例如家庭护理,个人护理,织物护理和宠物护理产品中。有益剂包括例如香料,化妆品试剂,食品成分,营养保健品(nutraceuticals),药物和基质增强剂。
[0004] 出于多种原因将有益剂包封。微胶囊可以隔离和保护这些材料免受外部悬浮介质例如消费品基料的影响,在其中它们可能不相容或不稳定。它们还用于帮助将有益剂沉积到基质,例如皮肤或毛发、织物或硬家庭表面上。它们还可以作为控制有益剂时空释放的手段。
[0005] 香料是消费品的重要部分。香料是挥发性的。它们与其他组分反应并且易受热、水分和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重要的是控制消费品中香料在所需部位上并以所需速率释放。
[0006] 香味增强剂构成一类消费品,其用于在消费品的应用中的某个时间点递送香料。香味增强剂可以固体或液体形式获得。
[0007] 通常,在开始洗涤循环之前,将固体香味增强剂直接添加到洗衣机中。香味增强剂的功能是在整个洗涤和漂洗循环中,在衣物从机器中取出的时刻,在衣物干燥期间和干燥之后,为消费者提供增强的香味感知。
[0008] 这种释放曲线通过将游离的、非包封的香料组分与包封的香料组分组合来实现,其中游离的香料组分基本上有助于增强湿织物上的香味感知,而包封的组分基本上有助于增强干织物上的香味感知。另外,包封的组分可以在织物处理期间,通常在机械的作用下释放。可以使用芯‑壳微胶囊,其中芯包含包封的香料组分并且被不可渗透的易碎壳包围。游离的香料组分和包封的香料组分都分散在香味增强剂中。
[0009] “清洁标签”概念是十年中最大的趋势之一。该术语本身具有许多定义,包括可持续的、天然来源的和生物可降解的成分以及最小的加工和对环境的影响。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他们使用的产品的可持续性,然而,通常,生物可降解的和/或天然来源的材料的表现不像它们更成熟的生物不可降解的等同物那样,因此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期望。
[0010] WO2011/056938公开了锭剂制剂中的洗衣香味添加剂组合物,其含有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的香料和分散在聚乙二醇基质内的游离香料二者。
[0011] US2017/226690公开了锭剂制剂中的香味增强剂组合物,其含有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的香料和分散在粘土和聚乙二醇基质中的游离香料二者。
[0012] 然而,粘土和聚乙二醇都不是生物可降解的。因此,需要提供生物可降解的固体香味增强剂。还需要提供生物基的香味增强剂。
[0013] 发明概述
[0014]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以下组成的固体组合物:
[0015] a)固体、水溶性、生物可降解的载体;和
[0016] b)微胶囊组合物,所述微胶囊组合物包含包封有益剂的聚合物,其中所述有益剂被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所述芯‑壳微胶囊包含芯和围绕所述芯的壳;
[0017]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制备如本文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
[0018] 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如本文所述的组合物的消费品。
[0019] 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了如本文所述的固体组合物和消费品用于改善消费品中有益剂的感知或增强消费品中有益剂的性能的用途。
[0020] 定义
[0021] 术语“有益剂”是指当添加到产品中时可改善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感知或可增强该产品在应用中的作用的任何物质。有益剂的示例包括香料或香料成分,化妆品成分,生物活性剂(例如杀菌剂驱虫剂信息素),基质增强剂(例如烷类和增白剂),酶(例如脂肪酶和蛋白酶),染料,颜料和营养保健品。
[0022] 术语“生物基”涉及材料的来源,并且是指有意由源自活的(或曾经活的)生物体的物质制成的材料,而不是石油衍生的材料。该定义包括天然材料,例如天然提取的蛋白质和多糖,以及经过一定程度加工的材料,例如纤维素纤维。
[0023] “生物可降解的”材料被定义为当暴露于环境时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经历劣化并完全降解的材料。因此,该性质与材料的寿命终止有关。生物基材料可以是生物可降解的或不可降解的。类似地,虽然许多生物基材料是生物可降解的(例如淀粉),但并非所有生物可降解材料都是生物基的。
[0024]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生物可降解的”成分是在至少一项OECD生物降解研究中满足“固有生物可降解”和/或“易于生物降解”的通过标准的成分。为了避免任何歧义,这意味着如果一种成分通过一个测试但未通过一个或多个其他测试,则通过结果否决其他测试结果。
[0025] 为了评估“易于生物降解”的通过标准,可以使用标准化方法,例如OECD方法301C,OECD方法301D,OECD方法301F和OECD方法310,进行生物降解研究。
[0026] OECD方法301C,OECD方法301D和OECD方法301F描述在OECD Guidelines for the Testing of Chemicals,Section 3,Test No.301:Ready Biodegradability(采用:1992年7月17日;https://doi.org/10.1787/9789264070349‑en)中。
[0027] OECD方法310描述在OECD Guidelines for the Testing of Chemicals,Section 3,Test No.310:Ready Biodegradability‑CO2 in sealed vessels(Headspace Test)(采用:2006年3月23日;修订:2014年9月26日;https://doi.org/10.1787/9789264016316‑en)。
[0028]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根据OECD方法301F评估“易于生物降解”的通过标准,其涉及测压呼吸测量法(manometric respirometry)。在该方法中,“易于生物降解性”的通过水平在于达到理论需氧量和/或化学需氧量的60%。该通过值必须在28‑天的测试周期内的10‑天窗口内达到。当生物降解程度达到理论需氧量和/或化学需氧量的10%时,10‑天窗口开始,并且必须在测试的第28天之前结束。鉴于现成生物降解性测试中的阳性结果,可以推定化学品将在环境中经历快速和最终的生物降解(Introduction  to  the OECD 
Guidelines for the Testing of Chemicals,Section 3,Part 1: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Related to the Testing of Degradation of Organic Chemicals;采用:
2003年7月)。
[0029] 术语“固体”表示材料在低于约40℃的温度下处于固体聚集状态。
[0030] 术语“水溶性的”表示材料在高于约10℃的温度下完全溶解在水中。
[0031]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百分比均指重量百分比(%w/w)。
[0032] 详细说明
[0033] 现在将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和/或可选特征。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本发明的任何方面可以与本发明的任何其他方面组合。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任何方面的任何优选或任选特征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与本发明的任何方面以及与任何其他优选或任选特征组合。
[0034] 本申请人惊奇且出乎意料地发现,与常规的生物不可降解的组合物相比,固体组合物能够增强织物上的整体香味感知,所述固体组合物由a)固体、水溶性、生物可降解的载体;和b)包含包封有益剂的聚合物的微胶囊组合物组成,其中所述有益剂被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所述芯‑壳微胶囊包含芯和围绕所述芯的壳。
[0035] 因此,本发明提供由以下组成的固体组合物:a)固体、水溶性、生物可降解的载体;和b)包含包封有益剂的聚合物的微胶囊组合物,其中所述有益剂被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所述芯‑壳微胶囊包含芯和围绕所述芯的壳。
[0036] 载体
[0037] 本发明中使用的载体是固体、水溶性和生物可降解的。
[0038] 适用于本发明的载体包括水化合物,例如蔗糖,单‑、二‑和多糖以及衍生物例如淀粉,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丙基纤维素;氢化碳水化合物;水解碳水化合物;多元醇,例如苏糖醇,阿拉伯糖醇,核糖醇,半乳糖醇,岩藻糖醇,杜糖醇,肌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异麦芽糖醇,木糖醇和赤藓糖醇;或其组合。
[003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载体不是聚合物。
[0040] 固体组合物不包含任何水溶性聚合物,例如淀粉,改性淀粉,麦芽糖糊精,多糖,碳水化合物,壳聚糖,阿拉伯树胶,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丙烯酰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及相关的来酸酐共聚物,胺官能聚合物,乙烯基醚,苯乙烯,聚苯乙烯磺酸盐,乙烯基酸,乙二醇‑丙二醇嵌段共聚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004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载体是糖醇。糖醇(也称为多元醇(polyhydric alcohols),多元醇(polyalcohols),糖醇(alditols)或糖醇(glycitols))是通常衍生自糖的有机化合物,其含有连接到每个碳原子上的一个羟基(‑OH)。由于它们含有多个‑OH基团,因此它们被分类为多元醇。它们是白色的水溶性固体,其可以天然存在或通过糖的氢化在工业上生产。因此,糖醇被认为是生物基成分,从而使组合物从来源成分的度来看也更可持续。
[0042] 糖醇具有通式(CHOH)nH2并且在相同的化学式中,它们通过这些‑OH基团的相对取向(立体化学)进一步区分。
[004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糖醇具有通式(CHOH)nH2,其中n为4、5或6,例如木糖醇,山梨糖醇,阿拉伯糖醇,甘露糖醇,赤藓糖醇或其混合物。任选地,糖醇是木糖醇或山梨糖醇。
[0044]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载体的熔点为约70℃至约200℃,任选地为80℃至约150℃。载体的熔点越低,组合物越可持续。
[0045]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相对于固体组合物的总重量,载体的比例为约70wt.‑%至约99wt.‑%,优选约80wt.‑%至约98.5wt.‑%,甚至更优选约85wt.‑%至约98wt.‑%。
[0046] 不同材料的吸湿性随相对湿度而变化。吸湿将限制其中材料是主要组分的消费品的保质期。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载体不是吸湿性的。这种载体的优点是固体组合物在储存期间不会吸收水分。
