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籽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化妆品、药物、食品

申请号 CN202311598322.6 申请日 2023-11-27 公开(公告)号 CN117603756A 公开(公告)日 2024-02-27
申请人 上海致臻志臣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勇; 杨胜杰; 张文环; 张佳丽; 孟晴; 吴丹; 许鹏; 田云才;
摘要 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黄瓜籽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化妆品 、药物、食品。方法包括:提供干燥的黄瓜籽;籽油提取,包括对干燥的黄瓜籽进行 压榨 ,或 粉碎 后进行超临界二 氧 化 碳 提取,得到黄瓜籽粗油;籽油纯化,包括去除黄瓜籽粗油中的 水 溶性 有机酸 ,得到油相液体;脱臭,包括对纯化后的油相液体进行脱臭,得到脱臭黄瓜籽粗油; 脱脂 ,包括去除脱臭黄瓜籽粗油的固体酯,得到脱脂黄瓜籽粗油;对脱脂黄瓜籽粗油除杂、干燥,制得黄瓜籽油提取物。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依次通过干燥、籽油提取、籽油纯化、脱臭、脱脂、除杂和干燥制得黄瓜籽油提取物,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收率低成本,产品 质量 稳定,工艺绿色环保,能够适合大规模生产。
权利要求

1.一种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干燥的黄瓜籽;
籽油提取,包括对所述干燥的黄瓜籽进行压榨,或粉碎后进行超临界二提取,得到黄瓜籽粗油;
籽油纯化,包括去除所述黄瓜籽粗油中的溶性有机酸,得到油相液体;
脱臭,包括对纯化后的所述油相液体进行脱臭,得到脱臭黄瓜籽粗油;
脱脂,包括去除所述脱臭黄瓜籽粗油的固体酯,得到脱脂黄瓜籽粗油;
对所述脱脂黄瓜籽粗油除杂、干燥,制得黄瓜籽油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干燥的黄瓜籽包括:
去除黄瓜籽中除黄瓜籽实之外的杂质,
对所述去除杂质后的黄瓜籽进行清洗至清洗液呈澄清透明状,
将清洗后的所述黄瓜籽干燥,得到干燥的黄瓜籽;和/或
所述籽油提取采用冷压榨提取,包括:
对所述干燥的黄瓜籽在40℃~70℃进行压榨,以得到黄瓜籽粗油;或
所述籽油提取采用超临界CO2提取,包括:
对所述干燥的黄瓜籽粉碎、筛选,得到粒径为10目~50目的黄瓜籽实粉;
对黄瓜籽实粉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得到黄瓜籽粗油;和/或
所述籽油纯化包括:
将所述黄瓜籽粗油与纯化水以1:2~5的体积比混合,并升温至70℃~80℃进行分散、静置,得到油水两相液;
去除所述油水两相液中的水相,得到油相液体;和/或
所述脱臭包括将所述油相液体加热至210℃~230℃,以100rpm~200rpm速度搅拌2~3小时进行脱臭,放冷,得到脱臭黄瓜籽粗油;和/或
所述脱脂包括将所述脱臭黄瓜籽粗油保持温度2~5℃,3~5天后,取上清液为脱脂黄瓜籽粗油;和/或
所述对所述脱脂黄瓜籽粗油进行除杂、干燥包括:
对所述脱脂黄瓜籽粗油进行一次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占滤液质量0.1wt.%~
0.5wt.%的化学干燥剂进行分散,并二次过滤,制得黄瓜籽油提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去除杂质后的黄瓜籽进行清洗至清洗液呈透明呈澄清透明状所使用的水的温度控制在20℃~50℃,可选地为25℃~35℃;和/或
所述籽油提取采用超临界CO2提取的工艺参数满足:对所述黄瓜籽实粉进行超临界CO2萃取的压为25MPa~50MPa,流速25L/h~45L/h,温度为30℃~55℃,萃取时间为90min~
180min;和/或
所述籽油纯化包括:
将所述黄瓜粗籽油与纯化水以1:2~5的体积比混合,并升温至70℃~80℃以100rpm~
200rpm进行分散2h~3h后,静置10h~12h,得到油水两相液;
去除包含水溶性有机酸的水相,得到油相液体;和/或
所述对所述脱脂黄瓜籽粗油进行除杂、干燥包括:
将所述脱脂黄瓜籽粗油使用0.1μm~0.8μm的滤膜进行一次过滤,然后向滤得的滤液中加入占滤液质量0.1wt.%~0.5wt.%的化学干燥剂,接着以100rpm~200rpm进行分散
30min~60min后,并使用0.1μm~0.8μm的滤膜对干燥产物进行二次过滤,制得黄瓜籽油提取物,产率为15%~18%;和/或
所述化学干燥剂选自无水硫酸镁、无水硫酸钠、无水氯化、生石灰或其组合。
4.一种黄瓜籽油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
亚油酸73%~76%,棕榈酸10%~12%,油酸8%~9%,硬脂酸2%~3%,亚麻酸2%~
3%。
6.一种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用于制备抗炎、修复细胞屏障的食品、药物或者化妆品的用途。
7.一种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黄瓜籽油或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黄瓜籽油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妆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湿剂、保湿剂增稠剂、乳化剂、润肤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稳定剂、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助剂,所述黄瓜籽油提取物占化妆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wt.%~5wt.%。
9.一种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黄瓜籽油或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黄瓜籽油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佐剂、载体、赋形剂、助留剂、甜味剂、稀释剂、防腐剂、染料/着色剂香味增强剂、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助悬剂、稳定剂、等渗压剂、溶剂或乳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助剂,所述黄瓜籽油提取物占药物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wt.%~5wt.%。
11.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黄瓜籽油或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黄瓜籽油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黄瓜籽油提取物占食品重量的1wt.%~20wt.%。

说明书全文

