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脂生产设备

申请号 CN201120022752.X 申请日 2011-01-21 公开(公告)号 CN202063890U 公开(公告)日 2011-12-07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发明人 谢小鹏; 陈树林;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润滑脂 生产设备,该生产设备主要包括釜体和与釜体相配的釜盖,还包括一个设置在釜体外部、并与釜内相通的釜外循环系统,釜外循环系统包括 导管 ,导管的一端连通釜体上部,另一端连通釜体底部;导管上依次设置有 阀 门 一、双层均质 泵 、 超 声波 装置、 回 流管 阀门二,输出管还设置有阀门三;釜盖上还通过管道与压 力 设备以及惰性气体保护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及优点在于,增加了釜外循环管道、 超声波 搅拌设备、惰性气体保护设备、压力设备,能实现反应更充分、快速,且生产的润滑脂质地光滑均匀,基本性能指标较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行,并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润滑脂生产设备,包括釜体和与釜体相配的釜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置在釜体外部、并与釜内相通的釜外循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釜外循环系统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连通釜体上部,另一端连通釜体底部;所述导管上依次设置有一、双层均质声波装置、流管阀门二,所述输出管还设置有阀门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为带有夹层的双层结构,所述釜体外部还设置有加热/冷却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加热/冷却装置以及与釜体相连接的导管,所述加热导管的一端设置于釜体下部,冷却导管的一端设置于釜体上部,并与釜体的夹层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上设置有泄压阀接口、惰性气体发生装置接口、压装置接口、无极调速电机接口、可视化装置接口、压力显示表接口、物料进口、排气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的搅拌装置为桨框式搅拌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底部为锥形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脂生产设备还包括一个控制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集中控制系统,该集中控制系统分别与可视化监控器、压强控制模、液压执行模块、电机转速控制模块超声波控制模块、流速控制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釜盖、导管为不锈材料。

说明书全文

一种润滑脂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润滑脂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润滑脂生产设备的发展,经历了从直接火加热-人工搅拌-大锅熬煮制备基润滑脂,发展到采用常压搅拌开口釜-直火家人制备钙基润滑脂,到压搅拌釜-热载体加热制备锂基润滑脂和复合皂基润滑脂的历程。其中润滑脂反应釜经历了由常压搅拌开口釜、压力搅拌釜、接触器的过程。
[0003] 皂基润滑脂的生产设备主要包括皂化制脂釜、调和釜、冷却器、均化器、输送导热油、加热炉、脱气机、套管过滤器、高效混合气、循环剪切器、润滑脂灌装机以及控制仪表等。由于我国润滑脂生产技术发展较晚,企业生产规模小、集中地比较分散等特点,导致国内润滑脂产设备较为落后。目前还没有专用于润滑脂生产的标准定型配套装置。因而,企业大多数根据自己生产能力与工艺条件,进行自主设计开发,因此,润滑脂生产设备各不相同。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采用压力釜进行皂基润滑脂生产,并有一些企业缺少相关均化脱气等设备。导致其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都有待提高。
[0004] 由于润滑脂生产设备的开发良莠不齐,压力反应釜在皂基润滑脂生产中,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对润滑脂的搅拌分散不均匀,目前润滑脂的生产多采用双向搅拌器但仅仅采用双向搅拌器存在搅拌搅拌死,搅拌不均匀以及传动装置较为复杂的问题;在润滑脂的升温脱以及高温炼制过程中,存在升温过高以及高温炼制以及保持时间过长等缺陷,导致反应物在釜中提前化,进而影响了反应物质量;多数润滑脂生产采用压力釜,反应物放入釜中后就只有机械搅拌结构在釜内起着散与搅拌作用,这样使得导热慢、传热不均匀,导致了生产效率低。
