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法律事件 |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2421034652.2 | 申请日 | 202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22401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5-01-28 |
申请人 | 铜仁贵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耿国武; 杨玲卫; 王文龙; | 第一发明人 | 耿国武 |
权利人 | 铜仁贵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铜仁贵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贵州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贵州省铜仁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贵州省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554300 |
主IPC国际分类 | B01J19/18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B01J19/18 ; C07C17/38 ; C07C19/03 ; B01D53/18 ; B01D5/00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8 | 专利文献类型 | U |
专利代理机构 | 北京鼎云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专利代理人 | 杜鹏举;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其包括:第一吸收塔,第一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 阀 门 ,第一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气阀门,第一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阀门,第一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 泵 ,第一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尾气阀门,第一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淋阀门;第一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回收液体进料阀门;通过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第一泵、第二泵、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的配合,在吸收塔转移完饱和氯甲烷溶液,补加新 溶剂 时,不需要停机,可以实现吸收装置的连续运行,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 ||
权利要求 | 1.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收塔(2),所述第一吸收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阀门(7),所述第一吸收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气阀门(21),所述第一吸收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阀门(25),所述第一吸收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泵(15),所述第一吸收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尾气阀门(23),所述第一吸收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淋阀门(9);所述第一吸收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回收液体进料阀门(24); |
||
说明书全文 | 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氯甲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 背景技术[0002] 氯甲烷,又名甲基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3Cl,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苯、四氯化碳、冰醋酸等沸点‑24.2℃在化学合成中是非常廉价的甲基化原料,以往的氯甲烷回收套用装置,氯甲烷用量较大,同时反应完泄压给环保的压力很大,同时造成了物料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由于甲基化反应釜数量较多,所以氯甲烷的回收以及重复使用做到互不影响,连续化回收套用氯甲烷成为要解决的课题,现提出一种用双塔或多塔串联提高氯甲烷的吸收率,以保证进行回收套用操作时氯甲烷可以继续吸收与采用双向都能进料设计,以保证进行回收套用操作时氯甲烷可以继续吸收。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反应釜氯甲烷尾气通过第一吸收塔进入第二吸收塔、再经过气液分离器配合,或反应釜氯甲烷尾气通过第二吸收塔再进入第一吸收塔,再经过气液分离器配合,在吸收塔转移完饱和氯甲烷溶液,补加新溶剂时,不需要停机,可以实现吸收装置的连续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尾气阀门与回流阀门的配合,可以回收溶剂和部分尾气里的氯甲烷,然后通过气液分离器,液体回至塔内,可以有效地节约溶剂和氯甲烷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000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包括:第一吸收塔,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阀门,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气阀门,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阀门,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泵,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尾气阀门,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淋阀门;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回收液体进料阀门;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反应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料口;所述反应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空阀;第二吸收塔,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阀门,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进气阀门,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气阀门,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尾气阀门,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泵,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喷淋阀门;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回收液体进料阀门;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外表面设置有排气口,通过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第一泵、第二泵、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的配合,在吸收塔转移完饱和氯甲烷溶液,补加新溶剂时,不需要停机,可以实现吸收装置的连续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尾气阀门与回流阀门的配合,可以回收溶剂和部分尾气里的氯甲烷,然后通过气液分离器,液体回至塔内,可以有效地节约溶剂和氯甲烷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所述第一进气阀门与第二进气阀门为串联,所述第一进气阀门与第二进气阀门连接于反应器的放空阀,可以方便控制原料进气,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所述第一吸收塔与第二吸收塔串联,所述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与反应器连接,可以提高装置的连续性与循环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所述第一泵与第二泵为串联,所述第一泵与第二泵连接于第二进料口,可以把塔内氯甲烷饱和溶液通过泵转移至反应器回收套用,保证设备的连续性。