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 位于焦炉端台及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楼板连接结构

位于焦炉端台及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楼板连接结构

申请号 CN201811287309.8 申请日 2018-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9135772B 公开(公告)日 2024-04-23
申请人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朝旭; 李光哲; 王顺根;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位于 焦炉 端台及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楼板连接结构,包括挑 耳 A、挑耳B及浮动楼板;所述浮动楼板位于焦炉端台与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焦炉端台靠近浮动楼板一侧边缘设多个挑耳A,所述拦焦车第一轨平台靠近浮动楼板一侧边缘设多个挑耳B,浮动楼板的对应两侧分别担设在挑耳A和挑耳B上,浮动楼板与焦炉端台边缘之间、浮动楼板与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均留有缝隙。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 混凝土 结构楼板因 支撑 连接处沉降不均而产生裂缝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权利要求

1.位于焦炉端台及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挑A、挑耳B及浮动楼板;所述浮动楼板位于焦炉端台与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焦炉端台靠近浮动楼板一侧边缘设挑耳A,所述拦焦车第一轨平台靠近浮动楼板一侧边缘设挑耳B,浮动楼板的对应两侧分别担设在挑耳A和挑耳B上,浮动楼板与焦炉端台边缘之间、浮动楼板与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均留有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于焦炉端台及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挑耳A、挑耳B均采用梁侧挑耳的形式,对应梁与挑耳一体浇筑成形,挑耳内配抗扭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于焦炉端台及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挑耳A、挑耳B的外伸长度不小于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于焦炉端台及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楼板与焦炉端台边缘之间、浮动楼板与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缝隙内填充纤维板,顶面用嵌缝密封料密封;浮动楼板底面与挑耳A顶面之间、浮动楼板底面与挑耳B顶面之间通过油毡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于焦炉端台及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缝密封料为密封胶

说明书全文

位于焦炉端台及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楼板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楼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位于焦炉端台及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楼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工业领域,经常会遇到混凝土结构楼板搭设在两个甚至三个建筑物之间的情况,但是因作为支座的建筑物荷重相差较大,沉降有差异甚至差异较大。建筑物的沉降需要一个过程,到最终沉降稳定需要很长时间,当建筑物荷重相差较大时,随着时间推移,沉降差也会越来越大。这种搭设在多个建筑物之间的混凝土楼板目前多采用整体现浇的方法施工。楼板施工完后,建筑物的沉降还没最终完成,随着时间推移,沉降差会使楼板在支座处产生很大附加弯矩,从而导致楼板产生裂缝,严重影响楼板的正常使用。
[0003] 如图1所示,在焦炉施工过程中,位于焦炉端台1与拦焦车第一轨平台2之间的楼板就属于上述情况,焦炉端台1的一端是焦炉抵抗墙9,焦炉端台1与拦焦车第一轨平台2之间需要通过楼板连接,这两个建筑物的基础形式、荷重都有很大差异,这楼板如果采用目前常规的整体浇筑的方式施工,势必会出现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位于焦炉端台及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楼板连接结构,能够有效解决混凝土结构楼板因支撑连接处沉降不均而产生裂缝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位于焦炉端台及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楼板连接结构,包括挑A、挑耳B及浮动楼板;所述浮动楼板位于焦炉端台与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焦炉端台靠近浮动楼板一侧边缘设挑耳A,所述拦焦车第一轨平台靠近浮动楼板一侧边缘设挑耳B,浮动楼板的对应两侧分别担设在挑耳A和挑耳B上,浮动楼板与焦炉端台边缘之间、浮动楼板与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均留有缝隙。
[0007] 所述挑耳A、挑耳B均采用梁侧挑耳的形式,对应梁与挑耳一体浇筑成形,挑耳内配抗扭筋。
[0008] 所述挑耳A、挑耳B的外伸长度不小于200mm。
[0009] 所述浮动楼板与焦炉端台边缘之间、浮动楼板与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缝隙内填充纤维板,顶面用嵌缝密封料密封;浮动楼板底面与挑耳A顶面之间、浮动楼板底面与挑耳B顶面之间通过油毡隔开。
[0010] 所述嵌缝密封料为密封胶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所述楼板采用浮动楼板形式,即两侧分别采用简支座的支撑方式,楼板单独配筋单独浇筑,因此在相连接的建筑物发生沉降不均的时候,在支座处不会产生弯矩,也就不会产生裂缝,不会影响楼板的正常使用;
[0013] 2)本发明所述楼板连接结构同样适用于其他楼板位于多个建筑物之间,且各建筑物易发生不同沉降的场合。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所述位于焦炉端台及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楼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图1中的Ⅰ‑Ⅰ视图。
[0016] 图3是图1中的Ⅱ‑Ⅱ视图。
[0017] 图中:1.焦炉端台 2.拦焦车第一轨平台 3.挑耳A 4.挑耳B 5.浮动楼板 6.纤维板 7.嵌缝密封料 8.油毡 9.焦炉抵抗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9]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位于焦炉端台及拦焦车第一轨平台之间的楼板连接结构,包括挑耳A 3、挑耳B 4及浮动楼板5;所述浮动楼板5位于焦炉端台1与拦焦车第一轨平台2之间,焦炉端台1靠近浮动楼板5一侧边缘设挑耳A 3,所述拦焦车第一轨平台2靠近浮动楼板5一侧边缘设挑耳B 4,浮动楼板5的对应两侧分别担设在挑耳A3和挑耳B 4上,浮动楼板5与焦炉端台1边缘之间、浮动楼板5与拦焦车第一轨平台2之间均留有缝隙。
[0020] 所述挑耳A 3、挑耳B 4均采用梁侧挑耳的形式,对应梁与挑耳一体浇筑成形,挑耳内配抗扭筋。
[0021] 所述挑耳A 3、挑耳B 4的外伸长度不小于200mm。
[0022] 所述浮动楼板5与焦炉端台1边缘之间、浮动楼板5与拦焦车第一轨平台2之间的缝隙内填充纤维板6,顶面用嵌缝密封料7密封;浮动楼板5底面与挑耳A 3顶面之间、浮动楼板5底面与挑耳B 4顶面之间通过油毡8隔开。
[0023] 所述嵌缝密封料7为密封胶。
[0024] 本发明采用浮动楼板即楼板支座采用简支的方法,解决了工业混凝土结构楼板因相连接的建筑物沉降不均而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比现有的设计施工方法,只是在相连接建筑物的梁侧增加了挑耳以支撑浮动楼板,挑耳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易为施工。即把原来一体浇筑成形的楼板分离出来单独浇筑,且两侧采用简支形式支撑,当相连接的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时,由于采用简支支撑,浮动楼板内不会产生附加弯矩,也就不会产生裂缝,因而不影响楼板的正常使用。通过实践验证,效果十分理想。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