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饰缝纫用品;珠宝 / 防水型穿戴设备

型穿戴设备

申请号 CN202011626464.5 申请日 2020-12-30 公开(公告)号 CN114680431B 公开(公告)日 2023-12-15
申请人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德远;
摘要 本 发明 专利 公开了一种防 水 型穿戴设备,包括穿戴本体,其相对两端分设一本体连接部。每一本体连接部均可拆卸地组装有一固定带。固定带设有一接头,本体连接部设有一和接头对接的卡槽固定带内设有延伸至接头的输电部。卡槽内设有一连通于穿戴本体内部的 接口 。接口被配置为当接头和卡槽对接时,供输电部通过,以电性连接于穿戴本体。其中,接头设有防水部,用于密封接口,使卡槽和穿戴本体内部隔绝;及接头设有 锁 紧部,用于将接头锁紧于卡槽内部。本专利通过防水部密封接口边缘处的缝隙,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固定带和穿戴本体之间的防水性能。通过设置锁紧部来将接头锁紧于卡槽内部,进而实现固定带和穿戴本体之间连接的紧固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型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穿戴本体,其相对两端分设一本体连接部;
每一所述本体连接部均可拆卸地组装有一固定带;
所述固定带设有一接头,所述本体连接部设有一和所述接头对接的卡槽;
所述接头可滑动地伸入所述卡槽内,以带动所述固定带和所述本体连接部进行可拆卸式装配;
所述固定带内设有延伸至所述接头的输电部;
所述卡槽内设有一连通于所述穿戴本体内部的接口
所述接口被配置为当所述接头和所述卡槽对接时,供所述输电部通过,以电性连接于所述穿戴本体;
其中,所述接头设有防水部,用于密封所述接口,使所述卡槽和所述穿戴本体内部隔绝;及
所述接头设有紧部,用于将所述接头锁紧于所述卡槽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电部包括相对接的线路和金属弹针;
所述线路设于所述固定带内,所述金属弹针设于所述接头内;及
所述穿戴本体内部,且对应于所述卡槽的位置设有一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设有信号对接部,且所述信号对接部正对于所述接口的位置;
其中,
所述接头插设于所述卡槽的过程中,使所述金属弹针具有挤压状态和自由状态;
处于挤压状态时,所述金属弹针抵顶于所述卡槽内壁;
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金属弹针插嵌于所述接口内,且抵接于所述信号对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型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呈圆柱状,且所述接头和所述固定带的连接处形成上下对称的两限位凹部;
所述防水部至少覆盖于两所述限位凹部表层的全部区域;及
所述卡槽的轮廓和所述接头相适配;
其中,所述卡槽具有一第一槽口,用于供所述固定带滑动;
所述第一槽口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一和所述限位凹部相适配的限位凸起;及两所述限位凸起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卡槽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型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限位凸起均和所述本体连接部背离所述穿戴本体的一端形成一边缘收纳部;
和/或
所述防水部为液态胶;和/或
所述接头延伸至所述固定带沿垂直于两所述本体连接部连线方向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型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还具有一形成于所述本体连接部侧边的第二槽口,用于供所述接头进出入所述卡槽;其中,
所述卡槽自所述第二槽口朝向所述本体连接部内侧方向延伸,且不贯穿所述本体连接部;及
所述第二槽口和所述第一槽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型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连接部呈等腰梯台状;及
所述本体连接部的底部用于连接所述穿戴本体;及
所述第一槽口开设于所述本体连接部的顶部;及
所述第二槽口开设于所述本体连接部的一腰部;
其中,所述卡槽的轴向平行于两所述腰部的连线方向;及
所述第一槽口沿所述卡槽的轴向延伸至所述卡槽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型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连接部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
开设有所述第二槽口的所述腰部所在的端部为第一端,相对的另一所述腰部所在的端部为第二端;
所述接头和所述本体连接部的第一端同向的一端组装有所述锁紧部;
其中,所述防水部覆盖于所述接头表层除所述锁紧部所在端部之外的全部区域;及所述防水部抵接于所述锁紧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型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和所述本体连接部的第二端同向一端的端面为弧形面;及