黄瓜籽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化妆品、药物、食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属于籽油提取及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瓜籽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化妆品、药物、食品。

背景技术

[0002] 黄瓜(Cucumis sativus Linn.),也称青瓜,属葫芦科植物。黄瓜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
[0003] 截至目前,黄瓜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果实的食品加工等方面,对其种子部分的研究较少。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黄瓜籽油提取物,可以有效促进永生化人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起到减少炎症因子产生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抗炎功效,同时还可以促进丝聚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具有屏障修复的功效。
[0005]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6] 提供干燥的黄瓜籽;
[0007] 籽油提取,包括对干燥的黄瓜籽进行压榨,或粉碎后进行超临界二提取,得到黄瓜籽粗油;
[0008] 籽油纯化,包括去除黄瓜籽粗油中的溶性有机酸,得到油相液体;
[0009] 脱臭,包括对纯化后的油相液体进行脱臭,得到脱臭黄瓜籽粗油;
[0010] 脱脂,包括去除脱臭黄瓜籽粗油的固体酯,得到脱脂黄瓜籽粗油;
[0011] 对脱脂黄瓜籽粗油除杂、干燥,制得黄瓜籽油提取物。
[0012]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干燥的黄瓜籽包括:
[0013] 去除黄瓜籽中除黄瓜籽实之外的杂质,
[0014] 将去除杂质后的黄瓜籽进行清洗至清洗液呈澄清透明状,
[0015] 将清洗后的黄瓜籽干燥,得到干燥的黄瓜籽。
[0016]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对去除杂质后的黄瓜籽进行清洗,至清洗液呈澄清透明状所使用的水的温度控制在20℃~50℃,可选地为25℃~35℃。
[0017]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对清洗后的黄瓜籽干燥可采用室外晾干、真空干燥、鼓干燥、冷冻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
[0018]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可选的采用鼓风干燥的方法对清洗后的黄瓜籽进行干燥。
[0019]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籽油提取采用冷压榨提取,包括:
[0020] 对干燥的黄瓜籽在40℃~70℃进行压榨,以得到黄瓜籽粗油。
[0021]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籽油提取采用榨油机进行冷压榨提取。
[0022]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籽油提取采用超临界CO2提取,包括:
[0023] 对干燥的黄瓜籽粉碎、筛选,得到粒径为10目~50目的黄瓜籽实粉;
[0024] 对黄瓜籽实粉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得到黄瓜籽粗油。
[0025]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籽油提取采用超临界CO2提取的工艺参数满足:
[0026] 对黄瓜籽实粉进行超临界CO2萃取的压为25MPa~50MPa,流速25L/h~45L/h,温度为30℃~55℃,萃取时间为90min~180min。
[0027]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籽油纯化包括:
[0028] 将黄瓜籽粗油与纯化水以1:2~5的体积比混合,并升温至70℃~80℃进行分散、静置,得到油水两相液;
[0029] 去除油水两相液中的水相,得到油相液体。
[0030]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籽油纯化包括:
[0031] 将黄瓜粗籽油与纯化水以1:2~5的体积比混合,并升温至70℃~80℃以100rpm~200rpm进行分散2h~3h后,静置10h~12h,得到油水两相液;
[0032] 去除油水两相液中包含水溶性有机酸的水相,得到油相液体。
[0033]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脱臭包括将油相液体加热至210℃~230℃,以100rpm~200rpm速度搅拌2~3小时进行脱臭,放冷,得到脱臭黄瓜籽粗油。
[0034]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脱脂包括将脱臭黄瓜籽粗油保持温度2~5℃,3~5天后,取上清液为脱脂黄瓜籽粗油。
[0035]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对脱脂黄瓜籽粗油进行除杂、干燥包括:
[0036] 对脱脂黄瓜籽粗油进行一次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占滤液质量0.1wt.%~0.5wt.%的干燥剂进行分散,并二次过滤,制得黄瓜籽油提取物。
[0037]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对脱脂黄瓜籽粗油进行除杂、干燥包括:
[0038] 对脱脂黄瓜籽粗油使用0.1μm~0.8μm的滤膜进行一次过滤,然后向滤得的滤液中加入占滤液质量0.1wt.%~0.5wt.%的化学干燥剂,接着以100rpm~200rpm进行分散30min~60min后,并使用0.1μm~0.8μm的滤膜对干燥产物进行二次过滤,制得黄瓜籽油提取物,产率为15%~18%。
[0039]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化学干燥剂选自无水硫酸镁、无水硫酸钠、无水氯化、生石灰或其组合。
[0040]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黄瓜籽油提取物,根据上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41]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黄瓜籽油提取物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
[0042] 亚油酸73%~76%,棕榈酸10%~12%,油酸8%~9%,硬脂酸2%~3%,亚麻酸2%~3%。
[0043]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黄瓜籽油提取物用于制备抗炎、修复细胞屏障的食品、药物或者化妆品的用途。
