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

申请号 CN202110636578.6 申请日 2021-06-08 公开(公告)号 CN113367022A 公开(公告)日 2021-09-10
申请人 安徽省百麓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天洋; 尚成荣; 郑思宁; 王跃霖; 董建; 朱仕益; 高云龙;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 植物 原料 发酵 得到培养料;(2)在林地中建畦,将培养料和竹荪栽培种分层铺入其中,之后用覆土盖厚踏实;(3)竹荪种植期间保持适宜的 含 水 量 和温湿度;(4)竹荪撒裙后及时进行采收,将采收的子实体及时分级干燥保存即可。本发明竹荪种植方法,将竹荪栽培种于林地 土壤 内建畦双层 播种 ,充分利通畦内容量,提高种植 密度 ,增加种植产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重金属 钝化 剂的使用和矿质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减少重金属对竹荪的不利影响,也为竹荪矿质元素的补充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权利要求

1.一种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木屑、秸秆、芦苇等作为培养料原料,将其自然晾晒后通过破碎机破碎,形成长度为1‑3cm的草粉,将其喷浸湿至含水量达到60‑70%,再向其中加入1‑2%的磷酸后,以塑料薄膜遮蔽并堆制发酵2‑3周,得到培养料;
(2)于晴天在林地中沿坡地走向建畦,畦宽40‑50cm,高20‑30cm,将上述培养料按10‑
15cm厚度铺入其中,接入一层竹荪栽培种,再铺一层10‑15cm培养料,接入一层竹荪栽培种,之后用覆土盖2‑3cm厚,踏实即可;
(3)竹荪种植期间保持培养料含水量不低于60%,土壤含水量在15‑20%,以抓起土壤后捏成团,放松后松散即可,在天气较为干旱时适当浇水补充,播种40‑50天后菌丝可长满培养料,经2周时间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爬上覆土,此时控制温度在20‑25℃,湿度保持在75‑
85%,当覆土被水冲变薄后及时补充覆土;
(4)竹荪菌球破口后2‑3小时开始撒裙,撒裙后及时进行采收,采收时将菌盖摘除,握住菌柄,抓住菌托底部轻轻旋转将竹荪子实体提起,之后将菌托除去即可,采收过程中保持菌裙的完成,同时保持菌体的干净,将采收的子实体及时分级干燥保存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发酵时每隔4‑6天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在堆中心温度下降时进行,将表面干燥的发酵料翻至中间,将中间熟料翻至外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竹荪栽培种接入时将其掰成鹅蛋大小的状,埋入培养料中2‑3cm深处,按10cm×30cm株行距栽培,播种量按750mL原种瓶每平米使用3‑5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竹荪栽培种播种时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避免阳光直射,播种时若气温不超过12℃,则采用覆膜进行保温,播种10‑15天后出现块状种边缘发黑或被其他杂菌污染时立即喷洒2%石灰水消毒并补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覆土由耕作层20cm以下的优质土壤与1‑3%质量比例的重金属钝化剂混合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钝化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腐植酸钠35‑40份、硫酸铵4‑6份、石灰6‑8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在使用前先进行预处理,将土壤与重金属钝化剂混合后送入蒸室内,通过水蒸气蒸煮5‑10小时后自然降温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中还加入按覆土质量比例的硫酸钙1.7%、硫酸镁0.5%、EDTA螯合硒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浇水时避免对覆土直接喷浇,防止土壤板结,在覆土四周5‑15cm处浇水或采用小孔滴灌的方式补充水分。

说明书全文