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所述第一回流阀门与第二回流阀门连接于气液分离器,可以回收溶剂和部分尾气里的氯甲烷,并将其送回塔内,节约生产成本。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所述第一尾气阀门与第二尾气阀门为串联,所述第一尾气阀门与第二尾气阀门连接于冷凝器,可以把尾气输送冷凝器内回收溶剂和部分尾气里的氯甲烷。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所述第一吸收塔与第二吸收塔内设置有喷淋器,所述喷淋器内设置有溶剂,可以达到对氯甲烷的充分吸收。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所述排气口远离气液分离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气吸收系统,可以有效地处理尾气。 [0012] 有益效果 [0013]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通过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第一泵、第二泵、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的配合,在吸收塔转移完饱和氯甲烷溶液,补加新溶剂时,不需要停机,可以实现吸收装置的连续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0014]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通过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尾气阀门与回流阀门的配合,可以回收溶剂和部分尾气里的氯甲烷,然后通过气液分离器,液体回至塔内,可以有效地节约溶剂和氯甲烷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例说明: [0018] 1、反应器;101、第一进料口;102、第二进料口;2、第一吸收塔;21、第三进气阀门;6、放空阀;7、第一进气阀门;25、第一出气阀门;15、第一泵;23、第一尾气阀门;9、第一喷淋阀门;3、第二吸收塔;22、第四进气阀门;8、第二进气阀门;35、第二出气阀门;16、第二泵; 33、第二尾气阀门;10、第二喷淋阀门;4、冷凝器;5、气液分离器;14、排气口;24、第一回收液体进料阀门;34、第二回收液体进料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0019]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0]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氯甲烷连续回收套用装置,其包括:第一吸收塔2,用于处理材料,第一吸收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阀门7,第一吸收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气阀门21,用于第一吸收塔2进气,第一吸收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阀门25,用于第一吸收塔2出气,第一吸收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泵15,用于抽出材料,第一吸收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尾气阀门23,用于排出尾气,第一吸收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淋阀门9,用于喷淋溶剂;第一吸收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回收液体进料阀门24,用于液体回流至塔内;反应器1,反应器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口101,用于进料,反应器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料口102,用于进料;反应器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空阀6,用于放出材料;第二吸收塔3,第二吸收塔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阀门8,第二吸收塔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进气阀门22,第二吸收塔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气阀门35,第二吸收塔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尾气阀门33,第二吸收塔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泵16,第二吸收塔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喷淋阀门10;第二吸收塔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回收液体进料阀门34;冷凝器4,冷凝器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器5,用于气液分离,气液分离器5外表面设置有排气口14,用于排出废气。 [0021] 第一进气阀门7与第二进气阀门8连接于反应器1的放空阀6,用于吸收塔进气,第一吸收塔2与第二吸收塔3串联,第一吸收塔2、第二吸收塔3与反应器1连接,第一泵15与第二泵16与反应器1连接,第一泵15与第二泵16连接于第二进料口102,第一尾气阀门23与第二尾气阀门33连接于气液分离器5,第一尾气阀门23与第二尾气阀门33为串联,第一尾气阀门23与第二尾气阀门33连接于冷凝器4,用于把尾气排放到冷凝器4内,第一吸收塔2与第二吸收塔3内设置有喷淋器,用于喷淋溶剂,喷淋器内设置有与反应釜相同的溶剂,用于与原料进行反应,排气口14远离气液分离器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气吸收系统,用于处理尾气。 [0022]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反应器1反应时,首先打开第三进气阀门21,第一出气阀门25,第二进气阀门8,第二尾气阀门33,气液分离器5的排气口14,然后再打开第一喷淋阀门9和第二喷淋阀门10,其他所有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开启第一泵15与第二泵16。最后依次开启气液分离器5液体出口阀门,第一回收液体进料阀门24,反应釜氯甲烷放空阀6,反应釜出来的氯甲烷经过把第一吸收塔2和第二吸收塔3的吸收,然后尾气通过第二尾气阀门33进入冷凝器4内,然后通过冷凝器4回收溶剂和部分尾气里的氯甲烷,然后气液分离器5把液体与气体分离,然后液体通过第一回收液体进料阀门24回流至第一吸收塔2内,气体到尾气吸收系统,形成了一次完整的氯甲烷回收过程。待第一吸收塔2氯甲烷吸收饱和时,首先打开第四进气阀门22,第二出气阀门35,第三进气阀门21,第一尾气阀门23,第二回收液体进料阀门34,反应釜,冷凝器4,气液分离器5和吸收塔的喷淋系统保持原来的工作状态。然后关闭其他的阀门。反应釜出来的氯甲烷通过第二吸收塔3再经过第一吸收塔2,然后通过第一尾气阀门23进入冷凝器4内,然后通过冷凝器4回收溶剂和部分尾气里的氯甲烷,然后气液分离器5把液体与气体分离,然后液体通过第二回收液体进料阀门34回流至第二吸收塔3内,气体到尾气吸收系统。在反应釜不停的情况下,又形成了一次完整的氯甲烷回收过程。在其他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然后打开第一进料口101和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02,待第一吸收塔2物料(氯甲烷溶液)转移完毕,关闭第一进料口101与第二进料口102,补充吸收溶剂至合理液位,再进行二级吸收。待第二吸收塔3内的氯甲烷溶液至饱和状态再切换至原来的吸收系统,然后再转移第二吸收塔3内的氯甲烷饱和溶液至反应器1,如此循环。 [0023]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