所述卡槽朝向所述第二端的端部位置形成一弧形抵接部,用于和位于所述弧形面位置的所述防水部配合;及
所述卡槽对应于所述第二槽口的位置形成一和所述锁紧部的轮廓相匹配,以用于容纳所述锁紧部的容纳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型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部包括一连接柱、一弹簧卡环、一弹簧、一卡簧和一操作按键;
所述操作按键固定于所述连接柱的一端;所述卡簧套接于所述连接柱,且固定于所述操作按键;所述弹簧和所述弹簧卡环依次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卡簧和所述弹簧卡环;及
所述接头用于组装所述锁紧部的一端开设有和所述锁紧部限位配合的锁紧部滑动槽;

所述锁紧部滑动槽包括同轴设置的弹簧收纳槽和连接柱导向槽;
所述弹簧收纳槽开设于所述接头端部,所述连接柱导向槽开设于所述弹簧收纳槽背对所述接头端部的一侧,且所述连接柱导向槽的孔径小于所述弹簧收纳槽的孔径;
其中,所述弹簧卡环抵接于所述弹簧收纳槽朝向所述连接柱导向槽的一端;所述弹簧组装于所述弹簧收纳槽内;所述卡簧抵接于所述卡槽的所述容纳部的内壁;所述操作按键推动所述卡簧运动,及带动所述连接柱沿所述连接柱导向槽做往返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型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的所述容纳部的内壁开设一和所述卡簧限位配合的卡簧限位槽;
其中,所述操作按键推动所述卡簧运动的过程中,当所述卡簧经过所述卡簧限位槽时,所述卡簧弹入所述卡簧限位槽内,以将所述接头锁紧于所述卡槽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防水型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按键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卡簧的收紧和舒张的收紧部件。

说明书全文

型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防水型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式各样的智能穿戴设备正在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感知带来极大的转变。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端交互来实现其强大的功能。其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如医疗、健身及通讯等。例如手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查看时间和计时等功能,通过在手表内部植入智能化硬件及搭载智能手机系统而连接于网络,可实现其电话、短信、邮件、照片及音乐视频等多种功能。智能手表是手机功能的延伸和拓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0003] 目前市面中,部分类型的智能手表的表带采用快拆式。快拆的结构有多种,且由于表带和手表本体之间的结构部件比较多且复杂,因此,对连接处的可靠性要求也比较高。且随着手表功能的多样化,在表带上也逐渐增加了电路,以实现表带的电路功能。如此,对表带和手表本体接口的防水要求也随着增高。现有的智能手表,在表带和手表本体之间的电路连接接口不具备防水性能,及连接接口的稳定性达不到理想要求,且生产工艺相对较低,进而使得智能手表整体的防水性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0004]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上述存在的缺陷一直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期望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简化表带的结构设计,同时可提高表带和机身之间电路连接接口的防水性能的防水型穿戴设备。
[0006]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防水型穿戴设备,包括:
[0008] 穿戴本体,其相对两端分设一本体连接部;
[0009] 每一所述本体连接部均可拆卸地组装有一固定带;
[0010] 所述固定带设有一接头,所述本体连接部设有一和所述接头对接的卡槽;
[0011] 所述固定带内设有延伸至所述接头的输电部;
[0012] 所述卡槽内设有一连通于所述穿戴本体内部的接口;
[0013] 所述接口被配置为当所述接头和所述卡槽对接时,供所述输电部通过,以电性连接于所述穿戴本体;
[0014] 其中,所述接头设有防水部,用于密封所述接口,使所述卡槽和所述穿戴本体内部隔绝;及
[0015] 所述接头设有紧部,用于将所述接头锁紧于所述卡槽内部。