[0047] 有益剂
[0048] 待掺入本发明的芯‑壳微胶囊的芯中的合适的有益剂包括香料成分,化妆品成分,生物活性剂(例如杀菌剂,驱虫剂和信息素),基质增强剂(例如硅氧烷类和增白剂),酶(例如脂肪酶和蛋白酶),染料,颜料和营养保健品。
[004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有益剂包含至少一种香料成分,任选地由其组成。可以根据本发明包封的香料成分的全面列表可以在香料文献例如“Perfume&Flavor Chemicals”,S.Arctander(Allured Publishing,1994)中找到。根据本发明的包封的香料成分优选包含选自以下的香料成分:乙酰基异丁香酚(乙酸(E)‑2‑甲氧基‑4‑(丙‑1‑烯‑1‑基)苯酯);阿道克(2,6,10‑三甲基十一碳‑9‑烯醛);AGRUMEX(乙酸2‑(叔丁基)环己酯);C10癸醛(癸醛);C11 MOA醛(2‑甲基癸醛);C11十一碳烯醛(十一碳‑10‑烯醛);C110十一醛(十一醛);C12月桂醛(十二醛);C12MNA醛(2‑甲基十一醛);C8辛醛(辛醛);C9异壬醛(3,5,5‑三甲基己醛);
食品级C9壬醛(壬醛);C90壬烯醛((E)‑壬‑2‑烯醛);ISOC11醛((E)‑十一碳‑9‑烯醛);红桔醛((E)‑十二碳‑2‑烯醛);戊基甘醇酸烯丙酯(2‑(3‑甲基丁氧基)乙酸丙‑2‑烯基酯);己酸烯丙酯(己酸丙‑2‑烯基酯);环己基丙酸烯丙酯(3‑环己基丙酸丙‑2‑烯基酯);庚酸烯丙酯(庚酸丙‑2‑烯基酯);琥珀芯(1‑((2‑(叔丁基)环己基)氧基)丁‑2‑醇);龙涎缩醛(3,8,8,
11a‑四甲基十二氢‑1H‑3,5a‑环氧并[2,1‑c]氧杂环庚三烯);极品龙涎醇(1,3,4,5,6,7‑六氢‑β,1,1,5,5‑五甲基‑2H‑2,4a‑亚甲基萘‑8‑乙醇);黄葵内酯((Z)‑氧杂环十七碳‑10‑烯‑2‑酮);龙涎呋喃((3aR,5aS,9aS,9bR)‑3a,6,6,9a‑四甲基‑2,4,5,5a,7,8,9,9b‑八氢‑
1H‑苯并[e][1]苯并呋喃);丁酸戊酯(丁酸戊酯);戊基肉桂醛((Z)‑2‑亚苄基庚醛);水杨酸戊酯(2‑羟基苯甲酸戊酯);合成茴香脑((E)‑1‑甲氧基‑4‑(丙‑1‑烯‑1‑基)苯);乙酸茴香酯(乙酸4‑甲氧基苄酯);阿弗曼酯(甲酸1‑(3,3‑二甲基环己基)乙酯);茴香醛对甲酚(4‑甲氧基苯甲醛);橙花素((E)‑2‑((7‑羟基‑3,7‑二甲基亚辛基)基)苯甲酸甲酯);BELAMBRE((1R,2S,4R)‑2’‑异丙基‑1,7,7‑三甲基螺[双环[2.2.1]庚烷‑2,4’‑[1,3]二噁烷]);苯甲醛(苯甲醛);乙酸苄酯(乙酸苄酯);苄基丙酮(4‑苯基丁‑2‑酮);苯甲酸苄酯(苯甲酸苄酯);
水杨酸苄酯(2‑羟基苯甲酸苄酯);百瑞福(6‑乙酰氧基己酸乙酯);双环壬内酯(八氢‑2H‑色烯‑2‑酮);乙氧基环十二烷氧基甲烷((乙氧基甲氧基)环十二烷);伯斯利((1S,2R,5R)‑2‑乙氧基‑2,6,6‑三甲基‑9‑亚甲基双环[3.3.1]壬烷);龙脑晶体((1S,2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醇);乙酸龙脑酯(乙酸(2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酯);
波洁洪醛(3‑(4‑(叔丁基)苯基)丙醛);丁酰乳酸丁酯(丁酸1‑丁氧基‑1‑氧代丙‑2‑基酯);
对丁基环己基乙酸酯(乙酸4‑(叔丁基)环己酯);仲丁基喹啉(2‑(2‑甲基丙基)喹啉);合成樟脑((1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酮);香芹酚(5‑异丙基‑2‑甲基苯酚);左旋香芹酮((5R)‑2‑甲基‑5‑丙‑1‑烯‑2‑基环己‑2‑烯‑1‑酮);开司米酮(1,1,2,3,3‑五甲基‑2,
3,6,7‑四氢‑1H‑茚‑4(5H)‑酮);CASSYRANE(5‑叔丁基‑2‑甲基‑5‑丙基‑2H‑呋喃);柏木烯((1S,8aR)‑1,4,4,6‑四甲基‑2,3,3a,4,5,8‑六氢‑1H‑5,8a‑亚甲基甘菊环);乙酸柏木酯(乙酸(1S,6R,8aR)‑1,4,4,6‑四甲基八氢‑1H‑5,8a‑亚甲基甘菊环‑6‑基酯);柏木基甲基醚((1R,6S,8aS)‑6‑甲氧基‑1,4,4,6‑四甲基八氢‑1H‑5,8a‑亚甲基甘菊环);烯丙基紫罗兰酮((E)‑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庚‑1,6‑二烯‑3‑酮);合成肉桂醇((E)‑3‑苯基丙‑
2‑烯‑1‑醇);肉桂醛((2E)‑3‑苯基丙‑2‑烯醛);乙酸肉桂酯(乙酸(E)‑3‑苯基丙‑2‑烯‑1‑基酯);顺式茉莉酮((Z)‑3‑甲基‑2‑(戊‑2‑烯‑1‑基)环戊‑2‑烯酮);顺式‑3‑己烯醇((Z)‑己‑
3‑烯‑1‑醇);柠檬醛((E)‑3,7‑二甲基辛‑2,6‑二烯醛);柠檬二乙缩醛((Z)‑1,1‑二乙氧基‑
3,7‑二甲基辛‑2,6‑二烯);香茅醛(3,7‑二甲基辛‑6‑烯醛);香茅醇(3,7‑二甲基辛‑6‑烯‑
1‑醇);乙酸香茅酯(乙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甲酸香茅酯(甲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香茅腈(3,7‑二甲基辛‑6‑烯腈);爽腈(十二腈);花冠醇(4‑环己基‑2‑甲基丁‑
2‑醇);天籁麝香((Z)‑3‑甲基环十四碳‑5‑烯酮);香豆素晶体(2H‑色烯‑2‑酮);对甲酚乙酸酯(乙酸(4‑甲基苯)酯);对甲酚基甲基醚(1‑甲氧基‑4‑甲基苯);枯茗腈(4‑异丙基苯甲腈);女贞醛(2,4‑二甲基环己‑3‑烯‑1‑甲醛);兔草醛(3‑(4‑异丙基苯基)‑2‑甲基丙醛);
环格蓬酯(2‑(环己基氧基)乙酸烯丙酯);环己基乙基乙酸酯(乙酸2‑环己基乙酯);水杨酸环己酯(2‑羟基苯甲酸环己酯);环柑青醛(8,8‑二甲基‑1,2,3,4,5,6,7,8‑八氢萘‑2‑醛);
伞花(1‑甲基‑4‑丙‑2‑基苯);突厥烯酮((E)‑1‑(2,6,6‑三甲基环己‑1,3‑二烯‑1‑基)丁‑
2‑烯‑1‑酮);甲位突厥酮((E)‑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2‑烯‑1‑酮);丁位突厥酮(1‑(2,6,6‑三甲基‑1‑环己‑3‑烯基)丁‑2‑烯‑1‑酮);丙位癸内酯(5‑己基氧杂环戊烷‑
2‑酮);反式‑4‑癸烯醛((E)‑癸‑4‑烯醛);DELPHONE(2‑戊基环戊酮);δ‑3蒈烯((1S,6S)‑3,
7,7‑三甲基双环[4.1.0]庚‑3‑烯);富马酸二己酯(二己基‑丁‑2‑烯二酸酯);二氢茴香脑(1‑甲氧基‑4‑丙基苯);二氢茉莉酮(3‑甲基‑2‑戊基环己‑2‑烯酮);二氢月桂烯醇(2,6‑二甲基辛‑7‑烯‑2‑醇);邻氨基苯甲酸二甲酯(2‑(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二甲基苄基甲醇(2‑甲基‑1‑苯基丙‑2‑醇);乙酸二甲基苄基原酯(乙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丁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二甲基辛烯酮(4,7‑二甲基辛‑6‑烯‑3‑酮);二甲基庚醇(2,6‑二甲基庚‑2‑醇);苧烯(1‑甲基‑4‑(丙‑1‑烯‑2‑基)环己‑1‑烯);二苯醚(氧联二苯);丁位十二内酯(6‑庚基四氢‑2H‑吡喃‑2‑酮);丙位十二内酯(5‑辛基氧杂环戊烷‑2‑酮);十二碳烯醛((E)‑十二碳‑2‑烯醛);道比卡尔((E)‑4‑((3aS,7aS)‑六氢‑1H‑4,
7‑亚甲基茚‑5(6H)‑亚基)丁醛);黑檀醇((E)‑3‑甲基‑5‑(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戊‑4‑烯‑2‑醇);ESTERLY(环己基甲酸乙酯(ethyl cyclohexyl carboxylate));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3‑氧代丁酸乙酯);肉桂酸乙酯(3‑苯基丙‑2‑烯酸乙酯);己酸乙酯(己酸乙酯);乙基芳樟醇((E)‑3,7‑二甲基壬‑1,6‑二烯‑3‑醇);乙基芳樟基乙酸酯(乙酸(Z)‑3,7‑二甲基壬‑1,6‑二烯‑3‑基酯);乙基麦芽酚(2‑乙基‑3‑羟基‑4H‑吡喃‑4‑酮);甲基‑2‑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辛酸乙酯(辛酸乙酯);庚酸乙酯(庚酸乙酯);乙基苯基缩水甘油酸酯(3‑苯基环氧乙烷‑2‑甲酸乙酯);藏红花酸乙酯(2,6,6‑三甲基环己‑1,3‑二烯‑1‑甲酸乙酯);乙基香草醛(3‑乙氧基‑4‑羟基苯甲醛);巴西酸亚乙酯(1,4‑二氧杂环十七烷‑5,17‑二酮);桉叶素((1s,4s)‑1,3,3‑三甲基‑2‑氧杂双环[2.2.2]辛烷);丁香酚(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合成橡苔(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乙酸葑酯(乙酸(2S)‑1,3,3‑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酯);葑醇((1S,2R,4R)‑1,3,3‑三甲基双环[2.2.1]庚‑2‑醇);小茴香醛(3‑(4‑甲氧基苯基)‑2‑甲基丙醛);FIXAMBRENE(3a,6,6,9a‑四甲基十二氢萘并[2,1‑b]呋喃);吐纳麝香(1‑(3,5,5,6,8,8‑六甲基‑5,6,7,8‑四氢萘‑2‑基)乙酮);海醛(3‑(4‑乙基苯基)‑2,2‑二甲基丙醛);花青醛(3‑(3‑异丙基苯基)丁醛);
FLORIDILE((E)‑十一碳‑9‑烯腈);丙酸三环癸烯醛(丙酸(3aR,6S,7aS)‑3a,4,5,6,7,7a‑六氢‑1H‑4,7‑亚甲基茚‑6‑基酯);弗罗派(2,4,6‑三甲基‑4‑苯基‑1,3‑二噁烷);铃兰吡喃HC(四氢‑4‑甲基‑2‑(2‑甲基丙基)‑2H‑吡喃‑4‑醇);鲜薄荷酮(2‑(仲丁基)环己酮);苹果酯(2‑(2‑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2‑基)乙酸乙酯);果糖酯((3aS,4S,7R,7aS)‑八氢‑1H‑4,
7‑亚甲基茚‑3a‑甲酸乙酯);果腈(2‑甲基癸腈);格蓬酮(1‑(5,5‑二甲基环己‑1‑烯‑1‑基)戊‑4‑烯‑1‑酮);乙酸苏合香酯(乙酸1‑苯基乙酯);异丁酸三环癸烯酯(2‑甲基丙酸(3aR,
6S,7aS)‑3a,4,5,6,7,7a‑六氢‑1H‑4,7‑亚甲基茚‑6‑基酯);香叶醇((E)‑3,7‑二甲基辛‑2,
6‑二烯‑1‑醇);乙酸香叶酯(乙酸(E)‑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巴豆酸香叶酯(丁‑2‑烯酸(E)‑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异丁酸香叶酯(2‑甲基丙酸(E)‑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奇华酮(2‑乙基‑6,6‑二甲基环己‑2‑烯甲酸乙酯);环十五烯内酯((E)‑氧杂环十六碳‑12‑烯‑2‑酮);二氢茉莉酮酸甲酯(3‑氧代‑2‑戊基环戊烷乙酸甲酯);洋茉莉醛晶体(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甲醛);香波酯((2S)‑3‑异丙基双环[2.2.1]庚‑5‑烯‑2‑甲酸乙酯);反式‑2‑己烯醛((E)‑己‑2‑烯醛);顺式‑3‑己烯醇((Z)‑己‑
3‑烯‑1‑醇);乙酸顺式‑3‑己烯酯(乙酸(Z)‑己‑3‑烯‑1‑基酯);丁酸顺式‑3‑己烯酯(丁酸(Z)‑己‑3‑烯‑1‑基酯);异丁酸顺式‑3‑己烯酯(2‑甲基丙酸(Z)‑己‑3‑烯‑1‑基酯);水杨酸顺式‑3‑己烯酯(2‑羟基苯甲酸(Z)‑己‑3‑烯‑1‑基酯);乙酸己酯(乙酸己酯);苯甲酸己酯(苯甲酸己酯);丁酸己酯(丁酸己酯);己基肉桂醛((E)‑2‑亚苄基辛醛);异丁酸己酯(2‑甲基丙酸己酯);水杨酸己酯(2‑羟基苯甲酸己酯);羟基香茅醛(7‑羟基‑3,7‑二甲基辛醛);吲哚素(4,4a,5,9b‑四氢茚并[1,2‑d][1,3]二噁英);吲哚(1H‑吲哚);吲哚烯液(8,8‑二(1H‑吲哚‑3‑基)‑2,6‑二甲基辛‑2‑醇);乙位紫罗兰酮((E)‑4‑(2,6,6‑三甲基环己‑1‑烯‑1‑基)丁‑3‑烯‑2‑酮);芷香酮((E)‑3‑甲基‑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
