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及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792226.5 申请日 2023-12-25 公开(公告)号 CN117625268A 公开(公告)日 2024-03-01
申请人 枣阳硕捷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万明章; 申丽敬;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硅 橡胶 裂解废渣再利用的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利用硅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 生物 质 复合 燃料 及制备方法,所述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 粉 煤 灰 和聚乙烯醇‑ 丙烯酸 酯共聚物。本发明在农林废弃物生物质中加入硅橡胶裂解废渣的加入促进了燃料分子之间的反应,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和热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灰和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硅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其特征在于:
按照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农林废弃物100‑120份、硅橡胶裂解废渣20‑40份、粉煤灰3‑5份、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8‑1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硅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乙烯醇和丙烯酸酯混合后,加入引发剂,在160‑180℃下进行共混反应2‑3h得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硅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00:(10‑2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硅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8‑10重量份的气凝胶和3‑7重量份的羟基亚乙基二膦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硅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铝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氧化铝粒子分散于乙醇溶液中,然后加入正硅酸乙酯和十六烷基三甲基,在性条件下搅拌反应形成凝胶;反应结束后,经离心,过滤和洗涤得到氧化铝气凝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硅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氧化铝: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2‑5);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4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硅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5‑8重量份的白炭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硅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农林废弃物包括谷壳、花生壳、作物秸秆和木材锯末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0.制备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质复合燃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农林废弃物干燥后粉碎处理得到粒径3‑5mm的碎料;硅橡胶裂解废渣干燥后粉碎得到粒径1‑3mm的碎料;
S2,将粉碎后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与粉煤灰和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氧化铝气凝胶、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白炭黑混合,利用压辊式或螺旋挤压方式成型,成型的温度为150‑200℃。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利用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硅橡胶裂解废渣再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硅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农林废弃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稻壳、糠皮,林业生产过程中残留的树枝、树叶、木屑和木材加工的边料等。我国农林废弃物资源丰富,除少部分用于家畜饲料、做饭和取暖外,大部分弃之于田野。农林废弃物的利用方式有很多,直接燃烧是应用最多的利用方式。然而,由于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能源利用效率低,燃烧温度低,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工业生产中的各种窑炉加热需要大量能源,是一个巨大的利用市场,然而对燃料的燃烧温度要求1100℃以上,而采用传统燃烧方法的温度只有600‑700℃,农林废弃物的成型燃料的燃烧温度也难以超过1000℃,不能适应工业燃料品质的要求。
[0003] 随着硅橡胶消费量的增长,生产中产生的废次硅橡胶生胶、硫化成型加工中形成的硅橡胶废品和边角料以及在应用过程中形成的废旧硅橡胶制品量迅速增加。废旧硅橡胶裂解生产和回收有机硅环体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酸性粉尘和灰渣,其量约占边角废料的30%‑60%,而这些灰渣的主要成分为化硅。对于硅橡胶裂解后的产物来说,灰渣和硅烷类油份均可以回收利用,但是含有硅烷类油份的灰渣很难直接利用。由于其灰渣中含有硅烷类油份,大大缩小了其再次应用的范围,降低了回收利用效率。就目前硅橡胶裂解渣的应用而言,较多聚焦在发泡塑料填充料和免烧砖,在生物质复合燃料上的应用尚未有过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硅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燃烧温度较高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及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硅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所述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灰和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