[0044]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化妆品,包括:上述的黄瓜籽油或根据黄瓜籽油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
[0045]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化妆品还包括润湿剂、保湿剂增稠剂、乳化剂、润肤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稳定剂、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助剂,黄瓜籽油提取物占化妆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wt.%~5wt.%。
[0046]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药物,包括:上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或根据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
[0047]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药物还包括佐剂、载体、赋形剂、助留剂、甜味剂、稀释剂、防腐剂、染料/着色剂香味增强剂、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助悬剂、稳定剂、等渗压剂、溶剂或乳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助剂,黄瓜籽油提取物占药物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wt.%~5wt.%。
[0048] 第六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包括:上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或根据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黄瓜籽油提取物占食品重量的1wt.%~20wt.%。
[0049] 本申请实施例的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依次通过干燥、籽油提取、籽油纯化、脱臭、脱脂、除杂和干燥制得黄瓜籽油提取物,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收率低成本,产品质量稳定,工艺绿色环保,能够适合大规模生产。
[0050] 本申请实施例的黄瓜籽油提取物,可以有效促进永生化人角质纤维形成细胞的增殖,减少炎症因子产生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抗炎的功效,同时还可以促进丝聚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具有屏障修复的功效。附图说明
[005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52]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53] 图2是黄瓜籽油提取物与其他对比组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毒性刺激测试结果影响的对比图;
[0054] 图3是黄瓜籽油提取物与其他对比组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划痕修复效果影响的对比图;
[0055] 图4是黄瓜籽油提取物与其他对比组对小鼠巨噬细胞NO释放量的影响对比图;
[0056] 图5是黄瓜籽油提取物与其他对比组对小鼠巨噬细胞TNF‑α释放量的影响对比图;
[0057] 图6是黄瓜籽油提取物与其他对比组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内FLG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对比图;
[0058] 图7是黄瓜籽油提取物与其他对比组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内ZO‑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006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61] 黄瓜是世界十大蔬菜作物之一,在中国的果蔬类市场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瓜中富含的丙醇二酸能够阻止糖类转化为脂肪,起到减肥,降血压,降血脂的效果;黄瓜汁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可以起到美容养颜,防止色素沉积,减少皱纹的作用。
[0062]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技术中对黄瓜的研究多几种在对其果实的食品加工方面。对其种子部分的研究较少。
[0063] 黄瓜籽为黄瓜干燥成熟的种子,据《中华本草》记载,黄瓜籽在民间治疗疾病方面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且成效显著,具有续筋接骨、补钙壮骨、祛风、消痰等功效。黄瓜籽本身富含多种基酸、活性肽、蛋白质、矿物质等,能够有效维持人体骨代谢,并调节钙、磷代谢及骨容量,具有聚集骨生长因子和诱导其分泌的作用。
[0064] 为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以及进一步寻找新的活性天然产物,本申请对该黄瓜籽油生物活性进行伸入、系统的研究,并经多次试验成功研究出黄瓜籽油的制备方法,并发现了黄瓜籽油提取物的新用途。
[006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黄瓜籽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化妆品、药物、食品。
[0066]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进行介绍。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0067] S1、提供干燥的黄瓜籽;
[0068] S2、籽油提取,包括对干燥的黄瓜籽进行压榨,或粉碎后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得到黄瓜籽粗油;
[0069] S3、籽油纯化,包括去除黄瓜粗籽油中的水溶性有机酸,得到油相液体;
[0070] S4、脱臭,包括对纯化后的油相液体进行脱臭,得到脱臭黄瓜籽粗油;
[0071] S5、脱脂,包括去除脱臭黄瓜籽粗油的固体脂,得到脱脂黄瓜籽粗油;
[0072] S6、对脱脂黄瓜籽粗油除杂、干燥,制得黄瓜籽油提取物。
[0073] 本申请实施例的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依次通过干燥、籽油提取、籽油纯化、脱脂、脱臭、除杂及干燥,制得黄瓜籽油提取物,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收率低成本,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工艺绿色环保,能够适合大规模生产。