甲位紫罗兰酮((E)‑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甲位鸢尾酮((E)‑
4‑(2,5,6,6‑四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龙涎酮(1‑(2,3,8,8‑四甲基‑1,2,3,
4,5,6,7,8‑八氢萘‑2‑基)乙酮);乙酸异戊酯(乙酸3‑甲基丁酯);丁酸异戊酯(丁酸3‑甲基丁酯);异丁基甲氧基吡嗪(2‑甲基丙基3‑甲氧基吡嗪);异环柠檬醛(2,4,6‑三甲基环己‑3‑烯甲醛);异丁香酚((E)‑2‑甲氧基‑4‑(丙‑1‑烯‑1‑基)苯酚);异茉莉酮B11(2‑己基环戊‑2‑烯‑1‑酮);异薄荷酮DL(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酮);乙酸异壬酯(乙酸3,5,5‑三甲基己酯);
甲基‑2‑丁酸异丙酯(2‑甲基丁酸异丙酯);异丙基喹啉(6‑异丙基喹啉);异甲基紫罗兰酮((E)‑3‑甲基‑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乙酸三环癸烯酯(乙酸(3aR,6S,7aS)‑3a,4,5,6,7,7a‑六氢‑1H‑4,7‑亚甲基茚‑6‑基酯);顺式茉莉酮((Z)‑3‑甲基‑2‑(戊‑2‑烯‑1‑基)环戊‑2‑烯酮);茉莉酯(乙酸3‑丁基‑5‑甲基四氢‑2H‑吡喃‑4‑基酯);
茉莉吡喃(乙酸3‑戊基四氢‑2H‑吡喃‑4‑基酯);爪哇檀香((1‑甲基‑2‑((1,2,2‑三甲基双环[3.1.0]环己‑3‑基)甲基)环丙基)甲醇);高芳烯((Z)‑3,4,5,6,6‑五甲基庚‑3‑烯‑2‑酮);
内酯(8‑异丙基‑1‑氧杂螺[4.5]癸‑2‑酮);叶醇缩醛((Z)‑1‑(1‑乙氧基乙氧基)己‑3‑烯);
柠檬腈((2E,6Z)‑3,7‑二甲基壬‑2,6‑二烯腈);绿花芬(碳酸(Z)‑己‑3‑烯‑1‑基甲基酯);铃兰醛(3‑(4‑(叔丁基)苯基)‑2‑甲基丙醛);#N/A芳樟醇(3,7‑二甲基辛‑1,6‑二烯‑3‑醇);氧化芳樟醇(2‑(5‑甲基‑5‑乙烯基四氢呋喃‑2‑基)丙‑2‑醇);乙酸芳樟酯(乙酸3,7‑二甲基辛‑1,6‑二烯‑3‑基酯);MAHONIAL((4E)‑9‑羟基‑5,9‑二甲基‑4‑癸烯醛);麦芽酚(3‑羟基‑
2‑甲基‑4H‑吡喃‑4‑酮);异丁酸麦芽酚酯(2‑甲基丙酸2‑甲基‑4‑氧代‑4H‑吡喃‑3‑基酯);
母菊酯(2‑甲基戊酸乙酯);麦芽酚((4‑异丙基环己基)甲醇);玫瑰花醇(3‑甲基‑5‑苯基戊‑
1‑醇);甜瓜醛(2,6‑二甲基庚‑5‑烯醛);#N/A#N/A巯基‑8‑薄荷烷‑3‑酮(巯基‑对薄荷烷‑3‑酮);邻氨基苯甲酸甲酯(2‑氨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甲基柏木基酮(1‑((1S,8aS)‑1,4,4,6‑四甲基‑2,3,3a,4,5,8‑六氢‑1H‑5,8a‑亚甲基甘菊环‑7‑基)乙酮);肉桂酸甲酯(3‑苯基丙‑2‑烯酸甲酯);甲基丹提力士(2‑乙氧基‑4‑(甲氧基甲基)苯酚);二氢异茉莉酮酸甲酯(2‑己基‑3‑氧代环戊烷‑1‑甲酸甲酯);甲基庚烯酮(6‑甲基庚‑5‑烯‑2‑酮);甲基内酯(8‑甲基‑1‑氧杂螺[4.5]癸‑2‑酮);甲基壬基酮(十一烷‑2‑酮);辛炔羧酸甲酯(壬‑2‑炔酸甲酯);圆柚甲烷(6,6‑二甲氧基‑2,5,5‑三甲基己‑2‑烯);水杨酸甲酯(2‑羟基苯甲酸甲酯);麝香烯酮((Z)‑3‑甲基环十五碳‑5‑烯酮);柑青醛(4‑(4‑甲基戊‑3‑烯‑1‑基)环己‑3‑烯甲醛);月桂烯(7‑甲基‑3‑亚甲基辛‑1,6‑二烯);MYSTIKAL(2‑甲基十一酸);
仙酒酮(2‑(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基)环戊酮);新香柠檬酯(乙酸2‑甲基‑6‑亚甲基辛‑7‑烯‑2‑基酯);NEOCASPIRENE EXTRA(10‑异丙基‑2,7‑二甲基‑1‑氧杂螺[4.5]癸‑3,6‑二烯);新福力酯((E)‑壬‑2‑烯酸甲酯);NEROLEX((2Z)‑3,7‑二甲基辛‑2,6‑二烯‑1‑醇);橙花叔醇((Z)‑3,7,11‑三甲基十二碳‑1,6,10‑三烯‑3‑醇);NEROLIDYLE(乙酸(Z)‑3,7,11‑三甲基十二碳‑1,6,10‑三烯‑3‑基酯);乙位萘乙醚晶体(2‑乙氧基萘);新橙花酮(1‑(3‑甲基苯并呋喃‑2‑基)乙酮);乙酸橙花酯((Z)‑乙酸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
NIRVANOLIDE((E)‑13‑甲基氧杂环十五碳‑10‑烯‑2‑酮);壬二烯醛((2E,6Z)‑壬‑2,6‑二烯醛);2,6‑壬二烯醇((2Z,6E)‑2,6‑壬二烯‑1‑醇);诺纳地(6,8‑二甲基壬‑2‑醇);丙位壬内酯(5‑戊基氧杂环戊烷‑2‑酮);顺式‑6‑壬烯醛((Z)‑壬‑6‑烯醛);顺式‑6‑壬烯醇((Z)‑壬‑
6‑烯‑1‑醇);乙酸诺卜酯(乙酸2‑(6,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2‑基)乙酯);NYMPHEAL(3‑(4‑(2‑甲基丙基)‑2‑甲基苯基)丙醛);丁位辛内酯(6‑丙基四氢‑2H‑吡喃‑2‑酮);甲基己基酮(辛‑2‑酮);甜橙晶(1‑(2‑萘基)‑乙酮);鸢尾酮(4‑(叔戊基)环己酮);乙位苯乙基甲醚((2‑甲氧基乙基)苯);对叔丁基环己基乙酸酯(乙酸4‑(叔丁基)环己酯);水果酰胺(2‑乙基‑N‑甲基‑N‑(间甲苯基)丁酰胺);桃醛(5‑庚基二氢呋喃‑2(3H)‑酮);香叶吡喃(2‑甲基‑
4‑亚甲基‑6‑苯基四氢‑2H‑吡喃);四氢香叶醇(3,7‑二甲基辛‑1‑醇);牡丹腈(2‑亚环己基‑
2‑苯基乙腈);PETALIA(2‑亚环己基‑2‑(邻甲苯基)乙腈);法老酮(2‑环己基庚‑1,6‑二烯‑
3‑酮);苯氧基乙基异丁酸酯(2‑甲基丙酸2‑(苯氧基)乙酯);苯基乙醛(2‑苯基‑乙醛);苯基乙基乙酸酯(乙酸2‑苯基乙酯);苯基乙醇(2‑苯基乙醇);苯基乙基异丁酸酯(2‑甲基丙酸2‑苯基乙酯);苯基乙基苯基乙酸酯(2‑苯基乙酸2‑苯基乙酯);苯基丙醇(3‑苯基丙‑1‑醇);甲位蒎烯(2,6,6‑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乙位蒎烯(6,6‑二甲基‑2‑亚甲基双环[3.1.1]庚烷);松乙醛(3‑(6,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2‑基)丙醛);新玫瑰酯(丙酸
2,2‑二甲基‑2‑苯基乙酯);POMAROSE((2E,5E)‑5,6,7‑三甲基辛‑2,5‑二烯‑4‑酮);POMELOL(2,4,7‑三甲基‑6‑辛烯‑1‑醇);甲基柑青醛B(1‑甲基‑4‑(4‑甲基戊‑3‑烯‑1‑基)环己‑3‑烯甲醛);乙酸异戊烯酯(乙酸3‑甲基丁‑2‑烯‑1‑基酯);椰子醛(5‑戊基二氢呋喃‑2(3H)‑酮);
白檀醇((E)‑2‑乙基‑4‑(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丁‑2‑烯‑1‑醇);覆盆子酮(4‑(4‑羟基苯基)丁‑2‑酮);环醚(2,4‑二甲基‑4‑苯基四氢呋喃);结晶玫瑰(乙酸2,2,2‑三氯‑1‑苯基乙酯);9‑癸烯醇(癸‑9‑烯‑1‑醇);玫瑰醚(4‑甲基‑2‑(2‑甲基丙‑1‑烯‑1‑基)四氢‑2H‑吡喃);玫瑰醚CO(4‑甲基‑2‑(2‑甲基丙‑1‑烯‑1‑基)四氢‑2H‑吡喃);ROSYFOLIA(1‑甲基‑2‑(5‑甲基己‑4‑烯‑2‑基)环丙基甲醇);芳香玫瑰醚(4‑甲基‑2‑苯基‑3,6‑二氢‑2H‑吡喃);藏花茚(2,3,3‑三甲基‑1‑茚满酮);藏红花醛(2,6,6‑三甲基环己‑1,3‑二烯甲醛);檀香(3‑甲基‑5‑(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戊‑2‑醇);SCENTAURUS CLEAN((Z)‑2‑乙酰基‑4‑甲基十三碳‑2‑烯酸乙酯);SCENTAURUS JUICY(4‑(十二烷基硫基)‑4‑甲基戊‑2‑酮);白麝香(环己烷甲酸2‑(1‑(3,3‑二甲基环己基)乙氧基)‑2‑甲基丙酯);环十六内酯(环十五烷酮,十六内酯);醛(2‑甲基‑3‑[4‑(2‑甲基丙基)苯基]丙醛);螺环格蓬酮(1‑(螺[4.5]癸‑6‑烯‑7‑基)戊‑4‑烯‑1‑酮);榄青酮((E)‑5‑甲基庚‑3‑酮肟);乙酸苏合香酯(乙酸1‑苯基乙酯);SUPER MUGUET((E)‑6‑乙基‑3‑甲基辛‑6‑烯‑1‑醇);丝兰麝香(环己烷甲酸(E)‑2‑((3,
5‑二甲基己‑3‑烯‑2‑基)氧基)‑2‑甲基丙酯);甲位松油烯(1‑甲基‑4‑丙‑2‑基环己‑1,3‑二烯);丙位松油烯(1‑甲基‑4‑丙‑2‑基环己‑1,4‑二烯);松油醇(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2‑醇);甲位松油醇(2‑(4‑甲基‑1‑环己‑3‑烯基)丙‑2‑醇);松油醇(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2‑醇);萜品油烯(1‑甲基‑4‑(丙‑2‑亚基)环己‑1‑烯);乙酸松油酯(乙酸2‑(4‑甲基‑1‑环己‑3‑烯基)丙‑2‑基酯);四氢芳樟醇(3,7‑二甲基辛‑3‑醇);四氢月桂烯醇(2,6‑二甲基辛‑2‑醇);西藏麝香(氧杂环十六烷‑2‑酮);麝香草酚(2‑异丙基‑5‑甲基苯酚);环丙基茴香醚(1‑(环丙基甲基)‑4‑甲氧基苯);三环萜醛(2,4‑二甲基环己‑3‑烯甲醛);十三碳烯‑2‑腈((E)‑十三碳‑2‑烯腈);新女贞醛(3‑苯基丁醛);新洋茉莉醛(3‑(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2‑甲基丙醛);新洋茉莉醛(3‑(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2‑甲基丙醛);十一碳三烯((3E,5Z)‑十一碳‑1,3,5‑三烯);甲基癸烯醇((E)‑4‑甲基癸‑3‑烯‑
5‑醇);香草醛(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凡路酮(2,2,5‑三甲基‑5‑戊基环戊酮);环十六烯酮((Z)‑环十六碳‑5‑烯酮);紫罗兰腈((2E,6Z)‑壬‑2,6‑二烯腈);乙位萘甲醚(2‑甲氧基萘);ZINARINE(2‑(2,4‑二甲基环己基)吡啶);BOIS CEDRE ESS CHINE(柏木油);
EUCALYPTUS GLOBULUS ESS CHINA(桉叶油);GALBANUM ESS(格蓬油);
[0050] GIROFLE FEUILLES ESS RECT MADAGASCAR(丁香油);
[0051] LAVANDIN GROSSO OIL FRANCE ORPUR(杂薰衣草油);MANDARIN OIL WASHED COSMOS(红桔油);橙萜(ORANGE TERPENES)(橙萜);PATCHOULI ESS INDONESIE(广藿香油);
和YLANG ECO ESSENCE(依兰油)。这些香料成分由于其有利的亲脂性和嗅觉性能而特别适合于获得稳定且性能良好的微胶囊。
[005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大于75%,优选大于80%,甚至更优选大于85%,甚至仍然更优选大于90%,甚至仍然更优选大于95%的香料成分为生物可降解的并选自乙酰基异丁香酚(乙酸(E)‑2‑甲氧基‑4‑(丙‑1‑烯‑1‑基)苯酯);阿道克醛(2,6,10‑三甲基十一碳‑9‑烯醛);AGRUMEX(乙酸2‑(叔丁基)环己酯);C10癸醛(癸醛);C11十一碳烯醛(十一碳‑10‑烯醛);C110十一醛(十一醛);C12月桂醛(十二醛);C12 MNA醛(2‑甲基十一醛);C8辛醛(辛醛);兔耳草醛(3‑(4‑异丙基苯基)‑2‑甲基丙醛);ISOC11醛((E)‑十一碳‑9‑烯醛);戊基甘醇酸烯丙酯(2‑(3‑甲基丁氧基)乙酸丙‑2‑烯基酯);环己基丙酸烯丙酯(3‑环己基丙酸丙‑2‑烯基酯);庚酸烯丙酯(庚酸丙‑2‑烯基酯);黄葵内酯((Z)‑氧杂环十七碳‑10‑烯‑2‑酮);龙涎呋喃((3aR,5aS,9aS,9bR)‑3a,6,6,9a‑四甲基‑2,4,5,5a,7,8,9,9b‑八氢‑1H‑苯并[e][1]苯并呋喃);水杨酸戊酯(2‑羟基苯甲酸戊酯);茴香醛对甲酚(4‑甲氧基苯甲醛);