[0006]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按照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农林废弃物100‑120份、硅橡胶裂解废渣20‑40份、粉煤灰3‑5份、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8‑15份。
[0007]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乙烯醇和丙烯酸酯混合后,加入引发剂,在160‑180℃下进行共混反应2‑3h得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
[0008]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00:(10‑20)。
[0009]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8‑10重量份的氧化气凝胶。
[0010]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氧化铝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氧化铝粒子分散于乙醇溶液中,然后加入正硅酸乙酯和十六烷基三甲基,在性条件下搅拌反应形成凝胶;反应结束后,经离心,过滤和洗涤得到氧化铝气凝胶。
[0011]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铝: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2‑5);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40%。
[0012]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5‑8重量份的白炭黑
[0013]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农林废弃物包括谷壳、花生壳、作物秸秆和木材锯末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4]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备生物质复合燃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 S1,农林废弃物干燥后粉碎处理得到粒径3‑5mm的碎料;硅橡胶裂解废渣干燥后粉碎得到粒径1‑3mm的碎料;
[0016] S2,将粉碎后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与粉煤灰和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和氧化铝气凝胶混合,利用压辊式或螺旋挤压方式成型,成型的温度为150℃‑200℃。
[0017]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硅橡胶裂解废渣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及制备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 (1)硅橡胶裂解废渣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可作为燃料燃烧的催化剂,促进燃料分子之间的反应,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硅橡胶裂解废渣中含有的少量硅烷类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分解会释放氧气,使得生物质燃料内部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生物质燃料的热效率。此外,硅橡胶裂解废渣中的含Cl、Na的无机物会加重生物质燃料的结渣,为此本发明在生物质燃料中加入了抗结渣剂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高温稳定性好,能吸附在熔融灰渣颗粒上,并形成一层膜,防止熔融灰渣颗粒之间结渣。
[0019] (2)硅橡胶裂解废渣中含有的环硅烷残留燃烧时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和灰分,为此本发明在生物质燃料中加入了氧化铝气凝胶和羟基亚乙基二膦酸,氧化铝气凝胶为多孔材料,吸附性强,可以吸附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同时氧化铝气凝胶的多孔结构增加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燃烧性。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可与金属离子螯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阻止灰分飘散,降低烟尘排放量
[0020] (3)白炭黑为多孔性物质,表面吸附性强,高温下形成化学键连结的链枝状结构起到粘合剂,可以保持生物质燃料的完整性,从而提高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热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本发明所用试剂均为市场上购买,聚乙烯醇购自河南誉恒化工有限公司,型号L100‑70(24‑99SL);丙烯酸酯为丙烯酸乙酯,购自山东润锦化工有限公司;白炭黑购自湖北同科活性炭有限公司;羟基亚乙基二膦酸购自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23] 本发明所用硅橡胶裂解废渣为硅橡胶颗粒经过碱性裂解后得到的残渣,具体方法为:将粉碎好的硅橡胶颗粒投入裂解反应釜中,加入酸性催化剂,在200℃以及0.05MPa真空条件下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硅橡胶裂解废渣。
[0024] 实施例1
[0025] 本实施例的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谷壳200g、花生壳300g、小麦秸秆300g和木材锯末200g混合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200g、粉煤灰30g和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80g。
[0026] 其中,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100g聚乙烯醇和10g丙烯酸酯混合后,加入0.3g过硫酸铵引发剂,在160℃下进行共混反应2h得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
[0027] 本实施例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 S1,农林废弃物干燥后粉碎处理得到粒径3mm的碎料;硅橡胶裂解废渣干燥后粉碎得到粒径1mm的碎料;