[0016] 本专利创造性地在穿戴本体的两端分设一本体连接部来组装固定带,使得穿戴本体可通过固定带佩戴于人体的某个部位。通过在固定带上设置一接头,及在本体连接部上开设一卡槽,通过接头和卡槽的对接,实现固定带和穿戴本体的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有效地防止因输电部所对应的接口渗水,而对穿戴本体内部造成损坏,可在接头上设置防水部,用于密封接口边缘处的缝隙,使得水不会经过接口渗透至穿戴本体内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固定带和穿戴本体之间的防水性能。更进一步地,为了有效防止固定带从穿戴本体上脱落,可在接头上设置锁紧部,用于将接头锁紧于卡槽内部,进而提高固定带和穿戴本体之间连接的紧固性。
[0017]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输电部包括相对接的线路和金属弹针;所述线路设于所述固定带内,所述金属弹针设于所述接头内;及所述穿戴本体内部,且对应于所述卡槽的位置设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信号对接部,且所述信号对接部正对于所述接口的位置;其中,所述接头插设于所述卡槽的过程中,使所述金属弹针具有挤压状态和自由状态;处于挤压状态时,所述金属弹针抵顶于所述卡槽内壁;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金属弹针插嵌于所述接口内,且抵接于所述信号对接部。
[0018]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接头呈圆柱状,且所述接头和所述固定带的连接处形成上下对称的两限位凹部;所述防水部至少覆盖于两所述限位凹部表层的全部区域;及所述卡槽的轮廓和所述接头相适配;其中,所述卡槽具有一第一槽口,用于供所述固定带滑动;所述第一槽口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一和所述限位凹部相适配的限位凸起;及两所述限位凸起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卡槽的孔径。
[0019] 进一步优选地,每一所述限位凸起均和所述本体连接部背离所述穿戴本体的一端形成一边缘收纳部;和/或所述防水部为液态胶;和/或所述接头延伸至所述固定带沿垂直于两所述本体连接部连线方向的两端。
[002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卡槽还具有一形成于所述本体连接部侧边的第二槽口,用于供所述接头进出入所述卡槽;其中,所述卡槽自所述第二槽口朝向所述本体连接部内侧方向延伸,且不贯穿所述本体连接部;及所述第二槽口和所述第一槽口相连通。
[002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本体连接部呈等腰梯台状;及所述本体连接部的底部用于连接所述穿戴本体;及所述第一槽口开设于所述本体连接部的顶部;及所述第二槽口开设于所述本体连接部的一腰部;其中,所述卡槽的轴向平行于两所述腰部的连线方向;及所述第一槽口沿所述卡槽的轴向延伸至所述卡槽的两端。
[0022]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本体连接部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开设有所述第二槽口的所述腰部所在的端部为第一端,相对的另一所述腰部所在的端部为第二端;所述接头和所述本体连接部的第一端同向的一端组装有所述锁紧部;其中,所述防水部覆盖于所述接头表层除所述锁紧部所在端部之外的全部区域;及所述防水部抵接于所述锁紧部。
[002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接头和所述本体连接部的第二端同向一端的端面为弧形面;及所述卡槽朝向所述第二端的端部位置形成一弧形抵接部,用于和位于所述弧形面位置的所述防水部配合;及所述卡槽对应于所述第二槽口的位置形成一和所述锁紧部的轮廓相匹配,以用于容纳所述锁紧部的容纳部。
[0024]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锁紧部包括一连接柱、一弹簧卡环、一弹簧、一卡簧和一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固定于所述连接柱的一端;所述卡簧套接于所述连接柱,且固定于所述操作按键;所述弹簧和所述弹簧卡环依次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卡簧和所述弹簧卡环;及所述接头用于组装所述锁紧部的一端开设有和所述锁紧部限位配合的锁紧部滑动槽;及所述锁紧部滑动槽包括同轴设置的弹簧收纳槽和连接柱导向槽;所述弹簧收纳槽开设于所述接头端部,所述连接柱导向槽开设于所述弹簧收纳槽背对所述接头端部的一侧,且所述连接柱导向槽的孔径小于所述弹簧收纳槽的孔径;其中,所述弹簧卡环抵接于所述弹簧收纳槽朝向所述连接柱导向槽的一端;所述弹簧组装于所述弹簧收纳槽内;所述卡簧抵接于所述卡槽的所述容纳部的内壁;所述操作按键推动所述卡簧运动,及带动所述连接柱沿所述连接柱导向槽做往返运动。
[002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卡槽的所述容纳部的内壁开设一和所述卡簧限位配合的卡簧限位槽;其中,所述操作按键推动所述卡簧运动的过程中,当所述卡簧经过所述卡簧限位槽时,所述卡簧弹入所述卡簧限位槽内,以将所述接头锁紧于所述卡槽内部。
[0026]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操作按键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卡簧的收紧和舒张的收紧部件。