乙酸苄酯(乙酸苄酯);水杨酸苄酯(2‑羟基苯甲酸苄酯);乙酸龙脑酯(乙酸(2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酯);香芹酚(5‑异丙基‑2‑甲基苯酚);柏木烯((1S,8aR)‑1,4,
4,6‑四甲基‑2,3,3a,4,5,8‑六氢‑1H‑5,8a‑亚甲基甘菊环);乙酸柏木酯(乙酸(1S,6R,
8aR)‑1,4,4,6‑四甲基八氢‑1H‑5,8a‑亚甲基甘菊环‑6‑基酯);柏木基甲基醚((1R,6S,
8aS)‑6‑甲氧基‑1,4,4,6‑四甲基八氢‑1H‑5,8a‑亚甲基甘菊环);柠檬醛((E)‑3,7‑二甲基辛‑2,6‑二烯醛);香茅醇(3,7‑二甲基辛‑6‑烯‑1‑醇);乙酸香茅酯(乙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天籁麝香((Z)‑3‑甲基环十四碳‑5‑烯酮);对甲酚基甲基醚(1‑甲氧基‑4‑甲基苯);环己基乙基乙酸酯(乙酸2‑环己基乙酯);水杨酸环己酯(2‑羟基苯甲酸环己酯);突厥烯酮((E)‑1‑(2,6,6‑三甲基环己‑1,3‑二烯‑1‑基)丁‑2‑烯‑1‑酮);甲位突厥酮((E)‑1‑(2,
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2‑烯‑1‑酮);丙位癸内酯(5‑己基氧杂环戊烷‑2‑酮);反式‑4‑癸烯醛((E)‑癸‑4‑烯醛);二氢月桂烯醇(2,6‑二甲基辛‑7‑烯‑2‑醇);二苯醚(氧联二苯);二氢茴香脑(1‑甲氧基‑4‑丙基苯);二氢茉莉酮(3‑甲基‑2‑戊基环戊‑2‑烯酮);邻氨基苯甲酸二甲酯(2‑(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酸二甲基苄基原酯(乙酸2‑甲基‑1‑苯基丙‑
2‑基酯);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丁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二甲基庚醇(2,6‑二甲基庚‑2‑醇);丁位十二内酯(6‑庚基四氢‑2H‑吡喃‑2‑酮);丙位十二内酯(5‑辛基氧杂环戊烷‑
2‑酮);十二碳烯醛((E)‑十二碳‑2‑烯醛);黑檀醇((E)‑3‑甲基‑5‑(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戊‑4‑烯‑2‑醇);己酸乙酯(己酸乙酯);甲基‑2‑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乙基麦芽酚(2‑乙基‑3‑羟基‑4H‑吡喃‑4‑酮);庚酸乙酯(庚酸乙酯);乙基香草醛(3‑乙氧基‑4‑羟基苯甲醛);巴西酸亚乙酯(1,4‑二氧杂环十七烷‑5,17‑二酮);桉叶素((1s,4s)‑1,3,3‑三甲基‑2‑氧杂双环[2.2.2]辛烷);丁香酚(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合成橡苔(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FIXAMBRENE(3a,6,6,9a‑四甲基十二氢萘并[2,1‑b]呋喃);花青醛(3‑(3‑异丙基苯基)丁醛);FLORIDILE((E)‑十一碳‑9‑烯腈);格蓬酮(1‑(5,5‑二甲基环己‑1‑烯‑1‑基)戊‑4‑烯‑1‑酮);乙酸苏合香酯(乙酸1‑苯基乙酯);香叶醇((E)‑3,7‑二甲基辛‑2,6‑二烯‑1‑醇);乙酸香叶酯(乙酸(E)‑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环十五烯内酯((E)‑氧杂环十六碳‑12‑烯‑2‑酮);二氢茉莉酮酸甲酯(3‑氧代‑2‑戊基环戊烷乙酸甲酯);反式‑2‑己烯醛((E)‑己‑2‑烯醛);顺式‑3‑己烯醇((Z)‑己‑3‑烯‑1‑醇);乙酸顺式‑3‑己烯酯(乙酸(Z)‑己‑3‑烯‑1‑基酯);水杨酸顺式‑3‑己烯酯(2‑羟基苯甲酸(Z)‑己‑3‑烯‑1‑基酯);乙酸己酯(乙酸己酯);吲哚烯液(8,8‑二(1H‑吲哚‑3‑基)‑2,6‑二甲基辛‑2‑醇);乙位紫罗兰酮((E)‑4‑(2,6,6‑三甲基环己‑1‑烯‑1‑基)丁‑3‑烯‑2‑酮);芷香酮((E)‑3‑甲基‑
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甲位紫罗兰酮((E)‑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乙酸异戊酯(乙酸3‑甲基丁酯);丁酸异戊酯(丁酸3‑甲基丁酯);异丁香酚((E)‑2‑甲氧基‑4‑(丙‑1‑烯‑1‑基)苯酚);异茉莉酮B11(2‑己基环戊‑2‑烯‑1‑酮);异甲基紫罗兰酮((E)‑3‑甲基‑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茉莉酯(乙酸3‑丁基‑5‑甲基四氢‑2H‑吡喃‑4‑基酯);内酯(8‑异丙基‑1‑氧杂螺[4.5]癸‑2‑酮);柠檬腈((2E,6Z)‑3,7‑二甲基壬‑2,6‑二烯腈);芳樟醇(3,7‑二甲基辛‑1,6‑二烯‑3‑醇);氧化芳樟醇(2‑(5‑甲基‑5‑乙烯基四氢呋喃‑2‑基)丙‑2‑醇);乙酸芳樟酯(乙酸
3,7‑二甲基辛‑1,6‑二烯‑3‑基酯);母菊酯(2‑甲基戊酸乙酯);五月铃兰醇((4‑异丙基环己基)甲醇);玫瑰花醇(3‑甲基‑5‑苯基戊‑1‑醇);甜瓜醛(2,6‑二甲基庚‑5‑烯醛);巯基‑8‑薄荷烷‑3‑酮(巯基‑对薄荷烷‑3‑酮);邻氨基苯甲酸甲酯(2‑氨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甲基丹提力士(2‑乙氧基‑4‑(甲氧基甲基)苯酚);甲基庚烯酮(6‑甲基庚‑5‑烯‑2‑酮);甲基内酯(8‑甲基‑1‑氧杂螺[4.5]癸‑2‑酮);辛炔羧酸甲酯(壬‑2‑炔酸甲酯);水杨酸甲酯(2‑羟基苯甲酸甲酯);仙酒酮(2‑(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基)环戊酮);新福力酯((E)‑壬‑2‑烯酸甲酯);NEROLEX((2Z)‑3,7‑二甲基辛‑2,6‑二烯‑1‑醇);橙花叔醇((Z)‑3,7,11‑三甲基十二碳‑1,6,10‑三烯‑3‑醇);乙位萘乙醚晶体(2‑乙氧基萘);新橙花酮(1‑(3‑甲基苯并呋喃‑2‑基)乙酮);乙酸橙花酯(乙酸(Z)‑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壬二烯醛((2E,6Z)‑壬‑2,6‑二烯醛);顺式‑6‑壬烯醛((Z)‑壬‑6‑烯醛);顺式‑6‑壬烯醇((Z)‑壬‑6‑烯‑1‑醇);NYMPHEAL(3‑(4‑(2‑甲基丙基)‑2‑甲基苯基)丙醛);丁位辛内酯(6‑丙基四氢‑2H‑吡喃‑2‑酮);甜橙晶(1‑(2‑萘基)‑乙酮);对叔丁基环己基乙酸酯(乙酸4‑(叔丁基)环己酯);桃醛(5‑庚基二氢呋喃‑2(3H)‑酮);四氢香叶醇(3,7‑二甲基辛‑1‑醇);
苯基乙基乙酸酯(乙酸2‑苯基乙酯);甲位蒎烯(2,6,6‑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乙位蒎烯(6,6‑二甲基‑2‑亚甲基双环[3.1.1]庚烷);POMAROSE((2E,5E)‑5,6,7‑三甲基辛‑2,5‑二烯‑4‑酮);POMELOL FF(2,4,7‑三甲基‑6‑辛烯‑1‑醇);乙酸异戊烯酯(乙酸3‑甲基丁‑2‑烯‑1‑基酯);椰子醛(5‑戊基二氢呋喃‑2(3H)‑酮);覆盆子酮(4‑(4‑羟基苯基)丁‑2‑酮);9‑癸烯醇(癸‑9‑烯‑1‑醇);玫瑰醚CO(4‑甲基‑2‑(2‑甲基丙‑1‑烯‑1‑基)四氢‑2H‑吡喃);芳香玫瑰醚(4‑甲基‑2‑苯基‑3,6‑二氢‑2H‑吡喃);藏红花醛(2,6,6‑三甲基环己‑1,3‑二烯甲醛);SCENTAURUS JUICY(4‑(十二烷基硫基)‑4‑甲基戊‑2‑酮);银醛(2‑甲基‑3‑[4‑(2‑甲基丙基)苯基]丙醛);乙酸苏合香酯(乙酸1‑苯基乙酯);丝兰麝香(环己烷甲酸(E)‑2‑((3,5‑二甲基己‑3‑烯‑2‑基)氧基)‑2‑甲基丙酯);丙位松油烯(1‑甲基‑4‑丙‑2‑基环己‑1,4‑二烯);松油醇(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2‑醇);萜品油烯(1‑甲基‑4‑(丙‑2‑亚基)环己‑1‑烯);四氢芳樟醇(3,7‑二甲基辛‑3‑醇);环丙基茴香醚(1‑(环丙基甲基)‑4‑甲氧基苯);十三碳烯‑2‑腈((E)‑十三碳‑2‑烯腈);新女贞醛(3‑苯基丁醛);新洋茉莉醛(3‑(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2‑甲基丙醛);甲基癸烯醇((E)‑4‑甲基癸‑3‑烯‑5‑醇);乙位萘甲醚(2‑甲氧基萘);BOIS CEDRE ESS CHINE(柏木油);EUCALYPTUS GLOBULUS ESS CHINA(桉叶油);GALBANUM ESS(格蓬油);GIROFLE FEUILLES ESS RECT MADAGASCAR(丁香油);LAVANDIN GROSSO OIL FRANCE ORPUR(杂薰衣草油);MANDARIN OIL WASHED COSMOS(红桔油);橙萜(ORANGE TERPENES)(橙萜);PATCHOULI ESS INDONESIE(广藿香油);和YLANG ECO ESSENCE(依兰油)。
[0053] 上述成分均已被确定为不仅满足上述生物降解性标准中的至少一种,而且在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亲脂性、分子大小和对壳材料的反应性)方面适合于包封。因此,它们提供了香料成分的有用选择,用于容易且可靠地提供更可持续的香料包封物。
[0054]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有益剂可以包含至少一种香料前体,即能够通过刺激手段例如温度的变化,氧化剂的存在,酶的作用或光的作用释放香料成分的材料。这样的香料前体对于本领域而言是众所周知的。
[0055]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有益剂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功能性化妆品成分。用于包封的组合物中的功能性化妆品成分优选是疏水性的。任选地,化妆品成分具有的计算辛醇/水分配系数(ClogP)为1.5或更大,任选地3或更大。或者,化妆品成分的ClogP为2至7。
[0056] 特别有用的功能性化妆品成分可以选自润肤剂,平滑成分,吸水成分,舒缓和松弛成分,装饰成分,除臭剂,抗衰老成分,细胞再生成分,排水成分,重塑成分,皮肤平整成分,防腐剂,抗氧化剂,抗菌或抑菌成分,清洁成分,润滑成分,结构化成分,头发调理成分,美白成分,纹理成分,软化成分,去头屑成分和剥脱成分。
[0057] 合适的功能性化妆品成分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疏水性聚合物,例如烷基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倍半硅氧烷,聚乙烯,聚异丁烯,苯乙烯‑乙烯‑苯乙烯和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矿物油,例如氢化异链烷烃,硅油等;植物油,例如阿干树油,霍霍巴油,芦荟油等;脂肪酸和脂肪醇及其酯;糖脂;磷脂;鞘脂,例如神经酰胺;固醇和类固醇;萜烯,倍半萜,三萜及其衍生物;精油,例如山金车油,蒿油,树皮油,桦树叶油,金盏花油,肉桂油,松果菊油,桉树油,人参油,大枣油,向日葵油,茉莉油,杂薰衣草油,莲子油,紫苏油,[0058] 迷迭香油,檀香油,茶树油,百里香油,缬草油,苦艾油,依兰油和丝兰油。
[0059] 特别地,所述至少一种功能性化妆品成分可以选自檀香油,例如穗檀香仁油;泛醇三乙酸酯;生育酚乙酸酯;生育酚;柚皮苷;亚油酸乙酯;乙酸金合欢醋;金合欢醇;甲基巴豆酸香茅酯;和神经酰胺‑2(1‑硬脂酰‑C18‑鞘氨醇,CAS‑No:100403‑19‑8)。
[006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有益剂可以包括通过吸附气味抑制或减少恶臭及其感知的试剂,提供加温或清凉效果的试剂,驱虫剂或UV吸收剂。
[0061] 微胶囊组合物
[0062] 本发明的微胶囊以芯‑壳微胶囊的形式存在,其中包含有益剂的芯被包封在壳材料内。