[0074]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干燥的黄瓜籽包括:
[0075] 去除黄瓜籽中除黄瓜籽实之外的杂质,
[0076] 将去除杂质后的黄瓜籽进行清洗至清洗液呈澄清透明状,
[0077] 将清洗后的黄瓜籽干燥,得到干燥的黄瓜籽。
[0078]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黄瓜籽可以选用既有的含有脂肪酸的黄瓜籽实,也可以选用新鲜的黄瓜籽实。在除杂过程中将小石子、沙土、植物根叶等杂质除去。将去除杂质后的黄瓜籽进行清洗至清洗液呈澄清透明状,表明黄瓜籽表面已经不含沙土或其他影响制备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外部杂质。
[0079]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除杂后的黄瓜籽进行清洗至清洗液呈澄清透明状使用的水的温度控制在20℃~50℃,可选地温度为25℃~35℃。
[0080]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清洗后的黄瓜籽干燥可采用室外晾干法、真空干燥法、鼓风干燥法、冷冻干燥法进行干燥。
[0081]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采用鼓风干燥法对黄瓜籽进行干燥。
[0082]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籽油提取采用冷压榨提取,包括:
[0083] 对干燥的黄瓜籽在40℃~70℃进行压榨,以得到黄瓜籽粗油。
[0084]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籽油提取采用榨油机进行冷压榨提取。
[0085] 本申请实施例的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冷压榨提取可以在压榨完成后得到带有沉淀物的黄瓜籽粗油。
[0086]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黄瓜籽油提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包括:
[0087] 对干燥的黄瓜籽粉碎、筛选,得到粒径为10目~50目的黄瓜籽实粉;
[0088] 对黄瓜籽实粉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得到黄瓜籽粗油。
[0089] 本申请实施例的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通过超临界CO2萃取能够得到略显浑浊的黄瓜籽粗油。
[0090]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籽油提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的工艺参数满足:
[0091] 对黄瓜籽实粉进行超临界CO2萃取的萃取压力为25MPa~50MPa,流速25L/h~45L/h,温度为30℃~55℃,萃取时间为90min~180min。
[0092]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黄瓜籽油的提取方法还可以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的方法提取黄瓜籽油。
[0093]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籽油纯化包括:
[0094] 将黄瓜粗籽油与纯化水以1:2~5的体积比混合,并升温至70℃~80℃进行分散、静置,得到油水两相液;
[0095] 去除油水两相液中的水相,得到油相液体。
[0096]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籽油纯化包括:
[0097] 将黄瓜粗籽油与纯化水以1:2~5的体积比混合,并升温至70℃~80℃以100rpm~200rpm进行分散2h~3h后,静置10h~12h,得到油水两相液;
[0098] 去除油水两相液中包含水溶性有机酸的水相,得到油相液体。
[0099]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将黄瓜籽粗油与纯化水混合能够将黄瓜籽粗油中的水溶性有机酸类成分除去,降低黄瓜籽油的酸价,延长黄瓜籽油的保质期。
[0100]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脱臭包括:
[0101] 脱臭,将油相液体加热至210℃~230℃,以100rpm~200rpm速度搅拌2~3小时进行脱臭,放冷,得到脱臭黄瓜籽粗油。
[0102]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除去黄瓜籽油中的臭味组分,提高油的烟点,改善油的风味,还可以使得油脂的稳定度、色度以及品质都有所改善。
[0103]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脱脂包括:
[0104] 将脱臭黄瓜籽粗油保持温度2~5℃,3~5天后,取上清液为脱脂黄瓜籽粗油。
[0105]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将黄瓜籽油中的固体脂去除掉,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避免温度较低时,黄瓜籽油凝固变浑浊,保持黄瓜籽油的透明度。
[0106]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脱脂黄瓜籽粗油进行除杂、干燥包括:
[0107] 对脱脂黄瓜籽粗油进行一次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占滤液质量0.1wt.%~0.5wt.%的化学干燥剂进行分散,并二次过滤,制得黄瓜籽油提取物。
[0108]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过滤包括对脱脂黄瓜籽粗油使用0.1μm~0.8μm的滤膜进行一次过滤,然后向滤得的滤液中加入占滤液质量0.1wt.%~0.5wt.%的化学干燥剂,接着以100rpm~200rpm进行分散30min~60min后,并使用0.1μm~0.8μm的滤膜对干燥产物进行二次过滤,制得黄色的黄瓜籽油提取物,产率为15%~18%。
[0109]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化学干燥剂选自无水硫酸镁、无水硫酸钠、无水氯化钙、生石灰或其组合。
[0110]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过滤可以采用板框过滤、加压过滤、真空过滤中的任一种过滤方式。
[0111]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
[0112]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以质量百分数计,黄瓜籽油提取物包括:
[0113] 亚油酸73%~76%,棕榈酸10%~12%,油酸8%~9%,硬脂酸2%~3%,亚麻酸2%~3%。黄瓜籽油提取物中脂肪酸的组分的检测方法参照GB5009.168‑2016进行检测。
[0114] 本申请实施例的黄瓜籽油提取物可以有效促进永生化人角质纤维形成细胞的增殖,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抗炎的功效,同时还可以促进丝聚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具有屏障修复的功效。