[0027]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0028] 1、本专利创造性地在穿戴本体的两端分设一本体连接部来组装固定带,使得穿戴本体可通过固定带佩戴于人体的某个部位。通过在固定带上设置一接头,及在本体连接部上开设一卡槽,通过接头和卡槽的对接,实现固定带和穿戴本体的连接。
[0029] 2、本专利中,通过在接头上设置防水部,用于密封接口的缝隙,以提高固定带和穿戴本体之间的防水性能,可有效地防止接头和卡槽连接处的电路连接接口发生渗水的状况。
[0030] 3、本专利中,通过在接头上设置锁紧部,用于将接头锁紧于卡槽内部,进而实现固定带和穿戴本体之间连接的紧固性,可有效防止固定带从穿戴本体上脱落。
[0031] 4、本专利中,通过在接头内设置金属弹针,使得接头完全组装于卡槽内时,即可自动实现金属弹针抵接于电路板的信号对接部,实现线路和电路板的电性连接,对接结构简单,且稳固性强。附图说明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图1是本发明产品的穿戴本体和两本体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是图1的截面剖视图;
[0035] 图3是图2所示的固定带和本体连接部相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4是图3的立体分解图;
[0037] 图5是图1所示的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6是图4所示的接头、防水部和锁紧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7是图6所示的锁紧部滑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8是图6所示的锁紧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1] 附图标号说明:
[0042] 100、穿戴本体;101、电池;102、PCB板;103、显示屏;104、玻璃盖板;
[0043] 200、本体连接部;201、第一端;202、第二端;210、卡槽;211、第一槽口;212、限位凸起;213、边缘收纳部;214、接口;215、弧形抵接部;216、容纳部;217、卡簧限位槽;218、第二槽口;
[0044] 300、固定带;301、线路;302、金属弹针;310、接头;311、限位凹部;320、防水部;330、锁紧部;331、连接柱;332、弹簧卡环;333、弹簧;334、卡簧;335、操作按键;340、锁紧部滑动槽;341、弹簧收纳槽;342、连接柱导向槽;350、弧形面;
[0045] 40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7]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水型穿戴设备,包括穿戴本体100,其相对两端分设一本体连接部200。每一本体连接部200均可拆卸地组装有一固定带300。固定带300设有一接头310,本体连接部200设有一和接头310对接的卡槽210。固定带300内设有延伸至接头310的输电部。卡槽210内设有一连通于穿戴本体100内部的接口214。接口214被配置为当接头310和卡槽210对接时,供输电部通过,以电性连接于穿戴本体
100。其中,接头310设有防水部320,用于密封接口214,使卡槽210和穿戴本体100内部隔绝;
及接头310设有锁紧部330,用于将接头310锁紧于卡槽210内部。
[0048]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固定带300上设置一接头310,及在本体连接部200上开设一卡槽210,通过接头310和卡槽210的对接,实现固定带300和穿戴本体100的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有效地防止因输电部所对应的接口214渗水,而对穿戴本体100内部造成损坏,可在接头310上设置防水部320,用于密封接口214边缘处的缝隙,使得水不会经过接口214渗透至穿戴本体100内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固定带300和穿戴本体100之间的防水性能。更进一步地,为了有效防止固定带300从穿戴本体100上脱落,可在接头310上设置锁紧部330,用于将接头310锁紧于卡槽210内部,进而提高固定带300和穿戴本体100之间连接的紧固性。
[0049] 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穿戴设备可为任意用于穿戴的电子设备,例如手环、手表等。为了便于对本技术方案的具体描述,本专利提供的穿戴设备以手表为例进行具体阐述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如此,本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固定带300可为表带,及穿戴本体100可为手表本体。本实施例中,穿戴本体100可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如此能够增强穿戴本体100整体结构的稳固性。有效降低因其受到碰撞或其它因素而导致内部元器件发生损坏的几率。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穿戴本体100也可由多个子壳体组装而成,基于穿戴本体
100内部的元器件的结构较为复杂,各个元器件之间排列较为紧凑,安装的精度要求很高,采用多个子壳体组装设计可有效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各个元器件安装的精度,并且便于拆装,方便内部元器件的更换和维修。