[0063] 芯‑壳微胶囊组合物通常以浆料的形式提供,即微胶囊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体或悬浮液,其可以含有大约60wt.‑%的水。如果需要,可以干燥浆料以提供粉末或饼形式的微胶囊组合物,其通常包含约5wt.‑%的水。
[0064]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芯‑壳微胶囊的壳包含如上文所定义的聚合物,所述聚合物选自三聚氰胺‑甲醛聚合物,脲‑甲醛聚合物,聚脲,聚氨酯,聚酰胺,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及其混合物。
[0065] 热固性树脂
[0066] 通常通过使多官能单体例如胺,异氰酸酯,醇或酚,氯羧酸,(甲基)丙烯酸酯,环氧化物,硅烷和醛反应而获得热固性树脂。
[0067] 热固性树脂,例如氨基塑料,聚脲和聚氨酯树脂,以及它们的组合通常用作制备芯‑壳微胶囊的壳材料。当分散在水性悬浮介质中,甚至在含表面活性剂的介质中时,它们对有益剂的渗漏具有特别的价值。
[006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壳可以包含三聚氰胺‑甲醛聚合物。已经证明这种类型的芯‑壳胶囊特别适合于有益剂包封,并且描述于例如WO2008/098387A1,WO2016/207180A1和WO2017/001672A1中。
[006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壳可以包含聚脲或聚氨酯聚合物。此外,这种类型的芯‑壳胶囊已经成功地用于有益剂包封,并且具有解决消费者对组合物中残留甲醛的关注的优点。此类胶囊也描述于例如WO2019/174978A1中。
[007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壳可以包含聚丙烯酸酯,聚合形式的一种或多种单烯键式不饱和和/或多烯键式不饱和单体。这种类型的芯‑壳胶囊也已成功用于有益剂包封。此类胶囊描述于现有技术,例如WO2013/111912A1或WO2014/032920A1中。
[0071] 聚合物稳定剂
[0072] 壳可以包含通过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至少一种氨基硅烷的结合形成的聚合物稳定剂。壳还可以包含多糖,优选包含β(1→4)连接的单糖单元的多糖,甚至更优选纤维素衍生物,特别是选自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酸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优选羟乙基纤维素。
[0073] 术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是指聚合物或包含至少一种聚合物的混合物,当溶解在油相和水相中的一个或两个中时,其具有降低油相和水相之间的界面张力的性质。这种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称为“界面活性”。
[0074]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通过结合形成”是指使所述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所述至少一种氨基硅烷彼此接触以产生聚合物稳定剂。不希望受理论束缚,这种形成可以是所述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所述至少一种氨基硅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通过分散力、静电力或氢键。严格意义上,形成共价键的化学反应也包括在该术语中。
[0075] 换句话说,聚合物稳定剂可以被认为是包含衍生自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部分和衍生自至少一种氨基硅烷的部分的组件。
[0076]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分别可溶于或可分散于水相或水中。这意味着单独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大分子在这些液体中基本上彼此分离。当通过人眼检查时,所得系统看起来透明或模糊。
[0077] 聚合物稳定剂可以是关于储存期间的有益剂泄漏和在使用条件下的有益剂释放两者的微胶囊稳定性之间的平衡的相关因素。特别地,已经认识到提供油‑水界面的额外稳定化的重要性。因此,聚合物稳定剂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其允许添加另外的壳材料和/或壳前体以形成新的包封的有益剂组合物。更具体地,添加多糖,优选包含β(1→4)连接的单糖单元的多糖,甚至更优选纤维素衍生物,导致具有优异释放曲线的高度可持续的微胶囊。
[0078] 多糖可以沉积在由聚合物稳定剂形成的胶囊壳的外表面上。这导致具有至少一层聚合物稳定剂和一层多糖的多层壳。它可以通过增加包封材料的量来改善包封壳的不渗透性。
[0079] 为了避免任何歧义,本发明不限于具有明确限定的离散层的壳体,尽管这是一个可能的实施方案。更具体地,这些层也可以是渐进的和非离散的。另一方面,并且在另一个极端,壳甚至可以是基本上均匀的。
[0080] 多糖可以与聚合物稳定剂的未反应基团反应并增加交联壳的密度。多糖还可以通过物理力,物理相互作用例如氢键,离子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或电子转移相互作用与聚合物稳定剂相互作用。
[0081] 另外包含多糖的壳可以用稳定剂进一步稳定。优选地,稳定剂包含至少两个羧酸基团。甚至更优选地,稳定剂选自柠檬酸,苯‑1,3,5‑三甲酸,苯‑1,2,4‑三甲酸,2,5‑呋喃二甲酸,衣康酸,聚(衣康酸)及其组合。
[0082]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包含含有羧酸根基团的多糖,特别是由其组成。已经发现,将这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至少一种氨基硅烷结合导致形成聚合物稳定剂,其比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稳定剂更可持续,特别是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不希望受理论束缚,据信羧酸根基团可以上文提及的方式与至少一种氨基硅烷相互作用。
[0083] 包含羧酸根基团的多糖可以包含糖醛酸单元,特别是己糖醛酸单元。具有糖醛酸单元,特别是己糖醛酸单元的多糖在自然界中可广泛获得。
[0084] 己糖醛酸单元可以选自半乳糖醛酸单元,葡糖醛酸单元,特别是4‑O‑甲基‑葡糖醛酸单元,古罗糖醛酸单元和甘露糖醛酸单元。
[0085] 包含羧酸根基团的多糖可以是支链的。包含羧酸根基团的支链多糖与直链多糖相比的优点是,形成更紧凑的网络,并因此可以有利于包封壳的不渗透性,从而导致减少的泄漏和更高的包封效率。
[0086]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可以选自果胶,阿拉伯树胶和褐藻胶。这些多糖提供溶解度粘度和界面活性的最合适的组合,这使得微胶囊在处理,储存稳定性和嗅觉性能方面特别表现。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也可以是透明质酸。
[0087] 羧酸根基团可以至少部分地以相应的羧酸盐的形式存在,特别是相应的羧酸钠,,镁或盐。
[0088] 在本发明的特别的实施方案中,聚阴离子选自果胶,阿拉伯树胶和褐藻胶。
[0089] 在果胶中,羧酸根基团可以部分地以相应的甲酯的形式存在。以相应甲酯形式存在的羧酸基团的百分比可以为3%至95%,优选4%至75%,更优选5%至50%。包含其中50%或更多以相应的甲酯形式存在的羧基的果胶被称为“高甲氧基化的”。包含其中少于
50%以相应的甲酯形式存在的羧酸基团的果胶被称为“低甲氧基化的”。
[0090] 阿拉伯树胶的两种变体,即塞内加尔阿拉伯树胶(gum acacia Senegal)和塞亚尔阿拉伯树胶(gum acacia Seyal)中,优选塞内加尔阿拉伯树胶,因为塞内加尔阿拉伯树胶中的葡糖醛酸水平较高。
[0091] 用于形成聚合物稳定剂的氨基硅烷可以选自式(I)的化合物。
[0092] Si(R1)(R2)f(OR3)(3‑f)式(I)
[0093] 其中R1是包含胺官能团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烯基残基;R2各自独立地为具有1至43
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各自独立地为H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并且f是0、1或2。
[0094] 硅烷基团可以彼此进行缩聚反应,在油/水界面处形成二氧化硅网络,其另外稳定该界面。
[0095]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甲基或乙基。
[0096]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f为0或1。
[0097]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1是包含胺官能团的C1‑C12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烯基残基。任选1
地,R是包含胺官能团的C1‑C4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烯基残基。
[009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胺官能团是伯胺、仲胺或叔胺。
[009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种氨基硅烷是双齿(bipodal)氨基硅烷。所谓“双齿氨基硅烷”是指包含至少一个氨基和两个残基的分子,这些残基中的每一个带有至少一个烷氧基硅烷部分。与常规氨基硅烷相比,双齿氨基硅烷对于形成稳定的油‑水界面是特别有利的。不希望受理论束缚,据信这种有益作用是由于双齿氨基硅烷分子中硅烷部分的特定双向排列所致,其允许在油‑水界面处形成更紧密连接的二氧化硅网络。
[010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双齿氨基硅烷是式(II)的化合物。
[0101] (O‑R3)(3‑f)(R2)fSi‑R4‑X‑R4‑Si(O‑R3)(3‑f)(R2)f式(II)
[0102] 其中X是‑NR5‑,‑NR5‑CH2‑NR5‑,‑NR5‑CH2‑CH2‑NR5‑,‑NR5‑CO‑NR5‑或[0103] R2各自独立地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0104] R3各自独立地为H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0105] R4各自独立地为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
[0106] R5各自独立地为H、CH3或C2H5;且
[0107] f各自独立地为0、1或2。
[010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2为CH3或C2H5。
[010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3为CH3或C2H5。
[011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4为‑CH2‑,‑CH2‑CH2‑or‑CH2‑CH2‑CH2‑。
[011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5为H或CH3。
[011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f为0或1。