[0115] 本申请的黄瓜籽油提取物可以用于食品、药物或化妆品。
[0116]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黄瓜籽油提取物用于制备抗炎、修复细胞屏障的食品、药品或者化妆品的用途。
[0117]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化妆品,包括上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或根据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
[0118]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化妆品还包括载体,以及润湿剂、保湿剂、增稠剂、乳化剂、润肤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稳定剂、香味剂、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助剂,其中,黄瓜籽油提取物占化妆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wt.%~5wt.%。
[0119] 载体可选用水或对人体或环境无害的有机溶剂,示例性的,有机溶剂可选用乙醇或乙醇的同系物。化妆品中的助剂选自丙二醇、丁二醇、1,2‑戊二醇、甘油、卡波姆、黄原胶、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角鲨烷、白藜芦醇椰子油橄榄油、山茶油、霍霍巴油、薰衣草精油、茉莉花精油、罗勒精油、丁香精油、香茅精油、葡萄柚精油、柠檬精油、天竺葵精油、尤加利精油、薄荷精油、洋甘菊精油、菊花精油、槐花精油、矢车菊精油、梅花精油、松香、聚二甲基氧烷350CS、Olivem 1000、甘油硬脂酸酯、对羟基苯乙、1,2‑己二醇。
[0120] 本申请的黄瓜籽油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质量分数为1wt.%~5wt.%,在此范围内有利于发挥黄瓜籽油提取物促进永生化人角质纤维形成细胞的增殖,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抗炎的功效,同时还可以促进丝聚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具有屏障修复的功效,还可以避免浓度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
[0121] 化妆品可以被制成包括但不限于膏、乳、霜、化妆水、喷剂、贴剂、面膜等剂型。
[0122]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药物,包括上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或根据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
[0123]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药物中还可以包括可接受的助剂,包括但不限于被认可而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任何佐剂、载体、赋形剂、助留剂、甜味剂、稀释剂、防腐剂、染料/着色剂、香味增强剂、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助悬剂、稳定剂、等渗压剂、溶剂或乳化剂等对药物组合物无副作用的各种形式的载体。其中,黄瓜籽油提取物占药物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wt.%~5wt.%。
[0124] 示例性地,药物中的助剂选自丙二醇、甘露醇、氨甲基丙醇、山梨醇、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纤维素丙酸酯、纤维素醋酸丙酸酯、纤维素醋酸丁酸酯、甲基或乙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木糖醇、右旋糖、环糊精、明胶、阿拉伯树胶、玉米淀粉、土豆淀粉、羟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丙酮、乙醇、甲醇、1,2‑己二醇、异丙醇、硬脂酸镁、硬脂酸、硬脂酸钙、单硬脂酸甘油酯、乙基己基甘油、三硬脂酸甘油酯、辛癸酸甘油三酯、聚乙二醇、棕榈酸、棕榈酸乙基己酯、阿斯巴甜、纽甜、糖精钠、甜菊苷、赤藓糖、葡萄糖蔗糖氯化钠、羟苯甲酯、羟苯乙酯、尼泊金丙酯、苯氧乙醇、α‑玉米胡萝卜素、β‑玉米胡萝卜素、丙二醇单月桂酸酯、月桂酰聚氧甘油酯、亚油酰聚氧甘油酯、油酰聚氧甘油酯或硬脂酰聚氧甘油酯、微晶纤维素、胶体二氧化硅或其组合。
[0125]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药物是直接作为具有抗炎、修复细胞的药物。
[0126]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药物是将黄瓜籽油提取物作为添加剂,制备具有辅助抗炎、修复细胞的药物。
[0127]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药物可以被制备为包括但不限于膏、霜、乳、贴剂外用药品剂型。
[0128]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药物的剂型选自素片、薄膜包衣片、糖衣片、肠衣片、分散片、胶囊、口服溶液、口服混悬液剂型。
[0129]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中任何已知的方法将本发明的黄瓜籽籽油提取物与上述助剂相混合,所制备的任何剂型也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
[0130] 示例性地,具有抗炎、修复细胞的药物可以被制备为唇膏的剂型,应用于因干燥或者上火引起的嘴唇皮肤干燥炎症的情况。
[0131]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食品,包括上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或根据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黄瓜籽油提取物占食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wt.%~20wt.%。
[0132]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食品可以是保健油脂、凝胶糖果、奶昔。
[0133] 示例性地,食品可以是包含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可冲泡的粉末、蛋糕类即食食品、营养剂类。
[0134] 实施例
[0135]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在本申请的构思前提下对本申请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如无特别说明,实施例中用到的所有原料和溶剂均为市售产品,可通过市售渠道获得。
[0136] 实施例1
