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鳗鱼养殖尾处理方法及系统

申请号 CN202111056159.1 申请日 2021-09-09 公开(公告)号 CN113620542B 公开(公告)日 2024-02-27
申请人 浙江清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伟锋;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鳗鱼养殖尾 水 处理 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将尾水提取到残饵 粪便 收集池中,进行颗粒物无害化分离并收集,最终资源化利用;然后,将分离颗粒物后的尾水引流到絮凝物收集池中进行喷洒絮凝剂,形成絮状物,并对絮状物进行 固化 收集;最后将絮凝物收集后的尾水排入 生物 净化 池进行生物净化,直到达到排放标准。该系统包括残饵粪便收集池、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絮凝物收集池、固液分离罐和生物净化池。通过该方法或系统均能够使处理后的尾水达标排放,满足养殖业绿色发展理念,本技术不局限用于鳗鱼养殖尾水处理,可广泛用于其它水产品养殖尾水处理及城镇河湖治理。
权利要求

1.一种鳗鱼养殖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尾水单独提取到残饵粪便收集池中,将残饵粪便收集池中的尾水中的颗粒物分离并收集;
S2,将分离颗粒物后的尾水引流到絮凝物收集池中进行喷洒絮凝剂,形成絮状物,并对絮状物进行固化收集;
S3,将絮凝物收集后的尾水排入生物净化池进行生物净化,直到达到排放标准;
在S2将分离颗粒物后的尾水引流到絮凝物收集池中进行喷洒絮凝剂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S101,分离出来的颗粒物进行固化处理,以备资源化再利用;
固化处理后的颗粒物用作猫粮、狗粮;
所述残饵粪便收集池与所述絮凝物收集池的总容量大于12小时尾水排放量,且尾水在所述残饵粪便收集池与所述絮凝物收集池中留存时间不小于1小时;
其中,尾水中的颗粒物分离并收集由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完成,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包括多个收集仓,相邻的两个收集仓的顶部开设导流过水窗,导流过水窗上设置有滤网组件;滤网组件包括活动套管框架和滤网;活动套管套设在导流过水窗顶部的挂杆上,且能够相对挂杆转动;滤网设置在框架上,框架连接在活动套管上,其中多个收集仓之间设置的滤网的目数,按照水流方向由小到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01中固化处理后的颗粒物用作肥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的絮凝剂包括生物蛋白絮凝剂、聚合氯化絮凝剂,加入顺序为先加入生物蛋白絮凝剂,再加入聚合氯化铝絮凝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生物净化池中投放河蚌、鱼、有益菌藻和水生植物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的鳗鱼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残饵粪便收集池、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絮凝物收集池、固液分离罐和生物净化池;
所述残饵粪便收集池,用于盛放尾水;所述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放入所述残饵粪便收集池中,用于将残饵粪便收集池中的尾水中的颗粒物分离并收集;
所述絮凝物收集池,与所述残饵粪便收集池连通,用于承接分离颗粒物后的尾水;
所述固液分离罐,与所述絮凝物收集池连通,用于对絮状物或分离出来的颗粒物进行固化收集;
所述生物净化池,与所述絮凝物收集池连通,用于承接絮凝物收集后的尾水和/或固液分离罐分离出来的尾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鳗鱼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包括多个收集仓,相邻的两个收集仓的顶部开设导流过水窗,所述导流过水窗上设置有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包括活动套管、框架和滤网;所述活动套管套设在所述导流过水窗顶部的挂杆上,且能够相对所述挂杆转动;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连接在所述活动套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鳗鱼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圆筒部和锥状部;所述锥状部设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底部且互相连通;所述圆筒部或锥状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排水管,多个排水管之间沿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相邻的排水管间均具有高度差,且每一个排水管上均设置有排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鳗鱼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部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沉淀物排放阀。

说明书全文

一种鳗鱼养殖尾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鳗鱼养殖尾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鳗鱼生长在天然海域的自然水质环境,人类捕捉鳗鱼集中到室内大棚仿生态高密度养殖,因水产养殖品种中鳗鱼对磷的需求相对较高,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了钙磷元素,经养殖水体检测推算出鳗鱼饲料中的磷含量要大于 0.8mg/L。高密度投饲后导致大量鳗鱼排泄物快速污染养殖水体,养殖残饵粪便中的氮磷物质严重影响了鳗鱼生长,造成细菌疾病滋生。养殖户为了模仿海水鳗鱼的天然生长环境,只能定时定量地换水稀释增、排放鳗鱼残饵粪便,如此一来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该方法或系统均能够使处理后的尾水达标排放,满足养殖业绿色发展理念。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
[0005] 一种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S1,将尾水单独提取到残饵粪便收集池中,将残饵粪便收集池中的尾水中的颗粒物分离并收集;
[0007] S2,将分离颗粒物后的尾水引流到絮凝物收集池中进行喷洒絮凝剂,形成絮状物,并对絮状物进行固化收集;
[0008] S3,将絮凝物收集后的尾水排入生物净化池进行生物净化,直到达到排放标准。