[0113] 合适的双齿氨基硅烷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N,N’‑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脲,双(3‑(甲基二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N,N’‑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乙‑1,2‑二胺,双(3‑(甲基二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N‑甲基胺和N,N’‑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哌嗪。
[0114]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双齿氨基硅烷是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其具有在乙氧基硅烷基团的缩聚期间释放乙醇而不是毒性更大且不太理想的甲醇的优点。
[0115] 双齿氨基硅烷可以为仲氨基硅烷。使用仲双齿氨基硅烷替代伯氨基硅烷降低了聚合物稳定剂对亲电种类,特别是醛类的反应性。因此,包含高水平醛类的有益剂可以以较低的成芯材料与成壳材料之间的不利相互作用的倾向被包封。
[0116] 其他氨基硅烷也可以与上述双齿氨基硅烷组合使用,特别是上文所述的氨基硅烷。
[0117] 氨基硅烷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可以为0.1至1.1,特别是0.2至0.9,甚至更特别是0.3至0.7,例如0.5。
[0118] 可以通过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至少一种氨基硅烷和另外的多官能异氰酸酯的结合来形成聚合物稳定剂。多官能异氰酸酯可以使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处的排列致密化。不希望受理论束缚,据信多官能异氰酸酯通过形成聚脲和聚氨酯键使氨基硅烷和多糖二者交联。
[0119] 多官能异氰酸酯可以选自有机异氰酸酯,其中异氰酸酯基团键合到有机残基(R‑N=C=O或R‑NCO)上。多官能异氰酸酯可以选自烷基,脂环族,芳族和烷基芳族以及阴离子改性的多官能异氰酸酯,其中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例如3,4,5个等)异氰酸酯基团。
[0120] 优选地,至少一种多官能异氰酸酯是芳族或烷基芳族多官能异氰酸酯,所述烷基芳族多官能异氰酸酯优选具有连接到芳环上的甲基异氰酸酯基团。与烷基和脂环族多官能异氰酸酯相比,芳族和甲基异氰酸酯取代的烷基芳族多官能异氰酸酯都具有优异的反应性。其中,特别优选三((3‑(异氰酸基甲基)苯基)氨基甲酸)2‑乙基丙‑1,2,3‑三基酯,这是因为它的有利于形成分子间交联的三官能性质并且因为它的有利于网状结构均性的中间反应性。这种烷基芳族多官能异氰酸酯以商标为TakenateD‑100N(由Mitsui出售)或商标为Quix175(由Covestro出售)商购。
[0121] 作为芳族或烷基芳族多官能异氰酸酯的替代物,加入阴离子改性的多官能异氰酸酯也可能是有利的,因为这种多官能异氰酸酯能够在油/水界面甚至在靠近油/水界面的水相中反应。特别适合的阴离子改性的多官能异氰酸酯具有式(III)。
[0122]
[0123] 式(III)显示商购的阴离子改性多异氰酸酯,其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改性异氰脲酸酯,由Covestro以商标 XP2547出售。
[0124]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多官能异氰酸酯是三((3‑(异氰酸基甲基)苯基)氨基甲酸)2‑乙基丙‑1,2,3‑三基酯。
[0125]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通过果胶与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的结合形成聚合物稳定剂。优选地,通过果胶与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和三((3‑(异氰酸基甲基)苯基)氨基甲酸)2‑乙基丙‑1,2,3‑三基酯的结合形成聚合物稳定剂。这些天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双齿仲氨基硅烷的结合提供特别有利的界面稳定性和释放性质。稳定的界面是足够不可渗透的,以有效地包封包含在芯中的所述至少一种有益剂。聚合物稳定剂有效地形成包封包含在芯中的有益剂的壳。
[0126] 凝聚层(Coacervates)
[0127] 作为另一替代方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壳可以包含由至少一种蛋白质和至少一种多糖形成的复合凝聚层。此类芯‑壳胶囊已证明适用于有益剂包封,并且描述于例如WO1996/020612A1,WO2001/03825A1或WO2015/150370A1中。
[0128] 至少一种蛋白质与第一交联剂的交联导致形成包含多个芯组合物液滴的稳定的芯组合物乳液。这些使乳液稳定,因为它防止液滴聚结。这些稳定的液滴充当模板,在其上进一步进行微囊化。不希望受理论束缚,所述至少一种蛋白质与所述第一交联剂的交联反应可以在芯组合物‑水相界面处作为界面聚合发生,以便在芯组合物液滴周围形成第一壳,或者通过形成简单凝聚层。这两个过程之间的连续体也是可能的。
[0129]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通过所述至少一种蛋白质与所述第一交联剂的交联形成壳,以便形成简单凝聚层。
[0130] 所谓“凝聚层”是指与水性贫聚电解质连续相共存的富含聚电解质的液滴。液滴在界面处聚集以形成界面层
[0131]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凝聚层液滴在芯组合物和水相之间的界面处附聚。结果,形成在水中的稳定的芯组合物乳液,其包含多个芯组合物液滴,每个液滴被凝聚层液滴包围。这些使乳液稳定,因为它防止液滴聚结。
[0132] 在本文中,所谓“简单凝聚”是指形成包含单一聚电解质的界面层。
[0133] 所谓“复合凝聚”是指形成包含聚电解质混合物的界面层。
[0134] 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简单或复合凝聚的现象,其中其通过在芯组合物液滴周围出现环来标记。该环由上述富含聚电解质的相组成,该富含聚电解质的相具有与周围水相不同的折射率。
[0135] 通常通过使聚电解质达到其等电点(意指其中聚电解质的净电荷为零或接近零的点)来诱导聚电解质的凝聚。这可以通过改变介质的盐浓度或pH来实现。在复合凝聚中,在其中一种聚电解质具有总正电荷(聚阳离子)而另一种聚电解质具有总负电荷(聚阴离子)的pH下发生复合,结果复合物的总电荷是中性的。
[0136] 已经发现,首先在芯组合物/水相界面处构建交联蛋白质,特别是作为简单凝聚层,然后将该交联蛋白质与第二聚电解质(即至少一种多糖)复合凝聚,导致形成具有增强的不渗透性的壳。特别地,壳相对于低分子量材料(即分子量低于250g/mol的材料,例如有益剂)显示出增强的不渗透性。
[0137] 此外,与常规凝聚层微胶囊相比,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胶囊在液体消费品制剂,特别是水基消费品,例如织物护理调理剂中显示出增加的稳定性。
[0138] 此外,申请人已经发现,与常规的复合凝聚相比,通过进行上述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微胶囊的尺寸。特别地,可以获得尺寸低于75μm的微胶囊。这远低于现有技术中报道的微胶囊尺寸。这也是更有利的,因为已知尺寸低于75μm的微胶囊在洗去型应用期间比较大的微胶囊更好地沉积在基质上。
[0139] 可以通过使所述至少一种蛋白质和多官能亲核试剂与第一交联剂交联而形成壳。已经发现,在交联过程中通过添加多官能亲核试剂,进一步改善了胶囊在上述液体消费品制剂中的稳定性。
[0140] 特别适合于本发明该方面的蛋白质包括明胶,乳清蛋白,豌豆蛋白,大豆蛋白,酪蛋白白蛋白,例如血清白蛋白。
[0141]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种蛋白质是明胶,优选B型明胶。B型明胶可以从胶原蛋白处理获得,并且由于其与阴离子聚电解质(例如带负电荷的多糖)在温和酸性条件下形成复合物的能力而众所周知。
[0142] 明胶的特征通常在于所谓的“布卢姆强度(Bloom Strength)”。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布卢姆强度是指明胶膜的刚度,如通过根据美国明胶制造商协会(Gelatin Manufacturers Institute of America,Inc.)的官方程序(Official Procedures),2019年修订,第2.1章所谓的“布卢姆凝胶计”测量的。根据该程序,以布卢姆(Bloom)表示的布卢姆强度等于将直径为12.5mm的标准化柱塞垂直移动到明胶凝胶中4mm深度所需的重量,以g表示,所述明胶凝胶在受控条件下制备,即通过在标准化罐中将6.67wt.‑%的明胶溶于60℃的去离子水中,并让凝胶在10℃下形成17小时。重量越高,则用于制备测试凝胶的明胶的布卢姆强度越高。
[0143]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B型明胶的布卢姆强度为200至250布卢姆。如果布卢姆强度过低,则凝胶机械性弱,并且由其获得的凝聚层可能不会在芯组合物周围形成富含明胶相的自立层。如果布卢姆强度过高,则由其获得的凝聚层和富含明胶的相可能过脆。
[0144] B型明胶可以从鱼获得,因为与牛肉或猪肉明胶相比,鱼明胶在消费者中得到更好的接受,这主要归因于健康问题,社会学背景或宗教规则。
[0145] 或者,所述蛋白质可以为植物蛋白,特别是豌豆蛋白和/或大豆蛋白,其具有为严格素食的优点。
[0146]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交联剂是三官能烷基芳族异氰酸酯。如前所述,并且不希望受理论束缚,申请人认为与高反应性芳族异氰酸酯和较低反应性脂族异氰酸酯相比,烷基芳族异氰酸酯基团的优点是,具有居中的反应性。
[0147] 更优选地,三官能烷基芳族异氰酸酯是2‑乙基丙‑1,2,3‑三醇或2‑乙基‑2‑(羟甲基)丙‑1,3‑二醇与1‑异氰酸基‑2‑(异氰酸基甲基)苯,1‑异氰酸基‑3‑(异氰酸基甲基)苯和/或1‑异氰酸基‑4‑(异氰酸基甲基)‑苯的加合物。
[0148]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三官能芳脂族异氰酸酯是2‑乙基丙‑1,2,3‑三醇与1‑异氰酸基‑3‑(异氰酸基甲基)苯的加合物。2‑乙基丙‑1,2,3‑三醇与1‑异氰酸基‑3‑(异氰酸基甲基)苯的加合物可以商品名Takenate D110‑N(来自Mitsui Chemicals)或Quix 175(来自Covestro)商购获得。
[0149] 多官能亲核试剂可以选自多胺(特别是二胺和三胺),多元醇,脲,氨基甲酸酯和硫醇。
[0150] 特别地,多官能亲核试剂可以选自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五亚乙基六胺,1,3‑二氨基丙烷,1,2‑二氨基丙烷,1,4‑二氨基丁烷,1,6‑二氨基己烷,双(3‑氨基丙基)胺,双(六亚甲基)三胺(bis(hexanethylene)triamine),三(2‑氨基乙基)胺,N,N’‑双(3‑氨基丙基)‑1,3‑丙二胺,壳聚糖,乳链菌肽(nisin),精氨酸,赖氨酸,氨酸,缩二脲,N,N,N’,N’‑四(2‑羟乙基)乙二胺,N,N,N’,N’‑四(2‑羟丙基)乙二胺,支链聚乙烯亚胺,2,4‑二氨基‑6‑羟基嘧啶,2,2’‑亚乙基二氧基)双(乙胺)和4,7,10‑三氧杂‑l,13‑十三烷二胺间苯二酚。
[0151] 此外,多官能亲核试剂可以选自胍,胍盐(例如碳酸胍或盐酸胍),1,3‑二氨基‑胍,1,1‑二甲基双胍和2,4,6‑三氨基嘧啶胍唑。
[0152] 多官能亲核试剂也可以是芳族多胺,优选芳基烷基胺,例如间苯二甲胺或对苯二甲胺。
