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肥料;肥料制造 / 氮肥 / 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申请号 CN202310336049.3 申请日 2023-03-31 公开(公告)号 CN116477654A 公开(公告)日 2023-07-25
申请人 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常云; 艾新帅; 袁乐斌;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磷 石膏 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属于磷石膏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1)在磷石膏中混入生石灰;(2)将磷石膏于稀 盐酸 中进行 酸洗 ;(3)在 磷酸 三丁酯中加入 硫酸 和步骤(2)得到的磷石膏进行部分转晶,固液分离得到磷石膏;(4)将步骤(3)得到的磷石膏制成料浆,加入 氨 气和步骤(5)的 碳 酸氢铵溶液,固液分离得到碳酸 钙 和硫酸铵溶液;(5)将步骤(4)得到的碳酸钙溶解在盐酸中,反应完成后,得到含盐酸的 氯化钙 溶液;将产生的二 氧 化碳气体溶于氨 水 中,得到含氨的碳酸氢铵溶液,将碳酸氢铵溶液送至步骤(4);(6)将步骤(5)得到氯化钙溶液与步骤(4)得到的硫酸铵溶液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固液分离得到硫酸钙。
权利要求

1.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在磷石膏中混入其重量0.3‑0.6%的生石灰;
(2)将步骤(1)得到的磷石膏于稀盐酸中进行酸洗温度为45‑50℃,盐酸的浓度为
0.03‑0.1mol/L;
(3)在磷酸三丁酯中加入硫酸和步骤(2)得到的磷石膏进行部分转晶,固液分离得到部分转晶后的磷石膏,处理温度为50‑65℃,硫酸的浓度为20‑25wt%,硫酸与磷石膏的质量比为2.0‑5.0:1,磷酸三丁酯与磷石膏的质量比为4‑7:1;
(4)于室温下,将步骤(3)得到的磷石膏制成料浆,加入气和来自步骤(5)的酸氢铵溶液,反应体系中,与磷石膏的质量比为8‑12:1,磷石膏、碳酸氢铵和氨气的摩尔比为1:
0.95‑1.00:0.80‑0.85,固液分离得到碳酸固体和硫酸铵溶液;
(5)于室温下,将步骤(4)得到的碳酸钙固体溶解在盐酸中,盐酸的浓度为2.0‑3.0mol/L,盐酸与碳酸钙的摩尔比为2.3‑2.6:1,反应完成后,固液分离除去不溶杂质,得到含盐酸的氯化钙溶液;将反应产生的二化碳气体溶于氨水中,得到含氨的碳酸氢铵溶液,将碳酸氢铵溶液送至步骤(4);
(6)于室温下,将步骤(5)得到氯化钙溶液与步骤(4)得到的硫酸铵溶液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固液分离,得到硫酸钙粗品;
(7)对硫酸钙粗品进行水洗得到高纯度的硫酸钙,将洗水送至步骤(4)以将磷石膏制成料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经3‑5次酸洗后的盐酸经袋式过滤器过滤和树脂吸附后再次使用,经10次酸洗后的盐酸加处理后进行废水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处理时间为180‑36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固液分离后的滤液回收以再次使用,经多次转晶处理后,静置分层,取水相,在水相中加入生石灰,经固液分离和水洗后得到磷石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将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氯化铵固体,浓缩产生的气体经冷凝得到稀盐酸,稀盐酸调整浓度后送至步骤(2)再利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反应完成后,陈化50‑120min后再进行固液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进行多次水洗,将一次水洗后的洗水送至步骤(4)中用于磷石膏制浆。