[0137] 一种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
[0138] S1、提供干燥的黄瓜籽,包括去除新鲜黄瓜籽的籽实之外的杂质,然后对去除杂质后的黄瓜籽进行清洗至清洗液呈澄清透明状,再将黄瓜籽放置于室外进行晾干,得到干燥的黄瓜籽,测的水分为4.5wt.%;
[0139] S2、籽油提取,称取500kg干燥的黄瓜籽加入螺杆式榨油机进行冷压榨,压榨温度控制在68℃~70℃,压榨完成后得到99.1kg带有白色沉淀物的黄色黄瓜籽粗油;
[0140] S3、籽油纯化,将黄瓜粗籽油加350L纯化水充分混合,并升温至70℃以200rpm的转速进行分散30min,静置10h,得到油水两相液;去除包含水溶性有机酸的油水两相液中的水相,得到95.5kg油相液体;
[0141] S4、脱臭,将油相液体加热至215℃~220℃,以200rpm速度搅拌2小时进行脱臭,放冷,得到脱臭黄瓜籽粗油;
[0142] S5、脱脂,将脱臭黄瓜籽粗油输送至冷却罐中,控制温度为2℃~3℃,3天后,去除脱臭黄瓜籽粗油的固体酯,取上清液,得到86.4kg脱脂黄瓜籽粗油;
[0143] S6、对脱脂黄瓜籽粗油使用滤孔孔径为0.8μm的滤膜进行一次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100g无水硫酸钠以200rpm的转速进行分散30min后,再次使用滤孔孔径为0.8μm的滤膜二次过滤,制得83.3kg浅黄色的黄瓜籽油提取物(H‑1),产率为16.66%。
[0144] 实施例2
[0145] 一种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
[0146] S1、提供干燥的黄瓜籽,包括将新鲜黄瓜籽去除黄瓜籽实之外的杂质,然后对去除杂质后的黄瓜籽实进行清洗至清洗液呈澄清透明状,再将黄瓜籽实放入鼓风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50℃,干燥8h后得到干燥的黄瓜籽,测的水分为2.4wt.%;
[0147] S2、籽油提取,称取500kg干燥的黄瓜籽加入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过50目筛网筛选,得到黄瓜籽粉,随后对黄瓜籽粉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萃取压力为25MPa,流速为30L/h,萃取温度控制为45℃,萃取时间为180min后得到98kg略有浑浊的黄色黄瓜籽粗油;
[0148] S3、籽油纯化,将黄瓜粗籽油加350L纯化水充分混合,并升温至70℃以200rpm的转速进行分散30min,静置10h,得到油水两相液;去除包含水溶性有机酸的油水两相液中的水相,得到95.9kg油相液体;
[0149] S4、脱臭,将油相液体加热至225℃~230℃,以150rpm速度搅拌3小时进行脱臭,放冷,得到脱臭黄瓜籽粗油;
[0150] S5、脱脂,将脱臭黄瓜籽粗油输送至冷却罐中,控制温度为3℃~5℃,5天后,去除脱臭黄瓜籽粗油的固体酯,取上清液,得到89.6kg脱脂黄瓜籽粗油;
[0151] S6、对脱脂黄瓜籽粗油使用滤孔孔径为0.8μm的滤膜进行一次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200g无水硫酸钠以200rpm的转速进行分散30min后,再次使用滤孔孔径为0.8μm的滤膜二次过滤,制得87.7kg浅黄色的黄瓜籽油提取物(H‑2),产率为17.54%。
[0152] 对比例1
[015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0154] S1、提供干燥的黄瓜籽,包括将新鲜黄瓜籽去除黄瓜籽实之外的杂质,然后对去除杂质后的黄瓜籽进行清洗至清洗液呈澄清透明状,再将黄瓜籽放置于室外进行晾干,得到干燥的黄瓜籽,测的水分为4.5wt.%;
[0155] S2、籽油提取,称取500kg干燥的黄瓜籽加入螺杆式榨油机进行冷压榨,压榨温度控制在65~70℃,压榨完成后得到99.3kg带有白色沉淀物的黄色黄瓜籽粗油;
[0156] S3、脱臭,将黄瓜籽粗油仅加热至215℃~220℃,以200rpm速度搅拌2小时进行脱臭,放冷,得到脱臭黄瓜籽粗油;
[0157] S5、脱脂,将脱臭黄瓜籽粗油输送至冷却罐中,控制温度为2℃~3℃,3天后,去除脱臭黄瓜籽粗油的固体酯,取上清液,得到95.6kg脱脂黄瓜籽粗油;
[0158] S6、将脱脂黄瓜籽粗油使用滤孔孔径为0.8μm的滤膜进行一次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100g无水硫酸钠以200rpm的转速进行分散30min后,再次使用滤孔孔径为0.8μm的滤膜二次过滤,制得93.2kg浅黄色的黄瓜籽油提取物(D‑1),产率为18.64%。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进行籽油纯化。
[0159] 对比例2
[0160]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0161] S1、提供干燥的黄瓜籽,包括将新鲜黄瓜籽去除黄瓜籽实之外的杂质,然后对去除杂质后的黄瓜籽进行清洗至清洗液呈澄清透明状,再将黄瓜籽放置于室外进行晾干,得到干燥的黄瓜籽,测的水分为4.6wt.%;
[0162] S2、籽油提取,称取500kg干燥的黄瓜籽加入螺杆式榨油机进行冷压榨,压榨温度控制在68℃~70℃,压榨完成后得到98.5kg带有白色沉淀物的黄色黄瓜籽粗油;
[0163] S3、籽油纯化,将黄瓜粗籽油加350L纯化水混合,并升温至70℃以200rpm的转速进行分散30min,静置10h,得到油水两相液;去除包含水溶性有机酸的油水两相液中的水相,得到95.1kg油相液体;
[0164] S4、籽油脱臭,将油相液体加热至218~220℃,以200rpm速度搅拌2小时进行脱臭,放冷,得到脱臭黄瓜籽粗油;
[0165] S5、对脱臭黄瓜籽粗油使用滤孔孔径为0.8μm的滤膜进行一次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100g无水硫酸钠以200rpm的转速进行分散30min后,再次使用滤孔孔径为0.8μm的滤膜二次过滤,制得94.0kg浅黄色的黄瓜籽油提取物(D‑2),产率为18.80%。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未进行脱脂处理。
[0166] 测试部分
[0167] 使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5009.229‑2016“食品中酸价的测定”第一法和GB5009.168‑2016“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第一法分别测定实施例1‑2及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的酸价和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0168] 表1黄瓜籽油提取物的酸价和脂肪酸含量对比表
[0169]指标 实施例1 实施例2 对比例1 对比例2
酸价(mg/g) 0.5 0.5 1.6 0.4
亚油酸(%) 74.2 73.7 74.6 72.4
棕榈酸(%) 11.2 10.9 11.9 9.8
油酸(%) 8.2 8.6 8.2 7.6
硬脂酸(%) 2.1 2.4 2.1 7.2
亚麻酸(%) 2.5 2.3 2.3 1.5
[0170] 从实施例1‑2和对比例1‑2的黄瓜籽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表1的测试数据可知:加水混合有助于降低黄瓜籽油提取物的酸价,脱脂有助于降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升了油脂的质量水平。