[0009] 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述以上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0010] 优选的,在S2将分离颗粒物后的尾水引流到絮凝物收集池中进行喷洒絮凝剂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0011] S101,分离出来的颗粒物进行固化处理,以备资源化再利用。
[0012] 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述以上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0013] S101中固化处理后的颗粒物用作肥料,或者用作猫粮、狗粮。
[0014] 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述以上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0015] S2中的絮凝剂包括生物蛋白絮凝剂、聚合氯化絮凝剂,加入顺序为先加入生物蛋白絮凝剂,再加入聚合氯化铝絮凝剂。
[0016] 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述以上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0017] S3中生物净化池中投放河蚌、鱼、有益菌藻和水生植物
[0018] 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述以上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0019] 生物净化池处理后的达标水进行引流到鳗鱼养殖池中、循环利用。
[0020] 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述以上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0021] 所述残饵粪便收集池与所述絮凝物收集池的总容量大于12小时尾水排放量,且尾水在所述残饵粪便收集池与所述絮凝物收集池中留存时间不小于1 小时。
[0022]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23] 一种鳗鱼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残饵粪便收集池、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絮凝物收集池、固液分离罐和生物净化池;
[0024] 所述残饵粪便收集池,用于盛放尾水;所述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放入所述残饵粪便收集池中,用于将残饵粪便收集池中的尾水中的颗粒物分离并收集;
[0025] 所述絮凝物收集池,与所述残饵粪便收集池连通,用于承接分离颗粒物后的尾水;
[0026] 所述固液分离罐,与所述絮凝物收集池连通,用于对絮状物或分离出来的颗粒物进行固化收集;
[0027] 所述生物净化池,与所述絮凝物收集池连通,用于承接絮凝物收集后的尾水和/或固液分离罐分离出来的尾水。
[0028] 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述以上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0029] 所述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包括多个收集仓,相邻的两个收集仓的顶部开设导流过水窗,所述导流过水窗上设置有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包括活动套管框架和滤网;所述活动套管套设在所述导流过水窗顶部的挂杆上,且能够相对所述挂杆转动;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连接在所述活动套管上。
[0030] 优选的,每个所述收集仓内的滤网组件的底部通过一根弹性橡皮条串连。
[0031] 优选的,多个收集仓之间设置的滤网的目数,按照水流方向由小到大设置。
[0032] 需要说明的是: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是为了减缓高流速尾水,拦截尾水中的残饵粪便,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在收集池中进行自然沉淀。当尾水快溢出收集池顶部外框时滤网组件就会转动一度达到快速减压效果,使其未沉淀彻底的残饵粪便分配到下一个收集仓中继续沉淀,当滤网目数按照水流方向由小到大设置时,就会将颗粒大的残饵粪便先沉淀下来,按照水流方向,颗粒度逐渐降低。
[0033] 优选的,滤网的目数在50目到300目之间。
[0034] 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述以上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0035] 所述固液分离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圆筒部和锥状部;所述锥状部设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底部且互相连通;所述圆筒部或锥状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排水管,多个排水管之间沿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相邻的排水管间均具有高度差,且每一个排水管上均设置有排水
[0036] 优选的,所述固液分离罐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
[0037] 优选的,所述锥状部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沉淀物排放阀。
[0038] 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述以上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0039] 所述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抽吸污泥,通过所述抽吸污泥泵将沉淀的细微颗粒物抽吸到所述固液分离罐中。
[004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均能够使处理后的尾水达标排放,满足养殖业绿色发展理念;并且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均具有流程简单、运行费用低、造价省、占地少、运行易操作及运行费用低的优势。附图说明
[004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42]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流程图
[0043]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鳗鱼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0044]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罐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放入残饵粪便收集池的结构示意图。