说明书全文

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磷石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磷石膏主要是制备湿法磷酸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制取1吨磷酸(以100%P2O5计)产生4.0‑5.0吨磷石膏(干基)。磷石膏是潮湿的细粉末,自由含量20%‑30%,硫酸通常以片状的硫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且含磷、氟、有机物及等杂质,呈酸性,pH值一般在4.5以下,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若设置固定堆场,不仅占地大,投资高,而且对场地的要求高,长时间的堆积,由于蚀和雨蚀,会引起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污染;同时,堆场可能存在很高的渗漏风险。
[0003] 磷石膏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水硫酸钙,主要杂质为磷、氟、有机物、有金属盐、硅、和镁等杂质,杂质的存在严重限制了其利用,磷石膏固废是磷化工领域一直无法处理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磷石膏无法直接用于建筑行业,如作为石膏板的原料、作为路基原料和作为砂浆原料等。磷石膏通常需要无害化处理后才能使用,需要将磷石膏的纯度和白度提升至一定标准才行。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和高白度的硫酸钙产品,同时副产氯化铵(可作为化肥原料)。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1)在磷石膏中混入其重量0.3‑0.6%的生石灰。在本专利中加入较少量的生石灰(常规处理需要加入磷石膏重量2%的生石灰,由于本专利需要考虑转晶过程和后续酸洗过程,生石灰可加入量较少,减少成本和固废处理量,也可避免生石灰过量浪费盐酸,还可提升产品纯度(过多的生石灰的引入会固化更多的磷元素,导致最终产品的纯度降低)),可将可溶性磷转化为不溶性磷,利于后续稀盐酸和硫酸多次使用;同时,生石灰的作用有多个:
一是磷的转化;二是混合过程可将磷石膏分散,利于酸洗过程;三是反应得到产物可作为晶种,利于后续转晶过程。
[0005] (2)将步骤(1)得到的磷石膏于稀盐酸中进行酸洗,温度为45‑50℃,盐酸的浓度为0.03‑0.1mol/L;酸洗可去除大部分可溶性物质(包括磷)和破坏有机分子(去除部分有机分子,无法去除的有机分子可在步骤(3)萃取去除),对磷石膏进行了纯化。
[0006] (3)在磷酸三丁酯中加入硫酸和步骤(2)得到的磷石膏进行部分转晶,固液分离得到部分转晶后的磷石膏,处理温度为50‑65℃,硫酸的浓度为20‑25wt%,硫酸与磷石膏的质量比为2.0‑5.0:1,磷酸三丁酯与磷石膏的质量比为4‑7:1。该步骤可实现硫酸钙的溶解,在溶解的过程中部分二水硫酸钙(磷石膏的主要成分)转化为无水硫酸钙(无法避免,以保证硫酸钙基本都溶解),磷石膏溶解的过程中,被磷石膏包裹的不溶性硅和无机炭等露出,磷酸三丁酯将不溶性硅、无机炭、铝和氟等杂质萃取进有机相,可实现磷石膏的进一步净化。另外,该步骤实现对磷石膏的部分转晶(完全转晶的话,硫酸的浓度更高,处理的温度更高,不划算,也没有必要),让硫酸钙的颗粒更小,更加分散,更利于制浆和更利于与气进行反应。