[0029] S2,将粉碎后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与粉煤灰和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混合,利用压辊式成型方式或螺旋式挤压方式压制,压制成型的温度为150℃。
[0030] 实施例2
[0031] 本实施例的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谷壳200g、花生壳300g、小麦秸秆300g和木材锯末200g混合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200g、粉煤灰30g、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80g、氧化铝气凝胶80g和羟基亚乙基二膦酸30g。
[0032] 其中,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100g聚乙烯醇和10g丙烯酸酯混合后,加入0.3g过硫酸铵引发剂,在160℃下进行共混反应2h得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
[0033] 氧化铝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纳米氧化铝粒子分散于质量分数为2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加入20g正硅酸乙酯,在pH8的碱性条件下搅拌反应2h形成凝胶;反应结束后,经离心,过滤和洗涤得到氧化铝气凝胶。
[0034] 本实施例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 S1,农林废弃物干燥后粉碎处理得到粒径3mm的碎料;硅橡胶裂解废渣干燥后粉碎得到粒径1mm的碎料;
[0036] S2,将粉碎后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与粉煤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氧化铝气凝胶和羟基亚乙基二膦酸混合,利用压辊式成型方式压制,压制或螺旋式挤压方式成型的温度为150℃。
[0037] 实施例3
[0038] 本实施例的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谷壳200g、花生壳300g、小麦秸秆300g和木材锯末200g混合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200g、粉煤灰30g、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80g、氧化铝气凝胶80g、羟基亚乙基二膦酸30g和白炭黑50g。
[0039] 其中,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100g聚乙烯醇和10g丙烯酸酯混合后,加入0.3g过硫酸铵引发剂,在160℃下进行共混反应2h得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
[0040] 氧化铝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纳米氧化铝粒子分散于质量分数为2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加入20g正硅酸乙酯,在pH8的碱性条件下搅拌反应2h形成凝胶;反应结束后,经离心,过滤和洗涤得到氧化铝气凝胶。
[0041] 本实施例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2] S1,农林废弃物干燥后粉碎处理得到粒径3mm的碎料;硅橡胶裂解废渣干燥后粉碎得到粒径1mm的碎料;
[0043] S2,将粉碎后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与粉煤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氧化铝气凝胶、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白炭黑混合,利用压辊式成型方式或螺旋式挤压方式压制,压制成型的温度为150℃
[0044] 实施例4
[0045] 本实施例的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谷壳200g、花生壳200g、水稻秸秆300g和木材锯末400g混合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250g、粉煤灰35g、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90g、氧化铝气凝胶90g、羟基亚乙基二膦酸40g和白炭黑55g。
[0046] 其中,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100g聚乙烯醇和12g丙烯酸酯混合后,加入0.3g过硫酸铵引发剂,在165℃下进行共混反应2.5h得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
[0047] 氧化铝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纳米氧化铝粒子分散于质量分数为25%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加入30g正硅酸乙酯,在pH8的碱性条件下搅拌反应2.5h形成凝胶;反应结束后,经离心,过滤和洗涤得到氧化铝气凝胶。
[0048] 本实施例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9] S1,农林废弃物干燥后粉碎处理得到粒径3‑5mm的碎料;硅橡胶裂解废渣干燥后粉碎得到粒径1‑3mm的碎料;
[0050] S2,将粉碎后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与粉煤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氧化铝气凝胶、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白炭黑混合,利用螺旋挤压方式或螺旋式挤压方式压制,成型的温度为160℃
[0051] 实施例5
[0052] 本实施例的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谷壳200g、花生壳300g、小麦秸秆300g和木材锯末400g混合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300g、粉煤灰40g、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100g、氧化铝气凝胶90g、羟基亚乙基二膦酸50g和白炭黑60g。
[0053] 其中,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100g聚乙烯醇和15g丙烯酸酯混合后,加入0.5g过硫酸铵引发剂,在170℃下进行共混反应3h得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
[0054] 氧化铝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纳米氧化铝粒子分散于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加入35g正硅酸乙酯,在pH8的碱性条件下搅拌反应3h形成凝胶;反应结束后,经离心,过滤和洗涤得到氧化铝气凝胶。