[0171] 实施例3‑4
[0172] 实施例3‑4分别提供一种乳膏,其各自的物料配比见下表2:
[0173] 表2实施例3‑4的乳膏的物料配比表
[0174]
[0175]
[0176] 备注:表2中各组分的单位为克(g)。
[0177] 制备实施例3‑4含有黄瓜籽油提取物的配方产品,包括:
[0178] 将A组组分加入水锅中,并加热至75℃~80℃,得到A组溶液;
[0179] 将B组组分加入油锅中,并加热至75℃~80℃,得到B组溶液;
[0180] 将A组溶液与B组溶液在乳化锅中混合,并均质乳化20min得到乳液;
[0181] 将上述乳液降温至45℃,加入C组分,搅拌30min后出料,静置48h,灌装、包装。最后制备得到白色至蛋黄色乳膏,细腻、均匀一致。该乳膏可用作外用药物或者护肤品。
[0182] 实施例5
[0183] 一种化妆水,包括实施例1制备的黄瓜籽油提取物,5g;丙二醇,10g;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3g;茉莉花精油,0.5g;加水至总质量为100g。
[0184] 实施例6
[0185] 一种保健油脂食品,将50kg黄瓜籽油提取物(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黄瓜籽油提取物)与250kg大豆油倒入500L混合罐中以50rpm的转速搅拌8小时后,分装成250ml/瓶,密封包装成品。
[0186] 实施例7
[0187] 一种抗炎喷剂,包括实施例2制备的黄瓜籽油提取物,5g;乙醇,16g;聚乙二醇,4g;月桂酰聚氧甘油酯,2g;丙二醇单月桂酸酯,1.5g;加水至总质量为100g。
[0188] 生物活性测试
[0189] 1、细胞毒性测试
[0190] 将实施例1制备的黄瓜籽油提取物(H‑1)用PBS配制成体积百分数为待测浓度的105
倍溶液;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培养于含有10%(v/v)胎血清以及1%双抗(1×10U/L的青霉素、100mg/L的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中,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生长于37℃、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融合度为85%‑95%;其中,PBS为细胞培养用的磷酸缓冲液,其配制方法如下:磷酸二氢(KH2PO4):0.27g;磷酸氢二钠(Na2HPO4):1.42g;氯化钠(NaCl):8g;氯化钾(KCl)0.2g;加去离子水约800mL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加入浓盐酸调pH至7.4,最后定容到1L。
[0191] 用体积浓度为0.05%(v/v)的胰酶消化对数生长期的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用含有10%(v/v)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反应;
[0192] 用细胞计数板计数,将细胞悬浮液单位体积的细胞数量调整至2×105/ml,按照每孔200μL的比例接种到96孔板,并于37℃、5% CO2条件下孵育一定时间至细胞融合度为45%‑60%;然后去除旧培养基,向对应的测试孔中分别加入200μL含有黄瓜籽油提取物体积浓度(v/v)为0.25%、0.50%、1.00%、2.50%待测样品的无血清培养基,作为样品组,每一体积浓度的待测液做4个复孔。
[0193] 对照组(BC)含有细胞,加入无血清的培养基200μL,于37℃、5%CO2条件下孵育24h;
[0194] 然后向样品组、空白组、对照组的每孔中加入20μLCCK8溶液,再孵育3h,在450nm下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各组细胞存活率;
[0195] (1)细胞存活率(%)=(样品组‑空白组)/(对照组‑空白组)*100%;
[0196] (2)黄瓜籽油提取物原料测试浓度说明:为实施例1所提供的黄瓜籽油提取物(H‑1)样品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
[0197] 在细胞毒性测试中,细胞存活率越高,表明黄瓜籽油提取物的细胞毒性越小。黄瓜籽油提取物(H‑1)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毒性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黄瓜籽油提取物作用的体积浓度为2.5%(v/v)时,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形态正常,且相对细胞活力值为76%,故根据CCK8测试结果,黄瓜籽油提取物在2.5%(v/v)的体积浓度范围内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无细胞毒性。
[0198] 2、细胞划痕实验
[0199] 细胞迁移测试:收集对数生长期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按照2×105/ml的细胞密度接种至24孔培养板;将接种细胞后的培养板在培养箱中以37℃、5% CO2的培养条件培养24h,然后以200μL枪头垂直于24孔板划出“损伤”,用PBS洗细胞3次,去除划下的细胞;按照表3上样,分别加入无FBS的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组、加入含10%FBS的培养基作为阳性对照组、加入无FBS的培养基及体积浓度为2.5%(v/v)的黄瓜籽油提取物作为样品组。然后放入培养条件为37℃、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4h,每组设置3个平行测试样;运用倒置显微镜对迁移的各组细胞进行拍照,迁移测试开始时和48小时后的拍照对比图如图3所示。FBS即胎牛血清。
[0200] 表3细胞迁移实验设计表
[0201]
[0202] 结合表3以及图3的对比内容可以得出:在细胞迁移实验中,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在划痕48小时后,划痕上下间距比0小时时仅缩短20%;阳性对照组的细胞在划痕48小时后,划痕上下间距比0小时缩短40%;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经体积浓度为2.5%(v/v)的黄瓜籽油提取物处理,细胞划痕48小时后,划痕上下间距比0小时缩短50%,表明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的愈合率有所升高,由此证明黄瓜籽油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促进细胞迁移,修护细胞划痕损伤的效果。
[0203] 3、抗炎舒缓功效实验
[0204] 细胞接种:将小鼠巨噬细胞(即RAW264.7细胞)按照1.5×105个/孔的接种量接种至24孔板,在37℃、5% CO2的培养箱中孵育过夜;
[0205] 试验分组:分别设置控制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样品组、溶剂对照组。样品组设置三个浓度梯度,每个浓度梯度下设置3个复孔;