一种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竹荪属鬼笔科竹荪属真菌,又名竹笙、竹参、仙人伞,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享有“菌种皇后”之美称。其形态优美,香气浓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所含19种基酸占总重量的40%,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5%,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1、B2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显著的滋补保健作用。
[0003]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其中重金属污染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严重损害群众健康,危及环境安全,影响社会稳定。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累积性、潜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其危害大、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尤其是重金属所诱发的生态毒性险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与食品生产关联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更是得到普遍重视。研究表明,竹荪中矿质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Mg>Ca>Na>Mn>Zn>Cu>Se,且竹荪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富集能有明显差异,因此重金属的存在会对其矿质元素的吸收产生影响,由于竹荪种植过程中要使用到大量土壤,因此如何避免土壤中的重金属对竹荪品质的不利影响,是竹荪种植过程中必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木屑、秸秆、芦苇等作为培养料原料,将其自然晾晒后通过破碎机破碎,形成长度为1‑3cm的草粉,将其喷浸湿至含水量达到60‑70%,再向其中加入1‑2%的磷酸后,以塑料薄膜遮蔽并堆制发酵2‑3周,得到培养料;
(2)于晴天在林地中沿坡地走向建畦,畦宽40‑50cm,高20‑30cm,将上述培养料按
10‑15cm厚度铺入其中,接入一层竹荪栽培种,再铺一层10‑15cm培养料,接入一层竹荪栽培种,之后用覆土盖2‑3cm厚,踏实即可;
(3)竹荪种植期间保持培养料含水量不低于60%,土壤含水量在15‑20%,以抓起土壤后捏成团,放松后松散即可,在天气较为干旱时适当浇水补充,播种40‑50天后菌丝可长满培养料,经2周时间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爬上覆土,此时控制温度在20‑25℃,湿度保持在
75‑85%,当覆土被水冲变薄后及时补充覆土;
(4)竹荪菌球破口后2‑3小时开始撒裙,撒裙后及时进行采收,采收时将菌盖摘除,握住菌柄,抓住菌托底部轻轻旋转将竹荪子实体提起,之后将菌托除去即可,采收过程中保持菌裙的完成,同时保持菌体的干净,将采收的子实体及时分级干燥保存即可。
[0006]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发酵时每隔4‑6天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在堆中心温度下降时进行,将表面干燥的发酵料翻至中间,将中间熟料翻至外层。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竹荪栽培种接入时将其掰成鹅蛋大小的状,埋入培养料中2‑3cm深处,按10cm×30cm株行距栽培,播种量按750mL原种瓶每平米使用3‑5瓶。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竹荪栽培种播种时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避免阳光直射,播种时若气温不超过12℃,则采用覆膜进行保温,播种10‑15天后出现块状种边缘发黑或被其他杂菌污染时立即喷洒2%石灰水消毒并补种。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覆土由耕作层20cm以下的优质土壤与1‑3%质量比例的重金属钝化剂混合组成。
[0010] 更进一步的,所述重金属钝化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腐植酸钠35‑40份、硫酸铵4‑6份、石灰6‑8份。
[0011] 进一步的,所述覆土在使用前先进行预处理,将土壤与重金属钝化剂混合后送入蒸室内,通过水蒸气蒸煮5‑10小时后自然降温即可。