[0055] 本实施例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6] S1,农林废弃物干燥后粉碎处理得到粒径3‑5mm的碎料;硅橡胶裂解废渣干燥后粉碎得到粒径1‑3mm的碎料;
[0057] S2,将粉碎后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与粉煤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氧化铝气凝胶、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白炭黑混合,利用压辊式成型方式或螺旋挤压方式压制,成型的温度为170℃
[0058] 实施例6
[0059] 本实施例的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谷壳300g、花生壳300g、玉米秸秆300g和木材锯末300g混合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350g、粉煤灰40g、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100g、氧化铝气凝胶95g、羟基亚乙基二膦酸50g和白炭黑70g。
[0060] 其中,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100g聚乙烯醇和18g丙烯酸酯混合后,加入0.5g过硫酸铵引发剂,在175℃下进行共混反应3h得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
[0061] 氧化铝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纳米氧化铝粒子分散于质量分数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加入45g正硅酸乙酯,在pH8的碱性条件下搅拌反应3h形成凝胶;反应结束后,经离心,过滤和洗涤得到氧化铝气凝胶。
[0062] 本实施例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3] S1,农林废弃物干燥后粉碎处理得到粒径3‑5mm的碎料;硅橡胶裂解废渣干燥后粉碎得到粒径1‑3mm的碎料;
[0064] S2,将粉碎后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与粉煤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氧化铝气凝胶、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白炭黑混合,利用压辊式成型方式或螺旋式挤压方式压制,成型的温度为180℃
[0065] 实施例7
[0066] 本实施例的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谷壳100g、花生壳200g、水稻秸秆100g和木材锯末800g混合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350g、粉煤灰40g、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145g、氧化铝气凝胶100g、羟基亚乙基二膦酸70g和白炭黑70g。
[0067] 其中,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100g聚乙烯醇和20g丙烯酸酯混合后,加入0.5g过硫酸铵引发剂,在180℃下进行共混反应3h得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
[0068] 氧化铝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纳米氧化铝粒子分散于质量分数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加入50g正硅酸乙酯,在pH8的碱性条件下搅拌反应3h形成凝胶;反应结束后,经离心,过滤和洗涤得到氧化铝气凝胶。
[0069] 本实施例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0] S1,农林废弃物干燥后粉碎处理得到粒径3‑5mm的碎料;硅橡胶裂解废渣干燥后粉碎得到粒径1‑3mm的碎料;
[0071] S2,将粉碎后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与粉煤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氧化铝气凝胶、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白炭黑混合,利用螺旋挤压方式或螺旋式挤压方式压制,成型的温度为180℃
[0072] 实施例8
[0073] 本实施例的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谷壳100g、花生壳400g、玉米秸秆100g和木材锯末500g混合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400g、粉煤灰50g、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150g、氧化铝气凝胶95g、羟基亚乙基二膦酸60g和白炭黑75g。
[0074] 其中,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100g聚乙烯醇和18g丙烯酸酯混合后,加入0.5g过硫酸铵引发剂,在180℃下进行共混反应3h得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
[0075] 氧化铝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纳米氧化铝粒子分散于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加入45g正硅酸乙酯,在pH8的碱性条件下搅拌反应3h形成凝胶;反应结束后,经离心,过滤和洗涤得到氧化铝气凝胶。
[0076] 本实施例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7] S1,农林废弃物干燥后粉碎处理得到粒径3‑5mm的碎料;硅橡胶裂解废渣干燥后粉碎得到粒径1‑3mm的碎料;
[0078] S2,将粉碎后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与粉煤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氧化铝气凝胶、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白炭黑混合,利用压辊式成型方式或螺旋式挤压方式压制,成型的温度为190℃
[0079] 实施例9
[0080] 本实施例的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谷壳100g、花生壳500g、玉米秸秆100g和木材锯末300g混合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350g、粉煤灰45g、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140g、氧化铝气凝胶85g、羟基亚乙基二膦酸60g和白炭黑60g。