[005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穿戴本体100内部可包括电池101、PCB板102、显示屏103及玻璃盖板104,当然,也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元器件,上述各个元器件给穿戴本体100提供不同的功能,可有效提高穿戴本体100的使用场景,具体的使用场景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0051] 本实施例中,两本体连接部200和穿戴本体100之间可采用一体式设计,如此,可提高其连接的紧固性,当然,也可采用分体式组装设计,并不限于此。
[0052]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接头310可滑动地伸入卡槽210内,以带动固定带300和本体连接部200进行可拆卸式装配。如此,可在卡槽210上开设一连通于卡槽210的第一槽口211,用于供固定带300跟随接头310一起沿卡槽210的长度方向滑动。
[0053] 进一步地,参见图1至图5,卡槽210还具有一形成于本体连接部200侧边的第二槽口218,用于供接头310进出入卡槽210。其中,卡槽210自第二槽口218朝向本体连接部200内侧方向延伸,且不贯穿本体连接部200,及第二槽口218和第一槽口211相连通。
[0054] 如此,接头310可通过第二槽口218滑动地伸入卡槽210内,且同时带动固定带300沿第一槽口211跟随接头310一起滑动,最终实现固定带300和本体连接部200的装配。
[0055]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较佳的示例,本体连接部200呈等腰梯台状,且本体连接部200的底部用于连接穿戴本体100。第一槽口211开设于本体连接部200的顶部,也即是第一槽口211开设于卡槽210背对于穿戴本体100的一侧,如此,可适配于固定带300和穿戴本体
100之间的连接构造。其中,第一槽口211可沿卡槽210的轴向延伸至卡槽210的两端。如此,可实现固定带300跟随接头310一起沿卡槽210的长度方向滑动。进一步地,第二槽口218开设于本体连接部200的一腰部,基于腰部倾斜的构造,可便于用户快速地对固定带300进行拆装,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其中,第二槽口218和第一槽口211的端部相连通,如此,固定带
300可从两者的连接处顺利地滑入第一槽口211。且第二槽口218和第一槽口21之间呈度设置,具体的角度范围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而设定。
[0056]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接头310能够更顺畅地在卡槽210内滑动,可将接头310设置成圆柱状,如此,接头310和固定带300的连接处可形成上下对称的两限位凹部311,且两限位凹部311的表层均圆弧过渡。相匹配地,将卡槽210的轮廓设为和接头310相适配,也为圆槽状,且第一槽口211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一和限位凹部311相适配的限位凸起212,且两限位凸起212之间的距离小于卡槽210的孔径。如此,接头310在卡槽210内滑动的过程中,两限位凸起212正好一一卡嵌于两限位凹部311内,以实现接头310在卡槽210的限位配合,不会发生接头310在滑动地过程中从卡槽210内脱落。
[0057]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固定带300能够更稳固地组装于穿戴本体100,可将接头310设置为延伸至固定带300沿垂直于两本体连接部200连线方向的两端。如此,可有效扩大接头310和固定带300的接触面积,使得接头310对固定带300的固定效果更好。如此,两限位凹部
311也延伸至接头310长度方向的两端,可有效提高接头310的滑动效果。
[0058] 进一步地,本体连接部200具有第一端201和相对的第二端202。其中,开设有第二槽口218的腰部所在的端部为第一端201,相对的另一腰部所在的端部为第二端202。
[0059] 作为优选,卡槽210的轴向平行于两腰部的连线方向,也即是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的连线方向。具体地,卡槽210在延伸的过程中,其始终沿着垂直于两本体连接部200连线方向延伸。如此,可便于固定带300的安装。其中,卡槽210不贯穿于第二端202,可对固定带300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接头310在带动固定带300沿卡槽210滑动的过程中,延伸至卡槽210的外部,从而达不到固定带300能够更稳固地组装于穿戴本体100的效果。
[0060]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接头310可由硬性的材质制作,例如塑料。如此,可提高对固定带300的连接强度。且更优选地,接头310和固定带300可采用一体式设计,可进一步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但并不限于此。