[0012] 更进一步的,所述覆土中还加入按覆土质量比例的硫酸钙1.7%、硫酸镁0.5%、EDTA螯合硒0.3%。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浇水时避免对覆土直接喷浇,防止土壤板结,在覆土四周5‑15cm处浇水或采用小孔滴灌的方式补充水分。
[0014]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竹荪种植方法,将竹荪栽培种于林地土壤内建畦双层播种,充分利通畦内容量,提高种植密度,增加种植产量,同时能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大菌种在栽培料中的吃料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0015] 本发明在竹荪播种后进行覆土,其覆土中加入重金属钝化剂,其中腐植酸钠含有的腐殖质是富含腐殖酸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能和重金属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同时可使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物质含量增加,对重金属的络合能力增强,促进重金属的溶解迁移,硫酸铵则可通过其中的氨基作为配位体与重金属元素络合或螯合以减弱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石灰则能提供钙离子与金属离子发生同晶替代作用,有助于重金属的稳定,在以上成分共同作用下,能够令土壤中重金属产生先活化后钝化的效果,被腐殖质形成的弱络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被活化浸出,再与石灰反应转换为了稳定性较高的可化态和残渣态,减少重金属对竹荪的不利影响。
[0016] 本发明通过对覆土进行水蒸气蒸煮处理,大量高温水汽一方面能够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避免土壤中的杂菌抢夺竹荪菌种的营养源,另一方面能活化其中重金属钝化剂,水汽的扩散有利于腐植酸钠、硫酸铵等水溶性成分在土壤中的分散,同时令石灰部分水化生成氢氧化钙胶体结构,其极细的颗粒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令土壤具有优秀的保水能力,以利于后期水分的保持。
[0017] 本发明针对竹荪对不同元素的富集能力差异特点,在覆土中还加入了定量的硫酸钙、硫酸镁、EDTA螯合硒成分,充分利用重金属与Ca、Mg、Na元素的拮抗作用减少竹荪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同时Na的使用正向促进K的吸收,为竹荪矿质元素的补充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木屑、秸秆、芦苇等作为培养料原料,将其自然晾晒后通过破碎机破碎,形成长度为1‑3cm的草粉,将其喷水浸湿至含水量达到65%,再向其中加入1.5%的磷酸钙后,以塑料薄膜遮蔽并堆制发酵2周,发酵时每隔5天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在堆中心温度下降时进行,将表面干燥的发酵料翻至中间,将中间熟料翻至外层,得到培养料;
(2)于晴天在林地中沿坡地走向建畦,畦宽45cm,高25cm,将上述培养料按12cm厚度铺入其中,接入一层竹荪栽培种,接入时将其掰成鹅蛋大小的块状,埋入培养料中2.5cm深处,按10cm×30cm株行距栽培,播种量按750mL原种瓶每平米使用4瓶,再铺一层12cm培养料,接入一层竹荪栽培种,之后用覆土盖2.5cm厚,踏实即可,播种时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避免阳光直射,播种时若气温不超过12℃,则采用覆膜进行保温,播种10‑15天后出现块状种边缘发黑或被其他杂菌污染时立即喷洒2%石灰水消毒并补种;
(3)竹荪种植期间保持培养料含水量不低于60%,土壤含水量在15‑20%,以抓起土壤后捏成团,放松后松散即可,在天气较为干旱时适当浇水补充,浇水时避免对覆土直接喷浇,防止土壤板结,在覆土四周10cm处浇水,播种40‑50天后菌丝可长满培养料,经2周时间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爬上覆土,此时控制温度在20‑25℃,湿度保持在75‑85%,当覆土被水冲变薄后及时补充覆土;
(4)竹荪菌球破口后2‑3小时开始撒裙,撒裙后及时进行采收,采收时将菌盖摘除,握住菌柄,抓住菌托底部轻轻旋转将竹荪子实体提起,之后将菌托除去即可,采收过程中保持菌裙的完成,同时保持菌体的干净,将采收的子实体及时分级干燥保存即可。
[0019] 所述覆土由耕作层20cm以下的优质土壤与按覆土质量比例的重金属钝化剂2%、硫酸钙1.7%、硫酸镁0.5%、EDTA螯合硒0.3%混合组成,在使用前先进行预处理,将土壤与重金属钝化剂混合后送入蒸室内,通过水蒸气蒸煮7小时后自然降温即可,其中重金属钝化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腐植酸钠38份、硫酸铵5份、石灰7份。