[0007] 在该步骤中,温度小于50℃,磷石膏不易溶解,也不进行转晶;当温度至50‑65℃时,磷石膏溶解为粒径更小的颗粒,磷石膏溶解,部分二水硫酸钙转化为无水硫酸钙;当温度大于65℃时,磷石膏(片状晶体)完全溶解并转晶为更细小的棒状晶体,经电镜观察为无水硫酸钙晶体,虽然更利于反应进行,但是能耗更高,较高的温度还有可能让有机物化。
[0008] 在该步骤中,硫酸的质量浓度为0‑20wt%时,转晶后的磷石膏的白度随硫酸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硫酸的质量浓度为20‑25wt%,转晶后的磷石膏的白度最大(可达95%以上);硫酸的质量浓度大于25wt%,转晶后的磷石膏的白度随硫酸的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另外,硫酸浓度在20wt%时,部分二水硫酸钙转化为无水硫酸钙。
[0009] 在该步骤中,硫酸的用量尽量少以减少处理量,但是磷石膏的黏性较大;需要加入一定的水才会便于搅拌反应。
[0010] 经本步骤的处理,磷石膏的平均粒径由40‑65μm(长度)变为20‑40μm。经本步骤的处理,磷石膏的二氧化硅的含量小于0.2wt%,五氧化二磷的含量小于0.04wt%,有机炭的含量小于0.01wt%,N、砷等不能检出。
[0011] (4)于室温下,将步骤(3)得到的磷石膏制成料浆,加入氨气和来自步骤(5)的碳酸氢铵溶液,反应体系中,水与磷石膏的质量比为8‑12:1,磷石膏、碳酸氢铵和氨气的摩尔比为1:0.95‑1.00:0.80‑0.85,固液分离得到碳酸钙固体和硫酸铵溶液。在该步骤中,水与磷石膏的质量比的增加会让步骤(6)中硫酸钙的转化率先增加再减小,质量比为8‑12:1时,产品的收率较大可达85%以上。磷石膏、碳酸氢铵和氨气的摩尔比的增加会让步骤(6)中硫酸钙的转化率先增加再减小,于磷石膏、碳酸氢铵和氨气的摩尔比为1:0.95‑1.00:0.80‑0.85时,产品的达到最大收率86.9%。
[0012] 在该步骤中,考虑二氧化碳的损耗(处理相同量的磷石膏,生成的碳酸氢铵的用量会始终小于磷石膏的量),适应性地降低氨的用量,磷石膏可以不完全反应(通过少量转晶后的硫酸钙作为晶种,保证步骤(6)得到的晶体的粒径更小),未反应的磷石膏(经过转晶纯化)留在反应体系中,并不会影响最终硫酸钙的纯度和白度。在该步骤中,如果有碳酸氢铵剩余,会在步骤(6)中与多余的氯化氢反应,得到产物氯化铵。所以,本步骤在考虑最大收率的同时,不会引入杂质。
[0013] (5)于室温下,将步骤(4)得到的碳酸钙固体溶解在盐酸中,盐酸的浓度为2.0‑3.0mol/L,盐酸与碳酸钙的摩尔比为2.3‑2.6:1,反应完成后,固液分离除去不溶杂质,得到含盐酸的氯化钙溶液。将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氨水(为了实现步骤(4)的固液比,氨水最好为浓氨水,为了保证尽量回收二氧化碳,氨水需要过量,过量的氨能被步骤(4)进行利用)中,得到含氨的碳酸氢铵溶液,将碳酸氢铵溶液送至步骤(4)。在该步骤中,需要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可与步骤(4)中未完全反应的碳酸氢铵(微量)反应,过量的盐酸也能在氯化铵浓缩的过程中回收。在该步骤中,盐酸浓度的增加会让步骤(6)中硫酸钙的白度先增加再减小,盐酸的浓度为2.0‑3.0mol/L时,白度达到最大值;在该步骤中,盐酸与碳酸钙的摩尔比增加会让步骤(6)中硫酸钙的转化率先增加再减小,在盐酸与碳酸钙的摩尔比为
2.5:1左右达到最大值,即盐酸过量有至少两个有益效果。
[0014] (6)于室温下,将步骤(5)得到氯化钙溶液与步骤(4)得到的硫酸铵溶液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固液分离,得到硫酸钙粗品。
[0015] (7)对硫酸钙粗品进行水洗得到高纯度的硫酸钙,将洗水送至步骤(4)以将磷石膏制成料浆。