[0005] 因此,研制高效节能的润滑脂生产设备,成为企业提高其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急需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集润滑脂的皂化、升温脱水、炼制、冷却、均化、脱气过程于的润滑脂生产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提高润滑脂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7]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8] 一种润滑脂生产设备,包括釜体和与釜体相配的釜盖,还包括一个设置在釜体外部、并与釜内相通的釜外循环系统。
[0009] 所述釜外循环系统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连通釜体上部,另一端连通釜体底部,都与釜内接通,形成回路;所述导管上依次设置有一、双层均质泵、声波装置、流管阀门二,所述输出管还设置有阀门三。
[0010] 所述釜体为带有夹层的双层结构,所述釜体外部设置有加热/冷却系统,该系统包括加热设备、导热和冷却液、温控设备,所述导管分为加热导管和冷却导管,加热导管的一端连接于釜体下部位置,冷却导管的一端连接于釜体上部位置,都与釜内夹层相通,加热以及冷却导管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导热油箱。
[0011] 所述釜盖上设置有泄压阀接口、惰性气体生装置接口、压力装置接口、无极调速电机接口、可视化装置接口、压力显示表接口、物料进口、排气口。
[0012] 所述釜盖上各种设备接口通过导管分别于其对应设备相连。
[0013] 所述釜体内的搅拌装置为桨框式搅拌器。并与无极调速电机连接。
[0014] 所述釜体的底部为锥形底。
[0015] 所述润滑脂生产设备还包括一个控制系统。
[0016]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集中控制系统,该集中控制系统分别与可视化监控器、压强控制模、液压执行模块、电机转速控制模块超声波控制模块、流速控制模块连接。
[0017] 该设备中的压力设备以及惰性气体设备的使用与否,与其反应物种类和对应的工艺要求有关。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 在釜体外设置了釜外循环系统,在皂化、脱水、高温炼制、调和等阶段启动双层均质泵,让釜内反应物通过导管与各个阀门,从釜体底部循环到釜体顶部,在反应物通过釜外循环系统的导管时,双层均质泵能对反应物进行有效分散,反应物从釜体底部到釜体顶部的循环过程,也使得反应物在釜内热传更快速,受热更均匀,因此可以使得反应更完全,并能有效提高反应速度。而且,反应物在釜外循环过程中,采用双层均质泵驱动反应物,能对反应物进行有效均质,使得反应物质地更均匀,并能有效提高反应物在循环管道中的传输速度、减少阻塞。超声波装置在溶液和半固态物质中产生声流和声空化的效应,从微观层面上分散润滑脂中的添加剂,使其在得润滑脂中分布更加均匀。惰性气体设备可以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应釜提供惰性气体,用以保护釜内物质,减少其受高温影响而导致氧化,影响最终产品性能。压力设备用以在反应过程中,时刻调整釜内压力,以满足不同产品不同工艺过程中需要的压力,以确保产品的性能。
[0020]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发明设计的釜外循环系统,具备高温过滤以及均化功能,并使得釜内反应物接触更充分,传热更均匀,反应更完全,有效提高润滑脂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发明采用了超声装置和双向桨框搅拌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改变了润滑脂生产过程中搅拌分散不充分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惰性气体装置能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的氧化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压力设备,能提供反应过程中所需压力。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行,并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润滑脂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润滑脂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0024] 实施例
[0025]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润滑脂生产设备,包括釜体和与釜体相配的釜盖,所述釜盖1通过釜盖紧装置21与釜体连接,锁紧装置沿着釜壁圆周等间距分布。还包括一个设置在釜体外部、并与釜内相通的釜外循环系统。所述釜体的底部为锥形底,并在底部设置有温度计接口13,用于对釜内温度进行实施检测。