[0061] 当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头310也可由软性的材质制作。具体地,卡槽210的第二槽口218也可开设于本体连接部200的顶部,也即是背对穿戴本体100的一端。此时,第二槽口218和卡槽210内部具有倾斜的角度,通过将接头310进行软化设计,可利于接头310顺畅地插入卡槽210内部,在穿插的过程中不会受到阻碍。当然,以上仅为优选的实施例,凡是任意可用于将固定带300固定于本体连接部200的方式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过多赘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4,固定带300内设有输电部,且输电部延伸至接头310内。其中,固定带300可为橡胶带,输电部可直接浇注于固定带300内部。当然,也可在固定带300内预留走线孔,输电部可穿插于该走线孔内,并不限于此。固定带300也可为布带或者由其它材质制作的表带,在此不作任何限制。优选地,表带可采用绝缘材质制作。如此,避免和输电部发生电性连接,进而影响导电效果。
[0062]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输电部可包括相对接的线路301和金属弹针302。且线路301设于固定带300内,金属弹针302设于接头310内。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线路301可为单根导线,或软排线或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等,并不限于此。在接头310内设有金属弹针302,用于连接线路301。卡槽210内设有连通于穿戴本体100内部的接口214;及在穿戴本体100内部,且对应于卡槽210的位置设有一电路板400。具体地,电路板400设有信号对接部(未图示),且该信号对接部正对于接口214的位置。更值得一提的是,金属弹针302设于接头310内的具体位置不作限制,及接口214开设于卡槽210的具体位置也不作限制,只需确保当接头310完全组装于卡槽210内时,金属弹针302和接口214的位置相对位即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0063] 其中,接头310在沿卡槽210滑动的过程中,使金属弹针302具有挤压状态和自由状态。处于挤压状态时,也即是接头310在沿卡槽210滑动的过程中,金属弹针302在其弹性作用下始终抵顶于卡槽210内壁;处于自由状态时,也即是接头310完全组装于卡槽210内时,金属弹针302在其弹作用下插嵌于接口214内,且抵接于信号对接部,以实现固定带300内的线路301电性连接于电路板400。
[0064]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和图6,锁紧部330组装于接头310和本体连接部200的第一端201同向的一端。卡槽210对应于第二槽口218的位置形成一和锁紧部330的轮廓相匹配,以用于容纳锁紧部330的容纳部216。如此,当接头310完全组装于卡槽210内时,锁紧部330即位于容纳部216内部,容纳部216可实现对锁紧部330的收纳,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锁紧部
330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损坏的几率。
[0065]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参见图6至图8,锁紧部330可包括一连接柱331、一弹簧卡环332、一弹簧333、一卡簧334和一操作按键335。
[0066] 具体地,操作按键335固定于连接柱331的一端。可通过在操作按键335内开设一和连接柱331孔径相适配的插槽,用于供连接柱331的端部插入,以实现操作按键335和连接柱331的固定,但并不限于此。
[0067] 进一步地,卡簧334套接于连接柱331,且固定于操作按键335。卡簧334可呈一具有弹性的圆锥台状结构,可沿其轴向开设一贯通的,且和连接柱331孔径相匹配的通孔,用于供连接柱331插入并通过。其中,卡簧334和操作按键335可通过插嵌配合的方式实现固定,具体可通过例如凸台凹部嵌位配合的方式,当然,卡簧334和操作按键335也可通过其它任意方式实现固定,并不限于此。
[0068] 进一步地,弹簧333和弹簧卡环332依次套设于连接柱331,且弹簧333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卡簧334和弹簧卡环332。及接头310用于组装锁紧部330的一端开设有和锁紧部330限位配合的锁紧部滑动槽340。其中,锁紧部滑动槽340可沿接头310的轴向开设,但并不限于此。
[0069] 具体地,参见图7,锁紧部滑动槽340可包括同轴设置的弹簧收纳槽341和连接柱导向槽342。弹簧收纳槽341开设于接头310端部,连接柱导向槽342开设于弹簧收纳槽341背对接头310端部的一侧,且连接柱导向槽342的孔径小于弹簧收纳槽341的孔径。如此,参见图6,弹簧卡环332可抵接于弹簧收纳槽341朝向连接柱导向槽342的一端。弹簧333组装于弹簧收纳槽341内。卡簧334抵接于卡槽210的容纳部216的内壁。操作按键335推动卡簧334运动,及带动连接柱331沿连接柱导向槽342做往返运动。弹簧333使得整个锁紧部33和接头310之间存在一定的收紧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锁紧部33从接头310脱落,可通过在连接柱331用于连接连接柱导向槽342的一端设置一限位部件(未图示),在连接柱导向槽342内设有和该限位部件配合的配合部件(未图示),在限位配件和配合部件的作用下,使得连接柱331始终在连接柱导向槽342内滑动,不会从连接柱导向槽342内脱落,当然,上述的技术方案只是作为优选方案,锁紧部33和接头310的固定可采用任意方式实现固定,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0070]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参见图5、图6和图8,卡槽210的容纳部216的内壁开设一和卡簧334限位配合的卡簧限位槽217。其中,操作按键335推动卡簧334运动的过程中,当卡簧334进入卡槽210内,且经过卡簧限位槽217的位置时,卡簧334随即弹入卡簧限位槽217内,以将接头310锁紧于卡槽210内部。优选地,卡簧限位槽217的轮廓应和卡簧334的边缘轮廓相适配,如此可更好地实现对卡簧334的限位。
