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在好条件下去除硫酸根回收单质硫的装置

申请号 CN202221633027.0 申请日 2022-06-28 公开(公告)号 CN217535602U 公开(公告)日 2022-10-04
申请人 重庆大学; 发明人 陈猷鹏; 朱彬豪; 晏鹏; 史曼伊; 傅慧敏;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好 氧 条件下去除 硫酸 根回收单质硫的装置,包括 水 平设置 底板 以及竖直设于底板上的圆柱状的外层骨架和内层骨架,内层骨架设于外层骨架内且与外层骨架同心设置;外层骨架外侧包覆有 生物 填料,外层骨架和内层骨架之间设有缺氧型 微生物 载体,内层骨架内设有厌氧型微生物载体,外层骨架和内层骨架上分别均匀分布有过水孔,随着氧气的消耗从而在外层骨架外形成好氧区、在外层骨架和内层骨架之间形成缺氧区,在内层骨架内形成厌氧区,使得污水中的硫酸根在厌氧区被还原成负二价硫,在缺氧区被氧 化成 单质硫,进而去除硫酸根。该装置能够直接用于处理高溶解氧的污水,同时能有效将硫酸根转化为单质硫,并能对单质硫进行有效回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在好条件下去除硫酸根回收单质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设置底板以及竖直设于底板上的圆柱状的外层骨架和内层骨架,所述内层骨架设于外层骨架内且与外层骨架同心设置;外层骨架外侧包覆有生物填料,在外层骨架和内层骨架之间设有缺氧型微生物载体,在内层骨架内设有厌氧型微生物载体,外层骨架和内层骨架上分别均匀分布有过水孔,便于污水依次从外层骨架外经外层骨架、内层骨架进入内层骨架内,随着氧气的消耗从而在外层骨架外形成好氧区、在外层骨架和内层骨架之间形成缺氧区,在内层骨架内形成厌氧区,使得污水中的硫酸根在厌氧区被还原成负二价硫,并随着负二价硫浓度升高而扩散进入缺氧区,从而在缺氧区被氧化成单质硫,进而实现硫酸根的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在好氧条件下去除硫酸根回收单质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型微生物载体有两个且均设置在外层骨架和内层骨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在好氧条件下去除硫酸根回收单质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缺氧型微生物载体呈网状结构且分别包覆在外层骨架内表面和内层骨架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在好氧条件下去除硫酸根回收单质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缺氧型微生物载体之间可拆卸设有吸附载体,便于单质硫晶体附着生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在好氧条件下去除硫酸根回收单质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载体呈圆柱状且和内层骨架同心设置,在底板上设有与吸附载体对应的卡槽,吸附载体卡设在卡槽内以对吸附载体进行限位,同时便于取出吸附载体以对单质硫进行回收。
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在好氧条件下去除硫酸根回收单质硫的装~
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水平设置在外层骨架顶端以将顶端封闭。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在好条件下去除硫酸根回收单质硫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在好氧条件下去除硫酸根回收单质硫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污水处理指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
[0003] 在污水处理领域,目前,去除污水中硫酸根的方法是在厌氧条件下利用生物将硫酸根还原为二价硫离子,然后将二价硫离子转化成单质硫,从而实现硫酸根的去除。然而,在处理诸如水产养殖污水这种具有高溶解氧含量的污水时便无法直接使用,必须先将污水中的溶解氧去除,这样无疑会增加污水处理的流程和投资,并且经常规办法处理将污水中的硫酸根转化成单质硫之后,难以把单质硫从污水处理装置中回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好氧条件下去除硫酸根回收单质硫的装置,该装置能够直接用于处理高溶解氧的污水,同时能有效将硫酸根转化为单质硫,并能对单质硫进行有效回收。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用于在好氧条件下去除硫酸根回收单质硫的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底板以及竖直设于底板上的圆柱状的外层骨架和内层骨架,所述内层骨架设于外层骨架内且与外层骨架同心设置;外层骨架外侧包覆有生物填料,在外层骨架和内层骨架之间设有缺氧型微生物载体,在内层骨架内设有厌氧型微生物载体,外层骨架和内层骨架上分别均匀分布有过水孔,便于污水依次从外层骨架外经外层骨架、内层骨架进入内层骨架内,随着氧气的消耗从而在外层骨架外形成好氧区、在外层骨架和内层骨架之间形成缺氧区,在内层骨架内形成厌氧区,使得污水中的硫酸根在厌氧区被还原成负二价硫,并随着负二价硫浓度升高而扩散进入缺氧区,从而在缺氧区被氧化成单质硫,进而实现硫酸根的去除。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缺氧型微生物载体有两个且均设置在外层骨架和内层骨架之间。