[0153] 此外,多官能亲核试剂还可以是脂环族二胺,例如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1,4‑环己烷二甲胺,异佛尔酮二胺或1,4‑二氮杂环庚烷。
[0154] 此外,多官能亲核试剂可以选自多元醇,例如多酚和多糖,特别是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甘油,聚甘油,乙二醇,聚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新戊二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苏糖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核糖醇,甘露糖醇,半乳糖醇,岩藻糖醇,艾杜糖醇,肌醇,庚七醇,异麦芽酮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麦芽三糖醇,麦芽四糖醇,聚缩水甘油,多酚和丹宁酸。
[0155]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多官能亲核试剂选自三聚氰胺和脲。
[0156] 优选地,多官能亲核试剂是水溶性的。
[0157]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多官能亲核试剂(特别是三聚氰胺)与至少一种蛋白质(特别是明胶)的重量比为0.01至1.0,优选0.05至0.5,更优选0.08至0.2,甚至更优选0.1至0.15。
[0158]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种多糖优选包含羧酸根基团。包含羧酸根基团的多糖特别适合于与蛋白质,特别是与B型明胶的复合凝聚。这是由于下述事实导致的:这些多糖的净电荷可以通过调节pH来调节,从而促进与两性蛋白质的复合。复合在蛋白质具有总体正电荷而多糖具有总体负电荷的pH下发生,使得复合物的总体电荷是中性的。这些多糖包括来自自然界的天然多糖和改性多糖。也可以使用这些多糖的单价碱金属盐。
[0159] 特别地,所述至少一种多糖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阿拉伯树胶,褐藻胶,果胶,透明质酸,黄原胶,结冷胶及其与一价碱金属的盐。特别优选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阿拉伯树胶。
[0160] 在阿拉伯树胶的两种变体,即塞内加尔阿拉伯树胶和塞耶尔阿拉伯树胶中,优选塞内加尔阿拉伯树胶,因为塞内加尔阿拉伯树胶中的葡糖醛酸水平较高。
[0161] 所述至少一种多糖可以选自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其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和/或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分子量为50’000至250’000g/mol,优选75’000至125’000g/mol,并且取代度为0.5至1.0,优选0.6至0.8。
[0162]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复合凝聚层与第二交联剂的交联来进一步改善壳的不渗透性和稳定性。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交联剂是选自丁二醛,戊二醛,乙二醛,苯‑1,2‑二醛,苯‑1,3‑二醛,苯‑1,4‑二醛,哌嗪‑N,N‑二醛和2,2’‑联吡啶‑5,5’‑二醛的双官能醛。已知双官能醛是蛋白质的有效交联剂。
[0163] 在本文中,所述第一交联剂(特别是三官能芳脂族异氰酸酯)与所述至少一种蛋白质(特别是明胶)的重量比可以为0.08至1.2,优选0.12至0.8,更优选0.16至0.6,甚至更优选0.2至0.4。利用第一交联剂与蛋白质的这种重量比,可以实现微胶囊的良好稳定性,特别是相对于泄漏的稳定性,同时确保生物降解性。
[0164] 多糖与蛋白质的重量比通常取决于多糖的性质。不希望受理论束缚,假设该重量比取决于多糖的取代度,特别是被羧基或羧酸酯基团(如果适用的话)的取代度。优选地,所述至少一种多糖与所述至少一种蛋白质之间的重量比为0.05至0.5,优选0.08至0.2。
[0165] 或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壳在壳和芯之间的界面处包含水合聚合物相和聚合物稳定剂。在这种布置中,聚合物稳定剂提供不可渗透的包封材料,而水合聚合物相提供所需的沉积和对基质的粘附性。此外,不希望受理论束缚,据信水合聚合物相还为微生物降解提供最佳攻击点。
[0166] 聚合物稳定剂可以选自宽范围的成膜材料和树脂。优选地,聚合物稳定剂是高度交联的,以便显著降低包封的有益剂通过壳的扩散。优选地,壳的不可渗透性足够高以显著防止有益剂在提取性基质(诸如包含表面活性剂的消费品)中的泄漏。
[0167]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聚合物稳定剂是热固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如上文所定义。
[0168]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通过氨基硅烷与多官能异氰酸酯的反应来形成聚合物稳定剂。这种聚合物稳定剂具有高度交联的优点并且易于提供可用于固定另外的材料以完成壳形成的表面锚定基团。这些另外的材料可包含另外的包封材料,涂层以及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简单和符合凝聚层(coacervate)和水凝胶。
[0169] 氨基硅烷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如上文所定义。
[0170]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多官能异氰酸酯是三((3‑(异氰酸基甲基)苯基)氨基甲酸)2‑乙基丙‑1,2,3‑三基酯。特别优选地,通过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和三((3‑(异氰酸基甲基)苯基)氨基甲酸)2‑乙基丙‑1,2,3‑三基酯的反应来形成聚合物稳定剂。这种特定的双足仲氨基硅烷和多官能异氰酸酯的结合提供了有利的界面稳定性和释放性能。稳定的界面是足够不可渗透的,以有效地包封包含在芯中的至少一种有益剂,并且具有所需的表面官能团。
[0171]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水合聚合物相可以是凝聚层,特别是复合凝聚层。复合凝聚层如上文所定义。
[0172]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可由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形成凝聚层。
[0173] 优选地,pH用作驱动凝聚的参数。因此,聚阳离子优选具有pH依赖性电荷。对于带有伯,仲和叔氨基基团的聚合物,如聚胺,例如壳聚糖,和大多数蛋白质,例如明胶,情况就是这样。蛋白质具有另外的优点,即易于发生温度依赖性结构转变,这也可用于控制凝聚层的形态。特别地,改变一些蛋白质的温度可诱导蛋白质的二级,三级或四级结构的形成,这也可用于控制凝聚层的性质。
[0174] 壳聚糖具有衍生自甲壳素的优点,甲壳素是天然聚合物。
[0175]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聚阳离子选自蛋白质和壳聚糖。
[0176] 更特别地,聚阳离子可以是选自明胶,酪蛋白,白蛋白,聚赖氨酸,大豆蛋白,豌豆蛋白,大米蛋白和大麻蛋白的蛋白质。
[0177] 在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种蛋白质为明胶,甚至更优选B型明胶。B型明胶如上文所定义。
[0178] 聚阳离子可以是变性蛋白质。与天然蛋白质相反,变性蛋白质已被剥夺形成二级,三级或四级结构的能力,并且基本上是无定形的。与天然蛋白质相比,这种无定形蛋白质可以形成更不可渗透的膜,因此也有助于壳的包封能力。可以通过用化学或物理手段处理蛋白质,例如酸或碱处理,加热或暴露于氢键破坏剂下,实现变性。
[0179] 在聚阳离子是壳聚糖的情况下,壳聚糖的分子量可以在3’000和1’000’000g/mol之间,更特别地在10’000和500’000g/mol之间,还更特别地在30’000和300’000g/mol之间。
[0180] 聚阴离子可以是任何带负电荷的聚合物。然而,由于优选使用pH来控制凝聚,因此可能更有利的是,聚合物的电荷是pH依赖性的。这种聚合物可以选自具有侧链羧基的聚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聚合物和共聚物,水解的马来酸酐共聚物和带有羧基的多糖。
[0181]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聚阴离子是包含羧酸根基团和/或硫酸根基团的多糖。包含羧酸根基团的多糖如上文所定义。
[0182] 水合聚合物相可以是水凝胶。
[0183]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水凝胶”是亲水性聚合物的三维(3D)网络,其可以在水中溶胀,同时由于单个聚合物链的化学或物理交联而保持结构。
[0184] 可以通过几种方法,在界面处,特别是通过在现有界面周围的聚电解质的自组装,预形成的水凝胶颗粒在溶液中的共价接枝,在界面处引发的水溶性单体的聚合和水溶性大分子在界面上的相分离,形成这种水凝胶。
[0185] 为了避免任何歧义,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特别是通过共价键交联的凝聚层,尤其是复合凝聚层,被认为是水凝胶。
[0186] 申请人已经发现,水凝胶的使用特别增强了微胶囊在基底上,特别是在织物上的沉积和粘附。
[0187] 水凝胶可以与聚合物稳定剂互连,特别是通过存在于该稳定剂表面上的官能团与聚合物稳定剂互连。
[0188] 这允许将水凝胶层定到存在于液滴界面处的聚合物稳定剂上,使得壳由聚合物复合材料组成,而不是仅由共混物组成。
[0189] 水凝胶交联和水凝胶与聚合物稳定剂的互连可以顺序或同时进行。
[0190]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水凝胶是交联的凝聚层,特别是与多官能醛交联的复合凝聚层,所述多官能醛更特别地是选自琥珀醛,戊二醛,乙二醛,苯‑1,2‑二醛,苯‑1,3‑二醛,苯‑1,4‑二醛,哌嗪‑N,N‑二醛和2,2’‑联吡啶‑5,5’‑二醛的双官能醛。已知双官能醛是蛋白质的有效交联剂。
[0191] 水凝胶可以是热敏的并且具有胶凝温度,特别是20℃至50℃,优选25℃至40℃。当使用这种水凝胶时,当在高于水凝胶胶凝温度的温度下洗涤织物时,胶囊在织物上的沉积性能可以增加。
[0192] 壳可以用稳定剂进一步稳定。稳定剂如上文所定义。
[0193]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微胶囊的壳可以由生物可降解的材料或生物不可降解的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胶囊由生物可降解的材料制成。
[0194]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多个芯‑壳微胶囊的体积中值直径Dv(50)为1至100μm,优选5至75μm,更优选8至60μm,甚至更优选10至30μm。体积中值直径在10至30μm范围内的微胶囊显示出在各种基质如织物和毛发上的最佳沉积。
[0195] 以悬浮在水性悬浮介质中的微胶囊浆料形式存在的所得包封组合物可以原样掺入消费品基料中。然而,如果需要,可以干燥浆料以提供干粉形式的包封组合物。微胶囊浆料的干燥是常规的,并且可以根据本领域已知的技术进行,例如喷雾干燥蒸发,冻干或使用干燥剂。通常,如本领域常规的,干燥的微胶囊将分散或悬浮在合适的粉末中,例如粉末状二氧化硅,其可以用作填充剂或助流剂。这种合适的粉末可以在干燥步骤之前、期间或之后添加到包封的组合物中。
[0196] 在根据本发明的微胶囊组合物中,相对于微胶囊组合物的总重量,有益剂的比例可以为约10至约50wt.‑%,优选约20至约47.5wt.‑%,甚至更优选约30至约45wt.‑%。