[0071] 作为本实施例的更进一步优化,当固定带300准备从穿戴本体100拆卸时,必须要将卡簧334从卡簧限位槽217内脱离,然后通过抽取固定带300,使得接头310从卡槽210内脱离,方可实现对固定带300的拆卸。因此,可通过在操作按键335内设有用于控制卡簧334的收紧和舒张的收紧部件(未图示)。该收紧部件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收紧部件在操作按键335的操控下作用于卡簧334,具体地,当准备抽取固定带300时,可通过操控操作按键335,使得收紧部件将卡簧334收紧,以使得卡簧334脱离于卡簧限位槽217,然后同步地抽取固定带300,即可实现固定带300的拆卸。当然,上述的结构只是作为优选方案,凡是任意可将卡簧334从卡簧限位槽217内脱离的部件或装置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0072] 本实施例中,防水部320可用于密封接头310和卡槽210连接处的缝隙。具体地,防水部320可为液态硅胶,其可通过注塑的方式覆盖于接头310的表层,但并不限于此。
[0073]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参见图3和图4,防水部320至少覆盖于两限位凹部311表层的全部区域。也即是防水部320从接头310经过限位凹部311延伸至固定带300上。如此,可实现对接头310和卡槽210连接处缝隙的密封,使得该缝隙处不会发生渗水等现象。使得接头310在沿卡槽210滑动的过程中,防水部320始终抵接于第一槽口211的上下两端面。
如此,外界的水或者水汽不会渗透进入卡槽210内部,也就更不会经过接口214渗透进入穿戴本体100内部,可有效提高整体的防水性能。
[0074] 进一步地,由于防水部320为一硅胶层状结构,其具有一定的厚度,为了避免固定带300在安装于穿戴本体100的过程中,其连接处因受到防水部320厚度的影响而出现贴合不紧密的状况发生,因此,每一限位凸起212均和本体连接部200背离穿戴本体100的一端形成一边缘收纳部213,用于收纳防水部320的端部,使得本体连接部200和固定带300之间连接更加紧密。
[0075] 作为本实施例的更进一步优化,参见图3和图6,防水部320覆盖于接头310表层除锁紧部330所在端部之外的全部区域;及防水部320抵接于锁紧部330。如此,防水部320的横向截面可呈Ω形状,且紧密贴合于卡槽210的内壁,可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
[0076]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防水部320不覆盖于锁紧部330所在的端部,是便于锁紧部330和接头310的稳固安装,避免锁紧部330因受到防水部320的影响而出现安装不牢固的状况发生,进而影响其锁扣的性能。
[0077]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防水部320抵接于锁紧部330,如此,锁紧部330和接头310连接处的缝隙也受到防水部320的密封。且防水部320还可辅助接头310一起连接锁紧部330,使得锁紧部330和接头310连接的稳固性更好。且防水部320还具备一定的伸缩弹力,可辅助弹簧333一起作用于锁紧部330,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0078]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防水部320和接口214相对位的区域开设有和接口214相匹配的通孔(未图示),用于供金属弹针302通过。
[0079] 作为本实施例的又进一步优化,参见图1、图5和图6,当接头310完全插设于卡槽210内部时,接头310朝向第二端202的端部抵接于卡槽210朝向第二端202的端部。为了使得两个端部在反复接触的过程中,对接比较缓和,避免硬性对接而出现局部的划伤或者凹坑,因此,可将接头310和本体连接部200的第二端202同向一端的端面设为弧形面350。及卡槽
210朝向第二端202的端部位置形成一弧形抵接部215,用于和位于弧形面350位置的防水部
320配合。如此,该弧形面350在和弧形抵接部215对接的过程中,位于弧形面350位置的防水部320受到挤压,在一方面,该部位的防水部320起到缓和弧形面350在和弧形抵接部215对接的作用;另一方面,该部位的防水部320起到密封弧形面350在和弧形抵接部215之间的区域,进一步提高本专利的防水性能。
[0080] 当然,本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在第二槽口218增设一密封塞(未图示),该密封塞的具体轮廓不作任何限制。其可用于当接头310完全容纳于卡槽210内部时,封堵第二槽口218,用于防水和防尘。其还可用于当固定带300处于拆卸状态时,封堵第二槽口218,避免第二槽口218内部进入水汽和灰尘等杂质,从而影响接头310的正常插设及可提高穿戴本体
100的防水效果。
[008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