[0026] 所述釜盖1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接口,该控制装置包括泄压阀22、惰性气体发生装置23、压力控制装置24、无极调速电机25、可视化装置接口26、压力显示表27、物料进口28。惰性气体发生装置23,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应物提供惰性气体保护,避免反应物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能提高润滑脂的抗氧化性能。
[0027] 无极调速电机25通过密封传动装置与釜内搅拌设备2连接。所述釜体由内壁20和外壁6构成的具有夹层3的双层釜壁结构,以供导热油流通。在釜体的外壁6对应两侧设置有釜体的左支撑5和右支撑19。
[0028] 在釜体的外部设置有加热/冷却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导管7,导管7分为热油导管与冷油导管,热油导管与釜体夹层下部接口10相连,冷油导管与釜体夹层上部接口4相连,该导管7的一端连接设置在釜体上部的液压阀4,另一端连接设置在釜体底部的液压阀10,该导管7与釜体的夹层3连通,导管另一端与导热油箱相连接,导热油的温度由加热/冷却设备以8实现。
[0029] 所述釜外循环系统包括导管11,所述导管11的一端连通釜体上部,另一端连通釜体底部;所述导管上依次设置有阀门一12、双层均质泵14、超声波装置15、输出管16阀门二18,所述输出管16还设置有阀门三17。在皂化、脱水、高温炼制、调和等阶段,启动双层均质泵14,让釜内反应物通过导管11与各个阀门,从釜通底部循环到釜体顶部,在反应物通过釜外循环系统的导管11时,双层均质泵14能对反应物进行有均质,超声波装置15对反应物进行有效分散。
[0030] 所述釜体内的搅拌装置2为桨框式搅拌器,至少有6片以上桨片。
[0031] 所述釜体内的搅拌装置2还带有刮边器。
[0032] 如图2所示,润滑脂生产设备还包括一个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集中控制系统,该集中控制系统分别与可视化监控器、压强控制模块、液压执行模块、电机转速控制模块、超声波控制模块、流速控制模块连接。
[0033] 如图2所示,设备的控制由集中控制系统统一实现,其中包括可视化监控器,可视化监控器具体包括视频摄像、驱动、数据显示等模块;压强控制模块主要包括压强显示、阀门的控制;液压执行模块主要控制液压泵以及流量阀等的控制,液压泵的控制用以实现液压横梁带动反应釜盖进行平稳升降,和流量阀的控制用以控制升温以及冷却速度;电机转速控制模块主要通过控制无极调速电机,以实现搅拌速度的控制;超声波控制模块主要控制超声波装置15的声强以及功率等。
[0034] 现以复合锂皂基润滑脂的生产为例,采用本设备,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可根据润滑脂的配方,计算好各种原料的配量,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然后预处理原料由物料进口28进入釜体内,通过微处理器集中控制系统,设定加热温度以及升温速度,启动加热装置8,通过流速控制模块设定流速,让导热油沿导管7进行循环。
[0035] 通过流速控制模块设定无极调速电机25的转速,以设定搅拌转速,驱动釜内搅拌装置2,对釜内反应物进行搅拌。打开实时视频监控设备,使得视频通过可视化装置接口26观察釜内状态。根据工艺需要,启动双层均质泵14,让釜内反应物通过导管11进行釜外循环,其循环流量控制由阀门一12和阀门二18实现。在脱水以及炼制前,通过集中控制系统设定脱水温度以及升温速度、炼制温度、保温时间等参数,进行脱水,炼制。在脱水以及炼制过程中,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调整压力控制模块,控制压力控制装置24并设定釜内压力,并根据工艺以及产品性能需求,来确定是否启动过惰性气体控制装置23,直到升温脱水、炼制完毕。再通过物料进口28加入基础油,并重新设定搅拌速度,同时启动加热/冷却装置8中的冷却设备,让釜内反应物进行调和反应,待降温到合适温度,通过物料进口28加入添加剂以及填充物料,并打开釜外循环系统中的超声波装置15,进行微观搅拌。在此过程中,启动釜外循环系统,让釜内反应物通过导管11、阀门一12、双层均质泵14、阀门二18等部件,关闭阀门三17,进行循环调和反应。由于在此过程中,打开了超声波装置15,能对导管
11内流动反应物进行有效微观均化。待反应完成后,启动压力控制装置24,降低釜内气压,对釜内反应物进行脱气处理,脱气过程也可以选择启动釜外循环系统,直到脱气完成,启动双层均质泵14,打开阀门三17,关闭阀门二18放出成品润滑脂,并对产品进行包装
[0036] 本装置的压力控制装置24以及惰性气体发生装置23可以有选择性使用,超声装置15集成了超声发生以及传送装置,惰性气体发生装置23集成了惰性气体供应装置等。
[0037] 釜外循环系统既可以在皂化阶段使用,也可以在脱气阶段使用。
[0038]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0039]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