[0197] 相对于固体组合物的总重量,如上文所述的微胶囊组合物的比例可以为约1wt.‑%至约30wt.‑%,优选约1.5wt.‑%至约20wt.‑%,更优选约2wt.‑%至约10wt.‑%。
[0198] 结晶添加剂
[0199] 在本文中,结晶剂的作用是加速结晶过程。
[0200] 合适的结晶添加剂选自多元醇,二‑或多糖,淀粉衍生物和有机酸
[0201] 合适的多元醇的实例是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合适的二‑或多糖的实例是三氯蔗糖、蔗糖和果糖。合适的有机酸的实例是柠檬酸、酒石酸和甲酸。
[0202] 任选地,结晶添加剂是柠檬酸。柠檬酸是一种成本有效的生物基和生物可降解的化合物,其能够影响固体载体的结晶动力学,从而影响组合物的固化
[0203] 如果使用结晶添加剂,则相对于固体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在固体组合物中的比例可以为约0.1wt.‑%至约5.0wt.‑%,优选约0.2wt.‑%至约4.0wt.‑%,甚至更优选约0.5wt.‑%至约3.0wt.‑%。
[0204] 染料
[0205] 任选地,固体组合物可以包含染料,特别地选自类胡萝卜素(E160),黄质(E161),藏红花(E164),叶绿素(E140),叶绿素和/或叶绿酸的络合物(E141),花色素苷(E163),胭脂红(E120),姜黄素(E100)及其衍生物,或视觉改性剂,特别是无机和有机颜料,如母粉末或二氧化
[0206] 如果使用染料或视觉改性剂,则相对于固体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比例可以为约0.01wt.‑%至约5.0wt.‑%,优选约0.1wt.‑%至约4.0wt.‑%,更优选约0.2wt.‑%至约
2.0wt.‑%。
[0207] 填充剂
[0208] 任选地,固体组合物可以包含填充剂,特别地选自二氧化硅,碳酸钠,碳酸氢钠硅酸镁,膨润土,离子交换树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其组合的填充剂。
[0209] 如果使用填充剂,则相对于固体香味增强剂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在固体组合物中的比例可为约0.1wt.‑%至约5wt.‑%,优选约1wt.‑%至4wt.‑%。
[0210] 非包封的香料
[0211] 任选地,固体组合物可以包含非包封的香料成分。
[0212] 香料成分如上文所定义。
[0213] 非包封的香料成分可以与作为如上文所述的微胶囊组合物中使用的有益剂的香料成分相同或不同。取决于包封物是暴露于水分还是机械应力下,这导致相同或不同气味印象的调节释放。特别地,可以设想香料的顺序释放。
[0214] 本发明的固体组合物允许香料成分通过机械作用或例如在除臭剂或止汗剂应用中的水分的活化而释放。但是当用作消费品中的香料递送手段时,这种组合物也是特别有用的,为了递送最佳的香料有益效果,所述消费品需要芯‑壳微胶囊粘附到它们所施用的基质,例如衣物洗涤剂上。
[0215] 非包封的香料成分可以包含至少一种,优选至少两种,更优选至少四种,甚至更优选至少八种,甚至仍然更优选至少十六种生物可降解的成分,优选由其组成。相对于香料成分的总重量,生物可降解成分可以以至少75wt.‑%,优选至少80wt.‑%,更优选至少85wt.‑%,甚至更优选至少90wt.‑%,甚至仍然更优选至少95wt.‑%的总浓度存在。生物可降解成分可以选自如上文所定义的组。
[0216] 如果使用非包封的香料成分,则相对于固体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比例可为约0.1wt.‑%至约29wt.‑%,优选约1wt.‑%至约15wt.‑%,更优选约10wt.‑%至约15wt.‑%。
[0217]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组合物的组分b),c),d),e)和f)中的至少一种,优选至少两种,优选至少三种,优选至少四种,优选全部是生物可降解的。
[021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组合物是严格素食的。
[021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组合物是可持续的。
[022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组合物是生物基的。
[022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组合物是清真的(Halal)或洁食的(Kosher)。
[0222] 本发明的固体组合物可以是多个锭剂的形式。每个锭剂可具有0.01g至15.0g,优选0.01g至5.0g,更优选0.015g至2.0g的质量。此外,每个锭剂可具有小于50mm,优选地小于20mm,更优选地小于8mm的最大尺寸。此外,每个锭剂可具有选自多面体,多边形棱柱,球形,半球形,压缩半球形,扁豆形和椭圆形的形状。
[0223] 方法
[0224] 在第二方面中,提供了制备如本文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
[0225]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226] i)将固体、水溶性、生物可降解的载体加热至约所述载体熔点的温度,以获得载体的熔融组合物;
[0227] ii)任选地,向步骤i)中获得的载体的熔融组合物中添加结晶添加剂;
[0228] iii)将包含包封有益剂的聚合物的微胶囊组合物添加到步骤i)中或步骤ii)中获得的熔融组合物中,其中所述有益剂唯一地被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所述芯‑壳微胶囊包含芯和围绕所述芯的壳;
[0229] iv)任选地,向步骤iii)的组合物中添加染料或视觉改性剂;
[0230] v)任选地,向步骤iv)的组合物中添加填充剂;
[0231] vi)任选地,向步骤v)的组合物中添加至少一种非包封的香料成分;
[0232] vii)将步骤iii)、步骤iv)、步骤v)或步骤vi)中获得的组合物冷却至室温。
[023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将微胶囊组合物添加到步骤i)或步骤ii)中获得的熔融组合物之前,将非包封的香料成分添加到步骤iii)的包含包封有益剂的聚合物的微胶囊组合物中。
[0234] 使用具有较低熔点的载体的优点是,生产组合物所需的能量最小。
[0235] 消费品
[0236]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如上文所述的固体组合物的消费品。消费品可以选自个人护理、织物护理、家庭(家)护理和宠物护理产品。
[0237] 合适的家庭护理产品包括空气护理组合物,硬表面清洁剂,重垢洗涤剂和洗涤剂粉末,地毯清洁剂。
[0238] 合适的个人护理产品包括除臭剂组合物,浴盐,清洁组合物(例如皂条),口腔护理组合物,止汗剂组合物,皮肤护理产品。
[0239] 合适的织物护理组合物包括衣物护理洗涤剂,织物清新剂,香味增强剂。
[024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消费品是固体香味增强剂。根据本发明的香味增强剂组合物是特别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在消费者吸引力方面,这是由于其减少的环境影响所致。已经证明如上所述的组合物非常适合于制造固体香味增强剂,因为它们允许提供干燥形式和具有非常低的水含量的香料组合物。
[0241] 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242] 实施例1:具有芯‑壳包封的香料的基于木糖醇的固体香味增强剂组合物的制备(不含非包封的香料成分)
[0243] 通过进行以下步骤制备固体香味增强剂组合物:
[0244] a)将木糖醇粉末(100g)添加到150mL烧杯内,并在室温下搅拌5min;
[0245] b)将温度升高至95℃并保持直至混合物完全熔融;
[0246] c)将3.75g的55%液体柠檬酸溶液添加到步骤b)的热熔融溶液中:
[0247] d)将热熔体以50RPM搅拌5min;
[0248] e)添加2g的芯‑壳微胶囊的浆料(根据WO2017/001672制备)并保持搅拌直至胶囊均匀分散;
[0249] f)将混合物送并作为半球形液滴分布在硅氧烷基质上;
[0250] g)使半球形液滴在室温下结晶4小时;
[0251] h)获得含有包封的香料的固体香味增强剂锭剂。
[0252] 实施例2:具有芯‑壳包封的香料和非包封的香料成分二者的基于木糖醇的固体香味增强剂的制备
[0253] 通过进行以下步骤制备固体香味增强剂组合物:
[0254] a)将木糖醇粉末(100g)添加到150mL烧杯内,并在室温下搅拌5min;
[0255] b)将温度升高至95℃并保持直至混合物完全熔融;
[0256] c)将3.75g的55%液体柠檬酸溶液添加到步骤b)的热熔融溶液中:
[0257] d)将热熔体以50RPM搅拌5min;
[0258] e)添加1.4g的芯‑壳微胶囊(根据WO2017/001672制备)的浆料和4g的游离的非包封的香料的混合物,并保持搅拌直至胶囊均匀分散;
[0259] f)将混合物泵送并作为半球形液滴分布在硅氧烷基质上;
[0260] g)使半球形液滴在室温下结晶4小时;
[0261] h)获得含有包封的香料的固体香味增强剂锭剂。
[0262] 实施例3(对比):具有非包封的香料成分但无芯‑壳包封的香料的基于木糖醇的固体香味增强剂的制备
[0263] 通过进行以下步骤制备固体香味增强剂组合物:
[0264] a)将木糖醇粉末(100g)添加到150mL烧杯内,并在室温下搅拌5min;
[0265] b)将温度升高至95℃并保持直至混合物完全熔融;
[0266] c)将3.75g的55%液体柠檬酸溶液添加到步骤b)的热熔融溶液中;
[0267] d)将热熔体以50RPM搅拌5min;
[0268] e)加入5g游离的非包封的香料并保持搅拌;
[0269] f)将混合物泵送并以半球形液滴分布在硅氧烷基质上;
[0270] g)使半球形液滴在室温下结晶4小时;
[0271] h)获得固体香味增强剂锭剂。
[0272] 实施例4(对比):具有芯‑壳包封的香料的基于PEG的固体香味增强剂组合物的制备
[0273] a)将PEG 6000粉末(100g)添加到150mL烧杯中,并在室温下搅拌5min;
[0274] b)将温度升高至95℃并保持直至混合物完全熔融;
[0275] c)添加2g的芯‑壳浆料的芯并保持搅拌直至胶囊均匀分散;
[0276] d)将混合物泵送并作为半球形液滴分布在硅氧烷基质上;
[0277] e)使半球形液滴在室温下结晶4小时;
[0278] f)获得含有包封的香料的固体香味增强剂锭剂。
[0279] 实施例5:嗅觉性能的比较
[0280] 香味增强剂的嗅觉性能由4名专家组成的小组评估,他们以1‑5的等级对气味强度进行评级(1=几乎觉察不到,2=弱,3=中等,4=强,5=非常强)。当相关时,记录关于感知气味方向的定性评论。
[0281] 在以下条件下测试实施例1至4的香味增强剂:
[0282] 将18g固体香味增强剂置于含有2kg洗涤织物负载的洗衣机的洗涤剂分配器内。洗涤温度为40℃。在将织物从机器中取出后5分钟内,在湿织物上评估“湿”(即洗衣机外)气味强度。在室温下在线干燥织物24小时后,进行摩擦前嗅觉评估。通过轻轻地摩擦织物的一部分来进行摩擦后评估。香味增强剂的性能示于表1中。
[0283] 表1:实施例1至4的组合物的嗅觉性能
[0284] 实施例 湿时强度 干燥时摩擦前强度 干燥时摩擦后强度1 1.5 3 >2
2 3.95 3 2.75
3 3.75 0.5 0.25
4 1 2 >1.5
[0285] 从表中可以观察到,包含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的包封的香料的基于木糖醇的组合物(实施例1和2)显示出比不含包封的香料的基于木糖醇的组合物(实施例3)显著更高的摩擦前和摩擦后强度,与采用包封香料的基于PEG的香味增强剂(实施例4)相比,也显示出优异的性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