[0020] 实施例2一种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木屑、秸秆、芦苇等作为培养料原料,将其自然晾晒后通过破碎机破碎,形成长度为1‑3cm的草粉,将其喷水浸湿至含水量达到60%,再向其中加入1%的磷酸钙后,以塑料薄膜遮蔽并堆制发酵2周,发酵时每隔4天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在堆中心温度下降时进行,将表面干燥的发酵料翻至中间,将中间熟料翻至外层,得到培养料;
(2)于晴天在林地中沿坡地走向建畦,畦宽40cm,高20cm,将上述培养料按10cm厚度铺入其中,接入一层竹荪栽培种,接入时将其掰成鹅蛋大小的块状,埋入培养料中2cm深处,按10cm×30cm株行距栽培,播种量按750mL原种瓶每平米使用3瓶,再铺一层10cm培养料,接入一层竹荪栽培种,之后用覆土盖2cm厚,踏实即可,播种时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避免阳光直射,播种时若气温不超过12℃,则采用覆膜进行保温,播种10‑15天后出现块状种边缘发黑或被其他杂菌污染时立即喷洒2%石灰水消毒并补种;
(3)竹荪种植期间保持培养料含水量不低于60%,土壤含水量在15‑20%,以抓起土壤后捏成团,放松后松散即可,在天气较为干旱时适当浇水补充,浇水时避免对覆土直接喷浇,防止土壤板结,采用小孔滴灌的方式补充水分,播种40‑50天后菌丝可长满培养料,经2周时间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爬上覆土,此时控制温度在20‑25℃,湿度保持在75‑85%,当覆土被水冲变薄后及时补充覆土;
(4)竹荪菌球破口后2‑3小时开始撒裙,撒裙后及时进行采收,采收时将菌盖摘除,握住菌柄,抓住菌托底部轻轻旋转将竹荪子实体提起,之后将菌托除去即可,采收过程中保持菌裙的完成,同时保持菌体的干净,将采收的子实体及时分级干燥保存即可。
[0021] 所述覆土由耕作层20cm以下的优质土壤与按覆土质量比例的重金属钝化剂1%、硫酸钙1.7%、硫酸镁0.5%、EDTA螯合硒0.3%混合组成,在使用前先进行预处理,将土壤与重金属钝化剂混合后送入蒸室内,通过水蒸气蒸煮5小时后自然降温即可,其中重金属钝化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腐植酸钠35份、硫酸铵4份、石灰6份。
[0022] 实施例3一种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竹荪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木屑、秸秆、芦苇等作为培养料原料,将其自然晾晒后通过破碎机破碎,形成长度为1‑3cm的草粉,将其喷水浸湿至含水量达到70%,再向其中加入2%的磷酸钙后,以塑料薄膜遮蔽并堆制发酵3周,发酵时每隔6天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在堆中心温度下降时进行,将表面干燥的发酵料翻至中间,将中间熟料翻至外层,得到培养料;
(2)于晴天在林地中沿坡地走向建畦,畦宽50cm,高30cm,将上述培养料按15cm厚度铺入其中,接入一层竹荪栽培种,接入时将其掰成鹅蛋大小的块状,埋入培养料中3cm深处,按10cm×30cm株行距栽培,播种量按750mL原种瓶每平米使用5瓶,再铺一层15cm培养料,接入一层竹荪栽培种,之后用覆土盖3cm厚,踏实即可,播种时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避免阳光直射,播种时若气温不超过12℃,则采用覆膜进行保温,播种10‑15天后出现块状种边缘发黑或被其他杂菌污染时立即喷洒2%石灰水消毒并补种;
(3)竹荪种植期间保持培养料含水量不低于60%,土壤含水量在15‑20%,以抓起土壤后捏成团,放松后松散即可,在天气较为干旱时适当浇水补充,浇水时避免对覆土直接喷浇,防止土壤板结,在覆土四周15cm处浇水,播种40‑50天后菌丝可长满培养料,经2周时间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爬上覆土,此时控制温度在20‑25℃,湿度保持在75‑85%,当覆土被水冲变薄后及时补充覆土;
(4)竹荪菌球破口后2‑3小时开始撒裙,撒裙后及时进行采收,采收时将菌盖摘除,握住菌柄,抓住菌托底部轻轻旋转将竹荪子实体提起,之后将菌托除去即可,采收过程中保持菌裙的完成,同时保持菌体的干净,将采收的子实体及时分级干燥保存即可。
[0023] 所述覆土由耕作层20cm以下的优质土壤与按覆土质量比例的重金属钝化剂3%、硫酸钙1.7%、硫酸镁0.5%、EDTA螯合硒0.3%混合组成,在使用前先进行预处理,将土壤与重金属钝化剂混合后送入蒸室内,通过水蒸气蒸煮10小时后自然降温即可,其中重金属钝化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腐植酸钠40份、硫酸铵6份、石灰8份。
[00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