[0008] 进一步地,两个缺氧型微生物载体呈网状结构且分别包覆在外层骨架内表面和内层骨架外表面。
[0009] 进一步地,两缺氧型微生物载体之间可拆卸设有吸附载体,便于单质硫晶体附着生长。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载体呈圆柱状且和内层骨架同心设置,在底板上设有与吸附载体对应的卡槽,吸附载体卡设在卡槽内以对吸附载体进行限位,同时便于取出吸附载体以对单质硫进行回收。
[0011]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水平设置在外层骨架顶端以将顶端封闭。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 1、该装置能够直接用于处理高溶解氧的污水,从而能有效减小污水处理的流程和投资,同时使用该装置能有效在装置的外部到内部形成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在厌氧区硫酸盐还原菌将硫酸根变成负二价硫,负二价硫再扩散至缺氧区,负二价硫被这个区域内的硫化物氧化菌变成单质硫,形成单质硫晶体,从而实现硫酸根的去除。
[0014] 2、本实用新型的网状缺氧型微生物载体能对缺氧区的单质硫进行有效截留,同时通过设置在两缺氧型微生物载体之间的吸附载体,便于单质硫附着生长,吸附载体为可拆卸设置,从而便于通过取出吸附载体就可以实现单质硫的有效回收。附图说明
[0015]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面图。
[0017] 其中:1‑生物填料;2‑外层骨架;3‑缺氧型微生物载体Ⅰ;4‑吸附载体;5‑缺氧型微生物载体Ⅱ;6‑内层骨架;7‑厌氧型微生物载体;8‑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 参见图1和图2,一种用于在好氧条件下去除硫酸根回收单质硫的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底板8以及竖直设于底板8上的圆柱状的外层骨架2和内层骨架6,所述内层骨架6设于外层骨架2内且与外层骨架2同心设置;外层骨架2外侧包覆有生物填料1,在外层骨架2和内层骨架6之间设有缺氧型微生物载体,在内层骨架内设有厌氧型微生物载体7,外层骨架2和内层骨架6上分别均匀分布有过水孔,便于污水依次从外层骨架2外经外层骨架2、内层骨架6进入内层骨架6内,随着氧气的消耗从而在外层骨架2外形成好氧区、在外层骨架2和内层骨架6之间形成缺氧区,在内层骨架6内形成厌氧区,使得污水中的硫酸根在厌氧区被还原成负二价硫,并随着负二价硫浓度升高而扩散进入缺氧区,从而在缺氧区被氧化成单质硫,进而实现硫酸根的去除。
[0020] 使用该装置时,将装置置于污水中且保证装置的顶端露出污水液面,避免污水从装置顶端进入装置,使得污水依次经生物填料、外层骨架、缺氧型微生物载体、内层骨架进入内层骨架内并与内层骨架内的厌氧形微生物载体接触。这里的生物填料上生长着好氧型微生物,缺氧型微生物载体上生长着缺氧型微生物,厌氧型生物载体上生长着厌氧型微生物,污水从外向内扩散过程中,生物填料上的好氧型微生物、缺氧型微生物载体上的缺氧型微生物对氧气的逐渐消耗,从而形成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在厌氧区硫酸盐还原菌将硫酸根变成负二价硫,负二价硫再扩散至缺氧区,被这个区域内的硫化物氧化菌变成单质硫,形成单质硫晶体。
[0021] 这里的外层骨架和内层材料可以采用具有抗腐蚀性能的塑料制成。
[0022] 具体实施时,所述缺氧型微生物载体有两个且均设置在外层骨架2和内层骨架6之间。
[0023] 具体实施时,两个缺氧型微生物载体呈网状结构且分别包覆在外层骨架内表面和内层骨架外表面。即可将缺氧型微生物载体采用网状的载体,上面附着有缺氧型微生物。且两个缺氧型微生物载体分别包裹在外层骨架内表面和内层骨架外表面。其中缺氧型微生物载体Ⅰ3设于外层骨架2内表面,缺氧型微生物载体Ⅱ5设于内层骨架6外表面。
[0024] 这样两个缺氧型微生物载体呈网状结构可以有效将单质硫截流在缺氧区。
[0025] 具体实施时,在外层骨架2和内层骨架6之间可拆卸设有吸附载体4,便于单质硫晶体附着生长。
[0026] 这里的吸附载体有利于单质硫生长附着,随着缺氧区截流得到的单质硫丰度不断增加,促进单质硫晶体附着在吸附载体上生长,通过取出吸附载体即可方便快捷地回收单质硫。可以在吸附载体上事先上一层单质硫,为后续硫的结晶提供晶核,促进单质硫在吸附载体上结晶。
[0027] 具体实施时,所述吸附载体4呈圆柱状且和内层骨架6同心设置,在底板8上设有与吸附载体4对应的卡槽(图中未示出),吸附载体4卡设在卡槽内以对吸附载体4进行限位,同时便于取出吸附载体4以对单质硫进行回收。
[0028] 具体实施时,还包括盖板(图中未示出),所述盖板水平设置在外层骨架2顶端以将顶端封闭。
[0029] 这样,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将装置浸没在污水中,实现最大化利用,同时避免污水从顶端进入装置。
[0030]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