[0016] 优选地,经试验,在步骤(2)中,经3‑5次酸洗后的盐酸经袋式过滤器过滤(以滤清为宜)和树脂吸附(要求能去除金属离子,如铁离子、镁离子等,具体可以是P300树脂)后再次使用,经10次酸洗后的盐酸已经被严重污染(如砷、氟、氮和磷等浓度超标),加碱处理后进行废水处理
[0017] 其中,在步骤(3)中,处理时间为180‑360min。
[0018]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固液分离后的滤液回收以再次使用(再次使用时直接在回收的混合液中加入磷石膏,根据需要补充新鲜硫酸),经多次转晶处理后,静置分层,取水相(主要是硫酸,含有少量杂质),在水相中加入生石灰生成硫酸钙,经固液分离和水洗后得到磷石膏。在该步骤中,磷石膏中的杂质含量已经较少,同样量的有机相和水相的前提下,有机相至少可以重复10次以上,水相至少可以重复使用20次以上。有机相至使用次数后,可将有机相分离,在水相中加入新鲜的磷酸三丁酯以再次使用;如果水相达到使用次数,而有机相的使用次数大于5次,则有机相和水相均进行更换;如果水相达到使用次数,而有机相的使用次数小于等于5次,则仅水相进行更换。在本步骤中,通过水相和有机相的重复利用,可减少有机废水的排放,可减少酸性废水的排放,可减少新的磷石膏的生成。本专利中,通过加大有机相的用量,让有机相与水相的重复使用次数差不多,均可重复使用20‑30次,易于同时更换,减少工作量。
[0019] 进一步地,在步骤(6)中,将滤液(为含有少量氯化氢的氯化铵溶液)进行浓缩得到氯化铵固体,浓缩产生的气体经冷凝得到稀盐酸,稀盐酸(较稀,可与盐酸混合制备浓度为0.03‑0.1mol/L的稀盐酸)调整浓度后送至步骤(2)再利用。在步骤(2)中,盐酸每次使用均有损耗,多次使用后需要更换,经过滤和树脂吸附的损耗明显;回收的盐酸刚好进行补充。
[0020] 优选地,在步骤(6)中,反应完成后,陈化50‑120min后再进行固液分离。陈化时间会影响磷石膏的收率,但是达到一定时间后,磷石膏的收率并不会随陈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0021] 具体地,在步骤(7)中,进行多次水洗,将一次水洗后的洗水送至步骤(4)中用于将磷石膏制浆。更具体地,水洗次数为3次,第3次水洗时,采用清水,清水的用量为磷石膏重量的5‑7倍;第3次水洗后的废水作为洗水进行第2次水洗,第2次水洗后的废水作为洗水进行第1次水洗,第1次水洗的废水送至步骤(4)。在第3次水洗时,清水的用量刚好在最佳水洗的固液比用量区间,考虑水的损耗,第1次水洗后的废水的量差不多为步骤(4)的磷石膏质量的4.0‑4.5倍,便于打浆,也符合反应体系的固液比。
[002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经过本专利处理的磷石膏的收率达85%以上,纯度达99.5%以上,白度达99.2%以上,可以得到非常优质的硫酸钙,建筑行业可以直接使用。
[0023] (2)经过本专利处理的磷石膏的平均粒径变得更小,至30μm(长度)以下(转晶和多步复分解反应使颗粒大小进行了改变),更利于建筑行业使用(现有技术利用前通常需要进行球磨)。
[0024] (3)酸性废水的排放量少;处理后杂质含量较低的盐酸可多次重复使用,还可通过简单的处理方式增加使用次数,进而减少废水的排放;另外,盐酸的使用浓度较低,易于处理;先通过步骤(1)和步骤(2)处理,导致步骤(3)处理后的硫酸(配合磷酸三丁酯使用)的杂质含量非常低,可重复使用非常多的次数,即使达到使用次数(杂质含量仍不是非常高)也可与生石灰反应得到磷石膏。
[0025] (4)本专利可副产氯化铵,氯化铵的纯度可达98%,符合复合肥氯化铵(通常湿法磷酸用于生成工铵和农铵,农铵的生产通常会搭配生产复合肥)的使用标准,没有造成原料的浪费。
[0026] (5)整个流程仅需额外购入盐酸,流程中使用的生石灰、硫酸和氨气等均为磷化工中常备的原料。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磷石膏中混入其重量0.5%的生石灰,搅拌混匀。未处理的磷石膏以无水硫酸钙计,其纯度为86.3%;未处理的磷石膏的白度为84.1%,为片状晶体,晶体平均粒径(长度)为53μm。