[0206] 配液:按照测试浓度设定表配制黄瓜籽油提取物工作液。NO含量检测时,配制体积浓度为0.63%(v/v)、1.250%(v/v)和2.5%(v/v)浓度的黄瓜籽油提取物工作液;TNF‑α含量检测时,配制体积浓度为1.250%(v/v)和2.5%(v/v)浓度的黄瓜籽油工作液;
[0207] 给样:待24孔板细胞铺板率达到50%‑60%时进行给样;其中,
[0208] 控制组,仅加入不含任何药剂的培养基;
[0209] 阴性对照组每组加入含有LPS的培养基;
[0210] 阳性对照组加入含有LPS及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简写为DEX)的培养基;
[0211] 样品组每孔加入含有LPS和相应体积浓度黄瓜籽油提取物工作液的培养基;
[0212] 溶剂对照组加入不含LPS的培养基;
[0213] LPS是指脂多糖(Lipolysaccharide,简写为LPS),质量浓度为1μg/mL,每组加入的LPS浓度一致;
[0214] 检测:在给药完成后将24孔板放置在培养箱(37℃、5%CO2)中培养24小时后,收集细胞上清液500μL用于炎症因子NO及TNF‑α含量的测定。
[0215] 然后向每一孔中加入DMEM稀释好的CCK8溶液,37℃孵育后在450nm处读取OD值;细胞相对活力(%)=(样品组OD‑控制组OD)/(溶剂对照组OD‑控制组OD)*100%。
[0216] 1)黄瓜籽油提取物(H‑1)对小鼠巨噬细胞(即RAW264.7细胞)NO释放量的影响[0217] 如图4所示,实验结果表明:
[0218] (1)RAW264.7细胞经过LPS刺激后过量表达,NO达到5.68μM;
[0219] (2)经过体积浓度(v/v)为2.5%、1.25%、0.63%的黄瓜籽油提取物处理后,小鼠巨噬细胞NO的表达量分别下降至2.92μM、4.09μM、4.91μM,这表明该黄瓜籽油提取物能够很好的作用于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使细胞炎症能够较好的缓解。
[0220] 2)黄瓜籽油提取物(H‑1)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TNF‑α释放量的影响[0221] 如图5所示,实验结果表明:
[0222] (1)经LPS刺激后,RAW26.47细胞中促炎因子TNF‑α的表达量明显提高至638pg/ml;
[0223] (2)经过浓度为2.5%、1.25%的黄瓜籽油提取物处理后,促炎因子TNF‑α的合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TNF‑α表达量下降至583pg/ml、618pg/ml,这表明该浓度的黄瓜籽油提取物能够作用于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能较好的缓解细胞炎症反应。
[0224] 4、屏障修复功效实验
[0225] 1、UVB处理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
[0226] (1)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培养于含有10%胎牛血清以及1%双抗(1×105U/L的青霉素、100mg/L的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中。细胞生长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融合度为85%‑95%;
[0227] (2)用浓度为0.05%的胰酶消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含有10%血清的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反应;
[0228] (3)用细胞计数板计数,将细胞以2×105/ml的细胞密度接种到6孔板中,于37℃、5% CO2条件下孵育一定时间至细胞融合度为60%‑70%;
[0229] (4)试验分组:分别设置CTR对照组(只加入DMEM,不进行UVB照射)、模型对照组(UVB+DMEM)、样品组(样品+UVB+DMEM,样品是指实施例1黄瓜籽油提取物终浓度为1%(v/v));
[0230] (5)将6孔板原有培养液换成无血清培养基,饥饿两小时后加入(4)中各组的样品2
处理4小时,然后将培养基换成PBS,用30mj/cm的UVB照射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继续培养24h。
[0231] 2、RNA提取
[0232] (1)细胞取材(上操作):于6孔板培养的细胞用预冷无菌PBS清洗2遍,加入TRIzol,每孔加500μL,用移液器轻轻吹打,收集细胞裂解液于1.5mlEP管;
[0233] (2)在4℃预冷高速离心机,以12000g的离心力离心10min,取上清液至新的RNase‑FREE 1.5mlEP管,弃组织沉淀;
[0234] (3)向上清液中加入200μL氯仿,上下颠倒震荡15次,使液体充分混匀,管盖保持关闭状态室温静置5min待其自然分层;
[0235] (4)在4℃以12000g离心15min,小心吸取上层水相至新的RNase‑FREE 1.5mlEP管,尤其注意切勿触碰中央沉淀,避免蛋白质污染;
[0236] (5)向上清液中加入500μL异丙醇,轻轻上下颠倒混匀,管盖保持关闭状态室温静置5min待mRNA充分萃取;
[0237] (6)在4℃以12000g离心10min,弃上清液并加入DEPC水配制的75%乙醇溶液,轻轻颠倒洗涤mRNA沉淀;
[0238] (7)在4℃以7500g离心5min,弃上清液并重复用75%乙醇溶液将mRNA沉淀清洗一遍;
[0239] (8)在4℃以7500g离心5min,弃上清液并尽量吸干残留液体,室温开盖静置30min‑60min以挥发残留乙醇;
[0240] (9)加入适量DEPC水溶解mRNA,测定浓度并按照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作反转录。
[0241] 3、反转录PCR
[0242] 体系(20μl):10×buffer 2μl,2.5mM dNTP 2μl,DNA聚合酶(Taq)0.5μl,引物2μl,模板(逆转录得到的cDNA稀释10倍作为模板)2μl‑10μl超纯水补齐体系至20μl;
[0243] 反应条件:预变性94℃5min;循环30次;变性94℃30s,退火60℃30s,延伸72℃30s;后延伸72℃10min;
[0244] 5、荧光定量PCR试验(QPCR)
[0245] 体系(20μl):2×SYBR 10μl,模板(逆转录得到的cDNA稀释10倍作为模板)2μl‑5μl,引物1μl‑2μl,超纯水补齐体系至20μl;
[0246] 反应条件:预变性94℃5min;循环40次:变性94℃30s,退火60℃30s,延伸72℃30s(实时荧光拍照);溶解曲线94℃30s,60℃30s,72℃1s(升温过程实时荧光拍照)。
[0247] 以下是进行反转录PCR和荧光定量PCR试验(QPCR)所使用的引物:
[0248]hZO‑1 F ACCAGTAAGTCGTCCTGATCC
hZO‑1 R TCGGCCAAATCTTCTCACTCC
[0249] 实验结论:如图6和7所示,黄瓜籽油提取物在体积浓度1%(v/v)时,能够显著促进UVB损伤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内FLG(filaggrin,丝聚蛋白)、ZO‑1(Zona occludens protein 1,紧密连接蛋白1)在mRNA的表达水平,对UVB损伤的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025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