[0047]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8] 1、残饵粪便收集池;2、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3、絮凝物收集池; 4、固液分离罐;5、生物净化池;6、收集仓;7、导流过水窗;8、活动套管; 9、框架;10、滤网;11、挂杆;12、弹性橡皮条;13、圆筒部;14、锥状部; 15、排水管;16、排水阀;17、水位传感器;18、沉淀物排放阀;19、抽吸污泥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50]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51] 请参考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鳗鱼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2] S1,将尾水单独提取到残饵粪便收集池中,将残饵粪便收集池中的尾水中的颗粒物分离并收集;
[0053] S2,将分离颗粒物后的尾水引流到絮凝物收集池中进行喷洒絮凝剂,形成絮状物,并对絮状物进行固化收集;
[0054] S3,将絮凝物收集后的尾水排入生物净化池进行生物净化,直到达到排放标准。
[0055] 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是:
[0056] 优选的,在S2将分离颗粒物后的尾水引流到絮凝物收集池中进行喷洒絮凝剂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0057] S101,分离出来的颗粒物进行固化处理,以备资源化再利用。
[0058] 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是:
[0059] S101中固化处理后的颗粒物用作肥料,或者用作猫粮、狗粮。
[0060] 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是:
[0061] S2中的絮凝剂包括生物蛋白絮凝剂、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加入顺序为先加入生物蛋白絮凝剂,再加入聚合氯化铝絮凝剂。
[0062] 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是:
[0063] S3中生物净化池中投放河蚌、鱼、有益菌藻和水生植物。
[0064] 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是:
[0065] 生物净化池处理后的达标水进行引流到鳗鱼养殖池中、循环利用。
[0066] 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是:
[0067] 残饵粪便收集池与絮凝物收集池的总容量大于12小时尾水排放量,且尾水在残饵粪便收集池与絮凝物收集池中留存时间不小于1小时。
[0068]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69] 如图2所示,一种鳗鱼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残饵粪便收集池1、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2、絮凝物收集池3、固液分离罐4和生物净化池5;
[0070] 残饵粪便收集池1,用于盛放尾水;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2放入残饵粪便收集池1中,用于将残饵粪便收集池1中的尾水中的颗粒物分离并收集;
[0071] 絮凝物收集池3,与残饵粪便收集池1连通,用于承接分离颗粒物后的尾水;
[0072] 固液分离罐4,与絮凝物收集池3连通,用于对絮状物或分离出来的颗粒物进行固化收集;
[0073] 生物净化池5,与絮凝物收集池3连通,用于承接絮凝物收集后的尾水和 /或固液分离罐4分离出来的尾水。
[0074] 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是:
[0075] 如图3所示,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2包括多个收集仓6,相邻的两个收集仓6的顶部开设导流过水窗7,导流过水窗7上设置有滤网10组件;滤网10组件包括活动套管8、框架9和滤网10;活动套管8套设在导流过水窗7顶部的挂杆11上,且能够相对挂杆11转动;滤网10设置在框架9上,框架9连接在活动套管8上。
[0076] 优选的,每个收集仓6内的滤网10组件的底部通过一根弹性橡皮条12 串连。
[0077] 优选的,多个收集仓6之间设置的滤网10的目数,按照水流方向由小到大设置。
[0078] 需要说明的是: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2,是为了减缓高流速尾水,拦截尾水中的残饵粪便,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在收集池中进行自然沉淀。当尾水快溢出收集池顶部外框时滤网10组件就会转动一角度达到快速减压效果,使其未沉淀彻底的残饵粪便分配到下一个收集仓6中继续沉淀,当滤网10目数按照水流方向由小到大设置时,就会将颗粒大的残饵粪便先沉淀下来,按照水流方向,颗粒度逐渐降低。
[0079] 优选的,滤网10的目数在50目到300目之间。
[0080] 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是:
[0081] 如图4所示,固液分离罐4,包括罐体,罐体包括圆筒部13和锥状部14;锥状部14设置在圆筒部13的底部且互相连通;圆筒部13或锥状部1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排水管15,多个排水管15之间沿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相邻的排水管15间均具有高度差,且每一个排水管15上均设置有排水阀16。
[0082] 需要说明的是,在多个高度设计多个排水阀16主要目的是检测,找到精准的沉淀物沉积点,及时排干上清液,获得较高质量沉积物干物质。
[0083] 优选的,固液分离罐4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17。
[0084] 优选的,锥状部14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沉淀物排放阀18。
[0085] 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是:
[0086] 如图5所示,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2置入残饵粪便收集池1中,细微颗粒物分离与收集装置2的底部设置有抽吸污泥泵19,通过抽吸污泥泵19 将沉淀的细微颗粒物抽吸到固液分离罐4中。
[008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均能够使处理后的尾水达标排放,满足养殖业绿色发展理念。
[008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