[0030] (2)将步骤(1)得到的磷石膏于稀盐酸中进行酸洗,温度为50℃,盐酸的浓度为0.1mol/L。经步骤(2)处理的磷石膏以无水硫酸钙计,其纯度为92.4%;经步骤(2)处理的磷石膏的白度为91.4%,为片状晶体。
[0031] (3)在磷酸三丁酯中加入硫酸和步骤(2)得到的磷石膏进行部分转晶,固液分离得到部分转晶后的磷石膏,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200min,硫酸的浓度为24wt%,硫酸与磷石膏的质量比为4:1,磷酸三丁酯与磷石膏的质量比为5.5:1。经步骤(3)处理的磷石膏以无水硫酸钙计,其纯度为97.8%;经步骤(3)处理的磷石膏的白度为95.9%,为片状晶体与棒状晶体混合,片状晶体具有明显的晶须,晶体平均粒径(长度)为33μm。
[0032] (4)于室温下,将步骤(3)得到的磷石膏制成料浆,加入氨气和来自步骤(5)的碳酸氢铵溶液,反应体系中,水与磷石膏的质量比为10:1,磷石膏、碳酸氢铵和氨气的摩尔比为1:0.95: 0.85,固液分离得到碳酸钙固体和硫酸铵溶液。
[0033] (5)于室温下,将步骤(4)得到的碳酸钙固体溶解在盐酸中,盐酸的浓度为2.0mol/L,盐酸与碳酸钙的摩尔比为2.5:1,反应完成后,固液分离除去不溶杂质,得到含盐酸的氯化钙溶液;将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氨水中,得到含氨的碳酸氢铵溶液,将碳酸氢铵溶液送至步骤(4)。
[0034] (6)于室温下,将步骤(5)得到氯化钙溶液与步骤(4)得到的硫酸铵溶液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陈化90min后再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硫酸钙粗品;将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氯化铵固体,浓缩产生的气体经冷凝得到稀盐酸,稀盐酸调整浓度后送至步骤(2)再利用。经步骤(6)处理的磷石膏以无水硫酸钙计,其纯度为99.2%。
[0035] (7)对硫酸钙粗品进行三次水洗、干燥得到高纯度的硫酸钙,将一次洗水送至步骤(4)以将磷石膏制成料浆。经步骤(7)处理的硫酸钙以无水硫酸钙计,其纯度为99.8%;经步骤(7)处理的硫酸钙的白度为99.6%;为片状晶体与棒状晶体混合,以棒状晶体为主,晶体平均粒径(长度)为29μm。
[0036] 对未处理的磷石膏、步骤(3)得到的磷石膏和步骤(7)得到的硫酸钙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表1
其中,未处理的磷石膏是带结晶水的磷石膏,步骤(3)和步骤(7)为去除结晶水后磷石膏的成分。
[0037] 从表1可以看出,经步骤(1)‑(3)处理后的磷石膏的纯度已经较高,再经过两次复分解反应,硫酸钙的纯度(以质量浓度计)可达到99.8%,纯度非常高。
[0038] 如果不经步骤(1)进行处理,磷石膏的纯度为99.5%,白度为99.5%,晶体平均粒径(长度)为33μm。则可看出,加入生石灰可稍微提升纯度和白度,能明显影响产品的晶体长度。
[0039] 如果不经步骤(2)进行处理,磷石膏的纯度为98.7%,白度为97.1%,晶体平均粒径(长度)为31μm。则可看出,不经过酸洗,产品的纯度和白度均较低,对产品粒径的影响较小。
[0040] 如果不经步骤(3)进行处理,磷石膏的纯度为99.1%,白度为98.5%,晶体平均粒径(长度)为37μm。则可看出,不经过转晶,产品的纯度和白度均会稍微降低,白度降低更加明显,产品的粒径较大。
[0041] 如果步骤(3)的反应温度为75℃,其他条件不变;磷石膏的纯度为99.8%,白度为99.5%,晶体平均粒径(长度)为29μm。即提升温度让晶体进行完全转化并不影响最终产品的粒径。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