[0081] 其中,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100g聚乙烯醇和20g丙烯酸酯混合后,加入0.5g过硫酸铵引发剂,在160℃下进行共混反应2h得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
[0082] 氧化铝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纳米氧化铝粒子分散于质量分数为25%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加入35g正硅酸乙酯,在pH8的碱性条件下搅拌反应3h形成凝胶;反应结束后,经离心,过滤和洗涤得到氧化铝气凝胶。
[0083] 本实施例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4] S1,农林废弃物干燥后粉碎处理得到粒径3‑5mm的碎料;硅橡胶裂解废渣干燥后粉碎得到粒径1‑3mm的碎料;
[0085] S2,将粉碎后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与粉煤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氧化铝气凝胶、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白炭黑混合,利用螺旋挤压方式或螺旋式挤压方式压制,成型的温度为170℃
[0086] 实施例10
[0087] 本实施例的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原料包括:谷壳300g、花生壳300g、作物秸秆300g和木材锯末300g混合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300g、粉煤灰45g、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120g、90g氧化铝气凝胶、羟基亚乙基二膦酸55g和白炭黑65g。
[0088] 其中,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100g聚乙烯醇和13g丙烯酸酯混合后,加入0.3g过硫酸铵引发剂,在160℃下进行共混反应3h得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
[0089] 氧化铝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纳米氧化铝粒子分散于质量分数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加入50g正硅酸乙酯,在ph8的碱性条件下搅拌反应3h形成凝胶;反应结束后,经离心,过滤和洗涤得到氧化铝气凝胶。
[0090] 本实施例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91] S1,农林废弃物干燥后粉碎处理得到粒径3‑5mm的碎料;硅橡胶裂解废渣干燥后粉碎得到粒径1‑3mm的碎料;
[0092] S2,将粉碎后的农林废弃物、硅橡胶裂解废渣与粉煤灰、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氧化铝气凝胶、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白炭黑混合,利用压辊式成型方式或螺旋式挤压方式压制,成型的温度为170℃。
[0093] 压辊式成型方法:原料混合后经过搅拌机搅拌,然后放入卧式环模成型机内,在转速180‑200r/min,150‑200℃条件下,控制压缩比,得到颗粒状或状燃料。
[0094] 螺旋式挤压成型方法:原料混合后经过搅拌机搅拌,然后放入螺旋挤压机内,在成型压60‑70MPa,螺杆主轴转速600‑800r/min的工艺条件下,压制成棒状燃料。
[0095] 对比例1
[0096]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缺少硅橡胶裂解废渣,其余内容相同。
[0097] 对比例2
[0098]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相比,硅橡胶裂解废渣的含量为500g,其余内容相同。
[0099] 对比例3
[0100]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相比,缺少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其余内容相同。
[0101] 对比例4
[0102]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相比,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含量为160g,其余内容相同。
[0103] 对比例5
[0104] 对比例5与实施例7相比,缺少氧化铝气凝胶,其余内容相同。
[0105] 对比例6
[0106] 对比例6与实施例7相比,氧化铝气凝胶的用量为110g,其余内容相同。
[0107] 对比例7
[0108] 对比例7与实施例7相比,缺少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其余内容相同。
[0109] 对比例8
[0110] 对比例8与实施例7相比,羟基亚乙基二膦酸的用量为80g,其余内容相同。
[0111] 对比例9
[0112] 对比例9与实施例7相比,白炭黑的用量为90g,其余内容相同。
[0113] 为验证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的特性,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均选用螺旋式挤压成型方法制备直径50mm,长度200mm的棒状燃料,并对该燃料的发热量、烟尘排放量、含硫量和结渣率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
[0114] 发热量测试:根据GB/T 30727‑2014《固体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定方法》中的恒温式热量计法测定由本发明各例所得生物质燃料的发热量。结渣性测试参照NB/T 34025‑2015《生物质固体燃料结渣性试验方法》测定。
[0115]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的性质
[0116]
[0117] 表1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所制备的生物质复合燃料具有较高的热值,较低的烟尘排放量、含硫量和结渣率,其中实施例7的技术效果最好。实施例1和对比例1和3对比可知,硅橡胶裂解废渣的加入增加了燃料的热率,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降低了熔融灰渣颗粒之间结渣率。对比例2和4可知,硅橡胶裂解废渣和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共聚物超出限定范围后,产生了新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复合燃料的综合性能。
[0118] 实施例1‑3和对比例5和7可知,氧化铝气凝胶可以吸附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降低含硫量,同时氧化铝气凝胶也提高了复合燃料的燃烧性。羟基亚乙基二膦酸阻止了灰分飘散,降低了烟尘排放量。白炭黑可以保持生物质燃料的完整性,提高复合燃料的燃烧性。
[01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